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秀教案《我來扮爸爸,你來扮媽》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優秀教案《我來扮爸爸,你來扮媽》,歡迎大家分享。
學情分析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孩子對他們的衣著打扮十分熟悉,如大皮鞋、高跟鞋、眼鏡、項鏈等,也非常渴望能夠嘗試著穿戴。小班幼兒的自我意識正在發展,但要關心他人還有些困難。說教的品德教育,對幼兒的影響不大。孩子關心他人的品格,只有在生活的情景中,在情感積累中,才能慢慢形成。所以,我們從爸爸媽媽的衣著打扮著手,創設了一個模擬的生活情景,以爸爸媽媽的生活物品為主要材料,以孩子想扮演大人的心理為背景,引發孩子對周圍環境和他人的關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分爸爸媽媽各自的衣服、鞋子與用品,以及家人共用的物品,知道性別不同,使用的東西也不同。
2.讓幼兒模仿爸爸媽媽的活動,學習仿編短句。
3.通過裝扮游戲,培養幼兒對爸爸媽媽關心的情感。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1.爸爸的西裝、帽子、墨鏡、大皮鞋、剃須刀、領帶和背包等;媽媽的裙子、帽子、圍巾、高跟鞋、項鏈、掛件和手提包等;爸爸和媽媽的共用物品,如雜志、報紙、掃把、簸箕、拖把、餐具、電視、電腦等。紅、藍地毯各6塊。
活動過程
(教師在活動前事先布置好家的場地)
1.參觀爸爸媽媽的家,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1)幼兒參觀爸爸媽媽的家
師:今天,我們到爸爸媽媽的家里去玩一玩。哎呀,爸爸媽媽不在家,那我們輕輕地走進去,參觀一下,看看房間里都有什么。不能把爸爸媽媽的東西弄亂啊!
(幼兒隨意參觀,找個位置坐下來)
(2)談話
師: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幼兒說)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發現了別人沒看到的東西,他看到了桌子上的項鏈。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幼兒只觀察局部時,教師引導他們要觀察整體)
師:房間很大,還有許多東西。你們看看上面、下面……(用手示意)
2.討論“這是誰的東西”,知道性別不同,使用的東西也不同。
師:,這些東西是誰用的呢?
幼:爸爸媽媽用的。
教師拿出一雙高跟鞋。
師:這雙鞋是誰用的呢?
幼:媽媽。 .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媽媽愛漂亮,喜歡穿顏色鮮艷的鞋。
師:我們把媽媽的高跟鞋放在粉紅色的地毯上。
教師拿出一雙大皮鞋。
這是誰用的?你怎么知道的?(爸爸的腳大要穿大鞋,爸爸喜歡穿黑色的
皮鞋)我們把它放在藍色的地毯上。
教師拿出電話。
這是誰用的?如果幼兒只說是爸爸用的,則反問,媽媽能用嗎?大家都能用的東西應該放在什么地方?中間的地毯上。
3.分類,區分爸爸媽媽各自的物品及共用的物品。
(1)幼兒分類整理物品
現在就請你們幫助爸爸媽媽把東西收拾一下。
爸爸的東西放在哪里?(藍色地毯上)
媽媽的東西放在哪里?(粉紅色地毯上)
大家都能用的放在哪里呢?(中間的地毯上)
那就請你們把東西分類整理一下吧。整理好了,就坐回座位上。
(2)檢查分類結果
我們一起看看整理得對不對。
你們看看,這是什么?誰用的?放的位置對嗎?(先拿兩件放對位置的物品)這是什么?誰用的?應該放在什么地方?(再拿兩件放錯位置的物品)
4.討論“爸爸媽媽的活動”,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你們看見爸爸媽媽在家里都分別做哪些事情?(燒飯、洗衣服、掃地……)
5.使共用物品歸位,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和方位意識。
爸爸媽媽的東西都分別放好了,這些大家都能用的東西應該放在房間的什么地方呢?茶杯放哪里?電視放哪里?鍋碗放哪里?
幼兒把共用的物品放回房間的各個地方。
6.扮演爸爸媽媽,滿足幼兒扮演的愿望,增進孩子對父母的關愛你們想不想扮演爸爸媽媽?
(1)請一名幼兒示范。
你想扮演誰?怎么裝扮?(想扮演媽媽,選一件媽媽的衣服穿上)
你想學媽媽做什么呢?(在家中模仿媽媽做事情,如學媽媽在臥室和廚房
掃地)這個媽媽真勤勞!
(2)提要求
你們每個人都來扮演爸爸或者媽媽,每人選一件物品,用媽媽的東西把自己裝扮成媽媽,用爸爸的東西把自己裝扮成爸爸。裝扮好了再拿一件大家都能用的東西學爸爸媽媽做事情,看哪個學爸爸、媽媽學得最像。現在就開始吧!
(3)模仿動作
每位幼兒選擇一件物品把自己裝扮成爸爸媽媽的樣子,模仿爸爸媽媽拖地、看書、做飯等動作。(播放背景音樂)
教師與幼兒交流,“你在學誰做什么啊?”用數碼相機抓拍幼兒模仿動作的鏡頭。
(4)音樂停
請“爸爸媽媽”休息一下吧!把爸爸媽媽的東西都放回地毯上。
7.照片回放,仿編短句。
我們來看看剛才你們都是怎么模仿爸爸媽媽的。
(1)播放照片一這是誰?他在學誰做什么?(我學爸爸看報紙)
(2)繼續播放照片,請幼兒根據每張照片說一句話
例如,我學媽媽拖地板。
我學爸爸玩電腦。
我學媽媽疊棉被。
我學爸爸做飯。
(3)小結
爸爸媽媽在家做很多事情,很辛苦。你們以后在家里應該怎樣做啊?(聽爸爸媽媽的話,幫他們做簡單的事情。)
8.結束活動:整理房間,培養幼兒有序的生活習慣。
爸爸媽媽就要回家了,你們應該把爸爸媽媽的東西放到什么地方呢?
如果把東西弄亂了,爸爸媽媽會怎么樣?(會生氣)
幼兒把物品放回原來的地方,教師提示他們歸類并擺放整齊。
幼兒整理好物品,離開活動室。
9.延伸活動
聯系幼兒家長,讓他們和幼兒在家中繼續這一游戲。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秀教案《我來扮爸爸,你來扮媽》】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扮家家》03-26
幼兒園小班音樂扮家家教案12-09
幼兒園小班《扮家家》教案(精選11篇)09-18
幼兒園小班教案《扮家家》(精選10篇)10-08
扮的組詞07-29
扮美06-13
幼兒園大班音樂《扮家家》教案優秀06-06
扮的組詞造句03-12
幼兒園小班音樂扮家家教案3篇12-09
小班社會教案:來幼兒園的路上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