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花未眠的教學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花未眠的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定景換點,從不同側面描寫景物,使景物特征畢現的寫法。
2、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用詞以及多種修辭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達的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的賞析和結構的疏通鑒賞意境之美。
教學難點
通過學生自讀,體會作者對自然美的認識。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詩情畫意,即具有詩一般的語言,畫一般的意境,還有深蘊的人生哲理;我們今天要自主學習的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寫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詩情、畫意和哲理為一爐的絕妙好文。
二、感知課文
1.創設美好情境,進行配樂自讀。
2.點撥:文章由一偶然的發現——海棠花未眠,聯想開來,引發對人生和藝術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花未眠,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們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藝術品作為啟迪,藝術美讓人們更好地領略社會的真實美;發現美還得需要一定的條件。
文章形散神聚,畫家雷諾阿的話、羅丹和瑪伊約爾的作品、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真正黃昏的天空等內容都是由“花未眠”引發的對藝術的感悟。
三、重點提示
鑒賞一些語言優美的散文,重在體味語言,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鑰匙。本文語言優美,通過對語言的具體分析,使學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懷。課后再找一些美文來體會。
①如何理解“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這句話的含義。
點撥:海棠花怒放,作者從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自己的生命意識受到了強烈震撼,他認識到一個人無論處在什么樣的境地,有多少艱難困苦,都要努力地做下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美麗,所以,他說“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②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這句話的含義?
點撥:從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這眾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發現花的機緣”句和文中“一件古美術作品,成了美的啟迪,成了美的開光”句,結合起來看,這句話是從自然之物對于美的啟迪說的,因而,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發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發人發現自然之美,所以說“一朵花也是好的”。
③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諾阿、米開朗基羅的例子,其意圖怎樣理解?
結合上下文,應從對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來理解,并注意兩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無限”兩詞。“死亡”意味著終結,意味著“進步”的停止,它與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樣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兩例的意圖顯而易見。
他的意圖是:以這兩個優秀的藝術家為代表,說明人對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④為什么說“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點撥:海棠花怒放,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全部的美,當然是美麗的,給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也就意味著它的衰落、凋零,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傳統美學中哀婉、幽玄、虛幻因素的影響,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憂郁,所以他認為盛放的花,“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日本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殺身亡。
【語文花未眠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花未眠的散文12-28
高中語文《花未眠》說課稿04-28
高二語文《花未眠》教案03-17
讀《花未眠》有感04-08
《花未眠》教學設計04-06
夜未央,花未眠02-02
花未眠-隨筆散文04-02
高一語文花未眠教案03-02
高一語文《花未眠》教案09-01
《花未眠》高一語文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