林語堂的經典語錄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語錄吧,語錄是指富有哲理與特殊意義的名人之言、網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生的新詞條。什么樣的語錄才具有借鑒意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林語堂的經典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1
1、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林語堂
2、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林語堂《蘇東坡傳》
3、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林語堂
4、云霧縹緲給山巒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而理想縹緲只會貽誤人的一生。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林語堂
5、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林語堂
6、中國人消極避世的習慣有如英國人出門帶雨傘,因為政治氣候對那些試圖做點冒險事業的人來說,總是不大正常的。林語堂
7、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林語堂
8、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林語堂
9、五十三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
10、有一次,林先生參加在臺北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十一點半了,于是林先生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發愣,隨后哄堂大笑。"
11、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林語堂
12、自己萎弱,惡人健全自己惡動,忌人活潑自己飲水,嫉人喝茶自己呻吟,恨人笑聲,總是心地欠寬大所致。——林語堂
13、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林語堂
14、現代科學,面廣枝繁,不是一輩子學得了的。惟一的辦法是集中精力,先打破一缺口,建立一塊或幾塊根據地,然后乘勝追擊,逐步擴大研究領域。此法單刀直入,易見成效。王梓坤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林語堂
15、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句子大全http//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林語堂
16、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17、讀書不可以強讀,強讀必無效,反而有害,這是讀書之第一義。林語堂
18、最有智慧的人常常假裝做傻瓜。——林語堂
19、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經驗的根本組織。我們須默認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林語堂
20、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神童詩.勸學》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漢)徐干ile/開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語堂
21、開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語堂
22、讀書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黃庭堅云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林語堂的解釋是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善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香卻在骨里。
23、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中國作家)林語堂
24、人生在世,幼時以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
25、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林語堂
26、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林語堂
27、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林語堂
28、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必須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29、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30、林語堂老師說八味心境,濃茶一杯。所謂八味一曰愛心,凡事海涵,諸事謙讓二曰客氣,謙善為人,低調干事三曰清心,心靈安靜四曰懇切,將心比心,廣結善緣五曰信念,起勁豪邁六曰用心,術業有專攻七曰耐性,潛心修行,守候機遇八曰寬解,學會選擇,分明放棄。
31、少女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解釋為她找理想對象的原始本能,她的服裝,她雙手的保養,她活動的'選擇和方向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自己找一個丈夫?林語堂
32、少女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解釋為她找理想對象的原始本能,她的服裝,她雙手的保養,她活動的選擇和方向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自己找一個丈夫?林語堂《紅牡丹》
33、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必須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34、我很懷疑世人是否曾體驗過幽默的重要性,或幽默對于改變我們整個文化生活的可能性幽默在政治上,在學術上,在生活上的地位。它的機能與其說是物質上的,還不如說是化學上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經驗的根本組織。我們須默認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林語堂
35、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林語堂
36、最有智慧的人常常假裝做傻瓜。林語堂
37、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林語堂
38、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林語堂
39、林語堂先生說過人生不能無夢,無夢則無望,無望則無成,世界上做大事業的人,都是由夢得來。
40、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林語堂所有偉大的奇跡都只是信心的力量。
41、如果您喜歡《林語堂的名言》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42、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43、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悠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林語堂
44、讀書是至樂的事。林語堂
45、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
46、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
47、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林語堂
48、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49、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認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認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
50、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林語堂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2
1、許多女人喜歡模仿男人的行動舉止,這正是女人受到束縛的象征。只有當她以生為女性為榮時,才真正偉大。
2、理想的哲學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3、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4、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5、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6、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7、當然,男人寧愿要免費投入懷抱的女人,他們說這樣的女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所有男人都喜歡美貌多情而又分文不取的女人。
8、吾們的生命中,時時有悲觀的感覺浮上吾們的心頭,或則當我們喪失了所愛者,或則久病初愈,或當新寒的秋晨,每目睹風吹落葉,凄慘欲絕,一種死與空虛的感覺籠罩了我們的心坎,那時我們的生命已超越了我們的認識,我們從這眼前的世界望到廣漠的未來。
9、一個人出生后,他的靈魂就到處尋找那與他相配的另一半。他也許一輩子也找不著他。也許要十年、二十年。但是他們碰面的時候,馬上認得出對方,全憑直覺,無須討論,無須理由,雙方都如此。
10、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11、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2、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13、女孩子知道自己有人對她癡情,對大家會更文雅、更和藹、更同情,因為她在愛人的眼光中找到了自己。
14、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15、你對情感自私,情感是最能傷人的一把利劍,傷到最后只能傷到自己。
16、所有的婚姻,任憑怎么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
17、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18、人生苦短,我不應該有負蒼天,既然老天爺讓我活下來,是為了讓我愛你。
19、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
20、人永遠看不破的鏡花水月,不過我指間煙云世間千年,如我一瞬。
21、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智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麗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22、終于再見她,我嘴角一牽,笑得漂亮,沒有了當初,回憶成煙云。
23、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愛,并且通情達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罷了。
24、用愛情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要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
25、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26、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27、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28、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29、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30、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31、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32、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33、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34、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35、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36、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
37、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38、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39、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生不完美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們就會很快變得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和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40、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3
1、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2、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3、目光放的遠了,你就不會悲傷了。
4、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5、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6、人生目的即在純潔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7、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8、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9、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10、一個人的命運是依他過去和現在的行為作決定。
11、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2、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
13、父愛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母愛卻是與生俱來的。
14、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15、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16、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7、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
18、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19、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20、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21、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22、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不得不讀之書。
23、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24、人生譬如一場滑稽劇,有時還是靜觀而微笑,勝于參與其中一份子。
25、人生的盛宴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胃口怎么樣。
26、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吃。
27、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28、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29、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30、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31、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32、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3、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世界里充當配角。
34、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35、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36、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37、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38、豁達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便是幽默。
39、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40、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
41、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類社會,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因此,“城中隱士實是最偉大的隱士”。
42、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姿態上。姿態是活的,臉孔是死的,姿態猶不足,姿態只是心靈的表現,美是在心靈上的。
43、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44、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45、男人就像這支筆,總想在一張白紙上揮灑丹青;而女人結了婚,就像白紙上有了痕跡,男人畫得不好,就怪這白紙有毛病。
46、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47、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48、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49、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50、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51、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52、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53、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54、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55、一個強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56、理想的哲學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57、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58、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59、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60、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么知道現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無須去糾結其中的對錯,因為是沒有對錯的。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4
1、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
2、設計態勢語言態勢語言既是一種表情達意的手段,同時也是聽眾的審美對象。言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林語堂所言既防止過,也不要不足。
3、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林語堂今是生活,今是動力,今是行為,今是創作。李大釗
4、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林語堂
5、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林語堂
6、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經驗的根本組織。我們須默認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林語堂
7、在很大程度上,人生僅僅是一場鬧劇,有時最好站在一旁,觀之笑之,這比一味介入要強得多。林語堂
8、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林語堂
9、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10、開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語堂
11、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12、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個名利權。林語堂
13、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林語堂
14、理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理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15、讀書是至樂的事。林語堂
16、有一次,林先生參加在臺北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點半了,于是林先生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發愣,隨后哄堂大笑。————林語堂
17、林語堂老師說八味心境,濃茶一杯。所謂八味一曰愛心,凡事海涵,諸事謙讓二曰客氣,謙善為人,低調干事三曰清心,心靈安靜四曰懇切,將心比心,廣結善緣五曰信念,起勁豪邁六曰用心,術業有專攻七曰耐性,潛心修行,守候機遇八曰寬解,學會選擇,分明放棄。
18、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19、林語堂先生說過人生不能無夢,無夢則無望,無望則無成,世界上做大事業的人,都是由夢得來。
20、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中國作家)林語堂
21、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林語堂
22、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3、中國人消極避世的習慣有如英國人出門帶雨傘,因為政治氣候對那些試圖做點冒險事業的人來說,總是不大正常的。——林語堂
24、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經驗的根本組織。我們須默認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林語堂
25、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當代學者文學家林語堂
26、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林語堂當母親逝世時,我身心交瘁,簡直要垮掉,我幾乎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希思
27、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8、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咱們心底,使咱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必須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29、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終了,藝術在那里開始。林語堂
30、人生在世,幼時以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
31、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林語堂
32、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認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認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關于讀書之意見》
33、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終了,藝術在那里開始。——林語堂
34、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35、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
36、中國人消極避世的習慣有如英國人出門帶雨傘,因為政治氣候對那些試圖做點冒險事業的人來說,總是不大正常的。林語堂
37、人生在世,幼時以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
38、少女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解釋為她找理想對象的原始本能,她的服裝,她雙手的保養,她活動的選擇和方向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自己找一個丈夫?林語堂《紅牡丹》
39、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林語堂
40、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林語堂
41、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林語堂
42、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
43、有一次,林先生參加在臺北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十一點半了,于是林先生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發愣,隨后哄堂大笑。
44、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45、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認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認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
46、因為有這種種假文學,所以我近來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徑。這樣把道德與文章混為一談,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個分別創作的文學之高下為標準但是理論的文學卻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顧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鋮之為人,但是仍可以喜歡他的《燕子箋》。這等于說比如我的廚子與人通奸,而他做的點心仍然可能很好吃。林語堂
47、如果您喜歡《林語堂的名言》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48、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中國作家)林語堂
49、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50、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51、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林語堂
52、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終了,藝術在那里開始。——林語堂
53、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54、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55、少女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解釋為她找理想對象的原始本能,她的服裝,她雙手的保養,她活動的選擇和方向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自己找一個丈夫?林語堂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5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國吾民》
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吾國吾民》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一夕話》
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臥室之區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臥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 ──《金圣嘆之生理學》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蘇東坡傳》
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生活的藝術》快樂哲學
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 ──《生活的藝術》
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生活的藝術》
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生活的藝術》
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生活的藝術》
……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生活的藝術》
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生活的藝術》
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生活的藝術》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6
1.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2.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3.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4.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5.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6.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7.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
8.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9.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10.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11.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的人的事業人品,與生而俱來,由生活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
12.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13.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14.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15. 中國的農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16.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17.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18.蘇堤和西湖之與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雙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沒有蘇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島,一畫龍點睛增其神韻,那西湖該望之如何?幾百年來的中國游客,春季到來之時,向西湖蜂擁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釣,或在垂楊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時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東岸上的柳浪聞鶯;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島上,由蘇東坡興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確是,湖的四周沒一個角落不使游客覺得美麗出奇而感到蕩氣回腸的,晴天也好,在與眾也好。
19.晚輩高聲朗讀經典,老輩倚床而聽,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聲音,老輩認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這樣,父親可以校正兒子讀音的錯誤,因初學者讀經典,自然有好多困難。就好像歐陽修和后來蘇東坡都那樣倚床聽兒子讀書,現在蘇洵也同樣倚床聽他兩個兒子的悅耳讀書聲,他的兩眼注視著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個獵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將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兒子再射一樣。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聲使父親相信他們獵取功名必然成功,父親因而恢復了希望。
20.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21.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22.談論到蘇東坡,我們就不能避免“氣”這個字。因為每個文學批評家綜括蘇東坡的個性,必用孟子所說的這個“氣”字。“氣”本是普通字,是空氣,是氣體,是大氣,是精神,是力量,是運動,是悶在心里的惱怒。在《孟子》里,“氣”是哲學的概念,類似柏格森所說的“生氣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氣”。使偉人和匹夫顯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氣上的差異。在孟子的哲學上,“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更簡單說,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精神,人人皆有,是與生俱來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這個“氣”可因得其陶冶營養而增長強大,亦可因消減而衰弱。
23.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24.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25.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26.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7
1、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2、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4、我所以反對xx者,就因為他們不近人情。因為不近人情者總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藝術是惡劣的藝術;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類式的生活。
5、我以為我像別人同樣有道德,我還以為若上帝愛我能如我母親愛我的一半,他也不會把我送進地獄去。我這樣的人若是不上天堂,這個世界不遭殃才怪。
6、論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愛,而最難。何以故?平淡去膚淺無味只有毫厘之差。作家若元氣不足,素養學問思想不足以充實之,則味同嚼蠟。故鮮魚腐魚皆可紅燒,而獨鮮魚可以清蒸,否則入口本味之甘惡立見。
7、所有的婚姻,任憑怎么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
8、一個人舉止有禮,有度量、有耐心、有教養,這些都是在家庭中養成的。一個熱愛世界但卻無法與自己父母融洽相處的人,可說是一個很不適應的人。因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關系中都無法學著適應。
9、愛春天,但是太年輕。我愛夏天,但是太傲氣。所以我最愛秋天,因為秋天的葉子的顏色金黃、成熟、豐富,但是略帶憂傷與死亡的預兆。
10、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11、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2、一般來說,過著更富足、更完美生活的人,是那些有著豐富的需求和欲望的人,而不是隨遇而安、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的人。倫敦郊外的流浪漢對爐邊安樂不羨慕,不嫉妒,他一定不是高級動物。
13、許多中國老太太頗有意于巴結菩薩,卻是舍不得肉食,便在另一個方式下應用中庸之道,那便是間續的有定期的吃蔬齋,齋期自一日至三年不等。
14、吾們的生命中,時時有悲觀的感覺浮上吾們的心頭,或則當我們喪失了所愛者,或則久病初愈,或當新寒的秋晨,每目睹風吹落葉,凄慘欲絕,一種死與空虛的感覺籠罩了我們的心坎,那時我們的生命已超越了我們的認識,我們從這眼前的世界望到廣漠的未來。
15、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16、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讀書并不是要“改進心智”,若是如此,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17、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18、當順利發皇的.時候,中國人人都是孔子主義者;失敗的時候,人人都是道教主義者。
19、當然,男人寧愿要免費投入懷抱的女人,他們說這樣的女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所有男人都喜歡美貌多情而又分文不取的女人。
20、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
21、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智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麗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22、所有的動物似乎都很快樂,因為它們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給、滿足,否則即被自然淘汰了。人類因為有更復雜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這種難以滿足的欲望就是人類得不到快樂的最大原因。
23、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24、寫詩的目的并不在于寫出不朽的佳作。一個人寫詩只不過是為了記下一段有意義的時刻,或記下個人的情感以及幫助人們來享受自然。
25、思想上的厭惡一切過度的學理,道德上的厭惡一切過度的行為。此種態度之天然趨勢,為產生“中庸之道”。
26、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27、依常例而言,好的談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8、社會十大俗氣:腰有十文必振衣作響;每與人言必談貴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見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與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頭已花白卻喜唱艷曲;施人一小惠廣布于眾;與人交談借刁言以逞才;借人之債時其臉如丐,被人索償時其態如王;見人常多蜜語而背地卻常揭人短處。
29、倘若哲學有何用處,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30、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31、他并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32、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33、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霉,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布腦膜炎的小機體。
34、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35、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36、所有的婚姻,都是締構于天上,進行于地上,完成于離開圣壇之后。
37、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并不記掛于心中,只是不喜愛此等人而已,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蘇東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從不恨人。
38、說他是火性并無不當,因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簡單說來,他的氣質,他的生活,就猶如跳動飛舞的火焰,不管到何處,都能給人生命溫暖,但同時也會把東西毀滅。
39、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40、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愛,并且通情達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罷了。
41、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
42、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43、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44、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45、所有科學的進步,都在乎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學發明,就是靠這個趣字而已。
46、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
47、夢想不論怎么模糊,總在我的心底,我的心永遠得不到安寧,直到它們一一成為現實。
48、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49、一個強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50、一個人心中有了那種接受最壞遭遇的準備,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51、杰作之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風尚所淹沒,甚至歷久而彌新,必然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乎肺腑的“真純”,就猶如寶石不怕試驗,真金不怕火煉。
52、中國式的判斷,可以立一個萬應的公式:即“A是對的,B亦未嘗錯”。
53、該中國人之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為而無效,何如不為以養吾生。只因此一著,中國文明乃由動轉入靜,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為重持久不重進取,重和讓不重戰爭之文明。
54、女人有一種較男人優越的常識,因此在任何意外發生的時候,我總是寧可信賴女人的判斷。她們有一種能顧慮事情整體性而不為其它小節所困惑的能力。
55、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8
1、設計態勢語言態勢語言既是一種表情達意的手段,同時也是聽眾的審美對象。言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林語堂所言既防止過,也不要不足。
2、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林語堂今是生活,今是動力,今是行為,今是創作。李大釗
3、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林語堂
4、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林語堂
5、在很大程度上,人生僅僅是一場鬧劇,有時最好站在一旁,觀之笑之,這比一味介入要強得多。林語堂
6、開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語堂
7、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8、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個名利權。林語堂
9、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略悠閑生活的樂趣。——林語堂
10、讀書是至樂的事。林語堂
11、有一次,林先生參加在臺北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點半了,于是林先生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發愣,隨后哄堂大笑。————林語堂
12、林語堂老師說八味心境,濃茶一杯。所謂八味一曰愛心,凡事海涵,諸事謙讓二曰客氣,謙善為人,低調干事三曰清心,心靈安靜四曰懇切,將心比心,廣結善緣五曰信念,起勁豪邁六曰用心,術業有專攻七曰耐性,潛心修行,守候機遇八曰寬解,學會選擇,分明放棄。
13、林語堂先生說過人生不能無夢,無夢則無望,無望則無成,世界上做大事業的人,都是由夢得來。
14、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中國作家)林語堂
15、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林語堂
16、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17、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18、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咱們心底,使咱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必須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19、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終了,藝術在那里開始。林語堂
20、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終了,藝術在那里開始。——林語堂
21、少女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解釋為她找理想對象的原始本能,她的服裝,她雙手的保養,她活動的選擇和方向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自己找一個丈夫?林語堂《紅牡丹》
22、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林語堂
23、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中國作家)林語堂
24、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深處在其中,卻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終了,藝術在那里開始。——林語堂
25、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林語堂
26、少女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解釋為她找理想對象的原始本能,她的服裝,她雙手的保養,她活動的選擇和方向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自己找一個丈夫?林語堂
27、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林語堂
28、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林語堂
29、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林語堂《蘇東坡傳》
30、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林語堂
31、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32、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林語堂
33、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林語堂
34、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林語堂
35、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林語堂
36、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林語堂
37、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38、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林語堂
39、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林語堂《有不為齋隨筆》
40、林語堂老先生評及蘇軾: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林語堂
41、我們的國運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達到一種彌漫著初秋精神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歡樂,希望夾著追憶。到了生命的這個時期,春日的純真已成追憶,夏日的繁茂余音裊裊,我們瞻望生命,問題已不在于如何成長,而在于如何真誠度日,不在于拼命奮門,而在于享受僅余的寶貴光陰,不在于如何浪費體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實力,準備過冬。自覺已到達某一境地,安下心來,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也自覺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輝煌雖然顯得微不足道,卻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韌力。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
42、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林語堂《京華煙云》
43、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林語堂《蘇東坡傳》
44、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霉,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布腦膜炎的小機體。 ——林語堂《薩天師與東方朔》
45、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林語堂《蘇東坡傳》
46、發揚過去而繪畫未來是容易的,檢閱現在而冀獲未來之光明與了解是困難的。因為在光榮的過去與可能的未來,二者之間,橫亙著一個山谷,你要跨過它,必先下降然后上升。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
47、快樂哲學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48、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林語堂《蘇東坡傳》
49、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林語堂
50、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林語堂
51、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林語堂《蘇東坡傳》
52、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林語堂《京華煙云》
53、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 ——林語堂《蘇東坡傳》
54、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林語堂《蘇東坡傳》
55、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56、享受大自然不單是限于藝術和圖畫,顯現于我們眼前的大自然是整個的,它包括一切聲音/顏色/精神和氣氛。人則以了解生活的藝術家的資格去選擇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來。這是一切中國文人所共持刀態度。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57、我認為風味或嗜好是閱讀一切書籍的關鍵。這種嗜好跟對食物的嗜好一樣,必然是有選擇性的,屬于個人的。吃一個人所喜歡吃的東西終究是最合衛生的吃法,因為他知道吃這些東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順利。讀書跟吃東西一樣,“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教師不能以其所好強迫學生去讀,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們一樣。如果讀者對他所讀的東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了。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58、“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涂為尤難”,此絕對聰明語,有中國人之精微處世哲學在焉。蓋中國人之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為而無效,何如不為以養吾生。 ——林語堂《中國人的智慧》
59、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60、"因為有這種種假文學,所以我近來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徑。這樣把道德與文章混為一談,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個分別。創作的文學之高下為標準,但是理論的文學,卻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顧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鋮之為人,但是仍可以喜歡他的燕子箋。這等于說比如我的廚子與人通奸,而他做的點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林語堂
61、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林語堂《蘇東坡傳》
62、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林語堂《蘇東坡傳》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9
林語堂這10句話,足以溫暖涼薄的世界
1895年10月10日,一代幽默大師林語堂出生。雖生逢亂世,但是他卻活得快樂而通透。或許,他是真的找到了人生哲學的智慧。
民國不缺大師。在眾多大師中,活得最快樂、最通透的一定非林語堂莫屬。他的幽默,不是簡單的戲謔,而是蘊藏了高超的人生智慧與哲學。
1、徹悟與痛苦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如果我們沒有幽默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3、享受悠閑的情緒
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
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4、可憐的'世界
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
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
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5、我們都是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
6、熱情加智勇,方能抵御人生的殘酷
人生是殘酷的,一個有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
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于寬大,或對于朋友過于信任,而走了失著。
人生是嚴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付環境,熱情必須和智勇連結起來,方能避免環境的摧殘。
7、塵世生活樂趣
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8、我們都想做另一個人
一位現代中國大學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
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
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
9、溫飽黑甜
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于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
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
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10、做好主角,不要做別人的配角
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
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10
一、縱然如此危險,人還是照舊走三峽,或為名,或為利,而不惜冒生命之險,就像現在蘇家一樣。
二、目光放遠一點,你就不傷心了。
三、只有直接從人們心靈上發生的思想,始值得永垂不朽。
四、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世界里充當配角。
五、我把一個老式的婚姻變成了美好的愛情。
六、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七、目光放的遠了,你就不會悲傷了。
八、那個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
九、心浮氣燥對心神有害。正在自持,則外邪不能侵。一個萬惡不能入侵的世界,自然是一個使人樂觀奮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個世界的人會有勇氣,能奮斗,也能忍受。
十、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十一、“退化”一詞常易為人誤解,因為它只有在比較時才有意義。自人類發明抽水桶真空吸塵器之后,總以一個人的整潔與否來判斷他的品行。認為每周為狗洗澡為它穿上冬裝,就表示狗的水平已經提高了,其實要是一只狗只會吠而不會咬,被當做寵物牽在街上散步時,狗只能算是條退化的狼了。
十二、快樂哲學: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
十三、凡失于分析者,輒成就于綜合。
十四、人遂很愿意容忍這種不平等,認為一種合乎天然的法則。
十五、中國人之所以對動植物學一無貢獻,是因為中國的學者不能冷靜地觀察一條魚,只想著魚在口中的滋味,而想吃掉它。
十六、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十七、有教養的人或受過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個博學的人,而是個知道何為所愛何為所惡的人。
十八、天下若沒有花兒,什么也不用提了;因為有花兒,我們就得去聞。天下若沒有鳥聲,一切也不用提了;既然有鳥聲,我們就得去聽。天下既然有女人,我們就得去愛,就得憐香惜玉。
十九、很難說究有多少事情是鄭重其事的信仰,又有多少是游戲性質的幻想。
二十、凡是好書都值得重讀的。自己見解愈深,學問愈進,愈讀得出味道來。
二十一、人生必有癡,而后有成。癡各不同,或癡于財,或癡于祿,或癡于情,或癡于漁。
二十二、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余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二十三、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京華煙云》
二十四、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二十五、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二十六、一個人在世上,對學問的看法是這樣的: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自認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林語堂傳》林太乙著,言出自對某校畢業典禮之演講,說時已年過七旬
二十七、中國人具有特殊愛好自然的性情,賦予詩以繼續不斷的生命。這種情緒充溢于心靈而流露于文學。
二十八、人生的盛宴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胃口怎么樣。
二十九、因此我被迫重整旗鼓,為月亮辯護,捍衛她不致被消滅。因為我生怕中華民族一旦喪失欣賞朗月,享受清風的能力,這個民族就會變得更加渺小粗俗、惟利是圖了。
三十、人在年輕的時候大多會做些傻事,等你在平靜的老年回憶起來,才能自覺年輕、有精神。我現在四十多歲了,我但愿自己曾犯下更多年輕的錯誤,留待日后回憶。
三十一、我想行字是第一,文字在其次。行如吃飯,文如吃點心,不吃飯是不行的。現代人的毛病是把點心當飯吃,文章非莊重,而行為非常幽默。中國的幽默大家不是蘇東坡,不是袁中郎,不是東方朔,而是把一切國家事當兒戲,把官廳當家祠,依違兩可,昏昏冥冥,生子生孫,度此一生的人。我主張應當反過來,做人應該規矩一點,而行文不妨放逸些。因為文學像點心,不妨精致一點,技巧一點,做人道理卻應該認清。《林語堂傳》林太乙著
三十二、賞玩一樣東西時,最要緊的事心境。
三十三、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讀書不僅能夠讓我們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從其中看到解決各種各樣的人生問題的方向。人終其一生,無非就是在不斷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應當有什么樣的意義而已。
三十四、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蘇東坡傳》
三十五、我所以反對獨裁者,就因為他們不近人情。因為不近人情者總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藝術是惡劣的藝術;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類式的.生活。
三十六、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三十七、有價值的學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練”,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學”。他們只是愛好書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讀下去。
三十八、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三十九、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四十、人最可貴之處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質后,依然熱愛生活。
四十一、男女之間最曖昧的事莫過于借東西,一借一還便有兩次見面機會。
四十二、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四十三、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吃。
四十四、智慧或最高型的思想,它的形成就是在現實的支持下,用適當的幽默感把我們的夢想或理想主義調和配合起來。
四十五、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四十六、每個人都有一種感覺安全的希望,例如生病時有人看護,憂慮時有人安慰,疲倦時有人服侍,結婚正可以滿足人類這種希望。結婚以后,夫婦兩人可以共同擬定目標,由理想、計劃、奮斗,使理想成為事實,而獲得無窮的樂趣。
四十七、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里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芳香。
四十八、所有科學的進步,都在乎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學發明,就是靠這個趣字而已。
四十九、每個人都知道女人的美麗,是在她們予人一種莫名其妙遍尋不著的感覺,古老的城市如巴黎與維也納所以耐人尋味,是因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確知某一個小巷會有什么東西出現。一個圖書室也是同樣的道理。
五十、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霉,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布腦膜炎的小機體。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11
1、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2、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
3、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4、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5、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6、豁達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便是幽默。
7、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8、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9、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10、科學無非是對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對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學是對于生命的嘆賞,藝術是對于生命的欣賞;根據個人對于宇宙之了解所生的對于人生之態度,是為哲學。
11、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12、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13、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14、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5、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16、回憶過去,憧憬未來都很容易,而能夠懂得把握現在,并得到領悟與力量那就難了。
17、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18、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19、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20、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21、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
22、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23、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24、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只有一件事是對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但是卻沒有人了解至道為何物。至道之為物也,無時不變,但又終歸于原物而未曾有所改變。
25、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26、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27、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28、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29、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30、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31、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32、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33、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是比在珠寶店櫥窗內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樂。
34、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5、我認為一個缺乏正氣的作家無論文筆多么燦爛,多么迷人,我們不可能真心仰慕他。
36、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37、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38、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技巧以外的個性。
39、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40、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41、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42、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12
1、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2、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
3、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4、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5、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6、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7、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里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芳香。——林語堂
8、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是比在珠寶店櫥窗內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樂。
9、豁達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便是幽默。
10、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11、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12、回憶過去,憧憬未來都很容易,而能夠懂得把握現在,并得到領悟與力量那就難了。
13、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14、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15、愛上一個人,就是愛上一個傷口。這是林語堂的話。
16、在有文化的生活中,享受閱讀或讀書一直被認為是一件優雅的事情,但在一些幾乎沒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眼里,這是一件值得尊重和嫉妒的事情。林語堂的生活藝術
17、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語堂《吾國吾民》
18、花朵美麗是因為色彩,服飾美麗是因為有人穿。大千世界,沒有內涵的事務不可能美麗。——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9、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20、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21、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22、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2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24、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25、我認為一個缺乏正氣的作家無論文筆多么燦爛,多么迷人,我們不可能真心仰慕他。
26、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27、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28、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29、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技巧以外的個性。
30、過客: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31、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32、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
33、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34、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35、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
36、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7、科學無非是對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對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學是對于生命的嘆賞,藝術是對于生命的欣賞;根據個人對于宇宙之了解所生的對于人生之態度,是為哲學。
38、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39、溫飽黑甜: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于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40、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41、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42、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只有一件事是對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但是卻沒有人了解至道為何物。至道之為物也,無時不變,但又終歸于原物而未曾有所改變。
43、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44、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45、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46、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47、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
48、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
49、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余暇時光就可以了。
50、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13
1.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 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2.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
3.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4.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
5.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6.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7.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
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8.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9.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10.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
11.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12.你不知道落葉的歌是歡笑的歌唱,還是訣別的哀吟。因為這就是初秋的精神,就是平靜智慧與成熟的精神,能夠以微笑面對悲哀,能夠贊賞那使人清醒的冷風——這就是秋之精神。
13.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局的心滿意。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悠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14.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15.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16.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是比在珠寶店櫥窗內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樂。
17.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稱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責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絕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
18.愛上一個人,就是愛上一個傷口。每一次愛情,都像一個新鮮的傷口,生長在心里,偶爾疼痛。然而,正是那些疼痛和記憶讓我們變得成熟、風情、包容、自制,并且冷靜,更懂愛,也更會愛。
19.如果我可以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寫女人魚的故事,想著那女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
20.人生是嚴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付環境,熱情必須和智勇連結起來,方能避免環境的摧殘。
21.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22.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14
1.一個強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2.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讀書。——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3.一個人并不是為了要使心智進步而讀書,因為讀書之時如懷著這個念頭,則讀書的一切樂趣便完全喪失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4.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遺忘的,一切都會解決的。——安德烈·莫洛亞《生活的藝術》
5.我認為風味或嗜好是閱讀一切書籍的關鍵。這種嗜好跟對食物的嗜好一樣,必然是有選擇性的,屬于個人的。吃一個人所喜歡吃的東西終究是最合衛生的吃法,因為他知道吃這些東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順利。讀書跟吃東西一樣,“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教師不能以其所好強迫學生去讀,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們一樣。如果讀者對他所讀的東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6.他并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7.真正有益的讀書,便是能引我們進到這個沉思境界的讀書,而不是單單去知道一些事實經過的讀書。人們往往耗費許多時間去讀新聞紙,我以為這不能算是讀書。因為一般的新聞紙讀者,他們的目的不過是要從而得知一些毫無回味價值的事實經過罷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8.在西方狂人太多了,只好把他們關在瘋人院里;而在中國狂人太罕有了,所以崇拜他們。——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9.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他甚至在最優良的學校里也可以讀書。——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0.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1.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2.一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3.在古代與現代作家中,一個人必須要找到一個其神意與自己的神意相會合的作家。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讀書的真正的好處。一個人必須要毫無依賴的獨自去搜尋他的大作家。究竟誰是所愛好的作家,這問題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也許連那本人自己也無法回答。這正如一見傾心的情形一樣......——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4.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5.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個對人生有一種建于明慧悟性上的達觀者。這種達觀產生寬宏的懷抱,能使人帶著溫和的譏評心理度過一生,丟開功名利祿,樂天知命地過生活。這種達觀也產生了自由意識,放蕩不羈的愛好,傲骨和漠然的態度。一個人有了這種自由的意識及淡漠的態度,才能深切熱烈地享受快樂的人生。——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6.中國人之所以對動植物學一無貢獻,是因為中國的學者不能冷靜地觀察一條魚,只想著魚在口中的滋味,而想吃掉它。——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7.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智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麗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啊!——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8.快樂哲學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19.花朵美麗是因為色彩,服飾美麗是因為有人穿。大千世界,沒有內涵的事務不可能美麗。《生活的藝術》
20.人生世上,他的問題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樣去實現這目的',而是怎樣去應付此生,怎樣消遣這五六十年天賦給他的光陰。他應該把生活加以調整,在生活中獲得最大的快樂,這個問題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樂一樣實際,而不是形而上的問題。——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21.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22.一切都覺得合意,他有合意的身材,合意的臉,合意的發飾,合意的聲音,以及合意的一言一笑。這種作家并不是一個青年需要他的教師指點的,這作家只是合他的意,合他的風格、動作、見解,以及思想,一切都合。于是這個讀者便進而聚精會神在這作家所寫的每一行每一字上。又因為有一種意神的回合,所以他能吸收一切,自然消化一切。那作家在他身上有了一種魔力,他也高興處在魔力中,漸漸地他的聲音笑貌,一言一動,都成了那讀者自己的,這樣他便真正傾心于他的這文字愛人,而從這些書中尋找著精神的養料。過了幾年,那魔力消退了,他對于這個愛人有點感到厭倦,又去尋找新的文字愛人。到他有過了三四個愛人,把他們完全吞化了之后,他自己也成為一個作家了。——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23.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責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15
1、用愛情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要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
2、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3、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4、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5、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6、我認為一個缺乏正氣的作家無論文筆多么燦爛,多么迷人,我們不可能真心仰慕他。
7、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8、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9、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10、回憶過去,憧憬未來都很容易,而能夠懂得把握現在,并得到領悟與力量那就難了。
11、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12、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14、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15、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注定的或陰陽注定的。
16、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17、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
18、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19、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20、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只有一件事是對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但是卻沒有人了解至道為何物。至道之為物也,無時不變,但又終歸于原物而未曾有所改變。
21、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22、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23、我們對于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
24、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25、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26、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27、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于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28、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29、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
30、個學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31、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
32、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33、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34、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35、豁達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便是幽默。
36、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37、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38、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39、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40、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41、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42、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43、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44、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45、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林語堂的語錄】相關文章:
林語堂作品經典語錄10-20
林語堂的語錄85句07-04
林語堂的經典語錄(精選170句)04-25
林語堂的語錄集錦35條06-29
林語堂的語錄合集45句07-01
林語堂的語錄合集40條09-23
林語堂的語錄合集88句10-10
林語堂的語錄合集57句09-26
林語堂的語錄匯總78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