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

時間:2024-06-15 11:02:1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大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大全15篇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了解樹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掛圖20圖;小朋友的書。

  2、漢字:樹真好

  活動過程

  一、感受樹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激發幼兒喜歡樹木,保護樹木的情感。

  1.出示:一棵大樹

  2.提問:你喜歡樹么?說說你的理由。

  追問:樹真好,我們怎么保護樹呢?

  3.小結:看來大家都很喜歡樹,樹讓城市變美,保護了環境,樹為人們提供資源,帶來了便利。樹真好。

  二、感受詩歌的格式,通過欣賞散文中的好詞以及體驗文中的.動作等,對作品有更深的認識。

  1、老師帶來一篇優美的散文詩,讓我們聽聽散文詩里是怎么說的?

  2、欣賞詩歌—樹真好

  3、提問:還記得散文詩里說了什么?

  (鼓勵幼兒用優美的語言敘述,教師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還可以用動作體驗一下)

  4、分析感受詩歌格式念三段,根據詩歌拉出相應的圖片仔細看看,詩歌每一句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詩歌每一句先說了什么,然后說的是什么?

  小結:散文詩每一段的都先說了“樹真好”,然后說清楚了樹好在哪里。

  三、嘗試用詩歌的格式進行想象創編。

  1.幼兒嘗試用詩歌的格式予以仿編你們剛才說到樹有那么多好處,那請你們編進散文詩好么?

  2.幼兒分組,三個朋友為一組,在樂曲的伴奏下進行仿編

  3.展示并交流。

  樹真好

  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唧唧喳喳地叫。

  樹真好,能擋住大風,不許風沙吵吵鬧鬧,到處亂跑。

  樹真好,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陣陣風兒吹,滿樹花香往屋里飄。

  樹真好,我們全家在樹陰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樹真好,天熱了,樹下鋪了陰涼兒,我和我的小貓咪,躺在樹下睡午覺。

  樹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就爬到樹上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叫。

  樹真好,我做個秋千掛在樹上,讓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搖呀搖,搖呀搖。

  樹真好,夏天的夜晚靜悄悄,只有樹葉和微風在一起唱歌謠。

  樹真好,樹葉在秋風里飄呀飄,樹下鋪著樹葉地毯,我們可以在上面滾來滾去,跑跑跳跳。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2

  小學生活是孩子們所向往的,“小學生的早晨”能激發他們成為小學生的欲望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可以幫助孩子適應未來的小學生活,這也是本次活動的價值所在.

  活動要求:

  1.通過記錄,討論早晨時間的安排,知道早上起床要抓緊時間.

  2.使幼兒對小學生活產生向往,萌發成為小學生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記錄早晨活動時間表,一段小學生的錄像,包括以下鏡頭:

  鏡頭一:6:30,起床,整理床鋪

  鏡頭二:6:45,吃早點,自己洗碗

  鏡頭三:7:00,拿起英語書開始朗讀

  鏡頭四:7:25,戴綠領巾

  鏡頭五:7:30,背上書包出門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與分享.

  (一)導入:最近我們都記錄了自己從早晨起床到上學的這段時間做了些什么事情,有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記錄?

  (二)幼兒交流記錄表中的內容.

  ——這是孩子們相互交流生活經驗、產生生生互動的良好時機.

  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語要盡可能的.豐富,以引起孩子對他人記錄、發言的興趣,這樣的討論才會有趣、吸引孩子.如:

  師:×××的記錄你能看明白嗎?你看到他早晨起床后做了哪些事?

  師:他做的哪些事和你一樣?誰用的時間比較長?

  師:這段時間里你一共做了幾件事?有誰比他更多?

  師:你做的哪些事和別人不一樣?

  師:誰能看出他從起床到上學一共用了多少時間?比比誰用的時間最短(長)?

  小結:每個人早晨起床的時間和起床后做的事情都不一樣,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學里的哥哥、姐姐早晨起來做哪些事情?

  看錄像,了解小學生的早晨時間安排.

  (一)看第一遍錄像并討論.

  活動中:第一遍錄像孩子們不會太關注時間,因此接下來的討論只需要他們能大致講述小學生做了哪些事.

  1.提問:早晨姐姐做了哪些事?

  活動中:如果孩子觀察力強,能把所有的事都講述清楚,可以追問.如:為什么出門前要戴上綠領巾?你早上出門前會戴上什么?

  追問:姐姐做的哪些事是我們沒有做過的?

  (二)看第二遍錄像并進行記錄、交流.

  在觀看錄像前可以提出比前一次更高的要求,讓孩子有目的地觀看錄像.

  1.觀看前提出要求:把姐姐先后做的事記在紙上,再試著算算做每一件事情用了多長的時間.

  活動中:如果孩子在記錄上有困難,教師可提供一些圖片供孩子在觀看錄像時排序.計每件事用去的時間,可以讓孩子嘗試但不強求,可以在后面的活動中去驗證.

  2.分段觀看錄像,進行驗證.

  活動中:孩子們依照順序敘述“姐姐做了哪些事”并不難.這個過程主要是讓孩子觀察、計算做每件事花去的時間,特別是數字時間和指針時間的相互轉換可能對某些孩子有一定的難度.

  3.姐姐從起床到出門上學一共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多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時網,以豐富幼兒計算方法的經驗.

  三、比較與延伸.

  請你們把小學生的早晨時間安排和自己的比一比,看看我們做哪些事情用的時間長了,哪些事情我們還沒有做過,試一試,因為我們馬上也要成為小學生了.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3

  活動經驗:

  1、能畫出好朋友的面部特征,突出與朋友的親密。

  2、有控制的使用剪刀,發展目測能力。

  3、養成做事細致的'好習慣。活動材料:

  一次性餐盤、彩筆、剪刀、雙面膠。

  活動建議:

  幼兒設計自己與好朋友在一起的畫面,畫出餐盤內,可用剪刀沿外框剪出粗細均勻的流蘇整理成花形。作品完成后張貼在“友誼樹”上。

  活動名稱:安全常識(獨自在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獨自在家時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2、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核心要素:父母忙、我看家、心要細、膽要大陌生人、站門外、不認識、門不開

  活動準備:

  1、《小兔乖乖》的故事大圖一張、《小兔乖乖》的音樂、CD。

  2、大灰狼手偶、兔媽媽手偶。

  3、小花手絹一條、假花一朵、大花頭巾一條、小筐一個、仿真胡蘿卜若干。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的《小兔乖乖》故事大圖,一邊看圖一邊給幼兒講故事。

  (二)關鍵步驟:

  講述故事《小兔乖乖》,然后提問問題

  1、兔媽媽干什么去了?家里留下了誰?

  2、誰來敲門了?小兔子們是怎么做的?

  3、媽媽回來是怎樣夸獎小兔子們的?

  4、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出門留你一個人在家時,你會怎么辦?

  5、平時爸爸媽媽不在家時,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

  6、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時,遇上有人敲門,你會怎么辦?

  7、自己在家的時候,有哪些危險物品是不可以去碰的?、戲劇表演《小兔乖乖》

  老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分別選好角色后,各自拿好道具,帶好頭飾,由老師一邊講述故事情節,一邊帶領幼兒表演。

  (三)活動總結:

  在戲劇表演后,老師總結戲劇內容和幼兒一起總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一個人在家,都會遇到哪些情況?當遇到這些情況后,應該怎么做?

  活動延伸

  引導套詞,把本課的三字兒歌的歌詞套入“小兔乖乖”的兒歌歌曲里面,、請幼兒反復唱,也可以輪唱。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按照自己從“0歲到現在”的順序講述成長過程。

  2.知道在不同的時候,“我”會有不同的表現。

  3.體驗自己的獨特性,學習表達不同的“我”。

  活動準備:

  小時候與現在的照片、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1.律動導入。

  (1)幼兒跟音樂律動。

  (2)請幼兒介紹自己。

  2.講述“我”的`故事。

  (1)閱讀幼兒用書p1頁。

  (2)請幼兒說說書里的故事。

  (3)教師完整講述幼兒用書“我的故事”。

  (4)師:小朋友,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請你們也說說你們自己的故事吧。

  (5)幼兒拿出自己的成長相冊,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師提醒幼兒按照自己從“0歲到現在”的順序講述成長過程)

  (6)師: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最有趣的事情?

  (6)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故事。

  3.繪本制作“我的故事”。

  活動延伸

  班級舉辦幼兒繪本制作“我的故事”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會歌曲《顏色歌》,知道顏色與大自然的關系。

  2.嘗試用代表顏色的物體置換歌詞中的物體,創編歌曲并演唱。

  3.體驗彩色世界的奇妙樂趣,細化能參加創編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與歌詞相匹配的圖形卡ppt(便于幼兒記憶歌詞)、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1)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色彩聯想的游戲吧。

  (2)游戲玩法:這個游戲是一種顏色一個物體;一個物體一種顏色---如我一看到藍色就想到美麗的天空---一看到天空就想到紅色的太陽-----

  (3)師:原來顏色代表的東西真多,有一首歌叫“顏色歌”我們一起聽聽。

  2.學習《顏色歌》

  (1)播放歌曲,幼兒欣賞

  (2)師:你們聽到歌曲有都有什么顏色?

  (3)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顏色卡。

  (4)老師范唱,并同時按歌詞順序出示相應的圖片,以便幼兒記憶歌詞。

  (5)幼兒跟唱。

  (6)幼兒演唱。

  3.創編歌曲

  (1)教師請幼兒看歌詞圖譜,請幼兒將顏色代表的`物體換成其它的,如“藍色是美麗天空的顏色”,“天空” “大海”。

  (2)幼兒分組討論,并將置換物體畫出來。

  (3)每組派代表說說每種顏色置換的物體是什么。并選出每種色置換物體相票數最高的,便成為新歌詞中的歌詞。

  (4)演唱創編歌曲。

  活動延伸

  欣賞各種音樂,讓幼兒選擇與音樂匹配的顏色。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的一些世界之最。

  2.進一步萌發愛祖國的情感,樹立民族自豪感。

  3.發展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繪制一張大地圖。

  2.圖片(長城、天安門廣場、珠穆朗瑪峰)、圖書。

  3.漿糊、剪刀、鉛畫紙、卡紙、彩筆、音樂磁帶、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引入主題,在地圖上標明具體位置。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新知識,人們一般把在世界上數第一的,稱為世界之最。最,就是第一的意思。比如世界上最高的、最長的、最大的那么,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在世界上是數第一的呢?

  (2)故宮在哪個城市呢?噢,在首都北京,我們把標記放在北京這個地方。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3)長城在什么地方呢?長城的一頭在海邊,那個地方叫山海關,從山海關起,一直向西走,一直到這個地方,叫嘉峪關。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墻。

  (4)珠穆朗瑪峰在藏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這座山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2.觀察圖片,進一步了解中國的世界之最。

  (1)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張圖片。故宮是世界什么之最?(先讓幼兒觀察、講、再問)

  (2)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

  你們知道故宮里有哪些建筑物嗎?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3)再看第二幅圖上畫的是什么?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什么之最?

  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墻。長城全長6700公里,長城的一頭在山海關,一頭在嘉峪關,建在山上,彎彎曲曲、上上下下,很長很長。如果爸爸媽媽從長城這頭走到長城那頭,無論刮風、下雪、下雨,晚上睡覺,白天不停地走,天天走,要走140天,從開學一直走到放假。你們說,這長城長不長。這個長城是在古時候為了防御敵人打過來而建造的。

  (4)現在再請小朋友們看看珠穆朗瑪峰是什么樣子的?它很高很高,在世界屋脊西藏。人們站在山腳下,根本看不見山頂,山頂都穿到云里去了,山頂上天氣很冷,常年覆蓋著冰雪,許多國家的運動員都來等這座山,誰登上這座山誰就是英雄。你們看,我國運動員克服困難,把國旗插上了山頂。

  (5)現在請小朋友們看圖書,看看萬里長城是什么樣子的?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最高的山峰在哪里?

  3.幼兒制作長城、珠穆朗瑪峰、故宮。

  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東西,請小朋友來做一做。這是用來做長城的長方形卡紙,用剪刀剪下豎的實線,然后把虛線處折下來,用黑色蠟筆畫好城墻,把紙拉開,塞下去一個垛,把城垛拉平。老師已經做好了珠穆朗瑪峰,請小朋友來做它四周的雪山。用彩筆畫出故宮金色的琉璃瓦和紅墻,看誰畫得好。(老師巡回指導)

  4.結束。

  回家后問問爸爸媽媽,我國還有哪些東西在世界上數第一的。我們下次再討論時,把你們知道的告訴大家。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編減法應用題,會運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數量的減少,會用“還剩下多少”來提出問題。

  2.幼兒學習投擲技能,并在運動中感受樂趣。

  3.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能力。

  活動準備:

  1-10的數字卡、計算符號、幼兒用書、小老鼠圖片、貓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1)數接龍玩法:請每個幼兒站成一個圓圈并持有一張數字卡,當老師發出接龍指令時,幼兒要按自己數字卡的'排序跳出來。

  (2)游戲可變更接龍的方式。

  2.復習5以內的組成和分解。

  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聽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當唱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時,教師發出總數指令,幼兒根據總數抱一起并回打“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2.學習編減法應用題。

  (1)出示小老鼠和貓圖片。

  (2)教師演示:今天貓發現有小老鼠偷吃,原來有5只小老鼠,貓捉走了2只,還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導幼兒理解:捉走了,表示減少了,會用:還剩下多少提問)

  (2)出示不同數量的小老鼠圖卡,請幼兒按圖繼續編題,可個人編、分組、集體進行。

  3.列式解答應用題。

  (1)出示計算符號,理解減法算式中各種符號的意義

  (2)教師演示:上題的應用題中講到小老鼠數是多了還是少了?數量減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計算呢?幾減幾?請(幼兒學習列減法算式)

  (3)認識算式中不同數字符號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師指導幼兒正確書寫減法算式。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減法計算的。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8

  活動名稱:

  《好擔心》

  活動目標:

  1.理解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知道上小學即將面臨的變化。(重點)

  2.梳理交流有關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難點)

  3.能消除擔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變化。

  4.能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表征圖、記號筆、音樂、黑板等。

  2.經驗準備:提前與幼兒交流關于上小學的話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幼兒面臨上小學時的心情變化。

  提問:馬上要上小學了,你的心情怎樣?做了哪些準備?你們有沒有擔心的事情?

  小結:對于馬上進入小學的你們來說,心情是開心的、興奮的、激動的,你們努力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上小學積極準備著。

  二、利用課件、表征、同伴交流等多種形式,理解、梳理、交流有關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和傾聽,梳理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

  提問:豆豆和莉莉擔心什么?

  小結: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可真不少,他們的`擔心包括生活、交往和學習三方面,今天就請小朋友們來忙解決他們的擔心。

  2.分組討論,利用表征、圖片的形式解決生活方面的問題。

  (1)提問:為什么不能遲到?怎樣做才能不遲到?

  小結:少看電視、提前整理好書包、定好鬧鐘、早睡早起都是不遲到的好方法。

  (2)提問:小學里的廁所和幼兒園的一樣嗎?怎么不一樣?什么時間上廁所?

  小結:小學里的廁所和幼兒園的不一樣,幼兒園是每個班里都有一個廁所而小學卻不是,小學里的廁所又分為男廁和女廁。小學里上課時間不能上廁所,要合理的利用課間休息時間,不要玩。

  3.情境模擬解決交往方面的擔心。

  提問:你在生活中是怎樣交朋友的?“害怕老師怎么辦?”

  小結:微笑地主動打招呼并介紹自己會讓你交到新朋友,稱贊別人、說說彼此的愛好、互相助都是交朋友的好方法。小學老師會像幼兒園老師一樣關心你、愛護你、教你學本領。犯錯誤時老師批評你只是針對這件事情,老師不會因為你犯錯而不喜歡你。

  4.利用視頻解決學習方面的擔心。提問:當你遇到不會的問題時怎么辦?

  小結:當你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自己努力,動腦思考、書籍查詢都是不錯的方法,如果還解決不了的話記得同學和老師都會助你。小朋友們,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遇到困難,老師和同學都會給子你助。

  三、結合幼兒生活,說一說自己擔心的事,同伴間討論解決。

  提問:豆豆和莉莉的擔心己經解決了,你們還有擔心的事?誰能他想想辦法?

  四、出示有關小學圖片,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

  小結:小學生活豐富多彩,希望小朋友進入小學后用心感受。希望你們在班快畢業的這段時間努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上小學做好充足的準備!

  課后思:

  再過幾個月,孩子們就要進入小學了。對孩子們而言小學生畢竟是一個陌生而又有誘惑力的地方,向往小學又有所擔憂是幼兒入學前較為普遍的心態。社會活動《好擔心》通過馬上進入小學的豆豆和莉莉兩個角色說出了孩子們普遍擔心的問題,通過本次活動主要讓幼兒了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以及化解憂慮以正確的心態和策略面對變化。本次活動,我充分給與幼兒膽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使他們從擔心轉變為放心,適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為他們進入小學做好心理準備,最終以健康愉悅的心理狀態進入小學。

  活動開始,我利用錄音、圖片播放的形式讓幼兒感同身受了解豆豆和莉莉所擔心的事情,及時助幼兒進行梳理共分為生活、交往、學習三方面。引導幼兒運用表征、討論、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助豆豆和莉莉解決它們的擔心,在這一環節我以正面的提問為主,比如:問什么不能遲到?為什么上課時間不能上廁所?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表述不能這樣做的原因更為深刻。豆豆和莉莉的擔心解決了緊接著提問:你們還有擔心的事情嗎?孩子們紛紛表述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各種擔心和憂慮,這時我重點引導幼兒進行相互之間解決擔心,讓他們明白同伴之間的助會讓自己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活動最后,我采用了播放有關小學的照片及歡快的音樂,讓幼兒了解到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激發幼兒對小學的積極向往的心態。

  教師的自身素養是一節優秀的教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動中的師幼互動中感知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認真對待每次教育活動,多與幼兒進行有效互動,多給與幼兒有效回應,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提升我的自身素養。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戲劇臉譜的造型、色彩,學習我國民間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2、知道臉譜的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人物,對戲劇藝術有興趣。

  3、體驗造型樂趣并獲得視覺感受,增強臉譜圖形創造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戲劇視頻、臉譜成品若干

  2.彩筆、空白臉譜

  活動過程:

  1.認識戲劇臉譜。

  (1)出示戲劇臉譜。

  (2)師:這些是什么臉譜?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這些臉譜?

  小結:臉譜是畫在唱劇的人臉上的,戲劇是我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1.臉譜欣賞

  (1)請幼兒一起觀察和探索臉譜的顏色和對稱。

  (2)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臉譜,請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別的地方找出來。

  小結:臉譜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臉譜是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兩側對稱的。

  1.了解臉譜的圖案與色彩。

  (1)演員臉上有哪幾種顏色?

  小結: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征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

  紅色--表現英勇、藍色--表現剛強、黑色--表現鐵面無私、白色--代表狡猾;綠色--代表暴躁、.黃色--代表兇猛、紫色--表現正直、金、銀色--表現各種鬼、神、怪形象。

  (2)出示各種臉譜,請幼兒根據色彩辨別人物性格。

  (3)演員臉上畫有什么圖形符號?

  小結: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嘴叉圖,嘴下圖。

  (4)出示各種臉譜,請幼兒觀察臉上的圖形符號。

  3.繪畫臉譜

  (1)老師手里有一張空白的臉譜,我要幫他化化妝。

  (2)教師示范畫臉譜,強調對稱。

  (3)提出要求:臉譜要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對稱,可以選擇一種底色來表現人物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交流

  活動延伸

  請了解現實生活中還有可以見到戲劇臉譜。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0

  活動目標:

  1、根據樂曲旋律,協調地走步、小跑步。

  2、能隨著音樂速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速度與姿態。

  3、遵守游戲規則,游戲中不推搡,不指責。

  活動準備:

  小熊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律動進活動室。

  (1)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扮小熊走吧。

  (2)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學小熊走。

  2.

  (1)跟音樂律動。

  ①“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幼兒做熊走路動作;“小熊是誰呀?”教師獨白,幼兒做靜止狀。間奏部分,幼兒8人一組迅速抱團;“小熊就是他”幼兒集體指沒有抱到團的幼兒,游戲重新開始。

  ②幼兒反洗多次游戲,熟悉樂曲和玩法。

  (2)教師出示報紙,要求8位幼兒抱團時都要站在攤開的報紙上。

  3.游戲結束,師幼共同評價游戲。

  活動延伸:

  可以進一步提升游戲玩法:報紙對折,游戲按照前面的方式進行。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1

  活動目標:

  1、按意愿畫出自己幼兒園生活中最難忘的事。

  2、能畫出事件發生是人物的動作、表現及周圍環境,并能和同伴大膽交流。

  3、體會3年成長路上的喜、怒、哀、樂,學會感恩。

  活動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再見了,幼兒園”主題活動進行。

  2、引導幼兒共同搜集3年幼兒園生活的多種照片,布置成“難忘的幼兒園生活照片展”,和幼兒共同觀察、回憶、講述,體會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3、教師可選擇幼兒熟悉的某一生活瞬間畫成范畫,引導幼兒欣賞,啟發幼兒從畫面的情節,人物的動作、表現上感受其中蘊涵的師生情。

  4、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擇印象最深、最難忘的某一生活小事來作畫。作品完成后,引導幼兒相互講述情景內容,大膽地表達出此時內心的`情感。

  活動名稱:制作《小書包》

  活動經驗:

  能按藝術圖的步驟制作小書包。活動材料;

  大掛歷紙、彩筆、剪刀,幼兒用書第4冊第30頁。

  活動指導:

  1、注意圖4剪書包帶的方向和位置。折好后添畫圖案進行裝飾。

  2、鼓勵幼兒折完后將部分學習用具如幼兒用書放入書包,體驗成就感。

  活動名稱:命題畫《我的博士照》

  活動目標:

  1、了解博士帽、博士服的意義。

  2、體驗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自豪感。活動準備:

  大學生帶博士帽的照片、畫紙、筆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了解博士帽、博士服的意義。這些服裝跟平常有什么不同?幼兒討論。

  2、出示范例(大學生帶博士帽的照片)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提問:戴上博士帽,穿著博士服多神奇呀!小朋友即將畢業,成為幼兒園的小博士,你們穿上這套服裝的心情是怎樣?

  3、幼兒根據命題進行作畫,教師適當指導、幫助。

  4、將幼兒作品進行展示,教師給與評價。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2

  活動目標:

  1.知道廢物利用所帶來的好處,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2.能用多種材料的廢舊物制作各種物體,感受廢舊物品組合創新的樂趣。

  3.發展想象和動手操作能力,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廢舊物品若干、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課件、制作玩具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1.實物導入:

  教師出示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這個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這種材料還能做什么?

  2.廢舊物品用途多。

  (1)師:小朋友你們還見過哪些用廢舊物品制作的東西?

  小結: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歷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這些廢舊材料可以做飛機、輪船、汽車、火箭、坦克、企鵝、高樓、大橋等等玩具。

  (2)觀看ppt:廢舊物品小制作。

  (3)教師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讓幼兒欣賞,玩弄,了解廢舊物品的多種用途,并啟發說出幼兒園中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有哪些。

  小結: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還能廢物利用。

  3.組合創新和分組操作:

  (1)師:小朋友,請你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和他一起動動小手選擇不同的廢舊材料,設計有趣的作品,比比誰設計的作品新穎獨特。

  (2)幼兒操作,教師注意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廢舊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制作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4.觀賞、評價。

  活動延伸

  班級舉辦變廢為寶作品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3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那么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呢?做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又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呢?

  一、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

  第一,生活環境的變化。幼兒園的活動室,一般布置得美觀、形象和富有兒童情趣,不僅有豐富的物質環境,而且包括和諧的心理環境。而小學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對幼兒缺乏吸引力,而操場上的運動器械低年級享用機會較少,必然使幼兒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內容的變化。小學學習是社會義務,是小學生的主要活動,不論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定的課程。

  第三,師生關系的變化。幼兒教師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兒并參加到幼兒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之間形成了和諧、親密的氣氛。而小學教師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學生生活關心機會較少,師生個別接觸時間少,新入學的幼兒可能感到壓抑和生疏。

  第四,教學方法的變化。幼兒園教學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是在玩中學,學中玩。而小學強調系統文化知識教育和讀寫、算術等基本技能的訓練,這需要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以上幾方面說明,幼兒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變化將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二、從各方面切實做好大班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第一、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培養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幼兒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規則,及沒有規則帶來的后果(破壞圖書等)。

  第二、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老師要讓幼兒認識任務的含義,意識到老師或成人信任你,才給你布置任務,培養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并且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并掌握完成任務的本領。

  第三,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給幼兒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特別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揀菜等。

  第四、培養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

  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嘩,不與小伙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于創造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于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家長們也應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伙伴,讓孩子成為一個樂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場所。我們應該主動從幼兒學習生活的細節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難題時怎么辦?如何收拾玩具及學習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時,讓孩子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地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在活動中,特別是自由活動,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六、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面對的是復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另外,還要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強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后對環境的陌生感,幼兒老師可以對教學做相應的調整。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游戲的時間,也可以讓孩子與小學生交流,觀察他們做作業的情況,從而激發孩子愛上小學的強烈愿望。這樣,從思想、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孩子入學后,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

  (二)發展學習適應能力

  幼兒入學后,學習成了其主要活動,以讀、寫、算為主導。但是幼兒教師千萬不能進入讓孩子提早接受具體課本知識的誤區,而應重視孩子進行認、讀、算背后的智能發展,如:空間關系理解、觀察比較、抽象符號操作等。另外,我們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專注性和持久性的培養。例如讓幼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繪畫、剪紙、書寫等活動,主要是使幼兒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適應上課的時間要求。又如,多給幼兒講一些故事、童話、詩歌等文學作品,養成靜坐、傾聽的習慣,為入學后進行正規系統的學習打好基礎。其他學習適應也不容忽視,例如教孩子一些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的知識內容,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4

  活動目標:

  1.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

  2.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整點、半點的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

  (2)師:這是什么聲音?對了,這是鬧鐘的聲音,它每天叫醒我們,早早起床去上學。

  2.閱讀讀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29頁。

  (2)師:請你們給小明的作息時間按照一日活動順序調整一下。

  (3)師:你們也和小明一樣有自己的作息時間,請你說說你們的作息時間。

  (1)幼兒互相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1)請幼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2)請幼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結:我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活動室內。

  2.提醒幼兒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5

  設計思路:

  在參觀小學后.孩子們對課程表上寫著什么、書包內該放些什么、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生了興趣.為了幫助孩子了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并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愿望,我設計了“整理小書包”活動.

  預設活動:

  有三個環節:第一部分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說說書包里該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學看課程表:第三部分是學習整理書包.

  活動目標:

  1.通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愿望.

  2.學看課程表.嘗試按課程表整理書包,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期準備:

  (1)展示幼兒帶來的書包,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了解書包的功用.

  (2)在區域中提供文具盒、鉛筆、橡皮、尺等文具,讓幼兒自己動手整理.

  (3)在區域中提供小學生的課本,讓幼兒熟悉各類課本以及課本名稱.

  2.教具、學具準備:

  (1)小學生課本若干,課程表多媒體課件.

  (2)水壺、玩具、蠟筆、繩子、毽子、飯盒、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小學生的書包里有什么?(在問答中幫助幼兒歸類,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

  2.小結:書包里要放的東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書本.

  3.小學生每天要帶什么書?怎么才能知道?

  二、學看課程表

  1.播放課程表多媒體課件.

  2.討論.

  (1)這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你能看懂嗎?課程表上有什么?

  (2)小學生一天有幾節課?上午幾節,下午幾節?都有什么課?

  (3)能看懂課程表嗎?有什么問題?

  (4)小結:小小課程表可以告訴我們每天有幾節課,上什么課有了課程表,我們就能按課程表來整理書包.

  三、學習按課程表整理書包

  1.幼兒第一次整理書包.

  (1)這里都有些什么課本?

  (2)假如現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請你按課程表來整理一下書包.(教師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3)書包整理好了,你們是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的.?

  (4)小結:晚上整理書包要按第二天的課程表來進行.

  2.幼兒第二次整理書包.

  (1)假如現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請你們按課程表整理書包.想想該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呢?(教師再次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2)書包里一共放了幾本書?哪一天也需要帶這幾本書?有沒有不同意見?

  四、學習整理其他用品

  (出示水壺、玩具、蠟筆、繩子、毽子、飯盒、毛巾等用品)你覺得這些物品該如何整理?為什么?

  延伸活動:在區域中提供相應物品.讓幼兒練習整理書包.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1-30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02-06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教案11-26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教案05-30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1-30

幼兒園幼小銜接課程教案11-30

幼小銜接教案大班09-16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精選20篇)06-09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精選21篇)06-12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5篇)12-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色影院五月婷婷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V嫩草 |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