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

時間:2024-06-26 12:50:3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薦】幼兒園蠶寶寶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蠶寶寶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薦】幼兒園蠶寶寶教案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雙手肘著地一起用力向前向前爬行。

  2、探索布袋的多種玩法,記載爬行中抓緊袋口不使其掉下的方法。

  3、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增強體質。

  活動準備:

  1、環境的布置。

  2、了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蝴蝶"的過程。

  3、布袋人手一只。

  4、《活力小葵花》伴奏帶。

  5、桑葉若干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播放《活力小葵花》伴奏帶)

  師:外面的空氣真不錯,讓我們跟著音樂來做做運動吧!

  師:運動了一下,感覺身體靈活多了!

  2、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

  師:咦,小朋友,你們看,那邊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讓我們一起去玩一玩吧!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ü膭钣變禾剿鞑煌耐娣,如:爬、鉆、斗牛、拎起袋子甩一甩、睡在上面、在上面打滾……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并注意觀察幼兒玩袋的情況。)

  3、"蠶寶寶"游戲

 。1)師:小朋友們想到了很多種玩法,玩的真不錯,現在讓我們鉆進布袋,把自己變成一只蠶寶寶吧!來,變——變——變!

 。ń處煟合扔媚_套進布袋,然后往上拉到肩膀上,再用雙手捏緊袋口。)

  師:你們知道蠶寶寶是怎么走路的嗎?(先看教師學蠶寶寶爬,然后教師鉆出布袋向幼兒清晰的示范身體是怎樣在布袋里動的。)

  師:小朋友看好,就這樣雙手捏緊袋口,雙手肘著地一起用力向前移動身體,同時雙腿在手臂和身體的帶動下彎曲——放平——彎曲——放平——喏,就這樣向前爬。

 。ê茫旅嫘∨笥岩黄鹪囋嚢!小朋友學蠶寶寶爬,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師:咦,為什么有的蠶寶寶的外衣掉了呢?

  師:看,這只蠶寶寶爬的真好,我們來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教師再次帶領幼兒觀察,要求幼兒抓緊袋口,規范爬的動作。)

  師:再試試看!

 。2)模仿"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蝴蝶"。師:蠶寶寶們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那邊有桑葉,我們爬過去吃吧!

  師:哦,這邊的桑葉吃完了,那邊還有,我們再爬到那邊去吃吧。ㄒ晻r間和幼兒的`體能變換不同的方向。)

  師:讓我來摸一摸,喲!蠶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啊!咦?我好象聽到有蠶寶寶在吐絲了。

  師:蠶寶寶吐了這么多的絲,做了繭子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請小朋友把頭也躲到布袋里面。)

  師:蠶寶寶在繭里面睡著了(此時讓幼兒休息一小會兒,教師邊唱催眠曲,邊摸拍幼兒。)過了一段時間蠶寶寶變成了蛹,蛹在繭里滾來滾去,滾來滾去,變成了蝴蝶,蝴蝶終于咬破繭,飛了出來,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飛出來了。(模仿蝴蝶的動作四散跑)

 。3)師:剛才小朋友都從蠶寶寶變成了蝴蝶,學的可真像!布袋子呀真好玩,下面我們把自己的布袋拿過來變成一個小地毯,我們坐在上面放松放松。(伸伸腿、捏捏手、捶捶背——)

  4、整理活動:布袋魔術

  師:好,我們用布袋再來變個魔術吧!我們先把它從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將布袋豎向對折),然后變成一個矮子(再將小布袋橫向對折),然后再變得矮一點,成一個小矮人(再將布袋橫向對折,此時,布袋已經被折疊好),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弥即叱鰣鐾,活動結束)(幼兒進教室后,教師提醒幼兒用肥皂流水洗手。)活動反思:本活動以游戲為基本形式,通過體育游戲,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進一步了解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整個活動的效果是不錯的,能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就連平時不愛參加活動的幼兒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這次的活動中來。幼兒不僅從中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而且發展了身體動作及肢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了合作意識。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 套著布袋模仿蠶寶寶的活動,學習弓身爬、直身爬和團身滾2。 鍛煉動作的靈活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3。 感受模仿游戲和體育活動的愉快。

  二、教學準備:

  布袋每人一個;掛有"桑葉"的皮筋四根;作為獎勵物品的.小亮片,舒緩、激烈的音樂各一段,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熱身運動1。放音樂,引導幼兒做身體模仿動作頭部——上肢——腰部——全身(蹲起或伸展)——團身滾——放松2。教師提醒幼兒找個空位置,重點進行伸展和團身的準備動作

 。ǘ﹦幼骶毩

  1。 引導幼兒模仿蠶寶寶走路請個別幼兒模仿蠶爬的動作,引出兩種不同的爬弓身爬、直身爬。

  2。練習兩種爬的動作,

 、僬垈別幼兒示范一下動作,找到需要的動作幼兒練習(弓身爬或直身爬),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練習一次

  ②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爬練習一次三)游戲:蠶寶寶在長大

  1。蠶寶寶第一次長大教師引導幼兒用一種爬的方法爬過四條"桑葉"林。

  2。 蠶寶寶第二次長大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爬,

  3。 蠶寶寶第三次長大

 、 降低四條"桑葉林"的高度,引導幼兒練習直身爬。

  4。 蠶寶寶第四次長大引導幼兒再次練習直身爬。(放歡快的音樂)

  5。練習團身滾

 、 引導幼兒把身體蹲下,躲到布袋里。

  ② 在不同的三個方向發出聲音,幼兒練習團身滾。

 。ㄋ模┙Y束:放松運動

  1。引導幼兒從布袋中鉆出來。

  2。引導幼兒用布袋來當翅膀。

  3。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飛的動作,放松身體。

  4。帶領幼兒出活動室。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蜜蜂和蠶寶寶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用途,認識它們對人類的貢獻。

  2、進一步鍛煉幼兒的觀察、理解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小動物的觀察興趣和熱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蜜蜂;蠶;蠶出繭。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

  一生勤勞忙,專去百花鄉,回來獻一物,香甜勝過糖。(蜜蜂)

  一個姑娘真可愛,專把樹葉當飯菜。辛勤吐絲獻終身,織成絲綢做穿戴。(蠶)

  二、活動展開

  1、了解蜜蜂和蠶的外形特征。

 。1)你在那里見過小蜜蜂和蠶寶寶?它們長的什么樣子?

 。2)出示蜜蜂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蜜蜂的頭上長著什么?

  身旁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

  腹部末端有一根什么,有什么有途?

 。3)出示蠶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蠶的頭部有什么?

  身體什么顏色?身上有什么?(許多節),

  身下有什么?

  小結蜜蜂和蠶的外形特征,知道它們都是昆蟲。

  2、了解蜜蜂和蠶的`生活習性。

  引導幼兒討論:

 。1)蜜蜂和蠶每天都在忙什么?蜜蜂采花粉干什么?

 。ú苫ǚ、釀蜜)

  (2)出示蠶繭圖片

  蠶怎樣吐絲?成繭后蠶跑到哪里去了?

 。ǔ墒斓男Q能吐絲)

  3、小結蜜蜂和蠶的生活習性。

  4、提問:你喜歡蜜蜂和蠶嗎?為什么?

  出示絲織品,王漿、蜂蜜等,了解蜜蜂和蠶對人類的貢獻,教育幼兒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

  三、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圖書中尋找、了解有關蜜蜂和蠶的小知識。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4

  活動目標:

  1、細致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了解蠶寶寶的生活習性。

  2、嘗試運用漸變色繪畫,充分發揮想象,大膽創作一群正在游戲的彩色寶寶。

  3、體驗繪畫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習性。掌握漸變色的涂色方法。

  活動準備:

  1、蠶寶寶圖片

  2、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并說一說。

  老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誰知道?

  講解蠶寶寶的由來以及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它們喜歡吃什么?

  二、細致觀察蠶寶寶的圖片

  觀察蠶寶寶的外形特征,并說一說。

  老師:蠶寶寶是什么顏色的?身體有什么特點?頭部是什么樣子的?中間呢?

  有沒有尾巴?有沒有腳?和我們常見的毛毛蟲像嗎?

  了解蠶寶寶的習性。

  老師:蠶寶寶喜歡吃什么?它們怎樣走路的?她們會睡覺嗎?

  進一步討論怎樣繪畫蠶寶寶。

  三、出示幼兒用書,欣賞蠶寶寶的圖畫。

  欣賞幼兒用書里面《正在交談的彩色寶寶》和《快樂的蠶寶寶》

  老師:引導幼兒說說畫面里蠶寶寶的身體是什么顏色?用顏色有些什么特點

  盡量在繪畫中用近似色,比如淺藍+天藍金黃+橘黃……

  老師示范近似色的涂色步驟。

  四、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毛線蘸顏料拖畫弧線,表現蠶寶寶美麗的蠶繭。

  2.感受毛線拖畫活動的樂趣。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案例背景:

  小班的孩子還沒有什么繪畫的技巧,甚至個別的孩子還不太愿意拿蠟筆或水彩筆作畫,但是他們對于鮮艷的色彩比較感興趣,于是我想通過玩色活動來培養孩子們對于美術活動的興趣。毛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材料,于是我把兩者結合設計成一個小班玩色:毛線拖畫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用毛線蘸色進行畫圈。

  活動難點:

  用手腕帶動毛線進行重復畫彩色圈圈。

  活動準備:

  毛線若干,示范畫;紅、黃、綠,三種顏料;5個顏料盤;濕抹布5條;蠶寶寶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蠶寶寶圖片,提問:這是什么?蠶寶寶要睡覺了我們給它畫一個漂亮的房子吧!

  二、教師示范講解

  1.出示范例,讓幼兒猜猜這畫是怎樣畫出來的,上面都有哪些顏色。

  2.老師示范講解拖畫方法:用毛線的一端蘸色,輕輕提取,在白紙上隨意涂畫。再取另一根毛線蘸另一種

  顏色繼續涂畫。有一點要注意,一根毛線只能蘸一種顏色,同一種顏料上的毛線小朋友可以輪流使用。

  3.幼兒徒手跟著老師掌握拖畫技巧。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幼兒學習毛線拖畫。

  2.老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幼兒拖畫。提醒幼兒蘸色時不要把整根毛線都放到調色盤里,而應留出干凈的一端。用完后把干凈的一端拖在外面,而蘸了色的.一端放進調色盤的同色顏料上。

  3.指導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說說自己蘸的是什么顏色,以鞏固幼兒對顏色的認識。

  四、展評作品

  作品評比,表揚繪畫顏色鮮艷的幼兒和有進步的幼兒。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6

  活動目標:

  1、模仿蠶寶寶的爬行動作,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協調性,促進幼兒感 知運動能力的發展。

  2、在蠶寶寶的自身運動中了解蠶一生的變化。

  3、在體育活動中感受、體驗運動的快樂;顒訙蕚洌翰即21只、彩色絲帶若干、錄音機、磁帶、安排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來活動活動!

  2、集中討論: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3、集體找春天。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4、學習蠶爬。

 。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

  師:“小腿縮一縮,屁股撅一撅,小手撐一撐,身體往前趴!

 。2)幼兒集體練習。

 。3)個別示范。

  師:我發現,有一只蠶寶寶爬的.特別棒!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爬的!

 。4)幼兒再次練習。

  5、采桑葉。(設置難易不同的四條路徑供幼兒選擇)師:蠶寶寶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這兒有四棵桑樹,大家仔細看看這幾條路有什么不同?

 。ㄓ變喊l現:這四條路有的長、有的短,長的路爬起來困難一些;短的路爬起來容易一些。)

  師:大家考慮一下,你想去哪棵樹采桑葉吃?

  想好了嗎?出發吧!

  6、吃桑葉。師:桑葉真香!快坐下來吃點桑葉,休息一下吧!

  7、蠶吐絲。師:蠶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咦!我好象看到有蠶寶寶開始吐絲了。

  8、蠶結繭、羽化成飛蛾。師:蠶寶寶吐了許多的絲,把自己包在里面,結成了一個繭。它在繭里變成了蛹,滾過來,滾過去,最后變成飛蛾飛了出來。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7

  主題由來:

  春天到了,植物都開始生長,各種小動物也都活動起來了,尤其是當有的孩子從家帶來了蠶子后,孩子們對探索生命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因此,生成此活動。

  活動目標

  問題板塊

  主題壁報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家園合作

  資源利用

  1、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提高幼兒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熱愛生命,喜歡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加深對昆蟲、卵生等小動物生活習性的了解。

  幼兒提問:

  1、幼兒對蠶子提問“老師這個小黑點怎么越來越黑呀?”

  2、“蠶寶寶吃什么呀?”

  3、“蠶寶寶死了嗎?”

  4、“蠶寶寶怎么不吃東西了?”

  5、“蠶寶寶變成了什么樣子?”

  6、“蠶子怎么來?”

  教師引導:

  1、帶領幼兒仔細觀察。

  2、鼓勵幼兒用各種樹葉喂蠶寶寶,看看它們到底吃什么。

  3、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物品,鼓勵幼兒去嘗試、探索。

  布置季節主題墻飾《春天來了》在墻飾上布置孩子們觀察蠶寶寶變化的過程的記錄。

  圖書區:

  提供各種昆蟲生長過程及生活習性的圖片、書籍。

  建筑區:

  鼓勵幼兒為蠶寶寶蓋房子、建公園、花壇。

  巧手區:

  為幼兒提供毛線、橡皮泥、豆類、剪刀、白紙、彩筆等多種材料讓幼兒制作各種昆蟲。

  自然角:

  提供活的小動物、昆蟲標本,各種食物,蠶子,觀察記錄本等物品,鼓勵幼兒觀察。

  1、感謝家長為幼兒買的小動物帶到幼兒園來,讓幼兒觀察。

  2、帶領幼兒認識桑葉,有可能的采集

  1、家長資源:在家里和孩子一起養蠶。

  2、社區資源:為蠶寶寶采桑葉。

  3、網絡資料:利用互聯網下載有關昆蟲生長過程、生活習性的圖片、資料。

  活動網絡圖

  主要活動:

  1、蠶寶寶的出生

  2、可口的飯菜

  3、它死了嗎

  1、蠶寶寶當媽媽了

  活動一:蠶寶寶的出生

  活動目標:

  1、通過喂養、觀察蠶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通過對蠶子的觀察,初步認識蠶在小時侯的樣子。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蠶子、有關書籍、圖片,教師事先了解有關知識,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培養幼兒探索欲望,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2、了解蠶的出生,引申到對大部分昆蟲的了解。

  一、觀察蠶寶寶

 。ㄒ唬┱故居變簭募規淼男Q子。

 。ǘ┯變河^察蠶子是什么樣子的。

  (三)為什么蠶子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

 。ㄋ模┰谛Q子旁邊的小黑點是什么東西?

  二、對蠶寶寶的情況連續觀察。

 。ㄒ唬┙處熃榻B這是蠶寶寶,蠶寶寶是什么樣子的。

  (二)教師出示蠶小時侯樣子的圖片。

 。ㄈ┮龑в變簩πQ要連續觀察。

  幼兒對了解蠶的興趣很高,教師介紹的過程都很認真的聽。希望通過長期的觀察,培養幼兒做事的堅持性持久性。

  活動二:可口的飯菜

  活動目標:1、練習幼兒自己動手,探索實驗的意識。

  2、通過自己動手實驗,知道蠶吃桑葉、絲瓜葉等。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小蠶、各種蔬菜葉、樹葉洗干凈,裝小蠶的容器。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培養幼兒探索的意識。

  2、初步了解蠶的生活習性。

  一、蠶吃什么?

 。ㄒ唬┮龑в變喊l現自己每天都吃飯,小蠶吃什么?

 。ǘ┯變合胂胄Q都有可能吃什么?

 。ㄈ橛變簻蕚涓鞣N蔬菜葉、樹葉,讓幼兒做實驗。

  (四)通過實驗讓幼兒總結出蠶吃桑葉、絲瓜葉、油麥菜等嫩葉。

 。ㄎ澹┓謩e做實驗把小蠶分成幾份,喂不同的葉子。

  二、小蠶最愛吃什么?

 。ㄒ唬┮龑в變好刻煳剐⌒Q,記錄小蠶吃食的情況。

 。ǘ┱堄變嚎偨Y出小蠶最愛吃的是什么。

  (三)幼兒總結出小蠶最愛吃的是桑葉。

  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對蠶的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蠶愛吃什么,并且有了每天照顧小蠶,給小蠶喂食的意識,活動三:它死了嗎

  活動目標:

  1、通過連續觀察,提高幼兒做事的持久性與觀察能力。

  2、通過幼兒觀察到的蠶退皮的現象,進行知識介紹,加深對蠶的生長過程的了解。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長大一些的小蠶,桑葉,正在蛻皮的小蠶,有關圖片。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對感興趣的事物的持久性。

  2.加深對蠶的生長過程的了解。

  一、小蠶不動了

  (一)幼兒在喂食的時候發有的小蠶也不吃也不動,幼兒很著急。

 。ǘ┙處熛蛴變航榻B蠶的蛻皮現象,這是蠶生長過程的一種現象,蠶一生一共要蛻四次皮。

  (三)請幼兒在養蠶的盒中找一找,有沒有蠶蛻下來的皮。

  二、小蠶要長大

 。ㄒ唬┬⌒Q在蛻過皮之后會長大,會吐絲,會結繭。

 。ǘ┱堄變鹤屑氂^察小蠶的變化。

  幼兒可以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努力的尋找答案,證明幼兒的探索意識已有了較大的提高。教師要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給幼兒探索的空間。

  活動四:

  蠶寶寶當媽媽了

  活動目標:

  1、通過長時間的觀察了解,幼兒對蠶的各種形態有較全面的了解。

  2、教師對蠶的生長過程的總結,提升幼兒對蠶的認識。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

  1、正在吐絲、結繭、變蛾的蠶。

  2、桑葉、觀察記錄本。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培養幼兒持續觀察的能力。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模仿蠶寶寶爬行的各種動作,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積極嘗試利用布袋開展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自我調節、克服困難的'態度和能力。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跳袋與幼兒人數相同、小樹、樹葉、籮筐。

  2、知識準備:幼兒已初步了解蠶蛻變的過程。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在老師的帶領下,幼兒聽音樂做準備運動。

  2、自由探索活動。

  ①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蠶寶寶有哪些本領?你們知道蠶寶寶是怎么爬行的?”。

  ②幼兒自由探索蠶寶寶爬行動作,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分享。

 、僬埗嗝變貉菔静煌瑒幼,全體幼兒相互交流學習。

 、趲熌7聜別幼兒爬行動作。

 、墼俅畏稚⒕毩暸佬袆幼鳌

  4、游戲《可愛的蠶寶寶》

 、俳榻B游戲場地及玩法:“學蠶寶寶爬行的動作到樹林里吃桑葉。”。

 、谔岢鲇螒蛞蟆

  5、活動結束。

 、僖龑в變簩W蠶吐絲,變蛹成蠶蛾。

 、谠谝魳分,師幼學飛蛾起舞愉快地離開場地。

  活動延伸:

  幼兒帶著蠶卵回家飼養。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游戲為基本形式,通過體育游戲,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進一步了解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整個活動的效果是不錯的,能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就連平時不愛參加活動的幼兒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這次的活動中來。幼兒不僅從中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而且發展了身體動作及肢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了合作意識。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9

  小班春天主題教案:可愛的蠶寶寶

  教材說明:

  本教學設計資料適用于幼兒園小班特色教育科目,主要用途為提升學生日常聽、說、讀、寫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口語交際及表達技巧,獲得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而促進全面發展和提高。內容已根據教材主題進行配套式編寫,可直接修改調整或者打印成為紙質版本進行教學使用。

  主題由來:

  春天到了,植物都開始生長,各種小動物也都活動起來了,尤其是當有的孩子從家帶來了蠶子后,孩子們對探索生命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因此,生成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提高幼兒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熱愛生命,喜歡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加深對昆蟲、卵生等小動物生活習性的了解。問題板塊

  幼兒提問:

  1、幼兒對蠶子提問老師這個小黑點怎么越來越黑呀?

  2、“蠶寶寶吃什么呀?”

  3、“蠶寶寶死了嗎?”

  4、“蠶寶寶怎么不吃東西了?”

  5、“蠶寶寶變成了什么樣子?”

  6、“蠶子怎么來?”主題壁報教師引導:

  教學設計:

  1、帶領幼兒仔細觀察。

  2、鼓勵幼兒用各種樹葉喂蠶寶寶,看看它們到底吃什么。

  3、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物品,鼓勵幼兒去嘗試、探索。布置季節主題墻飾《春天來了》在墻飾上布置孩子們觀察蠶寶寶變化的過程的記錄。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圖書區:

  提供各種昆蟲生長過程及生活習性的圖片、書籍。

  建筑區:

  鼓勵幼兒為蠶寶寶蓋房子、建公園、花壇。巧手區:

  為幼兒提供毛線、橡皮泥、豆類、剪刀、白紙、彩筆等

  多種材料讓幼兒制作各種昆蟲。自然角:

  提供活的小動物、昆蟲標本,各種食物,蠶子,觀察記錄本等物品,鼓勵幼兒觀察。家園合作。

  1、感謝家長為幼兒買的小動物帶到幼兒園來,讓幼兒觀察。

  2、帶領幼兒認識桑葉,有可能的米集資源利用

  3、家長資源:在家里和孩子起養蠶。

  4、社區資源:為蠶寶寶采桑葉。

  5、網絡資料:利用互聯網下載有關昆蟲生長過程、生活習性的圖片、資料。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0

  活動目標:

  1、體驗交流的樂趣,愿意將自己尋找蠶寶寶的樂趣與朋友分享。

  2、養成幼兒傾聽的習慣,接納同伴的經驗。

  3、感知尋找蠶寶寶的樂趣,體驗發現的快樂,喜歡將自己的圖書與朋友分享。

  4、觀察事物的變化與發展,學習制作圖書的方法。

  活動準備:

  白紙(8開)、剪刀、水彩筆每人一份;教師做好的圖書半成品每桌一本。

  活動過程:

  1、有一天我們到后花園去找了4個地方找蠶寶寶,小朋友們有的先到草地上找,有的到桑樹上去找……你們想不想把它作成一本書,講給爸爸媽媽聽呀?

  2、首先請小朋友仔細地觀察,桌子上的書是怎樣做成的'?茨慕M的朋友先將它們做出來。

  3、幼兒自己將白紙通過折、剪的方法做成書。(教師指導)

  4。幼兒將自己尋找蠶寶寶的經歷畫下來做成一本書,與朋友和老師共同分享。(教師記錄幼兒的語言)

  活動反思:

  1、活動中需要老師不斷的提示,甚至手把手地教幼兒折和剪的方法,因此事先應該豐富幼兒折紙方面的技能。

  2、從這個活動看出幼兒的自主行為還不夠。

  大班社會情緒《失望我不怕》公開課視頻+原版PPT課件教案大班語言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優質課視頻蔣靜+配套PPT課件+教案+音樂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利用布袋探索與動物相關的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玩袋的樂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通過游戲“蠶寶寶長大了”,了解蠶——蛾的演變過程,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布袋若干、自制桑葉若干 、鈴鼓一個、錄音機、磁帶。

  2、知識準備:幼兒了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結繭——蠶變飛蛾”的過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聽音樂,練習身體的基本動作。

  2、介紹活動材料,激發活動的興趣。

  二、探索活動

  1、幼兒自由探索布袋的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玩袋的樂趣。

  2、在教師是指導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利用布袋的玩法。

 。1)單人用布袋模仿小動物。

 。2)兩人、三人、多人合作用布袋模仿小動物。

  3、對幼兒的表現做積極的評價。

  4、師幼共同回憶蠶的生長過程,稍做休息。

  三、游戲《蠶寶寶長大了》

  1、蠶吃桑葉——利用桑葉的不同位置,調節幼兒的活動量,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吃較遠的桑葉。

  2、蠶吐絲——幼兒慢慢將身體收縮,鉆入布袋中,可反復多次。

  3、蠶結繭——幼兒將身體完全鉆入布袋中,縮成一團,練習團身滾動。

  4、蠶變飛蛾——幼兒模仿飛蛾的`動作,四散跑。

  四、放松活動隨音樂做“蠶蛾飛”放松身體。

  活動結束

  將布袋放在活動區內,供幼兒進一步探索練習。

  教學反思:

  我班從4月中旬開始養蠶寶寶了,到現在蠶寶寶已經生長進入產卵階段。整個過程中,幼兒一直參與觀察、飼養,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今天的活動中,我首先和小朋友一起邊談話邊看PPT圖片,回憶蠶寶寶的一生。在看圖片時,同時豐富了很多關于蠶寶寶的知識,如:“蟻蠶”、“蠶蛹”、“休眠”、“蠶齡”、“昆蟲”等。有了圖片的幫助,幼兒能夠理解起來也較為容易。

  在此基礎上,幼兒給蠶寶寶的一生排序。給他們蠶寶寶的各生長階段的圖片和照片,幼兒將它們按照順序排序,5組幼兒排出5中形式,有長條形的,有圓形的,一組幼兒合作完成,很快都順利完成了,其中有兩組稍微有些錯誤,其他組完全正確。從排序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蠶蛾產下的卵→孵蠶→變蛹→化蛾,又將完成新一代的循環,這就是蠶的生活史。

  最后的下棋,幼兒最喜歡了。通過觀察,幼兒很快理解格子上所畫標記的含義:前進2步、后退2步、停止一次、回到起點。其中,幼兒又一次豐富了養蠶知識,如:蠶寶寶不喝水、不曬太陽等。幼兒分成男孩、女孩組,各派代表參與走棋、甩骰子,幾個回合下來女孩組勝利,她們歡呼雀躍,男孩失利,他們很不甘心。

  幼兒對棋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出示了空白的棋盤,請他們下次自己來畫標記,設計規則,活動結束。

  整個活動幼兒都能保持較高的注意力積極地參與,特別是排序和下棋,幼兒更是興奮,最大限度調動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動手能力。幼兒在看看說說、排排玩玩中,豐富鞏固了幼兒對蠶寶寶的知識,培養了幼兒對小動物的關愛之心,激發了幼兒對棋類游戲的興趣。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2

  教學目標:

  1、套著布袋模仿蠶寶寶的活動,學習弓身爬、直身爬和團身滾。

  2、鍛煉動作的靈活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3、感受模仿游戲和體育活動的愉快。

  教學準備:

  布袋每人一個,室內干凈的地板等。

  教學過程:

  1、教師提醒幼兒找個空位置,重點進行伸展和團身的準備動作

  2、引導幼兒模仿蠶寶寶走路、請個別幼兒模仿蠶爬的動作,引出兩種不同的爬弓身爬、直身爬。

  3、練習兩種爬的動作。

 、僬垈別幼兒示范一下動作,找到需要的動作幼兒練習(弓身爬或直身爬),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練習一次。

  ②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爬練習一次。

  3、班健康勇敢的蠶寶寶礁

  活動目標:

  1、通過側身滾動動和匍匐爬行,訓撂激幼兒的前庭平衡感。

  2、在有趣的布袋跳躍的技能練習中,強化前庭刺激。

  3、激發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不怕困難和相互協作的勇敢精神。

  活動重難點:

  重點:使幼兒掌握布袋跳躍的正確方法

  難點:跳起落下時應曲膝、前腳掌輕輕落地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飼養小蠶的經驗,收集量有關蠶的圖片、文字信息。

  2、戶外操場(干凈整潔,鋪設有草皮)

  3、布袋35個、自制小樹苗12株、自制桑樹葉若干片、彩帶4條、小筐6個、音樂、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運動3分鐘)

  寶寶們,(幼:哎)跟媽媽一起去去見嘍

  1、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手持布袋卷進行韻律操活動。

  2、準備布袋、打開布袋,做好游戲準備

  二、基本部分

  寶寶們來到草地上,這里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我么把它當作蠶床,跟媽媽一起活動活動、

  游戲一:蠶寶寶打滾

  模仿蠶寶寶在蠶床上打滾的動作,進行側身滾動訓練幼兒雙腿套在布袋里,雙手拉住袋子,身體平躺在地上,側身向前滾動。

  1、引導幼兒在模仿中探索出蠶寶寶的滾動方法,側身向前滾動1015米

  2、總結出好的方法并學習,全體幼兒返回滾動1015米。

  3、分兩組進行競賽,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向前滾動,最先到達的為獲勝隊,從中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

  游戲二:向前爬

  寶寶們,前面有一片桑樹林,媽媽帶你們摘桑葉吧、

  1、模仿蠶寶寶向前爬行的動作,進行匍匐爬行訓練、

  幼兒雙腿套在布袋里,一只手拉住布袋,一只手匍匐向前爬。在模仿中探索蠶寶寶爬行的動作,并以此為主進行示范,自由爬行練習、

  2、分組競賽,幼兒一個接著一個向前爬,減少幼兒等待時間,加強訓淋度。

  3、安靜活動

  家吃飽了,玩累了,我們休息一會兒吧、模仿蠶寶寶睡覺,組織安靜活動,播放輕柔音樂,教師觀察幼兒的訓練強度,為幼兒擦汗。

  游戲三:勇敢的蠶寶寶

  隨音樂舒展肢體,帶領蠶寶寶跳舞,進行雙腿套袋跳躍訓練、

  1、雙腿套在袋子里,雙手提住袋子口,雙腿曲膝向前跳躍。前腳掌先著地,雙腳輕輕落下。隨音樂節奏練習;

  2、幼兒相互之間拉緊布袋動作協調一致,自由結伴進行跳躍兩至三人一組。訓練幼兒動作協調性和合作精神

  3、采桑葉、增加動作難度和強度繼續練習跳躍、

  (1)在練習中幼兒探索出跳過小溝的正確方法。雙手抓住布袋兩側,走S型路線穿越樹林,屈膝縱身跳過小河溝,采桑葉。

  (2)分組進行,每組幼兒一個跟著一個進行練習。

  三、結束部分

  以蠶寶寶出繭變蛾為情景,組織放松活動,使幼兒在輕松愉快氛圍中結束活動。

  4、班礁可愛的蠶寶寶

  案例背景:

  圍繞“蝴蝶”的一系列活動中,有一位孩子說:“蝴蝶是蠶寶寶變的!薄澳切Q寶寶是什么樣的呢?”、“蝴蝶是怎么變出來的?”馬上有孩子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當時我沒有給予孩子正面的回答,而是給了家一個去“收集蠶寶寶”的建議。過了兩天,田田小朋友帶來了一盒蠶寶寶和一袋桑葉。孩子們立刻圍觀起來,唧唧喳喳地說個不停:“這是什么呀?”、“它們吃的是樹葉嗎?”、“蠶寶寶會吐絲的'”、“它們是不是馬上要變成蝴蝶了?”、“這兩條蠶寶寶在‘打架’呢”……還有幾個膽的孩子時不時地伸手去抓蠶寶寶,和蠶寶寶來個“親密接觸”。

  蠶寶寶的“光臨”,引發了孩子極的好奇心。他們天天去看蠶寶寶,交流的話題也不斷地深入下去:“蠶寶寶身上為什么會有一粒粒黑點?”、“蠶寶寶為什么不會從桑葉上掉下來?”、“蠶寶寶會翻跟斗、會抬頭、會彎腰”、“蠶寶寶也要睡覺嗎?”、“它的尾巴后面怎么會有一根‘小刺’?”、“蠶寶寶在我手上爬的時候感覺癢癢的”、“我發現蠶寶寶在吐絲了”、“這條蠶寶寶長得好,我給它取個名字叫胖胖”、“盒子里有許多黑黑的是什么?”……孩子們十分關注蠶寶寶的成長,并時常帶來桑葉喂養蠶寶寶。

  案例思:

  雖然我在主題網絡中并沒有預設蠶寶寶的內容,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出現了蠶寶寶,因此我覺得首先要在自己的教學計劃中進行調整,加入蠶寶寶的學習內容,這正好也是與主題《春天來了》的目標相吻合。其次,我覺得在課改理念中,學習活動的形式要更拓展,可以有集體的,小組的、個別的,還可以有持續的等等;例如對蠶寶寶的認識活動就可以是持續的,而不應就以一次觀察教學活動而結束。再次,孩子們在持續關注中,對蠶寶寶的觀察更細致了。以往我班的孩子在觀察時總顯得“而化之”。主要原因不外乎兩個:一、與觀察興趣有關;二、與觀察時間、空間是否充分有關。而現在孩子們通過細致的觀察,自發形成了若干探索活動。

  案例中教師的教育策略:

  1、在孩子們第一次看到蠶寶寶時,我發現班中有較多孩子不敢撫摸蠶寶寶,而有幾個孩子又顯得力度過重。所以老師每次和幼兒一起觀察時總是有意和蠶寶寶來些“親密接觸”,并鼓勵孩子們去試一試、摸一摸、捉一捉。逐漸地,孩子們覺得蠶寶寶好可愛,不會咬人,不會亂“跑”,家都愿意和蠶寶寶玩一玩。現在蠶寶寶的“房子”每次都是由孩子清理干凈,動作也顯得是那么小心翼翼。

  2、孩子們每次觀察中總會有許多充滿童趣的話語和疑惑。有的疑惑由同伴解決了;有的疑惑由老師做出解釋;有的疑惑家一起找資料解決;還有的疑惑留待在以后的持續觀察中解決。

  3、老師應捕捉到孩子們每一個主動學習的契機,及時地加以展開、深化和引導。例如當有的孩子來告訴我附近有一棵桑樹時,我就帶領孩子們去采摘桑葉。從采摘活動中,他們區別了桑樹與其他樹的不同,發現桑樹上有桑果;他們仔細分辨了桑葉的特點;,還特意采一些嫩桑掖給蠶寶寶吃。

  4、在持續的認識活動中,老師要把握好主題開展的過程價值取向;以孩子為本,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助他們建構不同的認知體系,積累經驗;而不應是一些機械化的識記。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蠶一生的主要成長階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蠶的食物是桑葉。

  2、了解蠶的多種用途,知道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3、激發幼兒對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課件、蠶寶寶生長過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出主題。

  觀看圖片,提問:

  1、小蝌蚪長大后,變成了什么?

  2、你們覺得它們長的.像嗎?

  3、有沒有其他小動物也是這樣,小時候一個樣,長大后又是一個樣?

  二、幼兒欣賞圖片、觀察回答問題:

  1、你們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2、小時候像什么?長大后又變成了什么?

  3、幼兒再次欣賞圖片,教師講解蠶寶寶的生長過程

  三、蠶寶寶的食物--桑葉

  教師:你們知道蠶寶寶吃什么嗎?是不是每種樹葉都吃呢?蠶寶寶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它到底要吃什么呢?(蠶寶寶是吃桑葉長大的)

  四、蠶的作用大

  1、蠶對我們的生活有用處嗎?我們養它是做什么的呢?

  2、幼兒欣賞圖片--蠶絲織物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3、小朋友們真能干,知道那么多。那蠶除了蠶絲有用,還有其他什么作用嗎?(蠶的作用可大了,除了蠶絲可以做成舒適的衣服、被子之外,蠶蛹還是一種營養很豐富的食物呢)

  五、幼兒操作,給蠶寶寶生長過程排序,教師巡回指導。

  六、教師布置任務,活動結束。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4

  教學目標:

  1.套著布袋模仿蠶寶寶的活動,學習弓身爬、直身爬和團身滾。

  2.鍛煉動作的靈活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3.感受模仿游戲和體育活動的愉快。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布袋每人一個,室內干凈的地板等。

  教學過程:

  1.教師提醒幼兒找個空位置,重點進行伸展和團身的準備動作

  2.引導幼兒模仿蠶寶寶走路.請個別幼兒模仿蠶爬的'動作,引出兩種不同的爬弓身爬、直身爬。

  3.練習兩種爬的動作。

 、僬垈別幼兒示范一下動作,找到需要的動作幼兒練習(弓身爬或直身爬),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練習一次。

  ②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爬練習一次。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游戲為基本形式,通過體育游戲,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進一步了解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整個活動的效果是不錯的,能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就連平時不愛參加活動的幼兒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這次的活動中來。幼兒不僅從中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而且發展了身體動作及肢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了合作意識。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蠶的主要生長階段和形狀特征的了解,并知道蠶的食物是桑葉。

  2、嘗試在大板上下棋,并學習一些簡單的規則來激發幼兒下棋。

  3、培養動手觀察和操作能力,并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通過實驗發展相互的禮貌并學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蠶寶寶成長過程中的PPT,真絲織物圖片,大型棋盤。

  繁重而艱巨的活動:

  加深對蠶主要生長階段及其外觀特征的認識。

  了解蠶對我們人類的貢獻。

  活動程序:

  首先,對話回顧了養蠶的經驗,并進一步了解了蠶的生產過程:

  1、在我們自然的一角,我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叫什么?從母親的肚子出生的蠶寶寶是什么?(小圓雞蛋)

  2、天氣越來越暖,蠶寶寶沒有蛋了,剛鉆出來的蠶寶寶是什么?(又黑又小,就像螞蟻,這次的蠶也被稱為螞蟻蠶)

  3、您知道蠶寶寶吃什么嗎?(桑葉)

  4、聰明的蠶寶寶迅速爬到桑葉上,開始吃桑葉。很快,黑蠶變了,變成了什么?(黑色的衣服變成黃色的衣服)

  5、穿著黃色衣服的桑蠶寶寶開始桑葉。幾天后,身上的衣服太小了。我該怎么辦?(脫皮,穿上白色衣服。)

  豐富的知識:桑葉幾天后,蠶就會爬到一邊而不吃東西,這被稱為睡眠,盡管它似乎沒有動,實際上它的身體在剝落,需要1—2天的時間蠶一次脫皮。每次脫皮時,身體都會變大,顏色也會變白。看!蠶寶寶越來越大。

  10、醒來,蠶就從蝎子里出來了,哦!它變成了什么?(蠶蛾)

  11、蠶蛾長什么樣?(摘要:蠶蛾分為頭,胸和腹部。身體有一對翅膀,頭上有一對觸角,身體下有三對腳。它看起來像蜜蜂或蝴蝶。他們都是昆蟲。)

  12、蠶蛾從蝎子中出來后該怎么辦?(材料,產卵。蠶蛾媽媽生了許多嬰兒后,生命就結束了。)

  其次,該游戲鞏固了家蠶生長各個階段中兒童的變化過程。

  1、介紹桌面操作游戲資料并提出操作要求

  盡管蠶寶寶的生命只有兩個月的短暫時間,但其生命卻發生了許多變化,F在,要測試孩子,請把蠶排隊。在我們的桌子上,有許多蠶在不同時間的照片或圖片,還有一個圓形或矩形的分類表。請與一群孩子合作,以小到大的順序排列這些照片和圖片,并在其后粘貼1數字標簽—9,一個小紅點代表起點?焖僬_地看到哪一組孩子。

  2、兒童的分組操作對蠶寶寶的生長過程進行分類,并由老師指導旅行。

  3、顯示,評論幼兒的操作,指導幼兒觀察問題并進行糾正。

  第三,表現出自制大型棋盤的興趣,以激發孩子們玩“蠶的生活”游戲。

  1、展示董事會。

  介紹逐步將蠶從卵變成蛾的過程,以及相應圖片的含義,并了解符號,圖片的游戲規則,如前進,后退,停止,重啟。

  2、要求孩子們玩耍,并集體觀察和區分游戲規則。

  擴展活動:

  老師還準備了一個可以放在桌子上的棋盤,但上面沒有規定。請帶孩子回家和爸爸一起畫一個棋盤,然后我們大家一起玩。

  課后反思:

  我的班級從4月中旬開始飼養蠶,現在蠶已經進入產卵階段。在整個過程中,幼兒參與了觀察,繁殖和豐富的生活經驗。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首先與孩子們交談,同時觀看了PPT圖片,回顧了蠶寶寶的生活。在查看圖片時,它還豐富了許多有關蠶的知識,例如:“螞蟻蠶”,“蠶”,“睡覺”,“蠶齡”,“昆蟲”等。借助圖片,幼兒更容易理解。

  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對蠶寶寶的生活進行了分類。給他們圖片和照片的蠶的'生長階段。孩子們按順序對它們進行排序。 5組兒童以5種形式出院,長條狀和圓形。一群孩子合作并迅速完成了任務。有兩組,其中有一些小錯誤,其他組是完全正確的。從分選表可以清楚地看到,蠶蛾產生的卵→孵化的蠶→變蟑螂→轉蛾,將完成新一代的循環,這就是蠶的生活史。

  最后一盤棋,最小的孩子喜歡。通過觀察,孩子可以快速理解網格上標記的含義:向前2步,向后2步,停下一次,返回起點。其中,孩子們再次豐富了養蠶知識,例如:蠶不喝水,不曬太陽。孩子們分為男孩和女孩。各個團體的代表參加了這些舉動,蝎子和女子團體的勝利。他們歡呼雀躍,男孩子輸了,他們不甘心。

  幼兒對國際象棋很感興趣。我展示了一塊空白板,要求他們繪制標記,設計規則和活動。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可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積極參與,特別是在整理和下棋時。孩子們會更加興奮,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觀察,思考和動手能力。在孩子們的談話和劃船游戲中,孩子們豐富和豐富了他們對蠶的認識,培養了他們對小動物的熱愛,并激發了他們對棋盤游戲的興趣。

  小百科全書:蠶的英文名是``silkworm''(意思是``絲蟲病''),因為它是用絲綢編織的。繭是用300—900米長的金屬絲編織而成的。如今,中國的絲綢產量和出口量已占世界總量的70%以上,它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絲綢價格走勢的主要絲綢國家。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08-25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06-26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5篇03-02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15篇)03-02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精選15篇03-02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精選15篇)03-02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合集15篇03-02

幼兒園大班美術有趣的蠶寶寶教案09-30

幼兒園蠶寶寶教案(通用10篇)04-12

幼兒園中班教案《蠶寶寶》2篇07-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网站 | 日韓無碼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 |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精品99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