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禪意的語錄匯編69條
凈塵問禪師:師父,當我與他人有矛盾時,我好心退讓,他人不但不會看到寬容,相反還會覺得我很懦弱、好欺負。真讓我難過。禪師問:你拿出寬容是為了讓別人感恩你的幺?凈塵說:也不是,我只是不想讓人嘲笑懦弱。禪師微笑道:表面的激烈是由于內心的單薄,真正的力量如同流水一般沉靜。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禪意的語錄69條,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1、淺秋,風,帶著思念的呢喃,輾轉又一季。細雨,溫柔的褪去了夏的狂熱。歲月悄悄的流轉,有些人,在與不在,都在歲月中留下了華美的荏苒。歲月靜好,念起便是溫暖。
2、若是懂得,日升日落也是一種相守,花開花謝亦是一種深情……
3、青春和現在的區別就是,有時我分不清,哪滴是眼淚,哪滴是汗水,因為它們的溫度和咸度,都像煙花,那么涼。
4、心如明鑒,萬象歷然。佛與眾生,其猶影像。涅盤生死,俱是強名。
5、問:"人人若離開惡人,究竟惡人要望誰救度他去歸正路呢?"答:"此分菩薩非菩薩,有正知見無正知見而言,菩薩有大慈悲,一例普度,自于惡人而不遠離。有正知見者,縱不能化度惡人,亦不致被惡人轉變,離與不離,無益亦無害也。若非菩薩,又無正知見,試問親近惡人,果何取乎?"——牽炳南居士
6、欲望橫陳,物欲橫流,物是人非!@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7、任何職位都無所謂高下尊卑,盡責就是對自己負責。惟有負責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一個人,責任感越大,成就就越大。責任心強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不會被埋沒。如果沒有責任心,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即使擔負更高的職位,只能像鍍上金的糞土,仍然一文不值。
8、在追求事業的時候,要留一點空間,留一些余地,關注自己的身身心健康。心生則種種病生。我們的心,有時候心浮氣躁,有時候妄想紛飛,有時耐候憤怒不止。身體病了,可以用醫療治療;心生病了,如何醫治?"心藥方"精要在于養德。
9、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灑脫,一種偉大的仁慈。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寬容是一種福分,別人的傷害如果是滿滿一杯的苦水,你心如是那杯,雖能容之,卻會讓你滿心痛苦;你心如是那盆,痛苦便不再滿心;你心如是那海,苦便不再是苦,而是一種超脫,用寬容與胸懷超脫了苦,化成了甘。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做人要有寬容之心,要有度量,寬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10、不僅要奉獻財富,更重要的是塑造虔誠的慈悲心。
11、要想使婚姻生活美滿幸福,夫妻之間必須對彼此忠貞。
12、見一切眾生受諸苦惱,如被刑戮!缎∑钒闳艚洝肪戆耍钚那笃刑崞
13、無諂、無隱、無矯作,此三密戒之精要!稄浝杖瞻痛髱煾杓
14、快樂是靈魂的事情,一個人快樂與否,其關鍵取決于靈魂的內在態度。
15、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究竟。它可以抗拒虛無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干擾,從而使人的心靈獲得安頓。
16、或狂沙蔽日,或鳥語花香,時光很短,夢想很長,腳下的路,天 上的星漢,迷幻的蝶影,云海的山嵐,戈壁的烈日,呢喃的江南,海上 的波濤,湖面的晚霞,一個人就是一道風光,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夢想。
17、帶著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愛的表現。最漂亮、最有氣質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18、當我看到每一片樹葉時,感到既炊喜又悲傷!
19、禪并沒有一定的形式與面貌,在用世的許多東西,都具有禪的一些特質,禪自然也不離開生活,如何深入于生活中得到嶄新的悟,并有全生命的投入,那么這是禪的風味。
20、生活的禪法,就在于清澈、溫與、客觀的認識自我,那么人生路上的所有煩惱,何嘗不是一種找找目標的線索與應該經過的途徑,有許多人害怕孤獨,那么心地的狹隘與挑剔,恰恰就活成了一種尷尬的孤獨,選擇快樂,是一種對命運的自信,更是一種誠實。
21、心能知足,不會彼此懷疑;心存感恩,則能以愛相待。
22、[佛學人生感悟經典語錄]對人不宜求全責備,須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怎樣使勸導和指教他人蠻得有效果?佛曰:一切聲聞,一切眾生,有宜制戒有不宜者。我知一切眾生心之所行,未作罪者我則不制,若已作過我則制戒,我若如此則世間不謗。一《文殊師利問經》
23、舍獨善樂,得共一切眾生善樂。《大智度論》卷八十五
24、生活的禪法,來自于對生命的感知與尊重,它是一種對生命關切與理解的一開始,也是在煩惱中突破與覺醒的一盞燈火,悲歡交錯,苦樂疊加,活成了一場生命樸素、自然、活潑的向前。是一條長路,也是一場期待,改造生命的質量,就此一開始。
25、盡管無法背棄的宿命,會演繹出無法預料的結局。我們無法用平凡來與之抗爭,任憑故事浮沉幾度,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從浪濤中,平靜地走出來。(白落梅)
26、事后不悔,自然會滿足于目前的收獲,并且心生歡喜;只要時時享受到收獲的喜悅,自然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自然內心寧靜,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憐自怨。古詩云:"人生若得如云水,鐵樹開花遍地春。"當內心處于云水般的寧靜狀態時,看一切人、一切事都是美好的,慢慢地也就能領悟自然的真諦,不再為生死掛懷;ㄩ_一季,樹活千年,無所謂生,無所謂死,一切出乎自然,到此境地,不畏生,不畏死,靈魂可得真正解脫,內心一片光明,那正是佛家所謂大快樂、大自由的境界。
27、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28、習慣性思維會形成習慣性生活方式。如果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窮人,那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富翁。擁有億萬家財卻還要過一種乞討的生活,不是浪費金錢、浪費生命嗎?
29、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佛曰: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30、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無論處在什么樣的境地,都要警惕自己的虛榮心。虛榮心是缺乏經驗的年輕人失足的陷阱,做任何事情都要克服虛榮心,人一旦讓虛榮的欲望彌漫在心中,就可能誤入人生的歧途。再說,如果你具備許多的優點,不必炫耀,別人自會發現的。
31、我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好壞都是我們內在心智模式的放大和蔓延。
32、禪者飲茶有三得。一曰得趣。飲茶對人有造境、通理、體性與怡神的作用。二曰得神。飲茶的妙處在于清虛與睦。它崇尚簡質恬淡,不迎合世俗的習氣。給人以自信而含蓄、祥與而清麗的文化氛圍。三曰得味。飲茶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味字。
33、行善的果報是幸福和快樂,作惡的果報是憂慮和痛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果報是不可以用來相互交換的。
34、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識若色,皆是唯色。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
35、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于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36、很多人都想成就,卻往往不能如愿以償。至今仍然沒有獲得成就,并不是意味著我們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與私心阻礙了內在潛能的展現。自大會阻礙獲得解脫,私心會阻礙證得佛果.。
37、人人有愛心,社會多溫馨。(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38、愛人自愛、自愛愛人,就是佛心、菩薩心。
39、在無知、貪婪心的驅使下,把心思、精力與錢財浪費在表面的虛榮上,到頭來自己不但沒有獲得多少實際的利益,反而在不知不覺間養成習慣性浪費的壞毛病,不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而且大量消耗社會寶貴的資源,是一種徹底的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值得人們去反思。我深信:就地球現有的資源而言,完全可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然而永遠無法滿足人心的貪婪、人性的虛榮與習慣性的浪費。
40、世事如棋局,不執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才是真空。人生沒有完美,幸福沒有滿分,當執著成為負累,放手就是解脫。心中有道,擁有一切;心中有夢,才有希望;心中有禪,生活安然。攜一份淡泊,品一份寧靜,興之所至,心之所安,盡其在我,順其自然。
41、身在其中的眾生,完成心靈的凈化,自發自覺地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是應循之道。
42、太多時候,因為太在乎一個人,太想留住一些美好的東西,太想抓住某種名利或地位,反而失去了它原本的初衷。太想得到的幸福越抓得緊,它消失得越快;太想得到的愛人越靠得近,他離得越遠;太想擁有的成功,因為太急功近利,最后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43、恒誨法師: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也似這生命一般寧靜,活自己的平靜,不被外界所干擾。承攬幾分自己的過失,多說幾句對不起,一念悔過,還世界一片安寧。
44、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人雖能一時得志,但罪惡會陪伴他的一生,還要受到自己良心的責罰和別人的責罰,這便是惡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做了虧心事,自然心難安穩。佛說:不必非要把惡事做出來才是惡,只要起心起惡也是惡,無愧于心,心自安。
45、人生是有很多時候不遂人意,但這些都是會過去的,不要黏在上面而解脫不得。看得開并不是逃避問題,而是站在更高的一層境界上思考人生,讓自己的生命獲得真正的尊嚴和價值。
46、就算再平凡的生活,也要去承擔那人生的艱辛,更要客觀地對待想法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加以考慮,加以平衡,既要原諒自己的那些力不從心,也要抱一種善意的希望,明天還要繼續新的生活,那些必然的傷痛與經過,本來就是人生最好的鍛煉。
47、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我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心,你讓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48、很多時候,我寧愿一個人走很遠的路,只為看一眼屬于自己的遇見,只是想知道,是否值得去為未知走一遭,去為之醉一次。很多人,很多東西,有時候該永遠保持距離,最好在燈火闌珊處,才是最美。
49、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用心去體會,便會發現處處都是驚喜。學會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吧,用快樂去闡釋工作,人生就遠離了悵恨煩惱;用愛心去打磨日子,歲月將贈予我們無比豐厚的回饋。
50、人生是一種大境界,不必強求一切局部的完美,只有如此,才能多一分灑脫,少一分怨恨和抱怨,生命里也才會多些開心。在人生旅途,并非所有的吶喊都有回聲,并非所有的蓓蕾都有開放的機會,只要我們以寬廣的胸懷和開朗的態度對待生活的艱辛,永遠都不放棄對生活的信念,那么無論怎樣生活,也都會變得有滋有味,生活里也都會有笑聲相伴。
51、有一種快樂在分享中。我們不但要自己快樂,還要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分享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更高境界的快樂。
52、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當你感到忙,覺得累的時候,不是因為價值的迷失,就是因為欲望的過多。
53、放下那些無奈的枷鎖,閉著雙眼傾聽夏天幸福的步伐,讓寧靜的心靈徹底自由在大草原上快樂的自在!
54、學會做一個更善良的人,做會一個更有感恩的人,因為人生的最終,由善惡的積德 因果業力決定你下一個輪回的痛苦和快樂。
55、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有時候你必須跳出窗外,然后在墜落的過程中長出翅膀,F在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前進的方向。
56、戒律,是保護居士非常好的道德標準,能守幾條就受幾條,暫時還做不到或是條件不允許的就不受。當然,如果能盡量約束自己全部做到,功德會非常大,因為只有投生到人道,才有受別解脫戒的機會。一個信徒能夠對自己有所約束是最好的。
57、一切都會過去,我們要有接受一切事物的勇氣。
58、通常我們說苦、樂,指的是內心對外在環境、事物產生的感受,它是一種情緒,讓人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痛苦。
59、一浪翻一浪,一波過一波,便是彼岸。
60、佛曰:佛前有花,名優曇花,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剎那芳華。
61、"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惟有寬容大度,才能莊嚴菩提;惟有寬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62、從忘我到無我,那就是禪心的顯現了。
63、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他人的。
64、如同箭工將箭調直一樣,智者也會將自己走偏的思想像箭工調箭般地調正。就好像擱淺在岸上顫抖的魚一樣急迫地去擺脫心靈的魔境。
65、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須向外問窮通。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66、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緣諸境,即此火宅塵勞便是解脫。
67、眼前的痛苦并不是真的痛苦,眼前的快樂也不是真的快樂,這都是我們這一刻的想法罷了。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放寬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心,保持豁達的心態。
68、一面鏡子,時刻自我觀照;做人要像一只皮箱,隨時提放自如;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斷記錄功過;做人要像一枝蠟燭,永遠照亮別人;做人要像一個時鐘,分秒珍惜生命。
69、俗眼既認一切對待者為實事,分別計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貪嗔也。
【禪意的語錄69條】相關文章:
【熱門】禪意的語錄39條08-31
簡短的禪意的語錄69條09-02
【精華】禪意的語錄48條10-07
【必備】禪意的語錄35條09-30
禪意06-30
【必備】禪意的語錄摘錄76句07-21
【推薦】禪意的語錄摘錄50條08-24
常用禪意的語錄合集60句08-31
【實用】禪意的語錄集合50句09-22
簡潔的禪意的語錄集錦38句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