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洲際導彈自述》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洲際導彈自述》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洲際導彈自述》教學設計1
[課標要求]
1、識記理解并積累字詞的基礎知識。
2、了解有關洲際導彈的知識,了解我國核武器的發展現狀,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
3、理解說明文中的擬人手法的運用及作用,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理解科普說明文嚴謹的科學性和幽默的趣味性。
[學法點悟]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科學小品,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科學、小品。科學,就是知識性;小品,就是文藝性。知識性是知識比較豐富,資料比較廣泛,數據比較準確,能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文藝性是就是運用文藝的手法,如詩歌、謎語等,文筆要輕松活潑,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科學道理通俗形象生動易懂。本文中科技知識比較豐富,講述的是大多數人知之甚少的尖端武器。學習時可以采用分類列表的方式,對課文進行理解。如可以把文章分成構造、性能、類型和發展過程列表,使課文內容一目了然。
[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寫給青少年的科普小品文,文章用第一人稱,采用擬人手法,以自述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種非常復雜的尖端武器。親切自然地介紹了導彈的類型、構造及功能、威力,具體地說明了洲際導彈的外形、速度和威懾力量,并指出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是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
[疑難解析]
質疑:文章說明對象是什么?抓住它什么特點來說明?
解惑:文章說明對象是洲際導彈,抓住它的射程遠、威力大、速度快、威懾力大、類型多、構造復雜和命中率高等特點來說明的。
質疑:本文采用了什么形式、什么手法來說明事物?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解惑:文章采用第一人稱自述的形式,擬人手法來說明事物。這樣寫顯得親切自然,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拉近了讀者與洲際導彈這一陌生事物的距離,這樣就使說明更加具體形象,更容易受少年讀者喜愛。
質疑:最后一段說明洲際導彈與什么的關系,該如何理解?
解惑:最后一段說明洲際導彈與戰爭的'關系,指出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軍備競賽是導致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
[語言揣摩]
“我的最大飛行速度在每秒七公里以上”的“以上”一詞和“我大部分時間飛行在幾百公里高的外層空間”的“大部分時間”一詞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提示:否。“以上”是指多于七公里,概數。“大部分”從范圍上看還沒有全包括,不是全部。由此要注意說明文的語言對語言的準確性有特殊的要求。)
[研究課題]
這是一篇介紹核武器的知識的科普說明文。“自述”是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方法,讓導彈自己講述自己,類似人的自我介紹,實際還是作者介紹。這種寫法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形象具體,易于讀者接受。很多語言生動的文章都運用擬人了手法,課下找出幾篇文章,認真閱讀,體會擬人手法的作用。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導引]
掌握本課涉及的成語,學會快速閱讀文章,能說出文句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重點句子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一些重點問題,并針對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基礎鞏固集練]
一、字音字義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錐( )形 yí( )誤 粗糙( ) sì( )機威shè( ) 比nǐ( ) 拍shè( )賦( )予
2、解詞并用它們造句。
○1貽誤:
造句:
○2首屈一指:
造句:
○3威懾:
造句:
○4鞭長莫及:
造句:
○5我行我素:
造句:
○6先發制人:
造句:
○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造句:
○8伺機:
造句:
○9措手不及:
造句:
二、朗讀指導
本文是課內自讀課。以后我們還要閱讀大量的書籍,因此我們要學會快速閱讀。現代文閱讀大致可分為三種:“翻閱”、“跳讀”、“精讀”。現在著重講講“跳讀”。“跳讀”,不是“跳著讀”,而是像“跳”一樣的速度閱讀,也叫“粗讀”。其目的在于只了解讀物的主要內容。它主要體現在對文章中的關鍵性的詞語、關鍵性的語句、段落,關鍵性的情節、人物,關鍵事件,能很快捕捉到,并作出準確的一般理解。這種方法在學習中常常使用,它能使人在較少時間內集中精力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在學習中應循序漸進,由慢到快,由少到多訓練,逐步提高閱讀速度,最終達到每分鐘500字的要求。這樣,我們才能趕上時代步伐,了解更多知識,這是作為現代人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能力。
三、問題探究
1、課文自述的內容順序是否可以顛倒?為什么?
(提示:順序不可以顛倒,因為文章的說明順序是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一顛倒不但導彈發展的時間順序混亂了,而且也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2、本文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分別舉例說明。
(提示:文章運用了分類別、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等。例略。)
3、第9段的第一句話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它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是領起句,有總領作用,領起9、10、11段。)
4、學完本文,將之與以前學過的說明文比較起來,有什么不同感覺?
(提示:以前學的說明文大部分比較平實、枯燥,很少運用文藝表現手法,而本文讀起來卻具趣味性、文藝性,又不乏科學性。這就是本文作為科學小品的特點。)
四、[欣賞評價]
1、本文語言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在今后寫作中學習運用的方法?結合寫作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2、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用五枚導彈襲擊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此時,導彈便成了侵略的工具,我們該怎樣看待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這一侵略行徑?
五、[拓展閱讀]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種電子信息網絡。它能把某個區域乃至整個世界連成一體,使“公路”上的任何一個人都能享用信息資源。
鋪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材料,不是鋼筋混凝土和瀝青,而是光導纖維。一條典型的光導纖維,直徑不足13毫米,其中卻包容著32根用塑膠皮包裹的玻璃纖維。
信息高速公路以光導纖維為媒介,激光脈沖束為數據載體來傳輸信息。光導纖維柔軟而堅韌,傳導能力特別強。經過處理的文字、聲音、圖像等信息,變成強弱不同的光信號,通過光導纖維傳輸到遠方。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鐘可以傳輸30億比特的信息——相當于在一秒鐘內傳輸整套《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而且,在傳遞過程中,幾乎不會出現信息的失真。
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交互方式來傳遞信息的。用戶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高速公路的“入網”十分便捷。用戶只要把電腦的專用接口卡接到電話線上,就可進入信息高速公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用戶還可將電腦電視電話連成一體,以多種通信方式與外界取得聯系。
有了高速傳輸功能的光導纖維,又有了多媒體的先進技術,再加上衛星通信的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優越性便能充分的顯示出來。
信息高速公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不久前,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家診所的醫生,根據電視屏幕上顯示的病人肝臟圖像,指導遠在20xx公里處的醫生進行手術操作。肝臟圖像是從那里通過人造衛星傳送過來的。這是使用信息高速公路進行的遠距離醫療。除此之外,它還可以使遠隔重洋的雙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讓學生在電視屏幕上請最優秀的教師為自己上課,而且可以互相對答;可以使人們足不出戶,隨時翻閱各地的圖書資料
信息高速公路使人們的工作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辦公會議可在各自的家里進行;天南地北的貿易伙伴可以進行“面對面”的商談;復雜的研究可在電腦屏幕上進行,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時進行交流
信息高速公路將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提高幅度預計可達20%——40%。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據預測,美國12年內每投入1美元的資金將增加6美元的產值。
信息高速公路這一全球性的跨世紀宏偉工程自1993年起步至今,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但它的發展卻是驚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開始改變人們觀察世界的方式,縮短地域之間的距離,形成頻繁交往的新型社會。信息高速公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遠遠超過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1、請根據課文的介紹說明,解釋什么是“交互方式”?
答:
2、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傳輸特點可以在段找到,其特點可以歸納為:,,。
3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和有效使用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答:
4、第七段對人們使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前景舉了一些例子,你能展開想象,再舉一兩個例子嗎?
答:
5、第八段“據預測”三個字能否去掉?為什么?
答:
6、本文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答:
《洲際導彈自述》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了解近年來新式武器的發展的概況,以及我國發展自己的核研究及運載工具的
2.領會課文內容,了解洲際導彈的構造、性能和發展過程。
3.學習課文的自述式寫法,體會生動、形象說明的語言風格。
1.了解課文中有關洲際導彈的構造、性能和發展過程,把握新時期航天事業發展的趨向,這是學習的重點。
2.領會課文以自述形式、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寫法,來介紹復雜的內容的寫作特色,這是難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通讀課文,初步理解內容
2,給下列加點的宇注音。
貽誤(yí)威懾(shè)首屈一指(zhǐ)
比擬(nǐ)尾翼(yì)措手不及(cuò)
賦予(fùy)錐形(zhuī)鞭長莫及(jí)
3.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
(1)鞭長莫及:比喻力量達不到。
(2)我行我素:照著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
(3)先發制人:先動手以制服對方。
(4)威懾:用武力使對方感到恐懼。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為佛家語,告誡修行者警惕外界誘惑,現比喻兩種敵對力量,互為條件,交替消長。
二、導入新課
20xx年10月16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中華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夢想實現了。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充滿了曲折。早在20世紀50年代,尖端武器的發展,就令全世界為之轟動。今天,我們來了解洲際導彈,從它的自述中了解航天器的發展。
三、正課
1.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2.提問:課文第一自然段介紹了有關洲際導彈的什么內容?
明確:介紹洲際導彈的產生及重要地位。
3。提問:第二自然段洲際導彈過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明確:分類別,使導彈分類富有條理性。
4,提問:在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介紹了洲際導彈的哪些知識?
明確:介紹了洲際導彈的彈頭,發動機及制導系統。
5.學生分組朗讀第七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
6.提問:在介紹洲際導彈的性能過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舉例說明明確:
列數字。例: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圍三到五米,使用液體發動機時體重一百多噸,使用固體發動機時體重二三十噸。
作比較。例:固體導彈的尺寸和重量都比液體導彈小。
7.學生快速閱讀第十一自然段到第十五自然段,了解洲際導彈的發展過程,采用復述方式來歸納。
明確:洲際導彈具有飛得快,爬得高,打得準的特點,然而易被偵察衛星發現;采用地下井發射技術受制后又采用“機動發射”的方式;針對預警雷達網和導彈預警衛星及反彈道導彈的制約。洲際導彈采用“分導式多彈頭”設計,終于領先一步。
8.本文的語言風格獨具特色,請舉例子說明。
明確:本文采用第一人稱擬人化的手法來寫,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把復雜的武器知識展現在讀者面前。如;“我錐形的腦袋里裝的是核彈、人稱彈頭。”寫出洲際導彈的內部結構,采用人體構造來詮釋,讀來生動有趣。
四、小結
討論并歸納:課文采用自述的方式,介紹了洲際導彈的'構造、性能和它的發展過程。語言風格生動、活潑。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指出下列注音和字形完全對的一組:( )
A威攝(shè)措(cuò)手不及競賽
B中樞(shū)炸毀(huǐ)賦予(y)
C.迷惑(huò)高不可扳(pān)摧毀(chuī)
D.尾冀(yì)錐(zhuī)形條款(kuǎn)
二、辨析下列各組形似字、多音字。
攝( )_________錐( )_________
1、懾( )_________ 2、唯( )_________
鑷( )_________惟( )_________
( )_________
3參{ ( )_________
( )_________
三、判斷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種說明方法。
1.我的最大飛行速度在每秒七公里以上,一萬公里的路程,半小時就能飛完。
2.幾個子彈頭能分別沿著不同的路線去打擊多個目標,在總的爆炸當量相等的情況下,多彈頭摧毀目標的效果比單彈頭的大好幾倍。最多時我可以帶上八到十個子彈頭,這就叫做“分導式多彈頭”。( )
3.按起飛位置和攻擊對象可分為地對地,地對空,空對空,空對地等,按飛行方式可分為彈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為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等。 ( )
四、揣摩下列加點的詞語,說說它在文中的作用。
1.消息傳開,曾經使全世界為之轟動,因為我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戰略武器。
2.雖然我很厲害,但在預警雷達網和導彈預警衛星的監視下,我也不敢輕舉妄動。
五、寫一段話,請用上以下詞語“首屈一指”、“我行我素”、“鞭長莫及”。
《洲際導彈自述》教學設計3
備課時間 .5.10 執教時間 .5.11~12教案總序號:46、47
教學目標:
繼續了解掌握說明文的基礎知識,學習《洲際導彈自述》了解有關洲際導彈的知識,了解我國核武器的發展現狀,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說明文中的擬人手法的運用及作用,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理解科普說明文《洲際導彈自述》嚴謹的科學性和幽默的趣味性。
教學過程:
1. 解題:這是一篇介紹核武器的`知識的科普說明文。“自述”是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方法,讓導彈自己講述自己,類似人的自我介紹,實際還是作者介紹。這種寫法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形象具體,易于讀者接受。
2. 結構:全文有15個自然段,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導彈的誕生。
第二部分(2—8):導彈的類型。
第三部分(9—15):洲際導彈。
3. 內容:先從洲際導彈的誕生說起,介紹了它的誕生時間、地點和巨大作用;接著介紹了它的類型、構造、使用的動力燃料,在這里用了分類別、做比較的說明方法;又詳細的說明了它的外形、速度、威力及發展變化,最后又指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軍備競賽是導致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在這里作者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4. 了解洲際導彈:
構造:它由發動機、制導系統、彈體結構三個部分組成。
性能:爆炸威力大,速度快,飛得高,命中率高(誤差小)。
發展過程:1957年在蘇聯誕生;20世紀60年代從地面發射改為地下發射,后又改為機動發射;70年代發展為“分導式多彈頭”。
類型:地對地、地對空,空對空、空對地,彈道式、巡航式,近、中、遠程洲際。
5. 中心:這篇科普說明文,以擬人的手法,親切自然地介紹了導彈的類型、構造及功能、威力,具體地說明了洲際導彈的外形、速度和威懾力量,并指出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是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
6. 順序: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
7. 特點: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相結合,從不同角度對洲際導彈作了全面、簡要而又通俗的說明。生動,表現在用擬人手法,采取洲際導彈“自述”的方式,拉近了讀者與洲際導彈這一陌生事物的距離,這樣就使說明更加具體形象,更容易受少年讀者喜愛。
【《洲際導彈自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標志設計》教學設計10-26
教學設計08-23
《》教學設計09-27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0-23
學與問教學設計搭配的學問教學設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