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14 14:14:12 林惜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圃臘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精選7篇)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認識中山特色食品“黃圃臘味”制作方法、特點、挑選方法。

  2.初步了解“中國食品洽談會”在黃圃舉行的情況。

  3.展示調查活動成果,增強學生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課前的分組合作調查搜集工作。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中山特色食品“黃圃臘味”制作方法、特點、挑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許多中山的特色食品,你們還記得嗎?那我們來玩個游戲,看看同學們還記得多少!(生說)給說的你最多的小組加一分,其它小組要補充,不能重復。

  2、看來你們記得挺多的,老師這還有,看誰最快說出他的名字(出示特色食品圖片,讓生說。)

  設計意圖:為故而知新。還要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采用給小組加分的形式,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也能調整課堂氣氛。

  二、初步了解,認識臘味。

  1、其中同學們剛剛說到的“黃圃臘味”更是聞名中外的自家食用、饋贈親友的佳品。你們對臘味的認識有哪些方面呢?(生說)你們對臘味的認識還真不少。

  2、那你們知道黃圃臘味的歷史嗎?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39頁,一起來閱讀一下《黃圃臘腸的發明》。(生看)看了這份資料,你們有什么想說的?

  3、上星期老師布置同學們圍繞黃圃臘味中的不同主題,分小組進行實踐調查,同學們通過一周多的努力,現在讓我們一起展示我們的勞動成果吧!

  設計意圖:初步了解黃圃的臘味歷史,結合課本,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 學生展示、體驗成功。

  1.介紹黃圃、黃圃臘腸的發明和黃圃臘味的關系

  師:傳統嶺南人有句俗話:秋風起,吃臘味。(出示課件)就是說,每年農歷立秋之后,北風送爽之時,民間中制作臘味季節到來了。市場的攤檔里,一串串、一排排掛起的各式臘味制品,在燈光的輝映下,瑪瑙般的鮮亮,流光溢彩,濃濃的臘肉香味,吸引著人們在攤檔前流連往返。在這些臘味攤檔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標示“黃圃臘味”商標的產品。(黃圃簡介)臘味到底是誰發明的',是根據什么發明的呢?我們的哪一小組來展示一下你們成果。

  生匯報:

  師:由于三角洲天熱潮濕,聰明的黃圃人采用鹽、糖、醬油、酒腌制后再曬干的辦法制作了色香味美的臘肉。之后又以這種方法對豬的各個部位進行制作。漸漸總結中一套腌制的配方和制作花式品種的方法。自此,黃圃人制作臘味的技藝聞名于世。早在三、四十年代,黃圃人在廣州市開設了“滄洲”、“八百載”等燒臘店;廣州著名的“皇上皇”、香港的“榮華”燒臘味店,也專聘黃圃師傅坐案,歷代相傳。黃圃臘味現已成為中外馳名的名店名牌產品。

  2. 活動一:調查黃圃臘味

  生匯報:

  3.活動二:走訪一家黃圃臘味的生產工場,了解臘味的生產及銷售情況。(因實際情況可改為觀看視頻)

  (1)出示學生收集視頻

  (2)老師小結

  (3)我得走訪心得:

  活動三:怎樣挑選臘味

  學生自由舉手匯報:

  教師出示課件小結:(出示課件)

  活動四:了解“中國食品洽談會”在黃圃舉行的情況

  師:從2005年起,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支持下,在中山黃圃連續舉辦了

  活動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工業經貿洽談會,現在那位同學為我們介紹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情況:(出示課件)

  學生匯報:(打開文檔)

  師:(連接網絡)

  設計意圖:結合課文的五個活動讓學生分小組根據的主題查找資料,團結合作完成調查活動,這樣培養孩子的合作、查找資料、口頭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活動;六:寫一篇有關臘味的調查報告

  連接網上調查表(或出示學生自治調查表)指導學生寫調查報告。

  四、作業布置。寫一篇有關臘味的調查報告

  設計意圖:把孩子們引入寫調查報告的門檻,培養孩子樂于探索團結合作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2 黃圃臘味

  品種 材料 特點

  制作流程

  怎樣挑選臘味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要求簡練,清晰明了。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 了解黃圃臘味的起源、發展及其文化意義。

  2. 掌握黃圃臘味的制作工藝和品鑒方法。

  3. 激發學生對地方特色食品的興趣,培養文化認同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通過展示黃圃臘味的圖片或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提問:你們吃過臘味嗎?知道臘味的起源嗎?引出黃圃臘味的`話題。

  二、講授新課

  1. 黃圃臘味的起源:講述王洪因天氣寒冷而發明臘味的故事,強調其偶然性和創新性。

  2. 黃圃臘味的發展:介紹臘味技術在珠三角的流傳,以及黃圃臘味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3. 黃圃臘味的制作工藝:詳細講解臘味的選材、腌制、晾曬等步驟,可邀請當地臘味師傅進行現場演示。

  4. 黃圃臘味的品鑒方法:教授學生如何辨別臘味的優劣,以及臘味的搭配和烹飪方法。

  三、實踐活動

  1. 分組制作臘味:學生分組,每組選擇一種臘味進行制作,體驗臘味制作的樂趣。

  2. 品鑒臘味:學生品嘗自己制作的臘味,并與其他組進行交流和分享。

  四、總結與反思

  1. 總結黃圃臘味的起源、發展、制作工藝和品鑒方法。

  2. 引導學生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黃圃臘味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五、作業布置

  1. 要求學生回家后與家人分享黃圃臘味的故事和制作方法。

  2. 鼓勵學生嘗試制作一種自己喜歡的臘味,并寫下制作過程和心得。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 了解黃圃臘味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

  2. 探究黃圃臘味在現代社會的創新與發展。

  3.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通過展示黃圃臘味的傳統制作工藝和現代創新產品,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提問:你們知道黃圃臘味是如何從一個小鎮特產發展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的嗎?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二、講授新課

  1. 黃圃臘味的歷史背景:介紹黃圃臘味的起源、發展及其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

  2. 黃圃臘味的文化價值:探討黃圃臘味作為地方特色食品的文化意義,以及其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的作用。

  3. 黃圃臘味的現代創新:分析黃圃臘味在現代社會的創新和發展,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營銷創新等方面。

  三、實踐活動

  1. 市場調研: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市場調研,了解黃圃臘味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消費者喜好以及競爭對手的情況。

  2. 創新設計:要求學生根據市場調研的結果,設計一款新的黃圃臘味產品或改進現有產品的方案。

  3. 展示與分享:學生分組展示自己的創新設計,并與其他組進行交流和分享。

  四、總結與反思

  1. 總結黃圃臘味的`歷史背景、文化價值以及現代創新。

  2. 引導學生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黃圃臘味的創新和發展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五、作業布置

  1. 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黃圃臘味創新發展的文章或報告。

  2. 鼓勵學生關注黃圃臘味的最新動態,收集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 了解黃圃臘味的起源、制作工藝及其文化意義。

  2. 通過實踐活動,體驗傳統臘味制作的基本步驟,增強動手能力。

  3. 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尊重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 播放黃圃臘味的宣傳片或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提問:你們知道黃圃臘味是怎么來的嗎?它有哪些特點?

  二、講授新知

  1. 講述黃圃臘味的起源故事,結合歷史背景,讓學生理解其文化意義。

  2. 介紹黃圃臘味的制作工藝,包括選材、腌制、晾曬等步驟。

  3. 展示黃圃臘味的圖片或實物,讓學生觀察其外觀、色澤和質地。

  三、實踐活動

  1. 分組進行臘味制作體驗活動,每組準備適量的`豬肉、鹽、糖、醬油等原料。

  2.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按照制作工藝進行腌制、晾曬等步驟。

  3. 完成后,各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

  四、總結與拓展

  1. 總結黃圃臘味的文化意義和制作工藝。

  2.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黃圃臘味這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3. 布置課后作業:搜集更多關于黃圃臘味的資料,撰寫一篇小論文或制作一份手抄報。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講述黃圃臘味的起源故事和制作工藝,讓學生了解了這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實踐活動,學生不僅體驗了臘味制作的基本步驟,還增強了動手能力。同時,本節課也培養了學生的家鄉情懷和尊重傳統文化的情感。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 深入了解黃圃臘味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及市場地位。

  2. 通過探究性學習,理解黃圃臘味作為地方特色美食的文化價值。

  3. 培養學生團隊合作、信息搜集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 播放一段關于黃圃臘味的視頻或音頻,讓學生感受其獨特的魅力。

  2. 提問:你們知道黃圃臘味在廣式臘味中的地位嗎?它有哪些獨特之處?

  二、新知講授

  1. 介紹黃圃臘味的歷史背景,包括其起源、發展及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2. 詳細講解黃圃臘味的制作工藝,包括選材標準、腌制方法、晾曬技巧等。

  3. 分析黃圃臘味作為地方特色美食的文化價值,如地域特色、飲食習慣等。

  三、分組探究

  1.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擇一個與黃圃臘味相關的探究主題,如“黃圃臘味的`制作工藝研究”、“黃圃臘味的市場調查”等。

  2. 各組制定探究計劃,搜集相關資料,進行實地考察或采訪。

  3. 完成后,各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分享探究過程中的經驗和收獲。

  四、總結與反思

  1.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黃圃臘味作為地方特色美食的文化價值。

  2. 引導學生反思:在探究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3. 布置課后作業:撰寫一篇關于黃圃臘味的探究報告,要求結合個人體驗和所學知識進行深入分析。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情境導入、新知講授和分組探究等環節,讓學生全面了解了黃圃臘味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及文化價值。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不僅培養了團隊合作、信息搜集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還加深了對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本節課也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 了解黃圃臘味的起源、發展歷程及文化意義。

  2. 培養學生探究地方特色美食的興趣和能力。

  3. 引導學生感受傳統美食中蘊含的人文情懷和工匠精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黃圃臘味的圖片或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題。

  二、初讀感知

  1. 學生閱讀關于黃圃臘味起源的故事,了解王洪如何在偶然間發明了臘味制作技術。

  2. 學生討論黃圃臘味在當地及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初步感知其文化意義。

  三、精讀感悟

  1. 學生分組研究黃圃臘味的發展歷程,包括技術傳播、市場影響等。

  2. 學生匯報研究成果,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黃圃臘味背后的.文化價值和工匠精神。

  四、遷移運用

  1. 學生嘗試設計一份黃圃臘味的宣傳海報或廣告詞,以展示其獨特魅力。

  2. 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黃圃臘味制作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體驗傳統工藝的魅力。

  五、總結反思

  1.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傳統美食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傳承和發揚下去。

  六、課后作業

  學生撰寫一篇關于黃圃臘味的短文,介紹其起源、特點及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黃圃臘味的制作方法和工藝流程。

  2. 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 引導學生感受傳統美食制作過程中的樂趣和成就感。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播放黃圃臘味制作過程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二、理論學習

  1. 教師講解黃圃臘味的制作方法和工藝流程,包括選材、腌制、晾曬等關鍵環節。

  2. 學生閱讀相關材料,了解黃圃臘味的營養價值和食用方法。

  三、動手實踐

  1. 學生分組進行黃圃臘味的制作實踐,包括選材、腌制、灌腸、晾曬等步驟。

  2. 教師巡回指導,確保學生正確操作,注意安全。

  3. 學生互相交流制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分享自己的收獲。

  四、成果展示

  1. 學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包括臘味的外觀、口感等方面。

  2. 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各組作品,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佳口感獎等。

  五、總結反思

  1.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分享自己在制作過程中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傳統美食制作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傳承和發揚下去。

  六、課后作業

  學生撰寫一篇關于黃圃臘味制作實踐的短文,介紹自己的制作過程、心得體會及對傳統美食文化的認識。

【《黃圃臘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氣球08-13

人也有“黃”07-22

土豆阿黃09-24

黃菌蘑菇07-30

黃兔的故事10-10

帶有黃的詩句01-07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標志設計》教學設計10-26

教學設計07-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 日本系列有码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色资源在线播放 | 日本特级婬片中文免费看 | 亚洲影视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