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繪本閱讀《落葉跳舞》大班語言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繪本閱讀《落葉跳舞》大班語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繪本閱讀《落葉跳舞》大班語言教案 1
【教材分析】
繪本《落葉跳舞》是日本著名畫家尹東寬先生創作的作品,書里都是用實物落葉剪貼的各種小精靈,畫家巧妙地根據落葉的形狀拼成惟妙惟肖、形神兼備的動物、昆蟲、人物;他們表情豐富、各具個性。落葉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進入秋天,他們常常會在散步時撿起一片落葉興奮地說:“看,金魚的尾巴”、“蝴蝶的翅膀”等等。此時,我們適時地帶領幼兒走進《落葉跳舞》世界,感受繪本故事的童趣和創意,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活動以幼兒欣賞繪本圖片為主要途徑,以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方式, 使幼兒既能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又能細致地觀察、猜想每一個樹葉娃娃的表情及心理變化, 促使幼兒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個性化的表達。樹葉的創意拼貼,不僅能引發幼兒進行樹葉創作的興趣,還能夠使幼兒懂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可愛之處。
【活動目標】
1.觀察繪本中落葉娃娃的不同形態,理解所表達的含義。
2.嘗試大膽創編豐富故事情節,并連貫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3.萌發落葉創意拼貼及猜想交流的興趣。
【 活 動 準 備 】
1. 《落葉跳舞》繪本課件。
2.幼兒活動前參加過秋游活動,觀察過秋葉。
【 活 動 過 程 】
1. 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說說秋天的變化,導入活動。
提問:小朋友們,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變化?樹上的樹葉有哪些變化?樹葉會飄到哪呢?
小結:秋天到了一片片落葉飄下來,有的飄到了小路旁,有的飄到了我們美麗的幼兒園里,還有的飄到了書里。日本一位著名的畫家伊東寬先生讓落葉變成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落葉跳舞》。
2.欣賞課件,探究繪本中落葉的造型、表情及動態,感知落葉的不同形態。
(1)觀看課件,發現落葉的不同造型。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各種造型分別是由哪些樹葉組成的?為什么要這樣拼貼?用什么形狀的樹葉拼成了狐貍的臉和身體?這些造型是什么顏色的?你感覺怎么樣?
小結:畫家根據樹葉形狀運用重疊、修剪的方法拼成了昆蟲、動物和各種小人兒。還運用了對稱的方法,將各種不同深淺的黃色、紅色樹葉搭配。
(2)繼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樹葉娃娃的表情。
提問:我們看看落葉娃娃的臉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可以學一學嗎? 小結:原來通過嘴巴和眼睛的變化可以表現表情的變化。
(3)觀看課件,觀察并模仿樹葉娃娃的動態。
提問:落葉娃娃的動作都不一樣,他們有哪些有趣的動作呢?請你學一學吧。
3.幼兒有目的地自主欣賞,發現不同的落葉造型。
提問:你能從書中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樹葉娃娃嗎?你看了這本書,覺得這些娃娃怎么樣?
小結:全書 60 個樹葉精靈,表情不同,動作各異,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每人長得不同, 但每個人都很可愛!
4. 幼兒大膽想象落葉娃娃還可以有哪些形態,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問:落葉娃娃還可以有哪些造型?請你和好朋友說一說吧。
【活動延伸】
幼兒到操作區內,根據樹葉的形狀、顏色特點,按方法要求,制作樹葉貼畫,教師巡視其中,適當給予指導。
幼兒園繪本閱讀《落葉跳舞》大班語言教案 2
教案目標
認知目標:讓幼兒了解秋季的特點及變化;理解故事內容。
情感態度目標:培養幼兒愛護大自然的情感;激發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興趣。
技能目標:提高幼兒聽、說能力;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落葉跳舞》繪本
秋天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展示不同顏色、形狀的葉子等)
繪畫材料(彩筆、紙張等)
輕音樂背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情景創設:播放一段關于秋天風景的視頻或者展示一些秋天的圖片給孩子們看,引導他們觀察并討論“你看到了什么?”、“這是哪個季節?”等問題。
引入主題:“今天我們要讀一本關于秋天的書,書里的葉子會跳舞呢!”
二、新授環節
共同閱讀:老師與學生一起翻閱《落葉跳舞》,邊讀邊提問,如:“為什么這些葉子會跳舞?”、“你覺得它們跳得開心嗎?”等,激發孩子的'思考。
分段講解:針對書中較難理解的部分進行詳細解釋,并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
三、鞏固練習
角色扮演:邀請幾位小朋友分別扮演書中的角色,重現部分場景。其他同學觀看后分享自己的看法。
創意繪畫:讓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心中的“落葉舞蹈”,完成后可相互交流作品背后的想法。
四、總結延伸
討論環節:圍繞“我們能從中學到什么”展開討論,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收獲。
家庭作業:請孩子們回家后向家長講述這個故事,并且一起收集家附近的落葉,下次帶到學校來做一個小手工項目。
注意事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保持輕松愉快的氛圍,避免給孩子造成壓力。
鼓勵所有孩子參與進來,特別是那些平時比較害羞的孩子,給予他們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
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調整活動難度,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