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圣誕節美術教案《圣誕化妝舞會》含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圣誕節美術教案《圣誕化妝舞會》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策劃:
圣誕化妝舞會
活動目標:
1、在認識五官的基礎上,感受用粘貼、印的方法制作各種面具。
2、喜歡貼出不同的面相,發展幼兒的求異思維。
3、滲透環境教育,培養幼兒初步的環境意識。
4、參與節日游戲。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彩色紙,橡皮筋、音樂
2、紙碟(開眼睛)、漿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3 、各種人物、卡通、動物、圖片放于區內,引導幼兒觀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請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誕老人送了什么禮物給小朋友?請小朋友先閉上眼睛,聽到老師小鈴的聲音才睜開眼睛好嗎?
二、幼兒觀察你們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xx你想做一個什么面具?請你先想一想,你做一個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粘貼
2、水粉、蠟筆
3、印畫提醒幼兒用完漿糊要把手擦干凈。幫助、鼓勵困難的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會請小朋友帶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師一起去參加化妝舞會吧!
教學反思:
讓幼兒區分中外節日的不同,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讓每一位幼兒在娛樂中學習,從學習中娛樂。不足之處是沒有讓幼兒親手制作小禮物,而是自備小禮物互送。
小百科:圣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后,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但在圣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圣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于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圣誕節美術教案《圣誕化妝舞會》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扎染》含反思10-20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動物》含反思06-23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吹畫》含反思04-27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動夢》含反思04-27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數星星》含反思07-11
幼兒園大班教案《日歷》含反思-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