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相鄰數,培養幼兒對相鄰數的興趣。
2.理解相鄰兩數多1少1的關系,知道3的相鄰數是2和4。
活動準備
1.課件:趣味練習--比較數量
2.課件:趣味練習--數數(1-44)
3.課件:趣味練習--到5的數字(2-13)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長頸鹿要帶著動物們來看大家了,你們高興嗎?
猜猜看,長頸鹿帶著誰來了呢?
二、展??
1.出示圖片—數數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感知2、3之間的'關系。
(1)數一數來了幾頭奶牛?(2頭奶牛)
(2)數一數來了幾頭黃牛?(3頭黃牛)
請小朋友給他們找出數字朋友。
(3)奶牛和黃牛誰多誰少?奶牛比黃牛少幾頭?
2比3少幾?
你知道了3的一個好朋友是幾?
(因為2比3少1,3的一個好朋友是2)
2.引導幼兒操作比較3、4之間的關系。
出示圖片—
(1)第一張圖片上有幾條魚?(3條魚)
(2)第二張圖片上有幾條魚?(4條魚)
請你給它找出數字朋友吧!
引導幼兒比較,得出答案,4比3多1,3的另一個好朋友是4。
小結:剛才,我們一起給數字3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是2和4,也就是說,3的好朋友是2和4。
3.播放課件,驗證結果。
(1)第一圖片,有3朵黃花。
第二張圖片有2朵黃花,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得出2比3少1,3的好朋友是2。
繼續播放課件
有4只勤勞的小螞蟻在干活,有3只瓢蟲在捉蟲子。
引導比較,得出結論。4比3多1,3的好朋友是4。
4.游戲:找朋友
玩法:每個幼兒帶一個數字(2、3、4)的胸飾,戴數字4的幼兒做找朋友的人,聽著找朋友的音樂邊拍手邊找朋友,音樂停,每人找兩個朋友,一個是數字2,一個是數字4。
找對了共同慶賀。游戲可反復進行。
三、結束
教師簡單講評,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游戲操作,感知8以內的數量。
2、體驗數學活動的愉快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具:“小兔子開鋪子”的材料、8筐水果、大果籃3個。
2.學具:果籃(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幼兒自制的水果、小火車(寫有2–4數字的車廂3節)
活動過程:
1.兒歌《小兔子開鋪子》。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上一次,小兔子的鋪子里進了哪些貨物嗎?
(2)師:鋪子里的東西是怎么擺放的?
(3)師:東西全賣完了,怎么辦?
2.進貨。
(1)師:小兔子想在它的`鋪子里進一些新鮮的水果,你們最近吃過哪些水果呢?
(2)幼兒回憶生活經驗,教師依次出示8籃水果。
(3)師:小兔子在買水果的時,還買了一批水果籃,你們看……
3.裝水果。
(1)幼兒觀察水果籃,發現每個果籃上的卡片都不一樣。
(2)幼兒根據果籃上的卡片裝一籃水果。
(3)幼兒介紹自己的裝的一籃水果。
(4)幼兒間互相檢查一籃水果的數量。
4.運果籃。
(1)幼兒把果籃送到對應的火車車廂里。
(2)清點每節車廂的果籃。
本活動的目標制定較合理、可行性強,能在小朋友的已有經驗基礎上,注重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將已有經驗進一步提升。環節的設置生動有趣,能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情景中,使孩子充分體驗到了數學活動的愉快情感。教師的教態十分親切,要問我本次活動中什么讓你印象深刻,我想,應該是老師的笑容吧。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一些樹木,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顯著特征。
2、知道樹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我們身邊的樹——回憶交流周圍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樹
1、教師出示漢字“樹”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在哪里看見過樹?
小結:在馬路邊、公園里、小區里、小河邊和家里都會有樹,是啊,我們生活周圍到處都有樹。
2、認識各種常見的樹
提問:這些樹中,你認識哪些樹?
3、引導幼兒對于常見的柳樹的思考
提問:柳樹發芽的時候,說明什么季節來了?柳樹在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呢?
小結:原來柳樹是春天發芽,秋天落葉的,到了冬天就變得光禿禿的。
二、常綠樹和落葉樹——知道樹的一般分類,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顯著特征
過渡語:像柳樹這樣春天樹葉都發芽了冬天樹葉都落光的.樹,我們叫它“落葉樹。那你知道還有哪些樹和柳樹一樣春天發芽,秋天落葉的嗎?
1、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常綠樹和落葉樹。
提問:看看這里哪些樹是落葉樹?
過渡語:除了落葉樹之外,還有一種樹是一年四季都有葉子的,叫常綠樹,就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松樹。
提問:看看還有哪些是常綠樹?
2、比一比常綠樹落葉樹樹葉。
提問:這里有兩種葉子,一種是常綠樹,一種是落葉樹,請你看一看,這兩種葉子有什么不一樣?(常綠樹)的顯著特征:葉厚、正面色深、有光澤。
小結:瞧,無論我們在馬路上看到哪些樹,即使我們不認識它,但是只要它的葉子是比較厚,顏色深,表面有光澤,我們就可以判斷,它一般就是常綠樹。
3、區分香樟樹的歸屬。
(1)出示香樟樹的葉子:這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的葉子?
(2)出示香樟樹滿地落葉的照片:你認為香樟樹是常綠樹嗎?為什么?
小結:香樟樹一年四季都落葉子,但是,它落了葉子之后,馬上長出新的葉子,所以,盡管不停地落葉子,但一年四季它滿樹都有茂密的葉子,它是常綠樹。
三、樹的作用——了解樹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多種樹的好處
1、樹有什么作用
(1)你知道樹有什么作用嗎?對人類有什么好處?
小結:樹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果樹帶給人們很多好吃的果實,人類離不開樹木。
2、怎么保護樹木
(1)那平時,我們應該怎么來保護我們身邊的樹呢?
小結:
我們不能隨便砍樹,在樹上亂刻亂劃,其實我們還把每年春天的3月12日作為植樹節,種下很多樹木,讓樹木也像人類一樣,一代代繁衍下去。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4
活動目標:
通過制作染料使幼兒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廢棄物經過加工處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能力。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活動所需資源:
洋蔥皮、咖啡渣、紅茶渣、綠茶渣各若干,鍋、網勺、橡膠手套、敞口盤、明礬水、白色小手絹(幼兒人手一塊)、白色t恤衫(幼兒人手一件)。
活動內容及過程:
看一看:盤子里是什么東西?是從哪里來?
(1)是洋蔥和茶葉渣。
(2)是咖啡渣、茶葉渣和洋蔥皮。
(3)媽媽把這些東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選擇實驗物(咖啡渣、綠茶渣、紅茶渣、洋蔥皮),將其放人鍋中煮沸。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現在鍋里的水比剛才更深了。
(2)洋蔥皮水煮成咖啡色。
(3)紅茶渣煮的水顏色變成了黃綠色。
(4)水的顏色變黑了。
試一試:給手絹染色。
介紹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還需要稀釋過的明礬水。
(1)我們把鍋里的`染料水,過濾出來以后,再染手絹。
(2)先把手絹放進染料里浸濕,絞干水分后,浸入明礬水中。再從明礬水中撈出手絹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復三次。
說一說:我的發現。
(1)我的手絹變紅了。
(2)我的手絹顏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絹顏色變了一點點。
(4)我的手絹變成黃顏色了。
討論分析。
在染手絹的過程中,哪種材料最容易著色?
(1)洋蔥皮煮的染料,最容易著色。
(2)茶葉渣煮的染料,能讓手絹變黃。
(3)咖啡渣煮的染料,幾乎看不出來。
注意事項:
1.材料使用時需要煮沸,因此,適合小組進行,以保證活動安全進行。
2.教師在明礬水的配制時要注意,明礬重量約為織物重量的10%。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5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設計意圖:
研究表明: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游戲中蘊藏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基于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戲定為該教案的主要游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對象單調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定性就小,為了讓計算“復習5以內的數”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趣味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的去學,除了以猜想游戲的形式,我還設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字、給水果娃娃的數字排序、點數結合拼水果、運水果環環相扣環節,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輕松的游戲中自我探索復習5以內的數數,序數和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游戲中復習5以內的.數數,序數和排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趣味識字: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動準備:
1、貼絨水果娃娃5個(背后貼有水果),顏色不同的卡車5輛,二進制游戲圖片一張,各種水果拼圖20張。
2、每組1----5數字卡片若干。識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興趣。“今天,老師請來了水果娃娃,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
1、猜數和排序
(1)猜數
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個猜數的游戲,每個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個數字,你們想知道是數字幾嗎?
a、梨子娃娃說;“我比2多1”,誰知道這個數字是幾呢?
b、葡萄娃娃說“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說“我是1-----5數字中最小的那個數,是數字幾呢?
d、你們看看1----5數字中還剩下哪兩個數呢?那西瓜娃娃和蘋果娃娃誰是2誰是5呢?
西瓜娃娃說:“我的數字比蘋果娃娃大,誰能告訴大家是幾?那蘋果娃娃是數字幾?
(2)鞏固
現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加以驗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后的
(3)猜猜少了哪個數?
現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么水果,重復指認水果和數字。
(4)排序
現在,我要請小朋友給水果娃娃身上的數字從小到大排隊,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
我們先來看看他排的對不對?(集體檢查)請小朋友數數,自己排的對不對?幼兒手口一致點數一遍。
2、復習序數和認數
(1)你們喜歡吃水果嗎?我們到水果店里去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二進制圖)我們幫
水果點運點水果去好嗎?
(2)(出示卡車)“嘀嘀,什么車開來了?開來了幾輛卡車?”第一輛是什么顏色?那么第三輛?……
(3)幼兒動手拼水果
現在我們要幫水果店準備水果,請小朋友先取一張有圓點的卡片,數數有幾個圓點,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個長方形,反過來就是一個水
果,你別說出來,呆會讓我來猜猜好嗎?
(4)二進制游戲“我知道你的水果是什么?”
你們都拼好了嗎?誰愿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后,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游戲重復幾次。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裝上車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謝謝你們幫了一個大忙,現在讓我們一起開著車把水果運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兒開車出教室)
課后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中班幼兒注意力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針對這些特點,我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我猜》這節課通過猜想游戲容易被幼兒所接受,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猜想的過程中鞏固復習5以內的數。請水果娃娃來做客的導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
孩子們的注意,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猜數字的游戲,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猜數先從簡單的數字開始,由易到難,多變的提問方式,讓幼兒分別猜出這5個數字,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緊接著馬上讓幼兒猜猜少了哪個水果,又是一輪“猜”的開始,孩子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教具的操作,讓孩子們給水果娃娃身后的數字排序、拼水果,猜水果這些絲絲相扣的環節,讓幼兒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通過他們自己的“猜”、“動”、“學”,自然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幼兒“猜”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根據要求送水果,這里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結束部分.這個活動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也達到了課前制定目標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獲。同時,我也發現二進制游戲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理解難度,幼兒沒能理解老師能猜出水果的原因,需要老師進一步思考。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6
科學活動:沙的特點
設計思路:
沙子具有細小、松軟、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欲。但平時,幼兒園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經常是干的或是濕的,而且,玩沙活動大多安排在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幼兒在玩沙的時候經常是在重復著鏟沙、倒沙和堆沙動作,玩得不豐富,沒有創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兒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和濕沙的區別,所以,玩沙活動停留在淺表的動作上,玩法上沒有創造性。
目標:
1、通過幼兒吹、分離、挖、塑造、經驗回憶等活動,感知和探索沙輕、細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想象力和創造欲。
3、引起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幼兒愛護周圍自然物的情感。
4、學習能兩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點: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過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小筐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并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體驗干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
4、尋找寶藏—一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游戲。體驗干沙松軟的'特點。
二、體驗干沙與濕沙的區別:
1、愛喝水的沙—一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與濕沙捏合上的區別,即干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2小組造型活動,體驗濕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談話、討論,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關于沙的用途:沙紙、沙畫、沙球、沙包、沙漏等。2、害處:沙塵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對環境的危害。
延伸:
一、沙能不能種路物:
提供兩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給于一定的陽光;澆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組做好紀錄。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細紗中加入水和顏料,混合攪拌,把沙染成多種顏色的沙,然后將彩沙晾干,分層裝入或分色裝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內。
三、制作"沙雕"。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三角形圖形、畫點的底圖、水筆、三角形組合的掛圖、教室周圍布置三角形的實物。
2、正方形的蠟光紙、剪刀、膠水、圖畫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有個圖形寶寶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圖形寶寶嗎?
2、出示三角形,讓幼兒說出三角形的名稱,然后讓幼兒找出教室周圍與三角形相似的'實物。
3、提出問題:“你怎么知道它們是和三角形寶寶一樣的圖形?”引導幼兒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邊,體會三角形的外形——三個角,三條邊。
4、出示三角形組合的掛圖:
1)引導幼兒找出掛圖的圖案都是三角形組成的。
2)請幼兒說說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組成的。
5、出示左圖,請幼兒用直線與點連接起來成三角形。
6、老師與小朋友一起講評連接三角形的情況。
7、剪貼花: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花是用什么圖形粘貼的。
2)提出問題:沒有三角形的蠟光紙怎么辦?(引導幼兒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進行粘貼)
幼兒園中班關于雨的教案8
目標:
1、通過課件營養金字塔,使幼兒理解食物合理的飲食結構。
2、在挑選自助餐的過程中,學會用輪流、適當等待等方法挑選自助餐,并主動和同伴交流。
3、對食物搭配感興趣,養成不偏食、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的科學進餐的好習慣。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健康金字塔課件。
2、各種食物圖片、盤子,營養師服裝。
3、布置好自助餐場景。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第一次挑選自助餐
1、教師以營養師的角色將幼兒帶入游戲情境:小朋友,這里是哈哈餐廳,我是哈哈餐廳的營養師,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我們哈哈餐廳特意為你們準備了美味的自助餐,有谷類食品區,水果蔬菜區、葷菜區、牛奶豆類區、油炸食品區你們想不想到哈哈餐廳挑選一份自助餐呢?那誰知道挑選自助餐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師幼討論挑選自助餐的規則?(教師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進行小結: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要排隊,不推不擠、不大聲喧嘩、最好每個區的食物都挑選到,但數量不要太多,要是自己吃得下的,不能浪費)
3、幼兒挑選自助餐。師:請小朋友每人手拿一只餐盤,依次排隊到我的餐廳為自己挑選一份自助餐吧,挑選后做到位子上與你身邊的小同伴交流一下。(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挑選情況,并將幾名幼兒的自助餐拍成照片。)
4、播放照片,初步分析幼兒挑選的自助餐是否合理。師:我看到有幾個小朋友挑選的食物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挑選的是什么呢?
5、營養師對幼兒挑選食物的情況進行小結小結:剛才我們看了幾位小朋友挑選的自助餐,搭配得不太合理,為什么呢?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看看"健康飲食金字塔",聽了營養師的介紹就知道了。
(二)借助課件"營養金字塔",逐層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
1、出示圖片,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這是健康飲食金字塔,共有幾層呢?
(1)介紹第一層這是金字塔的第一層,是我們平時進餐中最重要、也是吃得最多的食物。想一想家里、幼兒園里每天吃得最多的都吃的是什么呢?(出示最底層圖片)底層食物是谷類食物,谷類食物有哪些呢?為什么要吃谷類食物?
小結:谷類食物能為我們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讓我們有足夠的精神和力氣來生活和運動,所以我們離不開谷類食物。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一定要選谷類食物。
(2)介紹第二層第一層是谷類食物,第二層會是什么食物呢?(出示課件)你知道哪些水果和蔬菜?你知道吃蔬菜水果有好處嗎?
小結:除了小朋友剛剛講的有許多營養外,蔬菜和水果還是我們人體內的環保衛士,能幫助我們清除體內垃圾,促進食物消化,所以也必須多吃一些。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蔬菜水果也要選。
(3)介紹第三層金字塔的第三層又是什么呢?(出示課件)第三層是什么食物?這些食物能不能多吃?為什么?
小結:這些葷菜雖然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多吃了會給身體造成負擔,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所以只能每天適量換著吃。什么叫換著吃呢?就是今天吃魚,明天吃肉,后天吃蝦什么的,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只能挑選其中的'一樣就可以了。
(4)介紹第四層除了谷類食物、蔬菜水果、葷菜,每天還應該給身體補充些什么呢?就在金字塔的第四層上。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課件)這一層是什么食物?喝了牛奶,我們會怎樣?(長個子、身體強壯)(指豆腐)這是什么?豆腐是用什么做的?你還吃過哪些豆制品?
小結:奶類和豆類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每天都要吃一點。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也要選,但不要太多。
(5)介紹第五層現在已經到了金字塔的第幾層?(第五層)也就是塔尖上,這里的食物就是平時盡量少吃或者最好不吃的,看看是什么?這類食物能不能多吃?為什么?
小結:油炸、燒烤類食品不僅不衛生,還會刺激胃腸道,引發腹痛、腹瀉。長期食用還會導致肥胖、營養不良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盡量少吃,最好不吃。小朋友在挑選自助餐的時候記得不挑或者盡量少挑。
2、總結:這座金字塔告訴我們,在進餐挑選食物時要營養全面,還要合理搭配:我們的飲食中首先必須要有谷類食品,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比如吃飯、吃面或者吃點飯吃點餃子等等;其次要有蔬菜和水果,當然也要適量,并不是一次都要把所有的蔬菜水果都吃全,然后,再搭配些適量的肉或者魚這樣的葷菜換著吃;另外每天牛奶和豆制品也要補充些。而剛剛提到的油炸和燒烤食品要不吃或者盡量少吃,這樣我們的飲食才是健康合理的。
(三)鼓勵幼兒對已選自助餐進行合理的調整,引導幼兒自主設計一份營養餐。
1、選一名幼兒學做小小營養師,設計一份營養餐。
師:聽了營養師的介紹,你們知道怎么搭配自助餐了嗎?現在誰愿意當營養師,設計一份營養餐給其他小朋友和客人老師看看?(出示金字塔圖,教師幫助幼兒將挑選的食物粘貼到圖上)
2、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營養餐,師幼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個小朋友設計的營養餐合理嗎?
3、引導幼兒根據健康飲食金字塔標準,調整所選食物,提出操作要求。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挑選的自助餐不合理,現在按照營養金字塔的標準調整一下自助餐。
(四)幫助幼兒整理和拓展經驗,教育幼兒養成健康飲食好習慣。
今天在哈哈餐廳,你們學到了營養知識,為自己設計了搭配合理的營養餐,營養師真為你們高興!希望你們以后在生活中能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養成科學進餐的好習慣。
(五)向客人老師介紹營養餐現在,我們把設計的營養餐向客人老師介紹一下吧。介紹的時候要有禮貌,可以這樣說:客人老師您好:這是我設計的營養餐,有米飯、……我設計的合理嗎?
反思
能夠從幼兒游戲是發現有價值的教育契機與內容,并轉為集體教育活動,較好地滿足了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活動中幼兒感受了每天應該吃有營養的食物,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每樣都吃,不挑食,才能成為健康寶寶。
【幼兒園中班雨的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雨》教案06-1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用多種顏色畫雨01-09
雨來了幼兒園教案09-05
《糖果雨》幼兒園小班教案03-29
幼兒園小班教案糖果雨03-29
幼兒園語言秋天的雨教案08-16
幼兒園大班教案:《聽雨》11-25
幼兒園大班教案《聽雨》01-09
幼兒園小班《糖果雨》教案03-04
幼兒園秋天的雨教案大班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