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就是課程與教學之間的一個重要環節,目的在于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扁鵲治病》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希望您喜歡。
篇一:小學語文《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有關詞句,體會扁鵲的醫術高明和醫德高尚,懂得做什么都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心理,認識人物形象,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了解寓言
1、看圖猜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特點。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3、介紹扁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認讀生字、詞語。
3、辨析生字,指導書寫。
腸:與身體有關。燙:溫度很高。湯:能喝的。
書寫:蔡
4.通過讀課文,誰知道這篇文章寫得是扁鵲和誰的故事?(蔡桓公)。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大家,這個故事在講什么?
三、抓住“名醫”,讀悟感知
。ㄒ唬└惺堋搬t術高明”
1、默讀課文,用“___”劃出能體現出扁鵲醫術高明的句子。
匯報交流:(課件出示)
扁鵲通過簡單的看、望便能知道蔡桓公的病情,真不愧是醫術高明啊!(板書:醫術高明)
。ǘ└惺堋搬t德高尚”
醫術如此高明的神醫扁鵲為什么還會讓蔡桓公死去呢?難道是他不想給蔡桓公治病嗎?(不是)是蔡桓公拒絕治療,他勸蔡桓公了嗎?幾次勸說?(三次)請用雙橫線劃出扁鵲勸蔡桓公治病的句子。
扁鵲一次又一次地勸說蔡桓公,你認為,扁鵲是個什么樣的人?(板書:醫德高尚)
四、桓公之死,追根溯源
1.既然他是這樣一位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名醫,結果大王蔡桓公還是死了,究其最終根源是——蔡桓公拒絕治療。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畫出蔡桓公拒絕治療的句子。
交流匯報:
第一次: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北怡o走后,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你體會到了什么?提示看插圖。這是一個怎樣的蔡桓公?(自以為是;聽不進意見、傲慢、不以為然)那你能帶著這種自以為是,不以為然的語氣讀讀這段話嗎?(指名讀)(評價)
第二次: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蔡桓公為什么沒有理睬他?表現出他怎么了?(不耐煩,生氣)生氣的蔡桓公雖然沒有說話,他可能會想什么?(指名說)
想象補白:蔡桓公很不高興,他心想()。
第三次: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1、當扁鵲第三次勸告蔡桓公,而且說他已經很嚴重的時候,他僅僅是一點點的不高興嗎?(憤怒)想象補白:蔡桓公非常不高興,他心想()。
如果扁鵲再次勸告下去的話,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所以扁鵲連忙退了出了。
幾次勸說都不聽,還可以看出蔡桓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固執己見)
2、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態度。(個別學生展示)
3、想象補白。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蔡桓公最終自食其果,五六天之后,蔡桓公的病的病已經到了骨髓,躺在床上,急著派人請扁鵲的時候,他心里可能會想什么?可是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已經逃到秦國去了。
五、聯系生活,理解寓意
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要善于聽取別人的勸告。要防微杜漸。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例,如:(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出示幻燈片)
六、按照順序,復述課文。
(現在,我們理解了故事,明白了道理,那么這個寓言故事是按照什么順序寫得呢?)(時間順序)找出時間順序的詞語。
。ㄓ幸惶欤^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幾天,五六天后,不久。)
哪位同學能根據這幾個時間,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
七、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1、把今天學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
2、推薦閱讀:
《濫竽充數》《自相矛盾》《老馬識途》《鄭人買履》
篇二:小學語文《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4、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難點:
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扁鵲。)同學們,知道扁鵲是誰嗎?生答。(預設:是我國古代的名醫,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被人們成為神醫。)
2.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扁鵲的故事。
有一次,扁鵲和他的弟子路過虢(guò)國,虢國的太子正好生了大病,人們都以為他要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后,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只是休克,假死。于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制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并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故事。(板書:治。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這個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2、同學們這篇課文里人物的語言特別多,和你的學習小伙伴一起,把這篇再讀讀。
3、出示詞語,這課里出現了一些生字詞語,誰來帶領大家讀一讀?
扁鵲、蔡桓(huán)公、理睬、腸胃、湯藥、幾劑敷(fū)燙、骨髓(suǐ)。
4、(指導寫字:蔡)
5、請幾位同學把這這則寓言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拿出鉛筆把他們讀得好的或者不好的地方做出標記,等讀完后告訴他們。
6、現在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則寓言講了什么嗎?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7、讀了剛才這則寓言,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潛心閱讀,品讀明意。
1、你提出了哪些問題與同學們討論?
預設:
1、扁鵲是神醫,蔡桓公為什么不相信他?
2、明知道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勸說?
3、扁鵲為什么跑到秦國去了?
4、扁鵲明明是名醫,他在蔡桓公的國家里,蔡桓公居然死了。
2、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孩子,提出了這么多問題,我們先看這個問題。扁鵲明明是名醫,他在蔡桓公的國家里,蔡桓公居然死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再來讀讀這則寓言想一想原因是什么。畫出有關句子,和學習小伙伴討論討論。
一起來看一看他說的四次話吧。PPT出示:
“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想想扁鵲對蔡桓公說話的態度是怎樣的?誰來讀讀他說的第一次話?指名讀。第二次他又是怎么說的?指名讀。第三次呢?指名讀。一次比一次嚴重,再來看最后一次,誰來讀?指名讀。
從這四段話中,你感受到扁鵲是一位怎樣的人?(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為病人著想,誠懇耐心)再讀體會。
3、面對名醫的勸說,蔡桓公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畫出相關語句。
預設:A、當蔡桓公第一次聽扁鵲說,他(覺得扁鵲是在顯示自己的醫術高明)。
B、當蔡桓公第二次聽扁鵲說(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他(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會想些什么?
C、當蔡桓公第三次聽扁鵲說(),他(),他會做什么動作?生答?磥硭钦娴纳鷼饬。
D、當蔡桓公看到扁鵲老遠就掉頭跑了,他()。左右的人會怎樣轉述扁鵲的話呢?
。ǘ嗝襟w顯示蔡桓公對扁鵲3次勸告不屑一顧的表情。)
4、請看第三、四、五、六段的開頭,自己讀一讀,看看發現了什么?時間。一個多月。是啊,這前后一個多月的時間,蔡桓公的病就由輕到重,最后甚至是無藥可救。
5、課上到這里,大家對課本中的人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評價一下蔡桓公這個人嗎?(理解諱疾忌醫:,諱就是忌諱的意思,疾是指疾病。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隱瞞疾病,不愿醫治。蔡桓公就是這樣的人。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6、現在我們把扁鵲說的話以及蔡桓公的回應對應起來讀一讀。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誠懇耐心,蔡桓公的態度不斷變化“對左右人說、很不高興、非常不高興、覺得奇怪、派人請扁鵲”。
面對這樣的大王扁鵲深知怎么規勸都沒有用了,所以他趕快逃跑了。
四、揭示寓意,總結。
1、同學們,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呢?
。ㄔ阱e誤或者還是剛剛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及時的制止這叫做防微杜漸。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定要聽從別人的勸告,要防微杜漸,千萬不要諱疾忌醫,關鍵在于要學會正確地分析、判斷遇到的各種情況,否則小事變成大事。)
2、同學們知道嗎?《扁鵲治病》這則寓言選自于《韓非子·喻老》,它的作者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韓非(出示圖片),他經常運用歷史知識和寓言故事來說明道理。在他的書中還有《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等寓言故事,同學們下來以后可以選這本書來讀一讀,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
【小學語文《扁鵲治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10-24
語文課文《扁鵲治病》教學反思07-09
扁鵲治病說課稿11-25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說課設計12-16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扁鵲治病》03-16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案12-30
三年級語文《扁鵲治病》ppt(下冊)05-18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扁鵲治病》教案12-20
《扁鵲治病》的四年級語文教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