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iuv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iuv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iuv教學設計1
【教材解讀】
《iuü》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漢語拼音2》,改變了以往教材中單獨學習單韻母i、u、ü及四聲的形式,而同時出現了聲母y、w及整體認讀音節“yi、wu、yu”的學習和認讀。這樣的安排,對于剛入學的兒童來說,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減緩學習坡度,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適應兒童認知的特點,增加對新知識的興趣,
【學情分析】
漢語拼音是一串抽象的表音符號,它缺乏具體內容,枯燥乏味,對于形象思維占優勢的一年級兒童在入學伊始更應注意不能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應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呈現各種活潑生動的學習形式,將枯燥的學習內容與具體形象的實物聯系起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將字母的音形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有意義的聯系。
【教學目標】
1、學會i u ü三個單韻母和y w兩個聲母,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
2、掌握i、 u 、ü、yi、wu、yu的四聲,能直接讀出他們帶調的音。
3、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i、wu、yu。
【教學重點】
i u ü y w及yi、wu、yü的發音和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帶調讀。
【教學難點】
讀準i u ü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字母卡片、四線格黑板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i u ü三個單韻母,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
2、掌握i、 u 、ü的四聲,能直接讀出他們帶調的音。
【教學重點】
i u ü 的發音和三個韻母帶調讀。
【教學難點】
讀準i u ü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字母卡片、四線格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卡片復習單韻母a o e及其它們的四聲。
2、教師揭題:昨天,我們和三個單韻母成為朋友,今天又有三個單韻母來到這里,他們想和大家交個朋友,你們愿意嗎?師板書課題i u ü。
二、學讀i、u、ü
觀察圖:你看到了什么?分別出示i、u、ü三個單韻母,請學生在圖中找它們。
1.(出示單韻母i卡片)這是單韻母i,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教師范讀)誰想讀讀?(學生練讀、指名讀、評讀)
2.(出示單韻母u卡片)這是單韻母u,聽老師讀:u u u,誰能學著老師的樣子讀讀這個音?(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3.(出示單韻母ü卡片)這是單韻母ü,聽老師讀:üüü,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指名領讀)
4.這三位拼音朋友你們是不是都認識了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猜啞謎”的游戲,看老師的口形,請你猜一猜老師發的是什么音。然后,從你的小卡片中找出它,舉起來,并大聲的讀一讀。
三、學寫iuü
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記住iuü這三個單韻母呢?同座之間互相交流討論。(鼓勵學生用圖與字母對照記或編兒歌記等多種方式,識記字母的形。)
2.全班匯報交流。
3.現在,我們要學著把它們寫下來。
4.(點擊課件:出示寫在四線格中的iuü)同學們,觀察一下iuü在四線格中的位置,說說它們分別寫在哪兒呢?
5.學寫單韻母iuü
(1)(黑板上貼出四線格)教師范寫i:第一筆豎寫在中格,要占滿格子。第二筆點寫在上格。
學生觀察后,自己在課本上先描一個,再寫一個。
(2)現在,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書中u和ü的筆順,同座互相說說u和ü怎么寫的?
指名回答,教師在四線格中范寫u和ü。
學生分別在課本上將u和ü描一個,寫一個。
(3)實物投影部分學生作業,師生點評。
四、學習四聲
1、出示i、u、ü的四聲,引導學生觀察,問發現了什么。
2、說說為什么i上的'標調要去點,ü上的標調不去點。
3、教師范讀i的四聲。學生練讀。
4、學生自學u、ü的四聲,把學會的聲調大聲地讀給大家聽,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5、通過同桌讀、做游戲、分組競賽等形式鞏固i、u、ü的四聲。
6、a o e i u ü,它們6個兄弟都是一家人,我們稱它們為→單韻母。比較單韻母分組賽讀。
7、打亂單韻母iuü四聲的順序,指名讀。
五、課外作業
練習i、 u 、ü的四聲。
六、板書設計: i u ü
衣服衣服 ī ī ī ī í ǐ ì
烏鴉烏鴉 ū ū ū ū ú ǔ ù
小魚小魚 ǖ ǖ ǖ ǖ ǘ ǚ ǜ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y w兩個聲母,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
2、掌握yi、wu、yu的四聲,能直接讀出他們帶調的音。
3、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i、wu、yu。
【教學重點】
y w及yi、wu、yü的發音和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帶調讀。
【教學難點】
讀準yi、wu、yu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字母卡片、四線格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卡片認讀6個帶調單韻母
2、今天我們要學習兩個聲母。聲母的發音和單韻母不一樣,他們讀得又輕又短。
二、教學聲母yw。
(一)學習y
1、觀察圖畫,說話引出y。板書:y
2、教學發音。
(1)教師示范發音,要求學生聽清發音,觀察口形,同時思考:聲母y的發音與以前學過的哪一個單韻母的發音差不多?(單韻母 i)
(2)比較讀,讓學生聽聽兩者有什么不同。聲母y音和單韻母i音相同,但要讀得輕些短些。聲母y也可以叫它大y。(范讀、領讀)
3、學生想辦法記字形。編順口溜:像個樹杈y y y。y兩筆完成,指出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二)學習w
1、觀察圖畫,說話引出聲母w。板書:w
2、教學發音。半扶半放:
(1)首先應該聽→認真聽、仔細看
(2)正確地念,模仿發音。
(3)比較u和w的發音,單韻母u發音響亮,聲母w發音輕短,我們又叫它“大w”。
3、想辦法記字形。編順口溜:像間屋子w w w
4、指導書寫。住在二層樓,由兩個“v”組成,不能寫得太寬,“v ”叫斜上斜下。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
1、講故事:星期天,小i(出示卡片i)一早醒來,就吵著要媽媽帶她去歡樂谷游玩。小i的媽媽是大y(隨機出示卡片y ,指導讀法)。大y媽媽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牽著她的手出門了,(這時出示音節yi),一路上,大家都和她們母女倆打招呼,稱她們為yi。歡樂谷里的人真多啊!大y媽媽擔心小i走失了,緊緊地牽著她的手,一步也不離開,所以“yi”是不分開的。
練習yi 的四聲
2、引導學生編故事學習wu,練習wu的四聲。
3、小ü沒人帶,急得哭了,大y看見了,就對小ü說“小ü妹妹別哭了。我帶你去,快把兩滴眼淚擦掉。”小ü聽了高興地把眼淚擦掉,跟大y走了。(將y卡片放在ü前面,把ü上兩點擦掉)這就成了音節yu。認讀yu的四聲。
4、打亂順序練習yi wu yu的四聲。
四、教學y w和單韻母拼成的音節。
1、說說圖上畫著什么?(一只烏鴉)板書:wū yā教師領讀。
2、讀音節ya,請學生分析聲母和韻母各是什么?提示:拼讀這個音節時,聲母y要讀得輕短些,韻母要讀得響亮些,兩音很快相碰連讀成一個音節。
4、拼讀音節四聲練習:
拼讀:yā yá yǎ yà。組詞讀:yā 鴨子的鴨,yá牙齒的牙,yǎ啞巴的啞,yà亞洲的亞。
誰能把聲母w和單韻母拼成音節讀一讀。組詞讀。
五、鞏固練習。
讀音節,再用音節口頭組詞。
六、板書設計 y w
yi y—a—ya
wu w—a—wa
yu
人教版iuv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i、u、ü 3個單韻母和y、w兩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i、wu、yu。
3.掌握i、u、ü、yi、wu、yu的四聲,能直接讀出它們帶調的音。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i、u、ü、y、w
區分聲母和韻母,讀出i、u、ü、yi、wu、yu的四聲
【教學難點】
韻母i u ü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會整體認讀音節yi、wu、yu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復習a、o、e
2.出示情境圖
(1)今天,陳老師帶來了一幅有趣的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圖上畫的是一個村莊的小河邊。)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圖上畫了螞蟻、烏龜、鯉魚)螞蟻為什么坐在烏龜背上?小魚見了會說什么?
(2)老師把圖上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兒歌,請跟我讀。(小螞蟻,要過河,烏龜伯伯把它馱,魚兒見了笑呵呵。)(相機在圖片上出示i、u、ü)
(3)揭題:三個小動物的名字中包含了今天要學習的三個單韻母i、u、ü。(出示課題2、i、u、ü)
三、學習韻母i、u、ü的讀音。
1、學習u的讀音。
這三個小動物中我們應該向誰學習呢?為什么?(我應該向烏龜伯伯學習,因為他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能主動幫助別人)(出示烏龜圖)
①今天我們要學的單韻母u,讀音就象烏龜的烏。(出示u)
②請同學仔細看老師的口型,認真聽,教師范讀u
③請跟我讀u,u,u,嘴巴小圓uuu(兩遍)
④開火車讀
⑤u的讀音象烏龜的烏,老師編了句口訣,一只烏龜uuu。(跟讀)
u的形狀象茶杯,老師又編了句口訣,一只茶杯uuu。(跟讀)
你能象老師一樣根據u的讀音、形狀自己編個口訣嗎?(火車開了uuu,一只烏鴉uuu)2、學習i的讀音。
圖上的三個小動物中你還喜歡誰?為什么?(小螞蟻,勤勞)(出示螞蟻圖)
①螞蟻的“蟻”是第三聲,如果把它改為第一聲,讀音就有點像單韻母i了。(出示i)②請同學仔細看老師的口型,認真聽,教師范讀i
③請跟我讀i,i,i,牙齒對齊iii(兩遍)
④開火車讀
⑤你能根據i的讀音、形狀自己編個口訣嗎?(一件衣服iii,一位醫生iii,)
3、學習ü的讀音。
圖上的三個小動物中還有一條可愛的小鯉魚(出示鯉魚圖)
①鯉魚的“鯉”是第三聲,如果把它改為第一聲,讀音就有點像單韻母ü了。(出示ü)②請同學仔細看老師的口型,認真聽,教師范讀ü
③請跟我讀ü,ü,ü,嘴巴扁圓üüü(兩遍)
④開火車讀
⑤你能給ü編個口訣嗎?(一條金魚üüü,魚吐泡泡üüü)
4、鞏固練習
①、剛才我們學習了"i、u、ü",這三個字母發音時,嘴巴不動,聲音響而長,所以我們叫它單韻母。再加上上節課我們學習的3個單韻母“a o e”。現在我們一共學習了6個單韻母,依次是“a o e i、u、ü”。你們能試著背一背嗎?
②、同學們背得很好,陳老師帶你們輕松一下,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ii我是i,我的朋友在哪里?ii你是i,你的朋友在這里。(i、u、ü、a、o、e)
③、陳老師帶大家玩個配音游戲,老師讀一個單韻母,但是不讀出聲音,你們看老師的口型,猜猜老師發的是哪個音,給老師配音好嗎?
三、學習四聲和寫法
1、出示ī í ǐ ì
2、范讀、領讀。
ī衣服的衣,醫生的醫。
í阿姨的姨,移動的移。
ǐ可以的以,椅子的椅。
ì容易的易,注意的意。
3、聽學生讀,個別指導糾正。
4、指導在四線格書寫i 。
5、同樣的方法學習u的四聲和書寫。
ū烏鴉的烏,屋子的屋
ú無用的無,吳老師的吳。
ǔ中午的午,五號的五。
ù動物的物,服務的務。
6、同樣的方法學習ü的四聲和書寫。
ǖ淤泥的淤。
ǘ吃魚的魚,剩余的余。
ǚ下雨的雨,羽毛的羽。
ǜ玉米的玉,體育的育。
四、區分讀法
1、比較二聲和三聲的讀法有何不同。
2、比較二聲和四聲的讀法有何不同。
四、學習i、u、ü的寫法。
1、學習i的寫法。
同學們能讀好i、u、ü了,怎樣寫好i、u、ü呢?
①你們看這幅螞蟻圖,說說i像什么?(i的一豎象螞蟻的身體,一點象螞蟻的頭)②指導寫法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8頁,看看i是怎樣寫的,先寫什么,寫在哪一格,再寫什么,寫在什么位置?用手指在書上劃一劃。
③老師用紅色粉筆在四線格中板書,學生書空
先寫一豎,寫在中格里,再寫一點,寫在豎的上方,在上格的中間偏下的位置。 ④教師用白色粉筆描紅。邊描邊講述描紅的要求:一筆描成,不出紅線,不涂改。 ⑤學生在書上描紅。
2、學習u的寫法。
i寫得很好,u該怎樣寫呢?
①你們看,u象烏龜身上的哪一部分?(u象烏龜殼的邊緣)
②指導寫法
請同學們看第8頁,誰來說說u有幾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寫在哪一格?
③指名上黑板板演,學生書空。
(注意兩豎要直,第一筆的彎要平滑)
④學生在書上描紅。
邊描邊講述描紅的要求:一筆描成,不出紅線,不涂改。
3、學習ü的寫法。
i、u會寫了,怎樣寫好ü呢?
①你們看這幅鯉魚圖,我們怎樣來記住ü的樣子呢?(ü中的u象金魚的身體,ü上兩點象金魚的眼睛)還有什么記住ü的好辦法呢?能用自己熟悉的字母來記嗎?
說得真好。剛才大家說了兩種記憶方法,一種是借用圖畫記憶,另一種是借用熟悉的字母記憶。這兩種記憶方法都很好。希望小朋友以后記憶新東西時,盡量用巧妙的方法記。 ②指導寫法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8頁,自學一下,ü的筆順,和每一筆的位置。用手指在書上劃一劃。 ③指名上黑板板演,學生書空
教師解說:先寫一個u,寫在中格里,再寫兩點,寫在u兩豎的上方稍微靠攏一些,也寫在上格的中間偏下的位置,和i一樣。
④學生在書上描紅。
邊描邊講述描紅的要求:一筆描成,不出紅線,不涂改。
五、鞏固練習。
布置課堂作業,播放音樂
同學們寫得真漂亮,相信你們一定能把習字冊寫好。拿出習字冊,寫i、u、ü各兩行。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六、總結:同學們學得不錯,寫得也很認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學扎實,回家要多讀讀書呀!第二課時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學習了六個單韻母,你能認讀嗎?
生:能。
(指名讀,老師把六個單韻母卡片依次貼在黑板上。)
師:我們給6個單韻母編了一首兒歌呢,來,一起念(邊拍手邊念)。(單韻母,六兄弟,a、o、e、i、u、ü。是老大小弟。)
師:單韻母六兄弟中有一個小i(課件i),你們想不想知道小i的媽媽是誰呀?(課件:Y)這利是小i的媽媽。小i的媽媽叫大Y,大Y是聲母,所以我們也叫它聲母Y。聲母要讀得又輕又短,聽老師讀Y,誰也會念?
生:YYY。
師:請小朋友看圖(課件:圖),圖上的什么像聲母Y的形狀?(樹杈閃動)
生:圖上的樹權像聲母Y的形狀。
師:我們可以編一首兒歌記住聲母Y:樹杈樹杈YYY,小i的媽媽是大Y。(老師指著樹杈,師生一起念出來。)
生:樹權樹杈YYY,小i的媽媽是大Y。
師:大Y媽媽和小i站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整體認讀音節,這個名字好長啊!我們簡單一點,就叫它音節yi吧。誰已經會念了?
生1:我會念:yi。
生2:我也會念:yi、yi、yi。
師:音節yi和小i一樣,也有四種聲調:yiyiyiyi(課件)怎么讀呢?我們先來聽聽圖上小朋友的朗讀。(放課件中的錄音)
生:老師,我也會讀,yiyiyiyi。(學生自由的起立朗讀)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老師讀,請一個小朋友把老師讀的音節指出來。yi,誰知道是哪個?
生:我知道。(學生上臺指)
(老師打亂順序讀其他的三個音節,讓學生上臺指。)
師:認識了音節yi就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啦,瞧,這個字(課件:姨)你認識嗎?如果老師給這個字注上音(課件:yi)你一定會認識的。
生:這個字是姨,阿姨的姨,yi。
師:對了,是阿姨的姨。那么這一個字念什么呢?(課件:衣)
生:是衣,衣服的'衣。
師:漢語拼音的用處真大呀,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很多很多的字呢。
師生一起念兒歌: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幫助學習普通話,我們一定學好它,學好它!
師:單韻母里面有一個小弟弟U,它呀,有一個聲母爸爸(課件W),叫大W。聲母W也要讀得輕、短:W。哪個小朋友也會讀?
生:W、W。
師:圖上的什么像聲母大W的形狀?(課件“房屋的屋頂”閃動)剛才我們給大Y編了一首兒歌,哪位小朋友也能給大W編一首兒歌呢?
生:屋頂屋頂WWW,小u的爸爸是大W。
生齊讀:屋頂屋頂WWW,小u的爸爸是大W。
師: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小手指擺一擺大W的形狀呢,你能試一試嗎?
生:能,這樣就是大W的形狀。(不同學生通過手的不同變換,擺出大W的形狀。)師:小朋友,大W寫在四線三格的什么位置?
生:大W寫在四線三格中的第二格。
老師范寫,學生臨寫大W。
師:大W和小u在一起,同樣組成了一個整體認讀音節(課件Wu)。音節Wu也有四聲。打亂順序,老師出示一個,指名讀一個。
師:小朋友,單韻母里的小U弟弟沒有爸爸媽媽,它可傷心了。你看,小U弟弟的臉上還掛著兩滴眼淚呢。小i的媽媽大Y看見小u弟弟哭得這么傷心,急忙走過來幫助他。于是大Y和小u站在一起就組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u。
生讀:yu。
師:小朋友,仔細看看,小u弟弟和音節yu,你們有沒有什么發現?
生:ǖ上的兩點不見了。
師:為什么不見了呢?
生:因為有大Y媽媽的幫助。
師:對了,小u弟弟看到大y媽媽來幫助他,心里可高興了。他連忙把眼淚擦掉,露出了笑
臉。
師生一起讀兒歌:小u沒父母,大y來幫助,擦掉眼淚樂呵呵。
師:音節Yu也有四種聲調,這一回,請小朋友給它標聲調,你喜歡標第幾聲就標第幾聲,標完后,讀給大家聽。
學生一邊說,一邊操作鼠標給yu標聲調,然后讀出來。
生1:我標的是第二聲:yu。
其他小朋友邊拍手邊說:對、對、對,就是yu,就是yu。
生2:我標的是第四聲:yu。
其他小朋友邊拍手邊說:對、對、對,就是yu,就是yu。
生3:我標的是第一聲:yu。
其他小朋友邊拍手邊說:對、對、對,就是yu,就是yu。
生4:我標的是第三聲:yu。
其他學生邊拍手邊說:對、對、對,就是yu,就是yu。
師: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沒有聽到過什么yu?
生1:魚,一條魚的魚;
生2:遇,遇見的遇;
生3:雨,下雨的雨;
生4:語,語文的語。
師:請大家拿出卡片和四種聲調符號,自己擺一擺,讀一讀。
生讀。
師:漢語拼音的用處真大呀,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這么多的漢字。我們一起再把剛才學的兒歌念一遍;
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
幫助學習普通話,我們一定學好它,學好它!
人教版iuv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42~45頁。
教材分析: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基于這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為什么要學平均數,注重引導學生在統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征,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問題,了解它的價值。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2.加強學生對平均數在統計學上意義的理解。
3.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問題,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方法:悟學式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預習思考:(感動、感覺)
《課前小研究》
1. 整理自己家里的書架,怎么使每層書架上的數一樣多?
2.2人1個小組比賽跳繩,并記下每個人跳的次數,和另一個小組比,說說哪個小組贏?
二、問題討論:課前小研究的交流與匯報(感知)
師:昨天,蒙老師給大家布置了課前小研究,請各小組拿出來,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這2小題?
【設計意圖:“悟學式教學”中強調了學生的課前預習與匯報交流的重要性,讓我們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全面依靠學生。因此,我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了課前小研究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等途徑,豐富平均數的相關知識,感知平均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并通過交流匯報,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教材分析:(感悟)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引入:(出示幻燈教師家的書櫥)現在我的書架上上層有12本書,下層有10本書,我想請同學幫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層書架上的書一樣多。
2.感知
(1)學生思考,想象移的過程。
(2)教師操作并問:現在每層都有11本書了,這個11是它們的什么數?
(3)師: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數,就是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平均數”這個新朋友,好嗎?
(板書:平均數)
【設計意圖:從現實生活導入,自然引出平均數概念,并巧妙滲透了平均數的區間范圍,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并不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為后面深化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預設。】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義,探求方法。
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按要求疊圓片,第一排疊2個,第二排疊7個;第三排疊3個。
師:看著面前的圓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我想使每排的圓片同樣多?
師:是個好問題!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研究怎樣才能使三排圓片同樣多。先動手活動,再互相說說法。
小組活動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的熱情。】
匯報交流。
生1:我們先從7個里拿出1個給3個,再從7個里拿出2個給2個,這樣每排的圓片就同樣多了。
生2:我們是以最少的一排2為標準。從7個里拿出5個,再從3個里拿出5個,然后把這6個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個,和原來2個合起來,每排都是4個,也同樣多。
師:不管怎樣移,我們都是把個數多的移給個數少的
請你想一想:在剛才移動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規律?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從不相等到相等
小結:像這樣,在總數不變的前提下,幾個不相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變得同樣多,同樣多的那個數就是原來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設計意圖:“平均數”與“平均分得的結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結果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量,而平均數只是一個表示中間狀態的抽象數量,這里又一次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2.初步應用,內化拓展。
師:剛才同學們用各種方法示出了平均數,請你選擇最喜歡的方法,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數是多少?)
生1:我是這樣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數是5,我在加的時候還用了湊十法。
生2:我是從7拿出2給3;6拿出1給4,通過移多補少得出7,3,6,4的平均數是5。
出示幻燈:身高情況
先估計一下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較一下估計準不準,誰先算好自己上來寫到黑板上。
生1:我是這樣想的,152拿出3個給146,151拿出2個給147,那么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就是149。
生2:我是這樣想的,這列數從146到153,里面少148與150,148與150的中間數是149,所以這些平均數是149。
【設計意圖: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進行觀察、估計、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及時內化了各種求平均數的方法,鼓勵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三)拓展練習
1.應用一。
小組活動:拿出準備好的調查表,先用計算器求出平均數,再互相交流看法與觀點。(調查表有小組成員的體重,身高,家里近幾個月的電話費、電費,上周的氣溫情況等)
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搜集,整理數據,并求出平均數,使學生體令“平均數”反映的某段時間內具有代表的數據,在實際的數據,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人們可以運用它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計算器的引入,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2.應用二。
請用計算器幫這位小選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學生表示贊同)
生2:我不同意,我認為應該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這樣才公平、合理。
師:這種求平均數的方法,你有沒有在哪里見過?(奧運會、電視比賽等)為了使比賽更公平,通常在比賽中采用這種方法求平均數。
【設計意圖: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3.應用三。
師:星期天,小麗高高興興去學游泳。她碰到一個難題,原來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麗身高134厘米,她在這個游泳池中學游泳會有危險嗎?
□會□不會□可能會□可能不會
(1)把自己的想法與同桌交流。
(2)指名說說(3個)
(3)學生評價。
師:平均水深只是一個代表數,他的實際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們在對待實際問題時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對待。
【設計意圖: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驗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們數學交流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問題嗎?
(五)課外延伸
推薦作業:
1、現在你對教師上課開始的問題“我們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決嗎?這一問題就留給大家課后去解決。
【設計意圖:呼應開頭,并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延伸,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悟學理念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指出“五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課堂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感動、感覺、感知、感悟、感恩”。從本節課的教學可知,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儲備了“平均數”的相關知識,因而我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注重學生的課前小研究,讓學生借助各種資源——同學的互助等,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主動建構關于平均數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實現教學的發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質功能。
悟學理念認為,要讓學生獲得知識經驗和發展,就必須教他們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新課程改革也視學習為“做”的過程、“經驗”的過程,凸現學生學習的實踐性特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不是把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而是進行了創造加工,將教材內容變成學生自己去學習、去研究、去感悟的活動內容,并把它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組織,這才是我們在當前設計教學時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人教版平均數知識點
基本公式:①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
②平均數=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差的和÷總份數
基本算法:
①求出總數量以及總份數,利用基本公式①進行計算。
②基準數法:根據給出的數之間的關系,確定一個基準數;一般選與所有數比較接近的數或者中間數為基準數;以基準數為標準,求所有給出數與基準數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這些差的平均數;最后求這個差的平均數和基準數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數,具體關系見基本公式②。
人教版iuv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i、u、ü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掌握i、u、ü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聲調。
3、學會使用四線格。
重點
教會學生讀準iuü三個單韻母的音。
難點
學會iuü的四聲,讀好二、三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i、u、ü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
2、掌握i、u、ü的四個聲調。
一、指導復習單韻母a、o、e
出示卡片,齊讀
今天我們來學習漢語拼音第2課
二、學習i、u、ü的讀音及四聲
1、教學單韻母i
(l)(出示第一幅圖)問:你發現了什么?(一件衣服)
(出示i的卡片)問:你會讀嗎?正音、指名讀。
(2)掌握i的四聲
出示i的'四聲,問:誰想試著讀一讀?正音,指名讀,齊讀。
2、教學單韻母u
(1)(出示第二幅圖)問:你知道了什么?(一只烏鴉,u和烏鴉的烏發音一樣)
指導讀,指名讀。
(2)學習u的四聲
分小組試讀,指讀。
3、教學單韻母
(出示第三幅圖及{的四聲}問:你想到了什么?
范讀、齊讀、領讀。
三、復習iu{的四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齊讀iu{的卡片,指讀iu{的四聲。
二、指導學習iu{的筆順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四線格中的i u
問:它們各占在什么格?(i、{占中格和上格,u占中格}
2、教師示范書寫:i u
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三遍。注意{的筆順:先寫u,再對著兩個豎右彎的豎寫兩點。
3、讓學生再練習三遍i、u
三、總結
我們學習了漢語拼音的第二課,掌握了iu三個單韻母的音、形及書寫。
四、布置作業
1、將iu的四聲在家庭作業本書寫一遍
2、朗讀課后短文
【iuv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學與問教學設計搭配的學問教學設計11-19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長城》教學設計12-06
《匆匆》的教學設計12-07
左右教學設計09-19
《勸學》教學設計08-17
歌曲教學設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