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老師的手》含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老師的手》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能配上動作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2.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干,愿意跟老師學習各種本領。
3.激發幼兒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老師事先做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如:折紙小鴨、泥工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能配上動作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活動過程:
一、看作品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作品好看嗎?那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它們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幫助幼兒熟悉詩歌內容
教師朗誦詩歌,邊朗誦邊拿出相應的作品,用聲調手勢強調突出詩歌中的動詞。
(1)展示紙工“小鴨”,老師的手,真巧!折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強調動詞“折”與“搖”,下同。)
(2)展示泥工“小狗”: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 沖我直叫。
(3)展示繪畫“小羊”: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 要吃青草。
(4)展示自制的飛機:老師的手,真巧!做架飛機“嗖嗖嗖”— 飛得高高。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四、幼兒嘗試連貫朗誦。
五、針對詩歌內容提問,引導幼兒討論。
師:詩歌里說的是什么?
師:老師的手真巧,你們知道老師還會做什么?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鼓勵幼兒認真和老師一起學本領,讓自己變得更能干。
六、幼兒仿編詩歌。
教師出示其他通過“折、畫、捏”的作品,請幼兒創編詩歌。
附詩歌 :老師的手
老師的手,真巧!折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
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沖我直叫。
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師的手,真巧!做架飛機“嗖嗖嗖”——飛得高高。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圖畫的作用下,都能跟著一直完整地朗誦詩歌了,但其中我也發現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幼兒自己看圖說一說,并引導幼兒用較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在活動中我并沒有真正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表現在幼兒對整個圖畫有了自己的解讀后,我并沒有按照幼兒的意愿進行適當調整,還是回到了預設的活動設計中,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費了時間,還分散了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這使我感悟到教學的任何一個細節,都需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時刻關注孩子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老師的手》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含反思03-01
月亮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含反思05-07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搖籃》含反思01-15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出海》含反思12-11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大山》含反思05-08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拍花籮》含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