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經典語錄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原著為捷克語,《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漢語譯本的原名,后經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后更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恒輪回”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當北極近到可以觸到南極,地球便消失了。
愛情一旦公之于眾會變得沉重,成為負擔。
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謊言,背后卻是晦澀難懂的真相。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愛開始于一個女人某句話印在我們詩化記憶中的那一刻。
視覺受雙重限制:讓人什么也看不見的強光和完全徹底的黑暗。
令她反感的,遠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這個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經文循環往復,猶如朝圣者的.雙眼離不開故土,猶如臨終者不忍離世。
自學者和學生的區別,不在于知識的廣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異。
但是,如果一件事取決于一系列的偶然,難道不正說明了它非同尋常而且意味深長?
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只有當迫害者誤將它遺忘在某個角落時,我們才能與它不期而遇。
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連鎖反應一次次地使我們離最初的背叛越來越遠。
如果永恒輪回是最沉重的負擔,那么我們的生活,在這一背景下,卻可在其整個的燦爛輕盈之中得以展現。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軟弱之中。便會以為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跟一個女人做的愛和跟一個女人睡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甚至是幾乎對立的感情。愛情并不是通過做的愛的欲望(這可以是對無數女人的欲求)體現的,而是通過和她共眠的欲望(這只能是對一個女人的欲求)而體現出來的。
要活在真實中,不欺騙自己也不欺騙別人,除非與世隔絕。一旦有旁人見證我們的行為。不管我們樂意不樂意,都得適應旁觀我們的目光,我們所做的一切便無一是真了。有公眾在場,考慮公眾,就是活在謊言中。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真正嚴肅的問題,是孩子吐出來的問題,只有最天真的問題才是真正嚴肅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沒有答案的問題是一道令你無路可走的障礙。換言之,正是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標志著人類可能性的局限,劃出我們存在的疆界。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日志07-05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散文05-16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散文03-15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小說經典語錄05-08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04-16
生命里不能承受之輕散文03-14
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輕10-21
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輕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