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

時間:2024-01-26 14:24:4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1

  活動目標:

  1、了解幼兒對打擊樂器的認識,有哪些疑問等。

  2、引導幼兒利用各種廢舊物品制作,鼓勵幼兒大膽而富有想象力的制作。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材料準備:碰鈴,響板,鈴鼓,各種廢舊物品,剪刀,雙面膠,膠水等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了解幼兒的需要,引導幼兒共同學習。給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鼓勵他們大膽的制作。讓幼兒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和同伴一起欣賞與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創(chuàng)作成果。請家長關注我們的活動并參與到其中來。

  1、請幼兒欣賞小樂器,了解小樂器的外形特征。

  2、幼兒分組討論,我們組要做什么小樂器?需要什么材料?誰負責什么?(分工到人)

  3、幼兒自選材料進行制作,教師參與其中進行有目的的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自己講評,請幼兒相互交流,學習。

  5、延伸:請幼兒回家搜集一些小樂器的資料等(可讓爸爸、媽媽一同幫助尋找)幼兒對制作小樂器很感興趣,每個人都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或回答,這使我感覺到幼兒的興趣真的`是學習的動力,在活動中,幼兒都表現(xiàn)的很主動,并能積極的投入到當中來。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2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聲音辨別樂器,并能找到相應的擺放位置。(這一目標對于小班幼兒獨立完成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尤其是要能找到相應的位置估計大部分幼兒沒有辦法完成,所以教師要及時加以指導。)

  2、能仔細聆聽聲音,按規(guī)則操作。

  二、活動重點:

  能夠仔細聽辨聲音,認真操作活動材料。

  三、活動準備:

  鈴鼓、三角鐵等樂器。活動材料第6頁

  四、活動過程:

  (一)、什么樂器在唱歌。(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三個步驟幫幼兒記住打擊樂器的名稱。如:先介紹“這是鈴鼓“;介紹完五種樂器之后,可以讓幼兒指認鈴鼓在哪里;最后指著鈴鼓問”這是什么“,看幼兒能否準確說出鈴鼓的名稱。如果幼兒因為種類多而記不住,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qū)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

  1、教師一次介紹樂器的名稱并演奏,幼兒根據(jù)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指認“xx(樂器名)在哪里”。

  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樂器發(fā)出的聲音,辨別是什么樂器在唱歌。

  3、請個別幼兒蒙上眼睛,聽聽什么樂器在哪個位置唱歌。

  (二)、樂器在哪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再幫幼兒梳理一遍各種樂器的聲音特點,以便更好地開展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

  1、出示格子底板,將鈴鼓、三角鐵、圓舞板、雙向筒、鼓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格子里。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或幼兒)一次演奏五種樂器。幼兒睜開眼睛,根據(jù)聽覺辯論“十字格”中相應的樂器。

  (三)、樂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兒操作材料第6頁。(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把操作要點跟幼兒落實清楚:先找藍色的“十字格”圖里的樂器,再看看空白“十字格”中的符號“▲”,分別與什么樂器的位置相對應。)

  2、請幼兒先用手指做連線動作,確定之后再把樂器和十字格中相應位置的“▲“連上線。

  3、巡回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指導。

  五、活動延伸:,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qū)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使幼兒知道樂器的名字。

  六、附欄:

  七、活動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3

  主題的由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音樂區(qū)的“小樂器”很感興趣,很多小朋友天天帶有關樂器的圖書、光盤、還有各種小樂器玩具等等。活動區(qū)時候他們到音樂區(qū)來開個人的“音樂會”,還有很多捧場的小觀眾呢,很是熱鬧!最近他們談論的話題大多也是“小樂器”。于是,我就以幼兒的興趣為主,開展了以下的主題活動—————樂器。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對樂器的興趣,引發(fā)幼兒求知探索的欲望。

  2、培養(yǎng)幼兒用完整話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問題板塊:

  幼兒:

  曲鵬法:笛子有多少的'小孔?

  周新博:

  古箏有多少根弦?

  孫瑞琪:古箏和古琴有什么不同?他們一樣嗎?

  陳艾倫:二胡為什么就兩根弦?

  教師:

  你們知道樂器包括幾種嗎?他們都是什么?

  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演奏出好聽的聲音的嗎?他們是從哪里發(fā)出聲音的?

  主題墻板:

  主題墻板分為:

  1、問題板

  對幼兒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公開。

  2、展示板

  隨時對幼兒學到的知識經(jīng)驗加以展示(如:幼兒制作的小樂器,活動中幼兒的一些語言,家長的及時反饋)

  3、成果板

  讓幼兒自己談談自己都學習到了什么知識經(jīng)驗,教師和家長可以幫助記錄,并加以展示。

  四、區(qū)域游戲相關內(nèi)容:

  圖書區(qū):投放有關樂器的書,圖片,供幼兒閱讀或欣賞。

  電腦區(qū):投放有關樂器的盤,VCD,供幼兒觀看和傾聽。

  美工區(qū):投放各種適合做樂器的不同質(zhì)地的材料,及廢舊材料等等,供幼兒選擇制作。

  音樂區(qū):投放樂器演奏的磁帶,各種種類的樂器,供幼兒有不同的選擇。

  家園合作:

  請家長在家中幫幼兒尋找一些有關樂器的資料,可以上網(wǎng)查詢,并給幼兒講述,使幼兒基本了解,能給其他幼兒講述。

  請家長有時間可帶幼兒到音樂廳去欣賞樂器演奏,豐富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親自感受一下,樂器是怎么演奏的!

  資源利用:

  家長資源:

  請家長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樂器的知識。請會樂器的家長可以到班中為幼兒演出。

  園所資源:

  從園資料室找來一些關于樂器的書籍和圖片等。

  教師:

  把自己家中的樂器帶到幼兒園中,為幼兒現(xiàn)場演奏。引起幼兒的興趣。

  活動反思:

  通過輕松活潑的律動形式把孩子帶到音樂的殿堂,調(diào)動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情感, 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先范唱讓孩子體會歌曲的情緒。讓孩子輕聲模唱從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為了發(fā)揮孩子創(chuàng)造力讓孩子自編動作, 使活動氣氛達到高潮。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曲,也發(fā)揮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目的。

  小百科:樂器,英文:musical instruments,泛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一般分為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4

  一、設計思考

  我國從遠古至今流傳著多種多樣的民族樂器,如:吹奏樂器(笛子等)、打擊樂器(大鼓等)、彈撥樂器(琵琶等)、拉弦樂器(二胡等)。如今,隨著人們對民間文化的重視,更多的民族樂器被人們挖掘和運用,使演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推動了民間音樂的進一步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在幼兒園組織的參觀、欣賞等活動中,幼兒對民族樂器的表演產(chǎn)生了好奇心,提出了許多問題。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以及對有關內(nèi)容的探索愿望造就了《民族樂器》的主題活動。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調(diào)查、交流、討論等活動方式,幫助幼兒建構(gòu)有關民族樂器的知識、經(jīng)驗,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其主動探索的學習意識。在欣賞、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幼兒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了解各種樂器演奏的代表作。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及與同伴合作、協(xié)商等積極的情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二、主題活動總目標

  1.喜歡參加《民族樂器》的主題活動,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感受民族樂器的豐富和獨特。

  2.嘗試運用調(diào)查、交流、討論等活動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樂意與老師、同伴交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重點認識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民族樂器,了解用這些樂器演奏的代表作。

  4.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安靜地傾聽和觀看民族樂器的表演并愛惜民族樂器。

  5.樂意與同伴相互協(xié)商分配,在音樂伴奏下能專注地進行合作模仿演奏,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獲得成功感。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活動一:欣賞歌曲《阿拉穆罕》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欣賞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初步認識各種民族樂器。

  2.模仿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學做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

  3.對民族樂器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女子十二樂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種民族樂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爾夫球棒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女子十二樂坊的《阿拉穆罕》,激發(fā)活動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么她們演奏的是什么樂器

  2.再次欣賞,了解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并模仿表演。

  ★指導語:××樂器是怎么演奏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分別模仿二胡、琵琶、笛子、揚琴等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

  3.運用各種樂器的替代品進行表演。

  (1)討論各種樂器的替代品。

  (2)根據(jù)自己意愿選擇替代品,跟著音樂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進行表演。

  活動二:參觀民族樂器展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民族樂器展,感受民族樂器的豐富和獨特。

  2.對民族樂器感興趣,在參觀活動中能大膽地與有關工作人員、老師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建議:

  1.事先與幼兒共同討論有關民族樂器的問題及調(diào)查內(nèi)容。

  2.與民俗博物館民族樂器展廳聯(lián)系好參觀事宜(了解幼兒的問題、進行適當?shù)慕榻B、部分樂器演奏等)。

  活動三:我知道的民族樂器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欣賞等活動,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2.能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參觀、調(diào)查的內(nèi)容,體驗分享經(jīng)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

  2.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錄像。

  活動過程:

  1.交流自己參觀、調(diào)查的內(nèi)容,體驗分享經(jīng)驗的樂趣。

  ★指導語:你知道哪些民族樂器它是什么樣的

  2.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1)觀察并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征。

  ★指導語:我們來看看××樂器,它上面有些什么有什么作用(逐一出示各種樂器進行觀察。)

  (2)欣賞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錄像,了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指導語:這些樂器是怎樣演奏的呢(個別幼兒操作樂器演示,全班幼兒徒手模仿。)

  3.觀看錄像中演員的表演,按意愿模仿各種樂器進行演奏,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活動四:民樂欣賞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民樂演奏,初步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并嘗試進行辨聽。

  2.積極參與模仿演奏活動,了解各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方式,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女子十二樂坊的樂曲碟片。

  2.二胡、琵琶、揚琴、笛子、古箏等樂器演奏磁帶。

  3.二胡、琵琶、揚琴、笛子、古箏等樂器圖片各一。

  活動過程:

  1.欣賞民樂演奏片段,激發(fā)對民族樂器所演奏樂曲的喜愛。

  ★指導語:你知道這段音樂是用哪些樂器演奏的呢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2.分別傾聽各種樂器演奏磁帶,初步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

  (1)傾聽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

  ★指導語:這段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它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2)游戲:《聽音樂選樂器》。(傾聽不同的樂曲,嘗試辨聽樂器并選擇相應的樂器圖片進行匹配。)

  3.模仿演奏活動,進一步了解各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方式。

  活動五:欣賞弦樂器——二胡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進一步了解二胡的外形特征及各部分的用途,探索二胡的發(fā)聲方法。

  2.欣賞樂曲《二泉映月》,初步了解其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并感受其凄婉、悲涼的旋律。

  3.在傾聽和對比中,進一步體驗二胡演奏的不同韻味。

  活動準備:

  1.《二泉映月》、《賽馬》的磁帶。

  2.樂器(二胡)

  活動過程:

  1.傾聽樂曲《二泉映月》,辨聽演奏樂器,激發(fā)活動興趣。

  2.通過觀察進一步了解二胡的外形特征及各部分的用途,探索二胡的發(fā)聲方法。

  (1)觀察二胡,了解二胡的外形特征及各部分的用途。

  (2)討論、探索二胡的發(fā)聲方法,了解弓、弦、琴筒在二胡發(fā)聲中的作用。

  3.欣賞樂曲《二泉映月》,初步了解其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感受其凄婉、悲涼的旋律。

  (1)欣賞二胡經(jīng)典曲目《二泉映月》,感受其凄婉、悲涼的旋律。

  ★指導語:你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2)初步了解《二泉映月》的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

  4.對比傾聽二胡演奏的另一經(jīng)典曲目《賽馬》,進一步體驗二胡演奏的不同韻味。

  活動六:欣賞打擊樂器——鼓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鼓,了解鼓的外形特征,知道敲擊鼓的不同部位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2.欣賞鼓樂《老虎下山》,理解其所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感受鼓點節(jié)奏變化的不同效果。

  3.嘗試各種不同的鼓點節(jié)奏及敲擊方法,感受鼓樂的有趣與變化。

  活動準備:

  1.鼓樂《老虎下山》光碟。

  2.大鼓一面,小鼓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進一步認識鼓,了解其外形特征,知道敲擊鼓的不同部位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1)觀察鼓,了解鼓的外形特征。

  (2)探索敲擊鼓的不同部位(鼓面、鼓身),感受其發(fā)出的不同的聲音。

  2.欣賞鼓樂《老虎下山》,理解其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感受鼓點節(jié)奏變化的不同效果。

  (1)欣賞鼓樂《老虎下山》,理解其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

  ★指導語:你聽了這段樂曲有什么樣的感覺你知道它說了一件什么事嗎

  (2)教師講述,幼兒了解樂曲所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

  (3)再次欣賞樂曲,感受鼓樂中所表達的老虎下山踱步、快速跑的鼓點節(jié)奏。

  (4)傾聽鼓點"××××"與"×一×一"的節(jié)奏,用動作表現(xiàn)老虎下山的情節(jié)。

  3.嘗試各種不同的鼓點節(jié)奏及敲擊方法,感受鼓樂的有趣與變化。

  (1)自由嘗試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互相分享,學習演奏。

  (2)游戲:《老虎下山》。

  ①部分幼兒扮演老虎,隨創(chuàng)編出的節(jié)奏進行表演。

  ②老師扮演老虎,幼兒跟隨"老虎"的動作進行鼓樂演奏。

  活動七:民樂演奏大舞臺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在分角色模仿民族樂器演奏的活動中,感受合作演奏的快樂。

  2.在演奏中進一步感知民族樂器的音色及演奏的獨特韻味。

  活動準備:

  1.民樂演奏磁帶、幼兒民族服裝。

  2.教師與幼兒共同制作的民族樂器。

  活動建議:

  教師可引導幼兒分組,在班級的大舞臺游戲中每人嘗試用一種自制樂器進行表演。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5

  目標:

  1、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各種各樣的樂器。

  2、學會用身體上的、大自然中的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發(fā)出的聲音奏出節(jié)奏音樂,并會將之匹配到當中。

  3、感受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美,體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音樂。

  準備:

  1、物質(zhì)準備:磁帶《誰的聲音最好聽》;樂器:小鼓、小鑼、三角鐵、碰鈴、沙球;日常用品:搓衣板、臉盆、瓶子、杯、茶葉罐、鍋、盒子、塑料盆、桶、筷子、鏟子、碟、碗、湯匙、鑰匙等;大自然的物品:石頭、小棒,大自然中各種樣的聲音錄音等。

  2、知識準備:認識以上各種樂器,熟悉歌曲《誰的聲音最好聽》、《小紅帽》;熟悉節(jié)奏型:

  活動過程:

  一、以“樂器們要比賽誰的聲音最好聽”引題。

  1、幼兒邊聽音樂邊想:有什么樂器在比賽?這些樂器發(fā)出什么聲音?加深幼兒對樂器及其聲音的認識。

  2、幼兒模仿節(jié)奏:

  二、尋找樂器:“小朋友覺得這些樂器的`聲音好聽嗎?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樂器,那什么叫樂器呢?”

  1、介紹“樂器”的定義:凡是能夠發(fā)出好聽聲音的東西都叫樂器。

  2、提示:身體樂器:手、腳、口、舌、牙齒、嘴等;周圍生活中的物品、聲音等。

  3、幼兒自由尋找,自由敲打,找出其形象的聲音記錄下來并模仿。

  4、請幼兒說說找到了什么樂器:身體樂器、生活樂器或是自然樂器?它們發(fā)出什么聲音?指導幼兒將其記錄貼在節(jié)奏譜下。

  三、配樂

  1、幼兒用自己選定的樂器進行配樂,與同伴比一比誰的聲音最好聽。

  2、請個別幼兒以比賽的形式進行配樂展示。

  四、介紹身體上最好用的樂器--嗓子,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

  五、遷移:請幼兒再自由選定一種樂器,并為歌曲《小紅帽》伴奏。

  教師引導幼兒將樂器進行合理的匹配之后進行合奏。

  六、幼兒討論聽了這些樂器的合奏之后的感受及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也能當樂器進行演奏。

  七、自由活動:選自己喜歡的兒歌或歌曲將之與這些樂器進行匹配。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6

  藝術活動:

  小樂器(演奏)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大鼓、小鑼、碰玲三種樂器的音色、音高。

  2、嘗試根據(jù)教師的指揮一拍一下有節(jié)奏地拍手與演奏。

  3、喜歡演奏打擊樂器,初步養(yǎng)成按教師的指揮手勢演奏的習慣。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大鼓、小鑼、碰鈴各若干。

  (2)音樂《小樂器》,播放器。

  活動過程:

  1、游戲"聽音樂猜樂器",引導幼兒初步感受與認識三種樂器。

  (1)用一個屏風隔離或背對幼兒,分別演奏大鼓、小鑼、碰玲三種樂器,讓幼兒猜"什么樂器在唱歌"。

  (2)出示三種樂器,逐個介紹三種樂器的名城以及持握、演奏的方法。

  (3)教師示范演奏,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各種樂器發(fā)出的音色與音高,并按節(jié)奏模仿樂器的聲響:"咚咚咚——""叮叮叮——"。

  教師提問:三種樂器中誰的聲音最低,誰的聲音最高?

  2、引導幼兒徒手模擬三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1)教師演奏三種樂器,幼兒邊聽邊聽邊用各種方式徒手模擬演奏。

  (2)將幼兒分成三組,分別代表三種樂器。當演唱到表現(xiàn)各自樂器響的象聲詞時,各組按節(jié)奏拍手。

  3、幼兒持樂器演奏。

  (1)演奏大鼓、小鑼、碰鈴三種樂器的幼兒,分別在唱到表現(xiàn)各自樂器響的象聲詞時按節(jié)奏演奏樂器。

  (2)幼兒交換演奏。

  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qū)繼續(xù)投放小樂器,引導幼兒練習演奏。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7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小樂器進行游戲和演奏活動。

  2.通過感知對比,嘗試聽辨四種樂器的聲音,并在游戲和演奏活動中正確運用。

  3.能看懂圖譜,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并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的準備:認識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能說出它們的名稱。熟悉樂曲《郊游》。

  2.物質(zhì)材料的準備: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若干。音樂播放器、帷幕、四種樂器圖樣標記。地面用彩色粘貼布置成田字格狀,分別貼上標記。樂曲《玩具兵進行曲》,樂曲《郊游》演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引入。

  1.以與藏在簾子后面的小樂曲做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幼兒聽辨的興趣。

  2.教師分別敲擊樂器,幼兒進行聽辨,并說出樂器的名稱。

  二、聽辨樂器聲音,與小樂器做游戲。

  1.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與小樂器交朋友。

  2.教師在幕后敲擊某種樂器,請幼兒辨別,判斷后站在貼有它標記的家中。

  3.聽辨過程中讓幼兒自由交換手中的樂器,感受每種樂器的音色和表現(xiàn)形式。

  先后敲擊某一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兩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三種樂器(根據(jù)幼兒接受情況而定)。

  三、在音樂背景下,聽辨樂器并隨著音樂旋律敲擊樂器。

  1.聽音樂《玩具兵進行曲》,教師先后敲擊不同樂器,幼兒聽到那種樂器的聲音就演奏相同的樂器。

  2.不停變換敲擊樂器的種類,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不同的樂器。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聲音相似的樂器。

  在音樂背景下,輪換敲擊和同時敲擊樂器。

  四、看圖譜,合奏樂器。

  1.看圖譜,請幼兒根據(jù)圖譜上的標記為樂曲《郊游》配伴奏。

  2.進行打擊樂表演。

  3.在演奏打擊樂《郊游》中,引導幼兒理解和聽指揮進行演奏,注意休止符。

  活動延伸:

  1.繼續(xù)接觸有關符號、節(jié)奏、音符的游戲活動。

  2.投放多種打擊樂器,鼓勵幼兒利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聽辨出鈴鼓、碰鈴、沙錘、響板四種樂器的聲音。活動的難點是,能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并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目標定位是,聽辨能力是音樂中比較關鍵的能力,也是進行音樂活動的基礎。因此此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通過各種游戲,聽辨、區(qū)別樂器聲音,并嘗試在演奏活動中運用。在活動材料方面,我選擇了四種樂器,涵蓋了高中低三個聲部,使得音色有所區(qū)別。

  整個活動都圍繞和小樂器捉迷藏的'游戲情景,使活動充滿神秘感和情趣,活動中設計了田字格,使幼兒在有趣的占格游戲和器樂合奏中完成目標,實現(xiàn)寓教于樂,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環(huán)節(jié)一:聽樂器聲音,猜樂器名稱(說出樂器的聲音特性,說說聲音像什么?激發(fā)幼兒想象力,調(diào)動幼兒生活經(jīng)驗,進一步提升對樂器音色的感知。環(huán)節(jié)二:與小樂器交朋友,選擇樂器玩聽聲音找家游戲。(幼兒每人選擇一種樂器,聽到幕后的聲音就站到相對應樂器的家中(占格)。這里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從一種樂器單獨敲擊--兩種樂器同時敲擊--同時敲擊四種樂器。幼兒在過程中不斷與同伴交換樂器,體驗各種樂器聲音性質(zhì)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三:在音樂背景下,迅速聽辨樂器并有節(jié)奏的隨著音樂敲擊。(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上難度有所提升,不光要聽辨樂器音色,更要聽樂器旋律和節(jié)奏。)環(huán)節(jié)四:看圖譜,合奏樂器。(提升經(jīng)驗,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整個活動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開展,孩子們在"聽"、"辨"、" 玩"、"練"等有趣環(huán)節(jié)中,不斷獲得新的音樂經(jīng)驗。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8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聲音辨別樂器,并能找到相應的擺放位置。

  2、能仔細聆聽聲音,按規(guī)則操作。

  二、活動準備:

  1、鈴鼓、三角鐵等樂器

  2、活動材料第6頁

  三、活動過程:

  (一)什么樂器在唱歌?

  1、教師一次介紹樂器的`名稱并演奏,幼兒根據(jù)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指認“XX(樂器名)在哪里”。

  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樂器發(fā)出的聲音,辨別是什么樂器在唱歌。

  3、請個別幼兒蒙上眼睛,聽聽什么樂器在哪個位置唱歌。

  (二)樂器在哪里?

  1、出示格子底板,將鈴鼓、三角鐵、圓舞板、雙向筒、鼓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格子里。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或幼兒)一次演奏五種樂器。幼兒睜開眼睛,根據(jù)聽覺辯論“十字格”中相應的樂器。

  (三)樂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兒操作材料第6頁

  2、請幼兒先用手指做連線動作,確定之后再把樂器和十字格中相應位置的“▲“連上線。

  3、巡回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指導。

  (四)活動延伸:

  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qū)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使幼兒知道樂器的名字。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9

  主題的由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音樂區(qū)的“小樂器”很感興趣,很多小朋友天天帶有關樂器的圖書、光盤、還有各種小樂器玩具等等。活動區(qū)時候他們到音樂區(qū)來開個人的“音樂會”,還有很多捧場的小觀眾呢,很是熱鬧!最近他們談論的話題大多也是“小樂器”。于是,我就以幼兒的興趣為主,開展了以下的主題活動-----樂器。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對樂器的興趣,引發(fā)幼兒求知探索的欲望。

  2、培養(yǎng)幼兒用完整話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4、引導幼兒利用多種渠道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引導幼兒分享已有經(jīng)驗,做到經(jīng)驗分享和經(jīng)驗交流。學習共同學習。

  問題板塊

  幼兒:曲鵬法:笛子有多少的小孔?周新博:古箏有多少根弦?孫瑞琪:古箏和古琴有什么不同?他們一樣嗎?陳艾倫:二胡為什么就兩根弦?教師:你們知道樂器包括幾種嗎?他們都是什么?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演奏出好聽的聲音的嗎?他們是從哪里發(fā)出聲音的?

  主題墻板分為:

  1、問題板對幼兒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公開。

  2、展示板隨時對幼兒學到的知識經(jīng)驗加以展示(如:幼兒制作的小樂器,活動中幼兒的一些語言,家長的及時反饋)

  3、成果板讓幼兒自己談談自己都學習到了什么知識經(jīng)驗,教師和家長可以幫助記錄,并加以展示。

  圖書區(qū):投放有關樂器的書,圖片,供幼兒閱讀或欣賞。

  電腦區(qū):投放有關樂器的盤,VCD,供幼兒觀看和傾聽。

  美工區(qū):投放各種適合做樂器的不同質(zhì)地的材料,及廢舊材料等等,供幼兒選擇制作。

  音樂區(qū):投放樂器演奏的磁帶,各種種類的樂器,供幼兒有不同的選擇。

  請家長在家中幫幼兒尋找一些有關樂器的資料,可以上網(wǎng)查詢,并給幼兒講述,使幼兒基本了解,能給其他幼兒講述。請家長有時間可帶幼兒到音樂廳去欣賞樂器演奏,豐富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親自感受一下,樂器是怎么演奏的!

  家長資源:請家長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樂器的知識。請會樂器的家長可以到班中為幼兒演出。

  園所資源:從園資料室找來一些關于樂器的書籍和圖片等。

  教師:把自己家中的樂器帶到幼兒園中,為幼兒現(xiàn)場演奏。引起幼兒的興趣。

  主要活動:1、制作碰鈴2、我知道的樂器3、欣賞二胡獨奏4、笛子的種類活動5、欣賞鋼琴曲《水草舞》6、古箏與古琴的不同7、幼兒手風琴演奏會

【幼兒園活動教案:樂器】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認識樂器03-23

杯子樂器06-14

杯子樂器06-14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民族樂器》(通用12篇)10-13

關于樂器的謎語02-07

媽媽學樂器05-30

媽媽學樂器05-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五月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熟女乱码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a在线视频 |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