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量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量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量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借助自然工具測量周圍的物體,測量工具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
2、學習正確測量長度的方法,并用表格記錄測量結果。
3、喜歡動手操作,體驗自主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借助自然工具測量周圍的物體,測量工具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
活動難點:
學習正確測量長度的方法,并用表格記錄測量結果。
活動準備:
紙棍、記錄表、水彩筆、鉛筆、毛線、吸管、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故事《去超市的路》
——小熊從哪一條路去超市更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熊還想知道這條最近的路到底有多遠?你們幫他想想辦法。
二、過程。
1、第一次探索測量。
①介紹并發放測量工具好記錄表1,幼兒嘗試量一量。
幼兒人手一根相同長度的`紙棍,每人一張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測量事先準備好的小路且做好記錄。
②請幾個幼兒介紹自己的測量結果,教師做記錄。
③集體討論:為什么相同的路程、相同的工具,量出來的結果會不一樣?請個別幼兒再現剛才的測量方法,嘗試找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④教師示范正確量法:頂端要對齊,首尾要相接,并且用水彩筆做記號。
2、第二次實踐正確測量方法。
①再次發放相同長度的紙棍,幼兒分組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量一量,并做記錄。
②小結:測量同一物體時,測量工具一樣,測量結果也一樣。
3、第三次應用測量。
①提問:除了剛才用的紙棍能測量物體外,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可以用來測量?
出示教師準備的材料,介紹記錄表2,猜測:不同量具測量同一種物體,結果一樣嗎?
②幼兒5—6人為一組,每組一張記錄表,分別用不同工具完成兩個不同測量任務。
③集體驗證結果,小結:測量同一物體時,測量工具不一樣,測量結果也不一樣。
延伸活動:
自然測量這種方法還可以幫我們測量那些東西?我們一起去試試。
幼兒園量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跨步測量兩地間的距離,初步接觸測量。
2、初步學習記錄。
3、激發幼兒參與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動物6個、記錄卡、筆
活動過程:
一、激發用腳測量的興趣。
(教師示范跨步測量的方法)小朋友,我們來玩個游戲,看好我是怎么過來的?(跨一步、并一步)我從大椅子跨到小朋友這兒,跨了幾步呢?
二、幼兒感受用腳測量的樂趣。
(1)請個別幼兒練習跨步測量。
想試一試嗎?我請一個小朋友從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幾步?我們可以邊跨邊數。
(2)請男小朋友練習跨步測量。
現在我請男小朋友從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幾步?
(3)請女小朋友練習跨步測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我們也來試一下從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幾步呢?
三、引導幼兒初步學習記錄的.方法。
我來考考小朋友,剛才你從小椅子跨到大椅子,跨了幾步?那我們把這個結果記錄下來。那小椅子到黑板呢?小朋友想一下,從你們的小椅子還可以跨到哪里呢?
四、幼兒在情境中練習用腳測量,并進行簡單記錄。
(1)練習用腳測量,進行簡單記錄。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動物朋友,看一看有誰呀?小朋友要去小動物家,還必須有一張邀請卡,就是讓小朋友知道從你的小椅子到小動物家要跨幾步,然后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個相應的數字貼上去。那如果我們要去第二個小動物家,應該還是從哪兒出發?現在邀請卡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請你們從椅子底下拿出來。請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個去誰的家?第二次呢?好,現在我們開始吧!
(2)通過提問,幼兒得出測量結果。
你去了哪個小動物家?用了幾步?誰來說說你到哪個小動物的家近,到哪個小動物的家遠?
五、幼兒自主選擇測量的距離,并進行記錄。
小朋友,想想看,還可以從哪些別的地方開始嗎?誰來試一試,我們把這個結果也記錄下來。現在我們都來嘗試一下,你從哪個地方開始到哪個地方結束,把它量一量、畫一畫,并在紙上記錄下來。剛才,我們都是在教室里面量的,那現在我們帶著紙和筆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
【幼兒園量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量一量目測 自然測量03-25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量一量樹有多粗09-13
物質的量教學設計11-30
拒絕“量海戰術”03-07
量字開頭的成語07-20
常見的量教學設計11-20
"量小非君子”08-29
大班綜合活動方案量一量,稱一稱03-06
廟堂之量的意思及成語故事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