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龍應臺的語錄56條

時間:2023-10-03 10:07:22 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關龍應臺的語錄大匯總56條

  一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游,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他。——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龍應臺的語錄56條,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龍應臺的語錄大匯總56條

1、把回憶擁在心里,是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從哪里來。

2、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個人可以決定歷史。那個人也許是英雄,也許是暴君。

3、每個城市有它的履歷。這個城市,處在古老的泥土上卻面對著大江大海,永遠有豁出去的氣魄;這個城市,挾著西洋的骨架卻又緊緊系著中國的胸懷;這個城市,時時趕著現代的步伐但怎么邁出也總帶著傳統的負重。

4、追求個人的歡樂很好,最壯烈的革命、最偉大的理想,不就是為了讓最普通的人得到最尋常的歡樂嗎?但是任何一個歡樂派對結束后,總得有幾個不醉的人把朋友一個一個送回家。開車的人,決定方向,總得清醒。社會永遠需要清醒的人。每個社會都有它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階段衍生不同的痛苦。有些階段,需要火的熾熱和燒痛,才能覺醒;有些階段,需要的卻是水的清澈和溫柔,才能療愈一個隱忍不言的傷口。

5、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更寂寞。

6、不是沒有寂寞的時候。但是,如果沒有好的伴兒,那還不如寂寞呢。

7、沒有一個真正富強的國家不把人才當作國寶的,或者應該倒過來說,不把人才當國寶的國家,不可能真正富強。

8、國家是會說謊的;掌權者是會腐敗的;反對者是會墮落的;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資本也可能一樣的壓迫。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9、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后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10、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尋找有時、放手有時,保持有時、舍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穆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

11、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12、我想要嚎啕大哭,但我沒有眼淚。我想要逃走,但我沒有腳。我想要狂吼,但我沒有聲音。

13、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誰可能知道?一個曾經愛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別;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許諾;哪一首歌,是在為自己做永恒的準備?

14、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5、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在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多過陰暗,歡樂總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地相信。

16、歷史,不分中外,都是政權的工具。

17、這是一個陽光溫煦。微風徐徐的下午。我看見他們雙鬢多了些白發,他們想必也將我的日漸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里心疼他們眼神里不經意流露的風霜,他們想必也在感嘆我的奔波忙碌。

18、我們問:母親也走了以后,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我們會不會,像風中的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19、我細細在想,寂寞,是個什么狀態;寂寞,該怎么分類?

20、這一切都是虛妄的,可是除了虛妄,我們一無所有。

21、在平凡和現實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龍應臺 《目送》

22、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龍應臺 《目送》

23、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沖刺(當然也有為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后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并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龍應臺 《野火集》

24、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龍應臺 《目送》

25、曾經不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色即是空",現在信了。曾經不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信,但有些無法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如李叔同圓寂前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信與不信間,彷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相信不相信》

26、在暫時里,只有假設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目送》

27、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目送》

28、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目送》

29、那天黃昏,安安和弗瑞弟關在房里聽音樂、看圖畫書。錄音機放著一支安安非常喜愛的歌……神用他的手,撫摸著大地,春草深又深……

30、安德烈,我們自己心里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

31、農村中長大的孩子,會接觸更真實的社會,接觸更豐富的生活,會感受到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種原始的,正面的價值觀——"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對權力的傲慢、欲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32、他曾經是個眼睛如小鹿、被母親疼愛的少年,心里懷著鶯飛草長的輕快歡欣,期盼自己長大,幻想人生大開大合的種種方式。唯一他沒有想的方式,卻來臨了,戰爭像突來的颶風把他連根拔起,然后惡意棄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為時代的孤兒,墮入社會底層,從此一生流離,半生坎坷。當他垂垂老時,他可以回鄉了,山河仍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

33、我們要的是敢于面對現實、接受挑戰,勇于負責的政府,但是要促成這樣的政府,我們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動精神、有理性的人民。歸根究底,實在是一句老生常談:幾流的人民就配幾流的政府。 ——龍應臺 《野火集》

34、強權做不到的,是文化的力量,將無異議的碎片組成有意義的拼圖。

35、文字之所以有力量將不同世界的人牽引在一起,是因為不管他們經過了什么看見了什么,在心的最深處,他們有一樣的害怕與追求、相似的幻滅與夢想,午夜低回時有一樣的嘆息。我們畢竟在同一條歷史的長廊里,或前或后;鮮花釋出清香,像絲帶繚繞。

36、文字之所以有力量將不同世界的人牽引在一起,是因為不管他們經過了什么看見了什么,在心的最深處,他們有一樣的害怕與追求。相似的幻滅與夢想,午夜低回時有一樣的嘆息。

37、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匹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38、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龍應臺《目送》

39、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40、中年人的滄桑中,總有一種無言的傷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卻只能目送,無法挽留。——龍應臺《目送》

41、人生像條大河,可以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42、這份絕望的無力感是誰造成的?——龍應臺《野火集》

43、二十多歲的人,可以是驚世才華正初露頭角,可以是碌碌凡人卻胸有成竹,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執意將他當作"孩子",他,也就眾望所歸地變成一個"孩子"。——龍應臺《這個動蕩的世界》

44、在一個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較簡單。孩子的母親有最大的權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權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認知:寶寶首先是我的兒子,其次才是她的孫子。對孩子的教養,她可以從旁幫忙,或是提供過來人的經驗,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見,但她最后一句話永遠是:"當然,決定還是在于你做媽媽的。"——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45、教育者所不自覺的矛盾是:他們在"智"育上希望學生像野兔一樣往前沖刺(當然也有為人師者希望學生在智育上也如烏龜);在所謂"德"育上,卻拼命把學生往后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這兩者其實不能并存。有高壓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開放的"智"育,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規矩順從聽話的"乖"學生,就不要夢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馬行空的優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出處:野火集

46、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龍應臺語錄

47、愛不等于喜歡,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出處:親愛的安德烈

48、[處世心理]人總要慢慢成熟,將這個浮華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偽裝的真實,看清隱匿的虛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出處:不相信

49、"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

50、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51、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52、那些晨昏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們,安德烈,從此各奔四方,歲月的塵沙,滾滾撲面,再重逢時,也已不再是原來的少年了。《親愛的安德烈》

53、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親愛的安德烈》

54、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對權力的傲慢、欲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嗎,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

55、我身邊的朋友們,不少人是教授、議員、作家、總編輯、律師、醫師、企業家、科學家、出版家,在社會上看起來仿佛頭角崢嶸,虎虎生風。可是,很多人在內心深處其實都藏著一小片泥土和部落——我們土里土氣的、卑微樸素的原鄉。 ——《親愛的安德烈》

56、為了你,孩子,不會有一天上了街就被逮捕或失蹤,我不得不盡一切的努力,防止國家變成殺人機器,不管我們在哪一個國家。

【龍應臺的語錄56條】相關文章:

龍應臺的語錄08-04

龍應臺的經典語錄大全01-17

龍應臺的語錄36條08-29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55條09-17

龍應臺的語錄47句08-05

龍應臺的語錄39條08-27

龍應臺的語錄86句09-01

龍應臺《野火集》經典語錄11-25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90句07-03

有關龍應臺的語錄38條07-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动漫一区 |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久久天堂综合一区 | 在线欧美网站免费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