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識字3》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識字3》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識字3》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教學時,我們擬采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兒童反復誦讀,整體感悟,同時強化識字寫字,了解詞義,以培養(yǎng)語感,激發(fā)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了解詞義。兩根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犭”旁。
2、誦讀課文。想像國慶大典的盛況,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按筆順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10個生字,并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具:
教學掛圖、投影片、錄像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入:
同學們,一年中我們要過好多節(jié)日,請你說一說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節(jié)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
6月1日7月1日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課文,一同歡度一個節(jié)日。請小朋友一邊照拼音讀課文,一邊看課文插圖,猜猜看:課文寫的是一個什么節(jié)日?
2、根據(jù)學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師生共同選定:國慶節(jié)。
評點:溫故知新,是自主性學習的有效策略之一。
二、再讀課文,讀準字音,初識場景
1、學生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注意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2、指名分行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啟發(fā)學生對照畫面認識天安門“城樓”“紅燈”“金水橋”“中國龍”“騰飛”推斷出課文寫的`是首都北京國慶大典的場景。
評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借助畫面朗讀課文,都是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城樓”“金水橋”等詞語推想出課文所寫的特定場景,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三、細讀課文,看圖學詞,理解詞義
1、指導學習第一行。
(1)多媒體顯示天安門城樓的畫面,學生看圖后自由說說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樓”“紅燈”“金水橋”,學生朗讀。
2、指導學習第二行。
。1)多媒體播放禮炮聲和國歌及天安門升旗儀式片斷。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大典正在這里隆重舉行。出示:“大典”,學生齊讀詞語。
評點充實課文內(nèi)容,增強形象感受,利于學生了解國慶大典的完整過程。
。2)播放錄像:閱兵式片斷,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海陸空三軍的圖片。出示:“檢閱”“海陸空”。
3、指導學習第三行。
。1)播放“狂歡夜”錄像。
。2)啟發(fā)學生自由交談“狂歡夜”的情景。
(3)朗讀:“禮炮”“焰火”“狂歡夜”。
4、指導學習第四行。
(1)啟發(fā)學生自由交談: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國慶五十大典的盛況,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小結。
。3)出示詞語,齊讀:“神州”“騰飛”“中國龍”。
評點: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把朗讀韻文與識字學詞融為一體,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
四、復習閱讀,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配以相應的樂曲和畫面,引導學生誦讀全文,讀出情趣。
2、指導寫字。
。1)學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橋、檢;炮、焰。說說左右結構比例。
(2)教師范寫“焰”,重點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筆順。(或用多媒體顯示)
(3)教學“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姿勢。(教室里播放適合的樂曲)
評點:同偏旁、同結構的字歸類指導,便于學生掌握書寫規(guī)則;堅持描、仿、臨的三步訓練,重視寫字姿勢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識字3》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看圖會意識字。以六幅圖來揭示“筆、灶、尖、歪、尾”的構字特點。附在后面的兒歌為學生提供了識字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田字格中列出了要求會寫的生字。課后練習供三項。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兒歌內(nèi)容,教育學生做事要細心。
3、 初步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學會看圖領會字意識字,激發(fā)學生學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兩張。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引導自學
1、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識字3。
2、 引導自學。
二、復習熟字,理解會意字的特點。
1、 出示“筆”圖:這是什么?毛筆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們把“竹”和“毛”組合在一起表示“筆”字。
2、 出示“尖”圖: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外形和他有點像?所以人們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圖: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們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 小結:
。1)這“筆、尖、看”3個字都是由兩個簡單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從兩個簡單字的意義聯(lián)系上來領會這3個字的意思,用這種造字方法造出來的字就叫會意字。
(2)我們怎樣學的?先看圖,領會字意,再記字形由哪兩個部件構成。
三、學習3個生字:灶、歪、尾。
1、 出示“灶”圖。
(1)先看圖,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灶”字由哪兩個部件構成?火作為偏旁要注意什么?
2、 出示“歪”圖。
。1)圖上的畫掛得正不正?給“掛的不正”換個說法。
。2)出示“歪”的`字卡。領讀、指名讀。
3、 出示“尾”圖。你怎樣記住它?
4、 鞏固復習。
。1)看圖讀字,讀準字音。
(2)給生字找朋友。
5、 學生看筆順圖描紅。要求:看一看,描一個,筆筆到位。
四、讀兒歌。
1、 輕聲讀兒歌,注意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2、 再讀兒歌,把句子讀通順。
3、 齊讀兒歌,讀通讀順。
五、課堂練習。
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 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寧寧是個粗心的小畫家?
2、 交流討論,指導朗讀。
(1)從哪兒看出寧寧是個粗心的小畫家?
。2)“爐灶、鴨子、桌子、大馬”正確的畫法是怎樣的?
。3)指導朗讀。
3、“可是個粗心的小畫家?”指導讀出疑問的語氣。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 指導背誦。
二、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 認讀兒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學新偏旁。
3、 學生看筆順,描紅。
4、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5、 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6、 認讀課后詞語。
7、 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詞語。
8、 聽寫詞語,檢測效果。
【小學語文二年級《識字3》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0
蘇教版語文“識字3”教學設計04-17
小學語文《識字1》教學設計03-18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精選15篇)03-21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5篇03-10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5篇)03-10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精選15篇05-05
小學語文《識字1》教學設計范文02-10
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6》教學設計3篇03-02
識字3教學設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