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

時間:2024-06-29 16:45:4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1

  設計意圖:

  孩子在秋天里是快樂的,有數不清的發現:形狀各異的秋葉、五顏六色的果實。經過孩子們的一系列觀察、種植及制作,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從此激發了幼兒積極探索、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此次活動是對“秋天的畫報”主題的`總結活動。利用秋天的自然物標本進行剪剪、切切、拼拼、帖帖等各種操作技能,選擇各種材料自由表現,大膽想象、創作秋天豐收的景象、田野的美景,感受秋天的豐富性。在活動中充分地體現了綜合性、主動性、創造性。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美麗的季節,感受秋天的豐富性。

  2、學習用剪、切、拼、貼等技能,會使用自然材料進行創造的愉快情感。

  3、體驗與同伴合作活動的樂趣。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設置秋葉、干果拼貼區,水果拼盤區三個區域環境。

  2、各種秋葉、各種果實適量,砧板、小刀、桌布、圓盤、牙簽、雙面膠、木膠、白紙、剪刀若干。

  3、游戲前幼兒洗凈雙手,圍上圍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1、讓幼兒自由觀察三個區域的環境,并說一說、議一議。

  2、把幼兒召集到老師身邊,老師:你們喜歡秋天嗎?為什么?(讓幼兒結合生活進經驗,選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動作,來表現對秋天的認識。)

  3、教師總結:蔡老師也喜歡美麗的秋天,因為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的禮物:五顏六色的果實、各種各樣的秋葉,她想讓我們用這些禮物做成秋的畫報,你們愿意嗎?我們用水果做拼盤、秋葉和果實做拼貼畫,老師用照相機拍下來去送給秋姑娘好嗎?

  (二)幼兒進行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1、由幼兒自由選擇區域,學會協商,選擇合作伙伴。(讓幼兒自己來選擇游戲材料和游戲區域,有利于幼兒運用原有經驗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來解問題,獲得有益的經驗,從而使幼兒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游戲中去。)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秋葉、果實的形狀顏色,并進行合理想象。(如:這片銀杏葉象什么?可以把它拼成什么圖案?)

 。ㄈ┱故咀约旱淖髌,分享成功的喜悅。

 。ㄓ變合嗷ソ榻B作品或向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老師一邊聽一邊拍照。這樣,不僅促進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也促進老師與幼兒情感交流。最后,師生共同與作品合影留念,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引導幼兒在日后的生活中觀察秋天的變化,看看秋天還能給人們帶來哪些驚喜,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樂于親近自然的情感。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馬、小狗、刺猬、蛇等動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2、模仿小動物不同的睡眠姿勢;掌握正確的睡眠方式(向右側臥)。

  3、激發幼兒進一步了解動物的愿望,愿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教師與幼兒一起搜集有關動物睡眠的資料或圖片;用搜集的資料圖片在活動區開設一個“小動物幼兒園”;

  故事課件、音樂磁帶、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重難點:

  知道小馬、小狗、刺猬、蛇等動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能模仿小動物不同的睡眠姿勢;掌握正確的睡眠方式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在《搖籃曲》的音樂聲中,一幅月亮婆婆伴著小動物睡眠的溫馨畫面展現在幼兒面前,然后以小猴子觀察其它小動物怎樣睡覺展開活動。

  二、欣賞探索

  1、教師和幼兒一起模仿小狗叫聲,播放小狗睡覺圖片,教師介紹小狗的生活習性,然后讓幼兒把耳朵貼在小桌子上,教師輕輕敲擊桌面。

  2、播放小馬睡覺的圖片,引導幼兒發現“小馬是站著睡覺的”。讓幼兒模仿小馬睡覺,發現這種睡覺方式不適合幼兒。

  3、播放小刺猬圖片,發現小刺猬縮成刺球睡覺,引導幼兒進行模仿發現這種睡覺姿勢也不適合我們,鼓勵幼兒進行大膽想象“它為什么要縮成刺球教師可給予幫助。“原來,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其它動物的傷害。”

  4、播放蛇睡覺圖片,發現蛇居然睜著眼睡覺。組織幼兒模仿,發現做不到。教師提供答案“因為蛇沒有眼瞼,所以眼睛合不上。

  5、播放完課件,提問幼兒“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是怎樣睡覺的?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睡姿?”

  三、想象體驗

  幼兒在感知動物的基本特征后,教師充分調動其對活動的積極參與性,表演游戲《狡猾的'狐貍》。教師扮演狐貍,幼兒戴上其它動物頭飾,聽音樂仿小動物的走路和叫聲。音樂一停,“小動物”馬上做睡覺動作,誰做錯了就要被拖進狐貍洞,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了不同動物的睡眠特征。

  四、引入生活

  在模仿了小動物睡眠的方式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討論:“這些睡眠方法適合我們嗎?”教師及時地把握教育的契機,引導幼兒互相交流“什么樣的睡眠方式才適合我們?”在教師的幫助下得出:正確的睡眠方式是向右側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通過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小猴子,以它看小動物睡覺為線索,有目的地引入具有情緒色彩的形象,如懶惰的小狗、聰明的小刺猬等,以引起幼兒對活動進行探索的興趣。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使幼兒對各種動物的睡眠有形象的認識,使其發揮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透徹。通過模仿小動物睡覺的姿勢,使幼兒不知不覺掌握正確的

  睡眠方法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3

  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小雞和小鴨》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充分展開合理想象,并大膽表達個人的見解,理解圖片的內容,并能完整、連貫地講述小雞和小鴨遇到哪些困難,及如何解決的過程,豐富相應詞匯:拎、灌,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并進行簡單的評價,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語言優秀《小雞和小鴨》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理解圖片的內容,并能完整、連貫地講述小雞和小鴨遇到哪些困難,及如何解決的過程,豐富相應詞匯:拎、灌。

  2、能充分展開合理想象,并大膽表達個人的見解。

  3、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并進行簡單的評價。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雞和小鴨

  2、小雞、小鴨、水桶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引發興趣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而且特別的故事,特別在哪呢?它不是由我來講的,是小朋友一起來講的。怎么來講這個故事呢?我這有一些圖片來幫助你們,小朋友要認真觀察、積極動腦筋,看看誰的故事講的很完整而且還很好聽!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圖片、并展開合理想象。

 。ㄒ唬┏鍪镜谝环鶊D片,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并展開充分且合理的想象。

  師:圖片上有誰?它們想要干什么?(引出人物和小水桶,并豐富詞匯:拎)。

 。ㄓ變赫归_充分想象,教師根據幼兒想象,自然引出故事發展的下一個情節:小雞和小鴨它們想過河)。

  師: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幫它們想想辦法。

  幼兒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幼兒思考簡單且有效的.方法。

 。ǘ┏鍪镜诙鶊D片,在觀察理解的基礎上,連貫講述第一、二幅圖片。

  師:小朋友都想出了很多辦法。聰明的小雞和小鴨也想到了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辦法是什么?(出示第二幅圖片)

  師:我現在想請一個小朋友把第一、第二幅圖連起來完整地講述,變成一個好聽的故事。

  請個別幼兒上前講述,要求其大聲講述,并請下面的幼兒認真傾聽,講述后,教師進行簡要評價,評價在于幼兒是否完整講述。

  (三)出示第三幅圖片,再次展開充分合理想象。

  師:“小雞和小鴨高高興興地來過河,它們邊說邊走,哎呀,發生了什么事?”

 。ǔ鍪镜谌鶊D片)

  師:“小鴨掉坑里了,它怎么樣了?小雞呢?它是什么表情?”

  師:“這個坑很深,小鴨怎么也爬不上了,這下可怎么辦了?小朋友快幫它們想想辦法?”

  幼兒展開想象,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合理有效的方法。

 。ㄋ模┏鍪镜谒、第五幅圖片,在觀察理解的基礎上,連貫講述第三、四、五幅圖片。

  師:“小雞也想出了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保ǔ鍪镜谒姆鶊D片)

  師:“小雞救上來后,小雞和小鴨怎么樣了?”(出示第五幅圖片)

  師:“我現在又要請一個小朋友把這三幅圖連起來完整地講述,再變成一個好聽的故事。”

  請個別幼兒講述,并請幼兒進行簡單評價,教師總結。

  三、幼兒結伴講述,嘗試完整、連貫講述五幅圖片。

  師:“我現在提高難度了,要小朋友把這五幅全部連起來講述,現在請小朋友先跟身邊的小伙伴說一說,要記住:要說得完整,用上我們剛才學的好聽的詞和句子,讓故事講的更好聽。”

  請個別幼兒進行講述,并請幼兒進行簡單評價,教師總結。

  四、遷移“完整、連貫講述的”講述經驗。

  用幼兒想出的方法替代原有的第二、第四幅圖,并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師:“剛才小朋友也想出了很多好辦法,現在我們把它也編到故事里面去,成為你們自己的故事,好不好?”(出示小圖片,改造原有的第二、四幅畫)。

  五、給故事取名字,結束活動。

  師:“我們一起給這個很特別的故事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不僅要好聽,而且最好讓別人聽到這個名字就能猜到這個故事可能講的是什么?”

  師:“回去把你們自己編的故事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由于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所致,社會行為經驗缺乏,思維具體形象,我班幼兒存在的表現有會和同伴交往合作,自私等。通過本次語言活動,來幫助幼兒建立社會經驗。我首先借助幼兒對小雞、小鴨基本特征的了解,采用了聽聲音猜動物和送禮物兩個環節激發了幼兒的參與興趣。

  本文擴展閱讀:小雞就是雞的幼崽,從雞蛋中孵化。小雞吃飼料及青菜、小蟲、碎米成長。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家雞源出 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家雞種。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4

  一、活動課題:

  萬能的小手(語言)

  二、活動目標:

  1、了解雙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2、在游戲中初步認識“打”、“拍”“拉”,體驗手的能干。

  3、增加幼兒的詞匯量,豐富幼兒語言,喜歡樂意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小手圖片展——小手做事的各種圖片。

  2、情景表演:大班哥哥姐姐打電話、拍球、拉繩子的情景。

  3、打電話、拍球、拉繩子的圖片與打、拍、拉的字寶寶。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引語:瞧!前面是什么?

  你們有嗎?那我們一起舉起我們的小手,來唱一唱:“我有一雙小小手”

  2、師生同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

  (二)欣賞圖片展

  1、自由欣賞圖片。

  教師:小手真能干,可以做很多事!瞧!那兒有個“小手真能干”的圖片展,不同課件都有對應的點數需求,下載課件需要點數,如果點數不足充值后,就可以下載了。想不想去呀?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手可以做什么事?(可以說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

  2、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拿的圖片。

  教師:你看到的小手可以做什么事?誰愿意勇敢地講給我們聽一聽。(請四五個幼兒交流)

  教師:小手真能干,可以做這么多的事,那現在看看小朋友的小手棒不棒?把手里的圖片輕輕放在椅子旁邊。

  (三)欣賞情景表演

  1、欣賞情景表演

  孩子的話:

  “小小手”

  “我的小手可以畫畫”

  “我的小手可以折衣服”

  “我的小手可以看書”

  “我的小手可以吃飯”

  “我的小手可以拿報紙”

  ……

  幼兒看得非常認真投入

  老師的話:

  一開始設置一個場景引導幼兒進入情境,用音樂活躍氣氛。

  通過欣賞圖片展幫助幼兒感知小手非常能干,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能調動幼兒的經驗同時給幼兒充分提供表達的時間,滿足其需要。

  以情景表演調動幼兒

  教師:今天我們這兒還來了幾位大班的哥哥姐姐,讓我們看看他們來干什么的?

  2、提問: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打電話——出示圖片——出示字“打”

  拍皮球——出示圖片——出示字“拍”

  拉繩子——出示圖片——出示字“拉”

  (1)咦!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秘密,這三個表示小手動作的字:打、拍、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請幼兒說一說)

  (2)噢!我明白了:小手真能干,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這些表示動作的漢字都有一個提手旁。

  (四)玩游戲:“打啞謎”

  1、講解游戲規則:現在我來看看小朋友的小手能不能干,來玩個游戲,我指著一個字寶寶,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用小手打打打,打打打”(拍、拉)

  2、幼兒游戲

  (五)游戲:“找朋友”

  1、講解游戲規則:還有游戲等你來玩呢!想玩嗎?小朋友椅子底下有兩張圖片,請看看圖片中小手做了什么動作,請你為她找家。先請一個小朋友來試一試。

  2、請幾個幼兒找一找。

  3、集體找。

  (六)延伸:

  圖片寶寶都找到相應的提手旁“打、拍、拉”字寶寶的家了,還有很多提手旁字寶寶噢!你們想不想也認識他們,那么請小朋友今天回家就去找一找,認一認,帶到我們幼兒園來說給我們聽一聽,我們看看,比比,誰找得多,認得多。

  “我看到一個姐姐在打電話呢”

  “我看到兩個哥哥在拍皮球呢”

  “我看到兩個姐姐在拉繩子”

  “旁邊的一樣,都是紅色的,長得也很像”

  提起幼兒的興趣與好奇心,能集中注意力觀看。

  根據幼兒的回答相應出示圖片與字寶寶,幫助幼兒感受這三個字寶寶,并能在自己的觀察中發現其中的秘密。

  通過系列游戲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把這幾個字寶寶的痕跡留在心里。

  延伸活動為下一次活動做好鋪墊。

  教后感:

  本次活動以游戲始終貫穿其中,幼兒的興趣濃厚,教師的語言感染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時刻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多給予幼兒表現表達的機會,提高其自信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游戲始終貫穿其中,幼兒的興趣濃厚,教師的語言感染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時刻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多給予幼兒表現表達的機會,提高其自信心。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5

  活動說明:

  在孩子們眼里,黑夜是一個暗淡而神秘的世界,它與恐懼、期待、溫暖、向往、依戀等多種情感體驗聯系在一起,孩子們經常會說:“黑夜好可怕呀!為什么要有黑夜呢?”他們有的還不敢獨自睡覺。為此,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這一系列活動,給黑色的夜幕點亮了一盞盞明亮的燈,以此消除孩子對黑夜的恐懼,體驗期待、向往等積極情感。

  準備:

  與幼兒共同尋找有關黑夜的各種資料(圖書、錄像、演示模型等),同時了解幼兒對黑夜的感受。

  活動一:黑夜為什么那么黑

  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黑夜的形成。

  2.引起幼兒探究黑夜的興趣。

  準備:

  1.天文望遠鏡。

  2.多媒體課件:黑夜。

  過程參考:

  1.討論:黑夜為什么那么黑?

  2.觀看多媒體課件:黑夜。

  3.用天文望遠鏡觀看黑夜中的星星并學習記錄。

  4.討論:黑夜里你怕什么?它真的很可怕嗎?

  活動二:我們不怕黑夜

  目標:

  1.表達自己對黑夜的認識。

  2.通過游戲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準備:

  1.在活動室內虛擬:黑夜城堡”。

  2.照明用的蠟燭、電筒等。

  3.錄音機。

  過程參考:

  1.請幼兒自由講述:我是怎樣度過黑夜的?

  2.根據幼兒講述的內容,討論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如:影子是怎么來的?世上有鬼嗎?

  3.啟發幼兒想辦法,共同幫助那些害怕黑夜的小朋友。

  4.游戲:黑夜城堡。鼓勵幼兒大膽地走過“黑夜城堡”迷宮,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5.游戲:踩氣球。鼓勵幼兒將畫有各種怪物的氣球踩破,進一步克服恐懼心理。

  6.活動后了解幼兒對黑夜的新感受。

  活動三:簿火晚會

  目標:

  1.參觀夜晚的街道、公園,感受黑夜的'寧靜。

  2.體驗在夜晚活動的獨特感受。

  準備:

  1.選擇一個比較安全的街道和公園。

  2.篝火晚會用具,如柴火等。

  過程參考:

  1.夜晚,全體幼兒在成人的陪伴下在街道、公園散步。

  2.傾聽夜晚的各種聲音。

  3.觀察在夜晚出來的人或動物,說說它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在夜晚出來。

  4.舉行篝火晚會,體驗在月光下載歌載舞的愉快情緒,消除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輪流交談的過程中,養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體驗談話的快樂。

  2、能仔細地觀察課件,看懂圖意,懂得如何愛鳥。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一套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談話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一只可愛的小鳥沒有了家,它多想有個溫暖的家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動物給它一個什么樣的家?

  2、播放課件,讀懂圖意。

  (1)、出示第一段

  小狗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2)、出示第二段

  梅花鹿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3)、出示第三段

  小兔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它對小鳥說些什么?小鳥見了會怎樣回答?

  (4)、討論:誰能留住小鳥,為什么?

  教師小結:大樹不僅能為小鳥擋風遮雨,給小鳥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而且還能讓小鳥自由飛翔。所以小朋友要愛護大樹,保護好小鳥的生活環境,留住小鳥。

  (5)、出示第四段

  從此以后,小鳥在這棵樹上快樂地生活下去……

  3、鼓勵幼兒和教師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

  4、輪流講述,體驗談話的快樂,F在請小朋友也來給小鳥設計一個家,你會送給小鳥一個什么樣的家?

  教學反思

  《留住小鳥》是一首兒歌,三段式,句型相似,改變了一下動物名稱,小動物為留住小鳥的想了各種辦法:小狗為留住小鳥,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小貓為留住小鳥,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都沒能留住小鳥,小鳥都撲扇著翅膀飛走了。而小兔為了留住小鳥,為它栽了一棵小樹苗,小樹苗慢慢地長大了,長出了許多綠葉,小鳥撲扇著翅膀留了下來。兒歌讓孩子們懂得了:樹是小鳥的家,有樹才能留住小鳥。

  本次活動目標一是讓幼兒能仔細地觀察課件,看懂圖意,懂得如何愛鳥。我借助了多媒體課件,遵從簡單、真實、自然、有效的教學原則,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從兒歌教學入手,孩子們看著課件,聽著兒歌,都知道“樹林是小鳥的家!蔽覀兌家獝圩o環境,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知道:栽樹成林,留住小鳥,保護環境。我覺得教育孩子保護環境,要從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入手,如: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洗手后及時關好水龍頭等等,讓幼兒從自身生活中內化學習,使他們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萌發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7

  活動一參觀野生動物園

  活動目標:

  1、了解野生動物們的生活狀態,知道大自然才是它們真正的家園。

  2、通過感受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初步萌生保護自然,愛護動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出發前物質準備和安全教育活動流程:出發前的要求——上海野生動物園參觀——參觀后的討論“動物們生活的快樂嗎?為什么?為什么要建造野生動物園?

  活動二語言活動小熊砍樹

  活動目標:

  1、在積極參與情景表演的基礎上理解兒歌內容,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大樹與小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

  2、體驗朋友之間友好相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成森林場景:幾棵立體的大樹、小草小花、幼兒坐在小樹樁上。

  2、胸飾:小鳥、小松鼠若干。

  3、老師佩帶松樹媽媽的胸飾,配班老師扮成小熊,手持斧子。

  活動過程:

  1、師帶幼兒在音樂聲中進入場景。教師扮松鼠媽媽,幼兒扮小松鼠和小鳥。

  2、利用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和兒歌的教育意義。

  3、學習兒歌

  4、創遍表演兒歌

  活動三環;顒印暗ろ旡Q”

  設計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地球是動物和人類共同的家園。這句一直被我們當做口號的口號,這些話聽起來相信很多人心里都別有一番滋味。因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實——獵殺動物、殘害動物、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事例屢見不鮮!在我們為那些不會說話的動物落淚、心碎的同時,更提醒了我們該為動物們做些什么?我們都知道孩子與動物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密感,他們喜歡親近動物,樂于了解動物。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則應廣泛地收集有關動物與環境、動物與人類相關內容的資料并深入研究,把其中思想感情的成份挖掘出來,結合幼兒實際,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目標,適時適度地通過情感教育,幫助幼兒懂得人與環境、與動物、植物和大地間的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與情感。出于這種思考,我設計了關于“丹頂鶴”的教育活動,以情感為主線在使幼兒在獲得有關丹頂鶴的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通過聽覺、視覺等感官對動物產生一種認識和感受,達到幼兒與動物建立情感的目的。并為激發環境保護意識奠定基礎!讓我們的孩子們更加熱愛自然、關愛動物!在這個教育活動中,我運用的網絡資源有:

  1、教師知識準備:丹頂鶴的相關資料

  2、活動中所用材料:《一個真實的故事》丹頂鶴圖片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丹頂鶴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知道它是國家珍稀動物。

  2、通過欣賞歌曲和故事,感受凄涼和悲傷,懂得動物是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它們。

  活動準備:音樂《一個真實的故事》、丹頂鶴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1、小朋友,今天請你們欣賞一首歌曲,仔細聽一聽,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覺?

  2、幼兒傾聽

  3、提問:有什么感覺?你聽到這首歌講了什么嗎?

  二、欣賞故事,了解丹頂鶴的外形與生活習性。

  1、原來這首歌里唱了一個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教師有感情的講述前半段)

  2、故事里有誰?(出示丹頂鶴的圖片)

  3、丹頂鶴長什么樣?美不美?美在哪里?(引導幼兒有序觀察)

  4、丹頂鶴是怎么生活的呢?(帶著問題在音樂的伴奏中傾聽故事的下一段)

  5、提問:丹頂鶴的爸爸媽媽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的?他們為什么趕走孩子?小丹頂鶴被趕走后怎樣了?它最喜歡做什么?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最后呢?

  三、教育幼兒要保護珍稀動物

  1、提問:小女孩為什么再也回不來了?你喜歡她嗎?為什么?

  2、我們應該怎眼保護丹頂鶴?如果我們不保護,將會怎樣?

  3、教師小結:丹頂鶴是珍貴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在丹頂鶴住的地區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去傷害它們,讓我們的大自然越來越美好。

  活動四實踐活動“喂小鳥”

  活動目標:

  1、通過喂食活動,探索了解小鳥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

  2、進一步建立幼兒與鳥類之間的親密關系,懂得關愛小鳥。

  活動準備:與幼兒討論小鳥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并請他們回家準備。

  活動流程:準備食物放在陽臺上喂小鳥——觀察幾天并做好記錄——總結鳥類喜歡的食物有哪些——鳥媽媽感謝小朋友。

  活動延伸:

  1、與家長聯系,在家中也請孩子自建“小鳥喂食處”,繼續觀察。

  2、在園內的大樹上掛上自己制作的鳥窩,請小鳥來安家。

  活動五語言故事《小猴進城》

  活動目標:

  1、能圍繞故事情節的發展,開展討論,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讓幼兒了解一些城市空氣凈化的初淺知識,并初步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大森林與城市的背景圖。

  2、插入教具一套。

  活動流程:創設情境,引出課題——>講述故事,啟發設問,討論——>完整欣賞故事——>遷移相關游戲:

  1、體育游戲:搭救丹頂鶴

  2、謎語:動物謎語

  3、音樂游戲:獅子王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以及昆蟲與植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運用各種美工材料制作昆蟲、體驗創作的樂趣。

  3、嘗試用不同方式表現對昆蟲的認知。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活動過程:

  1、提供筆、紗布、剪刀、膠水、枯樹葉、竹枝、布等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運用畫、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種方式制作各種昆蟲作品,如制作昆蟲頭飾、昆蟲玩具、昆蟲吊飾、昆蟲模型等作品,并進行展示。

  2、啟發幼兒通過各種形式了解昆蟲的家,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在活動室里為昆蟲建一個家,并把自制的昆蟲模型、玩具或昆蟲標本放入昆蟲的家。

  3、學習欣賞有關昆蟲的兒歌、故事、歌舞等文藝作品,讓幼兒進一步了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4、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組織幼兒討論;怎能樣把探究昆蟲的結果展示出來,與他人分享?激發幼兒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的愿望。

  5、請家長和別班的老師、小朋友們來參觀,鼓勵幼兒主動向老師小朋友們介紹自己的昆蟲作品,大膽為他們表演節目。

  活動反饋:

  1、通過主題活動《昆蟲》的開展,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了常見的昆蟲,知道了昆蟲的本領。了解了昆蟲的生長環境,體驗到了制作昆蟲標本的樂趣,他們具有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在活動中不僅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而且增長了知識,各個領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2、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家長幫我們收集了大量昆蟲的資料、圖片。他們利用節假日帶幼兒捕捉昆蟲,探索昆蟲的秘密,促使我們主題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

  活動反思:

  如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作為教育活動內容一直是老師的困惑,通過此次主題活動的生成過程讓我深深感到:教師一定要善于觀察幼兒,發現幼兒平常生活中的.真實需要與興奮點,在追隨幼兒的興奮點,生成教育活動內容時,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問題、需要、給以及時的應答與支持,這樣,才能為幼兒創造一個有利于幼兒主動探索,積極成長的環境,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百科: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熟悉了解國際象棋各棋子的分值,初步嘗試分值的換算。

  2、知道冬天不怕冷,體驗運動的快樂。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自制棋子一副,背景圖一副;沙包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誰來了:以“冬天來了,棋寶寶要開運動會”引出主題。

  誰第一個來參加?它得到了什么獎品?有幾只?你用什么方法數的?

  第二個參加的是誰?他得到了幾只蘋果?你用什么方法數的'?

  還有誰也來參加了?數一數他們各得到了幾個蘋果?

  二、拔河比賽:棋寶寶們今天要參加拔河比賽。

  比賽要求:參賽雙方的力氣要相當。

  第一次:白方派“馬”參加比賽,想一想黑方應派哪些棋子參加?

  (師請相應的棋子站到比賽場地,開始比賽)

  誰贏誰輸?為什么?怎樣讓它們雙方力氣相當?

  第二次:黑方派“車”參加比賽,白方請哪些棋子寶寶參加?想一想誰會贏?為什么?

 。◣熣埾鄳钠遄诱镜奖荣悎龅,開始比賽)

  三、扔沙包比賽:每位幼兒扮演一個棋子,分成黑白兩隊,進行比賽。

  沙包扔完后,進行分值的累加,扔到的分數多的一隊就是勝利者。

  活動反思:

  在這個游戲中,幼兒體驗了飛的感覺,也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同時幼兒們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養成了守規則好習慣,數學思維也得到了好的鍛煉和培養。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10

  主題總目標:

  1.獲取光與色的有關經驗,了解光和色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主題內容:

  學習活動:

  一、多彩的顏色

  1.七彩的風

  2.兔香蕉兔青草兔蘿卜

  3.耳朵上的.綠星

  4.鮮花送媽媽

  5.顏色大風吹

  二、會變的顏色

  1.綠色的世界

  2.親親綠色

  3.我想……

  4.藍寶寶黃寶寶

  5.顏色變變變

  三、光寶寶和顏色做游戲

  1.奇妙的七色光

  2.調皮的七色光

  3.多彩的泡泡

  4.七彩光和果娃娃

  5.光線寶寶該回家了

  運動活動:自拋自接球小兔找家摘蘋果大型運動器械

  游戲活動

  語言區:1.自制各色顏色小書2.有關顏色的圖畫書

  美工區:1.提供各色紙供幼兒折紙2.提供油泥土,工具,供幼兒塑型。

  益智區:1.提供色彩豐富的拼圖2.各色建構玩具供幼兒自由配色,造型。

  探索區:1.彩色陀螺,萬花筒。

  生活活動:學系鞋帶。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11

  活動一:豆豆大搜索

  活動目標:

  1、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常見和不常見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稱及外型特征。

  2、感受與父母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指導:

  1、發動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豆子以及豆子的圖片或資料。

  2、將幼兒搜集的有關豆子的資料全部布置在“小豆豆、大世界”的區角里,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或自由活動時間進去觀察、探索。

  活動二:玩豆豆

  活動目標:

  1、玩豆豆,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

  2、培養觀察力,大膽表述觀察的結果。

  活動準備:

  幼兒搜集來的各種豆子。

  活動過程:

  1、“今天豆豆家族聚會,我們也去參加吧!”帶幼兒走進活動室。

  2、引導幼兒說出豆子的名稱。提問:“這些豆豆,哪個是你帶來參加聚會的?你都認識哪些?它叫什么名字?”

  3、啟發幼兒利用豆子的基本特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玩豆豆。

  4、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法,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5、引導幼兒說說剛才是怎么玩的,發現了豆子的什么秘密。(引導幼兒說出豆子的特征)

  活動三:豆豆排隊

  活動目的:

  1、將搜集的豆子進行分類、排列,并做好記錄,進一步感知豆豆的基本特征。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豆豆(蠶豆、黃豆、紅豆各10粒)。

  2、鞋盒蓋子人手一個、記錄紙2份。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為什么不同豆豆用的數量一樣多,可排的隊伍不一樣長呢?”

  2、幼兒第一次探索,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樣的豆豆,排列的隊伍不一樣長。教師交代操作要求,隊伍要一個緊挨著一個,排好了數數有幾個,并做好記錄。

  3、讓幼兒講述結果:“為什么都是10個,隊伍會不一樣長呢?”(相同數量的豆豆,顆粒越小,排的.隊伍越短,顆粒越大,排的隊伍越長。)

  4、第二次探索,感知大小不一樣的豆豆,排列的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用其他種類的豆子再進行排隊比較。

  區域活動:

  制作標本:采集豆子的葉、花、果實和種子制成標本。

  豆豆畫:利用豆類的不同顏色,不同大小,大膽表現豆貼作品。

  分豆豆:用各種工具將混合在一起的豆豆分類放在器皿中,比一比,誰分得比較快,用什么方法分會快。

  豆豆樂器:用不同種類的豆豆或罐子制作樂器,探索為什么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用大小不同的豆子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用不同罐子發出聲音又會怎么樣?

  豆豆樂:以各種方式玩豆豆,體驗與豆豆接觸的感覺。

  加工豆漿:在老師協助下,將浸泡過的大豆放入豆漿機中,加工成豆漿,或者用石磨來制作。讓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大豆變豆漿的整個流程,并將豆漿煮熟后品嘗。

  活動四:豆豆變變變

  活動目的:

  1、了解大豆的一系列變化及用處,增強對事物變化的興趣。

  2、進一步觀察比較干濕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征,初步認識大豆的結構,發展感知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讓幼兒事先將大豆放在水中浸泡至漲大。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猜測、討論“豆豆會不會變,怎么變的”。

  2、觀察浸泡過的大豆,驗證自己的猜測。

  3、將浸泡過的大豆和干大豆作比較,說一說:“發現了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剝去浸泡過的大豆的種皮,觀察里面大豆的結構。

  5、在自然角觀察實驗,發現新的秘密。

  活動五:豆豆大宴

  活動目的:

  1、進一步了解豆豆的主要功能——可以食用。

  2、知道豆類食品營養豐富,培養常吃豆制品的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豆豆,如煮豆子、鹵豆子、炒豆子、爆豆子等等。

  豆制品,如豆芽、豆漿、豆腐干等等。

  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澳銈冎蓝棺佣加惺裁从茫靠梢栽趺闯阅?”

  2、嘗一嘗。幼兒品嘗各種各樣的豆子。

  3、說一說。讓幼兒說說各種各樣方式做出來的豆子味道如何,自己最喜歡哪種。

  4、請幼兒嘗一嘗豆漿等豆制品,激發幼兒探索豆制品制作過程的興趣。

  活動六:參觀豆腐作坊

  活動目的:

  1、觀察了解豆豆經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就產生不同的食物。

  2、增長社會實踐的經驗,學會與人交流。

  活動準備:

  聯系好一家豆腐作坊,并與作坊的老板做好一些知識性的準備。

  活動過程:

  1、提出參觀要求:安全要求和問題要求。

  2、參觀豆腐作坊,請工人介紹,了解豆子是通過什么樣的流程而制作出了不同的食品。

  3、幼兒向工人提問。

  4、幼兒小結自己的發現。

  5、幼兒觀看錄像,了解黃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活動七:豆豆本領大

  活動目的:

  1、幼兒與家長一起尋找豆類制品,進一步了解大豆對人類的貢獻。

  2、激發探索其他豆類植物的興趣。

  3、知道豆類食品營養豐富,培養愛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動準備:

  發動家長帶領幼兒一起尋找大豆制品,并在班內舉辦展覽會。

  活動過程:

  1、故事《小豆丁拜壽》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

  2、豆豆家族的成員可多了,你們可以告訴小豆丁豆豆家族里還有哪些成員嗎?

  3、現在,我們就去參觀一個豆制品展覽會,看看我們喜歡的豆寶寶在那里變成了什么。

  4、幼兒尋找大豆制品,引導幼兒說出相應的名稱,并互相交流。

  5、提問:你們在展覽會上看到了什么?是由哪種豆寶寶做成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豆制品的名稱、特征、用途等。

  6、提問:你們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豆豆能變成這么多好吃的食物呢?

  活動延伸:

  聽優美的音樂,幼兒吃豆漿、綠豆糕、豆腐干、鹵汁豆腐干,提醒幼兒吃好豆腐干后,將牙簽放在盆子里,擦干凈嘴巴。

  活動八:小豆子、大世界

  活動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豆類制品,能用多種形式將豆類制品分類。

  2、培養總結經驗的能力,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豆制品的圖片資料、幼兒參觀的錄像帶、紙張等。

  活動內容和指導:

  1、制作“豆豆棋”,引導幼兒將豆豆的生長過程制作成棋,鼓勵幼兒小組討論、合作。

  2、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成豆豆大家族的發展圖,把豆豆家族所有的制品用生命樹的形式表現出來。

  3、制作《大豆一家親》圖書。請幼兒相互合作將大豆制品繪畫下來,裝訂成冊,并且引導幼兒繼續觀察、尋找,發現了新的大豆制品,隨時為圖書增頁。

  活動反思: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各種各樣的種子成熟了,孩子們都被這些變化激起了強烈的好奇心。而通過本次活動,幼兒不僅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豆子,知道豆子可以制成好多吃的、用的東西。并通過給豆子排隊的探索,使幼兒感知數量、大小不同時,排列的隊伍會不一樣長,所用的豆子會不一樣多。最后讓幼兒自己制作豆豆樂器并給歌曲伴奏,讓幼兒的熱情得到進一步提高。

  這種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兒的學習,引導幼兒開展的探究活動符合《綱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數學與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12

  主題目標

  1、對身邊的科學現象感興趣,能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會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2、通過嘗試,感知和操作,積累一定的學習體驗,形成有關概念。

  3、感受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培養獨立性和創造性。

  4、感受兒歌中幽默風格帶來的.樂趣,學習有表情地朗讀兒歌。

  5、能用身體動作及聲音正確地表現音樂節奏。

  6、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話分析出它們所要的“o”各表示什么。

  7、會用拋接、身體碰、頭頂等方法來表現充氣彩球。

  8、學習按圖譜與同伴協作共同輪奏、齊奏樂曲。

  9、了解樂曲的結構以及流暢的音樂風格。

  主要活動安排

  科學:彈性

  科學:我的好幫手——奇妙的刷子

  科學:玩水

  科學:誰是水的好朋友

  科學:水溫知多少

  科學:輪子

  科學:水中的荷花

  美術:繪畫“我設計的大樓”

  美術:有趣的陀螺

  語言:顛倒歌

  語言:圓圓和方方

  語言:藍汽車

  語言:春天的電話

  音樂:打擊樂:工農兵聯合起來(一)

  音樂:打擊樂:工農兵聯合起來(二)

  音樂:小木匠

  音樂:水族館

  體育:接力快跑

  體育:小鯉魚跳龍門

  體育:飛舞的彩球

  數學:用數字表示數量

  數學:數物接龍

  數學:測量邊長

  綜合:小猴賣“0”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13

  活動列舉:

  科學活動:顏色娃娃變戲法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實驗,發現紅黃藍三原色兩兩結合后的變化。

  2、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操作過程及結果。

  活動準備:

  1、小圖片:小兔、小狗、熊貓、小羊;故事磁帶《兔姐姐的氣球商店》。

  2、蠟筆每組兩盒,實驗記錄表人手一份,教師用記錄表一份。

  3、調色盒人手一份,紅、黃、藍顏料每組兩份,棉簽人手一份,一次性小圓盤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幫助小兔解決煩惱導題

  1、故事:兔姐姐開了一個氣球商店,商店里的氣球只有紅黃藍三種顏色。有一天,小羊要買個紫色的氣球,兔姐姐看了看說:“對不起,沒有你要的氣球。”小羊很不高興地離開了。小狗要買一個綠色的氣球,小兔看了看說:“對不起,也沒有你要的氣球!毙」芬埠懿桓吲d地離開了。小熊要買一個橙色的氣球,小兔看了看說:“對不起,還是沒有你要的氣球!毙⌒芤埠懿桓吲d地離開了。兔姐姐心里很難過,她想:我要是有五顏六色的氣球,那該多好啊。你們有什么辦法幫幫兔姐姐嗎?

  2、鼓勵幼兒積極想辦法幫助兔姐姐。

  3、教師以兔姐姐的口吻感謝小朋友。

  (二)介紹紅、黃、藍三原色。師:看到兔姐姐遇到了困難,顏料娃娃也來幫忙了,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顏色娃娃來了?(紅、黃、藍)。兔姐姐一看,說“你們幫不了我的.忙,因為我已經有了紅氣球、黃氣球和藍氣球”。顏料娃娃說:“我的本領可大了,只要兩種顏料抱在一起,或者三種顏料抱在一起,就可以變出其它顏色。這樣,不就可以幫你了嗎?”你覺得如果黃色和蘭色手拉手抱在一起,會變出一種什么顏色呢?以“小兔”和“顏料娃娃”的對話情節,讓幼兒了解調色方法,為之后的調色作鋪墊;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變出的顏色,為下面的記錄猜測結果作準備。

  (三)鼓勵幼兒大膽猜測顏色娃娃變戲法的結果。

  1、介紹記錄表。

  2、把自己猜測的結果用同種顏色的蠟筆畫在相應的格子里。

  3、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猜測結果。

 。ㄋ模⿲嶒炗涗。師:這些顏色抱在一起到底會變出什么顏色呢?你們想不想試試?

  1、教師示范調顏料。

  2、幼兒動手調顏料。

  3、交流:請你把變出來的顏色告訴好朋友。

  4、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過程及結果。

  5、指導幼兒用調配出來的顏色幫兔姐姐畫出五顏六色的氣球。

  四、活動延伸

  1、欣賞兒歌:色彩謠。

  2、活動區內繼續做實驗(按不同的比例變顏色,發現顏色的不同變化)。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14

  設計思路:

  在《交通工具》主題教學的圖片展示過程中,有幼兒對圖片中馬路上的車輛上的數字牌子產生好奇:車子的前后方為什么要寫數字?牌子的顏色為什么不一樣?有什么用處?發現幼兒的這個學習動機,于是生成了以車牌號碼為教學內容的子課題《有趣的車牌號碼》。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汽車的車牌號碼,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區別本地和外地的車牌號碼,發展幼兒的觀察辯別能力。

  3、學習運用材料進行車牌號碼制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家中的各種車牌號碼。

  2、各種常見車型的車牌號碼實物

  3、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放大)。

  4、(6*25)CMM長方形萬通板若干(藍色和黃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卡片,在老師16周歲后它就一直跟著我,而且幫了老師很多忙,請你們猜猜它是什么?(出示身份證復印件)

  二、介紹本地和外地的車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它們的異同點:

  T:本地的車牌:閩E7A789、閩E7B456、泰臨357.3228等

  T:外地的車牌:瓊E4A122、閩A9B225、閩C3A356等。

  三、介紹本地常見的幾種車型的號牌:

  A、摩托車的號牌:閩E7A894、閩E7B235等(黃底黑字)

  B、小汽車的號牌:閩E7B123、閩E7L564等(藍底白字)

  C、特殊車的號牌:閩E412警(白底黑字、紅色警字---警車)、閩E7A121(黑底白字—外商專用車)等。

  四、布置背景墻:

  師生共同把這些車牌布置在相應的車型背景墻上,為下一次主題活動創設相適應的教育環境。

  五、組織幼兒討論:

  背景墻上的車牌號碼哪些是你見過的?你們家的車片號碼是哪個?你還見過不一樣的'車牌號嗎?

  六、分組活動:

  第一組:提供各種本地和外地車牌的號碼的列表,引導幼兒在本地車牌號碼上貼上五角星。

  第二組:提供摩托車和小汽車的車牌號碼的列表,引導幼兒涂上相應的底色(摩托車是黃底、汽車是藍底)。

  第三組:提供各種車牌號碼的條形卡,引導幼兒把其中最大的數字和最小的數字用紅、綠兩色涂出來。

  第四組:提供卡紙(黃色、藍色)、水彩筆,指導幼兒進行車牌設計。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的能力不僅在于認知上的發展,而且對于合作交流時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顒又,我設計2次讓孩子進行合作,商量。第一次嘗試用數字排列組合時,大部份孩子能互相合作,共同負責把任務完成。在老師總結尋找規律時,我請幼兒充分互討論后,給出答案,體現了生生互動的原則?赡茉诘谝粋目標與第二個目標的鏈接上有點牽強。第二次的操作由于覺得時間長了,另外對于我們班現有基礎的小朋友來說,還有點難于是進行調整,師生共同總結尋找4個數字的多種排列組合。

  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覺得這次活動的重點應該落實在完成目標2上,讓小朋友通過操作實踐來探索3、4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為了使內容變得豐富一些,我就在開始部分把科常和語言也整合進去了,開始說說汽車特別的部份,可能占用時間過于長了,整節活動的時間有點拖沓。繼而活動的重點有點分散。

  另外我對幼兒的生活經驗的了解也不夠深入,以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車牌,因此有這方面的經驗,但從這次活動的情況看,其實他們這方面的經驗幾乎是極少的。因此,這個活動前,其實可以豐富小朋友的這些經驗,把開始部分的內容變成一個活動來開展,接著讓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車牌,有了前期的準備以后,小朋友對車牌數字變化的興趣就會很高,能掌握車牌號碼的數字排列變化。

  活動結束后,教研組里也開展了評課活動,通過活動,我知道了自己在活動設計和開展過程中的一些不足。如有時忘記對小朋友的回答加以總結,對車的品牌和車牌號由于沒有明確概括,使小朋友對這兩個概念有些混淆。總的來說,通過這一活動,小朋友對車牌的組合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學習了3、4個數的多種排列組合方法,使自己原有的經驗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15

  活動要求:

  1、了解火鍋的由來。

  2、知道冬季人們的飲食習慣,感受吃火鍋的樂趣。

  3、能和同伴分享自己帶來的'食物。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吃火鍋的有關食品帶到幼兒園來。

  2、火鍋、爐子各4個、碗、湯勺人手一副。

  活動指導:

  1、師介紹火鍋的由來、種類等等,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食物。

  3、討論:回憶自己吃火鍋的經驗,談談吃火鍋要注意什么?

  4、分組活動: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共同分享吃火鍋的樂趣。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吃火鍋的感受。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很適宜在冬天里開展,能體驗吃火鍋給人們暖和的感覺,特別能體現熱熱鬧鬧的情感;顒又,孩子們親自操作讓他們能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并在游玩中樂意說一說數一數,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能力,在與同伴一起游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相關文章:

樹的主題幼兒園中班教案01-08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12-18

幼兒園中班主題課教案08-29

幼兒園中班冬天的小路主題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薦】03-15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精】03-15

【熱】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03-15

【熱門】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03-10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推薦】03-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系列在线 | 在线精品国产大象香蕉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婷婷 | 日韩中字幕波波 | 亚洲第一影院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