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

時間:2024-02-22 09:30:4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哪一個溶解得快。

  這部分選擇前幾課多次用到的食鹽作為觀察材料,讓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因素。首先探究攪拌對溶解快慢的影響。對比實驗的方法是教科書教給的:把同樣多的食鹽放入同樣多的水中,一個攪拌,一個不攪拌,觀察它們溶解的快慢。然后探究水的溫度對溶解快慢的影響。實驗的結果對比是十分明顯的,學生很容易從實驗中觀察到:攪拌能加快食鹽的溶解,食鹽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教科書強調熱水為60攝氏度,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兩組實驗強調只改變一個條件,為第二部分的實驗設計提供示范。

  第二部分: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這部分實際上是模仿著進行對比實驗的設計和研究。學生會自然地想到要加快方糖的溶解可以使用攪拌和熱水的方法,可能還有學生會想到把方糖碾碎。重要的是考慮怎樣控制這些因素,讓每一組實驗只改變一個條件。教科書還強調了如何選材、用多少水、如何計時、如何記錄等問題。引導學生經歷比較科學、規范的對比實驗活動的過程。最后的吃糖塊比賽,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但同樣強調了活動的規范性。

  學情分析

  可溶性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賴于三個主要因素:物質顆粒的大。幢砻娣e的大。⑺臏囟,以及液體是否被攪動。在前幾課的溶解實驗中,學生很自然地會注意到溶解的快慢問題,想到是什么因素影響了溶解的快慢。怎樣讓食鹽溶解得快一點?學生比較容易想到的是攪拌,因為前面幾課的實驗中多次使用了攪拌的方法,他們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經驗。本課從“攪拌對溶解的影響”這個對比實驗入手,到學生自行設計“怎樣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導學生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探究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怎樣加快方糖的溶解?經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大。幢砻娣e的大。⑺臏囟、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過程與方法:

  設計“怎樣加快方糖溶解”的實驗,親歷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活動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探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理解攪拌加快溶解的方法。讓學生拓展到加熱水和碾碎的對比實驗方法。

  難點:對比實驗過程中,各種變量與不變量的控制。

  評價任務

  1.能對加快物質溶解的影響因素進行猜想。

  2.能設計對比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2個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1個水槽、冷水、熱水、食鹽、方糖、溶解快與慢記錄表。

  教師準備:方糖溶解快慢的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問題

  1.師:老師倒了一杯冷的純凈水,放入了一顆水果糖,想請同學幫我試試夠甜了嗎?(請一學生試喝。預設:不甜或沒有味道)水中放入了糖,怎么會不甜呢?(糖還沒有溶解)

  2.請大家幫老師想想辦法,讓我能較快喝到香甜的糖水。預設:

  生1:用筷子攪拌。

  生2:把水換成熱水。

  生3:把水果糖打碎。

  生4:把水果糖打碎,放在熱水里再用筷子攪拌??

  3.教師板書:攪拌、加熱(熱水)、切碎??

  4.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辦法,真是令老師佩服,是不是你們的這些辦法真的有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溶解的快與慢。(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課的一開始就做好了情感和知識等方面的準備,自然進入研究狀態!

  二、設計實驗,探究影響溶解快與慢的方法

  (一)以加熱實驗為例,探討實驗方法。

  1.師:剛才同學們提到的這些方法只是一些猜測,在科學課上我們要用實驗來驗證。為了實驗效果更加明顯,我們這節課用紅糖做實驗(出示:紅糖)。下面我們就以加熱為例,大家說一說,你們怎么證明加熱的比不加熱的快呢?(引出對比實驗)。

  師:怎么比才公平呢?(師生共同討論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

  師:相同條件有好幾個,不同條件只有一個(一個加熱,另一個不加熱。)這種方法在我們的實驗課上叫做對比實驗。

  師:現在就按照同學們剛才說的,老師來做這個實驗,看我做得對不對。

  2.師做加熱加快溶解的演示實驗。(邊說邊做,并用投影儀展示。)

  過渡:觀察加熱對物質溶解快慢的影響還需要一些時間,我們先想想攪拌對溶解快慢的影響這個實驗怎么做呢?

 。ǘ┨骄俊皵嚢枘芊窦涌烊芙狻睂嶒。

  1.師生共同討論實驗步驟及應注意的事項:一個攪拌,一個不攪拌;放入的物質應該一樣多;水一樣多;放入時間應該一樣,水的溫度也應該一樣。

  2.投影出示:“攪拌”可以加快溶解實驗的步驟。(抽生讀一讀)

  3.學生領取實驗材料分組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4.匯報實驗結果。

  5.再看我們剛才加熱的實驗現象,你看到了什么,說明了什么了?

 。ㄈ┳灾魈骄俊澳胨槟芊窦涌烊芙狻睂嶒灐

  1.碾碎呢?你能自己設計實驗了嗎?小組討論一下,該怎么做這個實驗?

  2.學生交流實驗方案,確定后領取實驗材料進行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驗證了用熱水、攪拌、碾碎這三種方法都能加快溶解。

  【設計意圖:以加熱實驗為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由“扶”到“放”探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實驗,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明確對比實驗應注意進行變量的控制,為后面的實驗探究做好鋪墊。在探究過程中,注重學生傾聽別人的發言,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合作互助意識的培養。】

  三、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師:看大家做實驗這么認真,老師獎勵每人吃一顆水果糖。但先思考一下:怎樣吃糖,可以讓它溶解得更快呢?

  1.討論游戲方案:同時放入嘴中,小組長含在嘴里不動,實驗員用舌頭翻動攪拌,材料員把糖塊咬碎但不攪拌,記錄員咬碎并攪拌,用1、2、3、4記錄糖溶解快慢的順序。

  2.小組進行吃糖游戲,做好記錄。

  3.匯報游戲結果,談談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利用學生愛玩的心理,通過游戲的形式調動了他們的情緒,保證了實驗效果,實現趣味和有效的統一!

  四、拓展與應用

  1.我想制作一瓶肥皂液玩吹泡泡游戲,你有辦法快速制作出來嗎?課上交流后鼓勵學生課后自己嘗試。

  2.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加快溶解的現象,比如喝咖啡的時候,小調羹有什么用?炒菜的時候為什么要在鍋里放鹽比較好?同學們可以在課后繼續探究有關溶解方面的問題。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水的溫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科學探究過程和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愿意將對比實驗這種科學的方法運用到解決同類科學問題的研究當中去,發展公平實驗的意識。體驗研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

  教學重點:

  方糖溶解實驗的研究

  教學難點:

  對比實驗過程中,各種相同條件的控制

  教學準備:

  筷子、玻璃杯、熱水和冷水、糖塊、食鹽、勺子、水槽。

  教學過程:

  一、哪一個溶解的快。

  1、復習:一個物體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問:取兩份同樣多的食鹽,每份大約10克,同時放入同樣多的水中(25ml),觀察比較哪一杯中的食鹽溶解的更快一些。

  3、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教師指導對比方法)

  4、整理觀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條件:溫度對溶解有沒有影響呢?(60攝氏度左右,強調安全。)

  6、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

  7、整理觀察信息進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塊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2、學生猜想形成假設:用攪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熱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將肥皂切成小塊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實驗設計。(小組設計實驗,用圖示或文字等方法記錄設計方案。)

  (1)小組討論:怎樣利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每組設計一兩個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

  (2)各組實驗設計交流匯報補充完善。教師板書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重點指導對比實驗中變量的控制。)

  (3)請教師演示對比實驗,學生觀察評議。

  4、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回應假設,總結評價。

  5、整理課堂共識記錄。

  6、下面讓我們來吃一塊方塘,猜猜看,一塊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時間?

  三、課后總結:

  1、在探究物體溶解的快與慢活動中,我們采用的試驗方法叫對比實驗。

  2、即加熱又攪拌能使砂糖很快溶解。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快慢與物體顆粒的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水的溫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經歷 “ 問題 —假設 —驗證 — 證實 ” 科學探究過程和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愿意將對比實驗這種科學的方法運用到解決同類科學問題的研究當中去,發展公平實驗的意識。體驗研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到溶解快慢與攪拌、溫度顆粒大小有關

  【教學難點】

  對比實驗過程中,各種相同條件的控制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筷子

  1、玻璃杯

  2、熱水和冷水、糖塊、紅糖、水槽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老師這里有一杯水,請同學幫我嘗嘗是什么味道的。(請一位同學喝并問問是什么味道的)

  生:沒有味道

  師:噢剛才老師忘了在里面加糖了(在里面加一塊糖),現在老師在里面夾了一塊糖,再請這位同學來嘗一下是什么味道的。

  生:還是沒有味道

  師:奇怪了,老師明明在水里加了一塊糖為什么還是沒味道呢?

  生:因為糖還沒有溶解。

  師:那你們有什么方法可以幫老師快速的喝到糖水呢?

  生:攪拌、加熱、切碎?

  師:同學們說到了很多種方法,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溶解的快與慢(板書:溶解的快與慢)

  二、小組實驗

  (一)哪一個溶解的快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加快溶解的方法,都還是我們的猜想,到底這些猜想正不正確呢,我們應該怎么驗證?

  生:實驗

  師:看來同學們都具備了成為小科學家的潛質,咱們要驗證我們的猜想必須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剛才同學們列出了三個可能加速溶解的方法,現在我們就來一一驗證一下。我們先來看看如何驗證攪拌可以加快溶解,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實驗用品有紅糖,燒杯,攪拌棒,誰能說說用這些東西該怎么來驗證攪拌能加快溶解。

  生:燒杯加入水,然后放入紅糖,用攪拌棒攪拌。

  生:不能師:老師有一個又有一個問題了,按照這位同學的做法我們能看出到底是拌溶解的快還是不攪拌溶解得快嗎?

  師:看來剛才同學設計的實驗還不太完善,誰能幫助一下他?

  生:再拿一個杯子,里面放入紅糖,然后不攪拌,兩個杯子放在一起,看看誰溶解的快。

  師:老師明白了這位同學的意思了,就是要拿一個不攪拌和攪拌做一個對比。為了保證我們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兩個杯子放的水不一樣多的水行嗎?

  生:有影響,所以兩個杯子的紅糖和水要一樣多,水的溫度也要一樣。

  師:現在老師把剛才同學們說的實驗完整的總結一遍,拿兩個一樣的杯子,裝入一樣多的水,放入一樣多的'紅糖,一個杯子攪拌,一個杯子不攪拌,觀察哪一個杯子的糖先溶解完,然后停止實驗。咱們攪拌的實驗過程已經有了,誰能根據第一個實驗的過程設計出溫度和顆粒大小的實驗呢? 小組討論兩分鐘。

  師:討論結束,請同學們來匯報一下你們組討論的結果。

  生:

  1.兩個杯子放入等量的水,一杯熱水,一杯涼水

  2.加入等量的紅糖。

  師:很好,同學們在設計的過程中注意到了那些事變量,那些是不變量,F在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在做溫度的試驗中,我們可以攪拌嗎?

  生:不可以

  師:那怎么設計實驗才可以使加入攪拌但又不影響實驗結果呢?

  生:兩個杯子同時攪拌。

  師:大家都非常聰明,在溫度的試驗中,我們把攪拌當做不變量,就可以不影響實驗結果了。下面我們請一個同學將我們剛完善的溫度的實驗完整的敘述一遍。

  師:兩個實驗的實驗步驟我們已經有了,但在實驗之前呢老師還有幾點溫馨提示:

  1.攪拌過程中注意不要讓水濺出來,輕輕攪拌。

  2.倒熱水的時候注意不要被熱水燙到

  3.實驗過程中保持輕聲4.實驗完成后將實驗用品放在桌角5.小組分工合作,并填寫實驗報告。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師:請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生:攪拌和加熱可以加速溶解。

  師:其他小組也得到了一樣的結論,攪拌和加熱確實可以加快溶解,這就說明咱們前面的猜想是正確的,前面咱們猜想過程中還有一個因素,切碎,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會加速溶解嗎?

  生:會

  師:既然大家都覺得會,誰能用咱們生活中的例子來證明。

  生:沖咖啡、沖藥?

  師:看來切碎確實可以加速溶解,其實咱們身邊處處是科學,只要你留心觀察你就會發現。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師:咱們已經掌握了三種加速溶解的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來進行一個誰溶解的快得比賽。我先說比賽要求,每個組都有一塊方糖,用最短的時間將糖全部溶解并且將實驗儀器擺放整齊坐端正的組獲勝,咱們看看那個組最先完成。比賽開始。 (學生實驗)

  師:第一組最快完成,你們說說你們是怎么做的?

  生:我們把三種方法結合在一起用所以溶解的快。

  師:看來同學們師非常聰明的,將三種方法結合在一起時溶解更快了。其實在咱們身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加速溶解的方法,你們知道嗎?說說看。

  生:沖咖啡,洗衣粉?

  師:咱們生活處處都離不開科學,只要你留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其實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用心觀察的小科學家。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2.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

  3.理解到細致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教學難點】

  討論、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裝50毫升水的燒杯2只、細竹棍2根、食鹽20克、小蘇打20克、小紙片20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很高興,因為老師了解到有很多孩子在做家庭實驗,而且有的孩子還拍了實驗照片。我們在課堂上也做過一些實驗,用到了我們身邊容易找到的食鹽、小蘇打、粉筆末、沙子等。大家發現,不管是在課堂上做實驗,還是在家里的廚房做實驗,像食鹽、小蘇打等這些物質,它們能夠溶解在水中。

  如果取一杯水,把食鹽或小蘇打放進水中,那么能溶解在這杯水中的食鹽會多一些,還是小蘇打會溶解的多一些?

  二、設計:

  1.現在請你說說看,你準備怎樣做這個實驗?(對比,用同樣多的水中食鹽和小蘇打溶解量的多少來比較它們的溶解水平)

  2.這個對比實驗怎樣做才比較公平?哪些條件必須相同?(兩杯水一樣多、都要攪拌、每次分別加入的量要一樣多、等第一份完全溶解了再加第二份、都不能再溶解時停止實驗。)怎樣取50毫升水?怎樣判斷食鹽或小蘇打完全溶解了?

  3.你需要哪些實驗材料?(水、食鹽、小蘇打、燒杯、攪拌棒)

  4.老師還為大家提供了小紙片,你認為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平均分)

  5.做實驗,必須有記錄,你打算怎樣來記錄。(教師提示)

  6.你覺得我們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按照記錄單中的要求,最后一份是否要計算?)

  7.怎樣讓老師知道你們組的實驗已經完成了?(整理實驗桌面、坐正、舉手)

  三、實驗:

  1.分組實驗。

  2.交流討論。

  3.點評小結。(全班交流)

  小提示:科學家通過使用測試證實:通常情況下,20℃的水中,50毫升水能溶解約18克的`食鹽或約5克的小蘇打。

  四、拓展:

  1.這節課我們用廚房里常見的食鹽和小蘇打又做了一個實驗,我們發現,一定條件下,它們的溶解水平不同,那么其他固體呢?

  2.氣體也會溶解在水中嗎?一定條件下,它們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一樣嗎?我們先來看一段比較簡單的實驗視頻。(表現氣體溶解在水中、從水中析出的視頻資料)

  3.課外探究:

  (1)上網查資料,了解氣體(比如氧氣、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嗎,溶解水平大小相同嗎?

  (2)汽水瓶實驗。自己探究課本第30頁的實驗,然后思考并嘗試創新這個實驗。

  【板書設計】

  4.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水平

  食鹽

  固體?溶解水平強?弱?

  小蘇打

  公平對比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大。幢砻娣e的大。、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2、過程與方法:

 。1)會做影響溶解快慢的實驗,能親歷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活動過程。

 。2)會設計“怎樣加快水果糖溶解”的實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探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實驗的樂趣。

  教學重點:

  會做影響溶解快慢的實驗,能親歷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

  會控制對比實驗過程中的相同條件、不同條件。

  教學準備:

  燒杯、玻璃棒、水槽、冷水、熱水、白糖、水果糖(方塊冰糖)、實驗記錄單、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起探究興趣

  1、談話:今天老師想泡一杯糖水喝,現在把這包白糖倒進涼開水中,老師可以馬上喝到有甜味的糖水嗎?

  2、學生回答(不可以)

  3、提問:為什么不可以?(白糖溶解速度很慢)怎樣做才能加快白糖的溶解呢?

  4、導入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溶解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ò鍟芙獾目炫c慢)

  二、探究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

  1、談話:現在請你們幫老師想想,用什么辦法加快白糖的溶解使老師盡快喝到糖水?2、學生猜測,教師根據猜測板書(板書攪拌、加熱水)

  3談話:這些方法都是我們的猜測,科學光猜測行嗎?(不行)

  4、提問:那么我們要怎么做?(做實驗)

  5、談話:今天同學們就當一回小小科學家,親自驗證自己的猜想。

  6、攪拌對溶解快慢的影響

  (1)談話:我們先來探究攪拌是否能加快白糖的溶解。

  (2)介紹實驗器材:我們將使用到的器材有:燒杯、玻璃棒、水、白糖

 。3)講解實驗方案:1)用托盤天平稱取兩份同樣多的白糖;

  2)分別往兩個燒杯中倒入100毫升的冷水;3)把兩份同樣多的白糖同時倒入兩個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其中的一杯水;4)觀察哪個燒杯中的白糖溶解得快。

 。4)提問:明白了嗎?老師要考考你們是不是真的明白了,剛才實驗步驟中的兩組實驗,不同條件是什么?相同條件是什么?

 。5)學生回答

 。ㄏ嗤瑮l件是:白糖的量、水量、水的溫度、倒入糖的時間;不同條件是:一個攪拌,一個不攪拌。)

  (6)介紹對比實驗:我們把這種“兩組實驗中,除了一個需要研究的條件不同外,其余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

  (7)談話:看來同學們是真的明白實驗方案了,具有做實驗的條件了,但是在做實驗前呢,老師還要幾點溫馨提示。

 。8)講解溫馨提示:(1)有秩序地做實驗,不大聲談論;

 。2)當聽到“5 4 3 2 1停”時,立刻停止實驗,組長整理實驗器材,保持桌面整潔,組員回到座位做端正。

  (9)談話:可以做到嗎?老師相信你們,現在開始做實驗。我們來比比哪一組的操作既規范速度又快。

 。10)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11)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現象:現在請組長來匯報你們的實驗結果,攪拌與不攪拌哪個溶解得快?

 。12)引導得出實驗結論:那說明攪拌是可以還是不可以加速白糖的溶解?攪拌可以加快溶解。

  7、加熱對溶解快慢的影響

  (1)過渡:剛才通過實驗我們證明了攪拌可以加快溶解,那么加熱又是否能加快溶解呢?我們來一起探究下。

  (2)提問:誒,探究加熱能否加快溶解也是一個什么實驗(對比實驗),那么這個實驗的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是什么呢?

 。3)學生回答

 。4)提問:真棒!大家已經找出了這個對比實驗的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那哪位同學來整理下該如何做這個實驗呢?

 。5)學生回答

 。6)出示實驗步驟:1)用托盤天平稱取兩份同樣多的白糖;

  2)分別往兩個燒杯中倒入100毫升的'冷水和熱水;3)把兩份同樣多的白糖同時倒入兩個燒杯中;4)觀察哪個燒杯中的白糖溶解得快。

 。7)談話:做這個實驗的溫馨提示與剛才第一個實驗一樣,老師相信你們可以做到,所以老師就不再次提醒了,可以嗎?那開始做實驗。

  (8)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9)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現象:小組長們請你們匯報下你們組的實驗結果

  (10)教師小結:溫度會影響物質的溶解,而加熱可以加快溶解。

  三、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1、提問: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了攪拌、加熱可以加快白糖的溶解,現在我們轉換研究對象,把白糖變成水果糖,你有什么辦法使水果糖盡快溶解在水中呢?

  2、學生回答

  3、談話:攪拌和加熱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已經知道了可以加快溶解,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再研究了,碾碎可不可以加快溶解呢?我們要通過實驗才知道,既然要實驗就必須有實驗方案,實驗方案你們嘗試著自己設計可不可以?老師相信你們,現在請各小組討論,并完成實驗方案,等下老師請大家來分享你們組的實驗方案。

  4、學生分組討論,完成實驗方案

  5、學生匯報、交流實驗方案

  6、談話:我們班的同學學習能力真快,已經能自己設計實驗方案了,一定也能嚴格按照實驗方法步驟實驗,由于時間關系呢,碾碎老師就不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做了,而是老師演示給大家看。

  7、演示碾碎能否加快溶解實驗:老師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兩塊一樣大小的冰糖,并提前把其中一塊冰糖碾碎了,為了使溶解速度更快,老師往兩個燒杯中都倒入100毫升的熱水,現在老師要同時把冰糖倒入水中,并都不攪拌它們。

  四、拓展應用

  1、出示習題,鞏固應用:在等待的這段時間呢,老師要檢測下同學們有沒有認真聽課,我們做習題,來比一比誰答對得最多好不好?

  五、課堂總結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幾種可以加快溶解的方法?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根據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溶解的快與慢》的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為主,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探究中感悟、探究中創新,較好地實現了小學科學課程的培養目標。

  本課教學中考慮到:①學生有豐富的生活積累,為探究搭建了平臺。②本課的研究內容源于生活,所以學生有極高的興趣,容易引發探究。③對單個變量進行控制的對比實驗活動,這里再次經歷,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鞏固也是一種提高,頗具挑戰性;谶@樣的學情,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在探究樂園里,積極主動地自主構建,從而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我從以下三方面來突破:(1)讓學生從眾多的問題中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這樣避免了學生思維的機械重復,提高了課堂的效益,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積極性。(2)讓學生在交流中自主修正完善設計。同時暴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學會如何進行對比實驗。比如:有的小組認為要來驗證攪拌對溶解速度有沒有影響,只需一個攪拌一個不攪拌就行了,此時我啟發學生展開激烈地討論,學生在分析中說理,在補充中完善,逐步明白了如何來控制單個變量,使問題迎刃而解。后兩次交流是在實驗方法設計完善后,目的是讓學生發現,盡管研究的問題不一樣,但方法卻相同,那就是每種對比中只允許一個條件不同,從而更好的理解了對比實驗的實質,發現了對比實驗的設計技巧,加深了認識。這一過程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過程,教師花了較大的力氣,適時引導幫助,讓學生在相互影響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思維從凌亂到有序,從表面到深刻。(3)有特色的材料和簡單有效課件的利用。在溶解過程中,可以清楚觀察到它們的擴散過程,便于學生比較發現,使得“快”與“慢”的過程十分具體形象。課件中直觀的圖示使學生比較快地理解了對比實驗的概念及要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快與慢04-14

快與慢08-15

快與慢作文07-29

快與慢作文(精選24篇)10-12

快腦子與慢腦子作文09-16

快與慢議論文08-10

快與慢的議論文05-23

快與慢議論文03-31

聲聲慢教學設計01-25

關于快與慢的高二作文09-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污码欧美激情h动漫在线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