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炎,一場雷雨,送來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著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本文用精煉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圖與讀文有機結合起來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點,一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孩子觀察這一自然現象,相信同學們會有新的發現。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朗讀感悟,“垂”字的書寫。
【課前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認讀字詞
2.分節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比較課文插圖,激發朗讀興趣
出示課文的兩幅插圖,比較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的不同景象。
圖1: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空中狂風怒吼、大雨嘩嘩、樹枝亂擺;小朋友關上窗戶觀賞雨景。
圖2:藍天白云、彩虹高掛、空氣清新、樹木新綠,小朋友驚喜若狂。
2.研讀“雷雨前”
、拍x課文,劃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認為這些景色寫得怎樣?
[a.烏云滿天,天昏地暗b.樹不動,蟬不叫
c.狂風大作,蜘蛛逃走d.電閃雷鳴]
⑵交流自讀自悟情況;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
①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
黑沉沉”寫出了什么?(云層厚)能把它去掉嗎?為什么?“壓”給你的感覺是什么?(云層很低)你人為該怎么讀這句話?
②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葉子一動不動”說明什么?(一點風也沒有)“蟬一聲也不叫”呢?(因為空氣中濕度大,蟬難以發出聲來,說明天氣悶熱。)
、酆鋈灰魂嚧箫L吹來,吹得樹枝亂擺。
“亂擺”說明什么?(風刮得猛)不下雨時風是怎樣吹的?為什么要加一個“忽然”?(風來得很快)
、芤恢恢┲霃木W上垂下來,逃走了。
蜘蛛為什么逃走?(因為它在網上坐不住了,這也說明風刮得猛烈。)哪個字寫得好?為什么?讀一讀。
⑤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該怎么讀才能體現天氣驟然變化?
⑶有感情地朗讀。
3.研讀“雷雨中”
⑴默讀課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考大家?
、茖W生提出問題,學生互動,教師相機點撥。
、贋槭裁从3個“嘩”?(這是象聲疊詞。通過雨的聲音,形象地說明雨勢很猛,一開始就下得很大。)該怎么讀這3個“嘩”?
、跒槭裁础巴巴饪慈,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因為樹、房子被雨水籠罩著,人們隔著雨幕看它們,所以看不清。這也說明雨下得很大。)
、蹆蓚“漸漸地”說明了什么?(雷雨慢慢變小的。)
⑶有感情的朗讀:自由讀——女生讀——指名讀
3.研讀“雷雨后”
、判〗M合作讀一讀,畫一畫文中的景色。[太陽出來;彩虹出現;蟬叫;蜘蛛回網;青蛙叫起來。]
⑵“天亮起來了”與前文中的那句話對應?(與雷雨前第一句對應,形成鮮明的對比。)
、抢斫猓骸按蜷_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
[這一句講人感覺空氣清新,因為一陣大雨,沖刷了空氣中的灰塵,帶走了空氣中的熱量,使人感到清爽、涼快、舒服,這與雷雨前的天氣悶熱又形成鮮明的對比。]
、让雷x這一段。
5.匯報交流,欣賞評價
小組表演讀喜歡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學聽讀欣賞,品評讀得好的詞句。如:
、拧皦骸弊钟玫煤,讀得也好,我感覺到烏云來勢很兇猛。
⑵“掛”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感覺到彩虹像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空中,它十分美麗。
、恰按埂弊钟玫煤茫x得也好,我感覺到風特別大,蜘蛛特別害怕。
、取白弊钟玫煤,讀得也好,我能感覺到蜘蛛的悠閑和愉快。
6.再讀課文: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越來越亮越下越大越()越()
一動不動一聲不響一()不()
2.你一言我一語
、倮茁曅×耍ㄓ曷曇残×耍。
、诔靥晾锏乃疂M了,(青蛙也叫起來了)。
、郏ǎ┝耍ǎ┮玻ǎ┝。
3.照樣子寫詞語
黑沉沉綠油油紅艷艷___________
4.讀讀說說。
閃電越來越亮。
雷聲越來越響。
雨越下越大。
_______越_________越_______。
5.完成課后“讀讀抄抄”練習。
四、課后延伸
1.“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闭n文為什么先寫閃電,后寫雷聲?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3.課外留心觀察天氣的變化(或觀察日出或日落),寫一篇日記。
板書設計
18雷雨
雨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雨中:越下越大→漸漸小了→空氣清新
雨后:太陽→彩虹(雨過天晴的美麗景象)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閱讀劇本,了解劇情,把握其中的矛盾沖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戲劇人物的鑒賞方法。
能力目標
1.學會鑒賞戲劇,提高學生鑒賞戲劇文學作品的能力。
2.通過品味人物語言,探測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而探究作品的藝術魅力。
情意目標
感受作者借助濃重的戲劇氛圍及富有詩意的語言所傳達的悲劇意識(性格的悲劇、命運的悲劇、生存的悲劇)
【教學設想】
1.通過反復閱讀和分角色朗讀,品味戲劇作品豐富多彩而又富有個性化的語言。
2.課前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雷雨》,與課堂點撥,品讀一詞、一句,比較鑒賞相結合,激發學生欣賞戲劇文學的興趣。
3.擬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擴大課堂容量。
4.課型:品讀·鑒賞課
5.教時:一教時
【重難點簡析】
1.文學作品的魅力來自語言。戲劇語言在展開沖突,顯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為心聲,品讀語言應是開啟人物心靈的一把鑰匙。因此我確立本課教學重點為:引領學生在把握矛盾沖突的基礎上,通過對周樸園語言的品讀,探究周樸園的性格、心理。
2. 作者說:“《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鑒賞時為了避免用“社會問題劇”的主題模式“削足適履”地硬套劇作,從接受美學的角度,我將教學難點確定為:引領學生感受作品的悲劇意識,探究作品的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語】1933年,一位年僅23歲的清華學子帶著夢幻,帶著愛恨無奈,帶著對舊中國家庭和社會的無比憤懣,奮筆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醞釀了五年之久的劇本。一年后,時任《文學季刊》編委的巴金在編輯部的故紙堆里發現了它,并感動得為它掉下了激動的眼淚。它的發表立刻引起了中國劇壇的強烈震動。從1935年在日本東京第一次演出以來,我國許多重要劇團都競相排演,并相繼拍成電影、電視連續劇,這部經久不衰的劇本就是我國現代著名戲劇作家曹禺的處女作《雷雨》。今天,我們終于有機會走近它了。
【板書】
雷雨
【投影】
名家評說《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讀的作品!徒
一出動人的戲,一部具有偉大性質的長劇。 ——李健吾
說到《雷雨》,我應當告白,虧了他,我才相信中國確乎有了近代劇!枇椅
……真正吸引他的,不僅是情節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這曲折背后所隱藏著的“人”的生命形態,或者說,他是自覺地把自己的生命體驗與認識注入多少有些現成的“情節”中的。 ——錢理群
《雷雨》的創作標志著曹禺是以一個具有自己創作個性的劇作家出現在劇壇上的;他寫出了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品;并成功地進行了一次話劇民族化、群眾化的初步的嘗試。 ——田本相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時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日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難點:聯系生活感知,有感情朗讀雷雨前、雷雨時的描寫;在讀中想象。
一、 猜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一則謎語.:有位老兄脾氣大,愛發怒的就數它.發起怒來大聲吼,伴著成串淚珠下. (雷雨)板書課題.
二、復習鞏固生字詞。
黑沉沉亂擺壓下來逃走彩虹垂下來蟬蜘蛛越來越響
三、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師示范讀
2.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出示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3請同學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現在請同學們看課文,邊看課文邊想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雷雨前?哪些寫雷雨中?哪些寫雷雨后?
找同學回答投影展示,各種形式讀。
5.同學們讀得真響亮,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伙伴,看這是誰?(出示蜘蛛)
這是一只怎樣的蜘蛛呀?你們覺得蜘蛛怎么樣?
6這么可怕這么恐怖的蜘蛛在雷雨前卻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誰知道雷雨前蜘蛛跑到哪里去了?
7課件出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蜘蛛知道雷雨要來了,怕得逃走了。那蜘蛛究竟是聽到什么看到什么而逃走的`?
小組討論: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3自然段,找找原因。
。踉坪诔脸翂合聛、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大風吹得樹枝亂擺、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拓展:------越來越---------
8電閃雷鳴,很快雨下起來了(出示圖片)
這場雨你覺得下得怎么樣?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呢?
自己在課文的4—6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寫雨下得非常大?
投影出示:嘩嘩嘩,雨越下越大。各種形式讀
雨越下越大,大得怎么樣呢?(樹哇、房子…….)
9雨是一直這么大嗎?(不是)課文哪個句子告訴我們雨變小了?
10那雷聲、雨聲是一下子就小的嗎?不是一下子小的,哪個詞語告訴我們了?
“漸漸地”是什么意思?
11雷雨來的快去得也快,很快雨停了,蜘蛛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蜘蛛又坐在網上”這蜘蛛雷雨前跑得比誰都快,雷雨后它又坐回來了。
老師把“坐”改為“爬”行不行?為什么呢?
蜘蛛坐在網上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12現在如果你是那個推開窗戶往外望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怎么樣?
13雨后的景色真美呀!就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中從頭到尾把這場雷雨再來感受一下,全班齊讀。
四、課后練習
五、板書設計
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忽然吹大風
閃電亮嘩嘩嘩漸漸地
雷聲響
課后反思:
這節課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板書不夠完整,指導朗讀不夠到位,整節課教師的聲音語調沒有多大起伏,有些地方重點沒有理解到位。鑒于這樣的情況已深深反思及改措。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4
妙析教材
本文以簡練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描寫。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學情分析
雷雨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對此都有著一定的生活體驗。因此,在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從他們已有的經驗入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要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建議
在學法上,積極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和理解,有所感悟,從而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課文情景,多種形式讀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不同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3.結合句子,體會動詞運用的巧妙。
4.用自己的話描述不同樣子的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自然現象的能力,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句子,體會動詞運用的巧妙。
難點
1.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2.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自然現象的能力,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掛圖。
學生:預習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雷、烏、黑、壓”4個生字。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用不同的語調讀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3.說說自己見過的不同的雨的情景。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5個生字,會寫“雷、馬、黑、壓”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難點
用不同的語調讀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三、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雨有很多種,你們知道有哪些雨嗎?(板書:雨)(學生自由說)
2.出示課后練習題的四種雨的名稱及動圖。
毛毛雨 陣雨 雷雨 暴雨
(1)學生自己描述一下這幾種雨的區別。
(2)哪種雨最大?
3.今天我們將要迎接的是一場雷雨。(板書:雷雨)
你們見過雷雨嗎?你見過的雷雨是什么樣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節下的?(夏天午后)
4.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觀察到的雷雨景象寫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這場雷雨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聽課文錄音。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認讀。
4.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認讀,組詞。
6.找出這5個字在課文中組成的詞語和句子,讀一讀。
7.認讀詞語卡片。(出示:雷雨 烏云 閃電 雷聲 窗戶 房子)
五、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教師引讀。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中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教師隨機指導。
六、指導寫字
1.出示“雷、烏、黑、壓”4個生字,仔細觀察,說說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2.教師重點指導“雷、黑”,邊講邊示范書寫。
3.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七、梳理板書
雷雨
雷雨前(第1~3自然段)
雷雨中(第4~6自然段)
雷雨后(第7、8自然段)
雷 烏 黑 壓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垂、戶、迎、撲”4個生字。
2.背誦課文,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3.體會動詞的巧妙運用。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垂、戶、迎、撲”4個生字。
2.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難點
背誦課文,感悟“壓、垂、掛”等動詞的巧妙運用。
三、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有)真是好樣的!(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讀)
2.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雷雨的呢?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師板書)
3.齊讀課文,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四、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1~3自然段。
1.同學們,大自然很奇妙,每當雷雨來臨之前,大自然會有很多變化。在夏天,你有沒有注意過雷雨前的天氣變化呢?請你說一說。
2.下面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請你仔細觀察,等會兒老師要考考你們,看誰的觀察能力最強。(課件出示雷雨前的畫面)
3.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課文中又是如何來描寫雷雨前的景象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1~3自然段。(生讀)
5.雷雨前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你知道什么是壓嗎?誰來做做壓的動作,(指名說)哦,我發現你很用力地往下按,這是我們生活中的壓,而我們書中說的壓是逼近,是越來越近。當黑沉沉的烏云在天空中越來越多,越來越厚,向著大地,向著我們一步步地逼近。孩子們,抬起頭,如果滿天的烏云像一只大手壓下來,是什么感受?(悶得透不過氣來)是的,雨前的天氣又悶又熱,你還找到了哪些不一樣的現象。(師板書:悶)
(2)作者還寫了雷雨前的什么景象?
(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3)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已經感覺到天氣悶熱得沒有一絲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正在這時候,天氣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龠@段話向我們介紹了一陣大風,哎,小朋友,你還能從哪兒看出這陣風大呢?(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哦,小朋友見過小樹擺動的樣子嗎?好,現在你們是一棵棵小樹,跟著老師的話,擺動你們自己。準備好:微風來了……狂風來了……微風吹……狂風吹……停,孩子們,這就是亂擺,這就是一陣大風下的小樹,誰能用你的朗讀把這感受讀出來?(指名讀)
②嗯,老師覺得這風還不夠急,小樹都還沒亂擺起來呢,再讀。(齊讀)
從你們急促的聲音中,我感到一陣大風就要來了,這可嚇壞了小蜘蛛。
、郾容^句子:
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一只蜘蛛從網上爬下來,逃走了。
小結:作者的一個“垂”字用得多妙啊!讓我們看到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從網上下來逃走的情景,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齊讀)
(4)就在這時候,閃電和雷聲這倆兄弟也匆匆趕來了。文中是怎樣寫閃電和雷聲的?趕快讀一讀吧!(出示第3自然段)
師:誰想來讀這句話?(指名讀)
師:他讀得好嗎?評一評。(學生評價)
師:來!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生齊讀: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師:同學們讀得讓老師感覺到馬上就要下雨了。老師也很想讀一讀,請你們仔細地聽:雷聲越來越響,閃電越來越亮。 誰來說說老師讀得怎么樣?(學生發現不同后,說說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師:下面我們仿照“越來越亮”“越來越響”說詞語。
6.指導朗讀第1~3自然段。
師:同學們,雷雨前,天氣由悶熱得一絲風也沒有到忽然刮起大風,到最后電閃雷鳴,這其間的.變化真大。≌埻瑢W們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讀第1~3自然段。
師:誰愿意來讀?這么多同學舉手,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吧!(齊讀)
(二)自學第4~6自然段。
過渡:就在這電閃雷鳴的時候,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那么雷雨中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文第4~6自然段。
1.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第4~6自然段,用“——”畫出描寫雷雨中景象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4~6自然段。
3.過渡:看同學們讀得這么認真,收獲肯定不小吧,誰來讀讀你畫出的句子?
4.匯報交流。
(1)“嘩,嘩,嘩,雨下起來了!卑,老師注意到這有三個雨聲,誰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這場雨下得真大!
我們一起來,老師說雨下起來了,同學們說雨越下越大了。
(2)是的,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樹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好大的雨呀!(一起讀第4、5自然段)(師隨機板書:大)
(3)師:其實這傾盆大雨沒持續多久就變小了。聽:“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師:這里為什么用了兩個“漸漸地”?(指名讀這句話)
5.雷雨下得這么急,這么猛,你們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嗎?(播放課件)
6.看完了雨中的景象,我相信同學們的感受更深刻了,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比剛才還好。我請男生讀第4自然段,女生讀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我們一起讀。
(三)對比學習第7、8自然段。
1.看,雨停了,天亮起來了,雨后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聽老師讀課文第7、8自然段,老師一邊讀一邊出示雷雨后的畫面,你一邊聽一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
(1)你看到了什么?(天亮了,太陽出來了,有彩虹、蟬、蜘蛛和青蛙)
、俨屎缡鞘裁礃拥哪兀(出示彩虹圖片)多美!
、谙s叫了,你聽,它在叫什么?在說什么?(出示蟬和蜘蛛圖片)蜘蛛又坐在網上。雨前,它嚇得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現在,它舒舒服服地坐在網上干什么呢?(指名說)
(2)你聽到了什么?(蟬叫聲、青蛙的叫聲)
3.好美!誰能把這美麗的景色介紹給大家聽?(指名讀第7、8自然段)(師隨機板書:美)
4.瞧,(出示課件)雨過天晴,藍天上有白云,有彩虹,樹上有蟬、蜘蛛,池塘里有青蛙。讓我們在朗讀中再次去感受雷雨后的美景!(齊讀第7、8自然段)
(四)回歸整體,朗讀全文。
1.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雷雨前、中、后景色的變化吧!(播放課件)
2.請同學們拿起書,我們來齊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五、填詞,比較詞句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下來。
2.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下來,逃走了。
3.一條彩虹________在天空。
比較“壓”“垂”“掛”3個字的用法,體會這3個字用得巧妙之處。
六、指導寫字
1.出示“垂、戶、迎、撲”4個生字,指名讀,集體讀,再口頭組詞。
2.同桌交流寫字方法,全班同學互相介紹自己的寫字方法。
3.教師范寫,學生在田字格中臨摹。
4.展示交流。
七、課堂小結,背誦課文
1.一場常見的大雨,作者為什么能把這場雨的前后變化寫得這么細致?
2.是呀,作者經過了非常仔細地觀察,才把文章寫得這么美,希望同學們也能像作者一樣,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個細心的觀察者,這樣,你一定會有許多精彩的發現!
3.想把這篇精彩的課文背下來嗎?快試一試吧。
八、梳理板書
雷雨
雷雨前:悶
雷雨中:大
雷雨后:美
垂 戶 迎 撲
九、教學感悟
正式上課前,我讓學生辨別“毛毛雨、陣雨、雷雨、暴雨”,讓學生對“雷雨”有初步的印象。當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我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體會恰當運用詞語所帶來的奇妙效果。此外,我圍繞“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不同,引導學生通過讀句對比的方法,說出景象的不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歸納總結能力。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能默讀課文,會寫垂、越、彩、蜘蛛等12個生字。
2、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變化特征。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PPT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ㄒ唬⿴煟航裉煳覀兝^續來學習第18課。學生齊讀課題。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一起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課件出示會認的生字,學生讀字,組詞。
。ǘ⿴煟和ㄟ^上節課的學習生字這個攔路虎看來已經被我們的小朋友消滅了。在這節課中你想學會哪些新知識呢?
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小朋友提出的問題走進18課,感受作者筆下的雷雨吧!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小朋友知道作者都寫了雷雨哪幾個時期的景象?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2、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想一想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讀課文最合適呢?為什么?
學生自由說:可以找三個同學,按照雷雨前、中、后每個人讀一部分;可以找8個同學來讀,每個人讀一個自然段。
教師抓住學生提出按照雷雨前中后的順序的讀法,引導學生讀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
指名讀文。讀后匯報。
3、過渡:小朋友想不想欣賞雷雨這三個不同時期的景色呢?下面就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去看看吧。
三、分段讀議,朗讀感悟
。ㄒ唬⿲W習雷雨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讀一讀雷雨前的這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雷雨前都寫了哪些景象呢?
小組同學討論后,學生自由說說,教師相機板書(烏云蟬大風樹枝蜘蛛樹葉)
教師引讀課文,通過適當范讀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并進行朗讀指導。學生練習朗讀,逐句匯報讀,再整體讀1—3自然段。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和學生一起欣賞范讀。
。ǘ⿲W習雷雨中。過渡: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云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卷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緊湊熱鬧,雨馬上就要下下來了。和老師一起看一看雷雨中作者又寫了哪些景象?準備好筆,在樹上圈一圈,畫一畫。
以同桌為單位,讀一讀,說一說。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雨下起來了—雨越下越大—雨聲也小了)師:雷雨是變化的,來的快,去的也快,那小朋友們應該怎樣把雷雨的漸變過程讀出來呢?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指導朗讀,學生匯報讀,齊讀。
。ㄈ⿲W習雷雨后。
過渡:萬物經過大雨的洗禮,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那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
7、8自然段,看看作者在雨后都寫了哪些景象?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太陽彩虹蟬蜘蛛池塘青蛙)
師: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洪_了,小鳥、小青蛙歡快的.唱著歌,這個時候你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去讀課文呢?(高興、喜悅)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讀讀
7、8自然段,看誰能讀出雷雨后那美麗的景致。
生練讀,教師指名讀。
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配樂朗讀。
師:剛才的同學配樂朗讀讀的很美,那全班同學想不想試一試呢?教師播放音樂和畫面,學生隨樂齊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
把書翻到82頁,書上有12個要求大家會寫的生字,看一看這些生字你認為哪個比較難寫,老師給大家做指導?
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老師利用課件進行集中指導垂、越、蜘蛛、彩。
五、課外延伸
課文有兩幅插圖,第一幅是雷雨中,第二幅是雷雨后,只有雷雨前沒有插圖,;老師希望同學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用靈巧的雙手給我們雷雨前的景象也配上一幅插圖。
六、課后總結
1、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總結匯報
2、師:生活中除了有下雨這種天氣現象之外,還有下雪,下霧,下冰雹等天氣現象,那同學們都應該認真觀察,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像作者一樣寫的精彩!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6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簡練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
二、學情分析
雷雨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他們都有著一定的生活體驗。另外教材又配有兩幅直觀的插圖,利于圖文對照,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學中應牢牢抓住這兩方面的優勢,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觀察圖畫,進行圖文對照入手,溝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熱愛自然的熱情。
三、教學目標
1.會識“壓、亂、垂”三個生字,正確書寫“垂”。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具體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3.激發學生觀察天氣的興趣,培養學生認識自然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壓、亂、垂”三個生字,正確書寫“垂”。
難點:能邊讀邊想象,具體感受并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雷雨圖,配雷雨聲: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預設:我看到了烏云、閃電、大雨,我聽到了打雷的聲音……
2.大家看得很仔細,聽得也很認真!這些都是雷雨時的場景。有位叔叔他親眼看到了這場雷雨,并寫了下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雷雨》這篇課文。
3.請同學們拿出小手,跟我一起寫課題。點生讀,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小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雷雨可以說是學生記憶中的一個影像。采用多媒體組合的方式,營造了教學氛圍,創設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學文情境,把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融為一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動畫,整體感知。然后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寶寶,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當你遇到比較難讀的詞句,就和同桌小伙伴一起讀一讀。
2.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老師來檢查一下。課件出示詞語,點生讀,小老師領讀,師相機正音。
3.相信大家已經能讀好課文了,可是光會讀還不行,我們還要理清課文的脈絡。請小朋友們快速默讀,標上自然段序號,思考老師的問題。
課件出示:
課文共有()個自然段。
第()~()段描寫了雷雨前的景象。
第()~()段描寫了雷雨中的景象。
第()~()段描寫了雷雨后的景象。
交流: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設計意圖】本課的生字較少,教師把課文真正交給學生,組織他們在讀中發現,在自學互動中交流識字的方法,豐富識字經驗,激發了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進而提高了自主讀書的能力。
。ㄈ┭凶x“雷雨前”,隨文識字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吧!課件出示,雷雨前段落。
1.讀1~3段。
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合作讀課文1~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里面的好詞佳句,討論討論:哪些詞用得好,好在哪里?
2.生接讀,集體交流。
老師請三位小朋友來接讀1~3段,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全班交流,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關鍵詞:“黑沉沉”“壓”
、俪鍪驹~卡“黑沉沉”: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谀隳苷f一個你積累的“ABB”式詞語嗎?綠油油、紅艷艷、金燦燦……什么東西會沉到水里面?大石頭、鐵……那烏云就像這大石頭一樣快要從高空沉了下來。說明烏云很黑、很重、又很厚。
、壅J讀生字卡“壓”:點生讀,開火車讀。
、苷l能用做動作幫我們記住這個字啊!生做動作?磥韽纳厦婕又亓褪菈,你能用壓組詞嗎?壓住、壓碎,積壓、壓制、壓歲錢……
、菡n件出示滿天的烏云圖片。你們瞧,這就是滿天的烏云,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很悶、很難受、喘不過氣。
、弈馨涯愕母形蛲ㄟ^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句子。讀得怎樣?烏云厚嗎?多嗎?重嗎?請你來試試,大家一塊來讀。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關鍵詞:“一動不動”“一聲不叫”
、僬J讀詞卡一動不動,一聲不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個詞語,“一動不動”“一聲不叫”。
、跒槭裁慈~子“一動不動”呢?很悶熱、一絲風也沒有。
、勰窍s為什么“一聲也不叫”了呢?害怕、雷雨前的自然現象。
指導朗讀:誰來讀讀這句話?
發揮想象,還有什么是一動不動,一聲不響?
、苣隳懿荒苷諛幼诱f幾個“一()不()”詞語?
小朋友真能干,都能仿說詞語了。是的,師生接讀: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蟬……
。3)忽然刮起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關鍵詞:“亂”
、僬J讀生字“亂”,強調注音,開火車讀。
、谠谖覀兊纳钪谐31挥玫,仔細地想想,我們都在哪兒用到呢?生聯系實際生活說說。
、圻@里的“亂擺”說明了什么?風大。課件出示狂風圖──指名讀。
這雷雨前的天氣實在是變化莫測。剛剛樹上的葉子還一動不動的,現在卻忽然狂風大作,吹得樹枝亂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4)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關鍵詞:“垂”
這個句子中有個詞用得特別好,看誰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發現它。
①認讀生字“垂”,強調翹舌音,開火車讀。
、趲煶鍪咀值渲械囊馑迹簴|西一頭掛下來。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什么東西也是垂下來的?頭發,垂柳。
、郾容^感受“垂”的妙處: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蜘蛛從網上爬下來,逃走了。
如果把這里的“垂”換成“爬”好不好?
垂字更能說明蜘蛛逃得快。追問:為什么要逃得這么快呢?──害怕。
④誰來當當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讀,齊讀。
。5)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關鍵詞:“越來越亮”“越來越響”
①指名讀。你認為這里用得好的詞語是?越來越……為什么呢?老師動手拍桌聲音越來越大,學生來體會,閃電一次比一次更亮,雷聲也一次比一次更響。
②大家同意嗎?是的,小朋友們,這越來越亮的.閃電,肯定嚇得小動物們都……這越來越響的雷聲也一定嚇得小朋友們都……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壅f話練習:想象一下,此時天上的烏云越來越(黑),天空越來越(暗),風刮得越來越(大)。填后全班齊讀。
小結:雷雨前,首先是烏云密布,接著狂風大作,最后又是電閃雷鳴。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消息──要下雨了!對啊,要下雨了。
3.整合讀1~3自然段。
分男女同學合作讀,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尊重識字“來自語言環境,回到語言環境”的規律,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讓學生在語境中,通過多次的朗讀,聯系生活經驗等方式,理清思路,隨文識字,感受語言,體會情感,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和體驗。
。ㄋ模┲笇憽按埂弊
同學們猜字謎:“千”“士”一線連,雙十在兩邊。
1.指導觀察“垂”字。
仔細觀察“垂”,想想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總結:中間寬,上下兩頭窄,第二長橫壓線。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請大家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寫。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
4.優秀作品展示。
【設計意圖】書寫的板塊要引導觀察,強調習慣,突出重點,促進了學生自主寫字能力的提高。
。ㄎ澹┯螒蛲卣,激發興趣
1.詞語積累盤點。用摘蘋果的游戲盤點所積累的好詞語。
2.欣賞美圖。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幅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發現更多的秘密。不過,只有細心觀察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們愿意做個細心的孩子嗎?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觀察大自然,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積累,引導觀察生活,拓展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語文能力。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7
一、導入。
1、出示——雨。
2、都認識,那大家一起來讀。
3、讀的很準,哪位同學能想到和“雨”有關的詞語?
4、課外積累也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好方法。
**大家聽得真仔細,打雷下雨是一種自然現象,尤其是夏季經常出現。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課題就是——雷雨(板書)。課文中所描寫的這場雷雨是怎樣的呢?通過學習你一定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初讀課文,識字。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多讀幾遍。
2、指名讀開火車讀分組識字、讀詞語。
3、請三個同學讀全文。(1—3)、(4—6)、(7—8)。
**讀地很流利,現在我們也來讀一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場雷雨的?
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暢談。
(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細讀,品味
、1、指名讀1---3段,其他的同學邊聽邊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樣的?
2、學生回答,老師引讀(板書:蟬不叫、大風蜘蛛、閃電雷聲。)
3、現在我們知道了雷雨前會出現這些景象,那么你覺得作者用哪些詞語把這些景象寫的更具體的呢?我們一塊來讀一讀,找找看吧!學生自讀。
*邊引導學生理解詞義,邊指導朗讀。
A、黑沉沉:ABB式、你能說出像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B、壓下來:說明烏云來得快而且兇猛。(板書:壓)
C、一動不動:說明當時一絲風也沒有。(板書:不動)
D、亂擺:什么亂擺?(樹枝)說明風特別大。
E、垂下來:風很大,蜘蛛順著蛛絲掉下來逃走。說明蜘蛛心里害怕。(板書:逃走)
F、越來越亮*響:一次比一次亮,一次比一次響。(板書:亮響)
(為什么先寫閃電,再寫雷聲呢?)
4、剛剛我們知道下雨之前天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的,除了這些,你能想到還有哪些其它的現象也是表示要下雨了呢?
提示:①燕子低飛。燕子拍拍翅膀低飛。②螞蟻搬家。螞蟻搬家。
。ǹ陕撓嫡n文《要下雨了》。)
5、烏云壓下來了,葉子一動不動,蟬不叫了,螞蟻都在忙碌地搬家,燕子在低飛。讓我們想象著雷雨前的景象,有感情的朗讀這三段吧!
先學生自由讀,然后指名讀。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嘩嘩嘩,雨下起來了。(出示課件:第一幅插圖)
1、看圖,說: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S機板書:雷雨中雨大、看不清。)
2、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課文中是怎么寫的,把描寫雷雨中的段落讀一讀。
3、指名讀,指導學生把雨中的變化讀出來。(雨下起來---雨越下越大----雨漸漸變小。)
㈢*雨的變化可真大,一下子嘩嘩嘩地下起來,來得急,而且越下越大,可沒一會兒工夫,雨漸漸地小了,嘿,天晴了!雨過天晴的景色可美了,趕緊來讀一讀吧!
1、指名讀。
2、你覺得你最喜歡哪一句,就讀哪句吧!
(師隨機板書:雷雨后:雨停太陽出來蟬叫了、蜘蛛坐青蛙叫、彩虹。)
3、引導聯想:雷雨前蟬是怎樣的呢?蜘蛛是怎樣的呢?
*你的觀察真仔細,雷雨前蟬是一聲也不叫,而雷雨后蟬叫了;雷雨前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而雷雨后蜘蛛卻非常悠閑的坐在網上;雷雨前天空是烏云、閃電打雷,而雷雨后天上出現的是美麗的'彩虹。
4、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雷雨過后那充滿生機的美景。(出示課件:第二幅圖)
5、看圖說:看到了什么?想說什么?
(假如你就是圖中的小朋友,雷雨后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你想做什么?)
*讓我們想象著自己已經走進這美景之中,帶著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讀7、8兩段。
6、指名讀,評議。
、僖x出雷雨后清新、潔凈、那充滿生機的美麗。
、趲煼蹲x,再指名讀。
讓我們再次共同感受這場雷雨吧!------齊讀全文!
四、總結:
同學們,一場常見的大雨,作者卻能把這場雨的前后變化描繪的如此淋漓盡致,可見,肯定是經過了非常仔細的觀察,才能把文章寫的這么美,我想:我們也要像作者一樣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做個細心的觀察者,你一定會有精彩的發現!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 認識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學難點
在讀中感悟想象雷雨前后的景物特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文中圖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第 一 課 時
一、 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ɡ蠋熆隙▽W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a.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b.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c.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d.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三、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四、小結
第 二 課 時
一、默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讀議
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雨聲和雷聲從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詞比較詞句
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_下來,逃走了。蟬一聲也不叫。
2.雷雨后:一條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垂、逃、越的寫法。
五、 課外延伸
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9
一、教材解析:
本文以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
二、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邊讀邊想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觀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準備了一個謎語讓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動腦筋。課件出示謎語。導入新課。(板書:18雷雨)
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點嗎?(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發生在夏季。)
(二)引發興趣,深入了解
1、想進一步了解雷雨的特點嗎?結合生活實際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感受好嗎?(有的說:雷雨前周圍的景物變化得真快。有的說:這場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說:雷雨過后的景色實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觀察到的雷雨景象寫成了一篇文章。同學們想不想看,下面請同學們聽課文范讀。教師出示聽讀要求。
(三)解決問題,檢查認字情況
課文聽完了,誰來回答老師的問題。(課文共8個自然段,1-3段寫雷雨前,4-6寫雷雨中,7-8寫雷雨后)板書
1、讀準字音
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連生字寶寶也被吸引住,要出來和你們見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燈片;自讀──(誰愿意和他們交朋友,誰還愿意讀)指名讀──男女賽讀{看來這樣難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排火車(聽小火車來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車開的又快又響)出示幻燈片)
讀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來讀,你還能讀好嗎?誰來讀?(指明讀、齊讀)
2、記字形
生字寶寶讀準了,樣子記住了嗎?(出示幻燈片)誰有好辦法把它們給記住了?(壓:一間工廠把泥土給壓碎了。垂:減一減,睡覺的睡減去目。亂:舌頭在嘴巴里亂搖。虹:換一換,紅換走部首加蟲……學生各抒已見)
(四)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咱的老朋友喜洋洋給大家帶來溫馨小提示
1、自由地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數一數文章共幾個自然段,認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講雷雨前周圍的景色特點的?哪些自然段是講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講雷雨后周圍的景色變化的?(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3、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五)、感悟課文
同學們想不想欣賞雷雨的這三個不同的景象?
1、學習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
(1)出示雷雨前錄像: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回答烏云、大風、閃電)
(2)出示滿天烏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烏云?)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現在云的樣子。(有的說:無數的烏云,有的說:很厚的烏云,有的.說:黑沉沉的烏云,還有的說:云很低……)咱來看看課文中怎么說?(出示句子“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同學們這么多這么厚的烏云壓過來,你知道什么是壓嗎?誰能做個壓的動作?(哦,很使勁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換成了滿天的烏云向你壓過來,你又會覺得怎么樣呢?(很悶很熱)同學們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悶熱的特點呢?(個人讀---評議—齊讀)
(3)你還能從哪里找到很悶很熱的感覺呢?(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對比句子:a、葉子不動,蟬不叫。b、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比一比,給你們的感覺一樣嗎?通過對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個句子程度更深些?(第二個句子程度更深,更能感受到悶熱)怎樣才能更好地讀出悶熱的感覺?誰來讀?(指名讀)
為什么天氣那么悶熱呢?(因為葉子一動不動,說明一點兒風也沒有。)(4)咦,同學們聽聽,什么來了?(出示大風錄音)它是怎樣來的?忽然一陣大風,樹枝會怎樣呢?(出示句子指出亂擺)什么是亂擺?誰來做做樹枝亂擺的樣子?那平時春風吹過時,樹枝是怎么樣的呢?(跳舞)可是現在樹枝不再跳舞,而是亂擺,這說明什么?(說明這是一場狂風啊!)(小組內個人讀----評議----小組齊讀)讀出他的兇猛
練習說話:忽然一陣大風,吹得XXXXXXXXXX。
(5)大風驚動了一個小精靈,他是誰?()這一陣大風刮得怎么樣了呢?點出句子。你為什么要逃呢?師說:你為什么不呆在樹上了?(風實在太大了)觀察圖片,是怎樣逃走的?(垂下來)你們知道怎樣是垂嗎?(做小實驗,親身體驗“垂”。)請同學們分小組,用一根繩子綁住一件小物品,做快速下垂的工作,模仿在生死關頭時垂下就逃走的匆忙情景。小雷雨快要來了,你的心情怎樣?(害怕)誰來讀一讀(的害怕)
(6)雷雨就要來了,看,閃電一次比一次亮,聽,雷聲一聲比一聲響,(播放錄像雷雨前)課文用了兩個詞語形容雷電,哪兩個?
積累詞語:越來越亮越來越響越來越XX
小結:同學們,夏天的雷雨前,烏云密布,又悶又熱,忽然間又狂風大作,天氣的變化太快了,看著閃電越來越亮,聽著雷聲越來越響,讓我們感覺到一場大雨頃刻將至,讓我們一起再來邊讀邊想象吧!(再次讀)
2、學習雷雨中(4--6)
(1)雷雨終于來了,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動畫
這場雨下得怎樣?(板書:大、急)從哪里看出來?(指名說)(“嘩,嘩,嘩,”“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如何讀好“嘩,嘩,嘩,”呢?(有的認為“嘩嘩嘩”三個字應該讀得快一點,表現雨下得很急;有的認為應該讀得慢一點,把“嘩”字拖長一點來讀,表示雨聲很大;還有的認為“嘩嘩嘩”三個字應當由慢到快,以體現雨下得越來越大……)
(2)夏天的雨來得猛來的急,同樣也退得快,不一會雨聲小了,雷聲也小了。課文中有一個詞語形容雨的變化,哪一個?(漸漸地)
該如何讀好兩個“漸漸”呢?現在老師有兩種讀法,看你覺得哪一種更合理?(一種聲音從大到小,另一種聲音從小到大。)為什么?因為現在雷聲雨聲都是從原來的大聲到現在的聲音小了,所以兩個“漸漸”也應該從大到小聲來讀。
小結:夏天的雨像個愛變臉的娃娃,他變化多端,時而大哭,時而歡笑。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告訴大家雨是怎樣變化的?學生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學習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歷經暴雨的洗禮,大地又展現出了怎樣的景象呢?同學們去讀讀課文的7、8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哪兒讓你覺得最美?
(2)學生交流:(一條彩虹掛在天空,你的掛字讀得真好,同學們覺得彩虹像什么呢?讀好了掛字,讓我看到了那條彩虹就像五顏六色的絲帶。哦,小青蛙,在叫什么呢?坐在網上干啥呢?)
(3)雷雨過后,空氣變得特別的——我們的心情也是特別的——(欣賞圖片)瞧,花兒草兒喝足了水,也開心的笑了,葉子上仿佛有晶瑩的水珠在太陽公公的照耀下還閃閃發光呢,這雨后的美景誰還想來讀?(個別讀、男女生讀)嗯,你的朗讀讓我們仿佛就置身在這個雨后的美麗景色中一樣。
4、總結:
多么真實的雷雨啊!作者運用簡單的語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圖描繪出來。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現象,作者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真實的文章來呢?(因為他能仔細地觀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如實地寫了下來。)(板書:仔細觀察)
(六)、拓展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幅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樂趣,發現更多的秘密。不過,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們愿意做個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去觀察,把觀察到的天氣變化記錄下來,寫成觀察日記吧。
(七)板書
前天空黑沉沉逃走
蟬一聲也不叫
雷雨
中越……越……
后太陽出來掛彩虹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10
一、揭示課題,指導看圖。
1、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看圖讀拼音識字第8課雷雨。
2、先請大家看看圖,仔細地聽一聽。(出示彩圖,并放錄音)
3、你看到些什么?聽到了哪些聲音呢?(看到了烏云、閃電、雨點、池塘、小雞、小鴨、荷花)(聽到了雷聲、雨聲、風聲)
4、小朋友看得很好,聽得很認真,這些都是雷雨時的情景。(老師作形象描述)雷雨到來時,黑沉沉的烏云布滿了天空,電光閃閃,雷聲隆隆,風呼呼地刮著,雨嘩嘩地下著,小雞嚇得躲在石頭旁嘰嘰嘰地叫著,小鴨在池塘里快樂地歌唱,好像在說:"下雨了!下雨了!"
二、學習純拼音句群。
1、小朋友,書上有一首兒歌,生動地寫出了雷雨時的情景,你們想不想讀一讀?(想),請小朋友打開書,翻到46頁,自己小聲地讀一讀純拼音句群,要求讀準字音,邊讀還要邊想,句群寫了什么內容呢?(學生自讀,老師巡視指導)
2、現在我請兩個同學來讀讀句群,其它小朋友聽一聽,他們的字音讀準了嗎?(二人讀完后,眾人評議)
3、老師來提點意見,小朋友朗讀時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詞兒連讀,下面請小朋友跟著老師讀。
4、老師評價,并對讀錯的地方加以糾正。
三、學習"云、電、風、雨"四個字。
1、讀了句群,你們知道雷雨的時候,滿天都是什么嗎?(烏云)
2、請小朋友把音節直呼三遍。
3、這個字就是烏云的云字,請大家讀一讀。(出示"云"的生字卡片)
4、云是幾筆寫成呢?請看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板書:云)"云"字有幾筆?這里有個新筆畫,我來教你們寫。先由豎中線起筆寫一撇,在橫中線上寫上折,它的名稱叫撇折。請小朋友書書空。那么,撇折是幾筆寫成的呢?(一筆)(板書:)
5、我們會寫撇折了,誰來給云字書空?我們都來試一試。
6、天空中除了有烏云,平時小朋友還看到什么云?(白云、紅云、火燒云)
7、請小朋友再看看圖,大雨來臨時,天空中不僅布滿了烏云,還有什么呢?(閃電)我們一起讀讀音節?(出示:shǎndiàn)
8、這就是閃電的`電字,小朋友齊讀三遍。(出示"電"字的生字卡片)
9、"電"字首先寫一個什么字呢?(曰字),這個曰字要寫得扁扁的,然后寫上豎彎鉤,那么,你們用什么辦法記住電字呢?(曰加)(板書:電)
10、除了閃電,你們還能給電組詞嗎?(開火車組詞)11、你能用電字組成的詞說一句話嗎?(自由說)
11、小朋友,電和我們的生活系系相關,有了電多方便!因此小朋友平時要注意節約用電,同時電也是很危險的,你們可不能隨便用手去觸摸帶電的東西。
12、課間休息。
13、誰來回憶一下句群中寫烏云怎么樣呢?(滿天)電光怎么樣呢?(閃),請大家把第一句再讀一讀。
14、這時候,風怎么樣呢?(呼呼地刮著)什么風才會有聲音?(大風)因為風很大,所以把大顆大顆的雨點都吹斜了。請小朋友讀讀章節(出示:fēnghūhū)
15、這就是風字,小朋友要讀準后鼻音。(出示"風"字的生字卡片)
16、風字怎么寫呢?先寫一撇,再寫橫折彎鉤,在里面寫上撇和點。(板書:風)請大家在桌上寫兩個風字。
17、風字的第二筆是什么?(橫折彎鉤)還有哪個字的第二筆是橫折彎鉤呢?(九字)
18、小朋友比較一下,它們的寫法相同嗎?(不同,風字的彎鉤要短一些,九字的彎鉤要長一些)
19、小朋友,烏云滿天,電光閃閃,風呼呼,馬上會出現什么情景?(雨嘩嘩)(出示:yǔhuāhuā)這就是雨字,小朋友齊讀三遍。(出示雨字的生字卡片)
20、現在老師教你們書寫雨字,先寫橫,再寫豎,橫折鉤,在豎中線上寫一豎,最后在里邊寫四點,先寫左邊兩點,再寫右邊兩點,這四點要上下對齊。(板書:雨)
21、小朋友數一數,雨字一共有幾筆?(八筆)你們看看,里面的四點像什么呀?(飄落的雨點)
22、你能編個兒歌記住雨字嗎?(學生動腦筋自己編)
23、那么,誰來告訴我,雷雨時,風怎么樣呢?雨怎么樣呢?(風呼呼,雨嘩嘩)
24、風呼呼,雨嘩嘩要怎樣讀才讓人感到風很大,雨越下越大呢?誰來試一試?全班同學把一、二行連起來讀一讀。
25、小朋友,云、電、風都是雷雨時的幾種自然現象,那么,這時候小雞和小鴨各有什么不同表現呢?請看句群的三、四行。請小朋友跟著我讀。
26、小雞被嚇住了,說明它心里怎么樣?(害怕,不喜歡下雨)那么它嘰嘰的叫聲應該怎么讀?(又快又急)個別讀,集體讀。
27、小鴨子非常高興,它嗄嗄的叫聲要讀得怎樣?(響亮)個別讀,集體讀。
28、男同學讀一、二行,女同學讀三、四行,有感情地朗讀純拼音句群。
四、書寫"云、電、風、雨"四個生字。
1、每個生字帶拼音寫四個。(老師巡視指導)
2、寫出"云、電、風、雨"的筆順。
五、師總結,下課。(發散:雷雨時你還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11
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樣變化的。
學習重點
1.會認記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學習難點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樣變化的。
審美視點:情景美,創造美
課前準備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3.學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直接讀課題,雷雨小朋友都見過吧,誰能說說。
2.剛才大家說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觀察到的雷雨寫進了課文里,讓我們一起走進18課,感受感受作者筆下的雷雨吧。
二、識字
1.作者到底寫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認識的字請教你的同桌。
自讀課文
2.出示句子:剛才小朋友讀得非常認真,生字這個攔路虎消滅沒有?老師從課文里選了4個句子,看水能字音讀準,句子讀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聽仔細了,看他的字音讀準沒有,句子讀通沒。
自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讀準,單獨出現還能讀好嗎?
同桌互讀──男女賽讀
4.記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讀準了,樣子記住了嗎?怎么記的?
5.鞏固生字:
(1)自讀生字卡上的詞語,分大組組詞
(2)在生活中識字
三、學習課文
1.分大組賽讀課文
2.邊讀邊想圍繞雷雨,你讀的這個部分寫的是雷雨什么時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書:前中后)
3.品讀課文:想不想欣賞一下雷雨的這三個不同的景象(板書:)
雷雨前:
。1)出示課件: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書:烏云、大風、閃電)
。2)從你看見的,聽見的,感受到的,你認為這是什么時候的景象?
。3)剛才大家看了,說了雷雨前的景象,現在我們讀一讀作者寫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體會到什么?
自讀課文──指名回答──談體會──齊讀
(4)小結:是呀,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云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卷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來湊熱鬧,多可怕的氣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讓老師也感受到。齊讀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課件:不一會,雨下起來了,這時你聽見了什么?(板書:雨)
。2)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請自讀4──6自然段。
。3)讀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結:是呀,雷雨由大變小,真是變化莫測!
。5)讓我們一邊聽雨聲,一邊帶著剛才的感受讀一讀4──6自然段。
雷雨后:
。1)出示課件:漸漸地,雷聲、雨聲都小了,一場雷雨很快結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板書:彩虹)
(2)是呀,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花兒開了,小鳥,小青蛙歡快地唱著歌,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個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3)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7──8自然段,看誰能讀出雷雨后那美麗的景致。
(4)小結:雨過天晴,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呀。
四、拓展
1.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欣賞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們不同的特點,相信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幅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樂趣,發現更多的秘密。不過,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們愿意做個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去觀察,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寫成觀察日記吧。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重點難點:
1、圖文結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點。
2、通過準確的用詞造句來重點體會雷雨前自然界出現的現象和特點。
教學流程
(課前班長領讀有關雨的古詩:《春曉》、《春夜喜雨》、《漁歌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剛才同學們背了很多關于雨的古詩。特別是最后一首,(出示古詩)老師很喜歡,想請同學們再讀一次,不過這次老師有個要求,要一邊讀一邊想象古詩中所描繪的下雨的景象,好嗎?
(出示課件)看一看,剛才同學們想象到的是不是這樣的景象呢?
請位同學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從古詩引入,讓學生看雷雨的動畫演示,聽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啦啦的下雨聲,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具體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你們能不能給剛才這段動畫起個題目呢?
你為什么要起“雷雨”這個題目呢?
板書課題《雷雨》齊讀課題。
3、大家都見過雷雨,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節下的?
夏天下雷雨時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時,描述的語言比較蒼白,使學生在接下去的課文閱讀中與自己對雷雨的表達形成對比,可以感受到課文語言描述的魅力。]
二、創設情境,觀察想象
1、雷雨是夏天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有位小朋友親眼目睹了一場雷雨,并
把它記錄下來,寫成了一篇優美的文章,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樣寫的嗎?好,接下
來我們就學習他的文章。翻開書18課,聽老師讀課文,聽準字音。
師范讀課文。想讀嗎?
2、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3、同桌檢查(認為自己讀得好的讀給同桌聽或者覺得的不好的請教同桌。)
[同桌進行合作學習,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更樂意去閱讀。]
4、(課件出示)有位小朋友讀了課文后給課文畫了三幅插圖,請大家想一想:這三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呢?每幅圖各有什么不同?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1)指名說,歸納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比較一下每幅圖各有什么不同?
隨機學習生字:烏云:壓(動作理解)你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嗎?
樹枝:亂擺誰能給“亂”組個詞語或說句話?
。捍勾埂(我好想睡覺啊,連眼皮都垂下來了。)
彩虹:掛虹——紅
[讓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認真觀察各幅圖,找出各種景物在雷雨前、中、后不同階段自然景物的變化。如:雷雨前、中、后的天空,小樹、蟬、、雷、雨、閃電有怎樣的變化。通過指導學生用觀察對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地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4、你看,這雷雨前(中、后)的景色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么,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分別是寫雷雨前(中、后)的景色的呢?趕緊默讀課文,找一找。
板書:1-34-78(初步滲透“段”的概念。)
看板書小結。這節課我們先來看一看雷雨前的景色。(課件出示圖片)
三、創設情境,品詞析句
1、小朋友們,大自然很奇妙,每當雷雨來臨之前,就會發生很多變化。
瞧,書上都寫著呢!趕快拿起書看課文,誰愿意把1-3自然段描寫雷雨前的景色這部分讀給大家聽一聽?
(1)指名讀(要求:其他同學仔細聽,他有沒有把字音都讀準了。)(2)自由練讀。
(3)齊讀。邊讀邊想象雷雨前的景色。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掌握字詞的同時,充分接觸熟悉文本內容,為感情朗讀做好鋪墊。]
2.讀出感情。
讀了這雷雨前的景象后,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可怕、緊張、難受……)
你是從哪句話中讀出這種感受的?(隨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板書:烏云壓
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好這句話嗎?
a.讓學生評評,他讀出這種感受了嗎?
b.師評:“黑沉沉”你讀的特別好,讓我們仿佛感受到烏云正向我們壓下來,大地一下子變暗了。
誰也能向他一樣讀讀。
c.師將教室燈關了(出示烏云圖):現在滿天都是烏云,而且越來越黑,越來越低,一直向你壓下來,你有什么感覺?
誰能再讀讀?---齊讀
[這句話的朗讀指導是重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和動作演示感受“壓”,圖文結合增強學生的想象感受,利用老師的語言渲染影響學生的感受,引導學生朗讀。]
(2)是呀,雷雨之前,烏云密布,天色昏暗,天氣是又悶又熱。不止小朋友感到難受、害怕,就連樹上的葉子和蟬好象也和我們一樣。
引讀:----“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出示句子)
從這句話里你知道了什么?(雷雨前沒有一絲風,悶熱,很靜,)
雷雨前沒有一絲風,悶熱極了,大家都無精打采的。
范讀——真安靜啊——齊讀
(3)“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卑鍟簶渲y擺
你們看過風吹樹枝亂擺的情況嗎?做動作。
大家一起做動作,讀。
(4)看到這令人害怕的情況,(出示句子)“一只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卑鍟捍固
是啊,也知道雷雨快要來了,(播放蛛蛛垂下來逃走的.動畫)你看,這只可害怕了,趕緊拉一條絲,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誰來當當這只害怕的,指名學生讀。
[學生對“垂“字的理解有困難,用文字解釋也比較復雜,所以采用多媒體直觀手段,讓學生一看就明白了是怎樣垂下來快速逃走的。這兒讓學生來扮演角色朗讀,學生很感興趣,能夠進入角色帶著自己的見解朗讀句子。]
你還從哪句中感受到害怕?
(5)“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卑鍟涸絹碓
指導朗讀:你的聲音為什么越來越高呢?
讓我們再去感受一下那電閃雷鳴的時刻吧!(播放雷雨前閃電雷聲的動畫)
[由于多媒體課件已將雷雨前閃電、雷聲不斷變亮、變響的過程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所以,學生能很快理解“越來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強。]
齊讀(讀出氣勢)
3.說話訓練。
雷雨前的天氣又悶又熱,黑沉沉的烏云像巨石一樣壓下來,壓得人透不過氣
來,狂風席卷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一次比一次亮,一次比一次響,多可怕的氣氛呀。
快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動物們都在干什么?
出示句式:快要下雨了,——
(小魚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飛得很低很低,螞蟻忙著搬家……)
[這里不但是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還是一個知識點的拓展。激發學生對原有生活經驗的回憶,學生的回答往往會有讓你有驚喜,課外積累多的學生說出了小魚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飛得很低很低,螞蟻忙著搬家等現象,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評價,肯定其合理性,可以讓其他學生明白更多的自然現象,懂得平時要去觀察,去發現。]
4.是啊,大家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就知道一場大雨即將來臨了。
(出示1-3段)滿天的烏云——齊讀
5.小結:課文寫得多生動多形象啊。只要同學們認真觀察,也能寫出關于天氣變化的好文章來呢!
剛才,我們學習的是課文的第一段,也就是雷雨前的景象。那么,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接下來是我們的寫字時間。
四、書寫指導
今天,我們要寫的都是今天剛學的生字。出示:壓、垂、亂、彩虹
你覺得哪個最難寫?
師范寫:垂(注意筆順,觀察“—”的變化)
生練寫,師巡視。
展示,評議。
板書設計:
烏云壓
雷雨前(圖):樹枝亂擺……越來越……
垂逃
18、雷雨雷雨中(圖):
雷雨后(圖):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6-26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6篇)04-12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雷雨》教學設計01-16
二年級下冊《雷雨》教學設計05-26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8-07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14
二年級下冊語文《雷雨》教學設計集錦6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