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桂花雨》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構思大氣,意蘊豐富的散文,臺灣作家琦君用抒情的筆調,描寫了自己小時候在家鄉搖花樂的情景,表現了作者兒時的美好生活,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捧著美文品讀,讀者仿佛能感覺到字里行間彌漫著桂花的香氣,故鄉似乎也如影隨形。
這么一篇耐人尋味的文章,每一段都非常優美,但要讓五年級的孩子也能像老師一樣入情入境地去感悟,也著實要設計一些情景教學,為此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首先從課題入手,激發閱讀興致。結合上學期一篇描寫秋天的習作。當時為了寫好這篇作文,我把寫作范圍縮小到校園,帶著同學們到校園去尋找秋天,尤其在那桂花飄香的季節,很多同學爭先鞏后地觀察桂花樹,享受著迷人的桂花香,加上老師的點撥,很多同學愛上了桂花樹,寫出了一篇彌漫著桂花濃香和朗朗書香的秋天的`校園。在我的夸贊下,這時,學生仿佛又聞到了校園的桂花香了,也陶醉在桂花香中,接著請學生來解題,“桂花雨是一場什么樣的雨,在這種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會說“感受到桂花香氣撲鼻,心情舒暢,特別快樂,喜歡桂花。”那作者在這場雨中又有什么感觸呢?請讀文,找一找,寫寫體會。
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后反饋,引導體會,首先抓住兩處帶“浸”字的語句:1.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似濃霧似微風彌漫著整個村莊;2.結合第5自然段的講解、朗讀,感受搖花的樂趣來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情,這桂花香不僅香甜了人們的嗅覺,還香進了鄉親們的心田,更香甜了作者對故鄉美好生活的懷念;接著結合上次理解杜甫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引導學生理解母親說的那句話,從中體會母親那種濃濃的思念與牽掛,然后讓學生聽聽一些思鄉的歌曲、讀讀一些思鄉的詩句,這時學生的情感油然而生。
最后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想想有沒有讓自己忘懷的人和事,說一說,與大家交流。這樣設計,對學生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另外我還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一是讓學生體會散文的文字美,鼓勵他們積累一些好句好段,二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升華感情。
【《桂花雨》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范文11-15
《桂花雨》語文教學反思03-10
桂花雨語文老師教學反思02-05
桂花雨的語文教學反思01-22
小學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03-31
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15篇04-03
小學《桂花雨》的語文教學反思02-05
語文課文《桂花雨》的教學反思03-14
有關《桂花雨》的語文教學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