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02 18:05: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優)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優)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5篇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并正確運用四字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點難點】

  1、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2、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3、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地運動。

  【課前準備】

  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圖片(植物、動物、人種等),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圖片,并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喜歡)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師介紹大瀑布及其地方特色,展示圖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畫出文中的四字詞語,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多媒體展示四字詞語,請生讀,一邊讀一邊歸納。

  (景色)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ㄎ锲罚┝宅槤M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ㄈ耍┪骞俣苏 語無倫次 愛不釋手

  3、請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精讀感悟

  1、朗讀第2-4自然段,想想“我”是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從而激發了“我”購買的欲望的?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填一填。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_________,這里________,景色十分_____。攤點里陳列的木雕________,________。其中坐凳_________,大象雕得________,我一看就________。

  2、這么美麗的工藝品,卻沒有買成!拔摇焙蜕倌甑男睦碛惺裁锤杏X?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這個句子。

  出示句子: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思考:我為什么會感到遺憾呢?

  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ǔ鍪緟乔邕x的木雕,理解“愛不釋手”的意思,來體會作者對木雕的喜愛之情。)

  3、賣木雕的少年怎么樣?他說了什么?想象他會有什么想法?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請求)

  “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有禮貌 誠懇)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猜測)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遺憾)

  ①思考:少年為什么會感到遺憾呢?

  ②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

  4、面對這一份遺憾,少年做了什么?請同學們默讀10~15自然段,用“——”畫出少年語言和行為的句子。

  我們住的賓館就在瀑布附近。晚飯后,我們到賓館外的小樹林里一邊散步,一邊聊天。瀑布的'響聲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發現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坐著一位少年,晚風吹拂著他的衣襟。他聽到談話聲,來到我們面前,原來是白天賣木雕的那個少年?礃幼樱菍iT在這里等候我的。

 、僭O計情境,想象當時的場景,模擬“我”與少年之間的對話。

  ② 少年送給“我”的木雕是什么樣子? (體會“拳頭大。康哪镜瘢┰趺磿恋榈榈模

 、巯胂螅簭陌滋斓酵砩希@段時間里少年在干什么?這個小象墩從何而來?沉甸甸僅僅是重量嗎?

  ④當我掏出錢包就要付錢,少年卻連連擺手,不要錢,這是為什么?(我們是朋友)

  5、師生合作讀10——15段

  過渡: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游客,非洲少年為何單單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7、補充資料:中國援建坦贊鐵路

  8、讓我們再一次回讀一下這兩組對話,從對話中再來感受一下這種深厚的友誼吧。

  a、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b、“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9.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這最后一段,寫到了少年的( )、( ),使我們牢牢地記住了這個( )的黑人少年。

  四、情感升華

  1、木雕少年的笑容回蕩在我的記憶里,現在“我”已經帶著心愛的木雕回國了。同學們,我們深深地記住了這一位善良、友好的伙伴,深深地記住了他那不大標準卻又真誠的中國話——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對于這句“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大聲地回答:

  不論貧富與距離,我們是朋友;

  不論膚色與種族,我們是朋友。

  3.此時此刻,你想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學生自由表達。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感情;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積累并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課前準備:

  大瀑布的掛圖、有關木雕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那你返程之前都會買些什么帶給親人后留作紀念?

  學生暢所欲言。

  師:你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共同跟隨作者到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暢游,并結交那里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師相機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默讀課文,并概括主要內容。

  3、過渡:從同學們交談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你們已經被這位賣木雕的少年所打動。下面我們來品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他的美好品質。

  三、品讀課文,人物的內心活動

 。ㄒ唬⿲W習1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文,說說你從文中知道了什么?

  2、自由交流。相機展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的圖片,并結合課題概括內容

  3、師: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位于贊比亞境內,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而“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被稱之為“非洲式照片”。朋友的'介紹很有分量,只有這樣我才會不虛此行。

 。ǘ⿲W習2—4自然段

  1、指名讀文。

  2、出示小黑板,填空:

  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3、齊讀習題,說說你的感受。

  4、帶感情朗讀這部分,體會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5、過渡:經過一番仔細挑選,我對象墩情有獨鐘,我是否買下它了呢?請同學們小聲讀文,并找出答案。

 。ㄈ⿲W習5—9自然段

  1、小聲讀文,并用四字概括內容。

  2、出示學習要求,細讀課文。

  (1)“我”為什么選擇放棄買木雕?“我”的情緒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出有關語句并畫下來。

 。2)賣木雕的少年什么樣?他說了什么,想象他會有什么想法?

  3、分小組學習討論。

  4、匯報交流。

  5、相機點撥:

 。1)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作者很遺憾?

  (2)通過對男孩的語句描寫,你讀一讀,看看自己有什么發現?

 。3)同學們你們知道男孩對中國人為什么有這樣的尊敬嗎?(因為20世紀60年代中國援建了坦贊鐵路,在工程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6、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感受作者與少年不同的內心變化。

 。ㄋ模⿲W習10—15自然段

  1、朗讀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體會發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ㄟ@個木雕象墩與白天的一模一樣,卻只有圈套大小,說明少年特意為作者雕刻的易于攜帶的同樣的小象墩,體會少年的質樸和他對中國人好感。)

  3、“我”和少年說了什么?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內心世界?

  (“我要給他錢,他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蹦泻⒊恕爸袊耸俏覀兊呐笥选蓖猓窍M也灰獛нz憾回國,展現了非洲少年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他的淳樸與善良。)

  4、有感情地朗讀之一部分,從少年的語言和動作感受他的質樸。

  四、總結全文,展開想象

  1、學到這里,我們才真正地體會到正是由于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內心深處感謝中國人民給予的無私的援助,才會發生課文中的故事。

  2、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的寫作特點。

  3、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個非洲少年?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三、教學時數:第2課時

  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有關非洲的幻燈片,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配合解說,讓學生對非洲有個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2、教師導入:上節課,我們通過查資料、學課文了解了非洲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與我們膚色與生活習慣截然不同的淳樸、熱情的人民,有著美麗、壯觀、雄偉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有著中國人民幫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贊公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還見識了那些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木雕。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深入了解那位賣木雕的少年。

  二、復習詞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積累了哪些四字詞語呢?

  2、學生自由匯報。

  3、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每個詞讀兩遍。(教師出示帶詞語的幻燈片)

  名不虛傳構思新奇琳瑯滿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愛不釋手語無倫次游人如織各式各樣

  4、學生齊讀詞語。

  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賣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質: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學生自由朗讀后提問。

 。1)課文里是怎么描寫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來讀一讀么?

  (2)齊讀句子。

  師:找得真準,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吧。ǔ鍪净脽羝

  說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讀。

 。3)讀這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師小結:他雕的木雕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大象,這就是——

  生:栩栩如生。

 。4)你會用哪些語句來形容這個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5)是!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藝品可真是構思新穎、栩栩如生。他是一個雕刻技術高操的少年。

  (6)這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藝品,少年是怎樣向我推銷的呢?

 。7)這樣精美的工藝品,他賣出去了沒有?

 。8)理解“遺憾”。

 。9)他會遺憾什么呢?

  師:看來,大家都讀懂了少年的心理。

  (10)他又是怎樣彌補自己的遺憾呢?讀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讀這個部分。

  b、少年是怎么彌補自己的遺憾的呢?

  (11)少年手上送給我的木雕是什么樣的?

  (12)少年說我們是朋友!你知道他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13)在我們對這個賣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現在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課文中的我在這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心情不斷地發生變化,找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

 。1)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2)正要掏錢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4)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5)“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

  (6)“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2、你能從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變化的詞語么?

  愛不釋手——猶豫——語無倫次——遺憾——高興地喊起來——感動極了

  3、選讀其中的語句,讀出我的心情變化。

  4、探究我心情變化的語句,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我愛不釋手是因為

  ( )。

  我猶豫是因為

 。 )。

  我語無倫次是因為

 。 )。

  我遺憾是因為

  ( )。

  我高興地喊起來是因為

 。 )。

  我感動極了是因為

  ( )。

  五、總結全文

  我愛不釋手、我猶豫、我語無倫次都是因為少年的雕刻技術的精湛,而我高興、感動是因為非洲少年有一顆真誠淳樸的心靈。

  六、寫幾句話夸夸少年,讀。

  七、讀一封信,深華主題

  1、我已經帶著心愛的木雕回國了,我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我對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電話、寫信、發電子郵件……

  2、我寫了一封信給這位非洲少年。

  親愛的朋友,我離開非洲,來到自己的故鄉——中國。在歸途中,我的眼前會經常閃現你那真誠的模樣。你送給我的禮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邊。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邊就響起了你用不太熟練的中國話說的:“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禮物雖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見證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誼。你的禮物是這人民友誼的象征,你的心靈猶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樣閃亮、美麗!祝你愉快!

  作業:

  八、續寫,我第二次來到非洲會不會去找這個少年,又會發生什么樣故事?

  九、板書:

  賣木雕的少年

  i送

  i木“我們是朋友”

  i雕

  “我”:愛不釋手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的課文充滿愛,充滿真情,充滿溫馨,一篇篇課文學習下來,總能讓人的心靈得到一次洗禮,情感得到升華。《賣木雕的少年》就是這樣一篇課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誼在文中讓人感動不矣,那少年是那樣淳樸,是那么可愛。當“我”因為那象墩子太大而無法帶回中國而無限遺憾時,那賣木雕的少年靦腆地出現了,帶著對中國人民的無限情誼出現了,學生讀著課文,體驗著賣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當學生與賣木雕的少年的情感產生共鳴時,學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國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生的情感也會更美好,從只會關注自己到關愛他人上定會有長足進展。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本課篇幅較長,情節較復雜,在本課設計過程中,我先抓少年這條主線,體會他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再抓“我”這條副線,理解“我”心情的變化及探究變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線交融,互相照應、補充,就會“主干分明”而又“枝繁葉茂”、“血肉豐滿”。

  但在教學中,更加應該注意主副線之間的聯系,少年的雕刻技術高操,讓我起先是愛不釋手,又因為帶不走木雕而感到遺憾。但又因為少年“內心的真誠熱情”而感到高興和感動!這樣處理文本,更能讓主副線交融,而不能割裂這二者之間的聯系!另外在朗讀上,更要讀出人物的情感變化的過程!

  對于為什么少年會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資料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課初就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援助非洲修建坦贊鐵路的資料,這項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這樣為后面的課堂做了很好的鋪墊,為后面學生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打下基礎。在課堂上的評價語言應該是豐富而生動的,同時也必須具有引導作用。而我在這堂課中評價的語言則不夠豐富。本身語文課的教學就是在教學生學習語言,作為教師,課堂上的語言應成為一種典范,學生學習的榜樣。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四字詞語。

  2、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教學重、難點:

  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充分預習課文。

  四、教學過程:

 。ㄒ唬、談話導入。

  同學們了解非洲嗎?

  非洲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生活著與我們膚色、生活習慣完全不同但卻同樣熱情、淳樸的人們,有景色壯觀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還有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非洲木雕(課件出示非洲的風土人情、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介紹木雕工藝,引起學生的興趣。)

  師:這節課我們和作者一起去非洲旅行,去認識那里的一位新朋友——板書課題:賣木雕的少年。

  (二)、合作交流、檢查預習。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什么?

  2、這些詞語你一定都會讀了。(課件出示生詞)

  3、還有一些詞語藏在句子里,你會讀嗎?(課件出示句子,并適當理解四字詞語,體會四字詞語的生動)

  4、還有一個長句子誰來讀?(課件出示句子)這個句子比較難讀,我們一起把它讀一遍。

 。ㄈ⒕o扣“遺憾”,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

  1、讀3——6段,感悟 “遺憾”。

  品讀“我”的遺憾。

 、拧⒛阌羞^遺憾的經歷嗎?課文中的“我”為什么感到遺憾?(“我”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板書:我、遺憾)

 、、自由讀課文3——6段,找找看從哪些詞語句子能體會到作者的遺憾?邊讀邊畫一畫。

  交流:

  “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刻得栩栩如生。”

  “攤上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薄拔摇笔菑倪@么多各式各樣、精美的木雕中仔細挑選出的象墩,卻不能買,多么遺憾呀?你再來讀這句話。

  “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愛不釋手卻不得不放下,真是遺憾。我們一齊再讀這句話。

  品讀少年的遺憾。

 、拧⒅挥凶髡吒械竭z憾嗎?生:不是,還有誰?

  課件出示: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點頭。賣木雕的少年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請同學們齊讀這段話,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交流:他需要錢;他看到我非常喜歡那個木雕,卻不能買;因為我是中國人,是他的朋友,不能帶走心愛的東西┄┄

  讓我們再讀這幾段話,感受作者和少年的遺憾,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10——15段,彌補“遺憾”,品悟“沉甸甸”的.友情。

  師:讀到這里,老師不禁要問,難道少年會遺憾地看著 “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嗎?請同學們自由讀10——15段,看發生了什么事?

  課件出示:“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鄙倌陮⒁患恋榈榈臇|西送到我手里。。≡瓉硎且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⑴、白天遺憾地分別,晚上少年送來了這個小象墩,請同學們大膽猜一猜少年送我的這個小象墩從何而來?

  看來這小象墩來之不易呀,但他卻不收我的錢?他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是呀,中國人是非洲人民的朋友(課件補充中非友誼資料)

 、、“我們是朋友。”

  這些真誠的、無償的、甚至以生命為代價的幫助只因為五個字——生:“我們是朋友”。

  因為銘記著中國人的幫助,為了不讓我遺憾的離開,在夜幕中靜靜地等待著我的出現,也是因為這五個字——生:“我們是朋友”。

  即使歷盡辛苦才找到這個小象墩,即使非常需要錢,但卻決不收錢,還是因為這五個字——生:“我們是朋友”。

  ⑶、品味“沉甸甸”的友情。

  課件出示: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

  這時候你覺得這個“沉甸甸的東西”僅僅是一個木雕嗎?少年交到我手上的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友誼呀。齊讀。(板書:我們是朋友)

  (四)、拓展延伸

  1、寫話練習。

  師:就這樣“我”帶著這個小象墩,帶著這份沉甸甸的友誼踏上了回國的航班,回國以后,我把這個小象墩放在書桌前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每當看到它,我就會想起那個非洲少年。今天,我又一次想起這位真誠的朋友,我想給他寫一封信。(課件出示)

  2、四字詞填空。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瀑布前攤點上陳列的木雕()、(),其中大象雕得(),我捧著它()。

 。ㄎ澹、總結全文。

  師:很多年過去了,我再也沒見過這位少年,但是只要一看到這個木雕小象墩,我就會想起他的話:中國人是我們都朋友。是呀,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非洲人都會銘記這五個字:我們是朋友。推薦閱讀:《羅紅叔叔在非洲的故事》。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復習鞏固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遺憾、一模一樣”等詞語。

  2、細讀描寫少年言行的詞句,運用聯想、體悟等方法感悟文理,并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了解中非人民的友誼。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兩組四字詞語,讀一讀。

  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清晰可辨

  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2、找找兩組詞的規律。

  3、引入:上節課我們來到的非洲南部,這里的瀑布和木雕深深的吸引著我們,這里還有什么也吸引我們?(少年)

 。ǘ⒀凶x少年。

  1、、課文中哪些句子在描寫少年的,找出來讀一讀。

  重點指導“誠懇”和“五官端正”

  2、這位看起來五官端正和待人誠懇的少年,他的內心還有一種更讓我們感動的東西,讓我們再走近他看看。“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走進一個人的內心,眼睛是最好的途徑。文中那句話是寫少年的眼睛的?

 。1)、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讀詞“遺憾”:什么叫“遺憾”?誰也遺憾?為什么遺憾?

 。2)、出示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哪里表現出我很遺憾?

  讀句子: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指導讀出猶豫矛盾的心情。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看“省略號”,想像我當時還會說什么?理解“語無倫次”。

 。3)、說說少年的遺憾是什么?

  3、面對這一份遺憾,少年是怎么做的呢?在他的言行中又有什么最讓我們感動呢?默讀課文10——15自然段,讀讀寫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一想,那個地方最讓你感動,用筆劃一劃。

  交流:

 。1)、暮色中,我忽然發現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坐著一位少年,晚風吹拂著他的衣襟。他聽到談話聲,來到我們面前,原來是白天賣木雕的那個少年?礃幼樱菍iT在這里等候我的。

  點撥:“專門”可以換那個詞?(特意)說明什么?他這時可能怎么樣?

  少年知道我住的賓館嗎?猜猜他是怎么找到的?

  指導朗讀:體會少年找我等我的不容易。

 。2)、“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鄙倌陮⒁患恋榈榈臇|西送到我手里。!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點撥:這是一個怎樣的象墩?(一模一樣)你能描述一下這個象墩嗎?

  這個一模一樣的象墩少年是怎么來的,他可能會怎么做?

  指導朗讀并小結:看來少年為了給我這個象墩付出了很多辛勞呀,的確很感動。

  (3)、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點撥:“不要錢”面對錢,前面是怎么樣的(懇切地)現在卻不要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打個“?”)

  “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他好像對中國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你能從前面其他地方看出來嗎?(您是中國人嗎?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

  4、莫西奧圖尼亞瀑布景區每天游人如織,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而少年卻為什么特別喜歡中國人,把中國人當作自己的朋友呢?(打個“?”)這與中國與非洲各國的友誼有關,中國人民一向把非洲人民當作自己的朋友,曾多次向非洲各國進行無私的.援助和支持。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生了一件讓中非人民至今還難以忘懷的事,就是關于中國支援非洲建造坦贊鐵路的事。老師找來了這份資料,請每個同學認真讀一讀,在你特別感動的地方用比劃一劃,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感悟的。(發資料)

  交流:有什么地方最讓你感到?

  你有什么想說的。(少年會說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跟這事會有關系嗎?)

  引導:建造鐵路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一份友誼還在延續著,課后可以關注新聞或網上看看中非之間交往的實例。

  現在你明白少年為什么會不要錢了嗎?(中國人無私奉獻)你明白少年為什么把中國人當自己的朋友了嗎?(中國人也把他們當作朋友)

  5、小結引讀:孩子們,這一個朋友包含了中非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是雙方的,正是因為這一聲“朋友”才使少年知道我帶不了心愛的木雕遺憾時,眼里流露出……

  正是因為這一聲“朋友”才使少年那么辛苦的給我做了一模一樣的小象墩,還專門送來說——“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

  正是因為這一個“朋友”,他會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正是因為這一個“朋友”,讓作者會感動的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正是因為這一個“朋友”,讓少年心里由衷的發出微笑——“他笑了,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

  6、這個“笑”里,你讀出了什么?

  總結:這笑里包含了少年為朋友達成心愿的快樂,包含了少年為朋友無私奉獻的快樂,也包含了少年對中國人民的那份深厚的友情。這就是少年心中那份最讓我們感到的東西。

  這一笑,抹去了我心中的遺憾,也抹去了少年心中的遺憾,只留下這句讓我們感到的話:我們是朋友!、

 。ㄈ、作業

  課文學完了,但這個誠懇、友善、帶著迷人笑容的少年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你最想對這位少年說什么,寫下來。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的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

  3、了解課文背景,讓學生感悟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讓學生感悟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誼。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的寫作順序,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賣木雕的少年》一課,并理清了課文寫作順序。請大家回顧一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生答: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買木雕——贈送木雕)

  二、學習“放棄買木雕”,體會作者以及賣木雕少年的遺憾。

  請同學們快速讀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放棄了買木雕,心情怎樣?賣木雕的少年心情怎樣?

  生瀏覽,回答。(都深感遺憾)

  帶著遺憾的心情讀“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那么,作者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語句,畫出來,并在句子旁邊作批注。

  學生讀,作批注。

  學生交流:

  1、重點圍繞以下句子展開交流,體會作者的遺憾。

  a、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1)體會作者對象墩的喜愛之情。知道作者是通過“捧”、“觀賞”等動作描寫來表達人物內心感受的。

  (2)理解“愛不釋手”。試著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讀出喜愛之情。

  b、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1)體會少年是個誠懇的人,作者喜歡他的誠懇率直卻不能買他的木雕,因而有些遺憾。

 。2)誠懇地讀句子。

  c、“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1)什么是“語無倫次”?作者為什么這樣?

 。2)體會作者既因喜愛這個木雕而想買,又因路遠、木雕重而不能帶走深感遺憾,并因必須拒絕誠懇少年的好意而“語無倫次”。

  (3)理解這是通過語言描寫來表達人物內心感受的。

 。4)試著讀出作者內心的焦急與遺憾。

  2、體會少年的遺憾。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到。

 。1)少年心里會怎么想?

  (2)知道少年主要是因為我是中國人,而我卻不能帶回木雕感到遺憾。

  三、學習“贈送木雕”。

  作者放棄了這件精美的工藝品,我們也為他深感遺憾。可是,事情出現了轉機。請同學們朗讀第10——15自然段,然后說說你覺得這位少年是個怎樣的人?

  生讀,回答,(可愛、善良、純樸等)

  那么你是通過文中的哪些句子來體會到他的“可愛”呢?默讀課文,做批注。

  重點圍繞以下句子進行交流體會。

  1、暮色中,我忽然發現在一堆隆起的巖石上……看樣子,他是專門在這里等候我的。

  體會少年的'誠意與純樸。

  2、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1)課件出示中國醫生為非洲人民治病。

  課件出示中國援建坦贊鐵路,提供無息貸款9.88億人民幣,有64人為之犧牲。坦贊鐵路促進了非洲的經濟發展。

 。2)想象少年和作者的內心獨白。

 。3)生談感受。體會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4)讀出你的感動,讀出中非兩國人民這深厚的情誼。

  四、小結。

  課件出示句子,讀:

  “作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少年熱情地伸出了雙手,因為——我們是朋友!

  當非洲人民遭受苦難的時候,中國人民熱情地伸出了雙手,因為——我們和非洲人民是朋友!愿我們的友誼長存!”

  五、作業設計:

  寫幾句話,夸夸這位賣木雕的少年。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以讀為本,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設計特色: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讀中悟情,合作學習;盤活課堂,落實主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預習并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讀中體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世界地圖,介紹非洲,相機出示智力題: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圖片,配樂介紹。引導學生讀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詞語。

  3、導入故事: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4、板書課題。

  5、過渡: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1)學生搶答,并根據課前預習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2)欣賞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感受美麗風景。學生看后找詞:"名不虛傳""十分壯觀"。

 。3)學生齊讀課題。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在課程開始我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讓學生欣賞,渲染氣氛,揭開課題,把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帶入到課文的學習情境中,設想在學生處于躍躍欲試的狀態時,我讓學生讀課文思考主要內容,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

  1、學習字詞。

  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讀準字詞句,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詞語,請學生認讀。

  請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鼓勵學生課前預習了解詞義。

  3、請學生敘述課文主要內容。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按要求自主學習。

  學生自讀,當小老師帶讀。

  4、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不懂的做好記號。4,學生齊讀詞語。 5,學生敘述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鼓勵學生自己查工具書去解決生字新詞,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領學習"買木雕"。

  (3—4自然段)

  根據學生敘述,提出思考:"我"為什么特別想買木雕。要求學生再讀課文(3—4自然段)。板書:買。

  根據學生匯報,出示:"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這些坐凳構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兩個句子。

  鼓勵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的詞語。

  突出顯示這些詞語,出示木雕的圖片。

  指導朗讀。

  出示填空。

  1、學生再讀思考。

  2、學生匯報。

  3、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的印象,畫出來。"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穎""栩栩如生"。

  4、學生觀看木雕圖,理解這些詞語。

  5、學生品讀句子,指名再讀。

  6、學生填空: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點促表達,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的運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琳瑯滿目,栩栩如生等詞語時,我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并且結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填空練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是學習語言過程中的兩個不同層次,在學生領會的基礎上,要盡可能使學生通過練習形成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讀中悟情"棄木雕""贈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笨梢宰寣W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積累“名不虛傳、游人如織、五官端正、清晰可辨、掏錢、一模一樣”等四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過程:

  一、 直入課題。

  二、 整體感知。

  1、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非洲,走近賣木雕的少年。下面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品讀第一部分

  1、 輕聲的讀一讀1-9自然節,用橫線畫出描寫作者“我”的語言和句子,想一想“我”當時內心的感受是什么樣的?

  2、 指名回答

  3、 畫出描寫少年語言和動作的語句,用心去體會,看看又能體會出什么?

  4、 指名回答:

  5、 師生配合讀文。

  品讀第二部分

  1、 自由的讀一讀課文剩下的部分,找到讓你感動的部分體會“我”和少年當時的心情,在小組內說一說。

  2、 匯報。

  3、 在小組內分角色讀一讀這部分課文

  4、 匯報讀

  三、 總結

  課文在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時,很多是直接表現,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寫,課文中還有很多詞語,課后可以積累下來,相信對你的閱讀和寫作也會有所幫助。那么,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里,我們走進了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涼風輕拂的夜晚,黑人少年美麗的心靈,愿這份美好,這份友誼永在我們心間。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0

  理解文中部分四字詞語的意思,并學會簡單的運用。

  教學難點

  理解少年對中國人民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遙遠的非洲看一看,一起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2.看老師寫課題。27賣木雕的少年,“賣”是我們今天要求書寫的一個生字,這個字和哪個字相近?怎樣區分?所以有十字頭的就是“賣”,沒有的就是“買”。書空,讀課題。

  二、檢查詞語,學習詞語

  1.課文已經預習了,你是怎樣預習的?

  2.學習詞語。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1)課文中有個詞挺難讀的,誰能讀好它?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指名讀。聽說過這個瀑布嗎?(知道的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跡中排名第七。我們來欣賞一下。

  (2)(課件出示圖片)教師解說: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綿延90多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達122米,寬達1800米。瀑布傾瀉而下,發出雷鳴般的巨響,激起陣陣水霧。每當日落或日出時,在太陽光的照耀下,一條絢麗多彩、經久不散的彩虹飛架在大瀑布和對面的懸崖之間。景色十分壯觀。

  (3)聽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介紹,并從圖片中見到了它的壯觀,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名不虛傳

  出示一組詞: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景色壯觀

  指名讀

  (4)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了,這三個詞課文中都是用來形容瀑布的,誰能選個詞來介紹一下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我們再來看一組詞語

  出示詞語: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1)誰來讀?注意讀四字詞語兩兩相連。

  (2)這幾個詞有什么共同點呢?(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木雕的。)

  (3)木雕是非洲古老的民間藝術,讓我們走進其中的一個攤點去欣賞一下?吹綀D片,看看你能說出詞語嗎?(依次出示圖片,學生感受詞語的意思)

  (4)我們開動腦筋,把詞語送到句子里。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刻得( )。

  填好了嗎?誰來說一說。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3.這樣新奇的木雕作者喜歡嗎?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的句子,放聲讀一讀。

  指名讀,理解“愛不釋手”,說話練習。

  過度:作者這樣喜愛木雕,為什么沒有買呢?

  三、品讀課文,讀好對話,,體會中非情誼

  出示對話1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1.指名讀

  2.讀人物的話時,注意看提示語和標點符號,它能幫助我們讀好人物的話。

  3.誠懇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中你讀出了什么?

  4.再次指名讀。齊讀。

  5.我們看,這個句子中連續出現了兩個“遺憾”。誰遺憾了?“我為什么遺憾?”

  指導讀好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少年為什么遺憾呢?

  預設:少年賣不出去象墩感到遺憾,還沒有其他的原因。理解課文有個方法,那就是聯系上下文來理解,我們再讀讀他們的對話: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為什么得知我是中國人,少年就感到遺憾呢?我們來看看下文,或許能找到原因:快速找到他們兩第二次見面時的對話:

  指名讀:

  出示: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鄙倌陮⒁患恋榈榈臇|西送到我的手里。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少。

  “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

  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1.指名讀,指導:還想著讀人物對話的時候,要關注什么嗎?對要關注提示語和標點符號!老師和你們合作讀,我讀旁白,男同學讀少年的話,女同學讀作者的.話,好嗎?

  2.同學們猜一猜,這個和白天一摸一樣的小象墩是從哪里來的?也許是他白天刻了一天給我刻出來的,也許是請人刻出來的,這些都是為了“我”這個中國人。

  3.什么是朋友?

  4.知道少年為什么會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嗎?(圖片展示)

  周總理曾三次赴非洲慰問;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療隊支援非洲;特別修建了全長860公里的坦贊鐵路。期間,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也許,少年的母親病了,是中國醫療隊幫助治的病,或許,少年的村子里喝的干凈的水,是中國人幫忙挖的井,也許少年上學的學校是中國人資助建的……

  所以,少年對中國人民非常友好。這種友好,更表達中非兩國之間的——深情厚誼(板書)友誼

  三、暢言學習之感想,練習寫話。

  1.這篇課文中用了很多的感嘆號和四字詞語,今天,我們也來試著用一用。

  2.仿寫:

  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啊!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

  啊!非洲的木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啊!賣木雕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4.升華感情。

  朋友就是有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的那個人;有煩惱的時候,可以傾訴的那個人,高興的時候,可以分享的那個人……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1

  一、直入課題

  1、直接揭題

  2、教學生字“賣”。(范寫,說明“賣”的古義。“賣”字上面一個“十”,傳說古時候,商人們會在自己賣東西的貨架上插根稻草,這“十”字多像那貨架上的稻草呀!)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這位——賣木雕的少年(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你了解到什么?

  2、指名交流(大致了解人物、地點、事情、遺憾的心情等)。

  3、隨機引出: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

  4、交流(兩種預設視具體情況調整)

  預設一:學習第2自然段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1)讀好瀑布名字。

  (2)讀好寫瀑布的詞句。

  這是一條怎么樣的大瀑布?(隨機板貼詞語,出示句子,讀好詞語)

  (3)理解四字詞語的意思。

  A、給“名不虛傳”找個意思相近的詞語。

  B、“游人如織”是什么意思?“織”是什么意思?(提供詞典中的解釋,供學生選擇。)

  C、觀賞圖片,感受瀑布的壯觀。

  (4)感情練讀

  預設二:非洲或非洲南部

  (1)初步了解非洲:大瀑布在哪里?

  (2)初步了解非洲象與非洲人民(憨厚可愛,勤勞穩重。)

  (3)現在誰能用上黑板上的這些詞,把故事發生的地點說得具體些?

  三、研讀課文

  過渡:文中的.“我”來到南非,欣賞了壯觀的大瀑布,認識了一位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會感到遺憾?

  1、再讀課文:我有什么好遺憾的?(板貼:遺憾)

  2、指名交流:精美的木雕太重帶不回。

  3、聚焦“木雕”(出示3-4段)。

  (1)“售”。這里有個詞與題目里的“賣”是一個意思,你發現了嗎?

  (2)出售的是怎樣的木雕?(交流,隨機出示相關木雕詞卡,讀好詞語)

  (3)欣賞,感受木雕的“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4)聚焦“大耳象木雕”,認識“馱”,借助“馱”體會“構思新奇”。

  (5)如此構思新奇、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現在就捧在你的手里,你會怎么去欣賞它呢?(愛不釋手,理解“釋”。)

  (6)感情練讀第4段。

  4、通過朗讀再現當時的場景。

  (1)同桌對話。

  (2)指名練讀

  (讀好少年的誠懇,讀出“我”的猶豫。隨機追問點撥評價,體會我的遺憾。)

  (3)全體分角色讀,師生分角色讀。

  四、積累運用

  1、我能用書上的四字詞語來完成這個填空。大瀑布真是( )。這里( ),景色(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2、我可以用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寫一兩句話。

  3、用上今天學到的四字詞語寫寫“我”的遺憾,可以用日記的形式寫下來。非洲真是太美了。我

  五、總結全文,情感延伸

  1、師:我回國后,肯定會把這個非洲少年介紹給朋友認識,你會怎么介紹?可以介紹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給我這件事。(指名交流)板書: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師總結:我們都有共同一個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滿愛,希望世界——和平。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

  閱讀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板書部分重要問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

  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哪些詞語不理解?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想一想:這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

  5、交流: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說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說。

  6、自由交流:

  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三、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

  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4、指導生字書寫。

  5、小結寫字情況。

  四、課后作業

  1、聽寫本課詞語。

  (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找一找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訂正鞏固。

  3、回憶:

  這課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文感悟

  1、提問:

  我與賣木雕的少年是什么關系?

  引導分角色讀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質疑:

  我是游客,少年是賣木雕的.,怎么會是朋友呢?我們一起閱讀課文。

  讀文,提出要求:邊讀邊用~~~~勾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3、與身邊的伙伴交流勾畫的句子,談談讀后的想法。

  4、集體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部分(5~8自然段)

  理解兩次出現的“遺憾”,想想我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想想少年為什么這樣說。

  5、與學習伙伴讀課文,說說你的感受:

  引導:課文體現了少年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過渡:賣木雕的少年多可愛呀,你能讀出他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嗎?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3、分組交流。

  4、指名朗讀。

  四、總結積累

  1、想對那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自由發言)

  2、學完課文,你有什么發現:

  自由說,內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寫作特點等。

  引導找出四個字的詞語,并摘抄。

  3、選做題:

  剛才同學們對黑人少年說了許多心里話,愿意寫一寫嗎?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鞏固文中的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

  3.了解課文背景,讓學生感悟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回顧內容

  1.談話: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賣木雕的少年》。今天,老師找到了許多非洲木雕的圖片,讓我們伴隨著非洲擊鼓樂的節奏,我們一起看看吧!

  【設計意圖:通過非洲擊鼓樂和木雕的圖片,感受非洲人民的淳樸和智慧,在情境中走進文本,喚起學習愿望!

  2.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課文中的哪些詞語?由此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一個情景?

  (看木雕)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3.讀詞語,回顧課文中的故事情景。一組一組讀,一組一組體會。

  4.根據“看木雕”“選木雕”“賣木雕”“送木雕”等畫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詞語是有生命的。通過看圖片,想詞語,看詞語,想情景,使學生在文字和畫面之間建立起聯系,讓抽象的語言文字和生動的畫面聯系起來,繼而復習了詞語,積累了詞語,又理清了作者的寫作順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研讀第一次見面,體會遺憾

  1.自由讀全文:哪個自然段寫了作者和少年都感到遺憾?

  生:第九自然段

  2.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生讀。讀出遺憾的語氣。

  3.默讀課文1-8自然段:作者為什么感到遺憾?少年又為什么感到遺憾呢?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

  【設計意圖:通過抓住兩個遺憾,凸顯全文的主要矛盾。從而通過理解為什么遺憾,如何彌補遺憾,輻射全篇!

  4.學生匯報:

  (1)作者的遺憾:

  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

  a.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

  因為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

  因為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

  因為想到朋友的叮囑,__________ 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

  b.帶著喜悅讀一讀。

  c.沒有買回來,真是遺憾。

  【設計意圖:通過填寫句子的訓練,幫助學生讀懂這個自然段的三個意思,體會到三個意思的并列關系,以及和“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讀懂了這個自然段的結構,體會到了作者買不回去木雕的遺憾!

 、谡f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A.大象的鼻子像( ),

  耳朵像( ),

  身子像( ),

  四條腿像( ),

  象背上馱著( )。

  B.所以說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C.指導讀。

  D.沒有買回來,真是遺憾。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真實的大象的樣子,訓練學生說比喻句,從而使眼前出現了大象的畫面,使學生懂得這樣的木雕真是“栩栩如生”“構思新奇”啊!在語境中理解了詞語,積累了詞語!

 、畚遗踔蠖眨屑氂^賞,愛不釋手。

  A.從哪些詞語能夠看到作者對象墩子的喜愛?

  B.還能說我怎么著象墩?

  預設:拿、提、抱、舉、端……

  C.用哪個好呢?

  生:“捧”好,更加體會出作者的喜愛。

  D.指導朗讀。

  E.不買遺憾。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讀一讀,換一換,比一比等詞語教學的方法,使學生通過研讀重點詞語,讀懂了句子的意思。】

 、苷湾X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A.比較: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不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B.指導朗讀。

  C.不買遺憾。

  【設計意圖:通過改一改、比一比等方法,訓練學生讀懂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不同,體會到作者遺憾的心情。】

  (2)少年的遺憾:

 、俪鍪荆骸百I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隗w會少年的內心。

 、蹘熒x對話。

  ④質疑:為什么少年因為作者是中國人而感到遺憾呢?

  【設計意圖:通過少年的前兩次對話,讀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木雕能夠賣出去的心情。通過作者的語無倫次,體會到作者的矛盾和遺憾。最后通過質疑,使學生突然明白:少年的遺憾,主要來自于作者是個中國人。】

  (3)背景介紹。

  A.周總理曾三次赴非洲十國;

  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療隊支援非洲;

  幫助修建了全長1860公里的坦贊鐵路。為建設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共發運各種設備材料近100萬噸,先后派遣工程技術人員近5萬人次,高峰時期多達16萬人。在這項工程中,中方有64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B.圖片:周恩來總理訪問非洲;

  中國物資運到非洲;

  中國醫療隊給非洲人民看病;

  中國科學家教非洲人民如何種植蔬菜;

  坦贊鐵路。

  【設計意圖:通過對故事背景資料的補充,拓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體現了充分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的優勢,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4)拓展練習,動筆書寫:

  A.此時此刻,少年的內心無法平靜,

  他忘不了作者( )時的喜悅,

  忘不了作者( )時的猶豫,

  更忘不了作者帶著( )離去的身影。

  他想:一定要( ),因為( )。

  于是,他( )。

  【設計意圖:這段的練筆有三個目的。一是對作者、少年兩個人遺憾的回顧,二是對少年內心世界的揣摩,三是對小木雕由來的補白練筆。通過這樣一石三鳥的活動,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促進了學生的語言發展!

  B.匯報:

  預設:

  生1:于是,他飛奔回家,做了一個和大象墩一模一樣的小木雕。

  師:我現在你的媽媽。孩子,你不去賣木雕,在這里做什么呢?

  生:一個中國阿姨喜歡木雕,我給她做一個。

  師:你從我們家的木雕里給她選一個吧。

  生:她是我們的朋友,不能隨便選的。阿姨喜歡小象墩,但是太大了,帶不回去,我做一個小的送給她。

  師:媽媽支持你,我去賣木雕,你做吧。

  生2:于是,他飛奔回家,取出了自己心愛的、和大象墩一模一樣的小象墩。

  師:我是你的媽媽。孩子,你不去賣木雕,回來取這個木雕做什么?

  生:媽媽,一個中國阿姨喜歡這樣的木雕,我送給她。

  師:這是你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送的禮物,你怎么能隨便送給陌生人呢?

  生:媽媽,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他們對我們非洲人那么好,我應該把更好的東西送給她。

  師:你做得對,真是我的好孩子。

  生3:于是,他來到其他賣木雕的攤點,買了一個和大象墩一模一樣的小象墩。

  師:我現在是賣木雕的人。孩子,你家里不是有很多木雕嗎?

  生:是的。但是,我想買一個小小的象墩木雕。

  師:為什么偏偏買這樣的呢?

  生:剛才,一個中國阿姨到我這里買象墩木雕,因為我家的太大了,所以沒有買。我要買個小的送給她。

  師:為什么要送呢?你和她認識?

  生:不認識,但是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不應該要錢的。

  師:對,他們對我們非洲人這么好,你這樣做得對。給,拿去,你也不用給我錢。

  生:謝謝您!

  生4:……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轉換,創設口語交際情境,使教師和學生在自然的對話中,真實地體驗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感。學生在這一環節中的想象和體驗都是個性化的:想象小木雕的來歷是多角度的,在不同的環境中遇到的人物角色是不同的。然而,在他們的對話中,少年所表達的意思卻是共性的,都是建立在少年淳樸、善良、知恩圖報的美好品質基礎上的。這一環節的教學,升華了少年的美好品質,初步體會了對于朋友的理解。】

  三、研讀第二次見面,體會朋友

  1.研讀對話

  (1)師生對讀少年和作者的對話。指導學生讀準確。

  【設計意圖:初讀對話,借助提示語讀準確,把握語調語氣的合理性!

  (2)去掉課文中的提示語,生生對讀。根據標點,讀出對話的語氣。

  出示:“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

  “太好了!”

  “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們是朋友!”

  【設計意圖:去掉提示語讀對話,更有人物之間交流的真實感。通過指導兩個人物之間的對話,初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3)第二次生生對讀,體會兩個人的想法。

  出示:“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薄

  “太好了!”……

  “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薄

  “我們是朋友!我們是朋友!”……

  預設:“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①這回您就不用遺憾了;②這就是您最喜歡的樣子了,小小的,多好看;③帶回中國,會有更多的人喜歡……)

  “太好了!”……(①這回我不遺憾了!②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③這個孩子真熱情!……)

  “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①中國援助非洲,給我們多少無私的幫助啊!②管朋友要錢,那就不是朋友了。③她從那么遠的國家來,我作為朋友送個小禮物,也是應該的!……)

  “我們是朋友!我們是朋友!”……(①是的,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②我們相互幫助,是最好的朋友。③對啊,我們雖然不相識,但是我們兩個國家的友誼卻是深厚的!……)

  【設計意圖:在每一個人物語言描寫后邊,加上一個省略號,給學生提供補白的空間。通過給對話補充合理的內心獨白,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使我們眼前出現了兩個更加具體的人物形象:一個是善良熱情的少年,一個是激動驚喜的作者。】

  (4)生生對讀,說出心底的話。

  出示:“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

  “太好了!……”

  “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們是朋友!……”

  【設計意圖:在上一次品讀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將省略號放進了引號里邊,引導學生把體會到的人物心里的話說出來,將揣摩到的人物內心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達到了情感體驗和語言訓練的和諧發展。】

  (5)師生對讀,回歸文本。

  出示:“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

  “太好了!”

  “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們是朋友!”

  【設計意圖:這一次讀對話,雖然文字又回歸到了文本中的簡簡單單,但是,由于前兩次補白的心靈體驗,學生的情感和文本人物的內心相通,通過朗讀,自然而然地將對人物的理解讀出來,豐滿了人物形象!

  2.透過少年的微笑,體會少年的內心

  (1)出示: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2)這是怎樣的笑容?

  預設:幸福 善良 愉快 滿足 安慰……

  【設計意圖:這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通過體會少年笑容的含義,促使學生學會閱讀不僅要讀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要讀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四、升華文本

  1.出示:我們是朋友!

  我們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我們和非洲人民永遠是朋友!

  2.復沓讀

  在作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少年熱情地伸出了雙手,

  因為——我們是朋友!

  當非洲人民遭受苦難的時候,中國人民熱情地伸出了雙手,

  因為——我們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愿我們能夠永遠珍惜彼此關愛的點點滴滴,

  因為——我們和非洲人民永遠是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三次復沓讀,總結提升對文本的理解,將情感表達推向高潮!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4

  一、教材簡介: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拔摇钡椒侵蘼眯袝r,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

  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運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所帶出的詞語或其它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的中國人民的友誼;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法選擇:

  情境教學法:組合作探究法質疑討論法

  六、教學課時: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其中的部分生字。積累部分四字詞語。

  2、讀通課文。學習課文1—9自然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

  3、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初步感受賣木雕少年美好、純潔的心靈。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ㄒ唬┬蕾p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

  1、師述: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的瀑布怎么樣?[學生自由贊美]

  2、師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這就是位于南部非洲贊比西河中游,跨贊比亞、津巴布韋國界,高120余米,寬達1800米的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這個名字是贊比亞獨立后恢復的原名,歷史上它曾經又稱為維多利亞瀑布。

  3、指導朗讀“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二)談話過渡,揭示課題

  1、師述:就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我們就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27賣木雕的少年]

 。ㄈ┱n題質疑,引發思考

  1、師述:看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這是個怎樣的少年?木雕是什么?作者和這個少年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作者為什么要寫他?……]

  3、師過渡: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究我們想知道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處熖岢鲆螅瑢W生自瀆課文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的地方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并思考,從課文內容中你能解決哪些問題?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

 。ǘz查初讀情況

  1、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1)屏幕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詞語。指名帶讀。[教師指定]

  (2)屏幕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詞語。指名帶讀。[學生自由選擇]

  (3)屏幕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教師指,學生快速認讀。

 。4)再讀“馱”“掏”,指導書寫,學生練習書寫。

  2、檢查難讀的句子

  (1)師:有沒有特別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大家一起讀一讀。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2)教師指導朗讀。

  3、檢查學生解決問題的情況

  (1)師述:我們讀準了生字,讀通了課文,現在看一看大家能解決哪些問題。

  (2)學生匯報讀懂的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我知道木雕是指——

  我知道賣木雕的少年是——(板書:非洲十五六歲黑人少年)

  我知道作者和賣木雕少年之間發生的事是——(“我”買木雕少年賣木雕)]

  三、研讀課文,探究重點問題,深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一)學習課文一、二兩個自然段

  1、引述:剛才有位同學說,作者是因為要買木雕才遇到賣木雕少年的,那么作者為什么要買木雕呢?從哪里可以知道?

  2、學生匯報第一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該生讀課文。

  3、引導:“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4、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從剛才的畫面看到它的壯美,課文中是怎樣寫的?

  5、屏幕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齊讀第二自然段,問: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相機理解“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6、這里作者以十分概括的語言寫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景色,你認為有沒有道理?

  7、師述:對!因為買木雕是課文的重點內容,而大瀑布的景色是次要的。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是因為朋友介紹要買木雕,所以作者才去買木雕。

  8、齊讀一、二兩個自然段。

 。ǘ⿲W習課文三——九自然段

  1、師引:同學們,作者在朋友的介紹下,應該是決定要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的,但是作者買了嗎?快速閱讀課文3——9自然段,思考:

 。1)你是從哪句話看出買了沒有?

  (2)在作者和賣木雕的少年買賣木雕的過程中,作者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說的?用“”劃出相關的語句;賣木雕少年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用“~~~”劃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討論。

 。1)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匯報作者買了沒有。

  屏幕出示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板書:沒有買木雕]

 。2)學生找出作者怎么做的、怎么想、怎么說的句子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a:從這些語句中,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b:能不能感受到作者沒有買木雕的遺憾?

  (3)學生找出賣木雕少年說的、做的句子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屏幕出示相關句子:

  “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一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深情。]

  a:教師引導: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b:從這些語句中,你能想象出少年是怎樣想的嗎?

  [急切地勸說,希望作者能夠買一個木雕。]

  4、小結過渡:是的,在整個作者和賣木雕少年的買賣過程中,作者的愛不釋手卻又猶豫、矛盾的心理,以及少年急切希望作者買木雕的心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能不能通過讀,來表現他們當時的心理活動呢?

  2、指導朗讀課文中的買賣對話部分。

 。1)學生先自由讀,然后在小組內分角色讀。

  (2)匯報朗讀。

  a:三個學生配合朗讀。[一生讀敘述部分,一生讀作者,一生讀少年]

  [師問讀少年語句的學生: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師生共同評價)

  b:師生合作讀。[一生讀敘述部分,教師讀作者,全班讀少年]

  四、拓展過渡,順承第二課時

  1、師述:讀到這里,老師不禁要問,透過那少年眼睛里流露出的一絲遺憾的神情,你們大膽想象一下,他除了因為作者放棄購買木雕而遺憾,還會想到什么?

  [用行動來彌補這種遺憾]

  2、師總結:的確,這位賣木雕的少年,沒有讓作者將遺憾帶回中國,無償地送給了作者一個木雕紀念品,[板書:送]他以自己的純樸、善良留給作者永遠的感動!以一個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特有的感情譜寫了一曲中非人民友誼之歌。這也正是作者要寫這篇文章的真實目的所在。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10——16自然段,深刻體會賣木雕少年的美好心靈,并鞏固未練習的生字詞,積累課文中詞語。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并正確運用四字詞語.

  3,情感目標: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難點: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圖片(植物,動物,人種等),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圖片,并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今天葉老師帶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讓我們來欣賞幾組圖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這個地方.(課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樹,大象,舞蹈圖片)師邊播放邊介紹.

  二,揭示課題

  1,師:剛才看了這么多的圖片,相信同學們對非洲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吳晴一起走進非洲,去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賣"的.反義詞是:買,區分"賣"和"買"

  3,讀了課題,你了解了什么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我們從課題中了解了這些信息,課文中還有很多有關少年的信息.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有關描寫少年的語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語言,行為等)師引導:他是哪里人 (非洲)能說具體一點嗎 (非洲南部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邊)指導讀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師:想去欣賞一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嗎 (播放瀑布圖片,師介紹)

  2,師:此時,你的腦子里蹦出了哪些詞語 (壯觀,雄偉等)課文是怎樣來描繪它的呢 指名說,(出示第2段)指導朗讀,讀好四字詞語,指名讀,齊讀.

  3,師:課文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四字詞語,葉老師把它們找出來了.

  出示: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愛不釋手(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

  4,師:剛才的"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是寫——瀑布的,而這些詞語都是寫——木雕的課文哪幾段具體介紹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課件播放木雕的圖片,師介紹)你用哪些美好的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 (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師:這么精美的木雕,我們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齊讀)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難怪我拿在手里——愛不釋手.

  6,師:剛才我們學了那么多的四字詞語,我們不但要記住,而且要會正確運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 名不虛傳 ),那里( 游人如織 ),景色(十分壯觀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琳瑯滿目 ),( 各式各樣 ).其中象墩( 構思新穎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愛不釋手 ).

  指名說——齊說

  五,研讀感悟少年的形象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一找少年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交流,隨機出示:

  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說說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指導朗讀.

  師: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位少年是干什么的 (賣木雕的)你有什么問題嗎

  3,師:咱們來了解一下中國與非洲的友誼吧!(播放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圖片及文字),師有感情地朗讀.

  4,師: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你又讀出了什么 (指名說)

  5, 師小結過渡: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 ,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中國人曾經幫助過非洲,非洲人深深地記在心里,就連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知道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友誼的種子在少年的心中發芽開花了.其實在課文的其他段落中,也能看出賣木雕少年對中國深深的情誼,請你找一找,劃一劃.

  6,指名交流,隨機出示:

  a 出示5——9段,師生合作讀.

  師:少年在什么情況下流露出遺憾的神情,他在遺憾什么 你就是這位賣木雕的少年,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呢 (寫在書上)指名交流.

  齊讀這幾段

  b 再次出示: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再讀這一段話,肯定更有感觸.

  c 出示11——15段(同桌分角色讀)

  師:少年送給我的是一只怎樣的象墩 (指名說)只有拳頭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卻是——沉甸甸.這一詞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還在哪里出現過 它們有什么不 一樣

  引導:自從少年白天和我見過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 (找木雕,做木雕)所以這個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誼,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六,總結全文,情感延伸

  1,師:我回國后,肯定會把這個非洲少年介紹給朋友認識,你會怎么介紹 可以介紹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給我這件事.(指名交流)

  板書: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師總結:我們都有共同一個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滿愛,希望世界——和平.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11-02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優秀09-03

賣木雕的少年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1篇)11-07

三年級語文《賣木雕少年》教學設計04-06

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0-13

【精華】羚羊木雕教學設計10-17

賣油翁教學設計06-10

《青蛙賣泥塘》教學設計05-31

語文《賣白菜》教學設計05-28

《賣油翁》 教學設計07-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在线看亚洲福利中文字幕 | 色多多99在线热播视频 |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