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合集]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1
活動目標
有感情地朗誦短文《春風娃娃》。
識字:“紅花、樹葉、小河、大山。”
了解反義詞“大——小”。
了解輕聲讀法:“娃娃畫畫”
材料準備
可移動的春天掛圖、字卡、板書、教材
活動流程
1、引導
春天來了,小朋友知道動物、植物有哪些變化嗎?用完整話講給大家聽,好嗎?(調動幼兒原有的生活經歷)
2、出示春天掛圖
請幼兒用完整話說一說圖中有什么?(教師指導幼兒有序觀察畫面,并引導孩子用形容詞描述,使語言更生動。)
3、出示短文
《春風娃娃》,讓幼兒找一找短文中認識的字,用不同顏色的圖形標注。(復習顏色、圖形,找認識的字,激發識字興趣。)
4、聽教師范讀短文
幼兒結合掛圖理解短文描述的畫面。(幫助幼兒形象記憶短文內容)
5、游戲
“唱反調”,隨師讀短文,熟悉短文內容。
6、配樂短文朗誦《春風娃娃》
7、游戲連一連,畫一畫
(教師取下掛圖中的'綠樹葉、小紅花、小河、大山、風箏、娃娃)請幼兒邊讀短文,邊動手貼回圖片,復原畫面。(幫助幼兒理解、記憶。)
8、游戲
“奪紅旗”,將幼兒分成兩組,每組選送幼兒進行美文美讀,看誰讀得動聽,先奪到紅旗的組勝利。
9、知識點解析
找一找短文中的反義詞:大——小;給“娃娃、畫畫”注音,強調第二個字讀輕音,了解拼音的標法。
10、游戲
“照相”、“小孩真愛玩”,“灰狼與天使”進行識字練習。[“紅花、樹葉、小河、大山”]
11、朗讀教材
有感情地朗讀教材中的短文《春風娃娃》。(培養閱讀習慣和手指點讀能力。)
活動延伸
小朋友了解了春天的變化,回家畫一幅春天的圖畫,為春天做一張賀卡。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2
一、教學名稱:
大班語言《螃蟹家族》
二、幼兒年齡:
5——6歲
三、教學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將兒歌內容創編成小故事,并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學會關心他人。
2、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為故事續編結尾。
3、幼兒可根據故事內容為故事請名字。
四、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結合兒歌內容大膽的想象將其創編成故事
2、活動難點:續編故事結尾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兔子手偶、螃蟹頭飾若干、幕布一個、
六、教學課時:
一節課
七、教學理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為幼兒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和肯定的環境。"并鼓勵幼兒愿意當眾表達,引導幼兒能夠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
八、教學流程:
活動導入:用謎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討論分析:螃蟹的特征。
幼兒了解兒歌內容。
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創編故事,并理解兒歌含義。
續編部分:通過多媒體圖片進一步了解兒歌內容,續編故事結尾。
情景劇表演。
分組討論。
選出代表進行故事講述。
結束本課。
九、教學過程:
1、活動導入:配班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在幕布后為幼兒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2、主班教師與幼兒參與"小兔子的活動",從而進行猜謎游戲引出本次課題——螃蟹
3、討論分析:幫助幼兒了解螃蟹的特征。
提問:
(1)"螃蟹是什么樣子,它有幾條腿?"提問:
(2)"螃蟹走路是什么樣子的?"
4、教師朗誦兒歌內容,請幼兒仔細傾聽兒歌。
5、幼兒運用自己的語言將兒歌創編成故事,從中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并學會關心他人。
6、續編部分:
(1)觀看多媒體圖片,當爸爸、媽媽、叔叔、娃娃在一起出現時,圖片停止,引導幼兒針對后面的內容進行續編。(提問:"在這時,爸爸、媽媽、叔叔、娃娃會想到什么?"引導幼兒運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述)
7、情景表演:出示道具——頭飾,教師針對小朋友創編的故事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1)觀看圖片后半部分,(提問:"當小螃蟹發生不愉快時,它們之后會怎樣做的?"引導幼兒續編故事結尾。)
(2)將幼兒進行分組,教師給予引導。
(3)請小組代表進行故事講述,引導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8、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故事起名字。
9、聽輕音樂,引導幼兒分組排隊,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最棒。
十、教學反思:
我發現幼兒對講故事很感興趣,為滿足幼兒的意愿,我們在班級進行了本次課程,本次課程是由一首兒歌展開的,在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讓幼兒展開想象進行對內容的創編及結尾的續編。
課上每位幼兒積極主動,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班級教師配合默契。
課程初期,教師運用小兔子手偶與幼兒互動,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運用猜謎游戲,引出本課的主題。通過描述,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而這些都是為了續編和創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續編故事過程中,幼兒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語言為簡單的兒歌增添豐富的內容,例如:"調皮的螃蟹要回媽家;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將簡單的兒歌變得生動、活潑。為小朋友們接下來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孩子們在臺上大膽的表演贏得了臺下小觀眾的陣陣掌聲,就連不愛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這次都勇敢的站在臺前為大家進行表演。在編故事結尾時孩子們創意更是豐富多彩,有說:"可愛的小螃蟹排成隊一個挨著一個走。"還有的說:"小螃蟹摔倒時,爸爸媽媽把它扶起來,它們不怕困難繼續向前走……"各式各樣的答案。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積極回答關于故事的提問。
2、搜集有關消防員的資料,培養資料搜集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象布偶。
2、《小象救火》故事圖卡(見材料制作)。
3、“消防員”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象布偶,告訴幼兒小象很喜歡幫助別人,請幼兒猜一猜,按照小象的外形特征,他最適合從事什么行業。
二、出示《小象救火》故事圖卡,講述故事:
小象常常想:“為什么我的鼻子這么長?”長長的`鼻子有時讓小象覺得很不方便,還害得他找不到工作。小象想當醫生,可是長長的鼻子使他無法戴上口罩。小象又想當廚師,但鼻子卻受不了高溫,有一次還不小心燙傷了鼻子呢!后來,小象又想當服務員,可是他的長鼻子經常碰掉碗盤。小象覺得自己什么也做不成,感到很失望。
一天,小象一個人來到游樂場,正想好好地玩一會兒,突然聽到小貓大叫:“喵!不好了,著火了,快來人吶!”小象順著小貓的聲音看過去,原來是旋轉木馬著火了。很多動物趕來幫忙,他們用水桶從附近的噴水池盛水來滅火,但是木桶太小了,火勢仍然很猛烈。這時,聰明的小象走到噴水池邊,呼一大口氣,然后用鼻子用力吸水,再朝旋轉木馬噴水,來回跑了幾回,終于把火撲滅了。
動物們很感謝小象,他們也都羨慕小象有這么厲害的鼻子。小象發現自己的鼻子原來很有用,于是他決定要當一名勇敢的消防員。
三、與幼兒討論:
1、小象一開始為什么不喜歡自己的鼻子?(因為長長的鼻子給他帶來了不便,還害得他找不到工作。)
2、發生火災后,其他動物怎樣幫忙的?(他們用水桶從附近的噴水池盛水來滅火。)
3、小象發現自己的鼻子有什么用?(他的鼻子可以用來吸水和朝旋轉木馬噴水,能把火撲滅。)
4、最后,小象決定做什么工作?(他要做勇敢的消防員。)
四、請幼兒說說在生活中什么人負責滅火,可出示“消防員”圖片。
五、向幼兒提問消防員除了滅火之外,還做什么工作,并請他們回家后與父母一起搜集相關的信息,下次回幼兒園時共同分享。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4
活動目標:
1、不怕困難,有客服困難的勇氣。
2、學習續編故事。
3、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運南瓜》的圖片一幅。
2、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圖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小兔在干什么?(學習詞語:茂盛、發愁)誰來了,它們在說什么?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
提問:畫面上有誰?它們在說什么?小白兔看見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交代任務:這兩幅圖說的是小白兔和南瓜的故事,故事的開頭我們知道了,小白兔的大南瓜該怎樣運回家呢?請你們仔細想一想,把這個故事的結尾部分畫出來。
四、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作為第三幅圖。(要求畫出的小兔運南瓜的形象是笑咪咪、甜滋滋的,小兔走路的姿勢是歡快的`。)畫好后獨自練習講述。教師巡回觀察指導,了解幼兒構思。
五、選擇畫面清晰、情節設計比較合理新奇的作品讓作畫人向全體幼兒講述。
六、啟發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七、教師完整講述《運南瓜》的故事。(也可請能力強的幼兒講述一遍。)
八、引導幼兒討論:從小白兔運南瓜的故事中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延伸活動:幼兒回家后可將《運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大班語言教案幼兒園】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詩歌教案12-30
幼兒園大班語言的教案優秀01-14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5
幼兒園大班語言兒歌教案03-27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12-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7-20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