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

時間:2024-11-04 11:42:0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能說出動物簡單的花紋特征

  重點難點:

  能說出動物花紋特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一些 小動物的花紋特征

  物質準備:教學大書,寶寶用書,小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請寶寶說一說動物的名稱,引起寶寶興趣。

  --引導寶寶關注并知道有的動物有花紋,有的動物沒有花紋。

  二、逐一出示老虎、斑馬、豹子的圖片,請寶寶觀察動物的花紋是什么。

  --說說動物花紋的不同,提問引導寶寶關注花紋特征,如條紋和斑點。

  三、出示教學大書,請寶寶猜測動物并熟悉花紋。

  --引導寶寶說說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顏色,什么樣的花紋。

  --請寶寶分別猜猜洞里是哪個動物,并翻開遮蓋部分看一看。

  四、共同閱讀寶寶用書,引導寶寶熟悉并說說老虎、斑馬、豹子的花紋特征。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難度,對于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們來說,存在著難度偏高的不足。大部分孩子們對太平洋、喜馬拉雅山、萬里長城、天安門廣場等概念不太熟悉,因此教師重點關注讓孩子們傾聽、熟悉、了解上面,不強求一定要說出它們的名稱。

  高潮環節,教師出示卡通版“中國地圖、五星紅旗”,孩子們還是對此表示感興趣,對地圖中出現的“新疆葡萄、四川大熊貓”等地域性特產稍微有點了解,此時再順勢萌發孩子們的“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比較適宜、有效。

  2.延伸與拓展環節,教師將蘇州、相城區的一些著名風景、特產讓孩子們來認一認、說一說,這個環節孩子們感覺“有話可說”,嘰嘰喳喳地挺不下來,說明該教學環節獲得了孩子們的共鳴,讓孩子們來介紹自己熟悉的東西,更能因勢利導地萌發孩子們的“我愛家鄉、我愛蠡口”的美好社會情感。

  【故事《蒲公英旅行記》】

  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風吹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吹竭@個陌生的.地方,蒲公英大聲說:“我要回家!痹铝脸鰜砹耍瑥潖澋南裰恍〈。仙女說:“我用月亮船送你回家,你的家在哪兒?”

  蒲公英高興地說:“我的家在世界的東方,那兒有最大的海洋,那兒有最高的山脈,那兒有最長的城墻,那兒有最寬的廣場!毕膳f:“我明白了。”她帶著蒲公英乘上了飛馳的月亮船。

  一會兒,仙女指著一片大海說:“瞧,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叫太平洋!币粫䞍,仙女又說:“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叫喜馬拉雅山;這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墻,我們叫它萬里長城!毕膳f:“蒲公英呀蒲公英,這就是天安門廣場,你到家了。孩子,記住,你的家就在中國!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言,讓幼兒懂得樂于關心、幫助別人的人,才能生存、發展和擁有更多的朋友。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張;磁性教具:四只螞蟻 樹葉 小船 一條大青蟲 四個小傘兵;螞蟻頭飾數量和幼兒人數一樣多;蒲公英、青蟲頭飾各一個;配樂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螞蟻”,引出主題。

  1、看,它是誰?(小螞蟻)你們喜歡小螞蟻嗎?

  2、今天我就來講一個小螞蟻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二)欣賞故事《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1、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講述故事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誰和誰?

  2、出示背景圖,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故事。

  講述過程中提問:

  1)小河的對岸住著誰?

  2)一陣大風吹來,小螞蟻坐的樹葉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4)蒲公英是怎樣對待小螞蟻的?

  5)小螞蟻說了些什么?蒲公英媽媽又說了些什么?

  6)蒲公英媽媽為什么很感激小螞蟻?

  7)小螞蟻是怎樣回到自己家的?

  8)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師生共同討論。

  1)小螞蟻和蒲公英為什么會成為好朋友?

  2)你有沒有好朋友?他(她)是誰?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她)是怎么辦的?

  4)你能把你們之間互相幫助的事情表演出來嗎?(請個別幼兒表演)

  5)你們得到別人幫助高不高興?

  6)你們幫助了別人以后,心里感覺怎么樣?

  5、教師小結:

  只有樂于關心、幫助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才會有更多的朋友。這樣我們的身邊到處充滿愛。

  (三)邊聽故事錄音邊表演

  1、教師介紹。

  1)這個故事好聽嗎?你們想不想表演這個故事?

  2)我來當蒲公英媽媽,請一個小朋友當大青蟲,請其他小朋友當一群可愛的小螞蟻。

  3)每個小螞蟻都要按照故事里的情節自己創編動作表演出來,看誰演得最好!最后每個小螞蟻只拿一把小傘飛走。

  2、幼兒進行表演,初步體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四、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教育,發現幼兒中有關心他人的事跡,要加以表揚。并在班級開展“人人爭做小雷鋒”的活動,激勵幼兒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和集體。

  附故事: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在小河的對岸住著一群可愛的小螞蟻。一天,小螞蟻們爬到樹葉小船上玩,一陣大風吹過來,把樹葉小船吹到了河中。樹葉小船載著小螞蟻們飄來飄去,他們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長著一棵蒲公英,翠綠的葉子,淡黃的花朵,美麗極了。夜里,她聽到附近傳來哭聲,仔細一看,是十幾只又冷又餓的小螞蟻。蒲公英召喚小螞蟻來到身邊,她用葉子為他們搭起小房子,用奶一般的葉汁喂飽他們,哄他們睡覺。天亮了,小螞蟻們快活地喊:“謝謝您救了我們,蒲公英媽媽!逼压寢屝Μ摤摰卣f,“我會想辦法送你們回家的。”它們在蒲公英的葉子下高興地生活著。

  一天,小螞蟻們聽到了蒲公英媽媽的叫聲,他們看到有條大青蟲正在咬她的葉子呢。小螞蟻們向大青蟲發起進攻。大青蟲又癢又疼,掉下來死去了。蒲公英媽媽感動極了。

  蒲公英媽媽的黃花謝了,長出了潔白的絨球。她告訴小螞蟻們:“這就是我的娃娃們。你們趕快爬上絨球,一人抱住一把小傘!毙∥浵亗兗泵ε懒松先。這時一陣大風刮來,小傘帶著螞蟻飛呀飛呀,又飛到了小河對面,飛到了它們自己的家。

  小傘在小螞蟻的家園里生根發芽,這下小螞蟻和蒲公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3

  課程目標:

  1. 可以認真觀察界面,根據人物表情的改變來感知與理解畫面的內容。

  2. 學會精確、全面地描述畫面的關鍵內容,并明白在他人面對挫折時要伸出援手。

  3. 學會傾聽伙伴的敘述,激勵敢于想像情節。

  4. 激起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 積極參與探討,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準備:

  1. 教學掛圖:《小螞蟻和蒲公英》。

  2. 電腦,音樂光碟。

  3. 幼兒用書。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故事《小螞蟻和蒲公英》的內容,明白在他人困難時要互幫互助的必要性。

  教學方法與方式:

  直觀演示法、情感體驗法、敘述法等。

  教學過程:

  一、孩子們隨著音樂做小螞蟻的韻律進場,找到座位坐好。

  教師在電腦里展現小螞蟻和蒲公英的圖片,引進活動內容。進入到故事內容以前,先協助孩子們了解蒲公英,根據提問很自然地引出活動主題。

  1. “這是什么?(蒲公英)你會用它做哪些?”孩子們隨意回答。

  2. “這是什么?(小螞蟻)假如小螞蟻看見了蒲公英,他會用蒲公英做些什么呢?”孩子們自由討論,引出主題。

  3. “孩子們剛剛說了那么多,小螞蟻遇上蒲公英后究竟會發生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教師提供教學掛圖,并教導孩子觀查,應用提問幫助其感知和了解畫面的內容。根據直觀地圖片,邊觀察邊提問,協助孩子們基本了解故事的內容。

  1. 教師提供圖1并提問:

  a、圖上有什么?

  b、小螞蟻在做什么?

  c、你猜它在想什么?

  2. 教師提供圖2并提問:

  a、發生了什么特別愉快的事情?

  b、你是從哪里看出的?教師教導孩子觀查小螞蟻的.神情,了解它很開心。

  3. 教師提供圖3并提問:

  a、小螞蟻飛呀飛,遇到了誰?

  b、小蝴蝶為什么哭呢?

  c、小螞蟻干了什么?

  4. 教師提供圖4并提問:

  a、小螞蟻為什么要這么做?

  b、小蝴蝶的心情如何?

  c、小蝴蝶一邊飛一邊在想些什么?

  三、請幼兒依據圖片隨意講述,教師幫助其學會按照一定順序觀查圖片并進行描述。在基本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激勵孩子們通過觀察故事圖片隨意講述,提升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1. 引導孩子們明確看圖的方法與要求:按序從第一幅圖開始看。

  教師:這幾幅界面講述了一個故事,我們該如何來說呢?

  2. 請孩子們與邊上的伙伴交流互動,看圖講述故事。

  3. 教師關心孩子們講述時是否圍繞界面內容開展,幫助其想像小動物的對話,豐富劇情。

  4. 教師引導孩子們團體觀查,較完整、連貫地講述四幅圖的內容。

  教師:我們能把這四幅圖串連起來講一下嗎?

  引導孩子們按序講述,教師適度提示和豐富有關詞句,如理想、在藍天上自由飛翔等。

  四、兒童獨立查詢小書,試著完整、連貫地講述四幅圖的內容。

  教師:請孩子們自己看小書,自己講故事。

  1. 請孩子們隨意講述小書中的內容,與邊上的伙伴交流,看圖講述故事。

  2. 請某些小孩子按序講述,教師適度提示和豐富有關詞句,如理想、在藍天上自由飛翔等。

  3. 教師關心孩子講述時是否能依據界面內容進行,幫助其想像小動物的對話,豐富情節。

  4. 開展評析并總結。

  五、引導探討與想象,拓展幼兒經驗。在探討活動中深入情緒,引導孩子體會互幫互助的樂趣。

  1. “你們喜歡小螞蟻嗎?為何?”

  2. 教師總結:蒲公英使小螞蟻完成了飛翔的夢想。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主要以看圖講述為主,旨在提升幼兒口頭表達能力?墒牵驗槲覀兯诘挠變簣@屬于鄉鎮幼兒園,在引導部分提供蒲公英的圖片時,沒有兒童可以回答。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見過這些圖片,但無法用語言表現出來。因此,我意識到她們在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因此先全面地講述了一遍故事,再提問他們,那樣他們才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后,我發給他們書讓她們認真觀察界面,最終有個別兒童可以根據圖講述故事內容。因此,我在之后的教學中,會多給孩子們發言的機遇,引導他們敢于表述。這是我對這堂課的思考。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體會歌曲天真美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麗。

  2、熟悉旋律,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3、通過認識蒲公英,唱蒲公英,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創造美。

  4、在藝術學習中陶冶孩子的心靈。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6、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重難點:

  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體會歌曲天真的性質,感受春天的美麗。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

  2、蒲公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復習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過渡語:春姑娘帶來了春雨,讓種子們發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種子慢慢地長大,變成了一朵可愛漂亮的花,是什么花?(教師出示蒲公英)

  關鍵提問:

  蒲公英花是什么樣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變化?

  小結:蒲公英花被風一吹就像打著小傘一樣飛起來。

  過度語:蒲公英被風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歡它,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二、欣賞歌曲

  1、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關鍵提問:

  聽完以后,你覺得這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歡快的還是優美的?你的感覺是怎么樣?

  小結:這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聽了以后覺得很舒服很開心。

  過度語:這么好聽的歌曲,到底唱了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2、理解歌詞

  關鍵提問:

  春風吹來,蒲公英往哪里飛?(往前飛飛)

  蒲公英飛的時候像什么?(小傘)打著小傘去干什么?(去旅行)

  誰在后邊追?(小朋友)

  教師根據歌詞總結演唱,并出示圖譜,幼兒嘗試跟唱。

  過度語:聽完歌曲你們覺得美不美啊,那么美的歌曲,我們唱得也要美一點。

  關鍵提問:

  被春風吹了的小傘,飛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結:被風吹后,蒲公英的小傘是慢慢飛向遠方,所以在唱飛-飛-的時候要慢一點柔一點。我們一起試試看。

  關鍵提問:

  小朋友在后面追,越追越近還是越追越遠?

  小結:小朋友越追越遠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時候聲音越來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來越遠快看不見了一樣。我們一起試試看。

  3、完整演唱

  幼兒跟唱歌曲,要求聲音優美,能做適當的輕響處理。

  分組演唱,妹妹一組,弟弟一組。

  三、表演

  請幾個幼兒圍城一個圈,跟著老師做動作,其他幼兒在座位上演唱。

  活動延伸:

  讓爸爸媽媽帶我們去野外欣賞蒲公英。親身感受與他們零距離接觸。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歌唱、表演為中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孩子對此活動興趣相當高,而且對蒲公英形態變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樂的選擇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長變化,孩子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合作對他們來說好像很難,多通過活動培養他們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們以后的成長。

  小百科: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從畫面中人物表情的變化感知、理解畫面內容。

  2.學會準確、完整地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懂得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應幫助別人。

  3.學會傾聽同伴的講述,并大膽想象故事情節。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小螞蟻和蒲公英》。

  2、電腦、音樂光碟。

  3、幼兒用書。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故事《小螞蟻和蒲公英》內容,通的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應幫助別人。

  教學方法與手段:

  直觀演示法、情感體驗法、講述法等。

  教學過程:

  一、小朋友隨音樂做小螞蟻律動進場,找位置坐好

  教師在電腦上出示小螞蟻和蒲公英的圖片,引出活動內容。在引出故事內容前先幫助幼兒認識蒲公英,通過提問很自然地引出活動內容。

  1.“這是什么?(蒲公英)你會用它做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這是什么?(小螞蟻)如果小螞蟻發現了蒲公英,他會用蒲公英做什么呢?”幼兒自由交談,引出主題。

  3.“小朋友們剛剛說了那么多,那小螞蟻遇到蒲公英后到底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并引導幼兒觀察,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感知、理解畫面內容。通過直觀圖片進行邊觀察邊提問,幫助幼兒地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1. 教師出示圖1并提問:

  a、圖上有什么?

  b、小螞蟻在干什么?

  c、你猜猜它在想什么?

  2.教師出示圖2并提問:

  a、發生了什么特別愉快的事?

  b、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小螞蟻的表情,知道小螞蟻很快樂。

  3.教師出示圖3并提問:

  a、小螞蟻飛呀飛,發現了誰?

  b、小蝴蝶為什么哭?

  c、小螞蟻做了什么?

  4.教師出示圖4并提問:

  a、小螞蟻為什么要這么做?

  b、小蝴蝶心里有什么感受?小蝴蝶。

  c、小蝴蝶一邊飛一邊在想些什么?

  三、請幼兒看圖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幼兒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并講述。在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通過觀看故事圖片自由講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引導幼兒明確看圖的方法與要求:按順序從第一幅圖開始看。

  師:這幾幅畫面說了一個故事,我們應該怎么看?

  2.請幼兒與旁邊的同伴相互交流,看圖講述故事。

  3.教師注意傾聽幼兒講述時是否能圍繞畫面內容展開,幫助幼兒想象小動物的對話,豐富情節。

  4.教師引導幼兒集體看圖,較完整、連貫的講述四幅圖的內容。

  師:我們能不能將這四幅圖連起來說一說呢?

  引導幼兒按順序進行講述,教師注意提示和豐富相應的詞句,如夢想、在藍天上自由的飛翔等。

  四、幼兒自己看小書,嘗試完整、連貫地講述四幅圖的內容。

  教師:請小朋友自己看小書,自己講故事。

  1、請幼兒看小書自由講述,與旁邊的同伴相互交流,看圖講述故事。

  2、請個別小朋友按順序講述,教師注意提示和豐富相應的詞句,如夢想,在藍天上自由地飛翔等。

  3、教師注意傾聽幼兒講述時是否能按照畫面內容展開,幫助幼兒想象小動物的對話,豐富情節。

  4、講評并小結。

  五、引發討論與想象,拓展幼兒的經驗。在討論活動中深入情感的延伸,讓幼兒體會互相幫助的快樂。

  1.“你們喜歡小螞蟻嗎?為什么?”

  2.教師小結:蒲公英使小螞蟻實現了會飛的夢想,但小螞蟻為了幫助翅膀受傷的小蝴蝶,把蒲公英送給了小蝴蝶,小蝴蝶又重新飛上了藍天,小螞蟻是個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3. 鼓勵幼兒學習小螞蟻,做一個樂于關心、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4.教師鼓勵幼兒為故事取名。

  活動反思

  在語言《小螞蟻和蒲公英》活動中,老師在引出故事內容前先幫助幼兒認識蒲公英,通過提問很自然地引出活動內容,通過直觀圖片進行邊觀察邊提問,幫助幼兒地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在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通過觀看故事圖片自由講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討論活動中深入情感的延伸,讓幼兒體會互相幫助的快樂。但,幼兒在對話方面的想象力,還需要老師有效的引導。

  活動過程中的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根據畫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理解畫面內容。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用較連貫的語言簡單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3、學會傾聽同伴講述,懂得在別人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

  活動過程分五個大點:

  第一大點是出示蒲公英和小螞蟻的圖片,引導活動內容,提問:小螞蟻會用蒲公英做什么呢?(讓孩子想象并講述)。

  第二大點是出示教學掛圖,按順序出示圖片1、2、3、4引導孩子觀察,幫助孩子感知、理解畫面內容并進行的提問圖上的內容讓孩子回答。

  第三大點是引導集體看教學掛圖聽完整的四幅圖的內容,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第四大點事進行同伴自由看圖講述,請個別孩子進行簡單講述看是否能圍繞畫面講述出來圖片的內容,并幫助孩子想象小動物的對話,豐富情節。

  第五大點是討論環節,引導孩子感受和體驗助人為樂的情懷,并進行的提問,你們喜歡小螞蟻嗎?我們該怎么幫助有需要的人呢?(請個別孩子講述)然后在重點小結。

  基本完成活動目標,孩子們大部分都能仔細觀察畫面,從畫面中人物表情的變化感知、理解畫面內容,并看圖簡單地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懂得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應幫助別人,還能夠學會傾聽同伴的講述,并大膽想象故事情節。五個環節層次清晰,層層遞進讓課堂活躍起來。特別是最后一個環節,當我發現幼兒的參與性不夠時,能夠利用大蘋果貼紙激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紛紛舉手,大膽講述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幫助同伴的事例,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過程中的不足:

  1、整節課的氣氛沒有引導好,幼兒的參與性也不夠,說明我和孩子互動不夠多。

  2、孩子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孩子不太敢大膽回答問題,只是個別孩子舉手回答,舉手的永遠都是那十個左右。

  3、幼兒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時,孩子有時還是會插話,這點還需要加強。

  以上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思考和反思的地方,作為幼師平時在教學活動中要認真地備好每一節活動,認真反思每節活動,哪里還可以做得更好,這樣才會更快地成長。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6

  1、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和感受樂曲旋律,能按老師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據已有經驗,技能,大膽創編動作。

  3、能與同組的伙伴協調配合,友好交流。能親密,輕柔的接觸舞伴。

  2、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錄像帶,錄像機

  2、四色絨球,每種個6個、(視本班情況而定),讓幼兒戴在手腕上,同色的為一組。

  3、幼兒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種形式,并且能看懂簡單的舞蹈圖譜。

  3、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拿出盒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請一名幼兒將盒子打開,拿出蒲公英。

  二、指導

  1、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請幼兒上來吹一吹,看看有什么變化?

  3、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風中搖擺,風吹過來,蒲公英種子飄走了……)看完后請幼兒說一說用動作怎么去表現。

  4、教師將有特點的動作提取出來,讓創編的幼兒在教師哼唱曲調的伴奏下有節奏的做動作、并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5、讓幼兒各自看一下自己絨球的顏色,明確自己所在的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體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

  7、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動作結合起來表演給幼兒看。

  8、教師朗誦故事,讓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師根據幼兒反應,將幼兒最喜歡的,最精彩的動作再次抽取出來,讓幼兒反復練習,并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

  10、幼兒再次完整隨音樂練習;顒咏Y束。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并感受詩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節發展的趣味性。

  2.幼兒能隨詩歌情節的發展,大膽想象并進行簡單的仿編、續編詩歌。

  3.幼兒積極參與詩歌表演,體驗以不同的語氣語調及肢體動作表演帶來的快樂。

  4.激發了幼兒對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幼兒名字貼于胸前

  2.課件PPT

  3.詩歌圖譜(表情卡)

  4.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課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賞春天的美景,帶幼兒進入詩歌情境。

  二、基本部分

 。ㄒ唬┱n件播放,引導幼兒在情節發展中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飄來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師以好奇的口氣引發幼兒關注,激起猜測欲望。

  ·咦,草地上遠遠的飄來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這小小的會是什么?(教師用手示意)

 。2)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感知猜想。(教師用孩子的回答,結合詩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說:那是ⅩⅩ。)

  (3)播放語音課件,引用詩歌中的句子猜測。

  ·這小小的還會飄的究竟會是什么呢?(豐富詞匯:飄)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來猜猜了。(課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豐富好聽的詞:會飛的、勇敢,記上標志)

  (4)幼兒嘗試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語氣學說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測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覺得自己的猜測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時候說話要用什么樣的口氣?誰來說說看。(分男女幼兒角色表演。)

 。5)仿編詩歌:(ⅩⅩ說:那是怎樣的ⅩⅩ)

  ·那這一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來猜猜看,你認為這小小的還會飄的還有可能是什么?我們也用句子:(ⅩⅩ說:那是ⅩⅩ)自信的來說一說。

  2.播放課件,完整欣賞詩歌,提問并展示詩歌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 遠遠飄來的這朵小小的白云其實是什么呀?(引用詩句回答,對啊,近了、近了,呵,原來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2) 小姐姐猜那是什么?

 。3) 小弟弟猜那是什么?

 。4) 剛開始大家都還不知道這白白的還會飄的東西是什么,現在終于知道答案了,你的心情怎么樣?(豐富詞匯:近了、近了;呵。引導孩子用高興、快樂的感情來朗誦)

 。5) 幼兒嘗試說一說:勇敢的小傘兵、會飛的蘑菇與蒲公英相似之處,加深幼兒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三、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演詩歌。

  1.播放課件,引領幼兒梳理詩歌情節發展,為有感情的表演做鋪設。

  2.多美的'詩歌,多美的風景呀,要不我們也和小姐姐和小弟弟一起到草地上來表演一下這首好聽的詩歌吧。

  (1) 播放課件,梳理情感:不過,今天的詩歌就像在講故事,所以我們在表演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氣。

 。2)播放背景音樂完整表演詩歌一次。

  (3)播放背景音樂表演仿編的詩歌一次。

  四、欣賞課件“會飛的蒲公英”,感受蒲公英種子飛行傳播種子的特殊性。

  1.誰知道,蒲公英為什么要在天空中飄嗎?(觀看課件)

  2. 小結:原來,蒲公英在天空飄是為了傳播種子,不過她傳播種子的方式很特別,風一吹輕輕的、柔柔的蒲公英就像長了翅膀一樣把種子傳播到各地。

  3.播放音樂,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蒲公英輕柔的飄。(為續編詩歌做鋪設)

  五、隨情節發展續編詩歌。

  1.設置懸疑,引發幼兒思考:蒲公英除了飄到草地上還會飄向哪呢?都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2.引導幼兒用一句好聽、簡短的話來說一說。

  3. 借助圖片,幼兒再次續編。

  六、結束部分

  游戲“尋找蒲公英”

  ·又起風了,輕輕柔柔的蒲公英又飄起來了,這一次它會飄向哪呢?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再找找看吧!

  附:詩歌

  蒲 公 英

  草地上,遠遠的飄來一朵小小的白云。

  小姐姐說:

  那是一個會飛的蘑菇;

  小弟弟說:

  那是一個勇敢的小傘兵。

  近了,近了, 呵,原來是一朵長了翅膀的蒲公英。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蒲公英——幼兒園中班教案03-24

幼兒園小班《蒲公英》教案02-17

幼兒園小班《蒲公英》教案05-16

幼兒園小班《蒲公英》教案(7篇)02-17

幼兒園小班《蒲公英》教案 7篇03-28

幼兒園小班《蒲公英》教案 (7篇)03-28

幼兒園小班《蒲公英》教案(通用15篇)03-31

幼兒園中班的經典教案12-16

中班幼兒園教案08-29

幼兒園中班教案06-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 |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中国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