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3年南懷瑾的語錄大合集57句
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向往之,但卻有人愿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zhí)著于真假、善惡、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南懷瑾 《談歷史與人生》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南懷瑾的語錄57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如果要消費刺激生產(chǎn),頂好天天打仗。所以你看,美國到處挑動打仗,這是最大的消費刺激生產(chǎn)了。現(xiàn)在,美國又提倡走所謂新自由主義的經(jīng)濟思想。你們?nèi)パ芯肯逻@個新自由主義,完全站在自己國家的立場,拿經(jīng)濟武器統(tǒng)治全世界,用錢來控制全世界的人,變成經(jīng)際經(jīng)濟軍閥。這是什么文化?我們要深思。
2、我們祖先曉得語言三十年一變,所以把語文分開,把語言變成獨立文字,因此中國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來,兩年功夫,只要學通中國字,就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都懂了。中國方塊字,康熙字典里大約五萬個,一個中國人,如果認得個,哦喲!這個學問是非常大嘍!國文教授還認不到。
3、人生禍福相依,笑淚交織,得到不必太喜,你擁有一些,必然會放棄另一些;失去的無須過悲,沒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業(yè)的成敗、收入的多寡來定義人生的幸福,它們只是附庸,與幸福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4、有些東西,即便再珍貴,只要是你用錢買來的,最終都會貶值;只有那些用愛、善良、正義所孕育出來的東西,才是我們?nèi)松墓鍖殻拍芙?jīng)得起時光的沖刷,才會在我們的回憶長河中熠熠生輝。不要在意你手頭擁有多少,而是注重你身后留下多少;不要一味拘泥于物質(zhì)的豐饒,精神的充盈方是永遠散之不去的財富。
5、一輩子不長,有些精彩只能經(jīng)歷一次,有些景色只能路過一回。不要等,有時候等著等著,就讓等待成為一種習性,就學會在等待中蹉跎歲月;不要怕,能說的立即說,能做的馬上做,不要瞻前顧后,不要畏首畏尾,你今天不做的,或許就是永久的遺憾;不要悔,路是自己選擇的,走過的,錯過的,都是自己的情愿。
6、何時何地,你都要明白,你是活給自己看的,別把別人的評價看得太重,凡事只要于心無愧,就不必計較太多。那些膚淺的贊美,是陽光中的塵埃,迷惑的是你的視界;那些非議與詛咒,亦是麻醉你的毒藥,終會讓你亂了心智。無論路途多險,步履維艱,都不要被動地改變自己,唯有如此,你才可能會與眾不同。
7、凡大器者,其量必大,當能容常人所不容,忍常人所難忍;當寵辱不驚于色,得失不現(xiàn)于形;當熱烈如驕陽炙心,寧靜似清月婉人;當若海不拒涓流,集腋成裘鑄狂瀾;當像樹扎根泥土,兼收并蓄可沖天。大方可偽,大器難裝,它超脫于名利之上,游離于爭斗之外,置身平淡能淡看一切,處于亂象卻不會亂了心神。
8、心平氣和時誰都可以把握分寸,心浮氣燥時又有幾人能夠克制?一個人的涵養(yǎng),表現(xiàn)在任何時候都能靜聽自己靈魂的聲音。居高時的慷慨只是一種施舍,位低時的救助才是一種情懷,只有當你人微言輕時,才能看得出別人是否在意和尊重你。把物質(zhì)的東西看得越重,羈絆你的就越多,唯有精神安詳,方能淡而致遠。
9、你可能在一個人面前一文不值,卻在另一個人面前是物價之寶。謹記自己的價值所在。這就是人挪活的道理所在。
10、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xiàn)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沒有人是無緣無故出現(xiàn)在你的生命里的。每一個人的出現(xiàn)都各有因緣,都值得感激和珍惜!
11、實際上婦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齊宣王看見一頭牛發(fā)抖不忍宰殺,擴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愛。只可惜沒有擴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婦人之仁,如果擴而充之,就是仁之愛,那就非常偉大了。
12、學佛容易行愿難,悟了道以后,要去修行,所謂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從內(nèi)在起心動念的心行,到外在的行為。所謂發(fā)起慈悲心,必須要實際做到,天天坐在家里的佛堂里講慈悲,你慈悲了誰?那是人家慈悲了你。
13、大菩薩的入世修行才難,你要在人世間做個賢妻良母或者是做個盡責的好父親好丈夫,這就不容易了。這是擔負妻子兒女的痛苦,而且要咬緊牙根有苦都不說,一切如夢如幻,于此痛苦中,一心清凈,不起惡念,處處利他利人,這才是真修行。
14、所以我們常常感到任勞任怨難,尤其當主管的人更是如此。創(chuàng)業(yè)的人,第一個修養(yǎng)要能夠任怨,但不是手段,要是一種德行才行。
15、良醫(y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
16、中國鄉(xiāng)下人有句老話,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幫朋友的忙,他永遠感激,但幫助太多,他永不滿足。往往對好朋友,自己付出很大恩惠,而結(jié)果反對自己的,正是那些得過你恩惠的人……一個人的失敗,往往失敗在最信任、最親近的人身上。
17、我常常說,你們不要玩手段啊,幾百年來人類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玩聰明玩手段玩花樣的,一個高過一個,哪一個都不笨,連小孩都不笨,聰明手段都比我們高明。將來這個世界上全人類都太聰明太高明都會玩手段了。但是最后成功的人,一定是老實人。
18、生禍福相依,笑淚交織,得到不必太喜,你擁有一些,必然會放棄另一些;失去的無須過悲,沒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業(yè)的成敗、收入的多寡來定義人生的幸福,它們只是附庸,與幸福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19、《逍遙游》開頭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的道理,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或修道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或者倒霉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就要"沉潛"在深水里頭,動都不要動。修到相當?shù)某潭龋蛔儯蜕A高飛了。
20、學佛乃大丈夫事,說放下,就放下,你們還問如何放下?多笨啊!說不想就不想了嘛!還求個不想的辦法,那不是又在想了。
21、"投 隙抵時,應事無方"這八個字要緊得很!你懂了以后一生妙用無窮……隨便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工作,大的大做,小的小做……你說你是個博士到處找不到工作,現(xiàn) 在為了吃飯,有個地方需要一個工友……不要說什么博士啊!問你學歷,直說我小學畢業(yè)……問你認不認得字啊?大字認得幾個,小字不認得。
22、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也就是修心。功德是一點一點累積而來的,積功累德要身口意隨時都在行一切善。功德包括一切,要有功才有德。即使作了功,若因而心生 一絲驕慢,這個功也沒有了。我們學佛就兩條大路,一條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惡;另一邊修智慧。福德圓滿、智慧圓滿,才能成功。
23、真正的了解了,悟了,悟到死生如旦暮,人生出來等于天亮了,睡醒了是活著,死了呢?夜里到了,應該去睡覺了,死生一條,沒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中國文化素來就講,‘生者寄也,死者歸也’,能夠悟到死生如旦暮,你才能夠得到正信,真正相信了,相信什么?
24、一個人不俗氣很難,能夠脫離了俗氣,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薩則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薩,也就是覺悟有情。
25、我們祖先曉得語言三十年一變,所以把語、文分開,把語言變成獨立文字,因此中國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來,兩年功夫,只要學通中國字,就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都懂了。中國方塊字,康熙字典里大約五萬個,一個中國人,如果認得2500個,哦喲!這個學問是非常大嘍!
26、莫名其妙的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27、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28、我平生不欺人,但亦不寧為玉碎,不做瓦全了。但也情不自禁,珠覺難堪。
29、沒有認生觀,跟著大家走那是很有問題的。問舍求天本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這才是人生的目標。
30、功成身退數(shù)風流,只有人類的心不肯死,永遠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違反自然,何其可悲!
31、一個人要分辨真正的善惡非常難,你說什么是善?什么是惡?除了佛以外,沒有人分辨得出來。世界上一切的善惡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善惡,因此,做好事需要智慧判斷,否則,看起來是做好事,其實是壞事,往往造很大的業(yè)。又譬如父母打孩子,打的行為是不對的,但父母打孩子大多是關(guān)愛的,因為他的動機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打孩子、打?qū)W生、教育學生等等的行為,表面上看起來是壞的,實際上沒有真智慧,無法辨別真善惡。
32、沒有出世的修養(yǎng),便不能產(chǎn)生入世的功業(yè)。
33、今日的世界,物質(zhì)文明發(fā)達,在表面上來看,是歷史上最幸福的時代;在精神上,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痛苦的時代。人是莫名其妙地生下來,無可奈何地活著,最后是不知所以然地死掉。
34、據(jù)心理學的研究,人對于自己的過錯,很容易發(fā)現(xiàn)。每個人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自己曉得不曉得呢?絕對曉得,但是人類有個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養(yǎng)的人,對這個毛病改不過來。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錯了,第二秒鐘就找出很多理由來,支持自己的錯誤完全是對的,越想自己越?jīng)]有錯,尤其是事業(yè)稍有成就的人,這個毛病一犯,是毫無辦法的。所以過錯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就要勇于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35、中國的文化,師生之間有如父子,過去有"一日從師,終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師對于學生,也負了一輩子的責任。我們親眼看到的,幾十年前,還保留了這個風氣,一個學生縱然中了狀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鄉(xiāng),看見老師,而老師既沒有功名,也沒有地位,學生對他一樣的要跪拜,和當年從師一樣。學生對老師是如此,老師對學生,也是負了一輩子責任。
36、一個國家政治,當財經(jīng)發(fā)展時,如果文化的基礎跟不上,文化沒有跟財經(jīng)同等的發(fā)展,國家社會是很危險的。如果光有文化,財經(jīng)不發(fā)展,老百姓生活也不行。
37、中國幾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謀生,是教我們作一個人,職業(yè)技術(shù)則是另外學的。而且教育從胎教開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老師學習。人格教育、學問修養(yǎng)是貫穿一生的。所以,社會除了政治力量、財富力量以外,還要有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品格修養(yǎng),作為社會人心的中流砥柱。
38、慈悲就是愛一切眾生,雖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廣大的修行;一切難行能行,雖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廣大的修行;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菩薩道。
39、道家則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y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40、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41、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42、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向往之,但卻有人愿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zhí)著于真假、善惡、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43、一個人內(nèi)心沒有真正的涵養(yǎng),就會變成色厲內(nèi)荏,外表滿不在乎,而內(nèi)心非常空虛。其實大可不必,一個人好就是好,窮就是窮,痛苦就是痛苦。
44、在艱苦中成長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陰影,會導致變態(tài)的偏差。這種偏差,便是對社會、對人們始終有一種仇視的敵意,不相信任何一個人,更不同情任何一個人。愛錢如命的慳吝,還是心理變態(tài)上的次要現(xiàn)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雖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因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45、多跟人格成熟、品行可靠的人往來,幫忙你成長,急難的時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來,可以學很多經(jīng)驗學問。
46、"我除了依照佛經(jīng)以外,拿我?guī)资昝鞯慕?jīng)驗,誠懇地告訴各位,你真達到正身、正意,沒有一個身體不能轉(zhuǎn)化;沒有病去不掉的;沒有身心不會健康的。正身、正意做到了,身心兩方面絕對地健康,可以返老還童。因為一切唯心所造,這是真的,就是"正身"、"正意"四個字。" ——南懷瑾
47、臨危而不懼,途窮而志存;苦難能自立,責任攬自身;怨恨能德報,美丑辯分明;名利甘居后,為理愿馳騁;仁厚納知己,開明擴胸襟;當機能立斷,遇亂能慎行;忍辱能負重,堅忍能守恒;臨弱可落淚,對惡敢拼爭;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舉止終如一,立言必有行。 ——南懷瑾
48、當年我讀四書五經(jīng),都是要背的。小朋友們要放學了,心里高興,一邊嘴里唱著一邊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這樣讀書,心里會記住,一輩子忘不了。想起來的時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南懷瑾
49、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南懷瑾
50、老實說吧,沒有什么腦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與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這句話仔細研究,聰明的人一聽就會,就記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補拙"這四個字要記住。 ——南懷瑾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51、"投隙抵時,應事無方"這八個字要緊得很!你懂了以后一生妙用無窮……隨便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工作,大的大做,小的小做……你說你是個博士到處找不到工作,現(xiàn)在為了吃飯,有個地方需要一個工友……不要說什么博士啊!問你學歷,直說我小學畢業(yè)……問你認不認得字啊?大字認得幾個,小字不認得。 ——南懷瑾 《列子臆說》
52、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南懷瑾
53、學問最難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業(yè)都可以做。 ——南懷瑾 《談歷史與人生》
54、我看你們來學佛學道,年紀輕輕,非常照顧自己,又懶,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別人卻非常嚴格,看看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覺得別人都不是圣賢,難道你就是圣賢嗎?我看你是"剩閑",是剩下來沒有用的閑人,有你也不多、沒你也不少的人。 ——南懷瑾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55、人為什么要外面人講你好,你才覺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認為好就好,愛笑就笑,愛哭就哭,跟別人毫不相干。
56、讀書明理難,做人做事有高瞻遠矚而能把握現(xiàn)實更難。為惡易,為善難,而無明智以處善事,善事而成惡果,甚易。
57、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