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1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感受湯姆在妹妹出生前后的心理和情感變化。
2、喜歡家庭中的新成員,體驗做哥哥姐姐的快樂。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電子白板課件。
2、操作板一塊,笑臉圖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通過視頻、圖片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對比了解小朋友對媽媽生弟弟妹妹的不同感受和做法。
1、觀看視頻后提問:錄像里的四個小朋友希望自己有個弟弟或妹妹嗎?
2、欣賞圖片后提問:圖片中的四個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弟弟妹妹嗎?
3、提問:你希望自己有個弟弟或妹妹嗎?
二、通過閱讀繪本《湯姆的小妹妹》,引導幼兒感受湯姆在妹妹出生前后的心理和情感變化。
1、分段欣賞并提問,引導幼兒理解繪本前半部分內容。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湯姆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3、組織幼兒討論:除了這些,你認為湯姆的'生活還會有什么變化?
4、出示操作板進行選擇:接下來,湯姆會怎么做呢?是像這四個小朋友一樣又哭又鬧發脾氣、不喜歡妹妹,還是像那四個小朋友一樣、學著關心照顧妹妹、喜歡疼愛妹妹呢?
5、繼續欣賞繪本,引導幼兒理解繪本最后部分內容,教師進行小結和提升。
三、引導談話
引導幼兒聯系自身情況進行談話,分享自己是怎樣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體驗做哥哥姐姐的快樂。
四、教師小結,結束。
師:不管是三口之家,還是四口之家,老師希望你們和自己的家人相親相愛,祝愿你們每天都幸福快樂!
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2
[目標預設]
1.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小湯姆內心的情感變化。
2.幫助幼兒克服心理障礙,能積極勇敢的上幼兒園。
[重點、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驗小湯姆路內心跌宕起伏的心理變化,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克服害怕上幼兒園的心理,增加勇氣。
活動準備:
繪本書ppt、背景音樂
[設計理念]
通過教師有感情的講述繪本的內容,讓幼兒走進小湯姆的內心,教師通過提問和幼兒的討論,感受小湯姆內心從擔憂、煩惱、害怕到快樂轉變的過程。也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們裝病、耍賴不想上幼兒園都是不勇敢的行為,有勇氣、膽大的小朋友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區上幼兒園。
[設計思路]
上幼兒園對于剛上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一大挑戰,面對陌生的環境,有些小朋友會感覺很新鮮,但是更多的是離開父母懷抱后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在剛開學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小朋友拉著爸爸媽媽哭鬧,不愿意去上幼兒園。在湯姆的身上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描述湯姆開始害怕上幼兒園的情況到最后愿意上幼兒園,鼓勵小朋友們愿意和樂意上幼兒園,增強勇氣。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幼兒園里的什么?
(請幼兒自由交流表述,教師予以回應。)
師:有一個叫湯姆的小朋友馬上也要去上幼兒園啦,我們一起來看看湯姆在幼兒園的表現好么?
故事闡述教師出示繪本的第一頁,并提問:看看這個小男孩湯姆在干什么?他開心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幼兒正確回答,教師講述第一段故事內容。)繼續講故事,“明天湯姆就要上幼兒園了,為什么湯姆卻一點兒也不高興呢?”(請幼兒大膽猜測。)師:湯姆真的生病了嗎?(假的)為什么湯姆要裝病呢?(不想上幼兒園)結合經驗思考:你覺得裝病的做法是對的嗎?(讓幼兒在思考中明白不能為了逃避上幼兒園而撒謊找借口。)繼續講述故事,自己看插圖,湯姆一個人坐在床上干嘛?猜猜他在想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樣的?(讓幼兒嘗試揣測湯姆的心思,進一步了解湯姆的內心。)師:吃早飯的時候湯姆在心里是怎么對自己說的?(我要勇敢,不能哭)第二天到了,看看湯姆在干什么呢?這個情景小朋友們熟悉嗎?在什么地方我們也能看到?(每天早上)討論:說說你每天早上是怎么和爸爸媽媽再見的?也會舍不得他們哭嗎?
繼續故事,媽媽給了湯姆什么?(手絹)她是怎么跟湯姆說的'?(傷心的時候就看看手絹想想媽媽)湯姆在幼兒園干什么呢?這個時候湯姆還不想上幼兒園嗎?這時候湯姆的心情又如何?(根據插圖回答問題。)教師小結師:湯姆去上幼兒園的心情發生了什么變化?一開始是怎么樣的?然后呢?最后又怎樣了?(不開心、害怕、高興。幼兒用自己的話進行表述,教師進行引導。)
師:我們寶寶們在幼兒園會做些什么事呢?哪些事情讓你們很喜歡?現在到幼兒園來還要哭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
小結:連小湯姆最后都能克服害怕開開心心的去上幼兒園了,我們的寶寶們是不是也應該學學小湯姆勇敢的本事啊?以后可不能耍賴不來幼兒園了,每天老師都會在幼兒園等著你們每一個小朋友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一起學本領一起游戲,我們一起來拉鉤約定好不好?(和每個小朋友拉鉤做好“約定’。)
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三種基本顏色,能準確說出顏色名稱。
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活動,培養幼兒對顏色的辨別能力和觀察能力。
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能將顏色與物體對應。
難點:提高幼兒對顏色的辨別能力,能在多種顏色中準確找出目標顏色。
三、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游戲教學法、操作體驗法
四、教學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氣球、積木、彩紙若干。
三個分別標有紅、黃、藍顏色的籃子。
《顏色歌》音樂。
五、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播放《顏色歌》,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唱跳,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引導幼兒關注歌詞中的顏色。
基本部分
教師拿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氣球,向幼兒展示并分別說出顏色名稱,讓幼兒觀察顏色特點。
開展 “顏色配對” 游戲,教師將紅、黃、藍積木隨意放在桌上,讓幼兒將積木放入相應顏色的籃子里,教師在旁指導并糾正。
組織 “尋找顏色” 活動,讓幼兒在教室里尋找紅、黃、藍顏色的物品,找到后向大家展示并說出顏色和物品名稱。
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今天認識的三種顏色,表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觀察顏色。
六、教學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尋找家里紅、黃、藍顏色的物品,并記錄下來。
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理解并學會使用 “請”“謝謝”“對不起” 等禮貌用語。
通過情景模擬和故事講述,培養幼兒的禮貌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讓幼兒體驗使用禮貌用語帶來的快樂,增強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記住并能在合適的情境中使用禮貌用語。
難點:幫助幼兒將禮貌行為內化為自覺行動,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
三、教學方法
故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學準備
《湯姆的禮貌故事》繪本。
模擬超市、餐廳等場景的道具,如玩具食物、餐具、收銀機等。
五、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教師講述《湯姆的禮貌故事》繪本,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提問幼兒故事中湯姆在哪些地方使用了禮貌用語。
基本部分
教師再次詳細講述故事,強調禮貌用語的使用場景和效果,如湯姆向媽媽要玩具時說 “請”,媽媽給了之后說 “謝謝” 等。
開展情景模擬活動,設置超市場景,幼兒分別扮演顧客和收銀員,在購物過程中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如 “請給我這個”“謝謝” 等。
組織餐廳場景模擬,幼兒扮演服務員和顧客,體驗禮貌用語在生活中的'應用,如顧客不小心打翻飲料時說 “對不起”,服務員回應 “沒關系” 等。
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禮貌用語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使用禮貌用語,對表現好的幼兒給予表揚。
六、教學延伸
在班級設置 “禮貌小天使” 評選欄,每周評選出使用禮貌用語最多的幼兒,給予獎勵。
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涂鴉,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和創造力。
引導幼兒認識簡單的圖形,如圓形、方形、三角形,并能嘗試畫出這些圖形。
通過繪畫活動,鍛煉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激發幼兒繪畫興趣,讓幼兒敢于動手繪畫,認識簡單圖形。
難點:幫助幼兒掌握簡單圖形的繪畫方法,能較規范地畫出圖形。
三、教學方法
示范教學法、啟發引導法、自由創作法
四、教學準備
各種顏色的油畫棒、畫紙若干。
畫有圓形、方形、三角形的`卡片。
一些簡單的圖形組合畫,如房子(由方形和三角形組成)、氣球(圓形)等。
五、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教師展示一些簡單的圖形組合畫,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幼兒這些畫是由哪些形狀組成的。
基本部分
教師拿出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向幼兒介紹圖形名稱和特點,如圓形沒有角,方形有四個直角等。
教師示范畫圓形、方形、三角形,邊畫邊講解繪畫方法,如畫圓形時要一筆畫成,畫方形時要注意四條邊一樣長等,讓幼兒跟著徒手練習。
幼兒自由選擇油畫棒和畫紙,嘗試畫出圓形、方形、三角形,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對畫得好的幼兒給予肯定和表揚。
開展 “圖形變變變” 活動,讓幼兒發揮想象,將簡單圖形組合成新的圖案,如用圓形和三角形組成小傘等,并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結束部分
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組織幼兒互相欣賞,給予每個幼兒鼓勵和評價,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教學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更多材料,鼓勵幼兒繼續進行圖形組合繪畫創作。
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
鍛煉幼兒的走、跑、跳、攀爬等基本動作,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勇敢精神,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會遵守規則。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參與各種體育活動,掌握基本運動動作。
難點: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規則意識,確保幼兒的安全。
三、教學方法
游戲教學法、示范指導法、競賽激勵法
四、教學準備
跳繩、皮球、呼啦圈、攀爬架等體育器材若干。
不同顏色的`小背心,用于分組。
音樂《健康歌》。
五、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播放《健康歌》,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活動身體各個部位,為接下來的體育活動做好準備。
基本部分
教師介紹今天的體育器材,如跳繩、皮球、呼啦圈等,并示范跳繩、拍皮球、轉呼啦圈的基本動作,讓幼兒觀察學習。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幼兒選擇一種體育器材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幼兒的動作,如跳繩時要雙腳并攏,拍皮球時要用力均勻等。
開展體育游戲 “接力比賽”,將幼兒分成紅、黃、藍等不同顏色小組,每組幼兒依次完成跳繩、拍皮球、鉆呼啦圈等動作,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勝,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組織幼兒進行攀爬架活動,教師在旁保護,鼓勵幼兒勇敢攀爬,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提醒幼兒遵守規則,不推不擠。
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如深呼吸、輕輕拍打腿部和手臂等,緩解幼兒身體的疲勞,表揚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表現,鼓勵幼兒以后多參加體育鍛煉。
六、教學延伸
在戶外活動時間,繼續投放體育器材,讓幼兒自由選擇進行體育活動。
【湯姆上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湯姆上幼兒園教案08-14
小班語言教案《湯姆上幼兒園》09-20
小班教案上幼兒園03-16
《我上幼兒園》小班教案10-23
小班我上幼兒園教案09-07
小班教案《我上幼兒園》10-08
《上幼兒園》小班教案20篇04-19
上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1-17
小班《上幼兒園》教案(精選20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