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會蹦的豆子》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會蹦的豆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交流,樂于把探究各種各樣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現問題、獲取經驗。
3、在學習操作中,探究發現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桓鶕棺拥能浻、大小等不同特點,在瓶中發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各種瓶子、花生、綠豆、紅棗、米、湯匙、紙張、盤子等。
2、知識準備:幼兒對所提供的農作物已有認識,能說出名稱;請家長與幼兒查閱資料或與幼兒一起做實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問題“豆子裝在瓶子里,為什么有的會響,有的不會呢?有的聲音較大,有的聲音較小呢?”引入,請幼兒談談自己在家尋找的答案。
二、基本部分
(一)向幼兒介紹各種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操作,驗證幼兒的答案。
1、介紹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感知豆子的軟硬、大小。
2、根據幼兒提供的方法,請幼兒選擇一種豆子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3、重點在幼兒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軟硬、大小、多少與在瓶子中產生聲音大小的關系。
4、怎樣才能更好地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而不讓豆子掉下來呢?
(二)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1、請幼兒把自己裝好的瓶子與同伴進行交換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瓶子,試試對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實驗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2、得出結論: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少;根據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3、針對操作過程中幼兒發現的問題——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豆子才不容易掉出來呢?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三、結束部分
幼兒利用手中的瓶子與老師一起隨音樂起舞。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會蹦的豆子》】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炒豆子03-06
有關蹦字的組詞11-08
會變化的影子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2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會爬的植物01-08
會變化的影子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3篇03-2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9-2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風》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