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高二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整體把握課程內容,從語文課程作為基礎學科的特征 出發,緊緊抓住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必修5及選修模塊(《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扎實、穩步 地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實施。為高三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5和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全部內容。
小說單元的教學主要注意把握小說的主題和情節;散文教學重點是品味散文優美的語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現技巧;文言傳記閱讀在 于強化字詞句的積累,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詩詞鑒賞重點在于掌握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科普文章教學重點是理清作者思路,歸納概括科普文章的論點,體會語 言風格:準確、嚴密而又不乏情趣。而文言教學之積累是重點難點
三、情況分析
1、教材分析:高二階段是高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年,從教材上來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 有選修教材的遷移、擴展與探究;寫作上則要求學生努力寫出有思想、有內容、有情感、有見地的文章,在四個方面上下功夫:緣事析理要深刻,謳歌親情要充實, 鍛煉思想有文采,注重創新寫新穎。寫作要求更高,既解決“寫什么”,又指導“怎么寫”,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2、學生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還比較被動,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欠佳,語文基礎知識參差不齊,整體閱讀能力差,學習習慣差,上進心不強,任務比較艱巨。
四、具體措施
1、提高備課質量,學習新大綱,鉆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體現知識和能力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3、充分利用好教學時間:利用好早讀課的`語文朗讀,提出朗讀要求;課前開設三分鐘候課或小演講等活動。
4、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為下階段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5、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6、作業形式包括默寫、兩周一文、隨堂作文等,教師可以靈活把握。作業次數不宜過多,應及時修改,及時反饋。以記敘文寫作為主,輔以議論文寫作原則上,隨堂作文不少于5次,隨機抽查兩周一文,要求學生自備寫作素材本。
五、本學期教學任務及時間、進度安排:
周 次內容與進度
第1-2周《必修5》第一單元
第3-5周第二單元;第一次隨堂作文
第6周國慶節放假
第7周梳理必修1—5中的文言知識;段考前統一測試,第二次隨堂作文。
第8-9周第三單元;講評段考前測試題
第10周第四單元;反饋第二次作文情況,第三次隨堂作文。
第11周復習與段考
第12周講評段考試題
第13周《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
第14周第二單元,第四次隨堂作文
第15周第三單元
第16周第四單元
第17周第五單元,第五次隨堂作文
第18周第五單元及期考前統一測試
第19周第六單元
第20周期末復習與期考
高二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整體把握課程內容,從語文課程作為基礎學科的特征出發,緊緊抓住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必修5及選修模塊(中國現代詩歌鑒賞、新聞實踐)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扎實、穩步地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實施。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5和選修(中國現代詩歌鑒賞、新聞實踐)的全部內容。
三、教學進度
教學階段 教學內容 教學進度
第一階段 語文必修5 第1至9周
第二階段 語文必修5檢測 第10周
第三階段 語文選修(現代詩歌、新聞實踐) 第11至19周
第四階段 語文選修(現代詩歌、新聞實踐)檢測 第20周
四、教學建議
1.整體理解課程的結構,正確把握必修課程應著眼于培養所有學生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共同基礎”。選修課程也應該體現基礎性,并在此基礎上致力于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最核心的內 容,積極主動適應并實踐高中語文新課程,落實高中階段教學目標與要求,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和“發 現·創新”五個方面得到發展。
3.深入鉆研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全面理解編寫者的編寫意圖,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學情,綜合考慮學生高中三年學習、發展的需要,以現有的教材為基礎,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二度開發”。
4.按照“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設計教學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設計和引導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為學生主動、積極地構建自己的言語經驗,提高語文素養搭設平臺。
5.守正出新,追求樸實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6.堅持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充分開發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師要認真讀書,鉆研教材,促使自身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與新課程的同步發展。同時,要加強教師之間、學校之間、學校與教研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協作。
高二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 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語文科組工作計劃為參考,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 力、寫作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高三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與工作重點
(一)教學內容:本學期重點開設《唐詩宋詞元散曲》,選教《傳記選讀》《中國現代散文選讀》《論述文選讀》的部分篇目。
(二)工作重點:
1、發揮備課組力量,提高備課質量,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
2、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并有階段性檢查小結和整改措施。
3、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
4、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5、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三、具體措施
1.落實集體備課
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自己備課部分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后細致討論,達成共識。
備課做到四個落實:課件、教學設計、配套習題、相關資料。
2.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
教師每堂課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對學生的每次作業、小測要認真檢查,批改,及時反饋。本學期安排4次階段性考查(月考、中段及期末考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新授課與專項訓練相結合
1) 本學期主要開設的是《唐詩宋詞元散曲》(《傳記選讀》也相對較多),在新授課過程中以繼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以“廣州市高二古詩文閱讀競賽”為契 機,在加強古詩文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課本中“唐詩”“宋詞”兩個板塊的內容讓學生能自如應對簡單的古詩詞鑒賞題并在古文閱讀理解能力上有一定提高。
2)強化基礎知識的鞏固,將旨在開拓學生寫作思維的課前演講與語言基礎、語言表達、古詩文閱讀(包括默寫)的練習融入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好成語、熟語、寫作素材等的積累工作,利用好摘抄本。
3)繼續加強議論文寫作的指導和訓練。每兩周安排一次作文講練課,將議論文寫作指導形成序列。
4.充分運用教學資源展開教學。例如配合《唐詩宋詞元散曲》的學習觀看《唐之韻》《百家講壇》等,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識。配合《傳記選讀》的學習,閱讀相關人物的傳記,激勵學生的斗志,樹立遠大的理想。
5. 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推薦《讀者》《雜文選刊》《美文》《看天下》《鳳凰周刊》等,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高二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4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充沛挖掘課程資源,和小朋友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同學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同學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提高同學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同學的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同學經過兩年的系統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與進步,他們對于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和制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并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
五年級的同學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冊將引導同學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通過學習讓同學強調實驗前后的推測、解釋要有充沛的依據。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和規律。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并制作模型。
三、教材分析
四年級:遵循兒童的認識發展規律和探究活動的一般過程,在四年級上學期重點培養同學“計劃與組織”的主探究能力,為同學深入研究科學問題提供保證。第一單元為“探究過程能力訓練”單元,也是本冊教材重點培養的探究過程能力的準備單元;二至七單元為“綜合探究活動”類單元,是本冊教材的主體,通過“做中學”探究活動,培養計劃與組織的能力。第八單元為“探究的探究”單元,對本冊教材的主探究過程能力培養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年級:本冊教材重視探究過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重視科學探究方法的運用和提煉。為更好地培養同學的“模型與解釋”這一探究過程能力,教材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同學通過自主,漸進的親歷科學探究活動,逐步理解模型與解釋的意義。
四、教學措施:
1、首先要加強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平時要充沛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規范、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同學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同學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同學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同學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注重同學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同學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4、掌握小同學科學學習的特點,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空虛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同學的科學學習活動。還要充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同時開展科技小制作活動課程。
5、四、五年級繼續開展科學試驗田種植活動。
【【精】高二人教版語文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二語文試題12-18
高二語文作文【精】01-12
【精】高二語文作文09-08
人教版高二語文《勸學》教案12-13
人教版高二語文期中練習試卷10-15
高二語文期中試卷人教版10-09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過秦論》教案11-18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勸學》教案11-15
人教版高二語文《過秦論》教學設計11-10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祝福》說課稿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