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2-09 09:48:1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揉、撕、搓等方法制作報紙樹,并能通過樹干、樹冠、樹枝等的造型變化,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樹。

  2.學習用浮雕的方法和同伴一起在長條紙上合作制作樹林,拓展有關排列、重疊、遮擋等各種布局的經驗。

  3.通過欣賞、操作表現各種形態的樹,感受樹的多樣性,探索與同伴合作的方法。

  4.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樹和樹林的圖片。

  2.報紙、卡紙、漿糊。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觀察樹的造型以及樹林的布局方式。

  導入語:小朋友,現在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看一看。

  播放PPT(邊放音樂邊放PPT)(一個一個的放,最后定格在總圖)

  1.師:你看到了什么?(一片美麗的樹林)你最喜歡哪一片樹林呢?為什么?這些樹是什么樣的?像什么?(重點觀察,比較樹冠和樹干的形,)

  2.師:這幾幅圖的樹林有什么不同?(樹的品種不一樣,樹的排列方式不一樣)

  (幼兒回答)

  總結:樹林里的樹可真多啊!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是直直的;有的是彎彎扭扭的;有的樹冠圓圓的;有的尖尖的;樹葉一片紅、一片綠,密密麻麻,茂盛極了。(這里讓孩子和老師一起總結)

  二、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樹和樹林。

  1.嘗試用身體的動作表現一棵棵樹,引導孩子觀察表現的樹的特征。

  師:樹林的樹各種各樣,如果讓你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一棵樹,你會表現什么樣的樹呢,誰來試試看?

  師:你來。(請一位幼兒)這顆樹真不錯:……的樹干,……的樹枝。誰也來表現一顆不同樣子的樹,請一幼兒來表現。

  2.小朋友一起表現樹林。

  師:大家都想來學一學,那么大家都來試試看,我說一二三,大家就變成一棵樹,

  師(邊指邊說): 這棵樹的樹干直直的;這棵樹有點彎;這棵樹的樹冠圓圓的.;這棵樹的樹冠尖尖的;這棵樹的樹枝真漂亮,這顆樹的樹枝真特別。這兒是一棵小樹苗呢。這么多棵美麗的樹在一起就變成了一片美麗的樹林了。

  (如果孩子站的位置比較工整,可以再來一次。)

  師:這片樹林有點像這篇樹林,小樹站在一起比較整齊,我們這次要表現一片密密的和剛才不一樣的樹林,想想可以怎么站?

  (幼兒討論)

  師:要變成密密的樹林,有的樹在前面,有的樹在后面,有的樹高一點,有的樹矮一點。

  師:先現在我說一二三,大家可要站好喲!

  (幼兒隨口令,評價:這片樹林和剛才不一樣了,樹都靠在一起了,有的樹在前,有的樹在后,姿勢也不一樣呢。)

  三、幼兒創作報紙樹林。

  1.剛才大家用身體表現了樹和樹林,下面呢,朱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用報紙變出一片樹林來。

  師:怎么變呢?(請小朋友說說看。讓幼兒說說。教師操作(變出樹干——樹枝)讓幼兒關注報紙揉捏的方法,樹干的表現手法,彎曲的表現方法。)

  (演示樹的造型及粘貼過程)

  2.交代操作要求

  師:我知道小朋友們也想變一片小樹林,待會兒兩人一張黑色卡紙,一起合作完成一片小樹林,注意要一起商量,想想怎么樣去設計你們的小樹林。

  師:好現在找一個好朋友開始吧。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提供幫助)

  四、展示并欣賞作品

  師:把你們的小樹林送上來吧。哇,一片片的小樹林連在一起,就變成了一片大樹林! 你最喜歡上面的那片樹林呢?

  (幼兒回答)教師的評價語要圍繞樹的造型及樹林的布局來評價。

  師:我們把這片樹林帶給班上其他小朋友去欣賞吧。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值得肯定的是孩子一直是在自主探究,而老師只是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幼兒總結經驗。所以孩子感覺很自由、很放松、很快樂,整個活動的氣氛也很輕松,活動目標達成度也很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比較,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導電材料。初步了解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的關系。

  2、知道實驗驗證的重要性以及培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干電池 電珠 鐵絲 鋼絲 鋁線 橡皮管 塑料管 紙棒 手電筒 記錄紙 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電筒,引導幼兒探究手電筒發光的基本原理。

  目的:通過手電筒的發亮現象,讓幼兒初步知道導電材料有什么作用,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通過教師的實驗示范,讓幼兒知道電珠發亮實驗是如何操作的`。

  (1)問題討論:手電筒怎么會發光?

  (2)教師演示電珠發光的實驗,引出導電材料這一名詞。

  二、實驗:尋找能通電的導線目的:讓幼兒通過電珠發光實驗的結果比較,找出一些常見的導電材料。初步感知在常態下金屬材料不是都能導電的現象。

  出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材料,激發幼兒探究哪些是導電材料的興趣。

  幼兒進行尋找導電材料的實驗實驗結果分享與交流實驗結果總結:金屬是可以導電的。

  進一步驗證實驗結果:金屬材料是否都可以導電?

  三、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的系列實驗目的:通過實驗設計與驗證,讓幼兒更深刻地知道了電珠發亮與電池的關系,更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實驗驗證對實驗結論的重要性。

  (1)引導幼兒觀察"相比較一節電池,兩節電池能使電珠更亮"的現象。

  (2)驗證第一次結論: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驗證第二次結論: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問題討論:為什么電池連接得那么多,電珠卻不亮了?

  (引導幼兒感受燒壞的電珠的溫度,引出安全用電的知識。)

  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對于幼兒來說,既好奇有樂于參加 因此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大膽操作的特點,同時作為參與到活動中的指導教師來說,既要及時給與指導又要幫助他們在活動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講述橋梁的名稱,感知橋的形狀及組成,了解橋的發展史。

  2、 通過閱讀幼兒用書,認識各種各樣的橋梁,初步感知橋梁的建筑結構,知道橋的作用。

  3、 對橋梁感興趣,積極參與橋的話題討論。

  4、 使幼兒對探索橋感興趣。

  5、 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 家長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橋梁。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回憶自己見過的橋梁。

  教師:你們與爸爸媽媽外出游玩時見過橋嗎?在哪里見到的?你們見到的橋時什么樣的?幼兒與同伴交流,再在集體中交流。

  2、 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

  教師:這是什么橋?你指導它叫什么名字嗎?它是什么形狀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帶領幼兒逐頁觀察頁面,感知不同結構特點的橋梁。引導幼兒認識獨木橋、木橋、鐵索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斜拉橋、立交橋等。

  向幼兒介紹中外比較著名的橋梁,例如:倫敦橋、美國金門大橋、中國江陰長江大橋以及日本明石海峽橋等。

  3、 引導幼兒討論各種橋梁的.用途。

  教師:我們知道了橋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呢?為什么有的橋不是建在河流上,而是建在馬路上?為什么有的橋很大、很長,有的橋卻很小呢?

  幼兒討論,說出自己的發現和認識。

  4、 教師講述橋的發展史。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來各種各樣的橋,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和才智設計制造了各種橋梁,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設計師和工人又設計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現代橋梁,你喜歡哪一種橋梁?你覺得哪一種橋梁造的好,為什么?

  幼兒觀察幼兒用書,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經驗。

  活動反思

  幼兒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對橋了解較少,影響了幼兒創造。需要在課前多做一些準備,讓幼兒在生活中注意觀察了解橋的外形和用途,使經驗更豐富些,這樣幼兒才能更好的發散思維,進行創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了解成語故事,理解其寓意課時。

  二、教學準備:

  故事講述所需三幅圖片。

  三、教學過程: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農民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從他身邊跑過,一頭撞到樹上,死了。農民撿起這只死兔子,高興地把它拿回家。(展示第一張圖片,換到第二張)

  農民心想:“如果每天我都能抓住一只兔子,何必要在地里拼命干活呢?”第二天他便坐在那棵樹下,等著其他兔子來送死。他在那兒坐了幾天,可連一只兔子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展示第二張圖片,換成第三張)

  田里的禾苗卻因為沒有澆水枯死了,這個農民最后沒有得到兔子也沒有得到田里的收成,他最后只好躲在樹底下聽著小鳥嘲笑流著眼淚過日子了。(展示第三張圖片)

  2、師: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小鳥是怎么說這個農民的么,讓我來告訴你們聽,它們說: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跟老師讀一讀。

  生:守株待兔。

  3、師:對了,如果我們今后看到只是憑著自己想法做事,而不考慮實際情況的小朋友,我們就說用“守株待兔”羞羞他。

  四、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五、教學反思:

  1、教學寓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運用,要讓幼兒會讀并理解到寓言的含義。

  2、在故事情節中增添一些動物的有趣言論,可幫助幼兒處于模仿的天性會不自覺的理解記憶寓言,重點不要放在寓言字面意思的解釋上。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精品字募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片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免费 | 亚洲精品中文无线乱码 |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网站 | 亚洲欧美中文另类列奇 |