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18 01:00:4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南》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古詩與詞的區別。

  2、理解《憶江南》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4、通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大家欣賞。說說古詩的特點:有五言詩、七言詩。詩的字數很整齊。

  二、 初步理解詞與詩的區別

  1、自讀“預習”。讀后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誰能找到詩與詞的區別?

  三、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憶江南》理解詞意

  1、《憶江南》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帶點字的意思:

  江南好 好:美好 。

  舊曾諳 舊曾:以前、過去。

  諳:熟悉。

  紅勝火 勝:勝過、強過。

  憶江南 憶: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景還是以前熟悉的那樣。太陽光下,江邊的鮮花比火還要紅艷。春光里,江水碧綠如藍。如此美麗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總結升華

  1、讀《憶江南》。

  (邊讀邊想江南美景的畫面)

  2、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 大自然)

  【板書設計】

  日出 江花 紅勝火

  憶江南 能不憶江南?

  春來 江水 綠如藍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一年級上冊《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前兩行寫了江南水鄉的美,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了魚兒在蓮葉間游水嬉戲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學生分析

  本課是課文第12課,學生已能獨立用拼音來讀課文。但是,作為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生活經驗和他們的知識基礎都相對缺乏,對于古詩的韻律及古詩描述的意境不能很好的體會,對詩句的理解和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在學習方式上,自主性差、探究能力有限,合作交流意識也不明顯。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知識問題簡單化、生活化,把抽象詞語形象化、生動化,在學習中創設一個良好的學古詩的意境,把詩句讀活,把課堂變活。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造和提供具體、可供想象的學習背景,使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形成相似的和諧的震動,讓學生主動感知體驗,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基于對學生的熱愛、責任和信心,本著讓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的原則,我初步擬訂了如下設計思路: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做到讀書字正腔圓;用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情景,多媒體課件再現情景,體會江南的景美物豐,;用朗讀感悟詩意,用歌聲抒發對江南的熱愛之情,調動學生的美感情緒;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豐富想象,充分表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深入古詩

  境,使學生對古詩詞有升華理解和再創造的空間;而后鼓勵學生把自己所學知識帶回家,跟家里人分享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激發學習熱情。

  教學目標

  1、創設情景,能在讀中感悟田田、戲、間及詩句意思,體會河塘的美景、采蓮的歡樂和游魚自由、歡快的場面;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豐富古詩的積累;

  3、嘗試采用自主、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如下合作意識:能與他人共同討論,注意傾聽他人意見,并能做出反應。

  教學重難點

  1、感悟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詩意,理解田田間戲,體會采蓮的歡樂和游魚的自由、歡快,以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的效果。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視覺、觸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一年四季中,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奇妙的大自然,正因為有了季節的更替,自然的變換,才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古代許多詩人看到這樣美妙的世界,為我們留下了贊美四季美景的詩。大家能背幾首嗎?今天我們再學習杜牧的一首詩。)

  2、板書課題:江南春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知經驗入手,在生活和新知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喚起學生對江南春景的遐想)

  二、看圖入境 ,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隨杜牧一起走進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2、看江南美景。(課件演示圖文并茂并伴有美妙音樂的江南美景圖。)

  3、交流觀后感。(江南美嗎?我們來看看杜牧是怎樣來表達自己對江南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圖畫中初步感知江南的美景,為學習古詩做好感情鋪墊。)

  三、品詞析句,體會景美。

  1、(師)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聽范讀,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古詩,并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注釋,理解詩意。(根據需要可進行合作式學習)

  3、(師)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

  啼鶯 綠樹 紅花 水村 山墎 酒旗風 寺廟 樓臺 煙雨

  4、(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遼闊的千里江南 黃鶯在歡快地歌唱 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 傍水的村莊 依山的城郭 迎風招展的酒旗 數不清的寺廟 迷蒙的煙雨

  5、(師)想象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江南春景圖?(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里” 之內,處處雜花生樹、 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水村山,處處酒旗飄揚;“千里”之內,“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霏霏細雨,淡淡輕煙,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蒙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6、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或是最擅長的方式來展示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愛畫畫的可以畫一畫。

  7、學生分組練習、展示并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文本已提供了古詩的注釋,讓學生自主研讀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反復誦讀、或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交流獲得對詩的整體感受。)

  四 、理解詩意,感悟情美。

  1、你了解杜牧嗎?整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有關杜牧的資料進行交流。)

  2、面對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根據你對杜牧的認識,你猜測杜牧當時是懷著

  怎樣的心情寫下這首詩的呢?這種心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

  2、可能學生有的認為杜牧是愉悅的,有的認為他當時是有些傷感的,結合課文及當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展開辯論。

  3、(師)詩人在在贊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地憂慮,他是借景抒情,這是古詩常用的表現手法。(列舉《夜泊秦淮》等詩進一步說明)

  (設計意圖:猜測是發揮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課程提出的一種重要的語文學習的方法。只有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生的思維才會不斷地豐富,學生對古詩意境的體悟才能由表及里。) 五、 拓展誦讀,體會韻美。

  1、自由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和韻律美。

  2、播放抒情的輕音樂,老師充滿深情地誦讀這首詩。

  3、配樂,男女生分別誦讀

  4、配樂,師生共同誦讀

  5、學生誦讀有關描寫江南的詩詞和描寫春天的詩詞。如《憶江南》、《泊船瓜洲》、《游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吟誦中享受古詩,一遍比一遍讀來入調,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全身心地讀,有滋有味的讀,慢慢達到背誦的程度。真正地體會到詩歌的韻律之美。)

  六、課堂延伸,表現春美。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們身邊的春天怎樣呢?請欣賞歌曲《嘀哩哩》。(課件播放歌曲)

  2、欣賞我們身邊的春天。(課件播放春景圖)

  3、請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學生可以用吟詩、唱歌、作畫、寫話等方式來表達。)

  (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表達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七、課外作業,積累運用。(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詞,試著背誦并運用。)

  【板書設計】

  江南春

  寫今 懷古

  贊美{ } 感慨 晴天 雨天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古詩,選自《漢樂府》。全詩共七行兩句話,內容淺顯易懂,描繪了江南水鄉人們采蓮時的美好情景。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是個采蓮的好地方,用一個感嘆句贊嘆蓮葉的多;后五行含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詞,是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清新生動,富有生活氣息,瑯瑯上口,易于背誦,適合兒童閱讀。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地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美景。圖中蓮葉青翠,蓮花粉紅,魚兒穿梭,美麗的小姑娘坐著小船在河塘里采蓮,景象美麗動人,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又給人以美的享受!

  這篇課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開始接觸到的第三篇課文,也是他們學習的第一首古詩,詩歌鮮明的形象、富有韻律的節奏感一定會引發他們學習更多古詩的興趣!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

  3.通過朗讀、觀察插圖等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

  4.激發學生對江南和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熱愛之情。

  【課程重點】

  1.理解詩句,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文。

  【課程難點】

  理解“何田田”。

  【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

  1.課文配樂朗讀帶;

  2.《姑蘇行》、《魚兒魚兒水中游》等錄音帶;

  3.中國地形圖;

  4.黑板畫(與書中插圖基本相同,文字在當中);

  5.學生對江南已有的感性認識。

  【課程實施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的小河一條接著一條,池塘一個連著一個,一到夏天,池塘里的蓮花就全都開了,這個地方就是——江南。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指“江”,認識這個字嗎?你是怎么認識的?

  給“江”組一個詞。

  2.出示中國地形圖,指出長江。

  長江是一條很長很長的河,自西向東,流經我國好多個省市。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就是江南。3.今天,就讓我們搖著小船,去江南游一游吧!

  (放背景音樂《姑蘇行》,師生齊做搖船樣)

  4.(展示黑板畫)江南到了,你看到了什么?

  多美麗的江南啊!再讀一下課題!

  【設計意圖】

  用地圖幫助學生認識“江南”,優美的音樂和漂亮的板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奠定學習這篇課文的主基調。

  二、了解“蓮”

  1.江南到處是蓮花!

  在相應的黑板畫的相應處貼上“蓮葉”、“蓮花”的詞語卡片。

  指名讀,齊讀。

  2.誰知道關于蓮的一些知識?

  3.補充一首蓮的兒歌。

  【設計意圖】

  這兒的孩子對于蓮都不陌生,讓他們相互補充交流,達到知識的融合,拓寬認識。兒歌形象生動,既鞏固加深記憶,又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三、初讀課文,讀正確。

  1.江南有蓮花,有河流,美得像一首詩!聽……

  (聽課文配樂朗讀)

  2.認讀生字詞。

  你也想來讀一讀這首詩嗎?要讀好詩先要讀好這些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卡片:

  a指名逐個拼讀,齊讀。

  b你讀我指。

  c開火車讀。

  3.讀全詩。

  a各自練讀。

  b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及時糾正錯誤。

  c老師想請一小朋友合作來讀課文,誰愿意?

  師范讀,讓這小朋友評價;再請這小朋友讀,師評價。

  讀得正確的送一大拇指,讀得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d像老師與這位小朋友那樣,同桌之間互相練讀,直到讀正確為止。

  e齊讀。

  【設計意圖】

  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合作學習,但低年級的孩子對于怎樣與同伴合作還缺少一定的認識和經驗,常常會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教師與孩子的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是一種引導,讓他們學會耐心傾聽對方發言和相互鼓勵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四、練寫“江”、“葉”。

  1.出示“江”、“葉”。分別給它們組詞。

  2.教師范寫,生跟著書空。

  3.觀察它們的結構特點,你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它們?

  4.生在田字本上練寫。

  【設計意圖】

  書寫正確是每個學生必須達到的要求,這兩個字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去記住它,但學生的認知方式各有差異,應尊重他們的認知特點,讓他們自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而正確的書寫姿勢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尤為重視!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江南》這篇課文!

  2.復習:

  a開火車讀生字詞卡片;

  b指名讀課文,齊讀。

  【設計意圖】

  導入開門見山,避免迂回與繁瑣,讓學生直接進入最有效的學習狀態中。

  二、學習一二句,體會蓮葉的多、美。

  1.江南是個采蓮的好地方!

  引讀:江南——

  2.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一個池塘的旁邊。(指黑板畫)清清的池塘里,蓮花開了,一朵有一朵的姿態,它們是什么樣的?蓮葉又長得怎樣?誰能說說看。

  ( )的蓮葉蓮葉( )蓮花像( )等不拘一格的句式

  3.詩人也覺得蓮葉好多啊,他在詩中就寫了一句,表現蓮葉的多,你能找到嗎?請大聲讀出來!

  4.是呀,江南可真是個采蓮的好地方,它的蓮葉如此之多,不止一片水田,而是兩片、三片……連綿不斷地伸向遠方,這就是蓮葉——何田田!

  5.指導朗讀:誰再來贊嘆一下蓮葉!

  【設計意圖】

  “蓮葉何田田”這句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而從圖畫中先讓學生感受到蓮葉的多,再來遷移理解句意,也不必教師多分析,學生自己就能領悟到詩句的意思,教師再適時加以點撥,其實也是教會了學生一種學習方法——圖文結合法。

  三、學習三~七句,體會魚在蓮中嬉戲的樂趣。

  1.在清清的池塘中,除了蓮還有誰呢?

  自告奮勇上來在黑板畫中添畫小魚。

  2.說話訓練:小魚在干什么?它們在玩什么游戲呢?

  (可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

  引讀:小魚一會兒游到( ),一會兒游到( ),一會兒游到( ),一會兒游到( ),好像再跟蓮葉( )。

  3.讓我們也來做一條快樂的小魚吧!

  (放音樂,生做小魚自由活動)

  然后師背詩,背到哪一句,生便轉向詩句中相應的方向。

  學生們自讀自演小魚。

  4.指導朗讀:

  做小魚的感覺怎樣?

  用高興的心情來讀讀這幾句!要讓人聽出小魚游動時的各種姿態,比如你想像魚游得快時,就讀快些,想像魚在自在地游,就讀輕松點。

  采蓮姑娘在采蓮時無意中發現塘中還有魚呢,就興奮地叫起來了:“看,這兒有一條魚!看,西邊也有一條!”

  再來驚喜地讀讀這幾句詩!

  【設計意圖】

  畫小魚學生已是興奮不已,做一回小魚更是讓他們投入其中,在教室這一“池塘”里他們盡情“游”著,小魚的快樂還愁體會不到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概念在游戲中得以強化。學生可以自由模仿魚的各種形態,展示個性。教師最后的講解提示畫龍點睛,加深學生的理解。

  四、背誦全詩。

  1.齊讀全詩。

  2.背誦比賽:看誰背得又正確又有感情!

  3.指名背,并為他配上音樂。

  4.古人有擊節而歌,就是一邊打拍子一邊唱詩,我們也一起把這首詩來唱一唱。

  (用《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曲調唱全詩)

  【設計意圖】

  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表現自我的勇氣,在一定的壓力下,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記憶起來更快更牢固。用唱詩的形式更能體會出詩歌的韻律美,在熟悉的旋律中,詩歌就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印入學生腦海。

  五、拓展。

  1.出示白居易的《憶江南》,這也是一首描寫江南的詩,聽老師配樂范讀。

  2.簡單介紹詩意,生自由拼讀。

  3.你還會被其他描寫江南的詩句或兒歌嗎?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使他們明白,學會一篇文章并不是學習的終結,鼓勵他們課外閱讀積累。

  六、指導寫字。

  1.接下來,讓我們寫一個字,其實,字寫好了,也是一幅漂亮的畫。出示“魚”:

  師邊范寫“魚”邊述:這是魚頭,“田”是魚身,魚尾巴在水里就是“—”。

  生練寫兩遍。

  2.自己觀察“可”、“西”二字,說說注意點,集體書空筆順。

  3.練寫生字。

  【自評】

  在課程設計和實施時注意突出以下理念:

  1.創設情境,深化體驗。

  這樣文質兼美的文章,如果過多分析就會破壞美感。用音樂、圖畫、言語渲染和創設與文章相諧的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體悟,弘揚個性,營造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

  2.激活生命經驗。

  學生在接觸新知識時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原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兌換成內涵豐富的語言,但這還需要教師去提醒,去激活。一旦激活了生活體驗,并與文本發生了聯系,能激發學生情思,激發創造性的語言。

  3.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不是為學生打開門,而是幫助、鼓勵他們尋找打開門的鑰匙。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去次第打開更多的大門!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4.感悟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具備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釋題入情

  1、導入:誦讀有關贊江南的詩文佳句。

  江南處處是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墨客曾寫下贊江南的詩詞,誰愿意把你積累的詩詞讀一讀或背一背呢?(指3至5名學生)教師對學生背誦情況做總結。

  2、揭題: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與“春”有關的文章——《憶江南》。

  (1)簡介詩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部分地區,包括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區,當然,我們臺州也屬于江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回味一下咱們江南的迷人風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圖,用詞贊江南。

  師: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這里小橋流水,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古鎮小城,田園村舍,古典園林,如詩如畫;啼鶯流轉、柳綠花紅,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水鄉──(江南)。

  3、師生交流詩人創作的背景(課前查閱的資料):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多年以后,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寫下了一組絕唱——《憶江南》。

  4、播放古箏曲,教師范讀。

  5、介紹“詞”與“詞牌名”。

  二、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準字音,區別與“音”的發音)

  3、齊讀。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憶”是什么意思?(回憶、思念)

  (一)憶景

  1、詩人憶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紅勝火”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導朗讀(紅艷、激烈、熱情)[嬌艷欲滴、熱情似火、爭奇斗艷的江花]

  (2)“春來江水綠如藍”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導朗讀(樸素、典雅、溫婉、平靜)

  [水平如鏡、波光鱗鱗、微波蕩漾、水波漣漣的江水]

  (3)紅與綠的映襯之美

  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艷的江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于是紅的更紅,綠者更綠。

  (4)“風景舊曾諳”

  理解“諳”與“曾”的含義。

  2、想象說話:曾經,你在這迷人的江畔做過什么?

  3、于是,詩人忍不住贊美:江南——好。

  引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好——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南好——春來江水綠如藍;

  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二)憶人

  1、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

  2、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

  出示資料:詩人曾在江南

  憶江南的教學設計

  做官十年,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當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來,他生病了,不得不謝任蘇州刺史一職,在他離任回洛陽時,蘇州的人們不舍得他走,都哭著為他送別。他的好友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憶的還是什么?(江南的人)

  帶著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眷戀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讀——能不憶江南?

  (三)濃濃的江南情

  一個憶字勾起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寫其二和其三,我們一起來賞讀一下。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游?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1、自由讀

  2、說說從這兩首詞中讀到了什么?

  師:江南景色秀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詩人又怎能忘記?(讀詞) 師:曾經多少次,詩人朝著江南翹首以望;曾經多少回,詩人在夢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讀詞)

  四、回歸生活,珍惜現在。

  師: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傷,他感懷,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為他慶幸——

  1、補充句子:詩人慶幸。(慶幸曾經去過江南,為江南的百姓做過許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總結: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要擁有時懂得珍惜,那么,離別也是歡喜的揮手,回憶更是美麗的幸福。同學們,讓我們珍惜與同學的相識、珍惜與朋友的相知、珍惜與親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讓痛苦與后悔遠離過去,讓幸福與甜蜜永隨回憶。

  五、欣賞歌曲 拓展延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詩歌,需要有音樂性和圖畫性。但它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卻不獨在于聲韻悠揚,更在于以聲傳情;不獨在于寫景如畫,更在于借景抒情。同學們請聽:1、播放《憶江南》歌曲。(學生自由發揮,盡情抒情,展示自身獨特的體會,和詩的情感產生共鳴,師生沉浸在憶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

  【板書設計】

  憶江南詞牌名 人情 珍惜 景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朗讀古詩,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從中感受自然美。體會詩歌的內在節奏美。

  2、入情入境,讀中感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背誦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 教學用時:0.5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舉行詩歌朗誦賽,引入新課,理解詩題,感受美。

  1、分組舉行小型詩歌朗誦賽(側重寫景方面的詩)

  2、點擊課件出示配景詩《江南春》,板書課題:江南春

  (師)江南指的是長江以南,大家對江南應該并不陌生,能不能回憶一下,哪些詩人曾帶我們游覽過江南的美景?

  學生誦讀有關描寫江南的詩詞。如《憶江南》《泊船瓜洲》等。

  3、(師) “春”又讓你聯想到哪些詩詞呢?

  學生誦讀有關描寫春景的詩詞。如《游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4、(師)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生發揮想像,自由表達) 我們一起看看詩人杜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二、整體感知,初步自學古詩,品詞析句,體會美。

  1、(師)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聽朗讀,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點擊課件,出示景——詩——配樂朗讀。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自由表達。)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注釋,理解詩意。(借助工具書或根據需要進行探討研究,合作式學習)注意讀準生字的音,觀察生字的形,老師隨機點撥提醒學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讀正確、寫正確。然后抽讀,齊讀。

  3、(師)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 啼鶯 綠樹 紅花 水村 山郭 酒旗風 寺廟 樓臺 煙雨

  4、(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遼闊的千里江南 黃鶯在歡快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 傍水的'村莊 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灑旗數不清的寺廟 迷蒙的煙雨

  5、(師)想像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江南春景圖?(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里” 之內,處處雜花生樹、 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水村山郭,處處酒旗飄揚;“千里”之內,“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霏霏細雨,淡淡輕姻,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蒙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三、理解詩意,感悟情

  1、面對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你猜測杜牧當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首詩的呢?這種心情在詩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

  2、學生有的認為杜枚是愉悅的,有的認為他當時是有些傷感的,結合課文及當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展開辯論。

  3、(師)詩人在在贊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地憂慮,他是借景抒情,這是古詩常用的表現手法。(例舉《夜泊秦淮》等詩進一步說明)

  板書設計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優秀教學設計《憶江南》11-24

小學語文《江南》優秀教學設計01-22

《江南》教學設計08-30

江南教學設計04-24

《江南》優秀教學設計集合【2篇】01-22

《憶江南》教學設計09-25

[精品]《江南》教學設計08-30

江南教學設計[熱]11-08

憶江南教學設計11-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 |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添免费视频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天堂久久久亚洲国产一区 | 亚洲Av一级特黄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