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1
設計意圖
在小班開展的主題活動“綠色的世界”中,為了讓幼兒感知色彩的美,我選擇了《綠色的世界》這首兒童詩來讓幼兒欣賞、學習。這首小詩清新優美,作者用別出心裁的構思,向幼兒展示綠色世界的畫面,拓寬幼兒的視野,啟迪幼兒的想象。本次活動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游戲、藝術創作等教學形式,讓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眼鏡感知色彩的變化,感受詩歌語言的優美。
活動目標
1.學習并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趣味性。
2.嘗試仿照詩歌結構進行簡單創編。
3.能大膽想象和表述。
活動準備
1.電子白板、課件。
2.幼兒人手一個畫框,小圖卡,紅、黃、藍、綠膠片(幼兒人數的2倍~3倍)。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了解詩歌內容
1.師:今天有位小客人來到我們班,她是誰?(播放課件,卡通人物妞妞向小朋友打招呼)我們也和妞妞打個招呼吧。
2.師:妞妞要和我們一起去一個漂亮的地方,那里有些什么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吧。
3.用電子白板的探照燈效果先后出示云朵、小鳥、房子、小橋。
(1)這是美麗的.什么?讓我們的云朵飄起來吧。
(2)小鳥是怎么飛的?我們一起飛吧。(3)房子是什么樣的?大家來做做看。(4)用動作怎樣表現彎彎的小橋?
4.(出示全景圖)師:云朵飄呀飄,小鳥飛呀飛,可愛的房子,彎彎的小橋,真漂亮!
(教學策略:為了迅速引起幼兒的注意,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詩歌內容的呈現上運用了電子白板的探照燈追光效果,形象的刺激、神秘的感覺深深地吸引著幼兒,高度的無意注意更是強化了幼兒的記憶。)
二、思考傾聽,學習朗誦詩歌
1.師:可是妞妞說,她看到的東西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點擊課件,加上綠色背景)哪兒不一樣呢?綠色的世界里有什么?(說出詩歌的前半部分)
2.師:為什么妞妞看到的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如果把綠色的眼鏡拿掉.會發生什么變化?(說出詩歌的后半部分)
3.師:把妞妞看到的綠色世界說出來就是一首很好聽的詩歌。(幼兒看圖聽配樂朗誦)
4.師:我們一起把這首好聽的詩歌念一遍。(幼兒邊看畫面演示邊念詩歌)
三、經驗遷移,嘗試仿編詩歌
1.師:這兒還有許多漂亮的眼鏡,有哪些顏色?如果戴上它們,會看到怎樣的世界呢?請一位小朋友來選一副自己喜歡的眼鏡。(點擊某種顏色的眼鏡,畫面上就會覆蓋該種顏色。)
2.根據幼兒選擇的顏色,一起改編詩歌。
3.再請一位小朋友選擇一副不同的眼鏡試試,獨立仿編詩歌。
(教學策略:讓幼兒親自操作電子白板調整圖片的背景色,使詩歌內容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形象,把教師難以用語言解釋的現象生動地表現出來。再加上教師的動作暗示、形象與動作的匹配等,強化了幼兒的體驗,激發了幼兒的表達愿望和學習積極性。)
四、藝術創作,創編詩歌
1.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畫框,你們可以在上面拼出一幅漂亮的圖畫,再給它戴上一副好看的眼鏡,變成紅色或其他顏色的世界,然后看著你的畫兒說出好聽的詩歌。
2.幼兒操作,先完成的幼兒在座位上嘗試創編詩歌。
3幼兒都完成后,請1名~2名幼兒把自己創編的詩歌說聽。
4.讓幼兒換一副眼鏡繼續創編,并把詩歌說給教師聽。
(教學策略:小班幼兒的言語行為都與情境相聯系,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直覺行動性,要讓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因此,我們設計了讓幼兒邊操作邊創編這一符合幼兒語言學習規律的環節。為了提高材料的有效性,我們反復試驗,最終確定了由幼兒自主拼貼黑白簡筆畫圖卡,用彩色透明膠片當眼鏡覆蓋圖卡,再看圖創編的方法。孩子們邊做邊說,有的自言自語,有的與同伴耳語,有的說給教師聽,活動氣氛異常活躍,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附詩歌
綠色的世界
綠色的云朵,
綠色的小鳥,
綠色的房子,
綠色的小橋,
這兒一片綠,
那兒一片綠,
到處都是綠綠綠。
當我把綠色的眼鏡拿掉,
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2
活動目標:
1.學習并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趣味性。
2.通過玩戴眼鏡的游戲和閱讀圖書、感知、理解與表達詩歌內容。
3.積極參與朗誦活動,能在集體中大膽的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自制綠色的眼鏡(幼兒人手一副)(改為:雪碧瓶制作的綠色眼鏡)。
2.圖片:天空、小貓、甜糕、手套、綠色的世界。(改為:詩歌圖譜)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世界,以操作活動加深幼兒對綠色世界的理解。
1.教師出示綠色的眼鏡。
教師:戴上綠色的眼鏡看東西會有什么變化?
2.幼兒戴上綠色的眼鏡到戶外觀察周圍的世界,教師提醒幼兒說一說看到了什么顏色的世界。
(二)教師提問,幫助幼兒形成對"綠色的世界"的感性印象。
1.教師:當你戴上綠色的眼鏡時,你發現了什么?
2.教師:你發現什么東西變綠了?
(三)教師出示圖片,帶領幼兒看圖朗誦詩歌。
(四)教師示范朗誦詩歌。
1.教師講到"綠色的天空"時,右手指著天空,眼鏡順著手指的方向看。
2.教師講到"綠色的小貓"時,雙手放在嘴邊,做貓抹胡子狀。
3.教師講到"綠色的甜糕"時,雙手放在嘴邊,做吃東西狀。
4.教師講到"綠色的手套"時,雙手手心手背翻轉一次。
5.教師講到"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時,左右手分別向兩邊輕輕揮動。
6.教師講到"到處都是綠綠綠"時,右手往左右兩邊各指兩下。
7.教師講到"當我把綠色的眼鏡拿掉"時,雙手蒙住眼睛再放開。
8.教師講到"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時,微笑著搖頭。
(五)教師指導幼兒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1.教師指導幼兒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2.引導幼兒運用輪流念詩歌的方式朗誦詩歌。(刪除)3.幼兒戴上綠色的眼鏡,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在語言區投放紅色、黃色、藍色等色彩的眼鏡若干讓幼兒自選,引導幼兒感受彩色的世界,并仿編詩歌《彩色的世界》。
2.領域滲透:開展科學活動,先引導幼兒將兩種顏色的眼鏡重疊在一起,看看變成什么顏色了,然后用顏料進行實驗驗證并做記錄。
活動評析:
《綠色世界》是小班下學期的語言活動,是一篇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詩歌,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難度非常大!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經驗,而且語言發展也很不完善,所以理解和朗誦詩歌,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活動開始時,我先通過課件來展示其優美、風趣的意境,讓孩子對詩歌有一個大概的、整體的'認識;接著引導幼兒戴上綠色眼鏡親身體驗顏色的變化,幫助他們分段理解詩歌內容;然后再通過課件的引導,搭建了一個學習朗誦的平臺!最后,通過讓孩子到戶外去找一找世界還會變成什么顏色,來進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維!
雖然本活動的目標已經基本達到,孩子們都能理解詩歌內容、學會朗誦詩歌。但是在制作教具的過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我采取了用綠色熒光筆在透明塑料紙上涂色,帶上這種方法制作的"眼鏡",只能將白色這一種顏色"變成"綠色,所以影響了最后一個環節--引導孩子帶上"眼鏡"找一找身邊還有什么變了顏色!孩子們沒有了親身的體會,自然創編不出來!
所以我認為在語言活動中,應該使用更多的教學手段,充分地調動孩子的感官和思維,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11-09
幼兒園語言教案:綠色的世界02-05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03-14
幼兒園小班教案:親親綠色01-09
幼兒園小班教案:《親親綠色》03-05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9篇03-14
小班語言幼兒園教案02-01
幼兒園小班語言請客教案11-07
幼兒園語言兒歌教案小班02-03
幼兒園小班語言類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