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18 17:23:5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衛黃河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保衛黃河》,并嘗試進行輪唱。

  2、在欣賞《黃河船夫曲》時能體會民歌與勞動的關系以及民歌的質樸、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黃河的相關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節課我們歌頌了長江,這節課我們要歌頌黃河,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黃河的情況嗎?請說一說。

  2、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1)這是一首船夫號子,是船工們搖或撐竿時所唱,在黃河上有兩類船夫,一類是運貨物的船工,他們要長途跋涉在黃河上運送貨物,常要與驚濤駭浪作斗爭;另一類是擺渡的船夫,是為了方便兩岸人民過河的,他們的勞動環境比較穩定,這首《黃河船夫曲》就是擺渡的船工們所唱,其中有一句旋律重復了五次,我們來學一下:(學生隨教師用“嚕”哼唱)

  (2)欣賞男聲獨唱《黃河船夫曲》

  同學們注意到了歌詞中唱到“黃河有九十九道灣”,這是民歌中的夸張手法,也有的歌中唱出“天下黃河十八灣”,“九曲黃河”。總之,黃河的彎多,所以比較驚險。

  (3)跟錄音輕聲哼唱,并初步學會這首歌曲。

  3、學唱歌曲《保衛黃河》

  (1)大家可能已經比較熟悉這首歌曲了,這首誕生于抗日戰爭年代的`歌曲,已經歷六十多年的時光,如今仍在華夏大地上傳唱不衰,給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先來欣賞一遍。

  (2)聽賞歌曲錄音。

  (3)隨范唱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4)與學生共同討論課本中提出的問題(第一個處),特點是節奏富有推動力,休止符處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XXX”為基點,從1到2.3不斷向上擴展,表現了人民武裝的不斷壯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斷高漲。

  (5)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輪唱)。

  (6)啟發和引導學生聽出歌曲中運用了“輪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領悟到采用輪唱是為了更形象地表現抗日浪潮遍布中華大地、此起彼伏的壯觀場面。

  (7)學生嘗試用二部輪唱的形式來演唱(可采用男女聲二部輪唱)。

  要讓學生知道輪唱中的二聲部要相互配合,而不是你追我趕,千萬不能相互比速度、比音量。

  為了使兩個聲部同時結束,先唱的聲部可以將“保衛華北”重復一次,也可將“保衛全中”重復一次。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

  2、體會當時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造成的苦難和抗日軍民高昂的斗志。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內容。

  4、學會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歌詞中發生事件的時代背景。

  2、理解歌詞內容。

  3、指導學生讀書。

  教學過程:

  1、在上節課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講解本首歌詞的寫作背景。在此基礎上,學生欣賞歌曲,從中體會歌詞充滿戰斗豪情,奔涌著奮勇抗戰的'激情。

  2、教師范讀,強調讀時注意事項,要讀出激情。

  3、學生齊讀,指名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歌詞的內容。讓學生說說讀后體會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的。(作者是通過兩部分進行表達,先描繪了抗戰時期黃河的宏偉壯觀。詩人勾畫出一幅山河壯麗,人歡馬躍,氣勢磅礴的抗日畫面。再寫描繪抗日將士機智、勇敢戰斗的情景,進而抒發了誓死保衛祖國的凌云壯志。先總寫“抗日英雄真不少”、再寫英雄們的戰斗姿態,最后抒發了保衛祖國的豪情壯志。)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寫作特點:

  (1)寫物贊人的手法巧妙運用。

  (2)豪放、激昂的吶喊。

  5、積累內化。朗讀并背誦這首歌詞。

  6、寫字指導。

  (1)讀的字中應注意“逞”的讀音是翹舌音。

  (2)指導寫注意“矛”不要丟掉下面下面的一撇。

  7 作業:搜集《狼牙山五壯士》的有關資料。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3

  目標:

  1、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的音樂感興趣,愿意了解與其相關的文化及歷史背景,積極參與聆聽音樂實踐活動。

  2、聆聽歌曲、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感受、體驗其音樂內容、音樂情緒極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其團結人民、鼓舞人民、打擊敵人的戰斗作用。

  教學重點:

  聆聽歌曲、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感受、體驗其音樂內容、音樂情緒極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教學難點:

  聆聽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材光盤。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有關抗日的資料。

  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殘忍與缺乏人性都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奮起打擊侵略者,誓死保衛自己的祖國。我們的音樂工作者以及文藝宣傳隊也奔赴全同各地,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他們拿起手中的筆為抗日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其中《黃河大合唱》就是抗口戰爭時期最經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黃河大合唱》共有八個樂章,其中第七個樂章《保衛黃河》最為人們所熟悉。

  ——引入課題

  二、欣賞《保衛黃河》(合唱版)

  1、初聽:播放課件《保衛黃河》音樂影像。

  ——置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聆聽……

  回答:

  生①:非常壯觀的流水;

  生②:中華兒女的寬廣胸懷。

  師:我的感覺是什么呢?想到了激動人心的抗戰場面。

  生:①想到了保衛祖國;

  ②想到了保衛家鄉。

  2、分析:時代背景、歌曲出處。播放課件

  同學們心中也許在想,這部具有寫實性、史詩性、交響性的音樂作品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呢 ?

  抗日戰爭爆發以后,全國軍民奮起抗日打擊侵略者。 1938 年冬,武漢淪陷后,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由陜西東渡黃河,到達山西呂梁山根據地。途中,光未然親臨險灘激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的險地。目睹了黃河船夫與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聆聽了水手們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號子,這一切激起了他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一首長詩——《黃河吟》便應運而生。 1939 年,光未然與冼星海在延安相見。在除夕之夜光未然親自朗誦了這首詩,冼星海聽后很興奮,決定把這首長詩改成歌詞后譜曲。后冼星海只用廠六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譜曲與配器。 1939 年 4 月 13 日在陜北工學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全國。

  “凡是搞藝術的都有喚起民眾的責任”。

  對冼星海的了解有多少?

  播放課件作者簡介;

  3、再聽:整個歌曲的情緒怎樣?表現了什么樣的壯麗情景?有幾種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作用?間奏的作用如何?

  ——播放課件《保衛黃河》音樂。

  生:聆聽……

  師:整個歌曲的情緒怎樣?

  生:明快、躍動、生機勃勃,堅決而振奮。

  師:表現了什么樣的壯麗情景?

  生:生動的表現了抗日軍民前赴后繼、英勇戰斗、為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而奔赴戰場的壯麗情景。表現了中華的優秀兒女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

  師:采用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生:討論回答:齊唱;輪唱;合唱。

  師:齊唱對抗戰有什么影響?

  生:

  ①激勵人們前進;

  ②堅強的決心和英雄氣概;

  ③同心協力,一起抗戰。

  師:輪唱對抗戰的作用怎樣?

  生: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繼。

  師:襯詞的意義是什么?

  生:①是為了激起人們抗戰的決心;

  ②是表現決心和把握;

  ③勝利后美好的生活;

  ④振奮人心。

  4、過渡:師:一個時代,一個區域,如何抗戰?可把歌曲改編一下。

  聽一首曲子……

  三、欣賞鋼琴協奏曲

  (協奏曲由一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獨奏部分具有鮮明的個性和高度的技巧性)《保衛黃河》

  1、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有哪些要素,使用了那幾種樂器?

  ——播放課件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音樂。

  生:聆聽……

  2、師:引導討論

  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應是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區域,不同力量的抗戰景況,并且還描述了中國人民慶祝勝利的'情景和不但要解放全中國而且要解放全人類的前景展望。

  ①主要素材?

  生:《保衛黃河》、《東方紅》

  師:補充:《怒吼吧黃河》、《國際歌》。

  ②最主要的樂器是什么?

  生:鋼琴、小提琴、大提琴。

  師:最最主要的樂器就一個!

  生:鋼琴。

  3、師:播放課件再賞協奏曲。

  分樂段欣賞,分清素材。

  生:視聽……

  四、小結

  同學們:《保衛黃河》這部不朽的音樂作品激活了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記憶,抗日戰爭這段難忘的歲月是一段慘痛的歷史,日本人侵略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中國人民和子孫后代是不會忘記的。因為正視和呵護歷史的記憶就是維護我們的尊嚴和生命,只有記住黑暗和罪惡性的歷史,才有可能遠離黑暗和罪惡。

  置疑:通過欣賞你有什么收獲?

  生:

  ①忘不了先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②珍惜美好生活;

  ③努力學習,振興祖國;

  ……

  五、拓展延伸課后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收集一些有關抗日戰爭的音樂資料 (曲譜、音像等 ) ,下節課在課堂上分組進行展示與交流。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保衛黃河》,并嘗試進行輪唱。

  2、在欣賞《黃河船夫曲》時能體會民歌與勞動的關系以及民歌的質樸、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賞音樂過程中激發熱愛母親河的感情,豐富有關黃河的相關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節課我們歌頌了長江,這節課我們要歌頌黃河,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黃河的.情況嗎?請說一說。

  2、欣賞陜西民歌《黃河船夫曲》

  (1)這是一首船夫號子,是船工們搖或撐竿時所唱,在黃河上有兩類船夫,一類是運貨物的船工,他們要長途跋涉在黃河上運送貨物,常要與驚濤駭浪作斗爭;另一類是擺渡的船夫,是為了方便兩岸人民過河的,他們的勞動環境比較穩定,這首《黃河船夫曲》就是擺渡的船工們所唱,其中有一句旋律重復了五次,我們來學一下: (學生隨教師用“嚕”哼唱)

  (2)欣賞男聲獨唱《黃河船夫曲》

  同學們注意到了歌詞中唱到“黃河有九十九道灣”,這是民歌中的夸張手法,也有的歌中唱出“天下黃河十八灣”,“九曲黃河”。總之,黃河的彎多,所以比較驚險。

  (3)跟錄音輕聲哼唱,并初步學會這首歌曲。

  3、學唱歌曲《保衛黃河》

  (1)大家可能已經比較熟悉這首歌曲了,這首誕生于抗日戰爭年代的歌曲,已經歷六十多年的時光,如今仍在華夏大地上傳唱不衰,給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先來欣賞一遍。

  (2)聽賞歌曲錄音。

  (3)隨范唱錄音輕聲學唱歌詞。

  (4)與學生共同討論課本中提出的問題(第一個處),特點是節奏富有推動力,休止符處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 ”為基點,從1到2、3不斷向上擴展,表現了人民武裝的不斷壯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斷高漲。

  (5)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輪唱)。

  (6)啟發和引導學生聽出歌曲中運用了“輪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領悟到采用輪唱是為了更形象地表現抗日浪潮遍布中華大地、此起彼伏的壯觀場面。

  (7)學生嘗試用二部輪唱的形式來演唱(可采用男女聲二部輪唱)。

  要讓學生知道輪唱中的二聲部要相互配合,而不是你追我趕,千萬不能相互比速度、比音量。

  為了使兩個聲部同時結束,先唱的聲部可以將“保衛華北”重復一次,也可將“保衛全中”重復一次。

  隨筆:在演唱歌曲時學生的感情表達得很到位。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5

  游戲目的

  1、加深幼兒對周圍小朋友的認識,并嘗試記住小朋友的名字。

  2、聽懂老師的指令,初步學會遵守游戲規則,有一定的`控制力。

  3、幼兒愉快地參與游戲,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游戲準備

  歌曲錄音,月亮頭飾一個(老師扮演)。

  活動流程

  一、導入:拍手音樂節奏

  二、鞏固歌曲《調皮的小星星》

  三、互動游戲

  游戲時,月亮阿姨(老師扮演)坐在小椅子上,任意找一位小星星(小朋友扮演)到月亮阿姨面前,月亮阿姨把小星星攬入懷里。

  游戲開始后老師輕捂小朋友的眼睛,找一位或幾位星星藏起來,然后放開捂小朋友的手和其余小星星一起拍手演唱歌曲《調皮的小星星》,當最后一句歌詞結束后,請前面小朋友猜一猜哪個調皮的小星星溜走了,并說出他(她)的名字。如果猜對了,老師喊“某某小星星出來吧”,被猜出的“小星星”站成一排,點數后回到座位上,然后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四、游戲的要求

  游戲中前面的幼兒必須說出幼兒的名字,其他幼兒不可提示前面的小朋友,藏起來的小朋友不要出聲音,沒喊到名字不能跑出來。

  游戲

  游戲歌曲朗朗上口,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個游戲,此游戲由老師和全班幼兒參加,避免了有些孩子無事做,老師照顧不過來的現象。游戲時可以由易到難,先找一位小星星藏起來,再到找多位小星星藏起來,孩子們特別感興趣,特別是當前面幼兒說對一個孩子的名字時,所有孩子為之歡呼,快樂無比,又因有老師直接參與游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老師和幼兒一起游戲的樂趣。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聆聽合唱曲、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感受和體驗其音樂內容、音樂情緒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2、能夠對歷史題材的音樂感興趣,在聆聽音樂作品和了解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背景時,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準備

  1、結合歷史教材,讓學生分頭查閱有關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像等)。

  2、教師要查閱大量有關抗日戰爭時期的資料,并制成相關課件,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與補充。

  3、多媒體教學設備、鋼琴、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巧妙過渡,感性導入

  1、媒體播放《黃河大合唱》的第四樂章

  《黃水謠》,展示黃河兩岸秀麗旖旎的景色。當音樂進行到“自從鬼子來,百姓遭了秧,奸淫燒殺一片凄涼……”時,媒體出示口本人殘害中國百姓的各種畫面。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播放的這首

  歌曲是哪個歷史時期創作的嗎?

  學生:抗日戰爭時期。

  教師: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這段慘痛的歷史,八年間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2、同學們展示與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抗日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

  學生展示之后,教師給予鼓勵和作總結性發言: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殘忍與缺乏人性都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奮起打擊侵略者,誓死保衛自己的祖國。我們的音樂工作者以及文藝宣傳隊也奔赴全同各地,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他們拿起手中的筆為抗日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其中《黃河大合唱》就是抗口戰爭時期最經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黃河大合唱》共有八個樂章,其中第七個樂章《保衛黃河》最為人們所熟悉。

  二、層層深入新課教學

  欣賞《保衛黃河》――《黃河大合唱》第七樂章

  1、展示和總結之后,學生對抗日戰爭有了感性的認識,情緒也特別激動,這時馬上欣賞《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保衛黃河》,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仿佛就是抗日軍民中的一員。(媒體播放)

  2、欣賞之后分組討論并回答如下幾個問題:

  (1)讓學生談談欣賞后的真實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2)整旨合唱曲的情緒如何?(學生自由發言)

  (3)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齊唱、輪唱)

  3、創作背景

  同學們心中也許在想,這部具有寫實性、史詩性、交響性的音樂作品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呢?

  抗日戰爭爆發以后,全國軍民奮起抗日打擊侵略者。 1938年冬,武漢淪陷后,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由陜西東渡黃河,到達山西呂梁山根據地。途中,光未然親臨險灘激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的險地。目睹了黃河船文與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聆聽了水手們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丁號子,這一切激起了他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一首長詩――《黃河吟》便應運而生。 1939年,光未然與冼星海在延安相見。在除夕之夜光未然親自朗誦了這首詩,冼星海聽后很興奮,決定把這首長詩改成歌詞后譜曲。后冼星海只用廠六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譜曲與配器。 1939年4月13日在陜北工學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全國。

  《保衛黃河》――鋼琴協奏曲《黃河》第四樂章

  1、(銜接和過渡)播放鋼琴協奏曲《黃河》第四樂章《保衛黃河》的演奏片段,要求學生與剛才聽到的合唱《保衛黃河》做一個對比,看有什么不同?

  2、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給予肯定與鼓勵。)

  3、教師從學生的答案中導出鋼琴協奏曲《黃河》。這部作品是根據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創作而成的,1969年脫稿,1970年5月首演于北京。全曲有四個樂章;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第二樂章《黃河頌》、第三樂章《黃河憤》、第四樂章《保衛黃河》。

  4、完整欣賞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在欣賞的過程中思考兩個問題:樂曲中出現了哪些熟悉的音調?主題一共進行了幾次變奏?(媒體展示主題旋律)

  主題一共變奏了八次,展現了一幅幅英勇抗戰的壯麗畫面。時而由樂隊奏出硝煙彌漫、戰馬奔騰、游擊健兒勇敢殺敵、革命隊伍千軍萬馬勢不可擋的偉大氣勢;時而又由鋼琴和樂隊奏出抗日軍民與敵人浴血奮戰的英雄形象。

  5、讓學生談談在欣賞的過程中腦海里會浮現出哪些畫面?

  6、感受和體驗了《保衛黃河》兩種不同表演形式的音響效果,同學們談談合唱曲與協奏曲的異同。你喜歡哪一種形式,為什么?

  合唱曲特點:聲樂曲、有歌詞、通俗易懂,根據歌詞提示發揮想像。

  協奏曲特點:器樂曲、無歌詞、較難理解,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三、積極體驗鞏固新課

  1、觀看吉拉爾德聽黃河畫黃河的錄像片段。

  吉拉爾德曾經到過很多國家表演《看得見的音樂》,他非常喜歡中國的'音樂,他六個月之間先后三次再來中國,翻閱了大量有關黃河的資料,1998年的9月8日在北京的保利大廈劇場,吉拉爾德聽黃河畫黃河創作了一幅長10米,寬2米的巨幅油畫。(讓學生從中感受這部音樂作品在國際上的影響。)

  2、教師鋼琴伴奏,學生集體齊唱《保衛黃河》,(媒體展示歌單)再一次親自體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把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深深植人孩子們的心中。

  四、理性深入課堂總結

  同學們:《保衛黃河》這部不朽的音樂作品激活了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記憶,抗日戰爭這段難忘的歲月是一段慘痛的歷史,日本人侵略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中國人民和子孫后代是不會忘記的。因為珍視和呵護歷史的記憶就是維護我們的尊嚴和生命,只有記住黑暗和罪惡性的歷史,才有可能遠離黑暗和罪惡。

  五、拓展延伸課后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收集一些有關抗日戰爭的音樂資料(曲譜、音像等),下節課在課堂上分組進行展示與交流。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黃河大合唱》,對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練、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長江我的家》和《保衛黃河》。

  3、為下節課的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做好動員。

  教學過程:

  1、導人

  我們上節課學唱的歌曲《保衛黃河》是誰作的曲呢?(學生回答:冼星海。)

  2、師生共同閱讀課本上的連環畫:了解一下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

  為了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這一連環畫的內容,有必要簡述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抗日戰爭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南京已經淪陷,中華半壁江山已被日軍占領,抗日戰爭處于艱苦時期。而在延安這一革命根據地,卻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成為全國人民抗日斗爭的中心,光未然的長詩《黃河吟》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誕生的。

  3、復習歌曲《長江我的家》

  (1)隨范唱錄音帶歌唱。

  (2)隨歌曲伴奏帶歌唱。

  (3)隨教師琴聲歌唱。

  (4)隨琴聲學習前16小節歌譜,學會 的節奏。

  (5)按課本上的規定,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隨伴奏帶歌唱,領唱可先由教師擔任,后由學生擔任。

  4、復習歌曲《保衛黃河》

  (1)再次欣賞輪唱曲《保衛黃河》。

  (2)隨伴奏帶齊唱幾遍。

  (3)隨琴聲唱二部輪唱。

  (4)如有條件,可加入大軍鼓和小軍鼓、鈸。

  教學內容: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調、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音樂姐妹藝術的收集、欣賞、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教學過程:

  這一活動是充分發揮師生創造性的極好時機,可用多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小組擂臺賽、游藝會、班級文藝節目展演等。

  這一活動除可由教師主持外,也可由幾名學生來主持,師生要共同參與,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大多節目應采用小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幾個由個人表演的節目。

  還更加提倡小組間的合作表演,例如一個小組舞蹈,另一小組伴唱,一個小組朗讀詩文,另一小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學生表演書法、繪畫,一些學生為之操琴伴奏等。總之,要盡量組織得豐富多彩,在音樂活動進行過程中,還要將課本上的問題及時、巧妙地插入其中。還應該重視利用課本中的詩詞、插圖(照片)等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

  隨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組織、協調、合作能力的體現。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保衛黃河》的相關文化及歷史背景。感受抗日戰爭時期中華兒女奮起殺敵誓死保衛祖國的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保衛黃河》學會用激昂的情緒、鏗鏘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唱出黃河兒女的堅強性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品情感內涵,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為中華之崛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

  教學重點:

  調動學生情緒,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積極參與、融入到本課的學習中。指導學生學會用激昂的情緒、鏘鏗有力的聲音演唱《保衛黃河》,唱出黃河兒女的堅強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是誰哺育了我們炎黃子孫嗎?出示中國地圖,圖上重點顯示黃河,那么今天我們就講一個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母親河邊的故事。《黃河大合唱》

  二、作品簡介

  ①作者簡介:詞光未然: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

  曲冼星海:人民音樂家,廣州番禺人,35年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38年在延安創作大批作品1939年寫下《黃河大合唱》,他的代表作有《救國軍歌》、《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 由于他對發展我國革命音樂所做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

  ②創作背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939年,當光未然把這部作品交給冼星海時,作曲家非常激動,在抱病期間僅用了6天就使這部光輝的劇作誕生在一個不起眼的簡陋的土窯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快傳遍了全中國,對當時的抗日戰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③分析作品:這部作品以黃河兩岸人民的英勇斗爭為題材,表現了在抗日戰爭年代里,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斗爭。歌頌了偉大的祖國和勤勞勇敢的人民。作品氣勢宏偉,音調清新、樸實,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作品用朗誦作為主線連接起來,它的主題是:抗日救國。

  《黃河大合唱》共分一個序曲和八個樂章:《序曲》

  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 它不是一首單純的船夫號子,以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勾畫出船夫們驚濤駭浪的`情景。它表現了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精神,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堅強,是一首驚心動魄的戰歌。 第二樂章《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

  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弦伴奏)

  第四樂章《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混聲合唱)是一首新型的民謠體歌曲。曲調寫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寬廣,把作者對勞動生活的熱愛,對祖國大地的深情都盡情地歌唱出來。

  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混聲合唱原稿是男聲對唱)

  第六樂章《黃河怨》(女高音獨唱)

  第七樂章《保衛黃河》輪唱

  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

  是整個大合唱的終曲,它發出了強大無比的戰斗號角,這段音樂有著寬廣的幅度層次遞進,最后推向高潮,呈現堅忍不拔的樂段中華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三、 感受音樂,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保衛黃河》

  出示問題:感受歌曲的情緒、演唱形式以及效果?表現了什么樣的壯麗情景? 速度風格:中速稍快,進行曲風格。

  情緒:明快、躍動、生機勃勃,堅決而振奮。

  情景:生動的表現了抗日軍民前赴后繼、英勇戰斗、為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而

  奔赴戰場的壯麗情景。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 演唱形式:齊唱;輪唱;合唱。

  齊唱效果:步調一致,同心協力,一致抗戰;激勵人們前進;堅強的決心和英雄氣概;

  輪唱效果:此起彼伏,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繼。

  間奏效果:使情緒升華,進一步渲染氣氛、刻畫形象,并為最后的合唱做好了轉調準備。

  合唱效果:各種力量匯集起來,奔赴戰場,堅決抗戰。凸顯中國人民誓將侵略者消滅干凈的堅強決心。

  2、學唱歌曲

  (1)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具體處理各樂句演唱情緒。

  第一樂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強調重音。用高亢有力的聲音演唱。 第二樂句:做漸強處理。

  第三樂句:解決附點與八分音符的連接及空拍的處理。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歌唱。 第四、第五樂句:用自豪有力的聲音演唱,提醒學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換氣。

  第六樂句:休止符處聲音要處理的干凈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

  第七樂句: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在逐漸加強的歌聲中以必勝的信念結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個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3)有感情的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課堂總結

  《保衛黃河》這部音樂作品激活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記憶。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時也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心聲,凝聚了中華兒女抗日必勝的決心。

【保衛黃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保衛黃河07-07

保衛黃河07-15

保衛黃河07-15

保衛黃河作文900字06-28

《黃河頌》教學設計09-02

黃河頌教學設計05-27

《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04-15

《黃河之水天上來》教學設計06-06

四年級語文《黃河主人》教學設計04-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yw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高清 | 日本高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精品妖精 | 视频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