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選讀教學設計范文
一、幾點思考
1、試題取材范圍
《浙江省新課程學科實施指導意見》中指定的10課必學內容(見下)。
10課自讀課文:《為政以德》、《克己復禮》、《知其不可而為之》、《仁者愛人》、《君子之風》、《周而不比》、《誨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風》、《中庸之道》
5課自讀課文:待賈而沽、求諸已、出辭氣遠鄙倍、學以致其道、敬鬼神而遠之。
2、《論語》解讀的三個層次
《論語》是用古代漢語記載下來的以語錄式樣呈現的中華文化的經典。從語言來說,它是古代漢語;從形式上說,它是古代特有的對話文體;從內容上說,它是傳統文化的源頭。所以《<論語>選讀》應該考慮到三個層次的復習內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層次
教學內容
價值目標
文字
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
讀懂文章、積累知識
文章
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鑒賞
學習章法、培養能力
文化
文化傳統的評析和傳承
傳承文化、提升思想
著重是在語言文字和文化內涵這兩個復習層次下工夫。
2、《〈論語〉選讀》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內容
《為政以德》:為政以德思想,均貧富含義;
《克己復禮》:禮與仁的關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責任感;
《仁者愛人》:仁愛的基本含義;
《君子之風》:義利觀,君子自我修養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際交往觀;
《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啟發誘導、因材施教的原則、方法及思想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高山仰止》:孔子與弟子之間感人的師生關系;
《沂水春風》:禮樂文化(禮樂治國);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二、考查內容與題型形式
1、名句默寫(填空)
可能存在的問題:①懶得背;②不熟練;③錯別字;④輕視《論語》名句
2、文本探究(簡答)
一模存在的問題:
1、審題不清楚,答題不規范;
2、不能充分利用題干中的所有信息;
3、解題思路混亂;
4、理解、把握不全面、不準確;
5、以文解文,沒有分析;
6、文字表達不通順
3.結合古文閱讀選擇題(選擇)
主要應該是結合虛詞的那道選擇題,極有可能挑幾個《論語》的虛詞,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哉若人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三、復習策略
1、教師要督導學生將十課內容爛熟于心,該背的必須背出,文句的理解與翻譯也必須掌握個八九不離十;
2、有必要將18個文言虛詞用《論語》中的句子集成整理、訓練一下;
3、加強背誦的筆答檢查,消滅錯別字;
4、要幫助并引導學生整理、掌握孔子的幾大思想觀點的核心,如:為政觀、義利觀、交友觀、教育觀、文化觀、禮樂觀、仁愛觀、中庸觀;尤其要認真解讀每課后的相關知識鏈接的那篇短文,把精要之處加以圈畫或摘錄,弄通弄懂透弄熟。
值得關注:仁、義、禮、樂、信五大關鍵詞,在孔子學說中的關系、以及各自在現實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學生能脫離教材說得清嗎?
5、要模仿樣卷,針對性地或選擇或原創或整合一些好題,進行一定量的練習與講解,加強應試技能的訓練;
6、要加強解探究題的格式規范化指導,注意條理性,突出關鍵詞,必須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探究題具有拓展性,但須告誡學生拓展要以文本為依據,不可隨興發飆。
探究題答題具有論辯性,要先總說自己的觀點,再分說理由,理由的說明要結合文本內容來闡釋。
7、不要忽視了每篇課文后的那道探究題,很有重新疏理的必要。
8、根據你的研究,有選擇地覃研十課中的重點難點段落,引領學生沿著字詞句的意思走向孔子的思想天空,做到一能懂二能釋三能評。
【論語選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論語》教學設計06-25
【實用】《論語》教學設計09-05
論語教學設計(精選7篇)08-26
《論語》選讀《沂水春風》課堂教學實錄09-09
小學論語教學設計(精選10篇)11-11
論語十則教學設計(精選15篇)01-30
選讀課文《酸棗情》教學設計05-08
論語選讀《誨人不倦》課堂實錄11-02
蘇教版論語選讀《克己復禮》講課稿09-11
論語選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