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學習按一定規律排序。
2、體驗游戲的快樂。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幼兒制作的紅、黃、藍三色的花朵
活動過程:
一、我們都是花仙子
春天來了,花兒都開了。花兒有哪些顏色?說說你是什么花仙子。
觀察花朵排列的顏色規律
二、游戲:花仙子找椅子
1、兩種顏色排序:AB
請兩名幼兒手持紅黃顏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兒依次按規律排隊。
2、三種顏色排序:ABC
請三名幼兒手持紅黃藍顏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兒依次按規律排隊。
3、兩種顏色排序:ABB
請四名幼兒手持紅黃黃顏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兒依次按規律排隊。
游戲時,幫助幼兒掌握排序規律。鼓勵幼兒自己糾錯檢查。
三、少了哪朵花
請若干幼兒按一定規律站好,請幼兒觀察其中缺少哪朵花鞏固對排序規律的掌握。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加深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認識,能正確說出名稱并進行分類。
2、在此基礎上對半圓形和橢圓形有初步的了解。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形片片各一、插有標記圖的盤子四個、各種圖形食品等幼兒已有生活中圖形物品的知識
活動過程:
1、認識圖形寶寶,談談說說我知道的.各種圖形的物體。
“今天有許多的圖形寶寶來和我們做游戲,他們是誰啊?”
(教師逐一出示各種圖形,幼兒跟它們打招呼)
“你們知道這些圖形寶寶愛藏在哪里嗎?”(幼兒自由講述)
2、感知食品形狀的多種多樣。
a.“圖形寶寶除了喜歡藏在xx地方,還喜歡藏在哪里?”(啟發幼兒說出藏在食品里)
b.出示一個桔子
提問:“桔子里藏有哪些圖形寶寶呢?”
“還有哪些食品里藏有什么形狀的圖形寶寶?"我們一起去看看”(幼兒邊看邊講述)
2、給圖形食品找家
a.出示貼有標記的盤子
b.請小朋友看著標記幫圖形食品來分分家,并說說你把什么食品放在什么標記的家里了。
c.共同檢查幼兒分類情況,并認識橢圓形和半圓形。
3、分享食品,通過提問讓幼兒討論如何與同伴分享食品。
a.你最喜歡吃什么食品?
b.碰上自己愛吃的東西能不能一個人拿它?食品的果皮和包裝紙應該放在哪里?
c.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食品。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了,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數學游戲的樂趣,初步感知了圓形、三角形等圖形的不同特征,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圖形。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更注重游戲化、情景化。在活動中,我布置了各種形狀的食品自助餐,讓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食品,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這樣不但能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孩子們如臨其境,仿佛置身于其中,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角色。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3
設計意圖
韻律活動能讓幼兒感受音樂,培養幼兒音樂的節奏感,還能發展幼兒的思維,在主題活動《我的身體》的開展中,他們對身體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種類型的課程。本次活動考慮幼兒的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夠讓新知識落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也能讓幼兒聽取音樂作出相應的動作,從中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因此,我設計了此次律動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的變化,辨別不同的表現方式。
2.能用自己的身體來發出聲音、創編動作。
3.體驗“身體唱歌、跳舞”的樂趣。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發現自己身體能夠制造聲音,體驗“身體唱歌、跳舞”的樂趣。難點:引導幼兒在自己身上尋找聲音、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找部位”的游戲。
2.活動材料準備:身體部位圖片、我的身體都會響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教師唱頭兒肩膀膝蓋腳讓幼兒找身體的部位
(一)游戲“找部位”。借助游戲中的動作,引導幼兒進一步加深對身體各部分的認識。
1.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找部位》游戲,小朋友想不想玩?老師唱到身體的哪個部位時,你們就趕緊用小手把它指出來,老師看看誰最聰明!
二、尋找身上的聲音
1.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棒呀!能用小手指出我們身體的這么多部位!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仔細聽!”幼兒閉眼,教師拍手。
師:“聽到什么聲音了?”幼:“拍手的聲音。”
師:“這種聲音是老師拍身體的哪一部分發出來的?”幼:”拍手。”
師:“老師拍手可以發出聲音來,你們拍拍自己的小手,能發出聲音嗎?”
2.從教師的尋找聲音中,讓幼兒自主地去嘗試、探索,體驗聲音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用手拍出了好聽的`聲音,現在大家想一想我們還能用身體的哪個部位發出聲音呢?”
3.請2-3名幼兒演示自己尋找的聲音。“想好了嗎?誰來表演一下?”(及時表揚)
4.幼兒跟教師,模仿一些滑稽的聲音,如:小腳踩地面發出的聲音,嘴唇開合發出的聲音,牙齒相互碰撞的聲音,捏住鼻子發出的聲音等。
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能夠發出這么多有趣的聲音。老師這里還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我的身體會唱歌會跳舞
1.出示圖片后播放音樂,老師先示范,幼兒觀看。后幼兒試著邊有節奏地跟念邊用手打擊身體發出聲音。
2.我們用身體來唱這首歌吧!教師輕輕播放我的身體都會響音樂,幼兒跟著音樂歌詞用身體部位發出聲音。
3.請幼兒聽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讓身體唱歌跳舞。
四、教師小結活動,結束活動
哇,原來我們的身體有這么多地方可以發出聲音,你們真厲害,能讓我們的身體說話,還能用好看的動作表現出來,現在,我們把新學的本領教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吧。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教具課件準備較充分,教師感染幼兒的氛圍較好,幼兒積極性也高,在活動過程中能夠關注個別差異的小孩那就更好了,在提問也是環環相扣,但幼兒不知道答案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再聽一邊歌詞,這樣會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感受歌曲,能較好地感知音樂形象和主要內容。
2.感受和表現小鴨子的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
3.激發幼兒大膽表現的欲望。
環境創設:
室內“快樂的小鴨”墻飾布置(表現各種游泳姿勢的小鴨);
池塘邊的情境創設;
小鴨頭飾人手一份;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老師扮鴨媽媽,幼兒扮小鴨,在音樂“快樂的小鴨子”聲中一邊做動作一邊進教室。“瞧,這是什么地方啊?今天媽媽真高興,我想為你們唱首好聽的歌曲。”(放錄音)
二.感知欣賞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2。聽了歌曲,你感覺怎么樣?
3。引導孩子們邊聽歌曲邊學小鴨拍翅膀狀為歌曲打節奏。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媽媽”唱唱歌。(鼓勵孩子們用好聽的.聲音快樂的演唱)
2。小鴨是怎么游泳的呢?
(1)集體聽音樂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孩子們聽音樂較合拍地做各種游水動作。
(2)個別孩子示范,教師從旁指點動作要點,規范孩子動作。
(3) 引導孩子們模仿個別孩子的優美姿勢
(4)集體聽音樂再次嘗試
采用“超級變變變”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表現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游水動作。
教師用手做照相機,巡回指導,鼓勵能力較弱的孩子大膽表現。
(5)教師組合幼兒動作表現音樂。
(6)引導孩子們自由組合一起“游泳”。鼓勵能力強的孩子帶能力較弱的孩子一起游戲。
四。復習歌曲“歡樂蹦蹦跳”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操作觀察,發現水、國畫顏料、墨汁、油脂的表面張力現象,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
2、應用表面張力現象,在水中作畫,制作各種想象圖案,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啟迪幼兒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提要]
本活動分三部分:
1、發現顏料、墨汁、油脂在水中的表面張力現象。
2、運用表面張力現象,在水中作畫。
3、用自己的畫剪剪貼貼,進行美工創作活動。
[活動重點]
發現水的表面張力和水中作畫。
[具體活動過程]
(一)試一試
1、用牙簽蘸墨汁在水中輕輕一點,你發現了什么?指導幼兒操作,提醒幼兒可以用牙簽多蘸些墨汁。
2、用另一個牙簽蘸些肥皂,再用牙簽向水面墨汁的中心點一下,這時幼兒會發現墨汁向四周擴散。
3、用上述同樣方法,讓幼兒操作發現國畫顏料在水中的現象。
4、用牙簽在畫面上輕輕攪動,使圖案呈不規則形狀。
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構思,在水面上畫出美麗的畫。
(二)試一試:水中作畫
1、想辦法,怎樣讓水中的畫變成紙上的畫?
剪一塊與盤子大小差不多的宣紙,輕輕地蓋到水中的畫上,待水中的畫吸到紙上后,再輕輕地揭起。一張不用筆畫的畫就做成了。把畫成的畫放到干凈的地方晾干。
2、說一說,看看我們的作品像什么?(見本篇活頁圖5a、5b)
教師可組織幼兒把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說一說自己的畫像什么。
(三)做一做
1、指導幼兒把自己的畫裱一裱,寫上自己的名字,把裱好的畫掛起來。
2、貼個工藝花瓶
讓幼兒先用晾干的畫剪出具有特色花紋的花瓶圖案。再把剪出的`花瓶圖案貼在白紙上,再啟發幼兒在花瓶上貼花。也可以用紙團沾上不同顏色的水粉在紙上按花。這樣,一幅美麗的工藝花瓶就做成了。
3、還可以制作其它許多的美工作品如熱帶魚、山水畫、家具等。
(四)建議
在進行此項活動時教師要提醒幼兒,用牙簽多蘸點墨汁,這樣作出的畫顏色才會深,圖案會更鮮明。
活動結束:
作畫用的容器最好選用方形的,里面的水可多放些,每次作完畫后要把容器刷干凈,再換上干凈的水。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意境的優美。
2、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整的朗誦詩歌。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感受詩歌的趣味性,理解詩歌內容。
2、活動難點:完整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釣魚有初步了解。
2、物質準備:《釣魚記》音樂、《釣星星》掛圖、音樂、星星卡片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詩歌。
——教師帶領幼兒跳著《釣魚記》入場。
——師:小朋友們,釣魚的時候我們會用到什么呢?
——師:在天上也有一樣長得像魚鉤一樣彎彎的東西,只有晚上的時候才會出現,它是?(出示大月亮)
2、教師播放音樂。
——師:我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和月亮有關的詩歌,名字叫《釣星星》
——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知道詩歌的名字,初步感受詩歌的內容。
3、出示掛圖,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出示掛圖并朗誦詩歌,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幼兒跟隨教師朗誦詩歌。
4、游戲"釣星星"——請幾個小朋友上臺,跟隨音樂一起念兒歌,到最后一句時,請小朋友們釣一顆星星送給月亮。
5、結束——今天不僅釣了魚,還學會了這么好聽的詩歌,其實這首詩歌還可以變成好玩的手指游戲,李老師下次再和小朋友們玩一玩。
附詩歌:
釣星星月兒彎彎,銀光閃閃。
像個魚鉤,掛在天邊。
不釣魚,不釣蝦,釣串星星灑滿天。
活動反思:
適宜性行為
1、本活動目標定位較好,能根據本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重在培養幼兒對常見科學現象的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師能夠較好地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充分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引導幼兒運用語言、體態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現,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需要。
3、教師在活動中能注重讓孩子在玩中探究,豐富體驗,特別是能大膽地嘗試讓幼兒將自己的感受與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給幼兒較充分的發展機會。
4、努力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探究氛圍,促使幼兒能自主地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經驗,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不適宜性行為
問題:在師生互動中,教師的觀察不夠細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結果的傾向。
原因: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仍然受傳統的目標意識影響。
對策: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觀察水平,對幼兒臨時出現的一些狀況作出及時和適宜的回應,要更加尊重過程,從幼兒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實。
問題:幼兒積累的體驗還不夠多、不夠深入。
原因:小班幼兒還不善于主動與同伴交換、合作地玩,因此表現出部分幼兒接觸的材料不夠多。
對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換材料、合作探索。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05-21
幼兒園公開課小班教案10-23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薦】01-04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精】01-04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推薦】01-04
幼兒園小班安全公開課教案01-10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及反思01-30
【熱】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01-24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教案【熱門】01-24
幼兒園公開課小班教案優秀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