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最新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本周對班級墻報上我貼了一些水果圖片,孩子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水果圖片都特別興奮,像發現了寶貝似的叫起來:“這么多水果呀,有蘋果、香蕉……”,“我吃過香蕉,還有獼猴桃呢,那是什么水果我沒見過……”。許多孩子便討論起水果來,相互交流著自己吃過的以及認識和不認識的水果。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見到或吃過的各種水果的名稱、形狀、味道等特點。
2、感受水果的多種多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見到或吃過的各種水果的名稱、形狀、味道等特點。
難點:訓練孩子表述清楚。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家長帶孩子參觀水果市場,找一找各種各樣的水果。
2、活動室內布置各種水果圖片、掛圖、實物、或模型。
3、每組一個“百寶箱”,里面放有各種各樣的水果。
4、收集各種各樣的水果。
活動過程
1、通過回憶、交流,能大膽、清楚地說出水果的名稱。
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昨天老師叫你們的家長帶你參觀什么地方了嗎?你在水果市場找到什么水果?我們教師里有沒有?(幼兒自由交流后個別介紹,并指出相應的水果)
幼a:我找到了蘋果。
幼b:我找到了香蕉,我吃過可甜呢。
幼c:我找到了荔枝,我爸爸說這是南方的水果。老師哪個水果叫什么?
幼d:那是山竹,我吃過,超市里有買的。
(分析:活動一開始幼兒的認識興趣就很濃厚,還提出問題,這說明水果對幼兒有著深深的吸引,根據幼兒這一特點我設計了下一個活動環節)
2、通過“摸水果”感知各種水果的特點。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百寶箱”,里面放了好多水果,我要請小朋友去摸一摸,摸到以后可以拿出來一個,看一看你認不認識?說一說它的名字、形狀和顏色。
幼a:老師我摸到了,好像是蘋果。
師:可以拿出來看一看。
幼a:呀!就是蘋果,這么大,它圓圓的,是紅色的。
幼b:老師我摸到了,是香蕉,它是黃色的,有點彎,像小船。
幼c:我看還像月亮。
(分析:幼兒在認識過程中想象力得到很好的發揮。)
3、通過品嘗與交流,了解水果有各種各樣的味道。
師: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們想不想嘗一嘗?你可以一邊吃一邊和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我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幼兒邊品嘗邊交流)
集體交流:我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幼a:我吃的是香蕉,它甜甜地、軟軟地。
幼b:我吃的是荔枝,它需要剝皮,味道甜甜的'還有核呢。
幼c:我吃的是蘋果,酸甜酸甜的,還挺脆的。
幼d:老師我吃的蘋果是甜的但是不脆很綿軟。
4、小結:水果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圓的、橢圓的、長的等等;還有各種顏色,紅的、綠的、黃的、橘紅的、紫的等;還有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酸甜的、又甜又苦的等。并且要多吃水果能使身體更健康,所以我們要每天吃水果。
5、延伸活動:在活動區進行秋天水果展,讓幼兒在日常活動中繼續干支水果的特征。
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2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
2、讓幼兒具體感知風,并讓他們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感覺到。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觀察風給外界帶來的變化,如:紅旗、水、頭發等的變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個氣球,碎紙屑許多,小風車每人一個。
3、有關風的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這幾天老師讓小朋友觀察了樹枝搖動,紅旗飄,水面起波紋,你們知道是誰引起的嗎?
2、讓幼兒感知空氣流動形成風。
(1)教師引導幼兒玩氣球,通過玩氣球親自感受空氣流動形成風。
(2)幼兒自己動手做小實驗: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扇動空氣,使空氣流動形成風。
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哪里有空氣流動,哪里就有風。
3、了解風的特性。
(1)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當小扇子,扇動空氣,說出扇的快臉上有什么感覺,扇的慢臉上又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扇的快,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扇的慢,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
(2)老師給小朋友扇扇子,請小朋友試一試能不能抓住風?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風?
小結:風看不見,抓不著,只能感覺到。
4、玩紙屑。
(1)分給幼兒每人一小堆紙屑,讓他們想辦法玩紙屑,看誰最聰明,想的玩法多。
(2)討論:玩完后讓幼兒自由討論,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辦法產生風使小紙屑動的。
5、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
幼兒討論,教師講解。
(1)(看課件)風為人們做了許多好事。
風吹干了媽媽洗的衣服;
使人涼快;
讓風箏飛上天;
風車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
可是有的風卻做了許多壞事。
它把房子推倒了;
把樹木刮斷了;
打翻了魚船……樣的風很可恨。
小結:現在的人們本領可大了,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人們建起了防風林,把風擋住,還提前預報風,這就減少了風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6、玩“風車轉轉轉”游戲。
幼兒每人一個風車,想辦法讓風車轉起來。
請幾名幼兒到前面演示講解后,幼兒自由玩風車。
帶幼兒到戶外玩風車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3
活動目標:
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么這個圖形叫什么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里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折再上下對折,并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后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折,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征。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里、幼兒園里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
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涂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
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
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涂色的作業。
【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認識馬的教案最新04-26
認識光教案推薦 幼兒園認識光教案03-28
認識幼兒園教案02-28
幼兒園認識動物教案10-25
幼兒園教案:認識日歷 07-18
幼兒園《認識蜘蛛》教案08-25
幼兒園教案:認識圓柱09-28
幼兒園認識樹的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