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頂鍋蓋》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頂鍋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頂鍋蓋》1
活動目標:
。、學習發準“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探索游戲玩法,能根椐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個種菜肴的名稱。
活動準備:
鍋蓋一個。
活動過程:
1、通過情境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兒歌里講了些什么?怎樣用我們的手來玩“頂鍋蓋”游戲呢?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游戲兒歌,練習發準蓋、怪、菜等字音。請幼兒做一做頂鍋蓋動作,啟發幼兒探索用手掌當鍋蓋,用食指頂手掌心。
3、介紹游戲玩法。
。1)幼兒必須邊念兒歌,邊用食指頂著“手掌鍋蓋”。
。2)兒歌念完,就要問:“燒的什么菜?”被抓住的幼兒必須說出一道菜的名稱,方能與“鍋蓋”交換角色,然后游戲繼續進行。
4、引導幼兒學習游戲的難點部分。
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菜肴的名稱,豐富關于菜肴的經驗。提問:小朋友,你吃過什么菜?你最喜歡吃什么菜?它是用什么做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各種菜的'名稱。例如:糖醋排骨、紅燒肉圓、西紅柿炒雞蛋等。
5、帶領幼兒玩“頂鍋蓋”游戲。
教師扮演鍋蓋將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鍋蓋,請5名幼兒上來分別伸出食指頂著“鍋蓋”。然后大家一起念游戲兒歌,念到“噗!一口風”,可做吹風狀,以增加趣味性。兒歌一念完,教師迅速去抓頂鍋蓋的食指,同時,幼兒的食指趕緊收回。如被抓住,教師問:燒的是什么菜?幼兒報菜名,然后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游戲。
最后,教師組織幼兒每人用一只手做鍋蓋,另一只手頂鍋蓋,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練習游戲中的語言。
6、教師組織幼兒結伴游戲,以小組為單位玩“頂鍋蓋”游戲。
教師可以以幼兒的身份加入到游戲中,對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與幼兒一起快樂地游戲。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頂鍋蓋》2
原設計:
1、教游戲《頂鍋蓋》兒歌:頂鍋蓋,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呼,一口氣;呼,二口氣,一、二、三!
2、講規則:
(1)分組:分成4組,每組7~8人,我和陳賽每人2組;
(2)每組請1名兒童(A)蒙上雙眼,手掌張開,手心向下;
(3)同組其余兒童(B)伸出食指,觸于A兩手掌掌心中;
(4)兒童一起念兒歌;
(5)至兒歌最后一個字——“三”,A關住手掌,同時,B將手指抽出;
(6)A猜手指被捏住的兒童是誰(若A沒有捏住B,則A繼續做蒙眼兒童);
(7)A3次猜不出,A表演節目(可以問其有關上課內容的問題,作鞏固);
(8)交換角色,游戲繼續(若A猜出,相同)。
3、講注意點:
(1)A必須等兒歌念完才能關手掌;
(2)B必須等兒歌念完才能抽出手指;
(3)A可通過聲音/觸摸判斷B的身份;
(4)在A進行猜測時,其余兒童不得提示。
4、中場:游戲進行1~2輪,暫停,講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并重申必要的規則和注意點。
現實情況:
我和陳賽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現實有4組兒童,而我和陳賽只準備了1條蒙眼布,我倆當場傻眼!只能一組組地請兒童上來玩游戲,很多底下的兒童開始坐不住,整個有點兒小吵鬧起來。為了給底下兒童一點事情做,我請他們“幫助”游戲的兒童一起念兒歌。最后,沈老師拿了幾條兒童的圍巾給我和陳賽做蒙眼布,我們又請了兩位學姐幫忙,終于,所有兒童都能一起玩游戲了。
游戲進行了一段時間后,我和陳賽將自己所帶組的部分兒童進行了交換,保持了兒童猜測時的'難度和兒童進行游戲的新鮮度。同時,也可以借此機會增進我們和兒童之間的親密度。
兒童在進行游戲時出現了以下問題:兒童在張開手掌時,手臂沒有伸直,手掌也沒有徹底打開;B在將食指觸于A手掌掌心時,總是一窩兒童都認準其中一個手掌心,殊不知另一個手掌心一直等在那里;A總在念到“三”之前就將手掌關住;B總在念到“三”之前就將手指抽出。
教學反思:
動開始部分,我出示鍋蓋,通過提問引出手掌鍋蓋,邊用手指頂著手掌鍋蓋,邊念兒歌,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在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后,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經驗,鼓勵幼兒進行替換仿編,進一步擴散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最后,邊創編念兒歌邊游戲的形式,將活動推向高潮。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頂鍋蓋》】相關文章:
幼兒園語言教案《頂鍋蓋》08-29
幼兒園中班的游戲教案09-20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01-08
幼兒園游戲教案中班03-17
幼兒園中班手指游戲教案06-08
幼兒園中班優秀游戲教案07-20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接力08-26
幼兒園中班游戲活動教案11-05
幼兒園中班小游戲教案12-16
【推薦】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