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4-05-29 08:30:1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經典】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經典】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1

  《語文園地七》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七單元知識總結。本語文園地一共涉及到了三方面的內容:即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敖涣髌脚_”旨在讓學生了解做課堂筆記的重要性,讓學生學會如何做課堂筆記!霸~句段運用”意在讓學生了解一些與戲曲有關的詞語,知道他們的意思,并且會運用。“日積月累版”給我們展示的是12個四字詞語。通過教學,我有以下想分享的內容:

  一、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學習“交流平臺”時,告訴學生,課堂筆記是很重要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課堂筆記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幫助我們記憶,還能促使我們積極思考。然后,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做課堂筆記應該記些什么,學生總結后,我出示結果,做課堂筆記時我們應該:

  1.記老師講的重要內容;

  2.在老師講課過程中,記錄我們的疑問或者需要查找資料的地方;

  3.把聽課過程中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

  2、在學習本單元課文“京劇趣談”的基礎上,我出示了語文園地的“詞句段運用”中的有關戲曲的詞,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查字典以及借助其他資料的方法說一說詞的意思。在理解了詞的意思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詞造句,并以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分享。學生們興趣很高,詞的`用法比較正確,學習效果很好。緊接著,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們做了一些有關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3、學會看說明書。上課之前,我就讓同學們收集一些說明書,有關藥品的、各種用品的說明書。課上,我讓同學們把收集的說明書放到一起,探討一下說明書有什么特點。然后引出書中的說明書,按要求找一找看看哪里錯了,學生們學習興趣很高。

  4、對于“日積月累”中的12個詞,我首先讓學生們讀熟,小組合作討論,弄懂各個詞的意思,并讓學生們嘗試用造句的方法,學習各個詞的應用。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首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對于此語文園地的學習,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比如,說說課堂筆記的記錄方法時,學生們紛紛舉手想說,說明他們已經聽懂了、學會了。其次,對于詞語的學習,我采用小組討論弄懂詞義,再進行詞語的訓練,學生們掌握得比較好。

  三、不足之處

  對于這一課的學習,我雖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但在課堂上所選取的練習題有些難度,使得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會做,失去了興趣。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繼續努力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練習題嚴格把關,選取適合六年級的練習題,使得課堂上的練習達到讓每一個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

  在口語交際時,我創設情境,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課堂筆記的,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在交際過程中,學生調動了平時的學習積累,積極地說出了自己的做法,豐富了交際的內容,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想交際,也樂于交際!霸~句段運用”部分有兩項內容。第一部分是同學們相互交流一組與戲曲有關的詞語,教學時注意適時地補充拓展戲曲知識,讓學生理解藝術之美。第二部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錯誤,并學會自己去改正錯誤!叭辗e月累”這部分,學生始終站在“主角”的位置,正確讀寫、理解成語,不斷地發現這些成語的妙處,體驗了發現的樂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語文園地是學生自我學習和展示的特色平臺,在這片園地里,學生不斷參與探究、積累、創造,體驗著成功,享受著快樂。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2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和單元專題相聯系的,在導語中提前做了布置。教師在本單元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聽廣播看電視、閱讀書報雜志,要提醒學生搜集有關世界各國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做好交際的準備。話題可大可小,資料可多可少,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決定,同時注意同其他學科的聯系。

  由于教材的話題比較寬,教師要防止小組交流出現自說自話的情況。為了讓交際活動更深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興趣分小組針對某一個方面搜集資料,如可以按風俗習慣、生活習慣、人種特點、文化特點等角度分組;可以讓學生搜集世界各地的趣聞逸事。總之,方法、角度可以多樣,但目的都是引導學生關心世界大事,增加對其他國家的了解。

  為激發學生的交際熱情,本次口語交際可以配合活動進行,如舉辦小小世界博覽會世界之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或做導游等活動,通過圖片、實物展覽引發學生的交際愿望。教師還可以引入最近的世界大事,展開主題討論。對受條件限制的地區,一方面教師要多搜集一些資料,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從廣播、電視等媒體中取材,并適當降低口語交際的要求。

  習作

  本次習作是自由作文,目的是給學生一次更為自由表達的機會,把自己最近特別想寫的內容寫下來。作文內容范圍、體裁不限,寫景、記事、寫物、寫人都可以。自由作文的含義應該包括五個方面:自由選材、自由立意、自由擬題、自由表達和自由修改。

  這次習作,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讓學生知曉本次習作的要求,自由選材、自由立意。教學重點是啟發學生的思路,可以讓學生先自己說說最想寫什么,想怎樣寫,對構思不一般、有個性的學生要鼓勵。

  習作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從習作的提示語可以看出,編者的意圖是希望學生寫真人真事,寫真情實感。如,既可以寫有趣的事,也可以寫后悔的事;既可以寫喜歡的人,也可以寫不喜歡的人;既可以寫自己的愿望,也可以寫自己的委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對一些問題有了自己的見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寫,要求學生把內容寫具體,句子寫通順。

  習作后,還可以讓學生自由修改,教師要指出學生習作中的不足,讓學生自己修改,包括選材和詞句等方面,培養學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

  我的發現

  本組我的發現編排的是AABC式的成語。

  在四字成語中,常把同一的字或單音詞重疊起來使用。成語的疊音有三種基本形式:第一種,前兩字疊用,其公式為AABC,如比比皆是斤斤計較心心相印欣欣向榮咄咄怪事。第二種,前后兩字均疊用,其公式為AABB,如日日夜夜形形色色戰戰兢兢鬼鬼祟祟層層疊疊熙熙攘攘。第三種,后兩字疊用,其公式為ABCC,如神采奕奕溫情脈脈虎視眈眈喜氣洋洋逃之夭夭。誦讀上述成語,不難發現,不管是以何種形式重疊的成語,都念兩拍,如揚揚/得意兢兢/業業等,其節拍形式為XX/XX。整個成語讀起來節奏鮮明,瑯瑯上口,韻味無窮,富有音樂美。同時,成語的疊字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使成語的表現力大大加強。教師在教學時重在讓學生積累這些成語,多讀幾遍,感受成語的音韻美。同時讓學生用這些成語試著說句子,檢查學生是否了解成語的.意思,教師可不做統一要求。

  日積月累

  第一項是讀讀認認,讓學生通過熟字增加偏旁認識生字。生字的讀音多數和熟字不同,要糾正學生讀錯音的情況。如,郎、廊、廳讀后鼻音,置、岔讀翹舌音。由于教材在低年級主張自主識字,估計有許多字學生已經認識了,這時教師可以讓認識了的學生說一說是采用什么方法記住的,和其他同學交流識記的方法;也可以引導學生組更多的詞語,幫助學生鞏固。第二項是讀讀背背,選了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這幾句意思不算太難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熟讀成誦。有時間還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表現友情的名句。以下材料供老師選擇: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戰國)莊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稘h書》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对x·爭報恩》

  趣味語文

  本組趣味語文是說言。一個普通的言字,竟可以構成這么多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含義,這充分展示了漢語豐富的表現力。教師可讓學生多讀幾遍,說一說文中對言的概括是否恰當;還可以啟發學生拓展一下,由言構成的詞語還有哪些,如美言、謊言、箴言等。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仿編,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如說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話說明各種不同的笑(微笑、訕笑、嘲笑、歡笑、苦笑、嬉笑等)。29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3

  語文園地七主要是認識字詞,積累與勞動有關的詞語。學生能根據語境猜測難點字的意思,并復習鞏固查字典的方法。掌握漢字變偏旁后在筆畫大小和形態上的變化。學習比喻句的寫法。練習寫話,把自己想養小動物的理由說清楚。初步了解二十四節氣,熟練朗誦、背誦《二十四節氣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教學效果

  《二十四節氣歌》在古代,人們為了更好地掌握時間,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節氣就是表示季節更換的時間點。一年中共有二十四個這樣的節氣,大家想認識和了解這些節氣嗎?由于節氣比較多,人們為了方便記住它們,就把它們編成了詩歌。

  1、出示詩歌,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說說每句詩歌中所包含的節氣,教師綜合學生的回答逐一顯示參考答案。

  3、具體介紹每個節氣的特點。(結合圖片,選取部分節氣,有詳有略)

  4、學生再次自由讀詩歌,嘗試背誦。

  5、全班齊讀,齊背詩歌。識字寫字:指名讀詞語。教師校音指導,讀好“掃”平舌音,“拎”前鼻音。開小火車讀。檢查詞語認讀情況。全班齊讀,每個詞語讀三遍。

  二、成功之處

  二年級的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要想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語文,為他們的想象插上翅膀,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這節課上,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利用聲音、圖片、動畫等形式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一個奇妙的童話世界,這樣就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我充分地尊重學生,讓他們在小組里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這節課生動有趣,學生的參與熱情高。

  三、不足之處

  由于時間關系,最后口語交際交流總結的環節安排得不夠合理,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改進措施

  著力體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從而培養小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二年級的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要想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語文,為他們的想象插上翅膀,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利用聲音、圖片、動畫等形式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一個奇妙的童話世界,這樣就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我充分地尊重學生,讓他們在小組里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4

  我在上語文園地七時,發現課時的分配時間上有些不均,第一課時時間緊,做練習的時間不夠,比較倉促,在一字多義的練習中出現的常用字對學生來講還簡單一些,一旦遇到不太常用的字,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掌握的知識不牢固,作業做起來出錯較多。第三課時時間松,另外學生沒有事先配合好老師準備好謎語,還有些孩子把腦筋急轉彎當成了謎語來讓大家猜。

  另外,學生畫畫的技巧上還有一定欠缺,讓學生來畫畫,再讓學生講。感覺學生說得比畫得好,語句上通順,想象力豐富。但當讓學生畫好畫后,再讓別的學生來講內容時,學生基本上不知道他畫的是什么東西了,造成課堂上的一段空白。后來引導學生來畫字謎,如:畫三個太陽,三棵樹等等。學生才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課外搜集字謎或謎語的學習熱情。

  另外在上口語交際中,學生總能將圖上的意思,第一時間理解為《我該怎么辦》,而很難直接說出自我保護的意圖上來,因此在上課時,我就將題目直接改成了《我該怎么辦》,只不過當學生在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方式方法時,提出可能會有兩種情況的'出現,它們分別是:遇到熟人來了怎么辦?陌生人來了怎么處理?最后引導出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這一話題上來。另外結合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在上課時告訴孩子們:特殊情況一定要特殊對待。如:即使遇到熟人來家里找父母,當父母不在家時,也盡量不邀請熟人進門,告之熟人父母不在家,請熟人約在晚上父母在家時,電話確認后,再來家里拜訪。如果是熟人送東西,先要馬上給父母打個電話確認一下,再打開門后熱情接待,禮貌待客,辦完事后再給父母打個電話,以免時間一長忘記熟人交待的事或話。(我不知道自己這樣處理,對孩子們心理是否造成一個陰影,覺得連熟悉的人都缺少信任感。)主要是想讓孩子們學會真正自我保護。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5

  【口語交際·習作】

  這次口語交際和習作是整合在一起編排的,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或別人的成長故事;交流讀《烏塔》的想法,寫“從《烏塔》想到的”;討論信中的問題,寫回信。三個活動建議中都包含了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都是以綜合性學習活動為依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確定的,為學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長中的故事或是成長中的問題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時,可以從以下兩種做法中選用一種。

  一種做法是引導全班學生共同交流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要求之后,商量一下對哪個話題最感興趣,然后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

  另一種做法是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從教材提供的三個話題中自由選擇交流的內容,先在小組內充分交流,然后再全班相互交流。

  習作的內容也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可以先讓學生說說準備寫什么,交流一下各自的寫作打算,然后學生分頭習作。在進行習作講評時,要兼顧教材中的三個話題,力求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另外,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所以在講評時應適當突出書信格式的學習,使學生通過交流了解應該怎樣寫信。

  【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通過小林和小東的對話,揭示了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和習慣。從兩個人的對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讀書時要深入思考,善于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后,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如,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幫助解決,可以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這是精讀文章的重要方法。一定要潛下心來,仔細體會、揣摩文章中的詞語、句子以及文章描寫的細節,這樣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所收獲。所以,引導學生交流這方面的讀書體會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然后交流自己從中發現的讀書方法,學生對這些方法有所認識后,可以擴展開去,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讀書經驗,說說自己讀書時是怎樣深入思考、發現問題的,以及發現問題后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的,讓學生在實際的例子中加深體會,遷移運用。

  如果學生談到了其他的讀書方法,如,邊讀書邊想象、不動筆墨不讀書,只要說的有道理,也要加以肯定,但重點應引導學生圍繞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展開交流。

  【日積月累】

  1、教學建議: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名句,這些名句閃耀著古人的智慧,展現了他們對于成長、對于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會給成長中的少年以很大的啟發。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名句的理解,或聯系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談談體會。

  如果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還搜集了其他成長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都得到激勵。還可以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喜歡的或最有針對性的名言寫成卡片,放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時刻激勵自己前進。也可以鼓勵學生準備一個名人名言摘記本,把自己喜歡的名言記在上面,陪伴自己成長。

 。、相關鏈接: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后漢書》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曄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意思是說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壞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意思是說,學業的精深,在于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于嬉戲游樂;道德行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慮,敗毀在于因循茍且。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東晉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八首之一,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勉勵人們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展示臺】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以來的學習收獲。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角度的展示建議,分別是寫回信、辦手抄報、排演短劇。

  手抄報的展示可以利用自習時間或課余時間進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參觀、閱讀,評出自己喜愛的手抄報?梢栽O置最佳設計、最佳效果、最佳內容、最佳合作小組等獎項,獎項的安排由學生自定,以鼓勵為主。

  如果有學生排演了關于成長故事的短劇,可以讓他們在家長開放日表演,請家長來觀看演出,以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學生的展示交流不一定局限于書中提供的三種形式,可以結合本班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際情況,由學生自己確定展示哪些學習成果,怎樣展示學習成果。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并酌情指導,進行合理安排。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6

  《語文園地》的教學,既能落實語言文字訓練點,夯實基礎,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揭示規律,拓展學習途徑,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讓語文園地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語文園地七》緊扣成長的故事的主線,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展示臺),主線+展示臺這一靈動的結構模式,讓學生在充分的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的同時,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在“我的發現”板塊,編者都以“對話”的形式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啟發。在展示臺板塊,將課內外的語文學習資源整合起來,將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和綜合性學習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因展示臺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被調動起來,課內的知識向課外拓展延伸,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將會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師要做的就是大膽放手,引導學生去自己發現,去創造。

  在這兩節課中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上好課:

  一、回憶所學課文,歸納閱讀方法

  首先,讓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課文,想一想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發現(說說自己讀書時是怎樣深入思考、發現問題的,以及發現問題后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并把自己的發現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再看看小林和小東同學的發現,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他們的發現。然后,讓師生歸納小結閱讀方法。如:讀書時,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問個“為什么”,往往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時可采用:查找資料、了解時代背景、聯系作者的實際情況等方法。最后,讓學生從自己的讀書實例中總結的讀書方法。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做有心人,多發現,多收獲。

  二、積累成長名言,激勵學生成長

  在了解名人的成長故事時,我們也學到了許多的名言警句,誰來說一說你會哪里些?讓學生在小組里自由說一說,書本中也給我們羅列了一些,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已對名言的理解,并從中選擇一句說說自己的理解,并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談談體會。

  為了使內容更加的豐富,在語文活動課時,我還舉行過名人名言的毛筆書法比賽和制作書簽比賽,并在班上的板報上專辟一角,實現每周一句名言,同時還教育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名言寫在自己隨時看到的地方勉勵自己。甚至把它放在自己的.文章當中,取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形式多樣,展示成果

  展示臺的教學是最值得我反思。在完善習作那一塊,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作文訓練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訓練,對中年級提出:“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句子”。我提前一周讓學生把修改好的作文,進行抄寫好。上課時,我先后點了6名學生出來展示,包含了成長故事、從《烏塔》想到的和信三方面的習作,小作者一邊讀,師生一邊點評,同時,老師相機在一旁點撥、提問,有意引導同學留意選材。最后,老師才介紹這幾種不同類型的文章。

  在成長故事演一演這一塊。首先,讓學生收集自己曾經看到、聽到或經歷過的一些事情(這樣要求明確具體,有助于學生目標明確的搜集資料,而且有助于在資料搜集過程中回憶自己一些的親身經歷,為表演作好準備)并要求寫好稿,對表演的內容進行整理,接著,我利用平時的語文活動課、班隊課等進行排練,把最好的挑選出來,讓他們在上課時進行表演。

  在成長手抄報這一塊。我先讓學生找好相關的素材,然后與美術科任老師商量好,在布局上讓美術科任老師給予指點,上課時讓學生拿出來展示并說說自己這樣做的想法。

  此外,上課時,我講一講我們學校的自主管理當中的成長記錄袋,回味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快樂。

  在“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和“展示臺”這三大板塊內容的教學中,是否注意了訓練方式的新穎和鮮活,是否注意了“由此及彼”的適度拓展,因為這類型的教材,在傳統教學中,一直被定位于“基礎訓練”的層面,教學的主要策略亦長期沒有跳出“熟讀強記”、“爛熟于胸”的怪圈,枯燥乏味之極;而今,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教學應賦予這些“死”的教材以“活”的情趣,讓它深深的吸引學生。

  總之,《語文園地》的教學過程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有一定的封閉性。如何在《語文園地》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如何開發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動,實現教學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實現教學時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評價,實現教學評價生活化。這是值得我進一步去實踐的。

  這次口語交際和習作是整合在一起編排的,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或別人的成長故事;交流讀《烏塔》的想法,寫“從《烏塔》想到的”;討論信中的問題,寫回信。三個活動建議中都包含了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都是以綜合性學習活動為依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確定的,為學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長中的故事或是成長中的問題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時,可以從以下兩種做法中選用一種。

  一種做法是引導全班學生共同交流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要求之后,商量一下對哪個話題最感興趣,然后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

  另一種做法是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從教材提供的三個話題中自由選擇交流的內容,先在小組內充分交流,然后再全班相互交流。

  習作的內容也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梢韵茸寣W生說說準備寫什么,交流一下各自的寫作打算,然后學生分頭習作。在進行習作講評時,要兼顧教材中的三個話題,力求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另外,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所以在講評時應適當突出書信格式的學習,使學生通過交流了解應該怎樣寫信。

  這次“我的發現”,通過小林和小東的對話,揭示了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和習慣。從兩個人的對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讀書時要深入思考,善于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后,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如,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幫助解決,可以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這是精讀文章的重要方法。一定要潛下心來,仔細體會、揣摩文章中的詞語、句子以及文章描寫的細節,這樣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所收獲。所以,引導學生交流這方面的讀書體會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然后交流自己從中發現的讀書方法,學生對這些方法有所認識后,可以擴展開去,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讀書經驗,說說自己讀書時是怎樣深入思考、發現問題的,以及發現問題后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的,讓學生在實際的例子中加深體會,遷移運用。如果學生談到了其他的讀書方法,如,邊讀書邊想象、不動筆墨不讀書,只要說的有道理,也要加以肯定,但重點應引導學生圍繞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展開交流。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名句,這些名句閃耀著古人的智慧,展現了他們對于成長、對于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會給成長中的少年以很大的啟發。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名句的理解,或聯系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談談體會。如果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還搜集了其他成長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都得到激勵。還可以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喜歡的或最有針對性的名言寫成卡片、書簽、書法等,放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時刻激勵自己前進。也可以鼓勵學生準備一個名人名言摘記本,把自己喜歡的名言記在上面,陪伴自己成長。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7

  圍繞主題“認準目標、執著追求”,《語文園地七》中安排了“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三個板塊的教學內容,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們研發小組的團隊確定了本園地的學習要突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與能力的提升上,確立了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是1、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理解、運用引號的不同作用。2、引導學生朗讀、積累、運用描寫精神意志的成語。3、誘導學生了解成語故事,聯系生活明白成語的含義。能力目標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引號、積累成語、理解道理的自學、閱讀能力。情感目標為1、通過本園地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2、啟迪學生從小養成認準目標,不懈努力的良好品質。教學中我們發揮園地特點,教師自身優勢優化園地課堂教學,呈現了生動活潑的園地教學,扎實地訓練了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一、以主題教學為導向,突破了教學難點。本課教學,我緊緊圍繞單元主題“認準目標,執著追求”為主導,貫穿整個教學,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課文,理解“引號”在句中的作用,從而體會引號對表情達意起到的作用。例如: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學習這句時,引導學生自學匯報,交流感悟到這里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指聾啞青年與其他觀魚人不同,愛魚畫魚到癡迷的地步,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師:說明了這是一位怎樣的聾啞青年呢?生:專心致志畫魚的青年。生:這是一位執著追求藝術的聾啞青年。又如成語的積累和成語的故事都是突顯人物精神品質的詞匯和故事,教師輔之以恰當的引導,學生則從中受到了“從小要樹立遠大目標,堅持不懈努力,才能實現理想,前程遠大的道理。整節課主題鮮明,難點突破。

  二、以學習伙伴為主線,突顯了合作交流。人教版教材巧妙地安排了小林和小東兩個學習伙伴與學生心靈對話,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熱情。教學中,我以學習伙伴為主線引導學生跟隨小東、小林一起發現“引號”的作用,發現成語的規律,發現成語故事的學習方法,交流本節課本單元的學習收獲,學生興趣盎然,主動地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奧秘。

  三、以教師優勢設亮點,優化了教學流程。教學中,我充分發揮自身的語言和簡筆畫基本功優勢,以生動的語言邊講邊板畫故事情境,大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幫助學生概述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成語故事的熱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拓展延伸為鏈接,構建了開放課堂。教者立足文本的同時,注重挖掘課內和課外的知識點,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首先引入標點符號兒歌的復習,幫助學生重溫標點知識,引入新手知識;繼而是課堂上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寫精神、意志品質的成語,拓展了文本內容;其次是插入了《莊子?逍遙游》的古文,有機地補充了文本,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化的閱讀興趣;最后是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成語故事。這樣適度的拓展,構建了開放的.課堂,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五、以感受——理解——運用為模式,強化了“雙基”教學。語文園地是“雙基”訓練的主要陣地,每個版塊的教學我依照“感受——理解——運用”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訓練,確有實效。例如成語的日積月累,我先是讓學生讀中正音,感知成語;然后是讓學生自主發現成語的規律,帶著表情感情地讀成語,幫助學生大致了解四組成語的意思;緊接著讓學生練習背誦,積累成語;左后是學以致用,運用成語填空練習。這樣的教學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大綱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技能。

  整節課的教學主題鮮明,知識點落實到位,時間安排合理。本人也在精品課單元研磨的過程中受益良多,就本節語文園地的教學也給我留下了遺憾,明白了自身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一是教師要學會等待,要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自讀自悟與合作學習。這是我性子急的弊端,課堂上,當學生沒能快速講出“引號”作用時,我就有“替答”的現象,“剝奪”了學生的發言權。成語故事的學習中,我應當在講故事板畫完畢后,讓學生同桌交流,講講故事的主要內容,再個別回答,這樣就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說說、議議,更主動地參與學習了。

  二是缺少學生動手動筆的機會。本節課,有進行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訓練,但真正讓學生動筆寫寫的機會卻沒有,我感到很遺憾。如果在引號、成語積累的運用環節里,我把練習以書面呈現,并讓學生動筆填寫,這樣是否就讓學生真正地切身體驗到引號,成語的運用的妙用了?在學習了成語故事《鵬程萬里》后,我是否可以讓學生在插圖上,大鵬鳥的旁邊寫寫自身的感受呢?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8

  一、出示教學掛圖

  1、看圖,說說每幅圖畫的什么內容。

  2、議圖,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說的什么事。

  二、續編故事

  1、假如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么做呢?

 。ü膭顚W生各抒己見)

  2、選擇合理的想法,小組合作續編故事。

 、判∨笥颜J識這位叔叔確實是爸爸的朋友,該怎么辦?

 、菩∨笥巡徽J識這位叔叔,又該怎么辦?

  三、全班展示

  1、小組評選好的同學到臺前講故事。

  2、評選故事大王。

  四、討論交流

  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課時

  一、展示臺

  1、完成“填字游戲”。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戲。

  ⑵同桌合作,把詞語補充完整。

  ⑶指名讀成語,看是否正確。

 、蓉Q著讀填好的字,說此文轉自淘.教。案網().說發現了什么。(新世紀我能行)

  2、猜謎語

 、艑W生出示自己準備的謎語。

 、菩〗M互猜謎語。

  ⑶全班猜謎語比賽,評出猜謎大王。

  二、畫畫、寫話

  1、教師出示一幅畫,指名說說畫的內容。

  2、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幅畫,并說出畫上的內容。

  3、寫話,注意語句通順,寫清楚畫上的內容。

  4、小組相互展示交流。

  教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闭Z文園地意在讓學生自主,有趣且相對集中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時間能力。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達建了一個有趣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平臺,讓學生在有趣中練,在練習中達成活動目標。

  一、“我的發現”,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鞏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其中的生字。主要培養學生借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發現排列的規律,并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口語交際在創設情景中,引導學生展開互動的有趣的口語交流,并聯系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的認識,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四、展示臺在教學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搜集有關的資料,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時間機會,使得語文訓練扎實而有效。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9

  “我的發現”這一項是引導學生發現按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在引導發現時我將這幾個漢字的偏旁和部件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寫出來,讓學生認讀這些漢字,去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拔視J”要求學生自主認識“餅、飲、餃”等三個“饣”旁的字和“豬、狼”等兩個“犭”旁的字。部分學生在學前班有基礎,能說出偏旁的名字 “我會填”啟發學生發現用一個部件和幾個部件組合,構成幾個新字的識字方法。我先出示漢字“今”,讓學生回憶在學過的生字中,哪個字里有“今”?然后,讓學生說說這個字的偏旁;再給“田”加上偏旁,變成另外一個字等等方式。“讀讀記記”是讓學生通過讀積累句子,并鞏固生字。日積月累,學生就會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潛移默化地進行自我教育。我在教學時,先讀一讀句子,再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在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再記誦就比較容易了。

  “我會寫”是讓學生積累反義詞,鞏固學過的生字。先讀一讀“冷、熱”,再說它們兩個字義的關系,接著說出其余5個字意思相反的字。最后書寫這五個字。書寫時,提醒學生注意字的'間架結構!拔視x”,內容是一篇小童話,講述了富有愛心的小雨點和一群小朋友不讓老爺爺淋雨的事。教學時,應設計多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在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在朗讀中感悟文章內容?梢韵茸寣W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然后可以安排賞讀,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還可以進行配樂朗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能力。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10

  圍繞主題“認準目標、執著追求”,《語文園地七》中安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讀”五個版塊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來認識生字,由部件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認識8個生字,引導學生體會到漢字構字的美妙與樂趣。區別四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義,能準確選擇組詞填空。了解8個詞語的意思,會使用詞語造句,培養想象力和語言應用能力。正確、美觀地書寫“床、左、居、包”四個生字,掌握半包圍結構漢字的書寫規則,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名言,積累名言。和大人一起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悟空打妖怪》。

  一、教學反思

  1.以學習伙伴為主線,突顯了合作交流!秾O悟空打妖怪》這首兒歌從結構特點和節奏感這兩方面做重點和孩子們一起讀詩,在這個語言活動中,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提供的相關畫面,展開合理想象,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表演誦讀。學生們很快就能隨著節奏把兒歌生動地誦讀下來,快樂學習,完成積累。一篇關于《西游記》故事的兒歌,通過朗讀,讓學生找到每一句兒歌結尾與下句句首的內容一致的結構特點,利用圖文以及表情、動作等方法記憶兒歌內容,體現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2.以教師優勢設亮點,優化了教學流程。教學中,我充分發揮自身的語言和簡筆畫基本功優勢,以生動的語言邊講邊板畫故事情境,大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幫助學生概述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日積月累》的熱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拓展延伸為鏈接,構建了開放課堂。教者立足文本的同時,注重挖掘課內和課外的知識點,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激發學生對經典文化的閱讀興趣;最后是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成語故事。這樣適度的拓展,構建了開放的課堂,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二、成功之處:

  以感受——理解——運用為模式,強化了“雙基”教學。語文園地是“雙基”訓練的主要陣地,每個版塊的教學我依照“感受——理解——運用”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訓練,確有實效。例如成語的日積月累,我先是讓學生讀中正音,感知成語;然后是讓學生自主發現成語的規律,帶著表情感情地讀成語,幫助學生大致了解四組成語的意思;緊接著讓學生練習背誦,積累成語;左后是學以致用,運用成語填空練習。這樣的教學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大綱的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技能。

  三、不足之處:

  缺少學生動手動筆的機會。

  四、改進措施:

  1.幫助學生揭示規律,拓展學習途徑,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寫字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書寫筆順和間架結構的特點,發現規律,觸類旁通,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2.積累的古詩和課堂古詩學習要求不同,積累的古詩只要求朗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對照插圖,自己發揮想象,詩意稍作了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誦讀興趣,擴大閱讀積累。讓語文園地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11

  跟學生一起學習完語文園地七后,我覺得最難把握的是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保護有益的小動物”。有了話題,還要善于打開學生的“話匣子”?赏ㄟ^播放各種小動物的動畫課件或出示掛圖,情境導入,激起學生說的欲望,講的沖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人人開口。說的過程中,要相機誘導,激活思維,拓寬思路,讓學生想得開一點,遠一點。

  本次口語交際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說名稱”,即說出自己知道的小動物的名稱,說得越多越好;二是“講道理”,說明所列舉的小動物怎樣有益;三是“想辦法”即設想出如何保護有益小動物的具體辦法?赡苡械耐瑢W的辦法很天真,教師不必苛求其可行性,重要的是增強學生保護有益小動物的意識。

  教師要多形式多角度地創設交際的情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與生、師與生的互動,讓學生充分“對話”。如,安排同桌互說、小組討論、自愿組合對話,還可以組織小小“辯論會”。

  可安排下面幾個環節。

  1.演示“群鳥翱翔”和“動物樂園”的圖片或錄像,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認識畫面上的哪些小動物?除了這些小動物,你還能說出其他小動物的名稱嗎?

  2.同桌互相考一考,這些小動物對人類有哪些益處?

  3.四人小組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學生自己決定討論哪一種小動物;教師巡視,隨機鼓勵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并相機點撥指導)

  4.反饋交流: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學生討論出來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余學生可以向說的同學質疑)

  5.動手實踐,比如,制作標語牌,畫宣傳畫。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4

  一、創設交際條件,誘發學生的交際欲望

  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教師和學生的雙方互動,所以課前準備包括教師的課前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準備。在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為口語交際課的話題做好準備,讓學生有話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如安排游戲、課本劇、參觀等,或者制作一些教學工具,如激發學生興趣的圖片、動畫等。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比較低,所以學生的課前準備往往還是需要教師的安排和指導。因此,在課前,教師要事先安排一些作業,讓學生熟悉口語交際的內容。例如,在上小學語文第六冊的口語交際《我家的一張照片》時,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照片,然后想想照片中的故事。最后,讓他們先和同桌交流。這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有了想表達的內容,想交流的愿望,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課內多項互動,培養交際能力

  1.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的交際性的特點,即要進行多層次的互動交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如,我在教學習作4這一課時,我由課件出示垃圾圖片引發垃圾從哪里來的話題,由垃圾的對話引發匯報垃圾處理方法,由評選環保小衛士引發說說自己處理垃圾的想法等。師生共創生氣勃勃、富有創意的課堂氛圍,同創生與生、生與師多項互動的口語交流的動態過程。這樣,才使學生從競爭、合作的經驗中獲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調整的能力。

  2.創建自由、輕松的課堂心理氛圍,引導學生互動、交流。

  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一個關鍵問題。(1)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走向民主、寬容。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發言要給予肯定,對學生的觀點要給予尊重,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發展的潛力,要理解他們的不足,盡量采取表揚的方式,鼓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而不是一個威嚴的法官,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2)要處理好學生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顯然是不可忽視的教育因素。如果一個學生在說時,其他學生冷眼旁觀、竊竊私語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么有幾個學生能順利、輕松地完成口語交際?可能連最后的一絲勇氣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3.課堂評價,促進互動。

  口語交際課提倡放手,讓學生真正得到自主發展,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何語言都有一定的規范性。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生在入學之前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小學階段應在此基礎上,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因此,教師要致力于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當然,評價并不是教師的專利,因為口語交際課講究的是師生雙方的互動,所以,評價也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教師評價就是好讓學生明確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訓練的重點和要求,規范學生的口語交際;而學生互評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

  “請大家仔細聽,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這是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請大家評一評剛才某學生的回答?”這是引導學生在聽的基礎上學會思考,學會給別人提出看法……

  三、課外實踐,深入生活,讓口語教學活起來

  訓練口語交際能力并不僅僅局限于口語交際的課堂內,正如口語交際的實踐性特點所要求的,課堂訓練并不能真正代表生活中的口語交際,口語交際的訓練還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這個“大課堂”中開展起來。

  1.在語文教學的其他環節訓練口語交際能力。

  如利用教材內容、插圖、課堂發言等機會,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運用語言的機會。

  2.在學;顒又信囵B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學校開展的講故事、演講比賽,課本劇的表演等等;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也是進行訓練的好機會;教師可利用課間時間,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此時的學生無拘無束,十分樂意談感興趣的話題,這樣起到了交流信息、訓練說話的作用。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12

  語文園地七安排了5個版塊的內容。

  “識字加油站”是通過“加加、減一減”的方法認識8個生字。

  “字詞句運用”安排了兩項內容:第項“比一比,填一填”,是讓學生區分形近字的練習;第二項“從下面詞語中選擇幾個,展開想象說幾句話”,在打開學生想象力,訓練發散思維的同時,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書寫提示”,通過書寫“床、左、居、包”4個字,了解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字“先外后內”的筆順書寫規則。

  “日積月累”,是讓學生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

  “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學生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體會故事的情趣,鞏固學過的字詞。

  一、教學效果

  “識字加油站”采用同伴合作的方法,讀兩組漢字。并引導學生發現識記的生字都是優熟字通過“加一加”或“減一減”的'辦法得來的。在識字交流中,引導學生表達要完整。

  “字詞句運用”通過比一比、填一填的方法,區別形近字。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學習用上幾個詞語說幾句話。

  “書寫提示”學生認讀并觀察要寫的生字。引導學生發現生字在結構上的異同之處——都是半包圍結構,“床、左、居”是左上包圍結構,“包”是右上包圍結構。在復習生字筆順中,借助教材中小伙伴的話,讓學生掌握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字“先外后內”的筆順書寫規則。并拓展左下包圍的字,讓學生發現左下包圍的字“先內后外”的書寫規則。

  “日積月累”朗讀關于學習的名言,初步培養勤學好問的意識。

  “和大人一起讀”運用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使得孩子在活潑、生動的閱讀活動中,感受兒歌的趣味。

  二、成功之處

  1.“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兒歌《孫悟空打妖怪》,所以我采用一種游戲的形式,設計了孫悟空這個角色與同學們一同學習,把課本上的五個版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興趣。在教學中,我將重點放在朗讀書寫和理解文本內容上,讓學生充分地朗讀文本,通過不斷的朗讀,逐步理解文本的含義。

  2.在指導學生朗讀中,第一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步讀懂意思,第三步就是讀出趣味。課堂環節緊緊相扣,增加孫悟空這個形象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認知特點。播放童謠,也使學生能在長短句交錯的節奏里讀出故事的無限樂趣。

  三、不足之處

  “書寫提示”環節,雖然讓學生學會了如何寫好半包圍結構的字,但是沒有進行展示評價。

  四、改進措施

  本園地中,“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兒歌《孫悟空打妖怪》,可以創設“與孫悟空起快樂闖關”的情景開展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

  第一關:會識字(識字加油站)。

  第二關:會辨字(比一比,填一填)

  第三關:會說話(從下面詞語中選擇幾個,展開想象說幾句話)

  第四關:會寫字(書寫指導)

  第五關:會背誦(日積月累)

  闖關勝利:和大人一起讀《孫悟空打妖怪》

  在闖關活動中,教師結合教學情況,運用多媒體等手段,適時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踐!闭Z文園地意在讓學生自主,有趣且相對集中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時間能力。所以我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達建了一個有趣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平臺,讓學生在有趣中練,在練習中達成活動目標。

  一、“我的發現”,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鞏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其中的生字。主要培養學生借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發現排列的規律,并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口語交際在創設情景中,引導學生展開互動的有趣的口語交流,并聯系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的認識,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四、展示臺在教學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搜集有關的資料,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時間機會,使得語文訓練扎實而有效。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13

  本學期,我上了一節關于“語文園地”教學的課,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指導學生發現AABC的成語的特點“讀讀認認”中 熟字增加偏旁認識生字;“讀讀背背”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趣味語文“說‘言’”。 我感覺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

  一、營造了一個有趣的學習氛圍

  開始,我讓學生讀讀成語,自己發現規律,語文園地的幾個內容設成了不同的.關卡,如“我的發現”為“我是小小觀察員”;“讀讀認認”為“我是小小認字員”;“讀讀背背”成了“我是小小背書員”等。

  二、 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出示“我的發現”的成語時,我讓學生自己找一找,自己發現規律,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強記憶!白x讀背背”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學生自讀,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就本節課的教學說說自己的理解。

  1、我的發現AABC式的成語,自由讀一讀成語,說說自己的發現,多種形式讀成語,加強記憶。讓學生用這些成語試著說句子,說說自己積累的同類成語,如:“比比皆是”“斤斤計較”“心心相印”“欣欣向榮”“咄咄怪事”。通過這樣的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深了學生對這類成語的掌握。

  2、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熟字增加偏旁認識生字,通過讀一讀這些字詞,說

  一說是采用什么方法記住的,和其他同學交流識記的方法,引導學生組更多的詞語,同桌抽測生字條,加強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

  3、“讀讀背背”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通過學生自讀,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并說說自己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4、趣味語文“說‘言’”

  一個普通的“言”字,可以構成許多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含義,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各種形式多讀幾遍,說一說文中對“言”的概括是否恰當,啟發學生拓展一下,由“言”構成的詞語還有哪些。 (“美言、謊言、箴言”),仿編,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如“說‘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話說明各種不同的笑(微笑、訕笑、嘲笑、歡笑、苦笑、嬉笑等)經過這樣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心世界大事,增加對其他國家的了解。

  2、給學生一次更為自由表達的機會,把自己最近特別想寫的內容寫下來。

 。场⑴囵B學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口語交際《豐富多彩的世界》

 。、世界真奇妙,不說不知道,這次口語交際,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了解的世界。板書課題。

 。病⑽覀儚哪男┓矫鎭斫榻B呢?請同學們自讀要求,勾畫下來。

  3、指名匯報過程中,師板書歸類:外國資料介紹、中國資料介紹、故事等。

  4、舉辦“世界博覽會”“活動,通過圖片、實物展覽引發學生的交際愿望。首先分組進行,再進行集體交流。

  二、習作指導

  1、自由閱讀習作要求,勾畫重點內容,指名匯報交流。

 。、自己說說最想寫什么,想怎樣寫,對構思不一般、有個性的學生要鼓勵。

 。、師:自由表達,寫真人真事,寫真情實感。大膽地寫,把內容寫具體,句子寫通順。

  4、學生獨立習作。

  第二課時

  習作評改

 。薄⒄f說自己寫的是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2、讀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集體評議。

  3、同桌互評。

  4、個人修改。

  第三課時

  一、我的發現AABC式的成語

 。、自由讀一讀成語,說說自己的發現。

 。病⒍喾N形式讀成語,加強記憶。

 。、讓學生用這些成語試著說句子。

 。础⒄f說自己積累的同類成語:

  如:“比比皆是”“斤斤計較”“心心相印”“欣欣向榮”“咄咄怪事”。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熟字增加偏旁認識生字:

 、 讀一讀這些字詞。

 、 說一說是采用什么方法記住的,和其他同學交流識記的方法。引導學生組更多的詞語。

 、 同桌抽測生字條。

  2、“讀讀背背”五句表現友誼的名句。

 、 學生自讀。

  ⑵ 引導學生熟讀成誦。說說自己的理解。

 、 拓展資料: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戰國)莊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漢書》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

  三、趣味語文“說‘言’”

 。、一個普通的“言”字,可以構成許多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含義,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病⒏鞣N形式多讀幾遍,說一說文中對“言”的概括是否恰當。

 。、啟發學生拓展一下,由“言”構成的`詞語還有哪些。

 。ā懊姥、謊言、箴言”)。

  5、仿編,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如“說‘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話說明各種不同的笑(微笑、訕笑、嘲笑、歡笑、苦笑、嬉笑等)。

  【課后反思】

  本次習作是不限題材隨意寫,學生卻不知道些什么好了,還不如平時限定內容發揮得好,看來學生們對寫作還是不能發自內心的去寫,不能做到怎樣想的就怎樣寫,還得訓練。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15

  一、課前解析

  本單元語文園地內容豐富,涵蓋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這三個板塊,有實用性的課堂筆記、新穎的修改說明書、還有與藝術結合的詞語。

關注交流平臺:圍繞“如何做課堂”筆記展開交流,教材中出示三個例子,啟示可以將重點內容、疑問之處、想法和感受作為課堂筆記的要素。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將零散的感知整合為一致的認知,將無意識的行為變成有意識的行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做筆記習慣。

  關注詞句段運用。分為兩個板塊。一是“詞”的運用,編排了來源于戲劇但又運用于日常生活的詞語、俗語,藝術氣息濃烈。二是“句”的運用,編排一份不夠嚴謹的說明書,讓學生修改說明書,借此培養把話說清楚的能力。

  關注日積月累。編排了一組與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等藝術相關的成語,借此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另外,成語背后的典故也很值得發掘,促使學生了解更多與藝術相關的文化。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課堂筆記的基本內容,學習記錄方法,學會做課堂筆記。

  2.了解日常生活中與戲劇有關的詞語,并選一兩個加以運用。

  3.學習修改說明書,使說明書更清楚明白。

  4.積累并了解與藝術有關的成語。

  三、教學重點

  1.學習如何做課堂筆記,養成記課堂筆記的良好習慣。

  2.學習修改說明書,使說明書更清楚明白。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課堂筆記的基本內容,學習記錄方法,學會做課堂筆記。

  2.了解日常生活中與戲劇有關的詞語,并選一兩個加以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文園地。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的內容都與藝術有關,通過藝術我們也知道了伯牙的情深意重、斗牛圖揭示的哲理、貝多芬音樂的魅力,以及京劇的韻味,接下來我們就走進語文園地,豐富多彩的世界在等著我們。

  出示課件1:

 。ㄔO計意圖:簡單回顧這個單元的課文,引發新的學習期待。)

  二、學習做課堂筆記。

  1.教師過渡:同學們,你們知道“學霸”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嗎?

  預設:在學習上很厲害的人、學習成績很好的人。

  教師過渡:“學霸”很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你們,這些課堂筆記就是一些“學霸”做的,你能說說這些課堂筆記的特點嗎?

  出示課件2:

  預設1:我覺得非常整齊、條理清晰。

  預設2:記錄的內容很多,有的還加了著重號或是用紅筆記錄。

  2.組織交流:那你一定也做課堂筆記,請你說說做筆記的好處。

  預設1:可以將老師講的知識點記錄下來,復習的時候翻閱。

  預設2:還可以時刻提醒自己記住,還能讓我多思考呢。

 。ò鍟赫n堂筆記)

  3.組織學習:我們打開教材,讀讀交流平臺的內容,畫出關鍵句,再說說你通過交流平臺獲得了什么啟發?

  出示課件3:

  預設1:我們要在筆記本上記錄老師講的重要內容。

  預設2:有了疑問,需要繼續思考,或者查找資料的,要認真記錄下來,比如例子中的同學對《月光曲》的這個傳說有疑問,所以就記了下來,課下再查資料。

 。ò鍟褐攸c、疑問)

  預設3:要把聽課過程中產生的想法記錄下來。好像在做批注一樣,時刻記錄自己的想法。

 。ò鍟合敕ǎ

  教師引導:你們再仔細看教材的內容,可以做在哪?

  預設:可以做在書本上,也可以做在筆記本上。

  教師引導:如果能將書本和筆記本結合做筆記,那就更好了!那么,只是老師講課的時候需要記筆記嗎?

  預設:在第一次讀課文時有些內容不太明白,也可以記下來。

  4.引導思考:除了我們剛才說到的之外,請你翻閱自己筆記本,說說還有哪些好方法?

  預設1:還可以用不同的符號標注,例如三角形表示重點,橫線表示關鍵等等,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標記也是一個好方法。

 。ò鍟悍、彩筆)

  預設2:還可以用大、小標題的方式,我平時都是這樣做筆記的,越能表示概括的內容,就寫的大一些。

  組織交流:請小組同學交流,筆記應該記重點內容,那么什么才是重點,到底應該記些什么?

  預設1:自己平時不會的知識點。

  預設2:比較容易出錯的內容。

  預設3:上課老師講的新知識。

  5.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將重點總結為以下幾個字:新、少、實、法。“新”就是老師上課教授的新內容,“少”是自己缺少的,對某個知識點不熟悉的,“實”是比較實用的,例如大家普遍易錯的,考試經常出現的,“法”是有規律性的知識點。記住這幾點,希望你以后多多寫課堂筆記,像剛才的同學一樣,感受到課堂筆記的益處。

  出示課件4:

  (設計意圖:在欣賞優秀的課堂筆記和學生分享做筆記益處后,發現教材中的要點,最后學生之間分享做課堂筆記的方法,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的發展,提高做對課堂筆記的重視。)

  三、了解戲曲詞語。

  1.教師過渡:課文《京劇趣談》讓我們了解到京劇的文化,或許你覺得戲曲離我們太遙遠了,其實,以前的人們非常愛看,它的存在就好像現在我們聽流行音樂,看熱播電視劇一樣,戲曲本就源于生活,而戲曲中的專用名詞也在生活中使用,不信我們來看。

  出示課件5:

  (板書:詞句段運用)

  教師引導:現在就請你將這些詞語讀兩遍,注意將字音讀正確。要注意行當和壓軸的讀音哦。

 。ò鍟鹤x準字音)

  學生讀。

  指名讀。

  2.組織學習:那么這些詞語分別是什么意思?拿出你的詞典,試著理解詞語的意思。

  (板書:理解詞義)

 。1)亮相。

  預設:戲曲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種手段。指劇中人物上場、下場或一節舞蹈動作完畢后,在一個短暫的停頓中所作的富有雕塑感的藝術造型。現在也指公開露面。

 。2)行當。

  預設:戲劇演員分工的類別。主要根據角色類型來劃分,如傳統京劇的生、旦、凈、丑等。

  現在也指行業。

 。3)壓軸。

  預設:一次演出的戲曲節目中排在倒數第二的一出戲,現也指一場演出排在最后的較精彩的節目。

 。4)行頭。

  預設:戲曲演員演出時用的.服裝,包括盔頭、靠把、衣服、靴子等。現在泛指服裝。

  教師出示京劇的行頭圖片。

  出示課件6:

 。5)跑龍套。

  預設:指演戲時扮演隨從或兵卒。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雜事、小事。

  教師出示跑龍套圖片。

  (6)唱白臉。

  預設:在傳統戲曲中勾畫白色臉譜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中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

  教師出示曹操角色,解釋與之相對的是唱紅臉。

  出示課件7:

  (7)花架子。

  預設:指花哨而不實用的武術動作,F在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實用價值的東西,也指形式主義的做法。

  (8)對臺戲。

  預設:舊時兩個戲班子,為爭奪觀眾壓倒對方,在同一場合、同一時間演出同一出戲。現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對的行動,以反對或搞垮對方。

  (9)粉墨登場。

  預設:化裝上臺演戲,F在多比喻壞人經過一番喬裝打扮爬上政治舞臺。

  教師引導:注意粉墨登場在平時生活使用時是一個貶義詞。

 。10)字正腔圓。

  預設:唱戲時字音準確,腔調圓潤,現在也用于朗讀。

  (11)有板有眼。

  預設:指戲曲中規定好的節拍,F在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有章法。

  教師出示京劇樂譜,解釋:這就是戲曲中的板眼,拍子都是規定好的。

  出示課件8:

 。12)科班出身。

  預設:從專門培養戲曲演員的地方出來的,F在比喻具有受過正規教育或訓練的資格。

  3.組織交流:現在請你不看詞典,和同桌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不明白的可以請教別人。

  4.教師過渡:剛才我們說到,這些詞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請你選擇一兩個詞語造句,一會我們指名回答。

  (板書:靈活運用)

  預設1:唱白臉。當我犯了錯誤時,爸爸和媽媽便會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預設2:行頭。要參加舞蹈比賽了,媽媽費了很大功夫給我置辦了一身行頭。

  預設3:亮相。經過輿論的輪番轟炸,這個大人物終于在媒體前亮相了。

  5.教師總結:其實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課下可以繼續查閱。

 。ㄔO計意圖:通過查字典疏通詞語意思,師生之間互相交流,對于難懂的詞教師提前預設,出示資料幫助理解。最后安排的造句,意在學以致用。)

 四、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修改說明書,使說明書更清楚明白,練習把話寫清楚。

  2.積累并了解與藝術有關的成語。

  【教學過程】

  修改說明書。

  組織思考:同學們,你們組裝過玩具嗎?都組裝過什么?

  預設:樂高積木、汽車模型、迷你城堡……

  教師追問:那具體怎么操作呢?需要參考什么物品嗎?

  預設:說明書。

  教師總結:那么我們今天就讀一份玩具制作說明書。

  出示課件9:

  (板書:玩具制作說明書)

  2.組織學習:請你對照圖片,仔細地閱讀說明書,說說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嗎?

  預設:我發現圖片上的小臺燈好像做錯了,燈泡應該在燈罩里面啊。

  教師追問:為什么會出錯呢?請你再次閱讀說明書,將問題批注下來。

  預設:說明書的第三條有問題,它只說鉛絲的頭上用紅橡皮泥做一個小燈泡,卻沒說具體怎么做,我覺得誤導別人了。

  出示課件9:

  3.組織學習:是的,說明書這里不夠嚴謹,才會導致組裝的人產生錯誤。你覺得應該怎樣修改才能讓大家清楚明白?

 。ò鍟呵宄靼祝

  預設:用紅橡皮泥做一個小燈泡,安裝在乒乓球里面的鐵絲頭處。

  4.教師總結:可見,把話說清楚、明白是多么重要啊,否則就會鬧出笑話;丶抑螅埬阏页鲆患婢撸缓笤囍o它寫一份說明書。

 。ㄔO計意圖: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入手,自主發現說明書的錯誤,再進行修改,將課堂的主動性歸還于學生。)

  二、學習日積月累。

  1.教師過渡:有這么一類詞語,它們都是與藝術有關的,又從典故中流傳下來,接下來我們就學習日積月累。

  出示課件10:

 。ò鍟喝辗e月累)

  2.組織學習:請你讀讀這些成語,注意將字音讀正確。

  教師指名檢查。

  3.教師引導:本單元的主題是“藝術的魅力”,我們也了解到了不少的藝術文化,請你結合單元內容和生活實際嘗試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先批注下來,或者在小組內請教。

  教師過渡:時間過得真快!有你不懂的成語嗎?可以提出來。

  預設1:不明白余音繞梁。

  學生或教師幫助解釋: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預設2:不明白黃鐘大呂。

  教師解釋: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預設3:不明白筆走龍蛇。

  教師解釋:形容書法筆勢雄健活潑。我們可以看毛澤東的這張書法作品圖,用筆走龍蛇形容非常貼切。

  出示課件11:

  4.教師過渡:你們猜一猜這些成語都用在哪些領域?請小組四人合作分分類,不局限于一種分法哦。

  (板書:分類)

  預設1:與音樂有關:高山流水、天籟之音、余音繞梁、黃鐘大呂

  與舞蹈有關:輕歌曼舞

  與書法有關:行云流水、筆走龍蛇

  與繪畫有關:惟妙惟肖、畫龍點睛、妙筆生花、栩栩如生

  與手工技藝有關:巧奪天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5.組織學習:這些詞語非常神奇,讀到時我們的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相應的畫面。其實,在這些詞語的背后,還藏著一些有趣的典故。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作品段落,說一說它們對應的是哪個詞語呢?

 。ò鍟旱涔剩

  出示課件12:

  預設:《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余音繞梁)

 。厶疲輳垙┻h《歷代名畫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保ó孆堻c睛)

  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保ㄇ蓨Z天工)

  出示課件12:

  6.教師總結:剩余成語的典故可以課下查閱,接下來請你試著背誦這些成語。

 。ㄔO計意圖:在讀準字音、理解詞義、分類別的基礎上,拓展詞語的典故,激發學生了解與藝術相關詞語的好奇心。)

  三、布置課堂作業。

  1.寫一份玩具說明書。

  2.背誦并默寫“日積月累”的成語,再任選兩個成語查閱典故。

  出示課件13:

  (設計意圖:布置課下作業,將課上所學內容學以致用、加深理解。)

  四、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語文園地是增長語文知識、學習語文方法、豐富語言積累、習得表達策略、養成良好習慣的綜合性學習體驗的欄目。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語文園地設置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三個板塊,均與學生的發展緊密結合。

  立足單元整體教學,發揮各板塊與單元內容之間的聯系!敖涣髌脚_”做課堂筆記,為每篇課文、口語交際、習作提供學習幫助,其中教材出示的支架也是與課文有關的內容!霸~句段運用”與單元人文主題結合,是課文的豐富和拓展,也是富有生活體驗的內容!叭辗e月累”同樣與單元出現的語言價值相關。單元整體意識的建立有助于將語文園地與其它欄目結合起來,避免各自為政。

  其次,語文園地板塊之間也有聯系。“交流平臺”是知識性的內容,“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就可以使用“交流平臺”獲得的知識。

  最后,語文園地的學習應與語文生活聯系起來,每一次的出現都是有意義的存在,不管是提高學生興趣還是能力。例如“課堂筆記”就為學生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提供幫助,積累或是運用與藝術有關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豐富積累,除此之外,“日記月累”還應拓展到成語背后的典故,這就與語文生活有所建立,“修改說明書”既是

  生活中常用到的,又是對于句子的練習。

  整個語文園地的設置具有開發性,經過這一次豐富多彩的學習,學生對于第七單元的學習體驗也會加強。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03-16

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08-25

語文園地七的教學反思05-29

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熱】04-02

【薦】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04-02

【熱門】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03-07

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推薦】03-07

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熱門】03-07

【精】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03-07

【推薦】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03-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 亚洲片在线观看天堂 |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网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