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美術《設計與生活》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美術《設計與生活》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美術《設計與生活》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是初中階段進行欣賞活動的第一課,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受,分析與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藝術鑒賞能力。本節內容是歐洲近代風景畫,靜物畫,是繪畫中樸實,接近生活的題材。通過學習使生認識到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通過本節內容學習,啟發引導學生研究性學習,倡導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提高審美能力,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美發現美的能力,同時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
學情分析
1.我們這里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囫圇吞棗現象。
2.通過美術課的學習,增加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和專業內容,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3.部分學生對學習美術課的興趣不濃,主要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是關鍵。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欣賞,使學生對外國風景畫、靜物畫的產生和發展概況有初步的認識。了解17世紀荷蘭畫派的主要繪畫風格和藝術特色。
2、技能目標:通過欣賞和評述等各種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合作互動的能力,提高他們分析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美術作品,感受藝術家的觀察力和高超的寫實技巧,培養學生對風景畫、靜物畫的所表現美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
4、創造目標: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初步學會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自主建構分析美術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風光中的美與藝術的關系,以及與情感世界的關系。認識17世紀荷蘭風景畫、靜物畫技藝以及在西方藝術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2、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區別風景畫和靜物畫,引導學生分析美術作品。
初中美術《設計與生活》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設計的概念,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熟知設計形態、功能等相關基本知識,并利用所學掌握設計的技能。
2.在欣賞、分析、討論中熟知相關設計基礎知識,了解設計的形態、功能和原則。
3.體驗美術活動樂趣的過程中,提高對設計藝術的關注度,感受設計為生活服務的精神,培養創新意識,進而提高對世界多元化的認知和理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熟知設計形態、功能等相關基本知識,并掌握設計步驟。
【難點】
分析設計在形態與功能上的特點,獨立完成創新型設計作品。
三、教學用具
形式各樣的鉛筆、設計家作品圖片、多媒體演示設備等。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入新課
教師多媒體播放各種造型各異的椅子組成的一組圖片,引導學生觀看并提出問題:這些椅子和我們平時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設計感強、造型新奇、制作材料各式各樣、能滿足不同人的需要。設計充滿著我們生活,每天享受著設計提供給我們的舒適便捷、優美愉悅的生活,今天讓我們一起變身設計師,踏上設計的旅程吧!引出課題《設計與生活》。
活動二:直觀感知
1.教師展示丹麥設計師克里斯汀﹒維德爾作品圖片《可調節兒童椅》,引導學生觀看并提問:什么是設計?這個兒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設計是人類創造性的活動,是把某種計劃、設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視覺語言傳達出來的過程。圖片中可調節兒童椅構造簡單,符合人體結構特點,半圓形椅身的兩側有五個縫隙可以調節高度;這樣設計可以避免對幼兒的磕碰,而且節省材料,體現出“經濟、簡單、實用”的設計理念。
活動三:具體分析
1.教師播放一組形態各異的鉛筆圖片,提問:相信大家都用過這些鉛筆,誰能試著分析鉛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圓形——出棱——加橡皮——自動——筆頭扁平——橡膠鉛筆;可以看出鉛筆在發展過程中,從形態、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2.教師繼續以鉛筆為例,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問:鉛筆為什么要發生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鉛筆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時打滑;鉛筆頭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動筆的特點是方便,還能避免鉛芯折斷;扁平的筆頭方便考試時填涂機讀卡;橡膠鉛筆中裝有軟筆芯,可以卷折,非常時尚有趣。鉛筆的發展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多的方便。
3.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大屏幕中這款旅行用品組合套裝,是怎么解決旅行中攜帶洗漱用品問題的?這樣的設計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在造型和結構設計上,將分裝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組裝成一個圓柱體,這樣的設計方便攜帶,同時還節省了空間;這個是來自我們生活隨處可見的設計,恰好反映出設計是通過設計功能來滿足人們需求的。這樣的設計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方便實用、美觀大方、操作簡單。
4.教師講解:通過學習,我們發現設計就來源于生活,人們為了生存與生活,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需求是設計的源泉,設計正是通過設計功能來滿足人們的需求。接著提出問題:那設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個好的設計,它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生活服務,為人服務的,人類通過設計活動創造或改變事物,實現為其所用的價值和目標。
一個好的設計主要從兩方面判斷: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只有將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高度統一,才能成就好的設計作品。
活動四:拓展階段
1.課堂練習
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書包發展歷程的視頻及設計步驟,并提出要求:以“燈”為主題,進行設計創作。
2.展示講評
交流想法,師生共同評述賞析作品的優缺點,總結出存在的共性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法。評價方式以學生自評與教師總結評價為主,評價標準以下列為準:
①是否運用課上所學知識進行創作;
②設計上是否兼顧實用性和美觀性
③形式是否多樣、美觀大方、新穎獨特。
3.布置課后作業:
收集自己最喜歡的生活設計作品圖片,并附上簡要的創意說明。
五、板書設計
【初中美術《設計與生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教學設計06-01
美術教學設計06-10
美術教學設計優秀10-09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06-16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經典)01-10
美術剪紙教學設計06-23
美術雪教學設計06-05
[優選]美術教學設計05-11
美術教學設計(精選5篇)05-04
美術微課教學設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