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小鳥》教案

時間:2024-11-12 14:03:0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小鳥》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小鳥》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小鳥》教案

幼兒園《小小鳥》教案1

  【活動設計】

  秋天到了,秋風起了,周圍的事物在悄悄變化。《小小鳥撿花瓣》這首詩歌富有童趣,整首兒歌表現了秋天來了,花瓣兒飄落的情景,用擬人的手法——小小鳥來撿花瓣體驗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去感受秋天特有的自然美麗景象,并表達由此產生的積極美好的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表現的意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

  2、使幼兒在熟悉的詩歌內容結構的基礎上,采用部分替換的方式,嘗試仿編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完整朗誦詩歌。

  4、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

  【活動準備】

  1、小小鳥撿花瓣的背景圖,背景音樂。

  2、圖片(小小鳥撿花瓣的重點句式的分析理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激發幼兒的興趣。秋天到了,秋風起了,公園里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花瓣。美麗極了。這時,有一只小小鳥飛來撿花瓣了,咦!它撿了花瓣干什么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呀?這個答案啊記藏在這首詩歌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表現的意境。

  1、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提問:詩歌里說的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聽出來?是的,秋天來了,秋天起了,花枝兒搖搖,花瓣兒飄飄,多漂亮呀,秋天真美麗!我們一起來學學花瓣飄飄的樣子吧。

  2、演示圖片,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完整的朗誦詩歌,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提問:小小鳥在干什么呢?小小鳥撿花瓣要縫什么?撿了幾片花瓣小小鳥縫了一頂小紅帽?撿了幾片花瓣小小鳥縫了一雙黃手套?撿了幾片花瓣小小鳥縫了一件小棉襖?

  (2)師生共同朗誦詩歌。

  三、擴展想象,仿編詩歌。

  1、通過“秋風姐姐送花瓣”的情景,擴展想象,自由創編。提問:小小鳥還想用什么花瓣縫什么東西過冬呢?

  2、師生朗誦仿編的新詩句。四、活動延伸。在我們的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漂亮花瓣,小小鳥也還有很多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撿更多的花瓣,做好多漂亮的新衣服送給小鳥的朋友吧。

  附詩歌《小小鳥撿花瓣》

  秋天到了秋風起了樹枝兒搖搖花瓣兒飄飄紅花瓣兒飄黃花瓣兒飄片片花瓣兒往下掉撿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頂小紅帽撿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要做一雙黃手套撿三片黃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件小紅襖

  教學反思:

  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的時候,我從秋天的景色著一入手突破,一片紅花瓣變成一頂小紅帽,兩片黃花瓣變成一副黃手套,三片紅花瓣變成一件紅棉襖,孩子們對顏色做出的特別感興趣。

  但最后在詩歌創編的時候,孩子們雖然對小小鳥做出的東西很感興趣,但卻不能準確的進行創編,孩子們想出了很多東西,但卻不能連貫的說出來。所以我采用畫畫的方式,把花瓣與他們的想法呈現在一起,更直觀更有利于幼兒是創編與說。

幼兒園《小小鳥》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兒歌,豐富相應的詞語如見面、碰一碰、飛。

  2.通過玩手指游戲和結伴表演,感知、理解和表達兒歌的內容。

  3.愿意與同伴相互合作、共同表演。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1.教師用指偶:小鳥、小蝴蝶、小蝸牛、小螞蟻等(改為:小狗、小兔、小魚和小烏龜圖片)。

  2.幼兒用指偶:小鳥指偶人手2只。(改為:即教師用的2個小鳥指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兒歌中的角色。

  1.認識小鳥指偶。

  教師:這是誰呀?它會干什么?

  (二)教師借助指偶,示范朗誦兒歌。

  1.教師邊演示指偶邊朗誦、表演《小小鳥》。

  2.講到一只小小鳥時,教師出示套在左手食指上的小鳥紙偶。

  3.講到兩只小小鳥時,教師出示套在右手食指上的小鳥紙偶。

  4.講到見面點點頭時,教師左右手指上的紙偶上下擺動做點頭狀。

  教師:小鳥什么時候點點頭的?(強化并重復見面點點頭)5.講到你親親我,我親親你時,教師左右手指上的指偶靠在一起,做親昵狀。

  6.講到碰一碰,碰一碰,飛走了時,教師左右手指上的指偶先輕輕地相互碰,然后左右分開做飛動的動作。

  (三)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1.幼兒跟隨教師一起朗誦兒歌。

  2.師幼用接念的方式朗誦兒歌。

  3.幼兒在左右手的食指上套上小鳥指偶,邊念兒歌邊表演。

  4.每個幼兒找一個同伴分別扮演小鳥,邊念兒歌邊表演。

  (四)教師啟發幼兒仿編兒歌。

  1.教師:除了小小鳥會高興地見面,還有哪個小動物會高興地見面?

  2.如果幼兒說出的動物是教師已準備好的手指指偶,教師就表演指偶并帶領幼兒一起朗誦仿編的兒歌(改為:按照幼兒說出的動物,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并帶領幼兒一起朗誦仿編的兒歌)。在這一過程中,提示幼兒說準動詞。如:碰一碰、碰一碰,爬走了。碰一碰、碰一碰,跑走了。

  3.幼兒與同伴再次扮演角色,邊念仿編的兒歌邊表演。(改為: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將材料投放到語言區,區角游戲時繼續講述兒歌。

  2.家園共育:建議家長和幼兒一起合作,邊念兒歌邊玩手指游戲。

  活動評析:

  我們的活動中,教師應積極為幼兒創設一個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就要求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回答,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種親密、和諧、融洽的關系,使幼兒想到什么說什么,樂意把自己的疑問或見解傳達給教師,而教師就要及時正確地給予解答,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本次活動語言教學活動《小小鳥》中我就很注重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小小鳥》是一首兒歌,它韻律簡單,動態形象,讀起來朗朗上口。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征是直觀形象思維,結合他們的發展水平,我把這節課的重難點放在學習兒歌之后的仿編。為了讓孩子對兒歌感興趣,很快的學會兒歌,在活動的.一開始,就出示了紙偶。要讓孩子們學會兒歌,就要讓孩子們愿意張口說。給手指帶上小小的紙偶,手指的活動帶動了圖片的靈動,孩子們看到很是喜歡,在我第一次朗讀兒歌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開始在跟著我一起說了,甚至有的孩子還自發的用自己的兩個食指來做小鳥,來學習兒歌。整個活動孩子們都很積極,一個小小的紙偶,讓孩子們主動的去探究和學習,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讓孩子們愿意說。在孩子們學會了兒歌之后,我問孩子們:你們想想,除了小鳥會見面,還會有誰見面呢?聽到整個問題,孩子們很熱烈的討論。有的說:大象會見面,有的說:老虎也會見面等。孩子們說的都是大型動物。雖然他們說的和預設目標中的不一樣,但是我并沒有對他們說不可以!我就問:哪會不會有一些小小的動物也會見面呢?孩子們就說有小烏龜、有小兔、有小魚。我繼續問到:那天上飛的還會有誰見面呢?這個時候孩子們就說有蝴蝶、蜻蜓等。在這樣大家一起說、敢說的情況下,就有了這樣的兒歌:

  一只小白兔,兩只小白兔,見面點點頭。你親親我,我親親你。碰一碰,碰一碰,跳走了。一只小烏龜,兩只小烏龜,見面點點頭。你親親我,我親親你。碰一碰,碰一碰,爬走了。放手給孩子,相信孩子,給他們一個寬松的氛圍,讓孩子們盡情的說、大膽的說,我們也會收獲更多!

  教學反思:

  《小小鳥》是小班的一節語言課。由于小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于是,我想出了用手指游戲來引起幼兒的興趣,為此,我特別自制了2個指偶小鳥,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因此活動一開始,我便出示指偶小鳥,讓小朋友與小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再此基礎上我又出示了一只小小鳥,提問:兩只小小鳥碰到了一起會干什么呢?在我的精心提問下幼兒的話閘一下被打開了,都爭先恐后的回答。在這樣活躍的氣氛中我強調幼兒要養成說話先舉手的好習慣,在我的提醒下幼兒都能舉起小手,等待著老師的提問。在最后環節中我堅持鼓勵幼兒創編兒歌,在進行這一環節中我有所顧慮,生怕幼兒不會創編,可是結果往往是在我想象之外的,通過本次的活動使我深深感受到小班的孩子已經具有簡單的創編能力。

【幼兒園《小小鳥》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小鳥》含反思04-06

《兩只小小鳥》幼兒園小班歌唱教案(精選11篇)10-16

我是一只小小鳥07-18

我是一只小小鳥07-13

我是一只小小鳥09-18

我是一只小小鳥10-17

山大王和小小鳥09-02

我是一只小小鳥作文03-21

我是一只小小鳥的童話作文09-05

寓言小故事:兩只小小鳥07-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正在播放国产AV | 中文字字幕乱码无线精品精品 | 中文字幕夫妇交换乱叫 | 中文字幕无线码永久免费2020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