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
2.愿意參加觀察橘子的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剝橘子和吃橘子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
重點、難點:
學會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設計思路:
幼兒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橘子”是秋天的時令水果,在生活中幼兒經常可以吃到橘子,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食物,它色彩鮮艷的外皮,和酸甜可口的味道,都對幼兒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對于我們小班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這個幼兒既熟悉又感興趣的活動中,我會及時組織幼兒交流和討論,在師生、生生互動中,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獲得直接經驗,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產生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只橘子;
2、榨汁機一臺;
3、每人一只小水杯;
4、抹布。
活動過程:
1.出示橘子,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桌子上有什么啊?(橘子)
師:請每一位小朋友都到這個框框里拿一只橘子,拿不到的小朋友看好,我要把橘子滾過來咯,接住。
2.觀察橘子的外表,感知橘子的特征。
引導幼兒拿起一只橘子,啟發幼兒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等方法觀察橘子的形狀、顏色等。
(1)師:現在你們都拿到橘子了,請你們摸一摸橘子,感覺怎么樣?
(2)師:看一看,橘子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橘子是什么形狀?
(4)師:找一找,有突出來的地方嗎?是什么?(柄)有凹進去的地方嗎?是什么?(臍)像不像小朋友們的肚臍眼?
(5)師:請你們把橘子放在臉上親一親,感覺怎么樣?
教師小結: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形狀是圓圓的、扁扁的;顏色有的綠,有的黃。突出來的地方是橘子的柄,凹進去的地方時橘子的臍,放在臉上是冰冰的、涼涼的。
3.剝橘子:觀察橘子的內部特征。
鼓勵幼兒自己剝橘子,并把剝好的橘子放在盤子里。
師:你們知道橘子皮里面是什么嗎?(肉),那你們想不想把橘子剝開來?要怎么樣來剝橘子呢?
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請個別幼兒嘗試探索剝橘子的方法。
教師小結:把橘子翻個身找到凹進去的地方,伸出手指挖進去,幫橘子脫衣服,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師:剝開皮的橘子是什么樣子的?聞一聞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師:跟著我一起剝下一瓣橘子來,看看你手里的這瓣橘子像什么?(西瓜、月亮)我們把剩下的橘子也一瓣一瓣的剝下來,排成一排,數一數有多少瓣?我們把一只橘子剝成了許多瓣是不是?
師:你有吃過橘子嗎?你吃過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吃吃看今天你剝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酸酸的)
教師小結:橘子的肉是橘黃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點酸,有的甜;有的橘子有種子,種子像一顆顆白色的珠子。我們大家都喜歡吃。
4.討論橘子的其他
師:橘子除了可以直接這樣“啊嗚啊嗚”的吃,還可以怎么吃呢?
(榨汁吃)橘子有很多的營養,還能榨成果汁來喝。看,這是一臺榨汁機,請每個小朋友給我一瓣橘子,我們來把它們榨成汁來喝吧。
5.討論橘子皮的作用。
師:那剝下來的橘子皮有什么用,能怎么辦呢?(泡茶喝)
教師小結:橘子皮可以泡茶喝,還可以做成陳皮,我們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收起來,待會去洗一洗、曬一曬,曬干了,用來泡茶喝好嗎?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2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水果是孩子們所熟悉的豐收果實。“香香的水果”是我園園本課程中的經典主題活動,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兒對于水果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對于水果的認識。
《橘子船》這首兒歌只有四句歌詞,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于是我嘗試著對兒歌進行了改編和譜曲,并據此設計、組織了音樂教學活動,自然地融入了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效果良好。
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著“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一,配套圖標一套(如圖)。
2.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著《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么?(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并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標一、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里呢?請你們聽老師唱一首歌。
(2)教師范唱后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里了?(幼兒回答后,教師出示圖標三、四。)
(3)教師再次范唱,一邊唱一邊逐一指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游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回“開”著“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后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里。)
(2)幼兒大膽想象并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里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里邊兒呢?(幼兒如說“開到爸爸嘴里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為什么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里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一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張強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里邊兒。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3
一、 活動目標
1、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并樂意欣賞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體驗開“橘子船的”的樂趣。
二、 準備
幼兒:觀察過橘子的特點;
教師:將若干橘子剝好。
三、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閉上眼睛,我要請你們猜猜一個東西是什么!(拿出橘子,請幾個有兒聞一聞,然后說出水果名字。)對,是橘子。你們喜歡吃橘子嗎?怎么吃呢?(剝開來吃)剝開后,橘子里面是什么樣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么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么?
幼兒先自由交流,然后在集體面前講述(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完整的語句講述),最后教師引導幼兒想象橘子像船。
3、欣賞歌曲
1)第一次欣賞,交流:橘子船開到了誰的嘴巴里?
2)一邊開橘子船來吃橘子,一邊再次欣賞歌曲。
3)律動。
4、游戲:橘子船找朋友。
教師與幼兒一起唱歌,并將橘子船開到乖寶寶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寶寶要到集體前表演一個節目。并輪流進行。
四、 反思
小朋友很喜歡吃橘子這樣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真是很豐富,有的說:“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說:“一瓣橘子像樹葉”;有的說:“橘子像香蕉”;有的說:“橘子像玩具”;有的說:“一瓣橘子像小船”……請幼兒一邊欣賞歌曲,一邊吃橘子,他們很開、心。把橘子當船一樣開到嘴巴里這樣的吃法,對于他們來說更是覺得驚喜。所以他們在活動時特別積極,對音樂地欣賞效果比較好。這次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夠強。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4
一、設計意圖故事
《橘子寶寶》是根據《幼兒園主題式課程》"水果寶寶真好吃"這一主題生成的一個語言活動。孩子們在"水果寶寶真好吃"主題教學中對"橘子"有了初步的了解,秋天又是水果豐收的季節,黃橙橙的橘子惹人喜愛。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育內容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我所帶的班是小班,結合班上部分孩子不愛吃水果的情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主要通過給幼兒欣賞故事、情境體驗、動手制作橘子寶寶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吃橘子的好處。
二、活動目標
(一)積極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知道橘子的營養,吃了身體好。
(三)理解故事的基本內容,豐富詞匯:酸酸的、甜甜的。
三、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活動難點:培養幼兒對橘子的喜愛之情。
四、活動準備
(一)故事《橘子寶寶》ppt一套,歌曲《開汽車》、《輕音樂》。
(二)四棵立體橘子樹、四張桌子。
(三)一籃橘子。
(四)即時貼制作的眼睛、鼻子若干,實物橘子人手一個。
五、活動過程
(一)師幼隨音樂入場,引導認識橘子的名稱、外形特征、味道。(播放音樂《開汽車》)(二)教師利用ppt完整講述一遍故事,幼兒欣賞。
1.提出問題:故事名稱?橘子寶寶從哪里來?
2.教師小結:橘子是果園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不要浪費。橘子酸酸甜甜,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對身體好。
(三)師幼體驗橘子旅行的心情。
教師請幼兒扮演橘子寶寶,進行情境體驗。(播放音樂《開汽車》)(四)制作橘子寶寶。
1.師幼共同制作橘子寶寶。(播放音樂《輕音樂》)2.與同伴、老師一欣賞作品。
(五)活動結束。帶著橘子寶寶去旅行。
附故事:
橘子寶寶
秋天到了,橘子媽媽身上結滿了又大又圓的、黃橙橙的橘子寶寶,秋風吹來,橘子寶寶在樹媽媽的枝頭上蕩秋千。
有一天,果園里的叔叔阿姨輕輕的把橘子寶寶摘下來,放進一個大大的筐里。橘子寶寶真開心呀!橘子寶寶說:"我們就要開始旅行啦,真開心。"叔叔阿姨們把一筐一筐的橘子寶寶裝上車,"嘟嘟嘟……."汽車載著橘子寶寶出發了。
汽車嘟嘟嘟……把橘子寶寶送到了水果市場。橘子寶寶在這里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朋友:蘋果、香蕉、菠蘿、葡萄、柿子………..
老師來到水果市場,買了許多橘子寶寶,把它們送到了幼兒園分給了小朋友。
小朋友們吃完了橘子寶寶,都說:"橘子寶寶酸酸甜甜有營養,吃了身體好。"小朋友們吃完橘子,把籽兒種到花園里。大家都在想,到明年春天,這里是不是就會長出一棵一棵的橘樹來。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在寬25厘米的紙板上走。
2.行走時,能兩臂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
3.在游戲中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5.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布置:6個果籃,6顆橘子樹,橘子若干。(橘子和樹可用子母扣)
2.人手兩塊長約30厘米、寬約25厘米的'紙板。
3.輕松歡快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游戲“摘橘子”。
教師讓幼兒用紙板鋪成若干條小路,在小路前站成一橫排,教師交待玩法和規則: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橘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果園里摘橘子。但去果園要在小路上走,不能走到路外面去(教師邊講解邊示范)。走到果園后,每人摘一個橘子再走回來。
幼兒玩“摘橘子”游戲,教師巡回指導。當橘子摘完后,結束游戲。
教師小結游戲。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參加剝橘子的活動,學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伙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小碟子,內裝與本組幼兒人數相等的橘子。
2、口袋1個,若干橘子。
活動過程:
一、 摸口袋。
1、摸一摸。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里面裝了些什么呢?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讓你來摸摸)-引起參與活動的興趣。
2、 提問:
師:"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形狀的呀?"幼:"圓圓的。"師:"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呀?"幼:"軟軟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還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來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師:"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師:"是橘子嗎?我們來看一看。(一邊說 ,一邊從口袋里把橘子拿出來。)
二、 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師:"你們看過哪些顏色的橘子呀?"幼:"綠色、黃色、黃色加綠色、橘黃色。"
2、看一看:
提問:師:"那橘子是什么樣的呀?"幼:"圓圓的、扁扁的。"師:"那我們把話連起來說一說好嗎?"幼:"好。"師幼一起說橘子是圓圓的`、扁扁的,身上還有肚臍眼和按鈕。
三、 感受橘子的內部特征。
1、師:"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樣的呀?"(說什么的都有)
2、師:"那我們把它剝開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樣的?"
3、師:"我們先從哪一面開始剝呢4、師:"那老師來試一試看是不是從這面開始剝好剝些。"(一邊剝一邊說;橘子、橘子圓圓,橘子、橘子、扁扁,剝開黃黃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剝開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幼:"花。"師:"花兒花兒開開,哎,開出了什么呀?"幼:"橘子。"師:"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師:恩,橘子剝開來,里面的瓤彎彎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 游戲剝橘子。
師:"今天啊桌子上來了許多的橘子寶寶,它們有大、有小,我們來開始剝吧(師:"我們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放在盤子里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嘗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師:哎?剝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們等其他小朋友都剝完了再一起吃好嗎?"師:"那我們來嘗一嘗。"老師:"小朋友們剛才都嘗過了,誰來告訴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酸酸甜甜的。"
六、引導幼兒說一說
師:"小朋友你們還吃過哪些東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頭、橘子糖、果凍、橘子汁、棒冰等。"師:"小朋友們真棒,說出了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教師小結:橘子可以做出這么多好吃的,我們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來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異味、預防暈車、治咳嗽、可以用來做菜、煲湯)小朋友們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們在一起分享好嗎?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2、學習獨立地剝桔子皮,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了解橘子的.小常識。
重點難點
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活動準備
橘子若干,布袋一個,盤子、盆子、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一個布袋,讓孩子猜猜里面有啥東西?(一個橘子)。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猜猜里面有什么東西?
2、猜對地幼兒給以鼓勵、表揚。
3、教師鼓勵幼兒說出:“這是橘子”。
二、教師示范剝桔子。
1、提醒幼兒把橘子皮、核放到盆子里,不要亂丟地上。
2、鼓勵幼兒一起動手剝橘子。
3、邊念:“剝呀剝呀剝橘子,橘子皮要剝掉。”
三、認識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1、讓幼兒說出橘黃色、酸的、甜的、不酸也不甜、圓圓的。
2、說出:“橘子橘子酸酸的,大家吃了哈哈笑;”
“橘子橘子甜甜的,大家吃了笑哈哈。”
四、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分給他們嘗嘗,好嗎?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基本上跟著教師的提問思路去認識橘子,并動手操作主動探索橘子的形狀,顏色,味道。
小百科:橘子中的維生素A還能夠增強人體在黑暗環境中的視力和治療夜盲癥。橘子不宜食用過量,吃太多會患有胡蘿卜素血癥,皮膚呈深黃色,如同黃疸一般。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根據要求進行美工創作;
2、通過美工活動的進行學習運用手部小肌肉進行“撕、貼”活動;
3、通過活動的進行讓幼兒體會美術創作的積極情緒。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16開彩色紙(畫有橘子)。
2、橘紅色、綠色美工紙若干。
3、固體膠管。
4、桌椅。
活動過程
一、導入過程
1、呈現畫有橘子的彩色紙,問①你們看到了什么.②你們想一想橘子是什么顏色的
2、講述及活動目的,并想一想自己想把橘子貼成什么顏色的(強調要張貼在橘子圖形內部)
3、進行示范活動告訴幼兒怎樣用手指撕
4、怎樣用膠水粘貼.
二、操作過程
1、幼兒進行撕紙活動.
2、老師不斷指導,表揚再指導.
三、展示、交流、分享
1、表揚幼兒貼的橘子非常的漂亮.
2、請喜歡介紹自己橘子的小朋友來講講.
3、寫名字(可以老師替寫,也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創作不同符號表現自己的名字)
四、延伸活動
假如時間允許,或者孩子們愛好還是很高的話,可以鼓勵幼兒給自己的橘子畫上葉子等其他的.添畫.
五、評價
1、在圖畫之內進行粘貼
2、撕紙粘貼得快面小
3、畫面豐富,最好沒有空白.
4、顏色(會選兩種顏色的)
活動反思
對于小班幼兒知識經驗還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事物充滿興趣。紙是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常接觸的,幼兒喜歡撕,剪,畫。這次活動的設計,探索創新活動的引導就從幼兒最貼近的自身開始。在整個活動中,教師遵循幼兒年齡特征及美術活動中創新教育的要求考慮,給每一個幼兒提供創作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潛力。因此在活動前,教師應注重幼兒內在圖式的積累,讓幼兒對橘子有了充分的感知,使幼兒將視覺和大腦理性思維對感知經驗進行加工,并伴隨經驗在記憶中儲存。活動中幼兒通過手的技能運作,創造性的表現不同大橘子,反映了幼兒獨特的創造力。雖然幼兒最后的作品可能在成人看來不成樣子,但幼兒的思維得到擴散和拓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滿足兒童感受美的需要的情感教育活動,幼兒能用作品自由地、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主動觀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較出它們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培養孩子探索的欲望。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橙子和橘子若干。
2、集體記錄觀察表兩張(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活動過程】
1、我知道的水果。
師:我們一起認識了許多水果,你都知道現在冬季有哪些水果嗎?
鼓勵幼兒暢所欲言,介紹自己知道的冬季盛產的水果。
2、觀察橙子和橘子并進行記錄。
(1)橙子和橘子,實體出現。
師:我帶來了兩種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好嗎?
師:這是什么呢?(橙子、橘子)
(2)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找出它們相似的地方。
師:我們來找一找它們相似的地方,都有哪些?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
教師請幼兒下位置觀察,分成3組。
(3)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將幼兒所講的內容在大表格中進行記錄。
小結:兩種水果的顏色都是橘黃色的,里面的蒗也都是一粒粒的,嘗起來都是甜甜酸酸的。
3、引導幼兒觀察橙子和橘子,觀察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記錄。
(1)師:剛才,我們找到了他們許多相似的地方,現在我們來找一找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并且把它記錄在記錄表格中。
(2)幼兒觀察并記錄。
(3)師請個別小朋友上前介紹記錄表,并將幼兒的發現記錄在大表格中。
小結:雖然它們都是水果,可是它們卻有著不同的地方。橘子的皮只軟軟的,是可以用手剝的,而橙子的皮是硬硬的,是需要用刀切的。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橘子小班幼兒園教案04-03
幼兒園小班橘子活動的教案05-15
幼兒園小班科學《橘子》教案04-01
《橘子》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20篇)11-28
幼兒園小班科學《橘子》教案(精選10篇)06-24
幼兒園小班主題教案:橘子和橙子03-06
幼兒園中班《橘子》教案05-16
(精選)幼兒園中班《橘子》教案05-18
橙子和橘子幼兒園小班科學優質課教案01-16
幼兒園中班橘子教案(精選22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