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佛學經典語錄

時間:2022-01-17 11:37:37 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佛學經典語錄大全

  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佛學經典語錄大全,歡迎大家閱讀。

佛學經典語錄大全

  佛學經典語錄1

  1、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

  2、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3、一念才生,萬法齊現,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

  5、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這幸福外,再沒有別的了。

  6、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7、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8、若頓悟此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

  9、清凈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

  10、無事莫把閑話聊,是非往往閑話生。

  11、根深則葉茂,性明則道成。

  12、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13、不能只顧自己,誰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棄,那樣會失去眾生,傷害眾生。

  14、佛曰: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造塔功德經》。

  15、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縛。

  16、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17、佛與眾生,唯止一心,更無差別。此心無始以來、無形無相,不曾生,不曾滅,當下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

  18、剎那便是永恒。

  19、一切境都是由內心呈現的,不要跟著跑,跟著境轉就是奴才,沒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讓一切境隨心轉,這叫大自在。

  20、非有之有為妙有,非空之空為真空。

  21、法界無界,唯是一心,一心現六凡,一心現四圣。

  22、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23、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凈,不變不動,無減無增,各各當人日用應緣處。頭頭上明,物物上顯,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蕩蕩無礙,了了空虛。

  24、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非外道,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25、但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亦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6、自性就是一個完全自然的狀態,完全放松,沒有任何所求,來也自然,去也自然,順其自然,不取不舍,無求無欲,保持一種安祥的狀態。

  27、一切眾生心清凈,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28、如來五眼:見色清凈名為肉眼;見體清凈名為天眼;與諸色境乃至善惡,悉能微細分別,無所染著,于中自在,名為慧眼;見無所見名為法眼;無見無無見名為佛眼。

  29、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則不滅。

  30、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31、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32、真心虛靈,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純善無惡。

  33、本性體若太虛,無內無外,非來非去。

  34、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5、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36、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37、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舍。

  38、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物名為行道。

  39、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40、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41、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42、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

  43、無心之心如恒河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44、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45、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絕見聞知覺。

  46、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廣嘆述,窮劫莫盡,智者自當知之。

  47、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48、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49、慈悲心是拔出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安樂。

  50、請求上師三寶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業障,增加福慧,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51、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只合自性自度。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

  52、二性空是體,知二性空是解脫,更不生疑,即名為用。

  53、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之捷徑;日日耽酒食肉,無非種地獄之深根。

  54、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坐起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

  55、好惡是非,一時都放,則心無住處。心無住處,則無有心,即無有心,亦無無心,有無總無,身心具盡。身心盡故,泯齊萬境。萬境無相,合本一冥。冥然默照,照無不寂。以寂為體,體無不虛,虛寂無窮,通同法界。法界緣起,無不自然,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56、所有的苦都源于尋求現世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會長久,很快又會消失的。

  57、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58、直心直行,直取無上菩提,可謂真大丈夫之所為。

  59、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此,未免心冷。

  60、不與萬法為侶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61、解脫是徹底明白,是大智慧,是會解決、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62、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63、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4、菩薩于諸見而不動。

  65、物自有去來,見性無來去也。

  66、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67、向外馳求,不知攝心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

  68、要放下,但不是放棄,不舍棄一個眾生,這叫慈悲,放下一切眾生,這叫智慧。

  69、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須控制現在。

  70、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71、若起精進心,是妄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72、菩提本自性,性凈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無可作相。

  73、你今聞發菩提心,將謂一個心學取佛法,唯擬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個報化佛,與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74、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75、對于一個修行人來說,有什么可高興的?有什么可悲傷的?什么時候都是一個狀態。

  76、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77、摩訶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會,風寒雪下。

  78、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79、佛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本來是一脈相承,互相圓融的.,各種教法也本屬一味一體的。

  80、過去事,莫思量;未來事,莫愿莫求;現在事,與一切事但知無著。

  81、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82、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名萬緣放下。

  8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84、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85、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86、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8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88、于無分別體中,具有恒沙之用,而能分別一切,無事不知。

  89、此心本凈,無可取舍。

  90、樹干粗時,不怕沒果實。

  91、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

  92、真心空寂,無所不遍。

  93、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94、無得無證者,即是證佛法身;若有得有證者,即邪見增上慢人,名為外道。

  95、面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你要知道,沒有恒常,沒有長久。順境,要安心,逆境還是要安心。

  96、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97、佛曰: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佛曰: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佛曰: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門,早已超脫涅磐。

  9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99、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100、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

  101、有生有滅,即落于有,不生不滅,又落于無。真如本心,生而不生,滅而不滅,即是真如不變,不變真如。

  102、須知對待之見未忘,尚未能出世間。

  103、透水月華,虛而可見;無心鏡像,照而常空。

  104、于外相求,無有是處。于外相求,雖經劫數,終不能成;于內覺觀,如一念傾,即證菩提。

  105、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

  106、自性發時,業識來空。

  107、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108、能悟自性無字真經,即一切經論皆成注腳矣。

  109、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110、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

  111、離心者,非是遠離于心,但使不著心相。

  112、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融之中道。無住無著,莫攝莫收,是非兩忘,能所雙絕,斯絕亦絕,般若現前。

  113、欲得凈土,但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

  114、離妄想顛倒無真如佛性。離貪嗔邪見,無菩提涅盤。

  佛學經典語錄2

  1.佛說:堪回首,人生如夢。愛也悠悠,恨也悠悠。到頭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2.佛說: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3.佛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4.佛說: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5.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6.佛說:愛情是一種遇見,遇見是一種緣分,佛又說五百年的修行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7.佛說:霓虹燈下的幻影,是因為思念的腳步輕輕踏出紅塵萬丈;千絲萬縷的情意,直到遇見了你,才劃過一道憂郁的淚痕。

  8.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么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9.愛情不是做買賣,失意了就要傾家蕩產;愛情也不是下賭注,輸掉了就變成窮光蛋。愛情是兩顆心的碰橦和相許,如同和諧的樂譜的音符,譜寫人間的圣潔,相隨一生

  10.你來過一下子,我卻要想念一輩子。不要認為他愛你便不會離開你。在你的一再傷害下,他也是會離開,那因為你不懂得珍惜,不值得他去愛。你要懂得珍惜,才能夠懂得愛情

  佛學經典語錄3

  1、培養自學的能力,才不會在茍安中退步;培養教人的胸懷,才能將經驗傳承下來。

  2、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勢利導,以為疏通之則;人之性,在有所獲得,故當喜拾布施,以為結緣之方。

  3、敢于發問,問出智慧;長于聽聞,聞出對話;善于溝通,談出共識;勇于思考,想出創意;受于鍛鏈,磨出實力;安于靜修,修出道德。

  4、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自我更新,不斷凈化;自我實踐,不向外求;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5、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獲得成功;處世要能知人,若拾長取短,容易導致失敗。

  6、只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于廢話;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于無事。

  7、皈依三寶是平等的精神,因為生佛一如,無高無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8、培養興趣,而不養成癖好;學習正直,而不學成古板。

  9、不擇細流終成海洋,不辭土壤終成高山,不恥下問終致淵博,不飾過失終達善美。

  10、以言語譏人,取禍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術;以勢力折人,招尤之未遠;以道德化人,得譽之流長。

  11、自己不學好,別人幫不了;自己要學好,誰也擋不了。

  12、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13、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14、不吃過頭的飯,不講過頭的話,不走過頭的路,不做過頭的事。本份,照顧當下;過頭,失去未來。

  15、幸運,總是垂青于勇敢的人;福報,總是降臨于厚道的人。

  16、真理要靠力量來實踐,力量要靠真理來發揮。

  17、以智慧燈來點亮心光,以自性佛來成就內心,以六度法來治療心病,以七圣財來豐富內財。

  18、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長壽,主要指延續慧命,而非長命百歲。

  19、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愿力,是甘愿。

  20、養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

  21、在學識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養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22、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學問在虛心下可以進步。

  23、有為法雖假,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法雖真,執之則慧光不朗。

  24、有能力的人,處處給人方便;無能力的人,處處給人為難。

  25、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26、自學,是成功的動力;自律,是成功的條件;自信,是成功的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27、法無善惡,善惡是法;境無損益,損益在人。

  28、失敗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與人為善、從善如流。

  29、以拾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30、做人要和滾雪球,愈滾愈有人緣;做事要如織錦繡,愈織愈有成就。

  31、牙齒以堅硬易毀,故圣賢貴柔;刀刃以尖銳快摧,故圣賢貴渾;神龍以難見稱瑞,故圣賢貴潛;滄海以汪洋難量,故圣賢貴深。

  32、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中,要有善心義氣;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氣。

  33、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己責;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擔當。

  34、心懷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鄰和睦,處處是凈土。

  35、一個登山的人在懸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樹;一個上進的人在人生險途,所急于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36、目中有人助緣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中清凈和諧多,心中有佛歡喜多。

  37、『學習吃虧』能養德,『人我互調』能慈悲;『當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樂。

  38、不患人之不重己,應患己之不重人。

  39、生產好似搖錢樹,節儉猶如聚寶盆,勤快能換萬擔糧,用心擁有全宇宙。

  40、依附得人,可獲終身快樂;投靠非類,將造一生之殃。

  41、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42、安排自己能獲得快樂,充實自己能獲得知識,掌握自己能獲得平安,創造自己能獲得成功。

  43、受社會教育,為一家謀生;受心靈教育,為萬眾化導。

  44、有田不種,必無收成;有錢不用,必空積聚。

  45、能吃虧可以獲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獲得大安樂,能和氣可以獲得大力量,能散財可以獲得大聚集。

  46、不想改過的人,無法調教;不想向善的人,無法得度。

  47、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

  48、交友以無瞋為自在,做人以無癡為清涼,用心以無相為凈土,修行以無得為涅盤。

  49、水入污泥,雖清亦濁;人入邪惡,雖正亦奸。

  50、為了體驗人生,應以道德嚴律人格;為了追求學問,應以智慧擴充心光。

  5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52、由『無常』,可悟緣起緣滅,必能精進;由『無我』,可知性真性實,必得自在。

  53、時間是一秒一秒給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的用;書籍是一字一字寫就的,所以要一字一字的讀。

  54、沒有新觀念,不會有進步;沒有大格局,不會有遠見。

  55、為了完成自己,任何考驗都得忍受;為了解決紛爭,任何責任皆得擔當。

  56、求學讀書要: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

  57、若要身體好,飲食要吃少;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若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

  58、不辭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積小善,無以圓滿至德。

  59、培才愛才,才可以傳燈;教人用人,才可以傳宗。

  60、治學不厭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訴是能者。

  61、研究要靠資料,發明得靠才華,讀書需要深思,做事應該明辨。

  62、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63、不愿說理是固執,不會說理是愚者,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理是無知。

  64、思想要國際化,生活要律儀化,語言要古典化,學習要現代化。

  65、有道之書盡讀,明事之書多讀,閑雜之書少讀,邪妄之書不讀。

  66、用兵擇其勇,用人擇其才,用理擇其道,用錢擇其德。

  67、胸襟寬大,條條都是大路;心意清凈,處處都是凈土。

  68、知苦惱,才會本份不妄求;知慚愧,始能進步不退化。

  69、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尊嚴;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

  70、人生之大病,不在無用,而在無明;事業之成功,不在學歷,而在學力。

  71、所謂學問,在于治事,事不治,縱學無益;所謂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縱修無成。

  72、作家在稿紙上耕耘,農夫在土地上耕耘,教師在黑板上耕耘,禪者在心地上耕耘。

  73、坐姿如鐘,必須穩重;站立如松,必須正直;容貌如鏡,必須明凈;行止如法,必須合儀;思想如流,必須清澄。

  74、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買不到人緣;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但買不到人心;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買不到食慾;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但買不到自在;金錢可以買得到美服,但買不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買不到滿足;金錢可以買得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得到床舖,但買不到睡眠。

  75、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持戒可以三業清凈,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進可以無事不成,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76、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后五分鐘的人。

  77、工作時沒有貴賤之分,服務時沒有高低之別,讀書時沒有老少之分,修道時沒有圣凡之界。

  78、人我相處之道,靠生活教育來訓練;自我提昇之道,靠思想教育來啟發。

  79、知己、律己,是立身處世之要道;容他、助他,是人際相處之良津。

  80、做人要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做;處事要從澹處著眼、疑處用心、無處下手、拙處力行。

  81、上課聞道要有歡喜心,指導訓話要有接受心,做事擔當要有勇敢心,和人相處要有恭敬心。

  82、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養育子女;為人師長,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為人學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誨;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養父母。

  83、勇氣須從一念中求,仁慈須從行儀里找。

  84、要做行為正直坦蕩的君子,不做沒有是非觀念的小人。

  85、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做人,不自私是凈化的身心。

  86、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做,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凈樂融融。

  87、生活的教育重于知識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于功利的教育,普及的教育重于特權的教育,自覺的教育重于接受的教育。

  88、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細心,做難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無相。

  89、事事肯放過他人則德日昇,事事不放過自己則學日密。

  90、個人的性格,影響自己一生,群眾的性格,影響萬世族親。

  91、求革新不可太快,厭惡人不可太兇,要他好不可太過,用人才不可太急,聽發言不可太率,對自己不可太寬。

【佛學經典語錄大全】相關文章:

搞笑經典語錄大全10-05

網絡搞笑經典語錄大全12-06

2017搞笑經典語錄大全11-13

流行搞笑經典語錄大全10-07

笛安經典語錄大全誰有?06-28

馬云經典語錄大全誰有?06-28

辛夷塢經典語錄大全誰有?06-28

超搞笑的經典語錄大全02-08

關于詩人汪國真的經典語錄大全07-15

哈佛學生是如何度過大學4年的01-1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高清视频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