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時間:2025-03-19 16:35:02 曉映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精選2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精選25篇)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課本23-24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直觀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折的方法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之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

  教學準備:

  課件、一些軸對稱圖形圖片、紙和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好奇心。

  花園里有只可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見了小蜻蜓,對小蜻蜓說:“我們是一家人!毙◎唑丫推婀至耍沂切◎唑眩闶呛,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說,在大自然里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

  二、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這不,你瞧。蝴蝶找來了什么?

  課件出示:蝴蝶、楓樹葉、七星瓢蟲、蜻蜓、臉譜、交通標志、數字8、飛機、天平、一些字母等。這些圖形漂亮嗎?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2、引導觀察圖形,交流匯報

  剛才同學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你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生1:我發現他們都很美。

  生2:左右一樣。上下?

  生3:我發現它們是對稱的。

  師:你是怎么理解對稱的?

  生3:對稱就是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板書“對稱”

  (1)課題導入

  師:是啊,剛才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現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

  (2)結合剪紙作品,抽象概念

  師: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剪出一個葫蘆嗎?

  學生自己操作創作。(先把紙對折后再剪)

  教師選幾張學生剪得好的軸對稱圖形貼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剪的。

  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些圖形,你發現了什么?

  生1:他們的形狀不同。

  生2:他們的大小也不同。

  生3:他們的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生4:這些圖形上都有一條折痕。

  現在你們把你自己剪的圖形重新對折一下,你們會發現他們怎么樣?(兩邊完全重合)是的,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呢?

  學生回答自己理解的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那么這條折痕應該給它取個什么樣的名字呢?(對稱軸)

  老師把課前準備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燈籠、衣服等)

  三、實踐操作,深化認識。

  1、組織活動——折一折

  (1)每個學生剪下附頁中的圖1,先對折,看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再打開,看折痕的位置。

  (2)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折一折。組織學生將自己小組折出的對稱圖形進行展示并匯報各自的折法。

  (3)學生認識對稱軸,中間這條折痕我們就把它叫做對稱軸,用虛線表示。

  請學生用鉛筆畫出你們剪出的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小結:通過折、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么現在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樣的圖形。

  得出結論: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折痕所在得直線叫做對稱軸。

  四、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看下面那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2、找一找下列哪些數字、漢字、字母是軸對稱圖形

  3、用對折的方法找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

  五、回歸生活,體會美感。

  1、談一談: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對稱的圖形、物體,你能說一說嗎?

  2、欣賞生活、藝術、自然、建筑、剪紙等領域的對稱之美。

  六、總結全課,升華主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板書設計、

  軸對稱

  對折:兩邊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

  折痕——對稱軸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內容解析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知識的基礎上,來探索如何畫一個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

  教材首先通過一個在半透明的紙上描圖的方法,由左腳印得到與它對稱的右腳印,引導學生歸納得出軸對稱的特點,為探索畫軸對稱圖形作鋪墊.接下來,教材討論了如何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問題,通過一個“思考”欄目和一個畫出一個三角形的軸對稱圖形的例題,歸納得出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探索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了解軸對稱的特點.

 。2)能夠畫出簡單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

  2.教學目標解析

 。1)學生通過用折紙描圖的方法得到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的過程中,能夠歸納得出軸對稱的特點:軸對稱前后兩個圖形全等;對應點所連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2)學生在了解軸對稱的特點的基礎上,能畫出簡單圖形(點,線段,直線,三角形等)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并能歸納其畫法.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學生由于有了前面一節關于軸對稱圖形的知識,自己通過折紙描圖的方法得到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并歸納得出軸對稱的特點,這一過程應當不難.但如何畫一個平面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則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對于畫圖的思路往往一時難以想到,需要教師作好鋪墊,加以引導.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探索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問題導入

  問題1如圖,在一張半透明紙張的左邊部分,畫出左腳印,如何由此得到相應的右腳?

  師生活動:學生討論得出,把這張紙對折后描圖,打開對折的紙,就能得到相應的右腳。

  問題2在一張紙上畫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將這張紙折疊,描圖,再打開紙,看看你得到了什么?

  師生活動:學生動手畫圖,全班展示、交流.歸納:由一個平面圖形得到與它關于一條直線對稱的圖形.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用折紙描圖的方法,得到一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的對稱圖形的過程,積累畫圖的經驗,為歸納軸對稱的特點作鋪墊.

  問題3一個平面圖形和與它成軸對稱的'另一個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師生共同歸納:這個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新圖形上的每一點都是原圖形上的某一點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連接任意一對對應點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得出軸對稱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為探索作一個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作準備.

  2.探索新知

  問題4如圖,有一點a和直線l,如何作出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a′?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思考,師生共同歸納出畫法:過點a畫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點o,在垂線上截取oa′=oa,點a′就是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作一個點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點,領會作圖的方法要領,為探索作一個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打基礎.

  問題5例1如圖,已知△abc和直線l,畫出與△abc關于直線l對稱的圖形.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作圖,全班展示交流.

  追問:如何驗證畫出的圖形與△abc關于直線l對稱?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從折疊和說理兩個方面進行驗證.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畫圖的過程中,積累畫圖的經驗,了解畫圖的道理.

  問題6如何作出一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圖形?

  師生活動: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師生共同歸納:幾何圖形都可以看作由點組成.對于某些圖形,只要畫出圖形中的一些特殊點(如線段端點)的對稱點,連接這些對稱點,就可以得到原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概括畫一個圖形關于給定對稱軸的對稱圖形的方法,體會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3.鞏固運用

  練習完成教科書第68頁的練習第1,2題.

  4.歸納小結

  教師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2)一個平面圖形和與它成軸對稱的另一個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3)畫軸對稱圖形的一般方法是什么?依據是什么?

  師生活動:學生自由小結,教師適時點評、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梳理本節課所學內容,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畫軸對稱圖形的一般方法,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優化.

  5.布置作業

  教科書習題13.2第1題.

  五、目標檢測設計

  1.下面關于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的錯誤說法是().

  a.這兩個圖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

  b.任意一對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c.連接任意一對對應點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d.其中一個圖形可由另一個圖形平移得到

  【設計意圖】本題主要考查軸對稱的特點.

  2.作已知點關于某直線的對稱點的第一步是().

  a.過已知點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相交

  b.過已知點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c.過已知點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d.不確定

  【設計意圖】本題主要考查畫一點關于某直線對稱點的方法.

  3.如圖是由三個小正方形組成的圖形,請你在圖中補畫一個小正方形,使補畫后的圖形為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本題主要考查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和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4.在圖中作出△abc關于直線l對稱的△.

  【設計意圖】本題主要考查畫一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圖形的方法.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交流中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認軸對稱圖形,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充分感受數學中的對稱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

  多媒體課件、兩架飛機模型、卡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課題游戲,感知對稱

  教師教學生做動作把題目倒過來(手掌橫放,向上翻轉180度,邊說“翻上去”)。教師規范“稱”的讀音,有三個,這里讀chen,領讀軸對稱、軸對稱圖形。

  二、認識軸對稱圖形

  (一)初步感知對稱圖形

  1.老師在黑板上先畫出半個花瓶,說軸對稱圖形都非常漂亮。師有意畫壞另外半個花瓶。學生跺腳,教師追問,為什么你認為不漂亮?學生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要兩邊一樣。這個花瓶是不對稱的。

  2.師提問,引起思考:怎樣一次得到一個完整的軸對稱圖形呢?

  (1)將紙對折(2)在折紙處畫一半花瓶(3)打開

  教師按上述方法操作,把剪好的花瓶貼在黑板上。

  3.教師:如果這兩個花瓶有一個是軸對稱圖形,你認為是哪個,為什么?

  4.小結:像這樣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板書:完全重合)

  5.練習: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小烏龜會做操

  (二)理解認識對稱軸

  師:每個軸對稱圖形都有一條對稱軸,你認為剪出的這個花瓶的對稱軸在哪?

  師小結:對稱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這條折痕,我們就把它叫“對稱軸”。這些圖形就叫“軸對稱圖形”.三、趣味練習,強化新知

  1.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指出對稱軸

  實物圖、交通標志(變換方向)

  教師小結:軸對稱圖形與方向和位置無關,只與圖形有關。

  2.古文字(通過對比,進一步認識軸對稱)

  3、紅點與哪個點對應(滲透高年級軸對稱,找對應點)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強化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全面認識,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判斷軸對稱圖形。】

  4.拓展延伸:

  除了軸對稱其實還有中心對稱,太極陰陽圖就是中心對稱,圍繞中心點通過旋轉對稱。課件演示:通過旋轉,完全重合。

  5.為什么學軸對稱

  演示飛機利用軸對稱設計,利用平衡原理平穩飛行。

  教師拿模型飛行演示對稱和不對稱飛行狀態

  四、動手創造

  布置學生課后動手做軸對稱圖形,可以利用折紙的方法,也可以用電腦復制翻轉功能設計軸對稱圖形,來創造美。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制作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中的對稱美,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4

  教材依據: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章節:第三冊 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例2

  設計思想:

  1.努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本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圖案,涉及建筑、動物、植物、標志(汽車、建筑)、數學圖形等方面,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學生在這些圖案的認識過程中學習新知,應用新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致力于學習方法的改變.由于本節課的知識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基礎,因此,本節課可以考慮也應該考慮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合作、討論、動手操作、收集材料、圖案設計等方式在本設計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處理好概念教學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本設計先讓學生觀察圖案,然后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有關的概念,再讓學生把概念運用到實際問題情景中,這樣的設計過程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并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

  2、能準確地判斷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

  4、引導學生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

  2、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對稱圖形的位置和條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一,剪刀、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音樂情境導入。課件演示對稱圖片,讓學生感受對稱美,并引導他們去發現這些圖形的特點。

 。ㄍㄟ^讓學生欣賞大自然中和人類文化遺產中的對稱圖形導入新課,既陶冶了情操,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作好鋪墊。)

  二、新授課

  (一)結合課件,講解例題1。

  課件展示四個軸對稱圖形。(蜻挺、樹葉、蝴蝶、臉譜)

  小組討論:你發現了什么?;你猜猜對折后會發生什么情況?

 。ù笃聊谎菔舅膫圖形兩側重合的動畫過程)通過觀察得知:這些圖形的兩側分別對應相等)

  (二)操作,認識對稱軸。

  展示大樹、蜻蜓、烏龜三個軸對稱圖片。

  提問:老師是如何剪出來的?(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折痕兩側的圖形完全重合,所以先對折再剪)

  操作:教師示范例題2“剪衣服”

  小組合作:剪一個你喜歡的對稱圖形。配樂剪軸對稱圖形比賽。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彩色紙用對折的方法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后貼在白紙上。并把剪得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欣賞。

 。ㄔ跉g樂的音樂聲中競賽,目的是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調節;把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軸對稱圖形的美。)

  提問:你發現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點?

  總結提出概念:對稱軸。講解對稱軸性質。找學生在黑板展示的對稱圖形中找到并畫出對稱軸。

  三、練習

  (一)基礎練習,加深認識

  1,課本“做一做”(檢查學生能否運用新知準確判斷軸對稱圖形。)

  2、拓展練習:找出哪些圖得到是對稱圖形,并畫出對稱軸。

  3、“折一折”:練習十五第二題(正方形、長方形、圓都是軸對稱圖形。接著指導學生從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幾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逐個演示操作過程。重點指導折圓的對稱軸。并啟發學生說出: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ㄔ诓僮髦校瑢W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畫一畫”:練習十五第三題(檢驗學生會否在小方格中畫出對稱圖形)

 。ǘ┚C合練習,拓展思維

  1、游戲—全體起立,跟著音樂做動作,音樂停時擺出一個對稱姿勢。再請三人上臺表演。

  2、搶答。觀察周圍哪些事物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

 。ㄟ@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3、觀察并說出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

 。ㄟ@題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為日后的學習做鋪墊)

  四、總結

  (一)提 問:今天學了什么?

  什么叫軸對稱圖形?

  怎樣判斷軸對稱圖形?

  什么叫對稱軸?

  怎樣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ǘ┰u 價: 1、學生互評(公認表現突出的給予獎勵)

  2、教師對個人、全班表現給予評價。

  (三)結束語: 對稱是一種美,是數學美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希望大家能運用今天所學知識把我們生活裝扮得更美麗、更精彩!

  附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如果一條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

  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對稱軸: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教學反思:

  《軸對稱圖形》(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2課時的內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直觀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力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反映和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

  1. 從興趣入手,以興趣為先導,創設了輕松的心境。針對小學生年齡偏低,抽象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的實際情況,我借助一幅幅賞心悅目的的圖像,這樣做到了“寓知識于娛樂,化抽象為形象,變空洞為具體”,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形象性、趣味性。使學生在情境中發現數學信息,找出數學規律,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新的“數學思想”。

  2. 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力圖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再創造,以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軸對稱的含義,變“學”數學為“做”數學,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整個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了對稱圖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對稱圖形的內在美。通過欣賞同學的作品這一活動,使學生在欣賞漂亮圖案的同時與大家分享“創造美”的愉悅,體驗數學的美和創造的美。學生在相互交流和觀摩同學作品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啟發而獲得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源。

  3.挖掘教材中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因素,不僅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讓學生自主地折紙、剪圖案,發揮他們的想象,創造性地剪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學了“軸對稱圖形”后,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利用了“軸對稱圖形”的例子,這些活動,從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4. 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喚醒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讓學生建立自信,超越自我。

  這樣的設計,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與空間還給了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發展需求,較好地體現了教學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理念。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實物圖案和平面圖形中識別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和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制作。

  教學難點:

  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剪刀、彩紙、圖形紙、釘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情景導入

  1:欣賞錄像。(課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觀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觀察,初步感知

 。1)認識對稱

  觀察照片,你能發現它們有什么特點嗎?(師課件點擊放大剪紙圖。)

  生:它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

 。ㄕn件點擊返回)那其它物體有沒有兩邊也是一模一樣的呢?

 。2)揭示對稱

  像這樣物體的兩邊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它是對稱的。那這些物體它們都是對稱的。

 。3)擴展認識

  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也是對稱的呢?(課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同桌之間自由說,全班交流)

  2、操作,體會特征

 。1)從物體到圖形的認識

  把這些對稱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電腦出示按天安門、飛機、獎杯、蝴蝶等實物畫下來的圖形)

  繼續觀察,這幾個圖形有什么特點呢?

  任選一個圖形,在小組內合作,嘗試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它

  們是對稱的呢?

 。▽W生操作,教師巡視,選擇不同的實驗方法。)

  交流反饋。演示折紙過程:對折后兩邊是對稱的

  板貼:對折

  師:那再請同學們觀察一下,你把圖形對折后發現了什么呢?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小組交流)

  生:它們對折后兩邊是對稱(一模一樣)的。

  師:那其他圖形也是這樣的嗎?師加以補充:像這樣,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一樣(對稱),稱為完全重合。板貼:完全重合

  師: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請電腦老師來演示一下。(電腦演示:2個對折完全重合的過程)。請大家把其余的兩個圖形再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操作,小組交流述說)

  師:這些圖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點名回答)

  生:它們對折后兩邊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結:像這樣,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ò逄狠S對稱圖形的概念)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軸對稱圖形(板貼課題:軸對稱圖形)

  師:這些圖形都是(學生講軸對稱圖形),那誰來說說這三張圖形為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呢?

  生:(點名回答)它們對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軸對稱圖形。

  師:如果把剛才對折后的圖形打開來看看,還發現什么呀?

  生:一條折痕。

  師: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電腦演示對稱軸)(板貼:對稱軸)

  師:你能找出另外兩張圖形中的對稱軸嗎?相互說一說。(同桌交流)

  師:(小結)現在同學們知道什么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小組交流)

  3、識別,加深體驗——動手操作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今天,一些圖形娃娃也非常高興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但它們有個要求(電腦出示P57“試一試”)要請同學們運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大家能滿足圖形娃娃的要求嗎?組長拿出信封中的圖形,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動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選的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小組合作操作)

  師:(點名回答)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

  (點名回答,學生投影展示)

  師:那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

 。c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操作,同學們知道怎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嗎?

  生:(請2—3名學生說)

  4、訓練,鞏固特征

  師:看來同學們學得真棒。∠旅鎱抢蠋熌鼐鸵獊砜伎即蠹伊。

 。1)師:(課件出示第58頁第1題)這是我們生活中常會看到的`一些圖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們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直接提問,課件演示1—2個是軸對稱圖形,對有疑問的再演示)

  (2)師:同學們知道嗎,我們學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軸對稱圖形呢!就讓我們在搶答游戲中把它們找出來吧,看誰的反映最快。(教師舉字母卡片,學生搶答)

 。3)師:(小結)為什么N、S不是軸對稱圖形呀?

  生:(上來動手折一折)因為它們對折后不會完全重合。

  師:所以軸對稱圖形一定要對折后能完全重合。(學生一起說)

  三、做一做——內化新知

 。1)教學例2做軸對稱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動手來做一個呢?請組長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組合作,各顯神通吧,看哪個小組制作的軸對稱圖形最美了。(小組合作設計,教師巡視)

  師:誰來把你的作品給大家展示一下呢?

 。ㄕ2種不同的方法到實物投影上展示,講講他們的做法)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呀,我們做出來的軸對稱圖形對折后能(學生講完全重合)(教師在實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2)師:昨天吳老師也剪了幾個軸對稱圖形,(電腦出示P59第4題)下面的圖案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你能連一連嗎?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59頁,在書上完成。(學生獨立完成,再點名回答,電腦相機演示連線)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呢?把你學到的本領告訴你的小組同學。

 。▽W生小組交流,再點名回答)

 。▽φ酆竽芡耆睾系膱D形是軸對稱圖形,對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還學會了做軸對稱圖形。)

  五、鞏固練習

 。1)師:同學們的收獲可真大!那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每個國家都有國旗,大家知道我國的國旗嗎?(電腦出示P59第5題)你能在下面一些國家的國旗中,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我們用手勢來表示,如果是軸對稱圖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軸對稱圖形你就搖搖手,明白嗎?

  (全班學生一起用手勢表達,老師在電腦上演示)

 。2)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的軸對稱圖形,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來畫一個軸對稱圖形呢?(電腦出示P58想想做做3)畫出下面每一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ǚ_書到P58,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再電腦演示,做對的舉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師:軸對稱圖形以其特有的對稱美,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和諧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對稱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對稱的建筑,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娔X配樂欣賞著名的建筑圖片)

  師: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到雅虎、百度網站去查閱一些有關軸對稱圖形的資料,和同學交流一下。

  教學反思:

  本課是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容,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難點是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也為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

  這是一堂集欣賞美與動手操作為一體的綜合實踐課,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注重培養學生觀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為主。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6

  設計思想:

  1、努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本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圖案,涉及建筑、動物、植物、汽車、建筑、數學圖形等方面,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學生在這些圖案的認識過程中學習新知,應用新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致力于學習方法的改變。由于本節課的知識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認識基礎,因此,本節課可以考慮也應該考慮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討論、動手操作、圖案設計等方式在本設計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處理好概念教學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本設計先讓學生觀察圖案,然后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有關的概念,再讓學生把概念運用到實際問題情景中,這樣的設計過程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并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

  2、能準確地判斷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

  4、引導學生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

  2、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確定對稱圖形對稱軸的位置和條數。

  2、根據對稱軸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一個,3個軸對稱圖形、剪刀、彩紙、長尺、透明膠、方格圖、磁團、板書材料(軸對稱圖形、完全重合、對稱軸)。

  為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一個,彩紙,剪刀、尺子、教材和習題復印件。

  學生:筆。

  教學過程

  一、探究新知

 。ㄒ唬┱J識軸對稱圖形。

  1、觀察圖形,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圖片嗎?先請小朋友們欣賞幾幅圖片,這是……

  生:蜻挺、臉譜、樹葉、蝴蝶。

  師:美嗎?小眼睛,仔細觀察,他們每個圖形的左邊和右邊,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和同桌的小伙伴說一說。

  2、同桌交流。

  3、反饋。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和大家說一說?

  4、猜想。猜一猜,把每個圖形對折,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ù笃聊谎菔舅膫圖形兩側重合的動畫過程)

  小結:像這樣,一個圖形對折以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我們就把它叫做軸對稱圖形。

  5、板書課題:軸對稱

  6、判斷(檢查學生能否運用新知準確判斷軸對稱圖形。)

  師:老師這還有一些圖片,同學們看看,它們是軸對稱圖形嗎?

 。▽W生判斷后,說理由,再動畫演示對折效果及判斷符號。)

  7、說一說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軸對稱圖形美嗎?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東西也是對稱的?

 。ㄟ@樣設計,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檢查了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小結:老師發現小朋友們個個都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真棒!

  (二)認識對稱軸。

  1、猜軸對稱圖形

  師:老師剪了幾個軸對稱圖形,想看嗎?只給你看一半!猜猜,這是什么?你怎么猜是飛機呢?

 。ㄕ故撅w機、魚、窗花三個軸對稱圖片。)

  2、教師示范剪軸對稱圖形。

  師:老師剪的軸對稱圖形美嗎?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剪的?其實剪軸對稱圖形可簡單啦!只要你把紙對折一下,在上面隨便怎樣剪,就能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了。這是什么?(衣服)

  3、學生嘗試剪,交流展示。

  看著這么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已動手,剪一個軸對稱圖形?現在就請拿出剪刀和彩紙,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剪完后,貼在黑板上。

  (在歡樂的音樂聲中動手操作,目的是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調節;把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軸對稱圖形的美。)

  4、認識對稱軸。

  師:小朋友們的手可真巧啊!剪出了這么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有××、有××,太棒了!雖然大家剪的軸對稱圖形都不一樣,但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們剪的軸對稱圖形中間都有一條什么呀?

  生:線。

  師:對了,我們用尺子把這條線畫出來,這條線就叫做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板書:對稱軸。

  請學生指出另兩個圖形的`對稱軸,教師畫。

  師:瞧!對稱軸把每個圖形都分成了完全一樣的兩半!

  5、畫對稱軸。

  師:找對稱軸是難不到大家了。那你們能把找到的對稱軸畫出來嗎?請同學們在練習1中畫出來。

  展示學生作品,并評價是否正確。

  師:老師也畫了,和你們畫的一樣嗎?對稱軸都在每個圖形的……

  生:中間。

  6、折對稱軸。

  師: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是軸對稱圖形,我們以前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也是軸對稱圖形,小朋友們,你們能找出它們身上的對稱軸嗎?請同學們拿出這三個圖形,動手折一折。

  折好后用展臺展示。學生演示從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幾條對稱軸。重點指導折長方形和圓的對稱軸,并讓學生發現:長方形對角折不能折出對稱軸,圓有很多條對稱軸。)

 。ㄔ诓僮髦,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7、“畫一畫”:(檢驗學生是否會在小方格中畫出對稱圖形)

  師:老師還為大家帶來了兩位朋友,大家想不想見見。它們就藏在方格紙上,(出示圖)它們還不好意思呢,只露出了一半。小朋友們,你能根據對稱軸畫出它們的另一半嗎?

  1、師生合作,畫第一個圖形。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它的另一半怎么畫呢?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后,再和小組內的小伙伴商量商量,看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反饋。先畫點,從對稱軸開始,點往左邊走了幾格,往右邊也走幾格,最后把點用線過起來。

  學生說,教師畫。

  2、學生獨立畫出第二個。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畫出第二個朋友的一半。你們畫出了什么?(展示兩份學生作品)你們是這樣畫的嗎?

  二、總結

 。ㄒ唬┨釂枺航裉炷銓W到了什么?你認為今天誰表現的很棒?你覺的自己學的怎么樣?我們的課即將要結束了,你想和老師說什么嗎?

  老師也非常開心能和大家一起上課!

  (二)欣賞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結束全課:今天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軸對稱是一種美,是數學美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最后,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更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演示)

 。ㄍㄟ^讓學生欣賞大自然中和人類文化遺產中的軸對稱圖形,陶冶情操,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完全重合

  (圖略)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7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29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對稱現象,初步理解對稱軸和軸對稱圖形的含義,掌握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2、經歷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動,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發展空間觀念。

  3、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美感。

  教學重點:

  認識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掌握識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說說在游樂場喜歡玩的項目,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2、從蝴蝶形狀的風箏引出“對稱”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一)觀察圖形,認識對稱

  1、觀察幾幅對稱圖形,引導學生感悟對稱。

  2、說一說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二)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

  1、猜一猜:出示幾幅軸對稱圖形,猜一猜它們是怎么來的。

  2、動手操作,剪出軸對稱圖形

  (1)師示范剪一件上衣的過程: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

  (2)生動手剪出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

  (3)交流展示學生的作品

  3、認識對稱軸

  (1)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

  (2)畫一畫:師示范畫出對稱軸,然后學生自己畫,再交流。

  4、初步理解軸對稱圖形

  (1)說一說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初步理解軸對稱圖形。

  (2)議一議:討論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對折后完全重合才是軸對稱圖形)。

  (3)舉一舉身邊的軸對稱圖形的例子。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2、猜一猜:出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圖形。

  3、折一折、畫一畫、數一數: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欣賞軸對稱圖形的美麗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A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經歷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圖案,探索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的共同特點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點。

  B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認識軸對稱,能夠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軸對稱。

 。2)過程與方法目標:

  A通過認真觀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況軸對稱的共同特征。

  B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舉出符合軸對稱特征的物體。

  C學生通過親自實驗、探索,研究、發現、應用軸對稱,實現真正的"做數學"。

  (3)情感與態度目標

  A欣賞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體會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它的豐富文化價值。

  B欣賞生活中的對稱美,增強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概念,并能簡單識別。體會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它的豐富文化價值

  難點:能正確地區分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本章是《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圖形與變換中重要的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平面圖形的認識(一)和(二)基礎上來探索、研究、認識軸對稱,學生能夠通過欣賞、探索生活中的軸對稱,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歸納總結的能力,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所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圓滿地完成上述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墨水,紙,剪刀,課件

  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特點,教學過程分為七大步:

  第一步:創設情境、欣賞激趣:通過多媒體進行圖片欣賞

  在看圖片之前,師提醒:觀察這些圖片形狀是怎么樣的?他們有什么共同的特性?

  學生欣賞后異口同聲地回答:它們是對稱圖形

  師:什么樣的對稱?

  預習的同學回答:軸對稱

  師: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所要研究的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豐富的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實例,讓學生欣賞并體會軸對稱,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更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二步: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實驗探究新知識并簡單應用。

  學生實驗一:

  師:把一張紙對折,然后從折疊處剪出一個圖形,想一想:展開后會是什么樣的圖形?位于折痕兩側的圖案有什么關系?

 。▽W生分組活動,合作交流后選代表回答實驗成果)

  生一:我們得到了一個美麗的圖形:飛鳥,它有對稱美

  生二:我們得到的是大樹和五角星,它們是對稱的

  生三:我們得到的是軸對稱圖形,位于折痕兩部分的圖案能夠完全重合

  師:你們的發現真是了不起!那么你們能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一: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生二:不對,應該是沿著一條直線折疊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

  師:很好,那么重合的點就是對稱點,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動畫演示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鼓勵每個學生親自實踐,積極思考,體會活動的樂趣,在樂學的氛圍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并學會且應用新知!

  找一找:盡可能多的從你周圍的環境中找出軸對稱的物體和建筑物

  學生暢所欲言……

  (師提示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還有已經學過了哪些簡單的圖形,數字,字母……)

  生:我覺得平行四邊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因為如果將平行四邊形剪拼成一個長方形的話,長方形肯定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師:哦,這是他的想法。

  生:我覺得平行四邊形不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因為它無論怎么對折,兩邊都無法重合,所以我認為不是。

  師:(激動上前與她握手)謝謝。不過感謝你并不表示我贊成你的意見,只是你為我們的課堂創造出了不同的聲音。(繼而面向全體同學)兩種不同的聲音,你更傾向于哪種觀點?(學生紛紛舉手表決,各有一部分學生贊成其中的一種觀點)來,認為它不是軸對稱圖形的一方,先亮出自己的觀點。

  生:我們組將這個平行四邊形對折后,發現無論怎么對折,兩邊都無法重合,所以它不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師:有道理,反方誰來?

  生:我們組將這個平行四邊形剪拼成一個長方形,而長方形顯然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所以我們認為它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師:聽起來好象也有道理。

  生:我們反對。因為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關鍵是看對折后兩邊能否完全重合,而這個圖形對折后顯然無法重合。

  生(補充)而且你們將這個圖形剪拼后,已經改變了這個圖形的形狀和性質,所以我們認為它原本不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師:(回到贊成"是的"一方)聽了對方的闡述,再結合我們一開始探討軸對稱圖形時的要求,你現在的觀點是——

  生:(沉默一會兒后)現在我也同意這個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了。

  師:(微笑著)謝謝。你的退讓,讓我們進一

  步接近了真理。

  ……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對所學的知識及時鞏固,有利于知識的內化,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請你來判斷:觀察課件上的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

  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

  學生實驗二:折紙印墨跡

 。▽W生分組完成實驗)

  師提出問題1:你發現折痕兩邊的墨跡形狀一樣嗎?為什么?

  問題2:兩邊墨跡的位置與折痕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充分觀察、討論和交流,并指名匯報):

  生1:我們組發現兩邊的墨跡形狀一樣,因為它們折過去能完全重合。

  生2:我們組的發現和他們一樣。

  生3:兩邊的墨跡關于折痕成對稱。

  生4:我想補充的是兩邊的墨跡是關于折痕成軸對稱。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那你們能說說究竟什么樣的兩個圖形成軸對稱?

  生1:一個圖形和另一個圖形能完全重合,這兩個圖形是成軸對稱。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應該是一個圖形沿著某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和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稱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

  師:你真是太聰明了!

 。▌赢嬔菔荆瑤熒餐偨Y出軸對稱、對稱軸及對稱點的概念,)

 。ㄕn件展示練習,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

  第三步: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區別與聯系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能說說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是一回事嗎?

  生齊答:不是

  師:那誰能說說它們的關系呢?

 。ㄒ妼W生面有難色,讓學生先思考交流)

  生1:軸對稱是兩個圖形,軸對稱圖形是一個

  師:說的好,誰還想說?

  生:它們都是沿著一條直線折過去的,并且能重合。

  生:如果把成軸對稱的2個圖形看成一個整體,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如果把一個軸對稱圖形看成兩個圖形就是成軸對稱。

  師:怎么看成兩個圖形才能成軸對稱呢?

  生:哦,應該是位于對稱軸兩旁的部分看成兩個圖形。

  師:你可以當小老師了!把各位同學的發現合起來就是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區別與聯系。

  【設計意圖:要給學生充足的觀察、分析、思考的時間,鼓勵學生充分地發表自己的發現與想法。通過自主探索與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進一步理解新知并能準確運用新知!

  第四步:中考回眸

 。ㄕn件展示中考題)

  【設計意圖:教學內容直指中考,說明學習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

  第五步:課堂回顧,暢談感受。

  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只有學好了數學,才能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誰想說說你今天收獲了什么?

  生:我今天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

  生:我通過觀察發現了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系。

  生:通過欣賞圖片,我感受到了對稱圖形的美。

  生:通過找生活中的軸對稱物體,我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

  【設計意圖:給學生留出時間回顧梳理所學知識,讓學生暢所欲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六步:課外延伸,激發興趣。

 。ㄕn件展示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的同時,欣賞曲調對稱的《雪絨花》)

  【設計意圖:再次感受生活中的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曲調對稱的歌曲,既鞏固了所學的內容實現課程內容的整合】

  第七步:小小設計師

  動腦動手:用你獲得的知識為你的學校或08奧運設計;铡铡

  【設計意圖:為學生布置了開放性的課后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室,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的實用性和生活化】

  總之,整堂課的設計思路是:

  從實際問題通過數學建模轉化為數學問題,然后再用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教后反思:】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改善教與學的方式。

  1、加強實驗操作活動,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

  在學習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時候,充分讓學生通過實驗去感知、思考、探索新知識。從更深層次上理解概念。

  2、重視比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本節課中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是兩個重要概念且易混淆。在教學中充分的進行比較,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建立、理解概念,而且有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事物與概念間的內在聯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進行教學:

  書本是有效的"教學平臺",但是在本節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書本進行重組與優化,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動畫演示形象直觀的感知新知識,讓學生學得輕松、有趣、扎實。

  5、實現課程內容的整合:

  在欣賞美麗的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的同時,播放曲調對稱的歌曲,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課程內容的整合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9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教材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6頁~57頁例題“想想做做”。

  目標預設:

  1,知識與技能:了解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會識別和設計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過程與方法:通過仔細地觀察、猜想、操作,驗證,思考,培養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感受數學中的對稱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1號信封:天安門、飛機、獎杯圖;2號信封: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五邊形紙片;剪刀,彩紙

  教學過程:

  一、觀圖激趣,初步感知

  出示春天郊外游覽的幻燈片(小朋友在郊外盡情地玩,田野里鮮花盛開,幾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交流談話。

  師: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自由的說)?花叢中的蝴蝶美嗎?老師把它剪下來好嗎?(生:好。教師現場剪紙蝴蝶,剪好后貼在黑板上)剛才老師是怎樣剪的呢?有什么特征呢?

  生:先對折,然后再剪的;我發現老師這樣剪,左右兩邊是一樣的,把左右兩邊對折過來,它們是一模一樣的,左右對稱的。

  師: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你還見過這樣的物體嗎?

  學生舉例……(鼓勵學生多說,盡可能展開廣闊的思維活動)

  [在情境中,讓學生從熟悉的剪紙人手,通過學生的觀察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二、操作驗證,形成概念

  1,操作,理解意義。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組物體的圖片(天安門,飛機、獎杯),請小朋友選一個,對折,然后跟同學說一說(選三人在實物投影上交流),你發現了什么?這三個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

  生:對折后中間有一條線(教師指出:這一條線有一個名字叫:對稱軸);對折后兩邊的圖形能完全重合;把左右兩邊對折過來,它們是一模一樣的,左右對稱的。

  小結:是啊,它們對折后,折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叫它軸對稱圖形!你能跟同桌說說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嗎?

  (學生自由說后,多媒體出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齊讀)

  2,識別,加深體驗

  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對折后兩邊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我們認識的一些圖形今天也來到這里,請你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找一找它們中哪些也是軸對稱圖形?

 、俪鍪绢}目: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師: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大膽猜想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生:我覺得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而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也是軸對稱圖形;有的三角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師:有什么辦法可以來驗證一下你自己的'猜想(利用手邊的各種圖形紙片)?先猜再驗證。

 、趯W生拿出準備好的紙片折疊,驗證。

  交流:對每一個圖形都提問――它的對稱軸在哪?有幾種對折的方法?也就是有幾條對稱軸?

  師:為什么這個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要讓學生充分的交流)?

  [在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時,安排了三個層次的教學環節:第一層次,讓學生在豐富的實例中進行感知,第二層次讓學生在充分的操作中感知,第三層次放手讓學生進行獨立的選擇和判斷。層層深入,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軸對稱圖形]

  三、運用提高,鞏固特征

  師:這是生活中?吹降囊恍﹫D形,你能判斷出它們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

  ①完成想想做做

  2,實物投影出示圖形。

  師:看來,小朋友已經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識別出生活中的許多軸對稱圖形了。你們知道嗎?我們學的英文字母,許多也是軸對稱圖形呢!你能找出這些字母中的軸對稱圖形嗎(先獨立判斷,如果你認為是軸對稱圖形的,在下面畫勾,如果不確定,可以拿出相應的字母折一折,完成了跟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②完成想想做做

  5,實物投影出示圖形。

  師:軸對稱圖形真是隨處可見,你們看,這些是什么?對,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觀察下面的國旗,你能找出哪些國家的國旗是軸對稱圖形嗎(先獨立判斷,如果你認為是軸對稱圖形的,在下面畫勾,完成了小組長組織大家討論,全班交流)?

 、弁瓿上胂胱鲎

  3,實物投影出示圖形。

  師:我們認識了那么多的軸對稱圖形,你能自己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請畫出下面每一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畫的時候要動腦筋想一想,怎樣畫又快又好(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四、操作實踐,內化新知

  師:剛才我們看了、找了、畫了軸對稱圖形,現在,讓我們來做一個軸對稱圖形好嗎?你可以用老師提供給你們的工具做,也可以自己想法做,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多,做出的圖形美(活動,完成后,請一組到實物投影上展示,相機點評)!

  [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但可以讓學生共享彼此的經驗,而且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

  五、觀著名建筑,鑒賞美

  過渡:軸對稱圖形以其特有的對稱美,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和諧的美感,蝴蝶、蜻蜓等因為有了對稱的翅膀,才能自由的飛翔。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對稱的,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對稱的建筑,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多媒體播放)!

  六、對話總結,課外拓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你有什么收獲嗎?

  實踐活動: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大到建筑物,小到一片樹葉、一些生活用品,軸對稱無處不在。課后小朋友們可以收集一些軸對稱標志、圖片等貼在班級的數學角里,讓大家一起分享!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0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的內容,本單元初步教學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圖形,人們裝飾、布置生活環境時也經常利用這些圖形。通過軸對稱圖形的學習,學生既可以了解軸對稱現象的普遍性,又提高數學欣賞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教材的編寫意圖是要抽象出生活中軸對稱現象的共同特征,使學生能從整體上去認識軸對稱現象。教材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選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材料,以豐富多彩的操作和探究活動讓學生感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并提供大量生活中的新鮮素材引導學生感受對稱美,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目標預設】: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事物,通過觀察和思考,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根據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認識,能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3.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些軸對稱圖形。

  4.在認識、制作、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難點: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設計理念】: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課堂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地方,更是滿足學生情感需求,重建精神生活,讓學生享受快樂,享受成功的殿堂。本課的教學設計,緊密結合生活實際,以學生的參與活動和自主探究學習為主,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感知軸對稱的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力,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理念。

  【設計思路】:

  創設情境,感知對稱——自主探索,理解概念——動手實踐,體會運用——欣賞總結,升華知識。

  【教學過程】:

  一、感知

  1、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千手觀音》的片段。

  師:同學們對這個畫面熟悉嗎?這些畫面中舞蹈演員的動作造型美嗎?真棒,給他們掌聲。實在是美,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這些造型都體現一種藝術的對稱美。

  2、教師繼續利用多媒體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的畫面。

  (1)師:請同學仔細觀察這些物體,它們的形狀一樣嗎?他們的大小呢?但它們的外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呢?

  (2)師:你是怎樣理解對稱的呢?

  (3)師:像這樣兩邊形狀、大小相同的物體,我們就說它是對稱的。(板書:對稱)

  (4)師:像這樣對稱的物體,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看到過嗎?誰來說說看?

  〔說明:選擇了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素材,讓學生在欣賞舞蹈演員表演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動作的對稱美的同時,人格受到震撼。既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又讓學生初步感知人體的對稱美。在通過對天安門、飛機、獎杯三個物體的觀察,發現這些物體或是左右兩邊,或是上下兩邊,或是前后兩邊的形狀、結構、大小都完全相同,從而接受這些“物體是對稱的”這個概念,并帶著這樣的概念到身邊去尋找對稱的物體!

  二、探索新知

  1、認識對稱圖形

  (1)師:這些對稱的物體我們把它們畫下來,就能得到這樣的一些平面圖形(多媒體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的圖形。)這些圖形還是對稱的嗎?

  (2)師:同學們真聰明,一眼就看出了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做對稱圖形,(板書:對稱圖形)

  (3)師: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呢?它們又是怎樣對稱的?怎樣來證明它們是不是對稱圖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研究這些問題,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平面圖形,(多媒體繼續添加:五角星、鑰匙的圖形)這些圖形都是對稱圖形嗎?

  (4)師:老師想請同學們來分一分,哪些是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對稱圖形?每個小組拿出①號信封,里面有這些圖形,大家一起分一分,比一比哪個組分得快?

  (5)教師組織匯報交流。

  (6)師:你們是怎么知道這些圖形是對稱圖形呢?有什么辦法來證明嗎?(生:折)

  折是個很好的方法,到底怎樣折呢?你能不能折給大家看一看?

  (7)師:剛才這位同學用對折的.方法(教師板書:對折)證明了這個圖形是對稱圖形。那我們也來試一試,運用這個方法把對稱圖形都來折一折,每人折其中的一個,看看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

  (8)師:哪位同學愿意帶著你折好的圖形說說你的發現?(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重合)

  (9)師:每個小組再折一折不是對稱的圖形,看看這次你又有什么發現?

  (10)師:這樣的圖形對折后只能部分重合,所以它們不是軸對稱圖形,而軸對稱圖形對折以后能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完全重合是對稱圖形的一個重要特征。

  2、認識對稱軸

  (1)師:剛才我們把這些對稱圖形對折后,中間都留下了一條什么?(折痕)(拿一張天安門的圖形)老師也想折一折(橫著折),也得到了一條折痕,這樣得到的折痕與你們折出來的折痕有什么不同?

  (2)師:在對稱圖形中,對折后能讓兩邊完全重合的這條折痕,在數學上稱為“對稱軸”,對稱軸一般用點畫線來表示。(多媒體在天安門的圖形上顯示點畫線與對稱軸的字樣),你能說說其它三個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在哪嗎?

  (3)師:同學們,這些圖形,通過對折,發現它們能完全重合,我們就把它們叫做“軸對稱圖形”。(同時板書“軸對稱圖形”,并將“對折、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用箭頭相連)

  3、判斷

  (1)完成課本上的試一試

 、賻煟豪蠋熃裉爝給大家帶來了我們熟悉的平面圖形(多媒體依次出現: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平行四邊形),在這些圖形中有沒有我們今天所認識的軸對稱圖形呢?我們來一個一個地判斷,如果認為它是軸對稱圖形的,就起立,如果認為它不是軸對稱圖形的,就坐著不動。

 、诙嗝襟w依次出現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讓學生判斷。(如有爭議的就讓學生拿出②號信封里的相應的圖形進行驗證)

 、(出現平行四邊形)師:還有剛才那樣肯定嗎?那到它底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還是讓事實來說話吧!請拿出②號信封里的平行四邊形,以小組為單位去研究研究。

  ④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注意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并強調對折與剪開是不同的。

 、輲煟和ㄟ^剛才的活動,你們覺得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最關鍵的是什么?(隨著學生的回答,在對折和完全重合的字下面加重點符號)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題

 、賻煟豪蠋熃裉爝給大家帶來了一組字母圖形,你能判斷出它們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嗎?

 、诙嗝襟w依次出現A、C、T、M、N、S、X、Z讓學生判斷。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題

  師:2008年,我國北京將迎來第29屆奧運會,這是第28屆奧運會金牌榜排名前5名的國家(多媒體依次出現美國、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的國旗),哪些國家的國旗是軸對稱圖形呢?

  〔說明:從對稱的物體抽象出軸對稱圖形,是一個知識的抽象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去動手實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給予了學生這樣一個機會。從課堂上的折對稱的圖形和不對稱的圖形,發現對稱完全重合的特征;再到猜一猜,運用特征來驗證。一系列的過程,既是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過程,更是知識的內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原來的表面深入到了內部,從而為升華作出了準備。我們的教學不只是要教會學生書本上已有的知識,更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重視了知識延伸與拓展,在扶的過程中逐步放開,讓學生自己去判斷,去尋求最簡單有效地方法去驗證自己的猜測。重視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猜測、驗證、推理、總結〕

  三、鞏固練習

  1、創造軸對稱圖形

  (1)師:老師課前讓同學準備了剪刀、水彩筆、彩紙、白紙等一些材料與工具,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做一個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先想一想你打算選擇哪些材料與工具,怎樣去做一個軸對稱圖形。想好的同學就開始吧!

  (2)教師巡視并引導學生欣賞自己的作品。

  2、畫一畫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強調關鍵是根據對稱軸找到已知頂點的對稱點。

  3、連一連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說明:這是這節課上第三次讓學生自己動手,這個操作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可以用對折的方法來制作軸對稱圖形。這一次的動手操作是讓學生在原有的認識、運用的基礎上,進入體會和運用的層面,是一次體會創造的過程。]

  四、欣賞

  1、引導學生欣賞著名的建筑圖片

  (1)師:同學們,對稱產生美!古今中外,有許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對稱的,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并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吧!

  (2)(多媒體依次出示課本61頁的建筑圖片)師:同學們,這些圖片都體現了對稱的美。

  2、引導學生欣賞剪紙的民間藝術

  師:同學們,剪紙是我國寶貴的民間藝術(多媒體依次出示雙喜、蝴蝶、老虎的剪紙圖形),你們看多精致呀!你們知道它們是利用什么特點剪出來的?

  3、總結:同學們,軸對稱圖形以其獨有的對稱美,裝扮了我們的生活,只要我們注意觀察就能發現對稱在我們生活中、大自然中無處不在。

  【教學反思】:

  一、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欲望。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問才能思考和探究。課堂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只有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有意義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心里產生一種懸念,進而達到以疑激學的目的。

  二、搭建體驗探索的平臺,開展有序、有效的實踐活動。《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本節課我在課堂上展開了觀察對稱圖形——發現特點——動手剪對稱圖形——欣賞與應用等一系列有序的學習活動。例如:活動一:觀察對稱現象,感知對稱圖形;顒佣簞邮旨魧ΨQ圖形,在活動中加深體驗!凹粢患簟钡幕顒樱寣W生先自己探索剪對稱圖形的方法,并嘗試著剪一剪。這一活動的開展,激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和欲望。

  三、聯系生活實際,感受數學樂趣。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教學中,要讓學生帶著數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去體驗數學的價值。因此根據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感覺,一種美感。我抓住對稱圖形的特點,精心設計:大紅的中國結、美麗的蝴蝶、蜻蜓、中國的京劇臉譜、天安門等圖片,師生一起欣賞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對稱圖片,給學生帶來美的感受。接著,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對稱圖形,講述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判斷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是否是對稱圖形,從而感受身邊的對稱圖形。

  不足:我感覺教學中語言不夠精煉,對學生的評價不及時,同時在認識平面圖形中誰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這一環節該在展臺上展示一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再接再厲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二課時(第6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對稱圖形的美,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點:

  理解對稱圖形的概念,能正確找、畫對稱軸。

  教學難點:

  準確找對稱軸。

  教、學具準備:

  1.教具:圖片、剪刀、彩紙、課件

  2.學具:蝴蝶幾何圖片、剪刀、白紙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課件出示動畫呈現: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對稱的房子、蝴蝶、蜻蜓、樹葉、花朵……,一片迷人的景色。

  師:誰來說說蝴蝶和蜻蜓怎么說?

  蜻蜓說:“:蝴蝶姐姐,你為什么總是繞著我飛呀? ”

  蝴蝶說:“你不知道吧!在圖形王國里我們都是對稱圖形呢!”

  蜻蜓說:“我才不信呢!”

  師:你們想知道對稱圖形的那些知識?

  生1: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

  生2 :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

  [設計理念: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讓學生感受對稱圖形的美,提出問題。]

  二 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教學對稱圖形

  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些圖形(出示對稱和不對稱圖形,如下圖),看看有什么發現?

  生1:我發現蝴蝶的左右兩邊是一樣的。

  生2:我發現年年有魚的紙花的左右兩邊是不一樣的。

  生3:我發現京劇臉譜的.左右兩邊是一樣的。

  ……

  讓學生動手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蜻蜓、樹葉、蝴蝶、京劇臉譜的實物圖共同的特點。

  [設計理念: 教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動手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在觀察發現的基礎上進行分類。當學生分出對稱與不對稱的兩類圖形后,再次引導觀察發現。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小結: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圖形左右兩邊的形狀完全相同的,我們就說這些圖形是對稱圖形。(板書:對稱圖形)

  (二)說一說、找一找

  1.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

  2.請你歸歸類。

  小組討論:哪些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為什么?

  3.小組反饋交流。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各種圖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對稱圖形,那些不是對稱圖形?在找的同時,感悟到對稱圖形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對稱,到處都有對稱的事物。]

  (三)教學軸對稱

  1.出示剪紙作品,如下圖:

  師:是軸對稱圖形嗎?

  生:是的

  師:剪紙有對稱軸,你能把它畫出來嗎?說說畫對稱軸時要注意什么?

  2.向學生提出任務:“你可以剪出一個對稱的圖形嗎?”

  ①請學生動手剪紙花,在小組內交流剪法。

  ②讓學生試剪課本第68頁的上衣圖,并讓學生說說怎樣剪,剪出來的圖形才對稱?

  生:我是先把紙對折,在右上角處用筆畫出小半圓,左下角畫出小長方形,然后照著畫的線剪,剪好后把對折的紙打開形成上衣對稱圖形。

  3.請學生畫出京劇臉譜的對稱軸

  板書“對稱軸”

  4.小結: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感覺,一種美感。

  [設計理念: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在折、畫、比等活動中細心地觀察、比較、分析中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四 鞏固應用

  (1)第68頁的“做一做”

  ①你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讓學生判斷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并畫出對稱軸。

 、 交流找對稱軸的方法。

  (2)第70頁的第2題,讓學生先用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紙折一折,再畫出來。

  (3)第70頁的第3題

 、倏梢韵茸寣W生通過討論、交流探索畫的方法。

  ②應用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對稱軸畫出另一半。

  五 拓展應用

 、傥覀冋J識了軸對稱圖形,也找了許多圖形的對稱軸,接下來要請你們自己在方格紙上自己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對稱軸

 、 學生展開設計想象的空間

 、 小組交流,你畫了圖形?對稱軸在哪里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能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創造出軸對稱圖形。

  2、 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引導學生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 能夠準確的判斷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它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對稱的剪紙作品,對稱的圖片,剪刀,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欣賞剪紙作品:

  師:我們班有許多同學都參加了剪紙興趣小組,他們的作品多次參加學校的展覽,我們教室里也貼有他們的作品,你們喜歡這些剪紙作品嗎?老師也很喜歡這些作品,今天我帶來了一些剪紙作品,我們一起欣賞。(出示剪紙作品)

  師:這些作品美不美?美在哪里?(答案強調圖形的兩邊是對稱的,對稱也是一種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圖形中的對稱美。(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反思:利用學生自己的剪紙作品引入新課,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欲望。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發現對稱的美,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 剪一剪

  師:同學們都認為對稱也是一種美,那么我這兒有一幅圖,誰能把它補充完整,使它成為一種對稱的美。(出示一個只畫了一半的花瓶。)

  指生上來畫完整。

  師:畫得美不美?對稱嗎?(肯定不太對稱)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能使它兩邊完全對稱?

  師:我有一個好辦法,能使它兩邊完全對稱。(師演示:對折這張紙,用剪刀沿花瓶的線剪下,展開,即得一個對稱的花瓶)

  師:現在對稱嗎?

  師:你們能不能剪幾個像這樣兩邊一樣的圖形?(提示:必須先把紙對折,在折痕處剪下圖形才是對稱的。)

  生剪紙。

  展示生剪的作品。

  師:這些圖形都對稱嗎?怎么判斷它們是對稱的?(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看兩邊的圖形是否重合)

  師:象這樣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邊圖形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軸對稱圖形(補充課題:在對稱圖形前加上“軸”)。這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ǚ此迹河梢粋沒畫完的花瓶,引出怎樣來判斷一個圖形的兩邊是對稱的,然后讓學生根據這個方法剪出一個對稱的圖形,再研究這個圖形特點,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由于學生研究的是自己的剪紙作品,學習興趣很濃,而且通過動手剪到折,再到觀察、思考,形象直觀,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

  2、畫一畫

  師:在你們的剪紙作品里畫出它的對稱軸,注意要用點畫線來畫對稱軸。

 。ㄉ媽ΨQ軸后展示,發現他們都畫的是一條對稱軸)

  師:是不是所有的對稱圖形都只有一條對稱軸呢?看黑板上的剪紙作品,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

  生討論后匯報結果。(如有的學生不能發現有兩條,四條的,師可拿下剪紙作品折給他們看)

 。ǚ此迹赫J識對稱軸后,讓學生畫出圖形的對稱軸,但學生們有可能沒想到一個圖形有多條對稱軸,這時讓學生觀察教師準備的剪紙作品,通過討論的形式發現有些不止一條對稱軸。這里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合作交流的機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教師只是適當地加以引導,點撥,學生學的輕松,學的主動。)

  三、實踐應用,內化新知

  1、 折一折

  師:我們已經知道怎樣判斷軸對稱圖形了,現在我們六人一小組,打開桌上的紙袋,取出里面的圖形,動手折一折,找出這些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有幾條對稱軸,并畫出它的對稱軸,完成下面的表格。(圖形有:長方形,正方形,平形四邊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等腰梯形,梯形,圓,五角星)

  軸 對 稱 圖 形

  對 稱 軸 的 條 數

  生分組活動,并完成表格

  匯報活動結果,學生演示說明

  師:圓有多少條對稱軸,你能說說為什么嗎?(強調每一條直徑都是它的對稱軸)

  2、 練一練

  師:同學們真聰明,找出了這么多軸對稱圖形,下面幾幅圖,請你們判斷一下,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各有幾條對稱軸(出示98頁題圖)四人一小組全合作完成。

  匯報討論結果

  (反思: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各種平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而且使他們充分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前一個“折一折”是動手操作,后一個“練一練”是動腦思考,手腦并用,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總結升華,拓展應用

  1、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那么多軸對稱圖形,知道了圖形的對稱美。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這種軸對稱圖形?舉例說明(如樹葉,人的身體,人的臉,房屋的建筑,對稱的花壇,教室的窗戶、瓢蟲、還有數字0、1、3等都是對稱圖形)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軸對稱圖形,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能發現。

  2、欣賞對稱圖形的美

  師:老師收集了許多軸對稱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出示天安門,東方明珠電視塔,宮殿,趙洲橋,京劇臉譜)

  師:這些圖形美嗎?,你們也可以自己設計一種軸對稱圖形,愿意試試嗎?我們學校準備在教學樓旁邊建一個中心花壇,請同學們用今天學到的對稱知識為學校設計一個花壇,現在開始,看誰設計的好。

  全課結束

 。反思:這一環節,由學生舉例到欣賞圖片,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美,從而激發學生自己創造出軸對稱圖形的欲望。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能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創造出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學生:白紙、彩紙、剪刀、顏料、釘子板等學習材料一份。

  教學過程

  一、“玩”對稱,談話激趣

  課前交流:從“玩”這一話題引入,結合師生的撕紙作品,自然引入新課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識”對稱,體悟特征

  1.結合學生的撕紙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抽象出這類平面圖形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圖形的特征(對折后,折痕兩側完全重疊),師生共同揭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從“軸”字出發,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通過說一說、指一指、畫一畫,深入認識對稱軸,體會“對稱軸是折痕所在的直線”這一內涵,并再次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3.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判斷下列圖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

 。1)學生根據經驗大膽猜想。

 。2)結合手中的學具,小組合作,共同驗證猜想。

 。3)大組進行交流,著重引導學生說清判斷的依據。

 。4)引導學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對稱性”及等腰(邊)三角形的“對稱性”,并由此類推到梯形、平行四邊形等。

  (5)根據活動經驗,判斷如下三個圖形的對稱軸的條數。

  4.判斷國旗中的圖案是否是軸對稱的。交流時,引導學生說說判斷的依據。

  5.判斷交通標志中的圖案是否是軸對稱的。

  交流:剩下的.圖案為什么不是軸對稱的。

  6.想象:根據給出的軸對稱圖形的左半邊,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斷給出的是什么圖案。

  三、“做”對稱,深化體驗

  引導學生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利用師生共同準備的一些素材,自己想辦法創造一個軸對稱圖形。

  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說清創作過程,并給予激勵性評價。

  教師相機進行相關資源的分享。

  四、“賞”對稱,提升認識

  由軸對稱圖形,進而拓展到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引導學生通過賞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并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受到美的洗禮。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會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先畫出幾個關鍵的對稱點,再連線。

 。ǘ┻^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審美觀念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三、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導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昨天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誰能說說它有什么特點?

  預設: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ǘ┨剿餍轮

  1.畫出軸對稱圖形。

  教師:根據對稱軸,補全下面的軸對稱圖形。

  教師:要想順利的畫出另外一半的.圖形,你有什么辦法呢?根據是什么?

 。ㄐ〗M討論,全班交流)

  預設:我們剛剛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對稱點的特點,可以利用這個方法來畫。

  教師:很好,怎樣來找點呢,所有的點都找嗎?

  預設:不用,只要數出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在對稱軸的另一側點出關鍵點的對稱點;順次連接描出的各個點即可。

  教師:誰能來展示一下你畫出的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結果匯報。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預設: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時,先確定對稱軸,找出關鍵點,數出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然后點出關鍵點的對應點,最后依次連接各個對應點,就可以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教師:你能簡要概述一下上面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時的步驟嗎?

  學生:確定對稱軸后,一找關鍵點;二數出距離;三點對應點;四連線。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補全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是這節課的難點,在學生充分的討論后,通過學生的實踐來總結出方法,進行提煉,學生記憶的會更深刻。

 。ㄈ┲R運用

  教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找到了畫對稱圖形的方法,那我們來練一練吧。

  1.動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頁上的臉譜,補全到教材第84頁第2題的空白處。

  2.教材第83頁做一做。

  3.教材第84頁第4題。

  4.教材第85頁第6題。

  注:這題關鍵點是哪幾個點呢?特別是第二題,同學們要注意了。

 。ㄋ模┱n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軸對稱圖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又有什么收獲呢?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5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事物,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探索掌握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3.在對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并能準確辨別較為復雜的軸對稱圖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激趣

  談話: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美麗的朋友,大家看。ǔ鍪局挥幸粋觸角的蝴蝶的圖片.)

  提問:仔細觀察這張圖片,你有什么發現和感受,還應該怎么做才好看?

  學生回答.

  生1:它是對稱圖形.

  生2:給它畫上一只腳.

  教師: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問題和這只美麗的蝴蝶也有一定的關系.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同時引導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研究哪些問題?(請學生提出自己趕興趣的問題)

  【 選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初步感知物體的對稱性,學生學習興趣較濃.】

  二、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1.課件出示天安門.蜻蜓.楓葉等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上的物體,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師:同學們請拿出你們自己手中的這些平面圖形,折一折.比一比,和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發現了什么?(先小組討論,再匯報)

  引導學生用手摸一摸對折后的兩邊,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得出結論: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部分完全重合”.(動畫演示對折過程)

  介紹:我們把這些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稱為“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定義).中間這條折痕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談話: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物體的平面圖形也是軸對稱圖形呢?(學生交流并回答)

  2.試一試

  談話: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幾位朋友,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好嗎?出示有幾種不同的平面圖形.

  引導學生參照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動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這些常見的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匯報時引導學生用“完全重合”等詞語來描述和判斷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在觀察和操作中形成軸對稱圖形的初步概念.】

  4.判斷軸對稱圖形

  談話:下面我們一起到“軸對稱圖形博物館”去看看.(課件出示)

  小組派代表匯報合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以及判斷的結果及理由.

  三、 制作軸對稱圖形

  談話:你能自己創造一個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嗎?

  引導學生制作軸對稱圖形.(展示學生的作品)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掌握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四、感受軸對稱美

  談話:生活中有那么多軸對稱圖形和具有軸對稱特征的.物體,是因為軸對稱圖形本身就是一種美.

  電腦播放圖片,讓學生感受軸對稱的美.

  談話:軸對稱圖形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吧!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課件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美妙的圖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學生的思緒因插上想象的翅膀而飛揚,真切地感受感受生活的美妙與神奇,激發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積極情感.】

  五、小結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呢?

  生1:軸對稱圖形真美啊!

  生2:軸對稱圖形真多!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兩側圖形 完全重合

  對稱軸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天安門和常見平面圖形等紙片(白紙、彩紙、剪刀、顏料、格子紙)

  【課前游戲】:

  幫助米奇找耳朵。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換了個新的學習環境心情如何?愿意將你的心情寫出來嗎?(生到白板前寫)想玩個游戲嗎?(用拉幕出示一只耳朵的米奇)看我們的好友米奇也來了?看到它,你想對它說什么?咱們的游戲就是幫米奇找到它的耳朵。(出示形狀,大小不一的耳朵。)學生到白板前來操作。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談話:剛才上課前我們一起和米奇做了個有趣的游戲。在游戲中我們發現,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事物很多。老師課前也搜集了一些事物,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它們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師:如果我們將這些對稱的事物畫在紙上,所形成的平

  面圖形又有特征呢?讓我們在活動動一的幫助下一起來探索吧。(進入活動一)

  活動一:認識軸對稱圖形

 。保ǎ保⿲蟮115頁上的三個圖剪下來對折,你發現什么?

  (2)自學第56頁,將你認為重要的地方用筆畫一畫。

 。玻〗M內交流自己的發現與收獲。

 。常嘟涣。

  (交流時出示大的圖例讓學生演示,并完成板書。)

  小結: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將這些圖形對折后(板書:對折),上下或左右兩部分大小形狀一樣,叫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

  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板書:對稱軸)誰來指指飛機和獎杯的對稱軸在哪里呢?

  在活動一的幫助下咱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中有沒有軸對稱圖形呢?老師給大家帶了一些圖形,你能不能很快地判斷出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讓我們一起走進活動二。

  活動二:辨別軸對稱圖形

 。保炔乱徊履膸讉平面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玻\用學具小組內驗證自己的猜想。

 。常w交流。

  想好了嗎?可以先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一個,說一說它是不

  是軸對稱圖形并簡要的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匯報,教師小結。

  剛才的活動讓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想不想動手創造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呢?一起進入活動三。

  活動三:創造軸對稱圖形

  1.每人選擇一組材料創造出軸對稱圖形。(A:白紙、顏料;B:彩紙、剪刀;C:格子紙;D:彩紙)

  2.小組內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單交流自己的創造過程。

  3.選擇優秀作品進行全班交流。

  總結:同學們真了不起啊,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創作出一個個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表現真棒。其實在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些標志,圖案中,我們同樣能找到軸對稱的足跡,為了獎勵你們老師想跟大家一起做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搶圖形”,聽清游戲規則。

  師生共同游戲。

  欣賞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給人一種對稱和諧的美感,在我們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對稱現象,咱們一起來欣賞欣賞。(課件出示)

  大家感覺美嗎?如果把它們畫下來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學

  習的軸對稱圖形。希望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最后,一起來檢查一下這節課的學習情況吧!

  【檢測反饋】

  1.在軸對稱圖形下面畫“√”。

  2.下面的圖案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用線連一連。

  3.畫出下面每個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知識點: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能力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德育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課件、軸對稱圖形的圖片、彩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課件,師:美麗的春天,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同學們高興得去郊外放風箏,看有蝴蝶風箏、有蜻蜓風箏……,他們美嗎?你認為它們美在什么地方?

  怎樣驗證它們左右兩邊完全一樣?

  二、自主探究:

  1、師:這些風箏不僅顏色美、形狀美,而且左右兩邊完全一樣。你想自己動手剪出左右兩邊一樣的圖形嗎?想一想:怎樣剪才能剪出左右兩邊一樣的圖形?

  學生交流各自的方法,電腦演示剪法。

  師:現在自己剪出與老師不一樣的圖形,看誰剪的與眾不同?

  學生動手剪,把剪好的有創意的貼在黑板上。

  2、師:同學們剪的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師:我們把這些左右兩邊完全一樣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板書:對稱)

  3、揭示對稱軸的含義,教師畫出自己貼的圖形的對稱軸。

  學生指出貼在黑板上的圖形的對稱軸。

  三、拓展應用:

  1、做“做一做”。

  學生在書上畫,集體訂正。不是對稱圖形的說出理由。找出五角星的5條對稱軸。

  2、說一說:你能舉出生活中對稱圖形的例子嗎?

  3、欣賞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建筑、橋、古錢、生活用品、數字、文字、字母、體育用品等等)

  4、拿出圓、正方形、長方形,自己動手折一折,找出它們分別有幾條對稱軸?

  5、開放題:小組合作,貼出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教師出示貼好的一半對稱圖形,學生自己貼另一半。)完成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8

  第一單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課題:軸對稱圖形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欣賞、操作、討論等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了解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審美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準備:課件、剪紙藝術作品、電腦課件、剪刀、油畫棒、白紙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對稱圖片,并展示動畫)。

  師: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尤其是蘇州的小橋流水和園林里別具風味的花窗、亭臺常常為世人所贊嘆。(邊介紹邊投影相應的具有軸對稱特征的圖片)這些建筑、工藝品之所以有獨特的美,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這個特征是什么呢?這就是本課時要學習的.內容。

  2.導入新課。

  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已觀察過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現象,今天我們將要深入地學習有關圖形對稱的知識。(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

  二、交流共享

  1.認識物體的對稱。

  師:現在請大家看看這幾個物體,(出示例3主題圖)它們分別是什么?找找這些物體的特點,再同桌互相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學生交流這些物體的共同特征,并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

  師:我們觀察這些物體的兩邊,經過比較,發現它們的形狀、大小都一樣,是完全相同的,我們就說這樣的物體是對稱的。

  2.認識軸對稱圖形。

  師:我們把蝴蝶、天壇和飛機沿著輪廓畫下來,可以得到這樣的3個圖形。(出示圖形。)

  請同學們拿出我們準備的這幾個圖形,對折一下,你能發現什么?

  師提問:圖中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兩部分是以什么為界線的?

  揭示:像這樣的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3.操作深化。

  出示例4,明確要求。

  (1)讓學生用一張紙對折,再照樣子畫一畫、剪一剪。

  (2)讓學生按上面的方法再剪一個對稱圖形,先想好準備剪什么,再剪一剪。

  三、反饋完善

  1.教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完成后,指名學生看圖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2.教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組織交流。

  3.教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在教材上連一連,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課后反思:

  這節課是學生初次以數學的眼光接觸對稱,我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充分感知對稱現象。要理解什么是對稱,必須先發現“兩邊完全一樣”,學生通過對折,對稱的特點就在眼前的圖片中體現出來,進而接受軸對稱的概念,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直觀又形象。有了感知、體驗的過程,學生就能理解得更加深刻。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19

  1、在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經歷確定軸對稱圖形以及有幾條對稱軸的過程。

  2、能用這支等方法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知道簡單圖形有幾條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感受生活中對稱圖案的美,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和愉快的學習體驗。

  教學重點:

  準確判斷哪些事物是軸對稱圖形、并找出對稱軸。

  教學難點:

  找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方格紙等

  教學過程:

  一.音樂情境引入

  (屏幕)同學們喜歡放風箏嗎?放過風箏嗎?根據自己放風箏的經驗,想一想風箏有什么特點?屏幕上的這些風箏漂亮嗎?觀察這些風箏有什么特點?

  生答:對稱美

  師:同學們都從對稱、從美的角度來欣賞風箏?凑驗檫@些風箏的造型是對稱的,才會在天空中平穩的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設計和圖形,老師收集了一些(看大屏幕)蝴蝶、楓葉……

  師:這些圖片在我們生活中見過吧,這些圖形與風箏的特點比一比,有沒有相同的特點。(有)都是左右對稱的。

  師:這節課我們就從數學角度來研究這些具有共性的圖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以蝴蝶為例:(大屏幕演示蝴蝶兩側重合的動畫過程)

  師: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嗎?同桌小組同學相互說一說,邊總結定義,邊板書,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以后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師:都理解了嗎?沒有問題嗎?生:沒有。老師有一個問題,叫對稱圖形不行嗎?對什么叫軸對稱圖形,什么是軸啊?

 。ㄕ垡徽郏

  師繼續板書:(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對稱軸)

  2.舉例: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或這種方式的設計?

  生舉例,師點評

  3.同學們對軸對稱圖形理解的非常好,想不想畫幾條對稱軸呀?書中做一做(大屏幕展示)

  4.

  三.軸對稱圖形的探索與提高。

  1.師:在數學中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生答)

  誰曾研究過這些平面圖形的特征?是不是所有的幾何平面圖形都是軸對稱呢?同學們想不想深入來研究這個問題?(想)

  拿出搜集整理好的幾何平面圖形,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折一折,再畫一畫,看這些平面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分別有幾條對稱軸?看哪組同學最先完成。(一個小組平臺展示,集體訂正)

  師:評價,通過合作研究,我們知道了這些圖形當中有的是軸對稱圖形,有的不是,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有的有兩條,還有無數條對稱軸的。

  2.同學們,老師也搜集了幾個平面圖形,你們看它們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各有幾條對稱軸?有幾條(左、右、上、下)

  ☆

  不光這些幾何圖形能拼成軸對稱圖形,我們學過的字母、數字、漢字有一些也是軸對稱圖形。

 。ù笃聊唬〢工王512……

  3.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師出示半幅畫),昨天一位低年級小同學找到我,他說由于自己不小心把自己最得意的一幅簡筆畫給弄壞了,不知怎么辦,我們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能不能想辦法幫幫他呢?補好后說一說原理。

  師評價

  繪畫中我們應用了軸對稱方式解決了許多問題,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軸對稱方式呢?(大屏幕)

  四.欣賞

  臉譜:是我國的國粹,京劇臉譜是我國戲劇中獨有的化妝藝術,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從數學角度看,這些臉譜在設計繪畫中采用的就是軸對稱的方式。

  還有剪紙藝術,美不美?(美)這些造型奇巧的藝術作品都是我們民間藝術家利用軸對稱的原理制作的。

  另外,在標志建筑,服裝、國旗、體育、運輸、航天等很多地方都設計應用了對稱方式。

  欣賞了這么多古今中外的對稱圖形的作品,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圖片,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嗎?(生談體會)

  五.創作

  正像同學們所說的那樣,軸對稱這種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太廣泛了,它也太美了,那么你們想象設計師那樣用靈巧的雙手剪出最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嗎?(想)

  拿出剪刀和彩紙,放開你想象的翅膀,大膽創作吧!每組選出一幅作品到前面來展示。(放音樂)

  我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聰明的才智創造出的作品美不美,(美),高興嗎?(高興)

  結束語:對稱是一種美,是數學美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希望大家能運用今天所學知識把我們生活裝扮得更美麗、更精彩!

  教學反思: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在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軸對稱圖形這節課正好是體現了這樣的教學理念,整節課無論內容、形式上都不受書本限制,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實現了生活化與數學化的和諧統一。

  首先通過讓學生觀察色澤鮮艷的風箏圖片,及自己放風箏的經歷讓學生說一說風箏的特征,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為媒介,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發,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距離,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的事物。這樣導入新課,既激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顯得很自然。

  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概念時,充分運用電教媒體,變靜為動,讓學生觀察蝴蝶兩側能夠完全重合的動畫過程,充分感知完全重合的特點,為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及認識對稱軸起到了橋梁作用,正因為有了這樣豐富的感性認識,學生才能比較準確地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對稱軸的認識也很到位。

  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以及讓學生舉出生活中軸對稱事物的例子,讓學生再一次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整節課使學生體會到他們學習的是有價值的數學,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了學習興趣,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他們創造觀察、想象、交流、探索的空間,贏造寬松愉悅、開放式的環境,學生紛紛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

  本節課兩點不足:導入雖很貼近學生生活,也很自然,但總覺有些平淡。在判斷學過的幾何平面圖形是否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對稱軸這一環節,這是本節課的一個側重點,在匯報時處理得過急沒有注意到個別差異。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并熟練判斷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與神奇,感受現實生活、自然世界中豐富的對稱現象,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試一試的圖形學生四人小組一份。

  教學過程:

  一、 猜一猜——體會對稱現象

  1、春天到了,萬物復蘇。猜猜誰來了?(蜻蜓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老師沒有出示完整的圖你怎么猜到的?

  指出:仔細觀察一半想象另一半,所以猜到了。(板書:觀察、想象)

  打開看看猜的對嗎?

  2、這個呢?(三葉草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你又是怎么猜到的?

  指出:據說三葉草每片葉子都代表美好的祝福,得到三葉草的人就會一生幸福。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幸福。

  3、你們發現蜻蜓、三葉草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指出:像這樣兩邊一樣的物體,我們就說它們是對稱的。(板書:對稱)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用眼睛觀察兩幅實物圖,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兩個猜謎游戲,既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突出體現了自然界的對稱現象,同時提出了學習本課的兩個方法:觀察與想象!

  二、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1.(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老師還帶來了三樣物體,把這些物體畫下來,看這三個圖形對稱嗎?為什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證明?(對折)

  2、拿出這些圖形,同桌合作,把這三個圖形對折并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1)你愿意把你的發現說一說嗎?

  預設:① 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邊都是一樣的。哪里看出兩邊一樣?

 、趦蛇呏丿B在一起。老師這也有一個圖形,對折后兩邊也重合了。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

  指出:象這樣不多不少全部重合在一起的我們可以說成是完全重合。

  (2)飛機、獎杯是不是完全重合?為什么?

  老師也把獎杯對折了一下(上下)你覺得呢?

  指出:獎杯不能上下對折,只能左右對折才會完全重合。看來要完全重合,怎樣折也是很重要的。

  3、指出:像這樣,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邊說邊電腦演示3個圖形分別對折完全重合的過程,板書:軸對稱圖形)

  現在你能說說為什么天安門是軸對稱圖形嗎?

  獎杯、飛機為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呢?同桌相互說一說。

  4、中間折痕所在直線,我們稱它是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自己指一指其它兩張圖的對稱軸。(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將對稱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把生活中的對稱物變成了數學中的軸對稱圖形。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自于生活。課件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對稱),引導學生觀察歸納這些物體的共同特征,接著通過多媒體演示將這些物體抽象成平面圖形。提出這些平面圖形是否對稱,如何證明等問題。當有學生提出對折這個方法的時候,隨即讓大家動手折一折,驗證自己的想法。通過不同方法的對折及不同對折效果,讓大家體會到怎樣才是完全重合,并且得到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指出對稱軸。】

  三、識別軸對稱圖形

  1、第1題。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研究與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軸對稱圖形。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軸對稱圖形。下面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打開課本自己先找一找。

 。2)找一個你最喜歡的跟大家說一說

  豎琴:這是什么?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鑰匙:鑰匙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

  汽車:它是不是?

  五角星:這個呢?

  鐵錨:鐵錨是軸對稱圖形嗎?

  科技:這個標志你認識嗎?那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農行:這又是什么標志?是不是?

  紫荊花:這個標志你知道嗎?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外面的圓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里面的花紋是不是也完全重合呢?為了看得清楚我們單獨把花瓣來對折一下)

  指出:判斷軸對稱圖形不但看形狀,還要考慮里面的圖案呢。(板書:外形對稱、圖案對稱)

  2、第2題。

  其實在英語里也藏有軸對稱圖形,看這些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字母。找一找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C 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怎么對折能證明呢?

  【設計意圖:兩個練習題,讓學生更多的感受對稱,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同時通過對鑰匙和紫荊花圖案的判斷得出外形對稱和圖案對稱兩個要求。旋轉得到完全重合的圖形不能稱為軸對稱圖形!

  3、試一試。(添個普通三角形)

 。1)這兒有幾個平面圖形,猜猜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呢?

 。2)要想知道對不對有什么辦法驗證?

 。3)驗證一下你的猜想。

  ①追問:幾號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

 、谧穯枺5號是不是?同樣都是三角形為什么不是了?折一折給大家看看?

  指出:看來有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軸對稱圖形。具有怎樣特點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來研究。

  平行四邊形為什么不是軸對稱圖形?

  (如有提到剪,則剪出來看看,旋轉看看,而軸對稱是對折后完全重合)

  4、第3題。

  軸對稱圖形大家已經能很準確地判斷了,那你會不會畫一個軸對稱圖形呢?

  (1)你能畫出下面圖形的另一半,使它變成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2)想象一下第一幅圖右邊應該是什么形狀?第二幅圖的另一半呢?

 。3)那就根據你的想象畫一畫吧

  (4)校對:

  第一個:你是怎么畫的?在畫時你覺得最重要的是找到什么?(如回答中提到:他覺得畫時最重要的.是找到這個點。)

  指出:這個點就是那個點的對稱點。

  怎么來找這個對稱點?

  第二個:A、出現錯誤的。這個畫得對嗎?為什么?(用教具演示)那錯在哪里呢?(教具演示平移后重合)他畫的是平移后的另一半。

  B、出現正確的。這個對嗎?那畫出這半邊最關鍵的是什么?怎么找?

  指出: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時,關鍵是先根據對稱軸找準對稱點,再用線連起來。

  【設計意圖:從實物的平面圖形到一般的幾何圖形也是一個小小的跨越,所以我設計讓學生動手折一折,辨一辨,畫一畫等方法來學習。讓學生在折一折、說一說、辨一辨中體會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想、驗證、交流、辯論的過程中,親歷軸對稱圖形初步概念的建構過程,循序漸進的把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突破重難點。】

  三、拓展

  1、欣賞。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對稱現象,它們把我們的生活妝點的非常美麗,下面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

 。ㄕn件播放:動物、植物、建筑、窗花)

  2、創作。

  (1)你看這些漂亮的窗花是人們創造出來裝飾用的。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設計師?想想怎樣剪才能保證兩邊完全對稱呢?

 。2)自己剪一個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對稱的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四、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軸對稱圖形,你有什么收獲?老師還發現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善于觀察,勇于想象,發現了許多數學中的生活的數學奧秘。

  課后請大家去搜集一些軸對稱圖形的標志,并且與你的好朋友分享、欣賞。

  【設計意圖:課的最后,讓學生說說收獲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總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能力,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節課的學習。】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

  2.使學生通過觀察,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3.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二教材說明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也叫反轉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很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筑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感覺,一種美感。

  本冊教材中的對稱,僅限于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第68頁的內容是認識軸對稱圖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而對于“軸對稱圖形”的名稱以及“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的性質,教材中并沒有明確給出,也不要求學生掌握。

  在編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先通過蜻蜓、樹葉、蝴蝶、京劇臉譜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它們共同的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提供了一個剪衣服的活動(例2),再讓學生先仿照書上的步驟隨便剪一剪,使學生看到,在剪的過程中,只要把一張紙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剪出來的就是軸對稱圖形,從而通過折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最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使學生了解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性。

  例3通過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讓學生認識鏡面對稱,初步感受鏡面對稱的特點,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現象中包含著重要的數學思想。湖面的倒影,人在鏡子里可以成像,這些現象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理解起來也比較方便。

  課題

  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認知性學習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技能性學習目標

  1、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法操作法探究法

  教學用具

  圖片、紙和答題卡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師生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許多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這些美麗的圖案吧。

  2、出示一些美麗的對稱圖形

  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二、小組合作,探究對稱

  1、引導觀察圖形

  剛才小朋友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交流。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匯報。

  誰愿意來把你們組的發現說給大家聽聽。

  3、教學“對稱”

  小朋友剛才觀察得非常仔細,發現了這些各式各樣的圖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他們的左右兩邊都是完全一樣的。這種現象在數學上稱為——對稱,這些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教師揭示課題。

  4、引導學生認識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師出示一只蝴蝶(課件同時展示)通過對折,讓學生發現折痕,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對稱軸。

  教師出示幾張對稱圖形粘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臺動手畫出對稱軸。(其他學生評價)

  5、練習鞏固:出示課件(課本68頁“做一做”)讓學生獨自完成,教師講解。

  6、找一找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學生找、說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自由討論)

  教師出示一些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

  7、猜字游戲:

  出示八個字的一半,學生猜猜它是什么字?(分別是:日,由,木,里,M,Y,T,U)

  三、拓展延伸

  1、教師出示課件(鏡面對稱圖形),引導學生認識鏡面現象

  2、課后探究:讓學生自己拿一面鏡子照照自己和其他一些事物,把所發現的跟老師和同學說說。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你們今天收獲了什么?學生舉手發言

  五、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一個圖形對折后兩邊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2

  教材簡析:

  《軸對稱圖形》是六年《數學》中繼“認識圓的特征”,“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之后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本章教材的編排順序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它放在圓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說明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另一方面可以對所學的各種平面圖形中軸對稱的情況作全面的了解。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教學難點: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生分析:學生已學過簡單平面圖形,對平面圖形已有一定的認識,且初步了解研究平面圖形的方式方法。高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勝,好強的特點,班級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學生間相互討論的氣氛較濃。

  設計理念: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以及鼓勵學生在具體、直觀操作中發現知識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特點。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實施開放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并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向學生滲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體會對稱美。

  2、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學生直觀的認識軸對稱圖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軸對稱的概念,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流程:

  --、創設問題情境,導入課題。

  1、(屏幕出示相關圖片)觀察下面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2、指出:像前三個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軸對稱圖形。

  3、引入課題:軸對稱圖形

  二、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加強對圖形的認知和感受。

  1、揭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思考:現在你能用什么方法來檢驗一下這幾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a、學生試說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b、教師板書: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點強調)

  c、讓學生談談你是如何理解軸對稱圖形的。(以小組為單位,用手中圖形舉例說明)

  d、教師結合圖形說明對稱軸的概念。

  2、完成做一做。(讓學生來匯報,同時電腦演示。)

  3、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平面圖形,現在你動手折一折、看一看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各有幾條,請你畫出來。(匯報從雜亂----有規律)

  4、完成做一做1(口答,屏幕演示)

  5、完成做一做2(口答,屏幕演示)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知道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并且知道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我們還通過動手操作知道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以及各有幾條對稱軸。

  6、質疑。

  鞏固練習:1、數書P1021(口答)(屏幕)

  2、數書P1024(口答)(屏幕)

  3、畫出每組圖形的對稱軸。

  4、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你能不能舉例說明?

  5、欣賞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

  6、判斷:

  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不是軸對稱圖形()

  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是對稱圖形()

  三、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3

  一、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教材從學生感興趣的猜一猜入手,通過觀察、操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為今后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第一道例題首先出示了一組實物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并說說它們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 “這些物體都是對稱的”,并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再找出一些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在小組里交流。教材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接下來,教材把上面的實物圖形進一步抽象為平面圖行,引導學生通過對折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題則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用對對折的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以活動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跋胂胱鲎觥卑才帕诵问蕉鄻印热葚S富的訓練幫助學生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

  新課程理念一直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猜測、驗證中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本節課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動手操作能力,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地位。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感性基礎,本節課要求學生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這種現象是學生所熟知的,在此基礎上,讓他們體會其特征并掌握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此外,三年級學生已經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地開展討論,并且具備一定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動手操作與觀察能力不強,有待于提高。

  軸對稱圖形的定義是在活動中學習,主要是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使學生感知并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因此,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是重要的;以此掌握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是有難度的。

  3、教學環境分析

  教室有交互式白板教學工具。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體會軸對稱圖形特征,能夠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數學思考:通過折紙、剪紙等操作活動,使學生能夠準確找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解決問題: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知識于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與態度: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由于教材給軸對稱圖形下的定義是: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所以只能是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使學生感知并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因此“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就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找圖形對稱軸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感知來理解其中許多的概念,因此“掌握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我將采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適時地演示,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發現和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準確找出對稱軸。從培養學生主體參與和創新意識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如下六個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ǘ、合作交流

 。ㄈ、我來闖關

  (四)、學習制作軸對稱圖形

  (五)、請欣賞,

 。⑷n總結

  五、教學過程

 。ㄒ唬﹦撛O猜一猜情境,激發興趣。

  春天到了,昆蟲們歡快地飛舞著,瞧,向我們飛來了(先出示一半,再出示另一半)……?生:蝴蝶,又飛來了什么?請你們仔細觀察這三個物體,它們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ㄍㄟ^讓學生猜一猜情境導入新課,你為什么猜得這么快,是不是存在什么共同的特點?通過觀察,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了初步的感知,這樣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內容作好鋪墊)

  為后面的新知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是對稱的?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對稱的圖形:軸對稱圖形。

 。ㄊ箤W生切實感受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初步體會到這些圖形的兩邊分別對應相同。接下來,將由老師演示導學,指導學生動手操作)

 。ǘ⒑献鹘涣

  請把剪下來的三幅圖

  用對折的方法,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展示匯報:通過對折我們小組發現了

  (通過感性認識,電腦形象的演示,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從而引導學生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概括能力。)

  當學生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后,讓學生觀察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這個環節安排了折一折、比一比的活動,讓通過觀察學生很容易發現這些圖形沿著一條直線、甚至多條直線分別對折,兩側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平面圖形的特征,動手操作進行實踐,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找出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進一步加深了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ㄈ、我來闖關

  1.下面的圖案,哪些是軸對稱的?

  2.下面的英文字母,哪些可以看作軸對稱圖形?

  3.請找一找你的姓名中的漢字有沒有可以看成軸對稱圖形。

  “生活中不僅有些物體的形狀是軸對稱圖形,我們所學的數字、字母和漢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軸對稱圖形!

 。ㄍㄟ^闖關形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并能檢測學生是否真正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四)、學習制作軸對稱圖形

  “同學們想不想親自動手制作這樣的軸對稱圖形?匆曨l學習制作一個軸對稱圖形。

 。ㄎ澹⒄埿蕾p,

 。、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的收獲是: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圖形入手,去感受對稱的和諧美,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2、能畫出簡單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所有的對稱軸、

  3、能認識并會欣賞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神奇的對稱圖形,激發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正確畫出對稱軸、

  教學難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觀察圖中一組生肖剪紙,你能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

  (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得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折”的過程也啟發我們可以驗證一些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2、定義: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側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它的對稱軸、

  3、以前我們已經學過軸對稱圖形,請例舉一些數學、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舉例以回顧小學所學的知識,豐富學習情境,但要注意學生所舉的例子會存在思路偏窄,教師要注意引導拓寬、)

  4、圖形欣賞(圖中的故宮,天壇,窗花,飛機和蝴蝶的平面圖形,它們展示給我們的是和諧優美的形象、進一步豐富情境,體驗軸對稱的豐富的文化價值與廣泛的運用價值)

  二、新課學習

  1、做一做: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教師可啟發學生:

  (1)用對折的方法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2)被折疊的哪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

  2、動腦筋:下列圖形各有幾條對稱軸?

  (引導學生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并歸類,最后找到各類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培養學生的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交流歸納,總結如下:

  矩形,菱形、正方形、圓、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正六邊形都是軸對稱圖形;有些圖形的對稱軸還不只一條。

  三、實效訓練:

  1、課本P114、1,2

  2、推理:根據自己發現的規律,畫出下一個圖形的形狀?

  3、下圖是一輛汽車的牌照在水中的倒影請選擇正確的牌照號碼()

  A、滬AT02964B、滬AT05694

  C、滬AT02694D、滬AT05964

  4、請你設計一個具有對稱美的圖形,同桌相互交換,找出對稱軸、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何感想?

  五、課后作業:

  A組P117、1,P117、2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5

  【設計理念】

  新的教材觀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怎樣把靜態的文本教材變成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形態的教學呢?我立足以下兩點認識,對教材進行了重新改組和實踐研究,以期達到活用教材、創造性地教的目的。

  數學是一種文化,要讓學生體會數學所附著的美學特征和文化積淀。對于具有極高審美韻味和文化氣息的軸對稱圖形來說,僅僅把握它的形狀特點,對認識作為數學抽象符號的它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努力向學生展現數學的文化本性。

  【教學目標】

  1.結合欣賞民間藝術的剪紙圖案,以及服飾、工藝品與建筑等圖案,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體會軸對稱的特征,認識對稱軸,能正確地識別軸對稱圖形。

  2.通過折紙、剪紙、畫圖、創作圖形等操作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軸對稱圖形的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創新等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3.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會判斷軸對稱圖形,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各種圖片、信封、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知對稱――感受“美”

  1.出示圖片,學生欣賞:你覺得哪只蝴蝶漂亮些?為什么?

  2.師:左右一樣,就是說這個物體是對稱的,把對稱的物體畫在紙上,就得到平面圖形,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對稱圖形是怎樣對稱的?它有什么特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對稱圖形的奧秘。

  【設計意圖:學生在建構概念的同時,經歷審美沖突,感受數學蘊涵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參與探索,感悟特征――研究“美”

  (一)認識對稱圖形

  1.師:為了便于大家研究,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平面圖形,這些都是對稱圖形嗎?你們想不想來分一分哪些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

  出示活動要求:

 。1)請從①號信封中取出圖形。

 。2)每位同學先想一想用什么樣的方法證明圖形是對稱的,然后再動手試一試。

 。3)將你的驗證方法和你的發現與同桌同學說一說。

  ①號信封里的圖形如下:

  學生從①號信封中取出各種圖形,玩一玩,折一折,分一分,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2.交流匯報,引領學生深刻體會“重合”與“完全重合”。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要掌握“對折―重合―完全重合”這三個重要的知識。首先通過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去證明楓葉、松樹等圖形是對稱圖形,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對折”這一重要方法。再通過讓每個學生自己動手把對稱圖形對折引出“重合”。最后通過把對折后的對稱圖形與不對稱圖形的比較,引出兩種重合的區別,從而深刻理解“完全重合”。】

  (二)認識對稱軸

  1.把對稱圖形打開看一看,有什么新發現?

  2.比較不同的折法得到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樣?

  3.介紹“對稱軸”,示范畫法。

  【設計意圖:這里設計了一個對“折痕”比較的過程,讓學生在辨析中加深對“對稱軸”的理解,知道只有把對稱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對稱軸”。】

  (三)辨別對稱,理解新知

  1.判斷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2.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各有幾條對稱軸。

  出示活動要求:

  (1)請從②號信封中取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2)動手折一折,畫一畫。

  (3)把你的發現填寫在記錄單上。

  【設計意圖:巧妙地設計四個圖形判斷:長方形、正方形初步滲透了一個圖形可以有多條對稱軸的思想;平行四邊形是學生判斷的難點,利用親自動手實踐的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不包辦代替,不直接告訴,培養學生實踐探究的學習能力。】

  三、強化新知,加深理解――認識“美”

  1.出示圖形的一半,學生猜一猜。

  2.擺姿勢照相。

  【設計意圖:創設“拍照”這樣一個游戲情境,不但拉近了師生距離,營造了一個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而且讓學生在動作不斷調整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理解。這樣將“抽象的概念”轉化成了學生可以看得見的'直觀、形象的“數學事實”!

  3.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欣賞生活中的對稱,感受軸對稱圖形的文化價值。

  【設計意圖:古典優雅的音樂,將學生帶到生活中:設計精美的民間剪紙,高大雄偉的建筑……N爛的文化在向學生無聲地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數學是一種文化,它不但閃爍著理性智慧的光芒,更有藝術審美的享受以及厚重的文化意向。讓軸對稱圖形在學生眼中不再只是一個抽象的、冰冷的幾何圖形,一種生命的質感必將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記憶中。】

  四、自主設計――創造“美”

  1.學生自主設計創作軸對稱圖形。

  2.作品展示。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11-16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06-25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08-29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15篇06-25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通用1篇11-26

《軸對稱》教學設計06-19

《軸對稱》教學設計08-24

(精華)《軸對稱》教學設計10-21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精選10篇)05-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2020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第三页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