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了解父母》附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了解父母》附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設計背景
現代社會,工作壓力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父母養育一個孩子越來越不容易。讓幼兒能對父母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更加珍惜和愛護自己的父母。
活動目標
1、清楚自己父母對家庭的辛苦付出,對自己養育的艱辛。
2、感受父母無微不至的愛,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樂意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能對父母有愛心。
教學難點: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活動準備
蛋寶寶成長圖片,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照顧一周蛋寶寶容易嗎?”
(1)請小朋友出示照顧一周的蛋寶寶。
(大部分小朋友的蛋寶寶破裂)
(2)說說這一周你們是怎樣照顧蛋寶寶的。
(3)照顧一周蛋寶寶容易嗎?
老師:對呀!照顧一周的蛋寶寶很不容易,你們很小心地呵護可它還是有可能會破,把蛋寶寶照顧很好的小朋友更是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你們知道嗎?你們照顧的僅僅是一個蛋寶寶,你們小時候可比蛋寶寶更難照顧,我們現在了解一下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照顧我們的,好嗎?
2.看錄像:媽媽是怎樣照顧我們的?
(1)說一說,看后有什么感想?
老師:是呀!媽媽照顧我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這僅僅是一天,媽媽是長年累月地照顧我們,我們才能茁壯成長,知道了媽媽是怎樣愛我們的,我們也要同樣去愛媽媽。我們可以怎樣愛媽媽呢?
(2)獻愛心,照顧托班的弟弟、妹妹,給他們喂飯,幫他們入廁,帶他們游戲。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我發現幼兒對父母有一些較為深刻的認識了,也愿意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個別幼兒似乎只是對這個活動沒有太多的感觸。提問時也比較扭捏,不敢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專業上也有一定的思考和調整。
師幼互動較好。
活動效果不是太明顯。
我重新上的話,會將母親十月懷胎的影像資料和一場關于生活中父母養育自己的生活畫面通過情景表演展示,效果一定更好。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了解父母》附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變廢為寶》附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保護青蛙》附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乘坐交通工具》附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搖籃》教案附反思09-20
幼兒園中班語言《水果》教案附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松樹與松鼠》教案附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語言《圓圓的夢》教案附反思09-20
幼兒園教案中班語言《樹葉小耳朵》附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窗外的垃圾》附反思04-03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大鴕鳥》附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