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感知比較粗細》附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感知比較粗細》附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通過此游戲活動,使幼兒出不理解粗細概念,并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請幼兒將粗細相同的用線連起來。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盡量一樣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圓柱體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請幼兒觀察情境圖“三只小豬”的內容,請幼兒找一找什么粗什么細。(如:粗的樹和細的樹、粗的蘿卜和細的蘿卜等。)
二、基本過程
1老師將粗細不同的物品排成一排放在一起,請幼兒找出哪個粗哪個細。(如:鉛筆細,油畫棒粗,老師的杯子粗幼兒的杯子細等。)
2讓幼兒再次感知粗細。
讓幼兒觀察鉛筆畫出來的字和蠟筆畫出來的字有什么不同,觀察老師杯子的影子和幼兒杯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如:鉛筆畫出來的字細,蠟筆畫出來的字粗。老師杯子的影子粗,幼兒杯子的影子細等)
老師發給每個幼兒手中兩個物品,一個粗,一個細,當老師說到把粗的放在頭上,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老師說把細的放在腳下,幼兒做相應動作。
三、幼兒探索操作
1幼兒用書
請幼兒觀察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
數數看有幾只毛筆,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有幾個數字,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想一想,粗的筆會寫出哪個數字?細的筆會寫出哪個數字?
請幼兒幫每個毛筆找到他的數字朋友,連在一起。
四、游戲:我和杯子做朋友
過程:老師帶領小朋友邊走邊拍手說兒歌:小朋友,走一,走,小朋友,跳一跳,我們一起玩游戲,找個杯子做朋友。說完,老師說指令:快快走到粗的杯子旁邊。快快跳到細的杯子旁邊。幼兒做相應動作,幼兒會玩后也可以請某個幼兒來說指令。
教學反思
1.比較的物體太少。
2.還沒能更好激發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
3.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感知比較粗細》附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高矮》附反思04-0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比較粗細10-10
幼兒園《比較粗細》教案02-27
幼兒園中班《比較粗細》教案06-25
幼兒園《比較粗細》教案11篇02-27
幼兒園《比較粗細》教案(11篇)02-27
幼兒園《比較粗細》教案(精選13篇)10-1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釘紐扣》附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