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蟲兒飛》教案匯總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蟲兒飛》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蟲兒飛》教案1
活動目標:
1、幼兒樂于學習歌謠,感受歌曲優美,輕柔的旋律。
2、能夠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3、看圖理解歌曲的歌詞的含義,嘗試用優美的聲音唱歌。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看圖理解歌詞的含義,嘗試用優美的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
能夠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動準備: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動物,它呀藏在兒歌里,我們一起聽一聽,找出它。
聽了這首歌,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是歡快的,還是柔和的'。
這首歌里除了兒歌還有其他的東西,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蟲兒飛的場景。教室總結圖片內容,朗誦并清唱,幼兒學唱。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天上的星星低垂,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風吹的場景,因為孤獨,蟲兒來找他們了。教師朗讀并清唱歌曲,幼兒學唱。
(3)蟲兒來陪玫瑰了,這會是一個怎么的感覺呢?我們換種方式,聽一聽歌曲的最后部分,你們告訴老師。
教師總結:天黑了,蟲兒來陪伴玫瑰了。他們兩個相伴,再也不會孤單了。當我們我們在家里時有爸爸媽媽陪著我們,在幼兒園有好朋友,還有老師陪著我們,所有我們是不孤單的。因此不管我們在哪里,都有人陪著我們,我們都是幸福的。
(1)我們的兒歌學完了,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用我們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過渡語:小朋友唱的真不錯呀,那老師想問我們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幼兒討論,回答)
(2)三個部分,小男生第一部分,小女生第二個部分,最后一個部分我們一起開唱,比比看男生厲害還是小女生厲害。唱完進行評價,以鼓勵為主。
幼兒可以自編舞蹈進行分享。
幼兒園《蟲兒飛》教案2
引言:
音樂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提高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和創造力。而《蟲兒飛》這首音樂作品,以其生動活潑的旋律和靈動的歌詞,深受幼兒和教師的喜愛。本文將介紹一份關于《蟲兒飛》的音樂教案,并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希望能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實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教案設計
1.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歌曲欣賞和模仿,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
(2)通過歌曲教學,讓幼兒學會動聽歌曲并能跟隨節奏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3)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開發其感官能力。
2.教學準備:
(1)錄制好《蟲兒飛》這首歌曲;
(2)準備一些與歌曲相關的圖片和道具,如蝴蝶、蜜蜂等;
(3)準備一些樂器,如鼓、小提琴等。
3.教學過程:
(1)熱身活動:教師給幼兒播放一段輕快的音樂,引導他們跟著節奏做簡單的舞蹈動作,熱身身體。
(2)歌曲欣賞:教師向幼兒介紹《蟲兒飛》這首歌曲,播放歌曲讓幼兒聽,并鼓勵他們跟著歌曲的旋律擺動身體。
(3)歌曲學習: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歌曲的歌詞和動作,通過模仿教師的示范,讓幼兒理解和掌握歌曲的節奏和動作。
(4)詞語認讀:教師給幼兒展示與歌曲有關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讀并說出圖片對應的漢字。
(5)樂器練習:教師向幼兒展示一些樂器,讓他們輪流體驗不同樂器的聲音,并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由演奏。
(6)整合表演: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整合表演,讓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展示自己所學的歌曲和動作。
二、教案反思
1.教學目標設計合理。通過《蟲兒飛》的學習,幼兒能夠從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培養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同時,通過歌曲的學習,可以激發幼兒的參與欲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感受力。
2.教學準備充分。教師要提前錄制好歌曲,并準備相關的圖片、道具和樂器,以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3.教學方法多樣化。通過熱身活動、歌曲欣賞、歌曲學習、詞語認讀、樂器練習和整合表演等環節,使幼兒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得到全面的鍛煉和發展。
4.教學過程靈活。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學節奏,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興趣。
5.教師角色引導。教師應以幼兒為中心,扮演好引導者和示范者的角色,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
結語:
通過《蟲兒飛》的音樂教案設計和反思,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幼兒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學會音樂,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感受力。希望本文的介紹和反思能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實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幼兒園《蟲兒飛》教案3
一、教案
1.教學目標:
a.讓幼兒學會唱歌《蟲兒飛》;
b.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和合作意識;
c.培養幼兒的音樂鑒賞能力。
2.教學準備:
a. CD播放器和《蟲兒飛》音樂CD;
b.教室的活動空間。
3.教學步驟:
a.熱身活動:讓幼兒做一些簡單的舒展運動,如搖頭、擺臂等,以活躍氛圍。
b.聽音樂:播放《蟲兒飛》音樂CD,讓幼兒先聽一遍。
c.互動游戲:教師引導幼兒模仿蟲兒飛的動作,比如用雙手做“飛翔”的動作。
d.教學動作: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歌曲的動作,如手指向前伸展、蝴蝶飛舞等動作。
e.學唱歌曲:教師逐句教唱歌曲,并帶動幼兒一起唱。
f.舞蹈創作:教師指導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創作一段簡單的舞蹈動作。
g.表演展示:讓每個小組或個體展示他們的舞蹈表演,其他幼兒觀摩并鼓勵他們。
h.音樂反思:讓幼兒圍坐在一起,分享他們在學習音樂中的感受和體會。
二、反思
1.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教師適時提問幼兒,引發他們的思考和表達,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2.教學內容的設置:通過簡單有趣的熱身活動,幫助幼兒從課外的環境逐漸進入學習狀態。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引入互動游戲和舞蹈創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創造力。
3.學習成果的展示:通過讓每個小組或個體展示自己的舞蹈表演,激發了幼兒的表達欲望和自信心,同時也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4.學習反思的設置:在教學結束后,通過讓幼兒圍坐在一起分享感受和體會,幫助幼兒回顧學習過程,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培養他們對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和思考能力。
5.教師的角色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者,還應成為幼兒的引導者和合作伙伴。教師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和表現力。
通過本次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和角色轉變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富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和表現力。同時,通過合作和分享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學習中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注重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過程的互動,努力打造一個富有活力和激情的音樂學習環境,讓每個幼兒都能在音樂中展示自己的才藝和個性。
幼兒園《蟲兒飛》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幼兒樂于學習歌謠《蟲兒飛》,感受歌曲優美、輕柔的旋律。
2、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3、能唱準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能唱準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師生討論,什么時候人會打哈欠?
幼兒起立,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松,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兩肩放松,口型保持長圓形。
1、播放音樂CD,幼兒欣賞。
提問:歌曲中蟲兒飛去了那里,你還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2、請幼兒表達感受,教師提煉4|4拍的節奏型優美、舒緩的節奏特點。
三、情境感應
1、出示節奏型卡X XX X X|X — X —|,引導幼兒做動作。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說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蟲兒在飛的場景。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一邊學歌一邊劃指,規范歌詞及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小手準備,伸出食指劃指,第一遍請幼兒看教師指劃唱歌;第二遍幼兒與教師一起指劃。
教師請幼兒討論歌曲共有幾部分?引導幼兒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1、請幼兒利用課余區角時間畫一畫歌曲中的情景并適當創編。
2、全班幼兒隨音樂做小蟲飛狀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隨著春天的到來,花兒的綻放,蝴蝶飛來了。當幼兒看見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時,會慢慢地靠近,會用稚嫩的小手追趕花叢中的蝴蝶。我在設計《蟲兒飛》這一活動時,為了更好地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游戲情景來開展活動,以布袋為教具,利用了“有趣好玩的小布袋”,以毛毛蟲變蝴蝶的生長史為主線,開展健康活動。讓孩子在游戲中自然的'練習,引導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身體的靈活性,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小百科:廣義上可用于對某些生物的泛稱,并不局限于節肢動物門。如原生動物門中的鞭毛蟲、肉足蟲、纖毛蟲;扁形動物門中的渦蟲、絳蟲、吸蟲等。還有腔腸動物幼年期的浮浪幼蟲等,但非昆蟲。
【幼兒園《蟲兒飛》教案】相關文章:
《蟲兒飛》幼兒園教案03-18
幼兒園《蟲兒飛》教案03-29
幼兒園音樂教案蟲兒飛12-27
《蟲兒飛》幼兒園教案4篇03-18
大班音樂教案《蟲兒飛》(通用9篇)11-01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蟲兒長大了03-06
飛呀飛幼兒園教案02-21
飛呀飛幼兒園教案8篇02-21
幼兒園中班歌唱教案:飛呀飛03-06
幼兒園誰會飛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