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章魚教案

時間:2024-01-29 17:37:0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章魚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章魚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章魚教案

幼兒園章魚教案1

  一、活動名稱:

  疊起來的章魚

  二、適宜對象

  小、中班幼兒(3——5)歲

  三、價值指向:

  1、探究物體往高處穩穩地疊加方法。

  2、幼兒大膽操作,不斷嘗試,體驗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學數學的快樂。

  四、材料設計:

  (一)把紙芯對半切開,從下往上2·5厘米豎向均勻地畫出八根線。

  (二)沿著線用剪刀小心地剪開。

  (三)在畫紙上用黑筆畫出眼睛,剪下來。

  (四)把吸管剪成小段,貼在章魚的臉上。

  (五)涂上顏色,內側也同樣涂上顏色。

  (六)等顏料干了以后,給章魚安上眼睛,完成。

  五、玩法提示:

  (一)提供章魚,讓幼兒往高處疊加,看誰疊的.又高又穩。

  (二)提供章魚,讓幼兒往高處疊加,并說出自己疊加了幾個。

  六、指導要點:

  活動中讓孩子們去操作嘗試探索,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的差異,逐步增加難度(讓幼兒探索疊加的方法——讓幼兒探索如何疊得又高又穩——讓幼兒說出自己疊加的個數),讓幼兒操作游戲。

  在孩子們操作游戲時,教師只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就會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提高各種能力。

幼兒園章魚教案2

  教學目標:

  讓小朋友們認識圓形,圓形的形成,簡單了解球體介紹小章魚的習性,特點圖片教會小朋友們做小章魚

  教學準備:

  四分之一袋超輕粘土

  教學內容:

  一、圓形

  展示圓形圖片問小朋友想到了什么,圓形是如何形成的,每個圓都有一個圓心,一個點繞圓心以相同的距離旋轉,就得到了圓形。

  二、球體

  先用球形法捏出一個直徑三厘米的'球體,展示。告訴小朋友們其實每個球體里都有很多的圓形,切開球體展示圓形。

  三、章魚

  告訴小朋友們捏出其直徑三分之一的7個小球體。讓他們在大球體偏下方圍上這一圈的小球體,做成爪子做好眼睛和嘴巴,可以加上帽子或者蝴蝶結來裝飾。

  四、講述章魚的生存環境習性等

  展示小朋友們的作品

  回收多余的粘土。

幼兒園章魚教案3

  目標:

  1.學習用擰、撥等動作扭轉皮筋,觀察章魚旋轉的現象,感知皮筋的彈性形變。

  2.嘗試用動作或語言表現旋轉現象。

  3.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擺弄章魚玩具,探索不同玩法。

  準備:

  將塑料瓶的瓶底剪開,用即時貼裝飾成章魚的造型。短棒綁上皮筋,卡在塑料瓶口。皮筋另一頭綁一支廢舊水彩筆(可用長棒替代)。

  玩法說明:

  幼兒一手扶住瓶身,一手擰水彩筆。擰若干圈后,將瓶身拎起,松開扶住瓶身的手,章魚就旋轉起來了。

  指導要點:

  1.剛開始投放該材料時,可放在區域中顯眼的地方,吸引幼兒主動探索新材料。

  2.若觀察到有幼兒成功地讓章魚旋轉起來了,可用語言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其玩法。

  3.引導幼兒關注章魚旋轉的現象,用手指、身體等表現旋轉的動作。

  4.在幼兒反復操作的基礎上,用問題引導幼兒關注皮筋扭轉的圈數與章魚旋轉速度、時長之間的關系。

  延伸活動:

  將塑料瓶裝飾成飛機、飛碟等不同造型,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園章魚教案4

  繪畫意圖:

  章魚也叫八爪魚。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美術課我們一起來學畫章魚簡筆畫吧。現在我們拿出紙和筆。畫法很簡單,小朋友要細心學,仔細畫。

  繪畫目的:

  發展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繪畫動物簡介:

  章魚

  全世界章魚的種類約有650種,它們的大小相差極大。章魚為溫帶性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下,適應水溫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為適宜,低鹽度的環境會死亡。

  繪畫年齡:

  托班幼兒。

  繪畫步驟圖:

  1、先畫出章魚像吸盤一樣的嘴巴。如上圖

  2、畫出章魚圓圓的腦袋。如上圖

  3、畫出章魚的爪子。如上圖

  4、最后畫出章魚爪子上的'小吸盤、眼睛和嘴巴。如上圖

  簡單的章魚簡筆畫就完成了。

  小朋友是不是非常簡單!

  你們學會了嗎?

  分組繪畫:

  教師巡回指導。指導能力差的幼兒,啟發能力強的幼兒。

  評價展示:

  展示作品,幼兒互評。

  活動延伸:

  將作品貼在教師展示區墻面。

  溫馨提示:

  美術教育要為兒童的實現創造開放、自由、寬松、民主的時空條件。

幼兒園章魚教案5

  制作目的:

  學習手工制作的基本規律。

  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制作對象:

  章魚

  制作準備:

  藍色的彩紙、深藍色彩紙、剪刀、紙杯、膠棒。

  制作過程:

  1、將紙杯整理干凈,然后,將準備好的藍色紙從紙杯的最下部粘合到杯壁上;

  2、用剪刀將藍色的彩紙,剪成條狀,并且,將這些長條向外側翻轉;

  3、用剪刀將深藍色的紙片,剪出圓形的小紙片;

  4、將這些小紙片粘貼到向外翻折的紙片上;

  5、再畫一對章魚的眼睛吧;

  6、將眼睛粘到杯壁的位置,整理之后,章魚就完成了。

幼兒園章魚教案6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理解故事內容,了解章魚的特征。

  2、能仔細觀察和完整、連貫地表達,感受故事的有趣。

  3、懂得與同伴相處時要有禮貌,知錯就改。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章魚的生活習性有所了解。

  2、材料準備:章魚圖片,幼兒用書第24頁《亂撓癢癢的章魚》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鼓勵幼兒大膽地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想法。

  2、指導要點:運用邊看圖邊講述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過程

  1、出示章魚圖片,導入教學。

  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以為生活在海洋里的朋友,你們看看它是誰?它有幾只觸手?它會用

  這八只觸手做些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關于這只章魚的故事就知道了。

  2、結合圖片,教師以邊講述邊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內(從開始到“又去撓

  那些扭來扭去咯咯笑的小魚了”)。

  提問:在海洋世界里都住著哪些小動物?

  提問:這只愛撓癢癢的章魚去撓了誰?他們喜歡嗎?你從哪里看出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的角

  色的表情動作,大膽講述)

  3、教師結合圖片完整地講述故事的后半段。

  提問:章魚又去撓誰的癢癢?這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章魚決定怎么做?

  提問:當章魚在水中追趕珍珠時發現自己有什么本領?(游的速度快。)

  提問:當章魚追著珍珠沉到海底時發現自己有什么本領?(潛水)

  提問:當珍珠掉進石縫里章魚也跟著擠了進去時,章魚發現自己有什么本領?(噴出濃濃的墨汁)

  4、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進一步理解故事主題。

  提問:章魚以后還會不會去亂撓癢癢呢?為什么?

  提問:你們喜歡這只章魚嗎?為什么?

  小結:要像章魚一樣知錯就改,與同伴禮貌相處。

  5、幼兒邊看幼兒用書第24頁邊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通過活動了解章魚的生活習性,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運用語言和動作相結合生動地表現章魚去撓小魚的癢癢、以及章魚在追回珍珠的圖中發生的事情。活動設計通過三個環節來實現:出示章魚圖片,導入教學—結合圖片,講述故事內容—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理解主題思想。在第一環節中,由于孩子在平時生活中已經積累了對章魚的認識的經驗,因此第一環節開展的很順利,孩子們能夠說出章魚的特征和生活習性。在第二環節:教師結合圖片分段講述故事中,孩子們能夠認真傾聽,老師通過“設疑”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在完整地欣賞故事內容時,孩子們始終都沉靜在這個有趣故事的'情境中。并且懂得與朋友相處時,應當有禮貌,而且做錯事情時,能知錯就改,實現了情感的升華。整節語言活動,都以有趣的情節始終貫穿著整個活動。幼兒的語言表達,動作、想象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整欣賞故事內容的環節中,孩子們都有表演的欲望,由于時間的限制,沒有實現。因此,我考慮在下個課時讓孩子分角色表演故事,更深入地感受故事的主題思想。

幼兒園章魚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章魚的結構特點,學會用分泥、團圓、壓坑的泥工技能制作章魚。

  2.在創作活動中,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小棒人手一份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朋友,大家快來猜猜它是誰啊?

  接下來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段有趣的視頻吧。

  二、播放視頻,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后教師提問:

  這位新朋友是誰?(章魚)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它長什么樣子?(章魚有圓圓的腦袋,腦袋上面有兩只眼睛、一個嘴巴、腦袋下面還有許多觸手)

  三、示范講解:可愛的章魚

  1.魔術:圓形變變變

  出示橡皮泥小球,師: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就要用圓來變小章魚。

  出示范例泥工《小章魚》,看,老師用一個大大的圓變了章魚的什么?下面這些小圓變成了章魚的什么呀?(觸手)

  2.教師示范

  1.分泥——先分成兩塊大小相同的泥,再將其中的一塊分成珍珠奶茶大小的小泥

  2.搓圓——大泥搓圓變成章魚圓圓的腦袋,小泥搓成小圓在大圓下面圍一圈變成章魚的觸手。

  3.壓坑——用將小圓套在小指上變帽子的方法壓坑變出章魚的`嘴巴粘在腦袋上。

  4.用小棒扎出兩個小洞做眼睛

  5.裝扮章魚——用壓坑的方法制作帽子或蝴蝶結打扮章魚。

  四、幼兒操作。

  幼兒按步驟圖制作自己喜歡的章魚。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提醒幼兒分泥。

  四、作品展示,教師評價。

  請完成繪畫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師并做相應評價。

  幼兒慶祝,表演《可愛的章魚》:章魚在遇到壞人時會噴出墨汁保護自己,變形保護自己。

幼兒園章魚教案8

  目標:

  1、學習用擰、撥等動作扭轉皮筋,觀察“章魚”旋轉的現象,感知皮筋的彈性形變。

  2、嘗試用動作或語言表現旋轉現象。

  3、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擺弄章魚玩具,探索不同玩法。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準備:

  將塑料瓶的瓶底剪開,用即時貼裝飾成章魚的造型。短棒綁上皮筋,卡在塑料瓶口。皮筋另一頭綁一支廢舊水彩筆(可用長棒替代)。

  玩法說明:

  幼兒一手扶住瓶身,一手擰水彩筆。擰若干圈后,將瓶身拎起,松開扶住瓶身的手,“章魚”就旋轉起來了。

  指導要點:

  1、剛開始投放該材料時,可放在區域中顯眼的地方,吸引幼兒主動探索新材料。

  2、若觀察到有幼兒成功地讓“章魚”旋轉起來了,可用語言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其玩法。

  3、引導幼兒關注“章魚”旋轉的現象,用手指、身體等表現旋轉的'動作。

  4、在幼兒反復操作的基礎上,用問題引導幼兒關注皮筋扭轉的圈數與“章魚”旋轉速度、時長之間的關系。如:“怎樣讓章魚轉得快一點?”“怎樣讓章魚轉得久一些?”

  延伸活動:

  將塑料瓶裝飾成飛機、飛碟等不同造型,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園章魚教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小章魚的結構,學會分泥、揉球、小刀切塊、點小洞洞等制作方法。

  2.在創作活動中,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操作臺、工具小刀和小球棒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介紹小章魚,激發幼兒興趣。

  二、播放視頻,幼兒根據微視頻一起動手學習制作小章魚。(章魚有圓圓的.腦袋,腦袋上面有兩只眼睛、一個嘴巴、腦袋下面還有許多觸手)

  三、與幼兒一起回憶最簡單的小章魚的制作方法。

  1.分泥——先分成兩塊大小相同的泥,其中一塊揉成球,另一塊搓成條。

  2.切塊——把搓成條的泡泡泥用塑料小刀切八塊,并揉成一樣大小的球做小章魚的觸手。

  3.小球拼在一起成圈,把大球放到上面。

  4.最后一個小球壓扁,用小球棒工具點出小洞洞,做成小章魚的嘴巴,用水彩筆把小章魚的眼睛輕輕地畫出來。

  5.裝扮章魚——大膽想象、創作。

  四、作品展示,啟發幼兒。

幼兒園章魚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魷魚和章魚的特征及習性。

  2、用撕貼的方式裝飾出章魚并學會運用墨汁作畫。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錫紙(鐵砧),黑色的顏料,木工膠,雜志,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魷魚。

  -我戴著三角形的帽子。

  -我在大海里生活,我有十條腿,我是誰呢?

  二、展開

  1、談談魷魚和章魚。

  -你見過魷魚和章魚嗎?

  -你在哪兒見過的魷魚和章魚?

  -見過魷魚和章魚后你有什么感想?

  2、談談魷魚和章魚的特征以及它們的習性。

  -魷魚和章魚屬于魚類還是貝類呢?

  (魷魚和章魚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魚類動物,但是它們屬于軟體貝類動物。由于魷魚和章魚沒有骨頭,也沒有刺所以吃起來很方便。)

  -魷魚和章魚長什么樣子?

  (章魚和魷魚全身都軟軟的。腿和頭連在一起,嘴長在腿的中間。)

  -魷魚喜歡什么?

  (魷魚喜歡明亮的燈光,它們經常聚集在有光的地方。所以晚上捕捉魷魚的時候只要把水里照亮,魷魚就會向有光的地方聚集,然后就可以捕捉到魷魚了。)

  -為什么魷魚會吐墨汁呢?

  (因為當它們面臨敵人的時候,它們會通過吐墨汁擋著敵人的視線然后逃跑。)

  3、研究制作出章魚。

  -如果要制作出章魚需要什么材料呢?

  -利用錫紙怎樣才能裝飾出章魚來呢?

  4、利用活動紙中的錫紙制作章魚。

  ①把報紙或是雜志撕碎,像用馬賽克一樣的方法粘在章魚的身上。

  ②粘好章魚的身體之后,給章魚粘上細細地保鮮膜的邊兒,勾勒出章魚的.輪廓。

  ③稀釋好黑色的顏料涂在章魚的嘴前。

  ④把墨汁吹開表現出章魚吐墨汁的樣子。

  ⑤等圖畫晾干后保管起來。

  三、結尾

  1、讓孩子們把畫好的章魚介紹給朋友們看。

  2、總結活動

  活動反思

  因為幼兒對新奇事物都是感興趣的,所以我選擇運用了巧妙的作畫手法,我覺得本次活動的選材很符合幼兒的心理,它能激起幼兒嘗試和創造的欲望。我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發現用一個小小的手掌竟然會印畫添畫成一條美麗又可愛的章魚這一既感到比較陌生、新奇的繪畫手法以及作畫活動區中擺放著的顏料、墨汁和漂亮的背景畫等不同的操作材料時,都大開眼界,個個躍躍欲試,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創作的興趣。在第三個教學環節中,我漏掉了對作品畫面的布局的提示和引導,導致出現個別幼兒在印畫的過程中,完全只顧享受印畫的快樂,畫面中的掌印顯得雜而散。當發現這個問題時,我并沒有責令孩子重新畫過,而是及時因勢利導,配上自己的肢體語言提醒幼兒動腦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既保護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又增強了他繼續創作的自信心。而且這次及時地點撥,不但彌補了我在教學中的失誤,也引導了孩子們用手掌一個接著一個往左、右伸展、重疊地印畫的方法,使畫面布局變得飽滿了。

幼兒園章魚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章魚的結構特點,并學習簡單的繪畫

  2、喜歡繪畫活動。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畫紙、彩筆、章魚視頻、幼兒已有繪畫封閉圓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朋友,大家快來猜猜它是誰啊?

  接下來請每個小朋友都安安靜靜的看一段有趣的視頻吧。

  二、播放視頻,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后教師提問:

  1、這位新朋友是誰?(章魚)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大海里還有什么?(水草、珊瑚、巖石等)它長什么樣子?(有兩只眼睛、一個嘴巴、圓圓的`身體下有8條長長的、彎彎的像橢圓一樣的觸手)

  2、它在海里是怎樣游動的?(幼兒可做動作模仿)在它的觸手上有什么?(像圓點的吸盤)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噴出墨汁保護自己

  3、章魚有幾種不同的游動姿態?(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根據幼兒的回答,帶著問題讓幼兒再觀看一次視頻。!出自:快思老。師!重點觀看章魚不同的游動姿態。

  小結:章魚在遇到敵人、壞人時會噴出墨汁保護自己,小朋友也應該學會保護自己。

  三、幼兒作畫。

  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觀察繪畫不同姿態的、自己喜歡的章魚。教師做巡回指導。重點提醒幼兒繪畫完整的章魚身體。

  四、作品展示,教師評價。

  請完成繪畫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師并做相應評價。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提問法,發現法,引導孩子積極動腦。多數孩子能積極參與,大膽猜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和同伴交流。由此孩子的活動興趣很高,活動效果明顯。但有個別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經過老師的暗示才能認真回答問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著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幼兒園章魚教案12

  知識點描述

  本次活動通過多角度觀察章魚圖片,引導幼兒從平面藝術提升到立體藝術的創作。

  教學背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核心教學目標

  1.體驗用不同形式表現章魚的樂趣,萌發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

  2.初步了解章魚的基本特征。

  3.能夠使用繪畫、折紙的方式分別表現章魚的平面和立體形象。

  核心教學問題

  了解章魚的特征,從平面繪畫過度到手工制作表現章魚的形象。

  核心教學活動欣賞感知-平面繪畫-立體制作-和作品互動

  設計思路

  1.“我畫你猜”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2.觀看章魚圖片,從不同角度觀察章魚的基本特征。

  3.畫一畫,嘗試平面設計,喚起幼兒已有經驗。

  4.做一做,引導幼兒嘗試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制作方式

  依托PPT MP4錄制錄音等實現了音頻和視頻的無縫連接,達到了生動形象的效果。

  工具與軟件錄音設備Camtasia Studio ppt

  教學過程

  片頭

  繪畫游戲:我畫你猜

  激趣導入1分鐘

  1.看一看,觀看章魚圖片,從不同角度觀察章魚的基本特征。

  2.畫一畫,自己畫出心中的章魚。

  3.做一做,制作立體造型“章魚寶寶”(折、畫、剪、粘)

  從欣賞感知到已知經驗再過渡到最近發展區,以充分發揮大班幼兒的想象力、創作力和綜合能力。

  8分鐘

  片尾和章魚游戲和作品互動,感受藝術作品帶來的'快樂。

  1分鐘

  活動反思

  本節微課制作使用技術簡單、工具簡陋,但是制作出來的效果不錯。現將本節課反思如下:

  1.視頻拍攝時鏡頭不穩,有異物分散幼兒注意力,拍攝距離和角度不算是最佳。

  2.音頻錄制中教師表達不夠簡潔明了。

  3.活動設計基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的理論,從幼兒已有經驗出發引導幼兒向最近發展區發展。

  4.活動選材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

  5.活動過程結構完整,形式新穎。

幼兒園章魚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魷魚和章魚的特征及習性。

  2、用撕貼的方式裝飾出章魚并學會運用墨汁作畫。

  活動準備:

  錫紙(鐵砧),黑色的顏料,木工膠,雜志,膠水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魷魚。

  -我戴著三角形的帽子。

  -我在大海里生活,我有十條腿,我是誰呢?

  [展開]

  1、談談魷魚和章魚。

  -你見過魷魚和章魚嗎?

  -你在哪兒見過的魷魚和章魚?

  -見過魷魚和章魚后你有什么感想?

  2、談談魷魚和章魚的特征以及它們的習性。

  -魷魚和章魚屬于魚類還是貝類呢?

  (魷魚和章魚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魚類動物,但是它們屬于軟體貝類動物。由于魷魚和章魚沒有骨頭,也沒有刺所以吃起來很方便。)

  -魷魚和章魚長什么樣子?

  (章魚和魷魚全身都軟軟的。腿和頭連在一起,嘴長在腿的中間。)

  -魷魚喜歡什么?

  (魷魚喜歡明亮的'燈光,它們經常聚集在有光的地方。所以晚上捕捉魷魚的時候只要把水里照亮,魷魚就會向有光的地方聚集,然后就可以捕捉到魷魚了。)

  -為什么魷魚會吐墨汁呢?

  (因為當它們面臨敵人的時候,它們會通過吐墨汁擋著敵人的視線然后逃跑。)

  3、研究制作出章魚。

  -如果要制作出章魚需要什么材料呢?

  -利用錫紙怎樣才能裝飾出章魚來呢?

  4、利用活動紙中的錫紙制作章魚。

  ①把報紙或是雜志撕碎,像用馬賽克一樣的方法粘在章魚的身上。

  ②粘好章魚的身體之后,給章魚粘上細細地保鮮膜的邊兒,勾勒出章魚的輪廓。

  ③稀釋好黑色的顏料涂在章魚的嘴前。

  ④把墨汁吹開表現出章魚吐墨汁的樣子。

  ⑤等圖畫晾干后保管起來。

  [結尾]

  1、讓孩子們把畫好的章魚介紹給朋友們看。

  2、總結活動[活動圖片]

幼兒園章魚教案14

  教學目標:

  1、在拓印的基礎上進行水墨添畫表現章魚的形象。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水墨畫的樂趣。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準備:

  1、紅色顏料盆

  2、黑色墨汁

  3、有背景的長卷畫紙、范畫、示范用背景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會唱小手爬嗎?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小手真調皮,還想爬,爬到了

  二、演示拓印的過程

  小手真調皮,還想爬,爬到了顏料盤里,和顏料寶寶親一親,每個地方都要親到,然后用力在漂亮的背景紙上印一印,留下一個長圓形的手印。真有趣,再來印一個,先跟顏料寶寶親一親,然后到紙上去印一印,這回換個方向印,再換個地方印。用力按一按,讓小手在紙上留下一個深深的印子。

  三、幼兒拓印

  1、師:真好玩,你們也去玩一玩,印一印,好嗎?(注意哦,印的時候要用力一點,每個地方都要用力地按一按,讓它在紙上留下一個深深的手印)

  2、幼兒拓印,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四、示范畫刺猬

  1、想象:這些手印像什么?

  2、示范:看看老師將它變成什么?

  添上黑黑的眼睛、畫上嘴巴,再添上一條一條的腕。

  看看是誰?對,是小章魚來啦,章魚在水里游啊游,真開心!

  3、了解添畫步驟:誰還記得小章魚是怎樣變出來的?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4、等會也請你們來畫一畫,畫的時候想想,你的章魚在哪里,在干什么。

  五、幼兒創作

  六、欣賞評價

  展示作品:哇這么多的小章魚都來游泳啦,這只小刺猬在干嗎?看,還有的小章魚臉對臉在說悄悄話,他們肯定是一對好朋友哦!

  多可愛的小章魚啊,你們喜歡它們嗎?他們也很喜歡你們,你等會我們跟他們一起去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因為幼兒對新奇事物都是感興趣的,所以我選擇運用了巧妙的作畫手法,我覺得本次活動的選材很符合幼兒的心理,它能激起幼兒嘗試和創造的欲望。我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發現用一個小小的手掌竟然會印畫添畫成一條美麗又可愛的章魚這一既感到比較陌生、新奇的繪畫手法以及作畫活動區中擺放著的顏料、墨汁和漂亮的背景畫等不同的操作材料時,都大開眼界,個個躍躍欲試,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創作的`興趣。

  在第三個教學環節中,我漏掉了對作品畫面的布局的提示和引導,導致出現個別幼兒在印畫的過程中,完全只顧享受印畫的快樂,畫面中的掌印顯得雜而散。當發現這個問題時,我并沒有責令孩子重新畫過,而是及時因勢利導,配上自己的肢體語言提醒幼兒動腦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既保護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又增強了他繼續創作的自信心。而且這次及時地點撥,不但彌補了我在教學中的失誤,也引導了孩子們用手掌一個接著一個往左、右伸展、重疊地印畫的方法,使畫面布局變得飽滿了。

幼兒園章魚教案15

  一、目標:

  1、學習用擰、撥等動作扭轉皮筋,觀察“章魚”旋轉的現象,感知皮筋的彈性形變。

  2、嘗試用動作或語言表現旋轉現象。

  3、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擺弄章魚玩具,探索不同玩法。

  二、準備:

  將塑料瓶的瓶底剪開,用即時貼裝飾成章魚的造型。短棒綁上皮筋,卡在塑料瓶口。皮筋另一頭綁一支廢舊水彩筆(可用長棒替代)。

  三、玩法說明:

  幼兒一手扶住瓶身,一手擰水彩筆。擰若干圈后,將瓶身拎起,松開扶住瓶身的手,“章魚”就旋轉起來了。

  四、指導要點:

  1、剛開始投放該材料時,可放在區域中顯眼的.地方,吸引幼兒主動探索新材料。

  2、若觀察到有幼兒成功地讓“章魚”旋轉起來了,可用語言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其玩法。

  3、引導幼兒關注“章魚”旋轉的現象,用手指、身體等表現旋轉的動作。

  4、在幼兒反復操作的基礎上,用問題引導幼兒關注皮筋扭轉的圈數與“章魚”旋轉速度、時長之間的關系。如:“怎樣讓章魚轉得快一點?”“怎樣讓章魚轉得久一些?”

  五、延伸活動:

  將塑料瓶裝飾成飛機、飛碟等不同造型,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園章魚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泥工章魚教案03-07

幼兒園粘土章魚教案03-29

幼兒園大班《章魚》教案08-25

幼兒園粘土章魚教案4篇03-29

章魚06-18

淘氣的章魚幼兒園大班教案設計(精選13篇)04-03

海馬與章魚09-15

章魚八弦琴09-15

章魚和望潮09-15

章魚斗燕魟09-1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专区 |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首页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