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我真棒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我真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我真棒教案 篇1
活動設計理念:
天氣冷了,許多幼兒都遲遲到幼兒園,而且,很少出教室參加運動,活動起來也不積極,總是怕冷,心理作用使他們不敢到教室外面去,衣服忽多忽少,使幼兒容易感冒生病,身體抵抗力下降,影響幼兒的健康,家長也不太放心幼兒早到幼兒園。幼兒帶感冒藥到幼兒園吃的人數也多了一些,給老師們增添了一些心理負擔。要使幼兒少生病,就要培養他們去適應環境,多去感受天氣的寒冷,還要多多鍛煉,提高身體素質,讓幼兒健康發展。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體驗鍛煉的樂趣。
2、知道自己能參與運動,了解運動的益處。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布置有鍛煉身體的相片。
2、每小組三個紅氣球、一個充氣墊、一把扇子、一本小人書、一根吸管、一張薄紙。
3、立體操作學具:“踢皮球”。
4、三只小頭飾和一個小皮球。
5、小紙條(小尾巴)。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區
1、教師:“上次小朋友們都參加了運動會,現在,請小朋友們告訴老師,你們都參加了哪些比賽?”
2、幼兒說出比賽的項目后,教師:“小朋友們都真棒,參加了那么多的比賽,有些小朋友還在比賽的那一天照相了,現在,我們大家就一起去看一看他們的比賽吧!”
3、教師帶動幼兒去參觀布置好的活動區,欣賞幼兒參加比賽的相片,并向幼兒提問:“相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4、再引出主題:“看一看相片里的小朋友們穿的衣服多嗎?”幼兒回答后,教師再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為什么穿那么多的衣服?”
5、幼兒回答出是因為天氣冷后,教師:“這么冷的天氣,小朋友們都很勇敢,都不怕冷,都能參加運動會,你們真棒!”
二、欣賞故事
1、在講故事之前,教師要說出引起幼兒注意聽故事的話:“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故事,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聽完故事后,老師有
問題要問小朋友們。”
2、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做形象動作表演,感情融入集中。
3、教師:“故事講完了,老師給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是紅氣球怕不怕冷?”
4、幼兒回答之后,教師請幼兒小實驗:“請小朋友們,想辦法用桌子上的東西給紅氣球吹吹風,看你們的紅氣球怕不怕冷?”讓幼兒運用教師為他們提供的紅氣球、充氣墊、扇子、小人書、吸管、薄紙等材料,自己動手想辦法給紅氣球制造冷風。
5、教師讓幼兒做完實驗后,再問幼兒:“剛才小朋友們都給紅氣球吹風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告訴老師紅氣球怕不怕冷?”幼兒回答之后,教師:“小朋們怕不怕冷?教師:“冬天到了,我們要怎么做?”讓幼兒回答后,教師:“那以后天氣變得更冷了,小朋友們也不要怕冷,要勇敢地和老師出外面去參加游戲、運動、鍛煉身體!”
三、學念兒歌
1、出示學具,讓幼兒先認識三只小、一個小皮球、場地的'圖片。學具能活動,又有立體感,讓幼兒認識兒歌里面出現的重要物體。
2、教師:“今天,這三只小就要給小朋友們表演節目‘踢皮球’。”然后,一邊操作學具,一邊念兒歌。
3、教師同兩位幼兒一起戴上頭飾,表演三只小“踢皮球”,教師一邊教念兒歌,一邊同兩位幼兒表演踢皮球的動作。
4、再請三個幼兒戴上小的頭飾,表演踢皮球,讓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
5、教師:“你們還想看小的表演嗎?”激發幼兒的興趣后表演。
6、教師:“小給小朋友們表演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表小看,好不好?”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簡單動作。
四、戶外活動
先讓幼兒到戶外走一走,感受天氣的寒冷,再看看哥哥姐姐們的活動:“小朋友們,哥哥姐姐怕不怕冷?”幼兒回答后,教師再提問:“他們為什么不怕冷?”再引導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帶動幼兒自由活動,并主持用小紙條做游戲“揪小尾巴”,體驗活動的快樂,知道鍛煉身體的好處。
五、放松活動帶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做一些輕松簡單的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該活動設計比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認真聽課,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具新穎,使幼兒好奇、多看不厭,有很容易記住兒歌,運用的內容材料是幼兒剛經歷過的,內容比較貼切,使幼兒容易理解,也使他們對自己有自信心。游戲活動的選擇也比較能帶動幼兒的活躍性,使幼兒體會到鍛煉身體的快樂。但這節課的設計也有些不足,就是內容豐富、相對小班上課的時間稍長。教師和幼兒一起快樂地游戲,使這節課的活動進展比較順利,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幼兒園我真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輸出自己的本領。
2、樂意在小班弟弟妹妹面前展現自己的本領,并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玩,照顧弟弟妹妹。
3、能用各種方式夸獎自己,樹立自信心。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幼兒準備好自我展示的節目。
2、物質準備:帽子底板圖、貼貼紙、水彩筆、膠水等人手一份。
3、資源利用:與小班做好聯系,共同做好活動準備。
4、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夸夸我。
·師:我們不僅要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夸獎別人,也要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夸獎自己。你有什么優點?你會那些本領?打開操作材料《我真棒》選一選、說一說吧!
·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表情、動作、短句等夸獎自己,如對自己豎起大拇指說"我真棒"、大聲告訴大家我會···等。
2、露一手。
·教師激發幼兒自我表現的欲望:小班的弟弟妹妹很想知道能干的.中班哥哥姐姐是什么樣呢!讓我們一起為小班的弟弟妹妹露一手,做個好榜樣。
·教師引導幼兒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節目,比如唱歌、念兒歌、講故事、做律動等,爭取讓每一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教師帶領小班弟弟妹妹熱烈鼓掌,增強幼兒我真棒自豪感。
3、大帶小。
·請每一個幼兒帶領一個弟弟妹妹到自己的班級做客。教師引導幼兒看護好自己帶領的弟弟妹妹,并制作一頂帽子送給弟弟妹妹,還可以幫助弟弟妹妹在帽子上進行簡單的裝飾。還可以帶弟弟妹妹參觀班級,帶弟弟妹妹喝水,上廁所等。
4、一起來。
·請示請幼兒說說自己帶弟弟妹妹玩的感受。引導幼兒一起跟隨音樂做律動《我真的很不錯》。
幼兒園我真棒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匯“變大”和“變小”。
2、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米頭飾一個,魔術棒一根,魔術杯一個,小魔術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PPT
1.以“米”變魔術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2.借助圖片,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回答問題。
提問:米的“魔術棒”有什么本領?米是怎樣說的?
3.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二、游戲:“木頭人,變變變。”
1、教師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玩法:教師與幼兒一邊拍手,一邊念: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大大大!(當念到“大大大”時,幼兒自由夸張地做“大”的肢體動作。)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小小小。(動作與“大”的相反。)
2、組織幼兒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三、遷移游戲經驗
1、如果你有“魔術棒”,你想讓哪些東西變大或變小?(個別提問)
2、幼兒自由探索。
幼兒每人手持一根“魔術棒”,在周圍環境中尋找自己希望改變的物體(自由結束)。
附故事:
米的“魔術棒”
有只米,它有一根神奇的'魔術棒,能把大東西變小,把小東西變大。
有一天,米來到草地上,看到小雞和小狗在爭吵,它跑過去問:“你們為什么吵架?”
小雞說:“我們都想吃這個蘋果,可是蘋果太小了,不夠分。”米說:“別擔心,試試我的魔術棒。”
米用“魔術棒”指著小蘋果,嘴里說:“變變變,大大大!”小蘋果真的變成了大蘋果,小雞和小狗高高興興地吃到了香香甜甜的大蘋果。
有一回,米到兔媽媽家串門兒,路上,被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去路,它就拿出魔術棒,指著大石頭,嘴里說:“變變變,小小小!”大石頭立刻變成了小石頭,米跨過了小石頭,繼續向前走。
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陣“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喊聲,米趕緊跑上前一看,不好!大灰狼正準備吃小雞呢,它趕緊拿出魔術棒,指著大灰狼,嘴里說:“變變變,小小小!”大灰狼立刻變小了,這可嚇壞了大灰狼,它趕緊灰溜溜的逃走啦,小雞得救了。
米救了小雞后,來到兔媽媽家,兔媽媽正在犯愁:“唉,胡蘿卜剛剛長出來,孩子們就吵著要吃。”
米說:“別急別急,讓我來試試!”它用魔術棒指著一棵棵小小的胡蘿卜,嘴里說:“變變變,大大大!”胡蘿卜就長大了,兔媽媽高興得謝了又謝。
反思:
本節教案適合小班年齡階段,因為小班孩子思維直接形象,語言表達簡練簡單,有一定的想象力,對于直觀生動的物象十分感興趣并且愿意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既能滿足孩子傾聽故事的欲望,又能促進孩子對關心幫助小伙伴的行為的認識,符合孩子關愛同情幫助他人的心理。既能讓幼兒學到一些簡單的詞語,理解故事內容又能增進孩子社會性情感的培養。因此,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活動效果很好,完成了教學目標。
幼兒園我真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體驗鍛煉的樂趣。
2、知道自己能參與運動,了解運動的益處。
3、學念兒歌,增強鍛煉的意識。
4、能分析兒歌,培養想象力。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內容設計:
“我真棒”小班綜合活動設計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布置有鍛煉身體的相片。
2、每小組三個紅氣球、一個充氣墊、一把扇子、一本小人書、一根吸管、一張薄紙。
3、立體操作學具:“踢皮球”。
4、三只小老鼠頭飾和一個小皮球。
5、小紙條(小尾巴)。
活動過程:
一、參觀活動區
1、教師:“上次小朋友們都參加了運動會,現在,請小朋友們告訴老師,你們都參加了哪些比賽?”
2、幼兒說出比賽的項目后,教師:“小朋友們都真棒,參加了那么多的比賽,有些小朋友還在比賽的那一天照相了,現在,我們大家就一起去看一看他們的比賽吧!”
3、教師帶動幼兒去參觀布置好的活動區,欣賞幼兒參加比賽的相片,并向幼兒提問:“相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4、再引出主題:“看一看相片里的小朋友們穿的衣服多嗎?”幼兒回答后,教師再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為什么穿那么多的衣服?”
5、幼兒回答出是因為天氣冷后,教師:“這么冷的天氣,小朋友們都很勇敢,都不怕冷,都能參加運動會,你們真棒!”
二、欣賞故事
1、在講故事之前,教師要說出引起幼兒注意聽故事的話:“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故事,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聽完故事后,老師有問題要問小朋友們。”
2、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做形象動作表演,感情融入集中。
3、教師:“故事講完了,老師給小朋友們提出的問題是紅氣球怕不怕冷?”
4、幼兒回答之后,教師請幼兒小實驗:“請小朋友們,想辦法用桌子上的東西給紅氣球吹吹風,看你們的紅氣球怕不怕冷?”讓幼兒運用教師為他們提供的紅氣球、充氣墊、扇子、小人書、吸管、薄紙等材料,自己動手想辦法給紅氣球制造冷風。
5、教師讓幼兒做完實驗后,再問幼兒:“剛才小朋友們都給紅氣球吹風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告訴老師紅氣球怕不怕冷?”幼兒回答之后,教師:“小朋們怕不怕冷?教師:“冬天到了,我們要怎么做?”讓幼兒回答后,教師:“那以后天氣變得更冷了,小朋友們也不要怕冷,要勇敢地和老師出外面去參加游戲、運動、鍛煉身體!”
三、學念兒歌
1、出示學具,讓幼兒先認識三只小老鼠、一個小皮球、場地的圖片。學具能活動,又有立體感,讓幼兒認識兒歌里面出現的重要物體。
2、教師:“今天,這三只小老鼠就要給小朋友們表演節目踢皮球。”然后,一邊操作學具,一邊念兒歌。
3、教師同兩位幼兒一起戴上頭飾,表演三只小老鼠“踢皮球”,教師一邊教念兒歌,一邊同兩位幼兒表演踢皮球的動作。
4、再請三個幼兒戴上小老鼠的頭飾,表演踢皮球,讓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
5、教師:“你們還想看小老鼠的表演嗎?”激發幼兒的'興趣后表演。
6、教師:“小老鼠給小朋友們表演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表小老鼠看,好不好?”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簡單動作。
四、戶外活動
先讓幼兒到戶外走一走,感受天氣的寒冷,再看看哥哥姐姐們的活動:“小朋友們,哥哥姐姐怕不怕冷?”幼兒回答后,教師再提問:“他們為什么不怕冷?”再引導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帶動幼兒自由活動,并主持用小紙條做游戲“揪小尾巴”,體驗活動的快樂,知道鍛煉身體的好處。
五、放松活動
帶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做一些輕松簡單的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該活動設計比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認真聽課,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具新穎,使幼兒好奇、多看不厭,有很容易記住兒歌,運用的內容材料是幼兒剛經歷過的,內容比較貼切,使幼兒容易理解,也使他們對自己有自信心。游戲活動的選擇也比較能帶動幼兒的活躍性,使幼兒體會到鍛煉身體的快樂。但這節課的設計也有些不足,就是內容豐富、相對小班上課的時間稍長。教師和幼兒一起快樂地游戲,使這節課的活動進展比較順利,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2.本次活動從幼兒心理需求出發,適合孩子們的要求。
3.幾乎所有小朋友多參與進來,效果還行。
小百科:鍛煉定義為一種利用計劃性的、結構性的、以及重復性的肢體活動來提高一個或多個身體部位的健康狀況的體力活動。
幼兒園我真棒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一到戶外活動的時間,孩子們就雀躍著、擁擠著奔向室外。于是,在出門這一環節,總有孩子摔倒、跌破:“老師,是后面人推我的……”“老師,他們擠我……”更有一些孩子被壓倒了,卻依然興奮,有的還滿臉笑容,甚至有意再往人身上壓。他們意識不到這是危險的、是不安全的。
正值圣誕節的平安夜,孩子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快樂氛圍中。于是,我想到如果這時圣誕老人出現并對他們的不安全行為做出判斷,有可能會引起孩子們多多少少的反應。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一個一個有序地進出門。
2、體驗有序進出門帶來的安全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圣誕禮物若干,圣誕老人的裝扮,糖果罐6個,熟雞蛋和雞蛋網(與幼兒人數相同),圣誕節音樂CD。
2、經驗準備:幼兒在進出門時遇到或者親身經歷過擁擠、摔倒的情況;認識并喜愛圣誕老人。
活動過程
1、創設節日氣氛,引發幼兒想得到圣誕禮物的愿望。
教師:今天圣誕老人要給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圣誕禮物,我們到門外去找他吧。
幼兒去門外找圣誕老人領取禮物。
圣誕老人:你們這樣出門太擠啦,我真害怕你們會擠受傷。我不能發給你們禮物了。
2、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
教師:圣誕老人生氣了,他說我們太擠了,擁擠是會受傷的。你還在什么時候看到過擁擠的現象,有沒有人受傷呢?
幼兒討論。
3、師生共同游戲,探索并交流有序拉蛋的方法和好處。
教師:我們今天就拿這個罐子做比方。有這么多的蛋寶寶都在罐子里,都要從這個小小的罐口里取出來,我們該用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不擠破蛋寶寶呢?
幼兒提出方法:方法一,同時將蛋拉出來;方法二,同時用力將蛋拉出來;方法三,一個一個將蛋拉出來。師生共同探索,共同游戲。
教師:哪種方法成功了呢?
幼兒分享游戲經驗,并嘗試正確的拉蛋方法。
4、遷移“拉蛋”游戲的經驗,學習有序地進出門。
教師:蛋寶寶要一個一個拉出來才不會被擠破,那我們小朋友該怎樣進出門才安全呢?
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當進出門的人多時,我們要一個一個地走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就叫做有序出門。
5、接受禮物,嘗試有序地進出門。
教師: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該如何安全出門了,圣誕老人一定會在門外等我們,讓我們去找找他吧!
幼兒有序進出門。
圣誕老人夸獎幼兒學會了正確進出門的'方法,分發禮物并與幼兒共同舞蹈。
活動反思
在《蛋寶寶為什么哭》這個生命保護活動中,教師通過“拉蛋”游戲遷移幼兒的經驗,讓他們在游戲探索中學習一個一個有序出門,體驗有序進出門帶來的安全感。
情境創設。科學、健康的行為信息傳遞,應該符合學前兒童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接受程度,有時必須將科學的身體知識以擬人化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加以說明。活動中的“圣誕老人”深得幼兒喜愛,教師運用這種生動的形象引領著幼兒思考本次活動所要討論的生命保護問題——有序進出門,從而喚起幼兒的一種情緒體驗,喚起幼兒去主動回憶生活中擁擠的體驗,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科學歸納。“拉蛋”游戲的科學運用是本節活動的關鍵性細節。在活動中,首先是教師布置“拉蛋”任務,在行動前給予幼兒充分的討論和猜想的機會;然后與幼兒共同實踐操作并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師生共同分析并交流“取蛋”的經驗,共同嘗試將蛋一個一個拉出來的正確方法。此時的分析和討論調動了幼兒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為幼兒提供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空間,充分體現了教育的雙主體性,對下一環節幼兒討論如何安全進出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游戲解讀。“拉蛋”游戲選取的游戲材料是幼兒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雞蛋,并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習探索合適的、安全的拉蛋方法。教師采用游戲形式,把幼兒在游戲中的認知轉換為幼兒對生活規則的認知,并伴隨語言和動作,幼兒在“玩一玩,拉一拉”中,情不自禁地學習正確安全進出門的方法。
【幼兒園我真棒教案】相關文章:
我真棒幼兒園小班教案07-30
“我真棒”幼兒園活動教案05-27
我真棒06-13
我真棒09-28
我真棒05-23
我真棒05-28
我真棒05-07
我真棒06-04
我真棒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