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3年佛語的語錄40句
佛陀曾經說:"諸佛無法用水洗掉眾生的罪業,無法用手取掉眾生的痛苦,也無法把自己的覺悟移植給別人,只是指明正確的真理,才能令人獲得解脫。"如果我們想要清凈罪業、遠離痛苦、證得覺悟以及獲得解脫的話,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佛教的真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佛語的語錄40句,一起來看一下吧。
1、我們只需用平和的心態,坦然地面對一切,你就會感到險壑也是灘涂,峻嶺也是平原,滄海也是一粟;用寬容的態度,包容一切,雖然你臨時蒙冤受屈,但心里坦蕩安穩;看待事物,取他積極向上的一面,什么榮辱得失、沉浮笑罵、是非曲直,一切都能視之等閑。
2、人,千萬別讓生活的壓力擠走快樂,不管昨天發生了什么,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難堪,多無奈,多苦澀,都過去了,不會再來,也無法更改。就讓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遠遠地帶走吧,而今天,我們要收拾心情,重新上路。所有能超越昨天的人都是超人!
3、有時候,需要換個角度思考;有時候,需要換個位置觀察;有時候,需要換個環境體驗;有時候,需要換個心情面對,點滴經歷都是修行的緣起。
4、做任何事,若僅有利于己而無益于人,終將后悔,甚至遺憾終生。
5、世間繾綣之事,落在凡人心里,就是千絲萬縷的糾纏,而落在禪師的眼中,卻是如此了無掛礙。一方小塘,看盡多少過客往來,每一次遇合都是結緣,每一次離散都是渡化。
6、一個人真正的住處應當存于內心。如果能夠不為外物所動,心中的佛性堅如磐石,那才是真正找到了靈命的安身之所。我們也應該不斷在社會中接受磨煉、堅固自己的心,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坦然地去面對。
7、真正的平靜,不是你靜坐可以幾個小時不起,而是用一顆平與的心態,看人間萬象,聽花開的聲音,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8、諸蘊本空,由心所生,心法滅已,諸蘊無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脫。正解脫已,離諸知見,是名空解脫門。《佛說法印經》
9、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讓自己的心先過去。畢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讓你的心先過去。
10、凡事要腳踏實地,用生命落實慧命。
11、生活的禪法,就在于清澈、溫與、客觀的認識自我,那么人生路上的所有煩惱,何嘗不是一種找找目標的線索與應該經過的途徑,有許多人害怕孤獨,那么心地的狹隘與挑剔,恰恰就活成了一種尷尬的孤獨,選擇快樂,是一種對命運的自信,更是一種誠實。
12、信仰是人生的最寶貴財富;遵行正法,帶來幸福;真理味兒最美;智慧的生活是人們稱說的最好生活。
13、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唯善是求。(宋)圓悟克勤禪師(《禪林寶訓》卷二)
14、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是以莫造愛,愛憎惡所由,已除愛縛者,無憂無所憎。《法句經》卷下,好喜品
15、人本是自然之子,但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一方面不斷進化,以文化區別于動物;同時也被社會所異化,表現出許多非自然的屬性,尤其是在商業社會中,這種異化尤為明顯。
16、安逸快樂,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也是每個人必須節制的。快樂 不可以過度,欲望也不可以放縱。孟子也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也是 告誡人民不要耽于安樂,尤其是過分的安樂,沒有節制。
17、罵人,大家都覺得是不文明的行為,可是還是有人忍不住要罵,看來 是缺乏安忍的定力,用佛家的話講,就是犯下了惡口罪業。
18、提到財富,人們通常想到的是錢財,然而我們都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賺錢和花錢的人是誰?沒錯,是我們自身。而我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生命還在。所以,生命是遠重于錢財的珍貴財富。一切金錢、名譽、貪婪、享樂,都是生命的附庸,都是因為生命存在,所以才被人需要。
19、人生在世的確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追求功名者,得到了放不下,即使得到了也不滿足;追求財富者,財富等身也不滿足;追求美滿生活者,得到了又怕失去……這些重擔與壓力,使很多人活得非常艱難。
20、當上天的考驗已經成為過去時,我們要學會將這場考驗中所經受的苦楚拋到腦后,否則,我們的人生將淪為痛苦的犧牲品。一時的不幸是外力所致,一生的不幸必定是自造的牢籠。因此,不要給自己設置障礙,前行中,該丟棄的要果斷丟棄,不要讓過去的痛苦經歷牽絆住前進的腳步。
21、先于教典留心,討明理性,隨起觀行,名為乾慧。次得相似理水,名人信心。次乃發心,名人正位,即與頓悟同一智德。須知頓悟,本多生熏習,故初心不可不于至教厚植種子也。
22、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佛說罵意經》
23、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會陷入庸人自擾的無邊煩惱;唯有立足長遠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頸,活出智慧的人生。
24、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從拔除痛苦開始。
25、身體殘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殘缺。
26、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偏私,并非給所有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最吝嗇時間的人,時間對他最慷慨;而慷慨放任時間流逝的人,最終會發現時間沒有給予自己任何東西。抓住今天,不依賴明天,就能掌控財富,從而把握自己的人生。與其每天感嘆時間的易逝,不如牢牢地把握時間,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桎梏下獲得最大的自由、最灑脫的幸福。
27、固然,見到利益,人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的越多越好,這是人們共 同的心理。看到別人賺錢,自己也想發財,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君子 愛財,取之有道,又不能貪心不足。人過于貪婪會喪失道德,又會被他人 利用,所以,忍貪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28、一者見利代喜,二者見惡共憂,三者稱譽人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是為四慈愍,多所饒益,為人救護。《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29、佛問:孩子,你哭什么?女孩:我失戀了。佛問:你愛他嗎?女孩:愛,非常愛!佛問:那他愛你嗎?女孩:現在不愛了。佛說:那么,該哭的是他,因為他失去了一個愛他的人。而你,不過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啟示:執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
30、佛法就是解脫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臥都是修行,工作、學習都是修行,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老老實實地認真修。
31、我們若想保護自己的人身和保持人身的安樂,最好不要消耗福報,應該好好堅持修善。
32、有的路,是用腳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絆住腳的,往往不是荊棘和石頭,而是心。所以,看起來是路鋪展在我們眼前,實際上,是心撲騰在路上。深一腳,淺一腳,痛一回,哭一回,歡喜在路上,悲傷在路上。眼光不到,容易走彎路;理智喪失,容易走絕路。但只要心不走在絕路上,生活也終不會給你絕路走。
33、一個人錯了不怕,但一定要發露懺悔,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是非常重要的。善根引發的力量不可思議,常能反省自我,反省的力量不可思議。
34、常言道"大器晚成",許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樹也得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方能長大。
35、雖然讀誦千言,若是無義語,不如一有義語,然后得到安靜。
36、人心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云頭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蕭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無真機。
37、不誹與不害,嚴持于戒律,飲食知節量,遠處而獨居,勤修增上定,是為諸佛教。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38、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讓思想任意奔流而無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覺之火燒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煩惱。由于這樣,他找到了內心的寧靜之道。
39、真理的言語是指引我們走向永恒幸福這一最后目標的工具,因此佛陀的神圣語言、神圣經典被稱為"圣道跡"。
40、八首人面,虎身十尾, 是為天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